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大学生学术素养学习心得下降现状的因素是什么

大学生素质现状及对策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大学生素质现状及对策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1页未读,继续阅读
你可能喜欢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浅谈“95后”大学生网络心理素养现状
下载积分:757
内容提示:浅谈“95后”大学生网络心理素养现状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3|
上传日期: 21:49:17|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浅谈“95后”大学生网络心理素养现状
官方公共微信中国教育的现状如何?
答案越多越好,各种你能想到的答案都可以,不需要很全面,只要谈谈自己所知道的、自己所看到的,自己的理解就可以了!集合每个人的看法,人多力量大!
按投票排序
泻药,我是来讲故事的。@前面答题者,都讲了很多现状,我想从教育输出说下关于我所有的亲戚都叫小白和小明的故事。我有个亲戚,叫小白。小白住城里,是那种典型的别人家的孩纸,聪明、学习好,爱好广泛。小白父母也非常重视家庭教育和完整人格培养,家里学习和沟通氛围很浓。一切那么顺其自然的,小白名牌大学毕业后,面对金融业和公务员的选择,毅然选择金融行业。凭借着良好家庭背景和社会关系,小白感觉如鱼得水,事业上进步迅速。现在更是与心仪姑娘结婚生子,生活无忧,人生胜利族... 小白说,我死后打算在墓碑上刻上:我的一生和灵魂都很充实,无需拯救。我还有个亲戚,叫小白2小白2也住在城里,父母在X市辛勤工作多年,未能获得一纸身份认同,始终生活在城市的边缘。所以小白2一直辗转借读在普通学校...经常会因为昂高的借读费和买不起钢琴而发愁和自卑...当然,小白2同样也很聪明和好学,但来自生活的困扰太多,最终只是考上了一间二流大学...大学毕业后,进了一般的企业做管理,妻子倒也端庄贤惠,但背负着父母、房子、车子、妻子几座大山,活得步履蹒跚。小白2说,我一生倒也无憾,一步一脚印就走完了,希望孩纸能给我在陵园租个小格子,拜祭时就给他点最爱的五叶神...我还还有个亲戚,叫小白3小白3在乡下上学,非常不喜欢读书,因为中午要走1小时山路回家吃饭,再走一小时回去上课。学校里仅有的几个既教语文,又兼英语、数学、思想品德、体育及其他的万能老师,讲的远没有那树上的小鸟鸣叫吸引...小白3父母唯一的希望就是他好好把书念完...长大了,学点技术或者进城打工,赚钱娶媳妇生孩子,然后孩子再赚钱娶媳妇再生孩纸...N+1自然,小白3就从未弹过钢琴,没学过画画,看书只看读者、知音以及故事会...16岁后就跟着老乡去了Z市打工,在工地搬过砖,进过富士康,送过快递,送过煤气,摆过地摊...烤过羊肉串...终于,几乎是花尽了打工所有积蓄娶了邻村的姑娘...然后一起回乡下种粮食...皮肤晒得黝黑,并喜欢上了劣质白酒以及倚着墙根晒太阳.小白3一脸茫然甚至不清楚何为人生...所以,教育现状就是根本没有办法改善整个社会所谓的城市人、住在城市的乡下人、乡下人“三元”结构的固定输出....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在城里和农村最为为严重...仅有非常少数人能够通过教育去实现层次的突破...从乡下走向城市,从走向城市到成为城市人...当然,不是所有亲戚都叫小白,这次叫小明。小明是典型的乖乖孩,非常热爱学习,勤勤恳恳,大部分时间都用在学习上,不敢有半分松懈,传说中的学痴级人物。可惜毕业后,足足找了一年的工作...处女座的他发现企业要求的素质,在学校里根本学不到,学校倡导的素质与企业要求根本不是一回事,自己擅长的理论和技术研究,在社会上毫无用武之地。最后迫于压力,只能降低人生要求,找个基层管理职位,从头学起...嗯,这时候,该小明2了。小明2考试没那么好,只是上过专科学校,专科学校理论上来讲,更偏重技术,虽然工作不难找,却发现,学校的专业技术和社会需要的专业技术也不是一回事...在大学也是勤勤恳恳的他,也只能重新从小工开始做起...教育输出的职业化程度低,与社会脱节,也是中国教育的现状。没有一个很好的筛选机制,让善于理论、技术研究的人专注理论、技术,让不擅长理论和技术研究的人专注于能力培养。结果就是整个教育界都在很认真的敷衍着整个社会...寄望于同样落后的社会再教育以及个人领悟。最终,企业抱怨大学生什么都不懂,而那些擅长理论和技术研究的人通常又被错配...社会财富、知识逐渐开始固化,知识传递,人才上升通道不断变窄,教育输出对人生的影响比重逐渐降低...那么你说,中国教育的现状是什么?所以,不要再鄙视高考了...它已经是中国教育的最后一块遮羞布...
如果是说中国教育现状,估计需要几十万字才能说得比较全面。没有这个能力,仅仅说说框架。1、核心:教师。个人认为良师少,庸师多。平均值较低。具体表现:职业道德水准,学科知识,教育学知识,恐怕有相当数量的都是不高的。以我这个半吊子教师做标准,我看过不少标准以下的。2、硬件设施城市和乡村差距很大,打个比方,像鸟巢和故宫的差距。。差了好几百年。。。。夸张,但是可以问问那些去过乡村学校的。但这是最好解决的一个问题,是能解决的,只要有钱就可以,3、教育管理官僚主义害死人,形式主义满天飞。4、教育科学研究。研究的人多,但是研究的东西有用的比较少,或者说不知道怎么让研究的东西有用。不过,还是有一些真正的研究教育的人在,希望还不至于断绝。5、教育哲学似乎没有。6、歪风邪气。这一条不知道怎么说。。反正就像雾霾一样,挥之不去。以上是吐糟性质的回答。问题越多,表示我们需要努力的地方越多,给那些有志于教育的人可以施展能力的空间也就越大。教育是一片大有可为的广阔天地啊。(据我所知,百度,淘宝,腾讯,网易,这样的网络公司都开始发力了。。。下一个商业蓝海么?)
转载一篇文章:全文地址如下:中国教育失败了吗?还没失败,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到目前为止,依旧成功!但是,正在走向失败。因为过去的教育,迎合了我们今天发展的需要,而今天的教育,是否迎合了未来发展的需要呢?我对此并不乐观。 一个国家需要怎样的人才,取决于这个国家在未来的若干年内,需要做什么样的事情。因为教育,不是一个现在耕耘,现在就能收获的。而是现在耕耘,十年、二十年后才能见到结果的。比如众所周知的黄埔军校。正是由于中国近代,长期以来,执掌兵权的,都是旧军阀,思想境界,带兵理念,政治抱负都短浅的可笑可怜。我们看得到,旧军阀的张勋、袁世凯、张宗昌、吴佩孚、孙传芳等人是什么样子。但是,在广东黄埔,这个不起眼的地方,由一帮苏、德等欧洲各国教头培养出的这一批的军事人才,无论从文化素质、战术素养、政治抱负,都使得在北伐战争之后的几十年里,黄埔系毕业生,成为了中国军政界的中流砥柱。我们可以看到一大批像胡宗南、杜聿明、林彪、叶剑英等优秀指挥官。黄埔军校的成立,培养了一代中国将军,改写了中国的历史。让这个近一千年来不停失败的民族,有了不输给世界最高水准的军队的指挥人才。可以说,黄埔的成功,让中国在黄埔成立后的几十年里,坐享军事胜利带来的红利。纵观黄埔成立后的几十年里,中国在军事上,从一个被人追着打的角色,变成了能跟世界强权日本拖到平手,再到能跟超级大国+联合国军平分朝鲜半岛,再到军事、外交、政治的独立自主。这不得不说,是中国教育的一次成功。历史上,还从没有一个学校,能够拯救一个民族的命运。至少,是在政治和军事上。想要知道我们未来的教育的方向应该走向何方,就应该了解为什么我们现在,正在坐享过去几十年教育的红利。教育是否成功,取决于教育出的人才是否符合未来若干年的需要,那么,我们过去几十年的教育是否符合今天的需要呢?答案是肯定的。符合!为什么符合呢?这要先从现在的社会结构谈起。中国最根本的国情,就是庞大的,而又低素质的人口。在文格末的时候,中国面临的最大难题,就是全都是难题!没有钱,没有技术,没有高级工程师,缺乏低级工程师。基础教育,处于瘫痪状态。这个时候,假如你是国家的领导人,你会觉得,此时最缺的是什么?没错,就是中低端的,技术性劳动力。为什么资金不是问题?因为如此庞大的中国市场,只要展现出开放的姿态,国际资本,自然不会忽略世界上最后一个,未开放的庞大市场。钱,只要给外资开优惠条件,就不是问题。技术呢?也不是问题,外国资本进入中国,肯定会利用中国因为庞大的人口,而造成的廉价劳动力。那么,假以时日,这些基础性的技术,肯定能够教会中国的技术工人。那么剩下的,必须由中国人自己解决的,就是教育出中国在未来30年中,所需的中低端技术工人。技术工人需要的并不高,只需要扎实的数理化知识,能够读懂操作手册所需的语文知识,能够读懂相应外文技术介绍的外语知识。就足够了。值得一提的是英语。在改革开放刚开始的年代里,高考是没有英语的。随着中国基础教育的逐步健全,英语成为了与国外沟通的重要工具。因为,中国的资金,需要国外投进来。没有会讲英语的中国人,如何让这个穷困的国家,去吸引外资呢?这就是为什么高考一开始的时候没有英语,后来又追加了这门科目的原因。这与爱不爱国无关,也并不是崇洋媚外,只是一种社会发展的需要。邓已经预料到早晚有一天,中国会需要大量的英语方面人才。因为教育这东西是有成功率的问题的。假如你需要100万人,拥有足够的,与外国人交流或者翻译外文文献的英语技能,那么你至少要让500万到1000万人去学英语,这样才能有足够的人能学成功。因此,英语不再是大学课程,而变成基础教育课程了。跟不同国家的老外打过交道的人就知道,只要你会英语,你遇到的大部分老外,都应付得了。不论他是从哪来的,德国的、日本的、丹麦的、巴西的、甚至广东的(作者是北方人,不会粤语,见到广东人,最简洁的交流方式就是英语~同样,不会讲普通话的广东人也只能听得懂我说英语)邓很清晰的看到了中国在未来几十年的人才需求,因此,我们的教育,成了数理化为根本,英语及其重要,本民族语言相对位置比较次的位置。另外,由于庞大的人口压力,以及刚刚实行计划生育,使得中国的年轻人人口,仍然呈强进增长的态势。换言之,在邓的年代,已经可以预见在不久的未来,中国的就业形势,将非常严峻。想要公平的,从数亿年轻人中培养出所需的,有才干的年轻人。那么考试,就是必须的。一张考试卷,方能简易、公平、易操作地区分出人技术水平的强弱。有强大的能力人去接着上学去,没本事的人回家自己想自己的出路去。不管你有什么理由,能把高考考卷考得高分,就是能力。即使让你考高分的,只是你的运气。运气也是你实力的一部分。多少人,连这点运气都没有!考试,提供了把人简便易行,而又让所有人心服口服的方式分出三六九等的办法。也就能让那些需要高端人才的地方,能够简便的找到称职的应聘者,也就能让无需高端人才的地方,迅速能找到自己想要的人。这样各安其职,安安稳稳。不服?不服就考考。残酷吗?残酷。我听说过一个故事。80年代高考,刚出英语的时候,有农村的两个人,学习都很好,都是那种立志考清华北大的那种人。但由于从小农村的老师也从来没学过英语,所以,这两个人,英语完全不会。好在英语,只占高考的30分。其中,有20道题是选择题。于是两个人硬着头皮就去考了。考试结果是,一个人英语得了4分,另一个人英语得了0分。而这两个人,正因为只差了几分,一个人考上了大学,另一个人则没有考上大学。在那个年代,大学录取率非常低,再加上告分之前就要填报志愿,因此,得了0分的那个人,就没能考上,也就回家继续种地了。当那个英语考了4分的人,上完大学,分配工作之后,然后功成名就了之后,回乡探亲时,又遇到了当你自己可怜的朋友。他感叹:你真是运气不好,当年20个选择题,倘若你哪怕蒙对2道题,你也就能跟我一样上大学了。那个朋友则回答到:唉,当年,我是一道题都没有写。早知如此……这就是考试。考试的残酷堪比丛林法则。当然既然采取考试的制度来遴选人才,那就阻止不了聪明的中国人采取应试教育的办法,去攻克这一难关。什么是应试教育?应试教育就是,考试考什么,我就看什么。考试要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考试不需要考得,我就不看。考试不需要我做的,我就不做。怎样有利于提高分数,我就怎样做。我不是打广告,这类培训机构的指导思想,就是应试。应试教育的核心思想,是2点:用好听的话讲,叫按需而动,全力以赴;用直接的话来说,就是投其所好,不择手段。我真真切切的见识过,上到了大学,还不会使windows的人。我也真真切切的见到了许许多多的人,在惯性的驱使去考研,而不知道为什么去考研。我还真真切切的见识到了在大学中,有的人从高考的胜利,走向人生的胜利,也有人从高考的胜利,退化成了宅腐,迷茫、困惑而又不知所措。参加学生会,关我TM的P事。能帮助我找到好工作么?当班干部关我TM的P事,能为我考研加分么?多读课外书,关我TM的P事,考试考么?应试教育的出现,从微观上看,提高了学生的成绩,是一个好事。单从宏观来看,却是一个民族的悲剧。它使得原本应该呈随机性发散的年轻人的思维,被固定成了,根据需要,而改变自己,强迫自己,扭曲自身意志、定向努力的一种亚健康的思维状态。我们常说的,中国学生缺乏创造性,缺乏人际交往常识,缺乏社会经验,自私等等问题,大都源于这样一个唯结果论的做事方式。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我们喝的牛奶里会有三聚氰胺?奶农,为了多赚钱,就会往自家产的牛奶中掺水。可是,掺水的话,奶粉加工厂是会看出来的。因为奶粉厂的化学检测,是可以很轻易地就能发现掺水牛奶中蛋白质的含量会偏低的。怎么既能掺水进去,又能骗过奶粉厂的检测,多赚钱呢?往牛奶里加尿素吧!尿素的化学成分里,就含有大量的氮。能够骗过奶粉厂的化学检测。尿素因为是最最普通的化肥,及其便宜,因此,往牛奶里加,成本可以忽略不计。那为什么检测出的是三聚氰胺呢?因为奶粉厂制造奶粉,是要把牛奶加高温,让水分蒸发的。除了水蒸发掉以外,尿素,在高温的作用下,就变成了三聚氰胺。奶农有责任吗?没有责任!为什么呢?奶农,压根就不知道尿素有毒有害,往牛奶里加,能够多赚钱,奶厂查不出来,何乐而不为?奶厂有责任吗?也没有,因为以前的化学检测,是测不出来的。加尿素的办法,就是钻了化学检测的技术空子。ZF有责任吗?化学检测那边查不出问题,ZF自然也就不知道。除非,有人举报牛奶有问题。要不然ZF哪能第一时间知道牛奶有这个质量问题?那么是谁想出这办法了呢?我们只能说,是一个很牛的化学家想出来的办法。搞出的这么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奶农增产增收,奶粉厂节约成本,增产增效。至于喝奶粉的小孩的健康,对我的收入有影响么?没影响,关我TM的P事?为什么会有毒胶囊?食用、药用明胶,多TM贵?皮鞋下脚料,多TM便宜?对于我们药厂的增产增收增效,有帮助么?有!一天吃6个这样的胶囊都没事,谁TM一天吃6个我们生产的胶囊啊?话说,患者吃完了死不死,有没有慢性病,关系到我们厂子的销量和收入吗?没影响,关我TM的什么P事?能联想到,把皮鞋做成明胶,然后用这个明胶制作胶囊,一定是一个很牛的化学、食品科学、药学功工程师想出来的。一般人可做不到。为什么我们的校车底盘,就是不敢用大钢梁而是只用我们宿舍床铺支架用的方形钢管呢?这还用说么?方形钢管多便宜啊?大钢梁成本多高啊。外形只要做的是那么回事,就足够卖出这样的价钱了。既节约成本,又能满足客户需求。至于出事的时候,孩子们的死活,关我TM的P事?美国蓝鸟公司生产的美式校车,车厢底部,用厚重的钢板作支架。当你看到成排的厚钢板的时候,你也能想象的到,它是怎样把一辆悍马车给撞瘪的。国内某校车生产企业生产的校车底盘,居然用这样的方形钢。方形钢是在哪用的呢?请看下图拍摄于某大学某女生宿舍。这种钢材,在宿舍里,是被用作为上下铺的扶梯的材料的。你可以根据旁边硬币的大小,得知这样的方形钢管的大小、厚度。这样的材料,支撑起校车自己,完全没有问题。但是当校车真的撞在悍马车上的时候,这样的方形钢能有多大效用,我就不知道了。在此,我深刻鸣谢我的好友孙慧童鞋和她的小师妹帮忙提供照片,谢谢二位。视频连接:虽然作者有点吹毛求疵,比如校车门开的方向,其实蓝鸟校车也是两侧开门的。但是他指出的很多问题,都是很尖锐的。不是我砸国内校车企业的饭碗,是有些厂子仍然不以安全为己任,仍然在为了利润,而出卖自己的信誉。你拿大钢梁做安全的校车,没人能砸得了你们的饭碗。中国钢铁产量世界第一,我就不信在中国,大钢梁就买不着?设计者就不敢使?唯结果论的做事方式,在你拥有足够的眼界和远见的时候,将是无比强大的。因为你会比别人更快的到达你想要达到的结果。但是,如果你目光短浅,你的唯结果论,将使你专注于你认为重要的事,而不是真正重要的事上。因为你的眼界,你的远见,意识不到那些真正重要的东西,与你现在有什么关系。因此说,应试教育,既有好的一面又有坏的一面。这是一把双刃剑。任何事情都是一分为二的,有好的一面就有坏的一面。不同的是,这把双刃剑,是砍敌人多一点,还是砍自己多一点?不得不承认,这对于过去几十年,甚至未来10-20年的中国发展来说,这样的指导思想,仍然是利大于弊的。为什么这么说呢?人多,中国的基础工业发展,仍然需要大量的中低档次的工程师、工人。这样的发展态势,仍然是主要的矛盾。当然,这样的选择,又是无奈的。你敢不拘一格教人才么?你既然要不拘一格教人才,就要为那些剑走偏锋的孩子们准备好相应的出路,也就是不拘一格用人才。可是,一旦不拘一格用人才的话,你还能保证公平么?没有了公平,别人就不会信服。正确的职位,需要正确的人才来担任,如何让自认为有相应能力的人,心服口服的认为自己不如被聘用者更适合这个岗位,将是很重要的。一个失去了公平的社会,将注定走向衰败。至少,这种无奈,更体现在所有提出教育改革的人们的面前:既然你反对应试教育,那么你能提出一个比考试更具可操作性的,公平的办法吗?没有,那就得考试。既然考试,你就阻止不了应试教育。只要中考、高考、考研的制度没有根本性的改变,你想给中小学生减负,那就是天方夜谭!老师可以少留作业。但你阻止不了家长给孩子报课外辅导班。只要你不改变考试这种原始野蛮血腥,但却最公平最便宜最好使的办法选拔人才,老师少留作业留出的孩子们的课余时间,依旧会被补习班、课外习题所占满。偏科的天才,在现行的教育制度当中,是完全没有出头之日的。研究古文的天才,也不得不去硬着头皮去跟英语天才比英语。结果是考到北大历史系的孩子,都是服从专业调剂过去的孩子。真正通读二十四史的国学天才,因为数学、英语不及格而埋没荒野。研究化学的天才,也不得不因为自己写不出好作文,而被拒之名校之外。我认识的一个好朋友,全班,全年级都认识他,都知道他是一个化学方面的天才式的人物。我们都能感觉到,只有在化学的海洋中,他才能享受到快乐,他除了化学,什么都不擅长。但高考的结果是,他报考北京化工大学,虽然录取,却被调剂到了通讯专业。至少,认识他的人,都为他的经历感到惋惜。要知道,在大学,想转专业,需要成绩很好才行。但对于严重偏科的他而言,他梦中的化学系,离他是那么遥远。因为满眼乱码的通讯工程,让他感到更多的是无奈。在此,我祝他好运。虽然我估计他不经常上人人,但我希望,他能以更乐观的态度,来面对生活。发展成这样,不是他的错。中国的教育,走在这条以考试为纲,一切以考试为中心的教育之路上,充满着野心与无奈。如果说应试教育一个想要急于致富的国家而言,他带来的,是如同快餐一般,迅速能满足市场的需要,提供中国的经济产业、工业所需类型的人才。但却缺乏某种重要维生素,那就是学生的创造力严重缺乏。那么一旦社会的结构发生根本性改变,那么这种教育模式,也将变得阻碍社会发展。想要知道,未来的中国需要什么样的教育,就要先知道未来的中国是什么样子,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或许你觉得这是教育局该想的事,跟你有TM的没P关系了,可是我告诉你,即使教育部长预见不到,你可以预见到。当未来的中国到了那一天真的需要这样的人才的时候,所有人都会发现,哇,这样的人才最重要!然后一窝蜂的都去这么学,结果等你学成了,这种人才也都满臭大街了。为什么每次你都不能站在社会潮流的最前沿?就因为你每次在别人说新鲜事的时候,都在问:这TM的关我P事?未来的中国,会是什么样呢?我不是算命先生,我没法像推背图第43卦似的,告诉你黑兔走进青龙穴,也就是2024年癸卯和甲辰年相交的时候,两岸被大陆统一。我只能告诉你一些靠谱点的东西。一些你看得见,摸得着的,经我的推理,咱们可以清晰预见的到的东西和趋势。推背图虽然貌似神准,但是作为一个给大家看的正规文章,推背图是不能作为正规论据的。我们现在,都知道有计划生育。很多家庭,要么只有一个孩子,要么生孩子的数量被严格控制在了2个以内。咱们假设全中国的家庭严格执行了计划生育,只生一个孩子。那么独生子女数量在中国的数量也将是很庞大的。当独生子女的父母还都能工作的时候,这个结构是稳定的。但是,到了这些独生子女长大结婚的时候,问题就出现了。假设王先生和张小姐结婚了,2个人都是家中的独子和独生女。那么王先生和张小姐的家庭,就成为了老王夫妇、老张夫妇,王先生和张小姐夫妇,共计3个家庭。如果夫妻二人再生一个孩子,那么王先生和张小姐这两个壮劳力的生活负担,就是4个老人、2个年轻人、外加1-2个孩子。换言之,日后的中国社会,将是2个年轻人,要养活至少7-8口人。这个假设的前提,还是王先生和张小姐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都已经过世的前提下的。如果这些老人还健在,那么王先生和张小姐的生活负担会更重。也许你会说,有养老保险呢,怕什么?的确,看似有养老保险作为保障,王先生和张小姐的很大一部分负担,将不会直接落在这两个人的头上、但是养老保险从何而来呢?是从现在正在工作的年轻人交养老保险交出来的。这样的经济结构在年轻人与老年人数量持平、或者年轻人比老年人多的情况下,结构是稳定的。一旦整个社会年轻人总数量远小于老年人总数量的情况下,整个养老保险系统,将面临系统性风险。或许你说,这大伙早就意识到了。还用我说么?但后面的,这件事的直接后果,就不是所有人都预见得到的了。这个结果,将直接导致未来所需人才的类型。从以上的简单预测可以不难看出一个事实:在未来的中国,不出20年你就能看到这样的问题:年轻人数量变少,老年人数量多,年轻人被要求交的养老保险数额越来越大,而老年人得到的养老保险金额却越来越少。这会导致一个直接的,极其重要的结果:中国的劳动力成本,将在未来20年内,大幅提高!即使不考虑汇率浮动的因素。因为,所有的年轻人,都要被迫承担7-8人的生活负担,甚至更多。所以,如果一份工作只给你一点点钱,年轻人想都不会想,工资给的太低了,我不干!这一点,是必然的。就如同泼出去的水,一定收不回来一样的肯定和确定。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是政府的事。但既然你我得出这样的结论了,就可以预见一件事了。在未来,年轻人的工资会提高,但生活负担会加重。也许你会觉得,这有什么了。我再告诉你,这个变化,是非常巨大的。因为像富士康这样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这些当今在中国算得上是一部分中流砥柱的企业,将在中国彻底绝迹。为什么?因为工人需要的工资太高了。做一件牛仔裤的成本,将因为工人工资的增长而变得很贵。同样的,印度人口呈爆炸式增长,今天给中国的服装手工加工的订单,未来就会转给劳动力便宜的印度。早晚有一天,会是这样的。只是哪天会到来的问题,而不是会不会来的问题。即使,富士康用发展机器人的办法,代替了手工,那也意味着富士康不会像现在这样雇佣这么多工人了。到了那个时候,中国的人,不是说你想不想加工牛仔裤的问题了。而是咱中国人手工加工的牛仔裤没人买的问题了。因为中国人手工加工的牛仔裤成本太高了。你想缝牛仔裤,你都缝不了!低端的手工技术工种,将在中国日益提升的劳动力成本面前,逐渐的崩溃。中国,只有做那些别人做不了的事,或者像美国一样,把RMB搞成国际货币,然后靠印钞票将通胀输出给别的国家,才能生存下去。作为我个人来讲,我不希望中国步美国的后尘。因为印钞票这是不劳而获的,是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的。到了那个时候,如果富士康还想在中国开下去,就得用机器人,机器臂来进行各项零件加工和组装。就像现在的日本一样。因为机器人的成本,就是电费。产品的质量,也会如同钟表一样精准和细致。大片的农田,将要使用大型农具劳作,农民随着进城务工,会越来越少,大型农场会越来越多。中国想要继续生存下去,就必须在科学技术上,引领世界,最起码要在科学技术产业化的第一方阵里。在这样的社会当中,如果你不学无术,没有真本事,到时候你想干低端的活,都干不了。因为你要的工资太高了。你不可能少要钱的,因为菜价、油价、电价等需要劳力的各种成本都会上升。现在的社会,为什么空子多?很多没什么学术上真才实学的人,能混在领导位置上,弄得这些真正搞研究的,过的不舒服,那些迎合上级,学术风气不正的人,反而能搞到研究经费?你以为这种情况会长久吗?现在的领导,哪个不是生于50、60后的?他们小时候经历的什么?那时候中国沉浸在狂热的革命热情当中,一个战斗英雄,远比一个科学家,更能受到一个文盲率83%的国家的人民的欢迎。他们自己,就是如此这般成长起来的,如此这般钻各种空子爬上去的,如此这般混上来的。我不是诋毁我们的父亲这一代人,我只是在陈述事实。不得不承认,这一代人的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他们本身就没多大能耐,怎么让比自己能耐大的人,混的比自己还好呢?这样的一代人,你能指望他们,赚了钱之后,投资科技、乐善好施、遵守公德、维护稳定、追求高尚情操吗?还不是赚了钱买房子推高房价,只管赚钱不管别人死活,有了钱就吃喝嫖赌抽么~~但是当70、80乃至90后,这些受过专业教育的人,正位了之后,当劳动力成本上升了之后,科技产业化的强大作用,将变得愈发的重要了。因为设计制造机器人、大型农机,需要的更多的是技术提升,而非低素质的技师劳工。而是设计师。80后这一代人中,有本事的人,将是中国第一批享受到这样一个崇尚科学技术时代的人群。社会无时无刻不在发展变化。能洞察到这种趋势,并自己行动,领先于时代而动,就能让自己,率先尝到社会趋势,所带来的甜美。日后的中国,更多的,是一个凭本事吃饭的国家。因为所有人的生活负担都重,因此越是所有人都会做,都能做的活,竞争将越来越激烈。越是有技术含量的,越是那种几个人就能创造很大量财富的活,越能成为时代的弄潮儿。这弄潮儿究竟能获得多大的利润呢?咱们做个类比,你就能知道。1990年代末,房地产开放商品房交易之后,洞察到房地产将变得非常火爆,并在当时,大伙都不敢贷款的情况下,借钱往里砸的人,现在2010年代初的时候,短短十年间,名下就已经有很多套房产,成了中国的“既得利益阶层”。而当年因为各种原因,不敢贷款,觉得这行当玩的太大了,不敢往里进的人,现在都要为自己孩子结婚付不起首付而发愁。而今天,看准了房价节节高的人们想入房市了,我也可以告诉所有人,房市投机,玩到这会儿,已经劳民伤财,人人喊打。甚至威胁到了ZF的稳定了。要是一般的民煮国家也就罢了,房价一跌砸死所有人。可中国是专制的。领导想活命,就得把房价压下去。军队、立法、金融监管、货币发行以及绝大多数老百姓的民意都在压房价的一方,这种情况下想投机房市赚钱,基本没戏了。这场盛宴已经结束,早撤早轻松。如果你察觉不到,金融市场日益成熟的中国,投机赚钱的可能性越来越低的趋势,仍旧天真的以为在中国投机什么能稳赚不赔,那就太天真了。今天,我用推理,证明了未来中国劳动力成本将急剧升高。这种变化将使得科技人才赚的撑死,没本事的人挤破头都找不到工作。能洞察这一点的人,就可以现在行动了。历史将给率先察觉历史动向的人以丰厚的回报。回到咱的主题,教育上来。在未来10-20年的中国,将逐渐发生这样的根本性的历史性的转变。但很显然,当前的教育模式,依然是为了30年前,为当今中国的社会需求,所按照需要培养出的人才。这就是我在开篇的时候,为什么说中国教育还没失败,但正在走向失败的原因。没错,现在的教育方向的管理者,没能意识到未来中国所需要的人才的类型的方向转变。那么对于能意识到这种变化趋势的人而言,是一件好事。因为意识到这一点,并为此采取行动的人,就会像当年冒着掉脑袋的风险贷款买房的人一样,享受时代所给予的丰厚回报。但是,教育的失败,将导致国家民族的的重大损失。于是乎,高素质、会创造的人才将是日后中国最吃得香的人群。反观中国的教育,现在中小学基础教育,我可以骄傲的说,就算中国的基础教育水平不是世界第一,也起码是前3名以里的。但是对于高等教育,也就是大中专院校的培养,诸位同学也都知道。很糟糕。为什么中国学生基础教育这么好,经过大学四年,就被欧美大学生所赶超了呢?原因,就是应试教育所致。大学我该干什么?我将要怎么走我的下一步?我的大学都应该学些什么,锻炼些什么?我为什么要这么锻炼。我要成为什么样类型的人?我都有哪些致命的不足之处需要改进?这些问题如果不想通,你的大学,都在做什么呢?难道要打了4年的游戏之后,说一句,大学是埋葬我青春的地方吗?难道要上了4年的高2之后,说一句,大学是埋葬我青春的地方吗?为什么你不想这些?为什么你不会思考这些?原因太简单了:因为想这些的时候,应试教育的思维方式,让你不要想这些:想这些关我TM的P事?赶快学习去,多看两眼书,说不定能提2分。知识总有一天是要学完的,考试也是有尽头的学士、硕士、博士、博士后、圣斗士、烈士……。应试的思考方式,你想要带着这样的思考方式生活多少年?走着别人替你想好的路,自己埋头苦读练习题。一到真事上,什么都不会。除了考试,你还会什么?除了做别人给你指定好的事以外,自己是如此的没有主意和优柔寡断,你难道指望这样的自己,能当公司的老总吗?没有自己的意志,会让自己疲惫,我说的不是身体上的疲惫,而是心理的疲惫,不愿意再折腾了。不愿意再拼搏了。当你锐气消耗光的时候,也就混吃等死,得过且过了。但是对于从小玩到大的欧美学生而言,他们玩是玩腻了,渴求知识不是考试的需要,而是一种自身的兴趣和从中获得的快乐,再或者,就是实现自己梦想的需要。自小到大的独立精神,使得他们每走一步,都是自己的意志。他们很清楚自己在干什么,这么做的后果是什么,自己为什么要这么做。不要小看这一个自己有目标和一个目标被别人指定的区别。一个可是自发性的动力,一个是被动性的动力。如果是做已经很成熟的工作的话,两者没有任何区别。但当你成为了业界的第一方阵的时候。二者的区别将是本质性的。有自发动力的人,会推动创新、工作会有热情;而被动动力的人,会疲沓,会粗粗拉拉。而中国,正是处在这种,从第二、第三方阵,跃居到第一方阵的过程当中。以前我们做的,都是大伙会做的东西,主动性、被动性动力对于咱们而言区别不大。但是当我们想要属于自己的科技新锐的时候,一个满心疲惫、混日子过的人,怎么可能战胜一个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的人?中国的大学,仅仅又是一个高中,培养着考研的学生,准备考研考试。培养着考出国的学生考托福雅思GRE、GMAT。培养着考公务员的学生准备申论。培养想找工作的学生考四六级、学校给改平时成绩,提高毕业生就业率。仅此而已。大学,原本是一个探寻知识,发现新知的地方。应该是由老师引导学生去追寻知识的地方。却变成了一个庞大的自习室。充满铜臭、充满着目的性的考试准备,充满着唯结果论的众生相。我们花了4年在准备考试,而欧美的学生花了4年,学习自己所需的知识,培养自己的分析力,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去探寻未知。结果可想而知。我们的大学,培养出来的,只是一帮高中生,一帮徒有大学生年龄,却只有高中生心智的人。为什么我们上了7年的高中呢?这就是中国高等教育的根源性的症结所在。如果你想要变得更好,就少问几句这TM有什么用?不同人见识的差异,我是深刻有体会的。如果你确信你的目光足够远大,你就继续这样问。这有利于你快速达到成功。但如果你目光短浅,我建议你少问几句这有什么用。因为你的见识,意识不到重要的东西有什么用。然后把自己失败的原因,往别人、社会、学校身上一推,仿佛自己是受害者一般。“这TM的有什么用”,是典型的应试教育的产物。正因为你的兴趣被你问了句,这TM有什么用,所以你放弃了你的兴趣,转而去研究考研高数了。正因为遵守公德,被你问了句,这TM有什么用,所以你解大便不冲水,留在坑里生蛆。正因为认认真真的做实验被你问了句,这TM有什么用,你的毕业论文设计就敷衍了事了。所以,当我们想要创造中国的扎克伯格,乔布斯的时候,统统都在找社会的问题,制度的问题,把共馋档、骂的体无完肤,痛快了,嘴舒服了。当发现扎克伯格老婆不漂亮的时候,我们统统都在骂中国男人重视长相,外国男人注重内涵,骂完了,嘴舒服了,然后想泡老外了。不去看看为什么人家的大学都在解决问题,而咱们的学生都在回答已经有了标准答案的问题,光是做着中国能有一天也出一个乔布斯的梦,如果这样做梦,梦能成真,那有多好啊。不去想想人的心理真正是怎么想的,不敢去承认“男人都喜欢美女”这一铁律,怎能让自己有提高,更受高端高富帅的欢迎?不管你愿不愿意承认,人性就是很残酷很贱:没有男人不喜欢美女的。男人选择只有“心灵美”的,只因为他没有选择。所以,问题闻到这,这还有意义吗?咱们的学生都在考研考出国玩电脑,他们在我们上大学的这个年纪,都在琢磨怎么解决问题。那当然我们就出不来乔布斯、扎克伯格了。就这么简单。咱们所有人,都在争先恐后的当20多岁的高中生,还好意思谈“中国学生缺乏创造性”?我们的教育,培养的都是公司职员型的人才,你拿这么一帮人,如何赶超一帮科技、商业立国的欧美诸国?我们该怎么办?中国的未来,需要高端人才。但很明显,目前的中国高等教育,并不能满足日后科技引领时代潮流的需要。所以,大学,这个开放性的试题,摆到了你的面前。你自己大学的意义,需要你自己去找寻。别人指给你的道路,会使得你永远只是一个听人指挥的奴才。既然应试教育是我们诸多问题的根源,那么应试教育抹杀了我们的哪些东西呢?热忱,独立分析事物的能力,道德素养。当今中国,缺乏的,都是那些没有也行,有了更好的东西。换句话讲,我们不是在解决饥饿问题,而是在解决如何让已经吃饱的生活变得更美好的问题。我可以这么跟你说,这三样东西,都TM的没用!因为没有他们,我们今天照样活得好好的。这种事情,不是你想解决就解决的了的。吃不饱饭的问题好解决,给农民修好水利设施,提供好种子,化肥和技术指导遭了灾了,国家给扶持,行情不好了,国家稳定价格,收购或者吐出存货。引导农民进城务工……只要你还会干活,吃饱饭还是问题不大的。但我们不满足于此,对不对?我们现在的生活,已经被各种必然性的动机所推动了,事实证明,虽然不会让所有人满意,但起码这样的社会秩序是运转的起来的。那么我们要建立一个比美国还和谐的社会,就不能满足于现在的状况。然而我们需要注意的是,能救我们的,只有我们自己。由原先应试教育形成的一系列的制度、观念,组织形式,不是一朝一夕能改变的。当今应试教育仍是主流,已经从应试教育中获益的人、组织和个人,即使看到应试教育将阻碍中国的发展,他们也会阻止中国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为什么?因为应试教育条件下,他们印刷的练习题才会有人买,他们开的辅导班才有人来上学。应试教育对于一些人而言,是饭碗,是生计,是既得利益阶层。他们只在乎自己的利益的。他们不管中国有没有创新人才,也不管教出的学生,是否符合日后中国发展的需要。只要他们赚够了钱,过好现在的日子,就足够了。所以,你想指望教育局能出面改变局面,局长也不是万能的。他是靠权力斗争上去的,现在他怎么可能过分忤逆中国教育界里的既得利益阶层?你不用等中国的官方的教育体制,能够在短期内有大的变化,很难的。所以,素质教育,可以由你自己来给自己做,不要等别人来救你。想出类拔萃,出人头地,你就不要等别人来救你。一,热忱你可曾满怀激情的,去做一件什么事吗?单纯的,只是为了那份成就感,而不是物质奖励?热忱,就是你的爱。你甘心愿意为了某样东西,牺牲自己的时间、生命、精力去做的事。长久以来,我们的应试教育,并不照顾任何人的喜好,你就要按照考试的要求去做。任何考试以外的东西都是被禁止的,不需要的。所以,你的热忱都被压制了。历史,因为被父母认定是不好找工作的,就规劝孩子,改去学数理化。一个肯为了研究历史而付出自己精力和时间的热忱,便被压制了。或许一个可能的国学大师,就这样变成了一个平庸的理科生。试问长久以来,你有什么事,是自己愿意为他付出,而牺牲自己的时间精力去做的,并且能从中获得快乐的?你又有多少事,是因为考试需要,找工作需要而做的?凭借热忱去工作,去研究的人,不需要很多。一个国家,有这么几十万的各方面这样的人,就足够了。问题就是,中国连这几十万的人都没有。都是为了生计、生存、升官发财、功名利禄而去搞工作,搞学术的。一个爱历史的孩子,即使学数理化学成了,成了教授,他也只是拿数理化当做吃饭的本事,而不是以研究它为乐。那么研究出什么东西不是这个教授最热衷的东西,而是职称,而是工资,而是拨款。因为教授搞研究的终极目标不是研究带来的快乐满足心理成就感,而是生计。再加上把持着研究拨款的人,目光短浅,老问这TM的有什么用?能创造多少效益?手里控制着钱的人,没有相应的学术功底,因此看不到直接经济效益的,就不给钱,不投资。造成很多应该进行的基础研究获得不了应得的研究经费。说个大家都知道的事。人类基因组测序计划 HGP; Human Genome Project。于1980年代美英日德法5国科学家提出并进行。为什么最后中国也参与进去了呢?是因为一个在美国的中国科学家,认为这件事非常重大,中国应该也参与进行。于是跑到北京,找国家申请研究经费。结果,被相关部门一个问题问倒了:这TM的有什么用?把人的基因测出序来,能创造多少经济效益?于是这个教授没能拿到拨款。但他以自己的学术直觉,知道这将是下一代所有生物科技的敲门砖。因此,他倾家荡产散尽家产,自费购买相关设备,向国际基因组计划申请分工的份额。毕竟,他一个人的财力有限,所能购得的研究设备的分析能力,也只能完成很少的一部分工作。于是我们看到,中国承担了人类基因组测序的1%的工作,成为了参与研究的6个国家之一。当中国掌握研究资金的大佬们,听说世界一大科技进步,人类基因组测序工作当中,中国居然参与其中,成为六大参与国之一。如此争面子的事,当然要拨款了。于是散尽家财的的教授,才获得了他应得的奖赏和扶持。现如今,我们治疗癌症、遗传病的诸如利润丰厚的靶向治疗药物,蛋白合成科技,组织体外培养等诸多最新医学、生物学,都以此为基础进行。这就好比物理学之于汽车一样。学习物理没有经济效益,但学好物理之后,就能有制造汽车的技术,而制造汽车利润丰厚。谁都看得见造汽车有经济效益,但以此否定学物理的重要性一般。这不是将熊熊一窝的问题,而是整个社会都在做错误的事的问题。一句将熊熊一窝的俗语,把你自己身上的责任推的一干二净,仿佛自己又是受害者。不自己思考,自己救自己,你指望谁来救?我们自恃煌煌天朝,万千气象,自然人才辈出,什么样的人没有啊。所有人都这么想,就真的该有的人才不会出现了。一个国家想要足够强大,牛人不需要很多的。美国就3亿人,日本就1亿人,英国人口6千万,德国人口7千5百万,人家能等着煌煌天朝,什么样的人才都会有么?美国强大,也不过是几万科学家,几万搞金融的,几百万打过仗杀过人的大兵,剩下的也都不那么有本事~日本富裕,也不过是几万科学家,几万搞金融的,几万人拍各种片子。中国想要强大,也不过就是需要那么几百万真正有本事的人能同心同德,用自己的热忱去做事而已。没有热忱,你这辈子活得都不带劲。碌碌无为、混吃等死、得过且过的生命,只是在做各种路人甲乙丙丁,给别人当NPC而已。所以,拿出你的热忱,自己思考自己的人生,自己的大学,想想自己该干什么。自己的目标是什么,为了实现目标该做什么,这个目标值不值得我付出这么多年的努力。每个人家庭条件、自身天赋、朋友圈、自身缺点什么的,都是不同的。考研考出国不会自动的让你变成人才,别忘了,自己可是要花2、3年时间和好几万块钱在这个上面,这2、3年是你这辈子最宝贵的时光。这些东西,对于你的目标值得吗?如果值得,或者必须,你再去考虑考研考出国。这样你才不会困惑。二,独立分析事物的能力会回答数学题就算有独立分析事物的能力了?那咱们怎么没有中国乔布斯的出现呢?创造一个新的东西,和临摹一个东西,所需的能力是完全不同的。这就跟抄课文,和写作文的差异一样。只要识字,谁都能抄写叶圣陶的文章。但为什么语文课本,要登载叶圣陶的文章作为课文,而不登载你写的文章呢?叶圣陶能创作出好的作品,因此他是文学家。而抄写工作,全天下人都会,门槛很低的。遇到一个未知的问题,去着手解决它,是一整套的逻辑方法。包括采样、数据整理,发现规律,做出假设性的解释,然后设计对照试验来验证猜想是否正确,设想有无其他可能性,最后提取出规律,然后根据已经提取的规律,用于解决实际工作当中的问题和困难。这种能力,牛人可以进而发明创造,笨人退而求其次,也可以保证自己不受骗,处事冷静,解决问题有条理。如何培养这种能力呢?就是果断承担事情,别怕麻烦。原以为进了学生会,得有多少麻烦事啊。但实际真的参加进去,一作,就发现其实学生会人很多,大伙一上,再麻烦的事,也就是这么回事。你以为开办舞会很难?其实就是有那么十来个人,一起挑场地,搬东西,调试设备,画几张海报,然后让学弟在学生会办公室坐一下午,发放门票。就一切OK。原以为报考出国留学的整套流程无比复杂,必须要借助中介的力量。后来,我一想,自己弄这个,能省好几万块钱呢。于是我就自己鼓捣出国申请的各个流程,不懂的就上网搜,有疑惑的问同学。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我也能完成了。整篇整篇的英文文书,申请说明,弄错了全完蛋的这种风险。当你真的做完这一切的时候,你就会发现,中介的这几万块钱,技术含量,也不怎么高嘛~原以为搞研究多么多么复杂,可是当你真的塌下心来在实验室,用心的去攻克一个难题的时候,写论文是很容易的一件事。不论导师在答辩的时候问你什么,你对实验的每个环节,都了若指掌。搞研究的技术含量,其实不高的。但是,独立分析解决事物的能力我学会了。我都可以做舞台剧务了,我也可以做留学中介了,也可以进实验室帮忙搞研究了。万事开头难,你总是臆想这个你不会,那个你不会,所以你这个也不做,那个也不做。真的遇到问题的时候,你连去解决,去创造的勇气都没有,你只有对于有了答案的,你做过的练习题有勇气,那可不就最后只能山寨别人的东西了么?三,道德素养这个还用我说吗?人们总说仓廪实而知礼节。现在仓廪实了。人们知礼节了吗?还没有。显然我们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去自己提升道德素养。别找借口,别推卸责任,这种事,每个人都有责任的。你说是上梁不正下梁歪,那好,把上梁换了。倘若所有人不知悔改,上梁干得下去吗?干不下的。这就是政治、权术。当你一次又一次的换上梁,无非是一次又一次的折腾。所有人不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换了多少个上梁,也都是一个结果。道德素养,不是从天上,不是从上面的某个高高在上的人丢给你的。而是要你自己低下头去自己拾取的。你指望有一天能出现一个明君,能带给所有人良好素质,那你说到底,还是一个奴才。都说中国人没信仰,圣经,15块钱一本,任何教堂都能买得到。后面的各种福音书,箴言写的都挺好的。论语更是便宜的令人咋舌。所有人都渴求通过改变制度来改变自己的道德素养。搞P呢?换领导人,你也还是得看这些书才能有信仰。好多基督徒,都搞得跟传销似的,我不喜欢这样。新教的原旨也不是这样的。圣经我买过,15块钱一本。黑皮子面,红色的侧面,纸张很薄,印刷很精美,言语挺诚恳的。别被那些低端基督徒的龌龊表现给骗了,现在很多基督徒把传教搞得跟传销似的,不但不会树立良好形象,反而是在给其抹黑。论语我也买过,8块钱一本,黑色纸面,带现代文翻译,词汇注释的,言简意赅,充满智慧。任何信仰门下,都有败类,都曾经遭受过惨败,但这不是我们拒绝借此提高自身素质的理由。古兰经我没读过,作为非穆斯林,可能不太好接触的到这本书。但据我的穆斯林朋友说,那是智慧的结晶。我相信他的品味。道德经、庄子我粗略的瞧过,语言比较晦涩,我不大懂。佛家的经典,你上网搜,想要多少要多少。大悲咒MP3,我宿舍有个哥们天天听,确实具有安神、帮助睡眠的功效。都说中国人缺乏信仰,世界这几大宗教,中国能接触到的,也不算少了。为什么还缺信仰?为什么道德素质还上不去?就因为道德上去了,这TM关我P事?能涨工资么?你有没想过为你的后人留下点什么?天天盯着死工资,你有没有想过,让你自己的孩子如何摆脱自己的恶性循环?你不以仁德待人,你的孩子,也就跟着学你不以仁德待人。你今天得罪所有人,明天你的孩子也会学你得罪所有人。你的坏缺点,孩子也会学去,跟你犯同样的错误,进入同样的恶性循环而不自知。为什么有个词叫“书香门第”“家学渊源”?道德的传承,需要有一代人,能够以身作则,能够束缚住自己的贪欲。意识到品德高尚的深远影响。而不是简简单单的问一句:这TM有什么用?的确,道德不会直接提高你的工资水平,但它对于你的收入,你的命运,都至关重要。因为品德高尚的人,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如果你真的有需要有人帮忙的时候,是鸿儒能帮你的可能性大?还是白丁的可能性大?如果男人天天除了谈A片,就是聊撸管,你能指望你的朋友圈里,有通达人生、冰雪聪明的女孩子被你泡到吗?老板是愿意带着彬彬有礼遇事不慌说话有条理的人出去见大场面,还是愿意带着满口脏话随地吐痰举止粗俗的人出去见大阵仗?反正如果我是老板,我丢不起那人。每一步路,都与人的道德素养息息相关,却又并非直接相关。所以道德素养的作用潜藏在暗处,但却至关重要。获益的,不光是你自己,而是包括你孩子在内的所有人。你的不良行为所带来的伤害,会伤及你身边无辜的人。对于那些真正想要好好生活的人而言,你的不良行为是极端可恶的,但他们又无可奈何的。你身边的人,就包括你的邻居、老乡,还有,你的孩子。培养奴才是最简单的。最不需要智慧的。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第十三》孔子所说的境界,不正是当前咱们最应该引以为戒的吗?君子平和待人,与人和善,但却不轻易附和;而小人则容易附和别人,但却与人关系紧张恶劣。倘若中国人能认真继承儒家思想,咱们早民煮了。正因为同而不和的人太多,才没办法,必须要有强制力才能维持秩序的。现在,中国发展的瓶颈,将不再是奴才的技术水平够不够高,而是需要新一代的年轻人拥有自己发展、自己奋斗、自己流血、自己磕碰、自己热爱,自己守护属于自己的骄傲,自己和身边人的未来。我们的教育,到了该改变的时候,甚至过几年,就要不得不改变了。因为从90后开始,孩子的数量将越来越少。几年前纷纷上马投资建设的如此优良的教育资源,将不再成为机器流水线一般的教育机器。而是逐渐成为素质教育的坚实物质基础。在10-20年之后,当一个班,不再需要挤下60个学生的时候,我们是不是就应该一个班里装40个,甚至30个、20个学生?我们是不是就应该想办法改进一刀切高考的模式,给偏科的人,拥有发挥自己特长,剑走偏锋的发展空间?壮丽的天津一中校园神秘而又宏大的天津耀华中学教学楼北京师范大学宏伟的主楼这许多牛B的建筑,在未来,能够使用它们的中国孩子,将越来越少。我们的教育模式即使不愿改革,也将在未来若干年内,朝着美式教育的方向发展。及早意识到即将到来的变革,就能为自己赢得先发的机会。路在何方,已然明确,就看谁能抓住机会。把握自己的未来。真正成功并引领潮流的人,都是先知先觉,自己拯救自己的。等别人变化来让自己改善的,则永远等不到那样的一天。成功毕竟是少数人的奖品,别人是不会送给你的。一切只能靠自己去争取。
this ain't a song for the broken-hearted
这不是一首给伤心人的歌
no silent prayer for the faith-departed
没有为失去信仰者的默祷
i ain't gonna be just a face in the crowd
我不希望自己只是芸芸众生之一
you're gonna hear my voice
你将会听到我的声音
when i shout it out loud
当我大声呐喊出来
it's my life
这是我的人生
it's now or never
把握现在,机会稍纵即逝
i ain't gonna live forever
我不希望长生不死
i just want to live while i'm alive
我只想趁活著得时候认真的生活
(it's my life)
(这是我的人生)
my heart is like an open highway
我的心像是开放的高速公路
like frankie said
就像法兰克辛那屈唱的:
i did it my way
我走自己的路
i just wanna live while i'm alive
我只想趁活著的时候认真的生活
it's my life
这是我的人生
this is for the ones who stood their ground
这是为坚守信念的人们而唱
for tommy and gina who never backed down
为从不退缩的汤米和吉娜而唱
tomorrow's getting harder make no mistake
毫无疑问的,未来日趋艰辛
luck ain't even lucky
幸运不再幸运
got to make your own breaks
你必须自己寻求突破
it's my life
这是我的人生
it's now or never
把握现在,机会稍纵即逝
i ain't gonna live forever
我不希望长生不死
i just want to live while i'm alive
我只想趁活著得时候认真的生活
(it's my life)
(这是我的人生)
my heart is like an open highway
我的心像是开放的高速公路
like frankie said
就像法兰克辛那屈唱的:
i did it my way
我走自己的路
i just wanna live while i'm alive
我只想趁活著的时候认真的生活
'cause it's my life
这是我的人生
better stand tall when they're calling you out
当别人找你麻烦,挺直身子
don't bend, don't break, baby, don't back down
不要屈服,不要放弃,宝贝,不要畏缩
it's my life
这是我的人生
it's now or never
把握现在,机会稍纵即逝
i ain't gonna live forever
我不希望长生不死
i just want to live while i'm alive
我只想趁活著得时候认真的生活
(it's my life)
(这是我的人生)
my heart is like an open highway
我的心像是开放的高速公路
like frankie said
就像法兰克辛那屈唱的:
i did it my way
我走自己的路
i just wanna live while i'm alive
我只想趁活著的时候认真的生活
it's my life
这是我的人生
it's now or never
把握现在,机会稍纵即逝
i ain't gonna live forever
我不希望长生不死
i just want to live while i'm alive
我只想趁活著得时候认真的生活
(it's my life)
(这是我的人生)
my heart is like an open highway
我的心像是开放的高速公路
like frankie said
就像法兰克辛那屈唱的:
i did it my way
我走自己的路
i just wanna live while i'm alive
我只想趁活著的时候认真的生活
'cause it's my life
这是我的人生
莫听穿林打叶声
烈士的血染红的一块布为什么要系在一个儿童的脖子上?小学文凭拿了十多年后的我陷入了思考中…
我回忆起了小学语文中的几篇课文,首先是《放牛的王二小》,一个国家的成年人得多么的柔弱才会需要一个孩子来做英雄?和王二小一样性质得还有张嘎、赖宁、鸡毛信中的小英雄、潘冬子。二战胜利这么多年了,国家的教育还是想把未成年推向伟大革命事业的最前线?然后是《丰碑》《狼牙山五壮士》《黄继光》《邱少云》,作为编写教材的知识分子应该是知道战争的残酷性,把战争审美化估计带来的是对战争的向往。曾几何时的抵制日货什么的、、、国民的尚武和好战可不是一回事。最后一类是属于那几篇完全虚假的课文,用一个个假话来向孩子们讲真理,比如爱迪生他妈的阑尾炎、朱老总替换林老总。
还有历史中的近代史,我也是20岁以后才知道李鸿章是个什么人,康有为是个什么人,袁世凯是个什么人。
以上是文本内容,授课内容几乎天下皆知,不一一赘述了。下面讲几个我们当时课程的安排。我们那时候把语文、数学、英语叫主课;音乐、体育、美术、自然、社会叫副课。大多数学期每一门课都有不同的老师,应该是不缺师资力量。但实际的情况往往是一些副科被主课的老是占用。而且这种现象似乎也成了学校的一种显规则。说实话,我从来不觉得会解一元二次方程比认识简谱有多重要,也不会觉得小学的美术课对儿童启蒙审美观的作用会不如在小学阶段多认识几个单词来的重要。现在的青年,审美观出跳的几乎都是在义务教育阶段偷看电视、杂志、漫画中吸取养分,和义务教育没有关系。
社会逼着父母心急,父母逼着学校的升学率,学校逼着老师出成绩,老师逼着我们降视力。中国的教育是个死循环。恶性的。
升学率上去了,成绩也挺好,就是不知道志愿里的专业都是干嘛的,老师比我懂一点,爹妈比老师懂一点,糊里糊涂一通乱添,进大学后最常听到的一句就是你学的专业和你以后的就业关系没那么大。我虽然不明白什么是科学的发展观,但我明白这个情况一定不科学。
以上林林总总纯属失眠之胡谝。莫听穿林打叶声。
我听到一个数据,没有去验证上海以前有十万人高考,现在只有5万人参加高考,有一半人高中就出去孩子那么小就离家万里求学,实在是没办法的事我女儿去年7也出去了,今年回来,看到我女儿精神状态,我觉得很值孩子有意愿家庭有有能力的都应该考虑把孩子送出去
上述答案都部分正确,却大部分贬大于褒。作为一个家庭一般出身卑微的人,感觉上述答题者大多出身中产,不了解中国教育于贫苦家庭的意义。一味的贬低她只是在彰显你们已取得的城市优势而已。
对偏远贫困落后的地方来说,上学是一个家庭的支出核心,也是一个家庭的希望所在。
按照预想的情况,一个人完成九年义务教育,会写字会算数,意味着正式脱离文盲阶段。高中属于较高水平的中等教育。与之并立的是中专。前者有几年时间为大学做准备。后者培养一些社会职业所需技能。本科培养的是科研人才,精通理论。是科学家、发明家、艺术家、文学家。。。。总之是一帮家的诞生地。与本科并立的是大专。培养既有理论又有技能的社会性高级技术人员。如果现实能按照初衷来,我认为这个教育系统是很恰当的。但这个教育系统要建立在一个基础上,就是——大学招收人数必须非常少。少到什么地步?绝对不能威胁大专、高中毕业生在社会上的地位。按照预想情况,这个社会的绝大部分工作岗位,都应该自然而然接纳中专、高中落榜者、大专毕业生。部分技术岗位,更应该非常欢迎大专毕业生。而大学生,都是精英,他们必须在各学科研究上有深入学习。为领导国家发展做贡献。当然,为了确保高等教育的质量,大学入学考试需要改革。改成学校自主招生。高中一二年级继续学习通识教育。三年级专门学习你想报考专业的专业知识。而大学入学考试也不应该仅对高中生开放,一定年龄限制下全社会公民都有资格参加大学入学考试。考试的试卷,也应该由各高校各院系自主命题。当然,必须保证最低限度的公正。现在是什么情况。大学扩招,本科学历泛滥。社会大部分工作岗位自动将就职门槛提高到大专以上。与之相对应的是大学教育质量下降,学术、就职教育混为一谈。硕士的学术素养极低,博士才具备独立钻研的能力。而本科学历泛滥导致社会对考进大学的需求极高。进而加大对中考的要求。由此,职业教育的功能弱化。初中、高中就学压力激增。现在的情况就是,大家在初高中都在为学术教育做准备。高考题不断加大学术研究方法和逻辑思维能力的比重。对于十几岁的孩子而言,这种考察内容本身就是不科学的。而本科学术、职业教育并立,反而成了一个过渡阶段。你在毕业时自行选择是考研还是就业。所以,基础教育成了重中之重。全社会的压力导致家长对学校试压。怎样提高升学率?为了那一次考试拼了命一样学习。流水线式的管理方式被证明是最有效果的。学校一再强调纪律、拉长学习时间,老师适时进行批评和表扬,部分用辱骂的方式激发学生的上进心。中专成了那些个性太强、性格过于活泼、不擅长读书却擅长交际,,,总之不适合流水线管理的学生的去处。当然,在世人眼里,他们是差生。这种教育的悲剧是什么?能够在基础教育中脱颖而出的,除了特别优秀的天才,就是被压迫至沉稳内向的学生。而后者,能够成为社会工业生产流水线上一课合格的螺丝钉,却极其不擅长创新。但是后者占了大多数。最要命的是,整个基础教育,是最缺乏人文关怀、最功利的教育,简直违背教育的初衷。成为无数学子一生的心理阴影。这个过程也扭曲了青少年的天性,削弱他们的活力和创新力。当年政府采取教育产业链化的方针刺激经济发展,是最大的错误,太急功近利。直接影响了现在产业的升级,加剧城乡教育资源的不公平分配,进而影响整个国家经济的活力。唯一的办法,就是降低研究生考试、高考、中考的录取率,扶植职业教育。与之配套的,是高校去行政化改革,提升我国学术水平。这当中有一项较大的阻碍,是中国的人情社会。没有国家直接干预,大学入学考试的公正度或许会直线下降。呵呵。但如果不这么做,我暂时想不到什么方法可以促进创新,激发青少年的活力,保证他们的身心健康。
每当我想到在这个国家读了这么多年书,心寒... 国内好大学的生源确实好,这让我想到了----中国的教育才是最大的资源浪费。在经过中外教育对比以及自己成长中的种种疑惑和思考之后,有种深深的"为什么我要接受这种教育"的无力感和痛恨感。。。所以只能自己好好奋斗,下一代不能再在中国念书了。完。
中国教育现状分十成的话,三成为正确引导,七成为僵硬的教育。中国自从高考恢复已经到现在这么多年了,虽然多次改革但这种换汤不换药的教育方式依然存在,这种教育方式必然有弊端,但其中也有一定的道理。很多人表示对中国教育现状的不满,比如很多地方靠学历成绩说话,我们不可否认的是这种观念不一定能够找到真正的人才,那为什么仍有很多地方这样做呢,又该如何调整面对这种教育模式的心态呢?1,衡量人才的标准只有文凭,他们绝对没有足够时间去深入挖掘一个人的综合素质。比如你说你吃苦勤劳有上进心,人家绝对不可能有本科文凭看到你初中的文凭听你这么一说就招聘你的。当然,某些特殊的除外。2,大部分学历还是靠自己苦读来的。你说你有能力,但如果你学习这点事情都不能搞定别人如何信任你,因为在学校学习的过程中,成绩的好坏大部分取决于你的上进心和坚韧的意志,也包括学习的技巧。一个有能力的人是懂得如何学习,如何学好习的。3.其实更重要的是学习的过程。但是大部分人都忽略了这一点,他们的观念就是成绩就是你努力与否的见证。不可否认,这有一定道理,但是个性发展的口号也不是白喊的,如果你真的努力了,但是仍然成绩差到无法直视,不妨尝试自己喜欢的东西。4.中国教育模式是你无法左右的。不是说你一味的顺从,而是要明白迄今为止,文凭说话这种观念还是无法左右的,在你明白在这个道理的基础上,你要知道,能否达到社会尖端层位,能力和综合素质还是最重要的。不要对这种现状表示绝望,其实近年来这种教育模式已经略有转变了,但很重要的是自己,完成学业的同时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才是更重要的,或许你认为 这种教育模式就是很愚钝的,无数人都走上这条道路 ,认为众人皆醉我独醒,其实不然,你或许不知道有的人确是越走越宽。不要说谁谁谁从小就不好好上学最后还有那么大的成就,你可曾经想过又有多少人不好好念书最后成为沉沦于平庸甚至犯罪。总之,走上这条平庸而又快捷之路,但是不要忘记,我们不甘于平庸,能力才是你成功与否的最有力的见证。
我觉得,中国的教育是惯性教育,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其实都不用费自己的脑子,完全按照规定的东西来做事。规定让你教这个,你就要教这个;规定让你学那个,你就要学那个。学生学这些东西固然是很费脑子,但是他们的思维已经停止活动了。因为老师们就没有几个思维活跃的,敢想的,敢探索的,敢挖掘同学们的创新思维的,我敢说,在中国的高中里,根本没有这种老师。知道为什么吗?就是因为中国的这种体系。中国不管做什么,都是批量化的,老师是批量化生产,学生也是批量化生产。总而言之,我们失去了人的那份灵气与那份赤诚之心,做什么都不会做好的,中国教育该教育的,就是人的思想!思想决定高度,真的没有错。不要做井底之蛙。
我爸从农村出来,考的专科,知足了,村里有史以来第一个。
在我爸这支的,
我的姐姐妹妹,一个初中毕业出来打工,一个还在上高中,但一回家就盯电视看。
我哥人高马大,一顿饭能吃六个大馍,天生爱顽,考了三年学走艺术学了个播音,上了不知啥大学,当过学生会主席,在学校运动会上带一帮男孩儿跳过骑马舞。凭瞎吹能侃的本事,自己努力,在当初上学的地方做了小公务员。
还有个姐,撒谎成性,跟人跑的远远的,不知去哪里了。
我妈小城市里的,从小爱美,穷也爱,微胖,还是剪过齐刘海儿,穿过夹克衫大长裙年代久远的毕业照里就她像朵盛开的迎春花,鹅黄的衣服,白的脸颊眼睛也大。会弹拨几声吉他,能用碳素墨水描花纹。可惜脑袋一直不怎么聪明,也懒惰,对美敏感,其余一切都愚笨,没考上大学,上的中专,现在也没工作,闲着,从前的灵气偶尔发挥,大多数时候已泯于普通众人矣,碌碌无为。
在我妈这支,一个姐姐从小漂亮,身材高挑,眼大条顺,初中引得街头几十人小架,校园里好叱咤。凭聪明走画画上了二本,现在服装公司里做些事情,不太安定,但品性端正。美则美矣,总觉毁了。
一哥,从小乐善好施,能说会道,会组织。大学没考好,二本,毕业工作没一阵子穷死了,也去考过公务员,被坑,无果。考研。挺好的学校吧,公派爱尔兰又给媳妇儿带出来了。
我,人口大省,乖孩子好学生一路走来,发现越往上走,越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幼儿园,小学的同学不知道是不是已经生孩子辍学了,在我们高中的重点班高三还几乎没有几个谈恋爱的。我高三也苦死,被高考捉弄,一普通一本学自己喜欢的专业,没觉得中国教育有太坑的。这里有太多精英,从小都是高知家庭培养出来的,思想前卫,知识渊博,世界美国名校一路顺风顺水。我作为普通人,也羡慕嫉妒恨呀,也希望能体会到不同于中国教育的另一种开放,不过慢慢也就宽慰。
不止是中国教育,出身,家庭,环境对你人格的影响都很大。我们不能奢望仅凭教育来改善阶级固化的倾向,一个人也不会仅因为中国教育而束缚手脚。人的自身变化,自身发展,大多数时候在自觉。
我作为普通人,只希望自己能通过学习过得更好,至少中国教育给了每个人通过书本学习的机会,有的人爱通过书来学,有的不那么喜欢,勉强不了,也没有办法咯。
有些东西是注定的。教育之前之后,都已初露端倪。
今天和同学正好聊到中国教育,上知乎查了一下。确实感慨颇深。大家都知道中国教育有问题,一时半伙也解决不了。作为一个浙江的学生,自认为我们那里的教育水平还是可以的。当然城市和农村的教育水平还是有差距的。体现在师资力量,教育设施,管理水平上。师资力量不够,好老师不多,工资不高留不住老师;教育设施相差大,图书馆,电脑设施,体育设施....管理方式,先进理念还是官僚主义,形式主义。而这些首先在城乡相差很远。就我自己而言,我是从农村读的小学,初中,高中考到县里最好的高中。而高中期间,我就发现我和城市学生最大的区别就是我的世界观,我的知识储备量等等都很落后,这些都是我农村的教育水平所限制的。在我的中学是出了明的军事化管理,周一到周三穿校服,初三必须住校,提优生培训制度,所谓的应试教育才让我有机会能和别人坐在一起喝咖啡。中学,缺少图书馆,也不鼓励人看课外书;体育设施不够,体育课不受重视。而我相信,即使再怎么应试教育,城里学生接受的教育必然更加适合人类生长。以上说明的就是城乡教育的差距,今晚和我同学聊了之后,也发现不同区域教育发展水平也很大。沿海的教育水平相对于内陆会好一点。就好像我同学说的,他们中学都找不到好老师,很多中学老师都是中专生,这样的教育师资力量如何促进其发展。这些结果,首先是由于城乡,不同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引起,再者也因民营教育没有很好的开放,没有竞争,教育不容易发展。再谈谈高考,大家都是这样过来。第一,应试教育,它促进了教育的畸形发展,偏离了教育的本质。育人为本,培养人才为辅。第二,为了学习而学习,导致大学教育的畸形发展。要说,中国教育改革,就必须是高考改革为先,改变分数核心,素质教育为核心理念为主。有人说:“高考是中国教育的最后一块遮羞布”这有点过分,但确实有道理。作为农村人走出农村,作为城市人证明自己的方式,在现有情况下最为公平。如果我说,这仅仅是在不公平的前提下去寻找公平,这是多么可悲。
我是一个大一学生,谈谈我对中国县城教育情况的"感觉"
  我的高中母校算是一个一流水平的高中,一流到什么水平呢,每年会有考入清华北大港大浙大等一流名校的学生不等,是清华一个什么领军计划推荐中学在山东十所高中之一,对了,忘了说,我是山东的。
  就在这样一个还算很不错的学校里,我所学到的,是对于高考所需要知识的教授,而对于教育这个词,实在不敢苟同。教育,分开看是教和育,教给某人某样东西,培育某人某样东西,应该可以理解吧。如果把高中学校中教的东西用好的眼光看,其实也可以看到其他的东西,比如耐心,毅力,分析能力,记忆能力。。。
等你了解过外面的世界,你就明白有多么的落后,,,,
未达素质,不够应试。
当然是悲哀的没有未来的腐朽僵化的垃圾教育。
本人高二16。首先我很感谢知乎这个软件.. 每天躲在被单刷知乎。因为知乎 我学到很多东西 很多在学校学不到的东西。
我们学校星期六中午放学 星期天下午上学。每到星期天 朋友圈都刷着一个东西。又要去回到监狱了。嗯 学校=监狱 很多学霸都觉得是监狱。首先这就是中国教育最可悲的东西。
现在应该没多少人能把读书当作兴趣吧。再也没有儿时的梦想 只有读书。为了不让父母失望。很多人没有自己想法。 所以这是监狱。埋葬这很多人的灵魂
1,不能客观认识世界:有什么 是怎样的2,认识自己:喜欢什么 想做什么3,成为自己:有哪些方法 怎样到达
我上小学的时候在我们村上的,上中学的时候,村里的小学没了,上高中的时候,镇上的初中没了,我们的教育先城镇化了。农村上学成本越来越高,必须牺牲一个劳动力看孩子,农村城镇差距就是这么大的。这是在一个自由,平等的国家正在发生的事,但没有一个人说出来并解决。。天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学术素养概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