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猪肉绦虫怎么杀死病从眼中能反射出来吗

猪肉绦虫病_伊朗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4,214贴子:
猪肉绦虫病收藏
4楼猪肉绦虫病就医网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食源性寄生虫病”专题学习网站   阅读数:8211 页面功能 【字体:大 中 小】【双击可自动滚屏】【讨论】 【打印】 【关闭】 猪带绦虫病和猪囊尾蚴病是由链状带绦虫(Taenia solium linnaeus,1758)寄生人体引起。链状带绦虫又称猪带绦虫、猪肉绦虫或有钩绦虫,是我国主要的人体寄生绦虫。古代医籍中称之为寸白虫或白虫。人是猪带绦虫的终宿主,但也可成为中间宿,分别可引起猪带绦虫病和猪囊尾蚴病。【病原形态】成虫 乳白色,扁长如带,薄而透明,长约2~4m,前端较细,向后渐扁阔。头节近似球形,直径0.6~1mm, 除有4个吸盘外,顶端还具顶突,其上有两圈小钩共22~36个。颈部纤细,直径仅约头节之半。链体上的节片数约700~1000片,近颈部的幼节,节片短而宽,中部的成节近方形,末端的孕节则为长方形。每一节片的侧面有一生殖孔,略突出,不规则地分布于链体两侧。每一成节具雌雄生殖器官各一套。睾丸约150~200个。卵巢在节片后1/3的中央,分为三叶,除左右两大叶外,另有一中央小叶。卵黄腺位于卵巢之后。孕节中充满虫卵的子宫向两侧分支,每侧约7~13支,每一支又继续分支,呈现不规则的树枝状。每一孕节中约含4万个虫卵。虫卵 呈球形或近似球形,直径31~43μm。卵壳很薄,内为胚膜。虫卵自孕节散出后,卵壳多已脱落,称为不完整虫卵。胚膜较厚,棕黄色,由许多棱柱体组成,在光镜下呈放射状的条纹。胚膜内含球形的六钩蚴,直径约14~20μm。猪囊尾蚴(cysticercus cellulosae),如黄豆大小(5×8~10mm),为白色半透明的囊状物,囊内充满透明的囊液。囊壁分两层,外为皮层,内为间质层,有一向内翻卷收缩的头节,其形态结构和成虫的一样。【生活史】人是猪带绦虫的的终宿主,也可作为其中间宿主。猪和野猪是主要的中间宿主。以猪囊尾蚴实验感染白掌长臂猿和大狒狒获得成功。成虫寄生于人的小肠上段,头节深埋于肠粘膜内,孕节常单独或5~6节相连地从链体脱落,随粪便排出,脱离虫体的孕节,仍具有一定的活动力,可因受挤压节片破裂而使虫卵散出。当虫卵或节片被猪等中间宿主吞食,虫卵在小肠内经消化液作用,胚膜破裂,六钩蚴逸出,然后借其小钩和分泌物的作用,钻入小肠壁,经循环或淋巴系统而到达中间宿主身体各处。在寄生部位,约经10周后,囊尾蚴发育成熟。囊尾蚴在猪体内寄生的部位为运动较多的肌肉,以股内侧肌最多。囊尾蚴在猪体内可存活数年,被囊尾蚴寄生的猪肉俗称为“米猪肉”或“豆猪肉”。如宿主未被屠宰则久后囊尾蚴死亡并钙化。当人误食生的或未煮熟的含囊尾蚴的猪肉后,囊尾蚴在小肠受胆汁刺激而翻出头节,附着于肠壁,约经2~3个月发育为成虫并排出孕节和虫卵,成虫在人体内寿命可达25年以上。当人误食虫卵或孕节后,可在人体发育成囊尾蚴,但无法继续发育为成虫。
缺牙要及时修复,揭秘种植牙如何做到几十年不掉?
【感染途径及方式】猪带绦虫病的感染途径:经口吃进囊尾蚴。猪带绦虫病的感染方式:主要是吃生的或未煮熟的含有猪囊尾蚴的猪肉(米猪肉)。猪囊尾蚴病的感染途径:经口吃进虫卵或孕节。猪囊尾蚴病的感染方式:有三种:①自体内感染,如绦虫病患者反胃,呕吐时,肠道的逆蠕动将孕节反入胃中引起感染。②自体外感染,患者误食自己排出的虫卵而引起再感染。③异体(外来)感染,误食他人排出的虫卵引起。【诊断】1. 猪带绦虫病的诊断 猪带绦虫病是由于患者吃了生的或未煮熟的“米猪肉”所致,故询问吃肉方式以及节片排出史有一定意义。由于该虫节片蠕动能力较弱,检获孕节和虫卵的机会较少,对可疑的患者应连续数天粪便检查,必要时还可用槟榔南瓜子试验性驱虫。收集患者的全部粪便,用水淘洗出头节和孕节,镜下检查可以确定虫种和明确疗效。用**拭子法可提高虫卵检出率。2.囊尾蚴病的诊断 一般比较困难,询问病史有一定意义,但主要根据发现皮下囊尾蚴结节。眼囊尾蚴病用眼底镜检查,对于脑和深部组织的囊尾蚴可用X线、B超、CT、核磁共振等影像仪器检查并可结合其它临床症状如癫痫,颅内压增高和精神症状等确定。免疫学试验具有辅助诊断价值,尤其是对脑型患者更具重要参考意义。目前常用的免疫学方法有间接红细胞凝集试验(IH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Dot-ELISA)。还可用单克隆抗体检测囊虫的循环抗原。也可从唾液中检测抗囊虫IgG,以及用重组抗原进行免疫学诊断。【致病】肠绦虫病(猪带绦虫病)的临床症状一般轻微。成虫寄生于人体小肠,粪便中发现节片是患者求医最常见的原因。少数患者有上腹或全腹隐痛,消化不良,腹泻,体重减轻等症状。偶有因头节固着肠壁而致局部损伤者,少数穿破肠壁或引起肠梗阻。国内曾报告大腿皮下和甲状腺组织内成虫异位寄生的病例。囊尾蚴病是严重危害人体的寄生虫病之一,俗称囊虫病,均因误食虫卵或孕节所致,其危害程度大于肠绦虫病。危害程度因囊尾蚴寄生的部位和数量而不同。猪带绦虫病和囊尾蚴病,可单独发病,同时存在也较常见。囊尾蚴在人体寄生部位很广,数量各不相同。囊尾蚴寄生于人体的肌肉、皮下、组织、脑和眼,其次为心、舌、口、肝、肺、腹膜、上唇、**、子宫、神经鞘、骨等部位。由于脑和眼囊尾蚴病的临床症状最为严重,患者多来求医,而其它部位的则因不易发现而被忽略。人体囊尾蚴病依其主要寄生部位可分为三类: ①皮下及肌肉囊尾蚴病 皮下囊尾蚴结节数可从1个至数千个不等,以躯干和头部较多,四肢较少。结节在皮下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约0.5~1.5cm,硬度近似软骨,手可触及,与皮下组织无粘连,无压痛。常分批出现,并可自行逐渐消失。感染轻时可无症状。寄生数量多时,可自觉肌肉酸痛无力、发胀,麻木或呈假性肌肥大症等。
②脑囊尾蚴病 由于囊尾蚴在脑内寄生部位与感染程度不同以及宿主对寄生虫的反应也各不相同,所以脑囊尾蚴病的临床症状极为复杂,可全无症状,但也有的可引起猝死。通常病程缓慢,囊尾蚴病发病时间以感染后1个月至1年为最多见,最长可达30年。癫痫发作、颅内压增高和精神症状是脑囊尾蚴病的三大主要症状,以癫痫发作最多见。囊尾蚴寄生于脑实质、蛛网膜下腔和脑室,均可引起颅内压增高、神经疾患和脑血流障碍,出现如记忆力减退、视力下降及精神症状,其它可有头晕、头痛、呕吐、神志不清、失语、局部抽搐、肢麻、听力障碍、精神障碍、痴呆、偏瘫和失明等。脑囊尾蚴病的临床分型可分为癫痫型、脑实质型、蛛网膜下腔型、脑室型、混合型和亚临床型。其中以癫痫型为最多见。不同型患者的临床表现和严重性不同,治疗原则与预后也不一样。脑囊尾蚴病合并脑炎可使病变加重而致死亡。③眼囊尾蚴病 囊尾蚴可寄生在眼的任何部位,但绝大多数在眼球深部,玻璃体及视网膜下寄生。通常累及单眼。症状轻者表现为视力障碍,眼底镜检有时可见头节蠕动,重者可失明。眼内囊尾蚴存活时,一般患者尚能忍受。但囊尾蚴一旦死亡,虫体的分解物可产生强烈刺激,造成眼内组织变性,导致玻璃体混浊,视网膜脱离,视神经萎缩,并发白内障,继发青光眼、细菌性眼内炎等终致眼球萎缩而失明。【流行特点】 猪带绦虫在全世界分布很广,但感染率一般并不高,主要流行于欧洲,中美一些国家及东南亚等国。在我国分布也很普遍,几乎遍及全国。近年来,各地的感染人数均呈增加的趋势。分布在黑龙江,辽宁、吉林,云南、山东、河北、河南、陕西、湖北、福建、海南、青海、江苏等省,其中以黑龙江的感染率为最高(0.144%)。有的地方有局限性流行或散在发生。患者以青壮年为主,农村多于城市。该病流行因素主要由于猪饲养方法不当、猪感染囊尾蚴和人食肉的习惯和方法不当。有的地方不用猪圈,或是厕所直接建造于猪圈之上(连茅圈),猪可吞食粪便,造成了猪受染的机会。各地猪的囊尾蚴感染率高低不一。在猪带绦虫病严重的流行区,当地居民有爱吃生的或未煮熟的猪肉的习惯,对本病的传播起着决定的作用。如云南省少数民族地区节庆日菜肴:白族的“生皮”、傣族的“剁生”、哈尼族的“噢嚅”,均系用生猪肉制作。还有熏食或腌肉不再经火蒸煮。另外,如西南地区的“生片火锅”,云南的“过桥米线”,福建的“沙茶面”等,都是将生肉片在热汤中稍烫后,蘸佐料或拌米粉或面条食用。有时因食含囊尾蚴猪肉包子或饺子,如蒸煮时间过短,未将囊尾蚴杀死。有的生熟砧板不分,均易造成交叉污染,而致人感染。猪囊尾蚴感染或流行的原因是因为误食猪带绦虫卵所致。凡是猪带绦虫病发病率高的乡村猪囊尾蚴和人囊尾蚴感染率也高。用新鲜人粪施肥,节片或虫卵污染环境,或因卫生习惯不良,外界虫卵和自身虫卵沾在手指及指甲缝中,以致误食虫卵;也有一部分是由于自身感染所致。猪带绦虫卵在外界存活时间较长,4℃左右能存活一年,-30℃也能活3~4个月,37℃时只能活7天左右,虫卵的抵抗力也较强,70%酒精,3%来苏儿,酱油和食醋对其几无作用,只有2%碘酒和100℃高温可以杀死它。
请问一下 这是刮猪皮里的东西 是绦虫么?????在线等!
是中间的那个条状的东西! 不是周围的圆圆的 那是猪皮
看上去是非常的恶心,其实是恶心至极。话说楼主为什么发这个?
初中的时候学过,到了高三才敢吃肉.
请问这是猪肉里的血管吗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百度拇指医生
&&&普通咨询
您的网络环境存在异常,
请输入验证码
验证码输入错误,请重新输入  链状带绦虫(Taenia solium Linnaeus, 1758),又称猪带绦虫、猪肉绦虫(pork tapeworm)、有钩绦虫(armed tapeworm)。其幼虫学名为猪囊尾蚴(Cysticercus cellulosae),俗称囊虫(bladder worm)。早在时代人们就对猪带绦虫、囊尾蚴有所了解,并分别进行科学描述和命名,但在较长时间内却不了解两者的关系,把它们看作两种,直到19世纪中叶,Küchenmeister(1855)与Leuckart(1856)分别以实验方法研究其生活史后,才证实猪肉中的囊虫就是人体猪带绦虫的感染阶段。  猪带绦虫成虫寄生在人体小肠内,可引起猪带绦虫病(Taeniasis suis);幼虫可寄生在人体各种器官组织中,引起囊虫病(Cysticercosis)。  猪带绦虫分布广泛,世界各地均有散在病例,而以较多,如、和地区。国内以东北、华北、西北和西南的一些地区感染率较高。   猪带绦虫成虫  科学分类:  域:
Eukarya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扁形动物门 Platyhelminthes  纲:
Cestoda  目: 圆叶目 Cyclophyllidea  科: 带科 Taeniidae  属: 带属 Taenia  种: 猪肉绦虫 T. solium形态成虫  成虫乳白色、扁平带状,长2~4m,虫体有节片700~1000节,节片较薄、略透明。虫体由头节、颈节及链体三部分构成。 链状带绦虫头节(伊红染色 S:Suck 吸盘,Hl:Hooklet 小钩)  头节(scolex)近似球形,直径0.6~1mm。头节上有4个杯状吸盘(sucker),顶端有顶突(rostellum),其上有25~50个小钩,排列成内外两圈。内圈的较大,长0.14~0.18mm;外圈的稍小,约为0.11~0.14mm。猪带绦虫头节具有顶突和小钩是该虫种的重要特性。  成熟节片(mature proglottid) 又称成节。节片近似方形,内有雌雄生殖器官各一套。节片背侧有滤泡状睾丸约150~200个,腹侧有卵巢,位于节片后方中央,分左右两叶,中央还有一小叶。子宫呈管状,位于节片中线。生殖腔孔位于节片侧缘,或左或右,呈不规则交替排列。  妊娠节片(gravid proglottid)又称孕节。节片长度大于宽度,约为12×6mm。其中有一个充满虫卵的子宫,沿中间子宫主干向两侧伸出许多侧枝,呈不规则树枝状,每侧分枝数为7~13枝。一个孕节片内的虫卵数可达30,000~50,000个。幼虫    猪囊尾蚴  猪囊尾蚴(Cysticercus cellulosae)又名猪囊虫,寄生于皮下组织、肌肉、脑实质或蛛网膜下腔。直径0.5~1cm,呈圆形或卵圆形的无色透明囊泡,内含清亮液体与内凹的头节,后者呈白色点状,位于囊泡内一侧。头节上有4个吸盘与两圈小钩为其特性。虫卵  虫卵呈圆球形或近圆球形,卵壳很薄,自孕节内散出后多已破裂而脱落。一般在粪检中所见的实际上是由胚膜包被的六钩蚴。卵的直经约为31~43μm,黄褐色,胚膜厚约2.9μm,上有放射状条纹,胚膜最内层为薄而透明的幼虫膜,紧包着六钩蚴。六钩坳呈球状,直径约14~20μm,具有三对小钩。猪带绦虫卵在光镜下与牛带绦虫卵无法区分。生活史  人是猪带绦虫唯一的终宿主。猪和野猪为本虫主要的中间宿主。  一、在终宿主人体内的发育  人因吃生的或未煮熟的含囊尾蚴的猪肉而被感染。囊尾蚴至小肠后经肠液及胆汁的作用头节外翻,囊壁很快被消化,借助于吸盘和小钩固着于和空肠处,头节深埋于肠粘膜内约需2~3个月发育为成虫。虫体颈节不断地生长节片,而虫体后端的孕节不断地从链体脱落,因而使虫体能保持相对的长度和节片数。孕节常单独地或5~6节相连地从链体脱落,随粪便排出。排出的孕节仍具有一定的活动力,其内的膨胀可自正中纵线裂开,虫卵得以散出,污染外界环境,造成中间宿主猪的感染。多数情况下,人体肠道内只有一条成虫寄生,成虫在人体内可活25年以上。  二、在中间宿主猪体内的发育&   猪肉绦虫生活史  由人体排出的虫卵或孕节,被猪吞食后,虫卵在十二指肠内经消化液的作用,24~72小时后胚膜破裂,六钩蚴逸出,然后借其小钩和分泌物的作用,钻入小肠壁,经血循环或淋巴系统而到达宿主身体各处。在寄生部位,虫体逐渐长大,中间液化形成空腔,充满液体,约经10周后,猪囊尾蚴发育成熟。  猪囊尾蚴在猪体寄生的部位以肌肉为最多。猪囊尾蚴并非仅寄生在肌肉组织内,还可寄生于脑、眼、皮下脂肪,胸膜和肋间肌膜之间等。成熟的囊尾蚴呈椭圆形,约21×11mm,位于肌纤维间结缔组织内,其长径与肌纤维平行,乳白色、半透明。囊尾蚴在猪体内可存活数年。被囊尾蚴寄生的猪肉俗称"米猪肉"或"豆猪肉"。  当人感染虫卵后,卵可在人体内发育为囊尾蚴,而引起囊虫病。人体感染虫卵的方式有三种:  1、自体内感染:肠内有成虫寄生,脱落的孕节由于肠的逆蠕动返人胃中,释放虫卵而引起感染。  2、自体外感染:肠内有成虫寄生,脱落的孕节经肛门排出时,由于肛门括约肌的收缩挤压而破裂,虫卵粘附在肛周,经肛门→手→口途径而感染。  3、异体感染:从外界环境中(饮水、蔬菜、食物)感染虫卵。  小肠         侵入肠壁血管  感染的卵-------------&六钩蚴--------------------&囊尾蚴  孵出         沿血循到组织致病&  成虫寄生于小肠内,以头节上的吸盘,小钩吸附于肠粘膜上,引起粘膜损伤,损伤的粘膜可继发感染,引起肠炎,甚至腹膜炎。成虫大量吸取人体内的营养物质,引起营养失调。成虫的代谢产物可刺激肠壁感受器,反射性地引起肠道功能紊乱和出现某些神经症状。  囊尾蚴寄生组织内,引起囊虫病,因六钩蚴由血行播散,故寄生部位极为广泛,但以脑,皮下组织和肌肉、眼为最常见。  脑囊虫病的发病率颇高,约占囊虫病的60~80%。囊尾蚴在脑组织内寄生的病理与其寄生部位,数量等有关。在脑实质内寄生的囊尾蚴,大多寄生于大脑皮质邻近运动中枢,呈结节状和弥漫性分布,可导致广泛脑组织坏死与炎症病变。当囊尾蚴经脉络膜丛进入脑室系统,尤以第四脑室最常见。囊尾蚴悬浮于脑脊液中,个体增大,呈孤立性囊肿,常引起脑脊液循环阻塞与脑积水。寄生于脑底部,脑膜和蛛网膜下腔的囊尾蚴,多呈团状或连结成串状,形成葡萄状囊肿,小如米粒状,大如蚕豆,一般为大小,可导致脑膜的炎症反应及脑膜增厚、脑膜粘连或蛛网膜下腔及脑池消失。  皮下肌肉组织内寄生的囊尾蚴,其周围组织的基本病理变化特点是炎性肉芽肿伴有嗜酸性粒浸润和纤维化。临床表现猪带绦虫病  潜伏期约2~3个月左右。患者大多为单虫感染。临床症状以大便中发现虫体节片最为常见,患者可有轻度肛痒,孕节片由肛门排出时尚能蠕动。腹痛约见于半数病例,通常并不剧烈,呈隐痛性质,位于上腹部或全腹。部分患者有腹泻、便秘、消化不良、恶心、呕吐等症状。还可有营养缺乏性贫血,体重减轻或儿童生长发育迟缓。少数患者有头痛、头昏、乏力、失眠、神经过敏等。血象多属正常。约1/4病例的血液嗜酸性粒细胞轻度增高。囊虫病  一、脑囊虫病&  感染猪肉绦虫的猪肉  由于囊尾蚴在脑内寄生部位与感染程度不同,脑囊虫病的临床表现极为复杂。  1、癫痫型 以反复发作的各种类型的癫痫为主要临床表现,此型在脑囊虫病中最为常见。  癫痫的发生是由于囊尾蚴寄生,引起周围脑组织发生炎症反应,造成神经细胞的损伤和死亡、胶质细胞增生等变化,打乱了脑组织神经元的正常活动,影响了神经系统抑制调节;神经元周围的理化环境因囊虫的分泌物、代谢产物、炎症反应等而发生变化,影响了细胞膜的稳定性,使神经元兴奋性增强,导致放电频率过高,出现频繁癫痫发作。  2、软脑膜型(蛛网膜下腔型) 六钩蚴随血循而分布于软脑膜,进而抵达蛛网膜下腔。通常以脑基底部和后颅凹多见,大小不等、数目不一,多呈球形,常有分支或葡萄样堆积,称葡萄状囊尾蚴。此型以不伴有明显的脑实质病损的脑膜损害为主,又可分为脑膜炎型和颅底粘连型。  此型的临床特点是:①急性或亚急性发病,引起脑膜反应性炎症,常出现头痛、恶心、呕吐。②颅内压一般不高,若病变位于颅底,常可引起蛛网膜粘连,使脑脊液循环障碍,导致颅内压增高。③脑脊液白细胞数增高,多数在10~100个/mm3,单核细胞占优势;蛋白量也多增高。④病程较长,症状反复发作,时好时坏,迁延不愈。  3、脑实质型 以脑实质损害为主,此型又可分为颅内压增高型和颅内压正常型。  此型的临床特点:①囊尾蚴在脑内寄生数量多,分布广泛,造成弥漫性脑损害,癫痫为首发症状,病程一般较长。②由于囊尾蚴对脑组织的剌激和虫体代谢产物的作用可引起脑组织的炎性反应,局部脑组织液化坏死,形成炎性肿块或炎性肉芽肿,导致颅内压增高。③囊尾蚴的密集寄生,可引起脑组织的广泛破坏和脑皮质萎缩,出现以精神症状为主的临床表现。患者可出现精神涣散、注意力不集中、健忘、性格改变、痴呆、易怒、忧郁、狂燥、幻觉以及精神错乱等。④CT扫描显示脑室变小、畸形,这是由于脑实质弥漫性水肿,压迫脑室所致。  4、脑室型 囊尾蚴在侧脑室、第三脑室、第四脑室以及沟通各脑室的孔道的任何部位寄生,产生占位、梗阻和炎性反应,出现一系列症状和体征。  当六钩蚴由脉络丛进入脑室系统后,可随脑脊液而流动,容易进入第三、四脑室,甚至通过正中孔、侧孔进入脊髓腔。  此型的临床特点:①颅压增高为主要临床表现。当囊尾蚴堵塞了室间孔、导水管或正中孔时,阻断脑脊液的循环通路,引起急性颅内压增高。当囊尾蚴通过了脑脊液循环通路的狭窄部进入比较宽广的脑室内,脑脊液循环通路再度通畅,颅内压降低,症状缓解,因此临床上常表现为阵发性颅内压增高。②Bruns征是第四脑室囊尾蚴病的特有症状,但不是必发症状。患者表现为强迫头位,当头部转动时,瞬间出现眩晕、恶心呕吐,甚至呼吸困难。这是由于囊尾蚴刺激第四脑室底的神经结构,主要是迷走神经核受刺激的结果。  5、混合型 兼有两个型以上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这表明颅内有多数囊尾蚴同时寄生于脑实质、脑室、软脑膜及颅底,病变复杂,症状多样。  二、皮下及肌肉囊虫病  囊尾蚴寄生于皮下,肌肉中,形成结节,数目可由1~2个至数千个,多见于头部和躯干,四肢较少,常分批出现,并可自行消失。结节呈圆形或椭圆形,约0.5~1.5cm,硬度近似软骨,与皮下组织无粘连,活动度良好。感染轻时可无症状,感染重时可有肌肉酸痛无力、发胀、麻木等。  三、眼囊虫病  囊虫蚴可在眼部的很多部位寄生,如玻璃体、视网膜下、前房、眼睑、结膜下、视乳头、眶内等,但最多见的寄生部位还是玻璃体和视网膜下。  囊尾蚴在玻璃体寄生,由于虫体的机械刺激和代谢产物的作用,引起渗出性炎症反应,使玻璃体混浊、出血。大多数病人自觉眼前有黑影,可呈团块状、条索状等,而且可游动、变形。患者的视力障碍逐渐加重。若囊虫死亡后,所引起的变态反应也更为强烈,最终可造成眼球萎缩等严重合并症,导致失明。  囊尾蚴在视网膜下寄生,也较常见,它们引起视网膜脱离、视网膜脉络膜炎,轻者视力障碍,重者失明。诊断猪带绦虫病的诊断  1、询问病史:猪带绦虫病是由于吃了生的或未熟的"米猪肉"所致,因此询问病史对诊断有一定的帮助。  2、病原检查:粪检虫卵、尤其是粪检孕节片是病原确诊的主要依据。但由于猪带绦虫孕节的蠕动较弱,检获虫卵的机会较少,因此对可疑患者应连续数天粪检,以确定肠中有无绦虫寄生。囊虫病的诊断  1、询问病史:仔细询问患者有无吃"米猪肉"史,有无排出绦虫节片史。有资料表明,约有33.3~67.3%的囊虫病患者同时伴有肠绦虫感染或曾有肠绦虫病史,表明自体感染是囊虫病的重要感染方式,因此询问病史对诊断有一定帮助。&  猪肉绦虫的囊虫装片  2、皮下结节活检:皮下肌肉型囊虫病的主要临床表现是出现皮下囊虫结节,在脑、眼囊虫病患者中伴有皮下结节的也相当多见,因此,无论囊虫病的症状主要表现在何器官,都需严格检查有无皮下结节,并通过皮下结节活检,以确定诊断。  3、免疫学试验  (1)间接血凝试验(IHA) IHA诊断囊虫病在国内应用较早,也较广泛。IHA的敏感性较高,操作简便,适于临床常规应用。但假阳性较多、复重性较差是IHA的缺点。尤其和包虫病之间,存在着相当程度的交叉反应。  (2)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快速ELISA具有简便、省时、敏感性高的优点。临床常规应用很广泛。  (3)循环抗原(CAg)的检测 应用抗猪囊尾蚴抗原的单克隆抗体,建立McAb抑制性ELISA 以测定囊虫病患者的CAg。CAg的检测可作为囊虫病疗效考核的手段。  4、影像学检查  计算机体层摄影(CT)对脑囊虫病的诊断、分型及疗效考核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是目前脑囊虫病诊断中不可缺少的手段之一,CT一次诊断符合率达85%左右。核磁共振成像(MRI)对于脑囊虫病的早期诊断及脑囊虫病的分期优于CT,MRI能轻易发现CT不易发现的细小病变。  5、眼囊虫病的诊断  囊尾蚴在眼内多寄生于玻璃体内,可借助于眼底镜检查诊断。典型的玻璃体内的囊尾蚴,在眼底镜下显示出大小不等的圆形或椭圆形、浅蓝灰色的囊胞,周围有虹晕色光环。囊胞本身有蠕动,转动较自由,可随病人头位的改变而移位,其深浅可由检眼镜的镜片测知。检眼镜灯光的照射及颞侧平流电或感应电流的刺激,可引起囊尾蚴头节的伸缩,伸出时能见到头节上吸盘,缩入时则在囊胞上呈一较致密的灰白色小圆点。流行病学地理分布与流行情况  猪带绦虫病及囊虫病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  在我国,散发病例见于全国各地,遍及全国27个省、市和均有病例的发生和不同程度的地方性流行,其中东北、华北、西北和西南的某些地区为高发区。  根据首次全国人体寄生虫分布调查的报告(余森海等,1994),全国各省、自治区和收集的8876例囊虫病,其中8862例分布在27个省(区市)627个县,在全国有5个集中分布区。第一片是东北三省;第二片是华北地区;第三片是西北地区;第四片是、及的皖北和的襄阳地区;第五片是、、、、。另外,、有散发病例。此外,、、、、、、、也时有发现。流行因素  一、食肉的习惯与方法 &  我国地域广阔,饮食习惯差异很大,在一些地区,如西南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吃猪肉习惯和烹调方式多种多样,有些传统的饮食方法,实践证明不能杀死肉中的囊尾蚴,这就成为感染猪带绦虫病的重要原因。其次,在我国其他地区,虽没有生食或半生食猪肉习惯,但一些烹调方式,如爆炒肉丝,煮大块猪肉,不能将肉内的囊尾蚴全部杀死;或者用同一刀砧切生肉和熟食,这都有可能吃进活的囊尾蚴,而感染猪带绦虫病。  二、猪的饲养方法与囊尾蚴感染  猪吞食含带绦虫卵的人粪,是造成猪感染囊虫的原因,而猪体囊虫感染的增多必然导致人体猪带绦虫病的发病率增高。  我国有些地方养猪不是圈养,而采取散养方式,使猪到处乱跑自行觅食;有些地方居民不习惯使用厕所或采用连茅圈,也都造成猪有机会吞食人粪而增加感染。防治原则  根据猪带绦虫的生物学特性、生活史规律及在人畜间循环往复的生态学特点,七十年代初期,我国学者提出了"驱、检、管"的综合防治措施。多年来各地防治实践表明,这一套措施是科学的,只要认真实施这一综合防治措施,有望在短期内基本控制我国猪带绦虫病和囊虫病的流行。  一、驱:驱虫和杀虫治疗,以控制和消灭传染源。驱除肠道绦虫,杀灭组织内囊虫的常用药物如下:  l、吡喹酮(Praziquantel)  广谱抗寄生虫药。主要作用于虫体表皮,使营养吸收和排泄功能发生障碍,出现代谢紊乱,引起虫体强烈挛缩与麻痹导致死亡。  用法与用量:  (1)绦虫病 10-20mg/kg,晨空腹一次顿服。2小时后服50%硫酸镁60ml。本药作用快,杀虫力强,驱出的绦虫多不完整,难以找到头节。  (2)囊虫病 皮下肌肉型总量为120mg/kg,4日疗法;脑型的总量为180mg/kg,9日疗法,间隔3-4个月,再行第二个疗程,共需3个疗程。  2、甲苯咪唑 (Mebendazole)  本药阻断虫体摄取葡萄糖,导致糖原耗竭,三磷酸腺苷生成减少,虫体能量来源缺乏,以致不能生存和生殖。  用法用量:对绦虫病每次用300mg,每日3次,连用3天。大多于用药48小时内排出已死的完整绦虫节片,但并不都能找到头节。  3、阿苯达唑 (Albendazole)也称丙硫咪唑  本药抑制虫体对葡萄糖的摄取,导致虫体糖原耗竭,并抑制延胡索酸还原酶系统,阻碍ATP的生成,致使虫体失去能量供应而不能生存和发育。它的驱虫作用基本同甲苯咪唑,但由于本品口服吸收迅速,血药浓度比甲苯咪唑高100倍,肝和肺等组织中均能达到相当高的浓度,因此不仅对囊虫病和绦虫病,对肠道外其它寄生虫病,如棘球蚴病、旋毛虫病、肝吸虫病,肺吸虫病等均有较好的疗效,而为甲苯咪唑所不及。  用法用量:  (1) 绦虫病 每日800mg,连用3天。  (2) 囊虫病 每日18mg/kg,10天为一疗程,间隔15-21天。  4、槟榔和南瓜子  此二药为我国传统的驱绦药。对绦虫头节及前段体节有麻痹作用,而南瓜子主要使虫体中后段节片麻痹,因此两药合用,可使整个虫体麻痹变软,失去对肠壁附着力,借肠蠕动作用而被驱出。  用法用量:去皮南瓜子仁50-90g(带皮者80-120g,微炒去皮),晨空腹咀咽下,2小时后服100g槟榔之煎剂200ml(100g槟榔加水400ml,煎至200ml)。再过30分钟服硫酸镁25-30g。静卧待1-3小时内有便意时温水坐浴 ,即可有完整的虫体排出。  二、管:加强粪管和对猪的饲养管理,是切断传播途径的关键措施。在广大农村,要教育群众设圈养猪,不要散养,以防猪到处乱跑,觅吃人粪。要建立并使用厕所,杜绝随地便溺,以免虫卵污染外界环境。人厕和猪圈要完全分开,废除连茅圈,以断绝猪吃人粪的机会。另外,对人粪也要加强管理,可因时因地采用堆肥法、粪尿混合法、沼气池法等各种对粪便卫生处理的方法,杀灭粪中虫卵,而所有这些都是切断传播途径的关键措施。  三、检:严格肉类检疫制度,是保障人民健康,保护易感人群的重要措施。猪肉在进入市场前,一定要有专门机构严格检查,决不能让"米猪肉"进入市场。目前,我国不少城市对生猪已严格执行"定点屠宰、集中检疫"的管理办法。对检查出的"米猪肉",根据感染程度,采取高温处理或做工业用油。
词条分类[]
按学科分类:
按行业分类:
按地域分类:
开放式分类:
注释信息[]
扩展阅读[]
相关词条[]
申明:1.中文百科在线的词条资料来自网友(一些人是某学科领域的专家)贡献,供您查阅参考。一些和您切身相关的具体问题(特别是健康、经济、法律相关问题),出于审慎起见,建议咨询专业人士以获得更有针对性的答案。2.中文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及时给予删除。3.如需转载本页面内容,请注明来源于www.zwbk.org
词条保护申请
* 如果用户不希望该词条被修改,可以申请词条保护
* 管理员审核通过后,该词条会被设为不能修改
注意:只有该词条的创建者才能申请词条保护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评论评论内容为网友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猪肉绦虫病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