be的元素中电负性最大的是和哪种元素相近?

答案:解析:解析:题中按英文字母顺序列出14种元素的电负性,同时给出了提示:电负性是元素的一种基本性质(新信息)。而元素的性质是随元素的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的(已有的知识),所以元素的电负性也应髓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这是解本题的关键。将表中14种元素仿周期表按原子序数的递增顺序重新排列得:
经过这样变通处理后,关于元素电负性递变规律便一目了然。
(1)同周期元素随核电荷数的递增,元素的电负性值依次增大,同主族元素随核电荷数的递增,元素的电负性依次减小。(2)元素的电负性值越大,表示该元素非金属性越强,即其原子得电子能力越强,反之,金属性越强,即其原子失电子能力越强。又依同主族元素性质递变规律,Br非金属性强于I,故(3)的结论是Br电负性比I大。
点评:本试题是一道以元素周期律知识为背景,但又不同于直接应用已有元素周期律知识去求解的试题。题目中以表格的形式呈现出14种短周期元素的电负性值(这一知识在中学未曾接触过),要求在解题过程中通过对表格提供的数据和文字描述进行变通处理,呈现解题信息,运用已有知识对新信息进行分析、归纳,从而将形成规律性的新知识迁移到解题情景中,使问题得以解决。
请在这里输入关键词:
科目:高中化学
(2011?厦门一模)常用于除去高速公路冰雪的是“氧盐类”融雪剂,如NaCl、MgCl2等.请回答(1)“氯盐类”融雪剂主要成分的晶体类型为离子晶体;(2)冰比硫化氢溶点高的原因是冰(或水)中含有氢键,其分子中氧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sp3;(3)已知X、Y和Z为第三周期元素,其原子的第一至第四电离能如下表:
电离能/kJ?mol-1
9543则X、Y、Z的电负性从大到小的顺序为Al、Mg、Na(用元素符号表示),元素Y的第一电离能大于X的原因是因为元素Mg价电子排布式为3s2完全充满状态,比Al稳定;(4)融雪时刻对环境危害很大,如和路基上的铁等金属形成原电池,会加快路面面破损.铁元素应用广泛,Fe2+与KCN溶液反应得Fe(CN)2沉淀,当加入过量KCN溶液时沉淀溶解,生成黄血盐,其配离子结构如图.①铁元素基态原子价电子排布式为3d64s2;②已知CN-与N2结构相似,1mol CN-中π键数目为2NA;③上述沉淀溶解过程的化学方程式为Fe(CN)2+4KCN=K4[Fe(CN)6].
科目:高中化学
(2011?安徽)W、X、Y、Z是四种常见的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变化如下图所示.已知W的一种核素的质量数为18,中子数为10;X和Ne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相差1;Y的单质是一种常见的半导体材料;Z的电负性在同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1)X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第ⅠA&族;W的基态原子核外有2&个未成对电子.(2)X的单质和Y的单质相比,熔点较高的是Si(写化学式);Z的气态氢化物和溴化氢相比,较稳定的是HCl&(写化学式).(3)Y与Z形成的化合物和足量水反应,生成一种弱酸和一种强酸,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SiCl4+3H2O═H2SiO3+4HCl.(4)在25°C、101kPa下,已知Y的气态化物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后恢复至原状态,平均每转移1mol&电子放热190.0kJ,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SiO2(s)+2H2O(l)△H=-1520kJ/molSiH4(g)+2O2(g)SiO2(s)+2H2O(l)△H=-1520kJ/mol.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1)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黑火药,它的爆炸反应为
2KNO3+3C+S=A+N2+3CO2↑(已配平)
①除S外,上列元素的电负性从大到小依次为________.
②在生成物中,A的化学键类型为________,含极性共价键的分子的中心原子轨道杂化类型为________属于________分子.
③已知CN-与N2结构相似,推算HCN分子中σ键与π键数目之比为________.
(2)原子序数小于36的元素Q和T,在周期表中既处于同一周期又位于同一族,且原子序数T比Q多2.T的基态原子外围电子(价电子)排布为________,Q2+的未成对电子数是________.
(3)在CrCl3的水溶液中,一定条件下存在组成为[CrCln(H2O)6-n]x+(n和x均为正整数)的配离子,将其通过氢离子交换树脂(R-H),可发生离子交换反应:
[CrCln(H2O)6-n]x++xR-HRx[CrCln(H2O)6-n]x++xH+
交换出来的H+经中和滴定,即可求出x和n,确定配离子的组成.将含0.0015 mol [CrCln(H2O)6-n]x+的溶液,与R-H完全交换后,中和生成的H+需浓度为0.1200 mol·L-1 NaOH溶液25.00 ml,该配离子的化学式为________.
(4)在铁和氧化铁的混合物15 g中加入稀硫酸150 mL,标准状况下放出氢气1.68 L,同时铁和氧化铁均无剩余.向溶液中滴入KSCN未见颜色变化.为了中和过量的硫酸,且使Fe2+完全转化为氢氧化亚铁,共消耗3 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200 mL,则原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mol/L.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卷(安徽)
题型:填空题
W、X、Y、Z是四种常见的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变化如下图所示。已知W的一种核素的质量数为18,中子数为10;X和Ne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相差1;Y的单质是一种常见的半导体材料;Z的电负性在同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
(1) X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
&周期第&&&&&& &族;W的基态原子核外有&&&&&&&
&个未成对电子。
(2)X的单质子和Y的单质相比,熔点较高的是&&&&&&
(写化学式);Z的气态氢化物和溴化氢相比,较稳定的是&&&&&&&&&
&(写化学式)。
(3)Y与Z形成的化合物和足量水反应,生成一种弱酸和一种强酸,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4)在、101 kPa下,已知Y的气态化物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后恢复至原状态,平均每转移1mol 电子放热190.0kJ,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同步题
题型:填空题
(1)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黑火药,它的爆炸反应为:2KNO3+3C+SA+ N2↑ +3CO2↑ ①除S外,上列元素的电负性从大到小依次为_______________。 ②在生成物中,含极性共价键的分子的中心原于轨道杂化类型为____________。 ③已知CN-与N2结构相似,推算HCN分子中σ键与π键数目之比为____________(2)原子序数小于36的元素Q和T,在周期表中既处于同一周期又位于同一族,且原子序数T比Q多2。T的基态原子外围电子(价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Q2+的未成对电子数是____________ (3)在CrCl3的水溶液中,一定条件下存在组成为[CrCln(H2O)6-n]x+(n和x均为正整数)的配离子,将其通过氢离子交换树脂(R-H),可发生离子交换反应:[CrCln(H2O)6-n]x++xR-H→Rx[CrCln(H2O)6-n]+xH+ 交换出来的H+经中和滴定,即可求出x和n,确定配离子的组成。将含0.001 5 mol[CrCln(H2O)6-n]x+的溶液,与R-H完全交换后,中和生成的H+需浓度为0.120 0 mol/L NaOH溶液25. 00 mL,可知该配离子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在同一周期中,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电负性逐渐增大,并呈周期性变化.
分析:同周期自左而右元素的化合价呈现周期性变化,据此根据同周期电负性数据变化分析解答.解答:解:由表中数据可知,第二周期元素从Li~F,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电负性逐渐增大,第三周期元素从Na~Cl,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电负性也逐渐增大,并呈周期性变化,故答案为:在同一周期中,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电负性逐渐增大,并呈周期性变化.点评:本题考查同周期元素电负性变化规律,比较基础,侧重学生对数据的分析处理、归纳总结能力的考查.
请在这里输入关键词:
科目:高中化学
题型:阅读理解
(I)多项选择题下列曲线分别表示元素的某种性质与核电荷数的关系(Z为核电荷数,Y为元素的有关性质).则下列有关Y的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ABCA.a图表示第三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稀有气体除外)B.b图表示ⅡA族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C.c图表示第二周期元素的电负性(稀有气体除外)D.d图表示第三周期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稀有气体除外)E.e图表示第ⅦA族元素氢化物的沸点(II)波尔多液是一种保护性杀菌剂,广泛应用于树木、果树和花卉上,鲜蓝色的胆矾晶体是配制波尔多液的主要原料.胆矾CuSO4?5H2O可写成[Cu(H2O)4]SO4?H2O,其结构示意图如下:(1)写出铜原子价层电子的轨道排布式,与铜同周期的所有元素的基态原子中最外层电子数与铜原子相同的元素有K、Cr(填元素符号).(2)由上图可知:胆矾中存在的作用力有abcda.离子键&&&b.配位键&&&&&c.氢键&&&&&&d.极性键&&&&&&e.非极性键(3)往浓CuSO4溶液中加入过量较浓的NH3?H2O直到原先生成的沉淀恰好溶解为止,得到深蓝色溶液.小心加入约和溶液等体积的C2H5OH并使之分成两层,静置.经过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在两层“交界处”下部析出深蓝色Cu(NH3)4SO4?H2O晶体.实验中所加C2H5OH的作用是加C2H5OH,减小“溶剂”(C2H5OH和H2O)的极性,降低离子化合物Cu(NH3)4SO4?H2O的溶解度,便于析出.(4)已知Cu(NH3)42+呈平面正方形结构,则Cu(NH3)4SO4?H2O晶体中呈正四面体的粒子是SO42-,杂化轨道类型是sp3的原子有N、S、O.(5)如将深蓝色溶液加热,可能得到什么结果?加热,NH3挥发,生成Cu(OH)2蓝色沉淀和(NH4)2SO4.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物理教研室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r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SrI2BaSSr=0.95I=2.66Ba=0.89S=2.58XXX________X________AlBr3________
科目:高中化学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r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SrI2BaSSr=0.95I=2.66Ba=0.89S=2.58XXX________X________AlBr3________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学年陕西省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理综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第四周期过渡元素Mn、Fe、Ti可与C、H、O形成多种化合物。(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填字母)
A.CH2O与水分子间能形成氢键&& B.CH2O和CO2分子中的中心原子均采用sp2杂化
C.C6H6分子中含有6个键和1个大键,C6H6是非极性分子
D.CO2晶体的熔点、沸点都比二氧化硅晶体的低
(2)Mn和Fe的部分电离能数据如下表:
/kJ·mol-1
Mn元素价电子排布式为&&&&&&&&&&
,气态Mn2+再失去一个电子比气态Fe2+再失去一个电子难,其原因是&&&&&&&&&&&&&&&&&&&&&&&&&&&&&&&&&&&&&

(3)根据元素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的特征,可将元素周期表分成五个区域,其中Ti属于    区。
(4)Ti的一种氧化物X,其晶胞结构如图所示,则X的化学式为&&&&&&&&&&&&
。已知晶胞边长为bcm,阿伏伽德罗常数为NA该氧化物的密度为__________________g/cm-3
(5)电镀厂排放的废水中常含有剧毒的CN-离子,可在X的催化下,先用NaClO将CN-氧化成CNO-,再在酸性条件下CNO-继续被NaClO氧化成N2和CO2。
①H、C、N、O四种元素的电负性由小到大的顺序为&&&&&&&&&&&&&&&&&&&

②与CNO-互为等电子体微粒的化学式为&&&&&&&&&&
(写出一种即可)。
③氰酸(HOCN)是一种链状分子,它与异氰酸(HNCO)互为同分异构体,其分子内各原子最外层均已达到稳定结构,试写出氰酸的结构式&&&&&&   。
科目:高中化学
已知元素的电负性与元素的化合价一样,也是元素的一种基本性质。下面给出14种元素的电负性。
根据以上的数据,可推知元素的电负性具有的变化规律是:&&&&&&&&&&&&&&&&&&&&&&&&&&&&&&&&&&&&&&&&&&&&&&&&&&&&&&&&&&&&&&&&&&&&&&&&&&&&&&&&&&&&&&&&&&&&&&&&答案:解析:(1)同周期主族元素电负性从左到右增大,同主族元素电负性从上到下减弱(或元素非金属性越强电负性越大,金属性越强电负性越小)
(2)溴的电负性比碘的大; 第六周期第IA族
(3)&1.7; &1.7; 共价键
提示:由上表给出的规律,元素的电负性和其金属性与非金属性有关,考察元素周期表排布,不难得出答案。
请在这里输入关键词:
科目:高中化学
(2011?厦门一模)常用于除去高速公路冰雪的是“氧盐类”融雪剂,如NaCl、MgCl2等.请回答(1)“氯盐类”融雪剂主要成分的晶体类型为离子晶体;(2)冰比硫化氢溶点高的原因是冰(或水)中含有氢键,其分子中氧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sp3;(3)已知X、Y和Z为第三周期元素,其原子的第一至第四电离能如下表:
电离能/kJ?mol-1
9543则X、Y、Z的电负性从大到小的顺序为Al、Mg、Na(用元素符号表示),元素Y的第一电离能大于X的原因是因为元素Mg价电子排布式为3s2完全充满状态,比Al稳定;(4)融雪时刻对环境危害很大,如和路基上的铁等金属形成原电池,会加快路面面破损.铁元素应用广泛,Fe2+与KCN溶液反应得Fe(CN)2沉淀,当加入过量KCN溶液时沉淀溶解,生成黄血盐,其配离子结构如图.①铁元素基态原子价电子排布式为3d64s2;②已知CN-与N2结构相似,1mol CN-中π键数目为2NA;③上述沉淀溶解过程的化学方程式为Fe(CN)2+4KCN=K4[Fe(CN)6].
科目:高中化学
(2011?安徽)W、X、Y、Z是四种常见的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变化如下图所示.已知W的一种核素的质量数为18,中子数为10;X和Ne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相差1;Y的单质是一种常见的半导体材料;Z的电负性在同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1)X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第ⅠA&族;W的基态原子核外有2&个未成对电子.(2)X的单质和Y的单质相比,熔点较高的是Si(写化学式);Z的气态氢化物和溴化氢相比,较稳定的是HCl&(写化学式).(3)Y与Z形成的化合物和足量水反应,生成一种弱酸和一种强酸,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SiCl4+3H2O═H2SiO3+4HCl.(4)在25°C、101kPa下,已知Y的气态化物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后恢复至原状态,平均每转移1mol&电子放热190.0kJ,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SiO2(s)+2H2O(l)△H=-1520kJ/molSiH4(g)+2O2(g)SiO2(s)+2H2O(l)△H=-1520kJ/mol.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1)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黑火药,它的爆炸反应为
2KNO3+3C+S=A+N2+3CO2↑(已配平)
①除S外,上列元素的电负性从大到小依次为________.
②在生成物中,A的化学键类型为________,含极性共价键的分子的中心原子轨道杂化类型为________属于________分子.
③已知CN-与N2结构相似,推算HCN分子中σ键与π键数目之比为________.
(2)原子序数小于36的元素Q和T,在周期表中既处于同一周期又位于同一族,且原子序数T比Q多2.T的基态原子外围电子(价电子)排布为________,Q2+的未成对电子数是________.
(3)在CrCl3的水溶液中,一定条件下存在组成为[CrCln(H2O)6-n]x+(n和x均为正整数)的配离子,将其通过氢离子交换树脂(R-H),可发生离子交换反应:
[CrCln(H2O)6-n]x++xR-HRx[CrCln(H2O)6-n]x++xH+
交换出来的H+经中和滴定,即可求出x和n,确定配离子的组成.将含0.0015 mol [CrCln(H2O)6-n]x+的溶液,与R-H完全交换后,中和生成的H+需浓度为0.1200 mol·L-1 NaOH溶液25.00 ml,该配离子的化学式为________.
(4)在铁和氧化铁的混合物15 g中加入稀硫酸150 mL,标准状况下放出氢气1.68 L,同时铁和氧化铁均无剩余.向溶液中滴入KSCN未见颜色变化.为了中和过量的硫酸,且使Fe2+完全转化为氢氧化亚铁,共消耗3 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200 mL,则原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mol/L.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卷(安徽)
题型:填空题
W、X、Y、Z是四种常见的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变化如下图所示。已知W的一种核素的质量数为18,中子数为10;X和Ne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相差1;Y的单质是一种常见的半导体材料;Z的电负性在同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
(1) X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
&周期第&&&&&& &族;W的基态原子核外有&&&&&&&
&个未成对电子。
(2)X的单质子和Y的单质相比,熔点较高的是&&&&&&
(写化学式);Z的气态氢化物和溴化氢相比,较稳定的是&&&&&&&&&
&(写化学式)。
(3)Y与Z形成的化合物和足量水反应,生成一种弱酸和一种强酸,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4)在、101 kPa下,已知Y的气态化物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后恢复至原状态,平均每转移1mol 电子放热190.0kJ,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同步题
题型:填空题
(1)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黑火药,它的爆炸反应为:2KNO3+3C+SA+ N2↑ +3CO2↑ ①除S外,上列元素的电负性从大到小依次为_______________。 ②在生成物中,含极性共价键的分子的中心原于轨道杂化类型为____________。 ③已知CN-与N2结构相似,推算HCN分子中σ键与π键数目之比为____________(2)原子序数小于36的元素Q和T,在周期表中既处于同一周期又位于同一族,且原子序数T比Q多2。T的基态原子外围电子(价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Q2+的未成对电子数是____________ (3)在CrCl3的水溶液中,一定条件下存在组成为[CrCln(H2O)6-n]x+(n和x均为正整数)的配离子,将其通过氢离子交换树脂(R-H),可发生离子交换反应:[CrCln(H2O)6-n]x++xR-H→Rx[CrCln(H2O)6-n]+xH+ 交换出来的H+经中和滴定,即可求出x和n,确定配离子的组成。将含0.001 5 mol[CrCln(H2O)6-n]x+的溶液,与R-H完全交换后,中和生成的H+需浓度为0.120 0 mol/L NaOH溶液25. 00 mL,可知该配离子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同周期中不同元素的电负性变化的规律是:(2)预测周期表中,电负性最小的元素位于第周期族(放射性元素除外).
分析:(1)由表中数据可知,同周期自左而右电负性增大,同主族自上而下电负性降低;(2)由表中数据可知,电负性最小的元素是K,以此推断位置.解答:解:(1)由表中数据可知,同周期自左而右电负性增大,同主族自上而下电负性降低,故答案为:自上而下电负性降低;自左而右电负性增大;(2)由表中数据可知,电负性最小的元素是K,在周期表中位于第四周期,ⅠA族,故答案为:第四;ⅠA.点评:本题考查电负性周期性变化规律,难度中等,清楚主族元素电负性的递变规律是解题关键.
请在这里输入关键词:
科目:高中化学
题型:阅读理解
(1)下表是一些短周期元素的气态原子失去核外不同电子所需的能量(kJ?mol-1):
失去第一个电子
失去第二个电子
失去第三个电子
失去第四个电子
11600通过表中的数据分析为什么锂原子失去核外第二个电子时所需的能量要远远大于失去第一个电子所需的能量Li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后,Li+已经形成了稳定结构,此时再失去电子很困难X在周期表中位置:第三期,ⅡA族,Y的最高正价为+3.(2)1932年美国化学家鲍林(L.Pauling)首先提出了电负性的概念.电负性(用X表示)也是元素的一种重要性质,下表给出的是原子序数小于20的16种元素的电负性数值:
0.8请仔细分析,回答下列有关问题:①上表中电负性最小的元素是K(填元素符号),估计钙元素的电负性的取值范围:0.8<X<1.2.②经验规律告诉我们:当形成化学键的两原子相应元素的电负性差值大于1.7时,所形成的一般为离子键;当小于1.7时,一般为共价键.试推断AlBr3中形成的化学键的类型为共价键,其理由是AlCl3中Cl和Al的电负性差值为1.5,而Br的电负性小于Cl,所以AlBr3中两元素的电负性差值小于1.5.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学年福建省泉州一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带解析)
题型:填空题
(11分)(1)、下表是一些短周期元素的气态原子失去核外不同电子所需的能量(kJ·mol-1):通过表中的数据分析为什么锂原子失去核外第二个电子时所需的能量要远远大于失去第一个电子所需的能量&&&&&&&&&&&&&&&&&&&&&&&&&&&&&&&&&&&&&&&&&&&&&&&&&&&&&&,X在周期表中位置:第&&&&&&&期,&&&&&&&族,Y的最高正价为&&&&&&&&&&&&&。&&(2)1932年美国化学家鲍林(L.Pauling)首先提出了电负性的概念。电负性(用X表示)也是元素的一种重要性质,下表给出的是原子序数小于20的16种元素的电负性数值:元素HLiBeBCNOF电负性2.11.01.5]2.02.53.03.54.0元素NaMgAlSiPSClK电负性0.91.21.51.72.12.33.00.8请仔细分析,回答下列有关问题:①、上表中电负性最小的元素是&&&&&&&&&&&&&(填元素符号),估计钙元素的电负性的取值范围:__________<X<__________。②、经验规律告诉我们:当形成化学键的两原子相应元素的电负性差值大于1.7时,所形成的一般为离子键;当小于1.7时,一般为共价键。试推断AlBr3中形成的化学键的类型为______________,其理由是&&&&&&&&&&&&&&&&&&&&&&&&&&&&&&&&&&&。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3届福建省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1)、下表是一些短周期元素的气态原子失去核外不同电子所需的能量(kJ·mol-1):
通过表中的数据分析为什么锂原子失去核外第二个电子时所需的能量要远远大于失去第一个电子所需的能量&&&&&&&&&&&&&&&
&&&&&&&&&&&&&&&&&&&&&&&&&&&&&&&&&&&&&&&,
X在周期表中位置:第&&&&&&&
期,&&&&&&&
族,Y的最高正价为&&&&&&&&&&&&&
。&&
(2)1932年美国化学家鲍林(L.Pauling)首先提出了电负性的概念。电负性(用X表示)也是元素的一种重要性质,下表给出的是原子序数小于20的16种元素的电负性数值:
请仔细分析,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①、上表中电负性最小的元素是&&&&&&&&&&&&&
(填元素符号),估计钙元素的电负性的取值范围:__________<X<__________。
②、经验规律告诉我们:当形成化学键的两原子相应元素的电负性差值大于1.7时,所形成 的一般为离子键;当小于1.7时,一般为共价键。试推断AlBr3中形成的化学键的类型为
______________,其理由是&&&&&&&&&
&&&&&&&&&&&&&&&&&&&&&&&&&&。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3届河北省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1932年美国化学家鲍林(L.Pauling)首先提出了电负性的概念。下表给出的是第三周期的七种元素和第四周期的钾元素的电负性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钙元素的电负性的取值范围在0.8与1.2之间
B. 硫化钠的电子式为
C&
硅元素的电负性的取值范围 在1.5与2.1之间
D&
Al与S形成的化学键可能为共价键在同一周期中,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电负性逐渐增大,并呈周期性变化.
已知元素的电负性与元素的化合价一样,也是元素的一种基本性质。下面给出14种元素的电负性。
根据以上的数据,可推知元素的电负性具有的变化规律是:&&&&&&&&&&&&&&&&&&&&&&&&&&&&&&&&&&&&&&&&&&&&&&&&&&&&&&&&&&&&&&&&&&&&&&&&&&&&&&&&&&&&&&&&&&&&&&&&
已知元素的电负性与元素的化合价一样,也是元素的一种基本性质。下面给出14种元素的电负性。元素AlBBeCClFLiMgNNaOPSSi电负性1.52.1.52.52.84.1.01.23.00.93.52.12.51.7根据以上的数据,可推知元素的电负性具有的变化规律是 --------------------------------------------------------------------------------------------------------------------------------------------------。
已知元素的电负性与元素的化合价一样,也是元素的一种基本性质.下面给出14种元素的电负性.
根据以上的数据,可推知元素的电负性具有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
已知元素的电负性和原子半径、化合价等一样,也是元素的一种基本性质。下面给出14种元素的电负性:试结合元素周期律知识完成下列问题:(1)根据上表给出的数据,可推知元素的电负性具有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2)根据你的理解,元素的电负性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预测Br与I元素电负性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元素电负性最大的是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