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专车官网定位一直闪怎么回事

滴滴专车们的灰色地带究竟在哪里?--百度百家
滴滴专车们的灰色地带究竟在哪里?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究竟违不违法,违了哪些法?哪些法需要改进?哪些是灰色地带?必须一一搞清楚。
最近朋友圈有这档子事:一个女性朋友感冒了,搭乘某打车软件专车后,专车司机硬是第二天跑到她公司送了两盒感冒药。
这朋友大夸司机服务热情、周到,咋感觉有点不对劲儿呢?
易到用车、滴滴专车、一号专车……随着市场需求的激发、资本的涌入,专车市场最近愈发火热,越来越多的诸如法律等方面的问题也随之暴露出来。
有媒体报道,上海市交通委对“滴滴专车是否属于黑车”进行明确表态,称其为黑车且营运不合法。
不要说什么利益保护,也别提什么灰色地带,究竟违不违法,违了哪些法?哪些法需要改进?哪些是灰色地带?必须一一搞清楚。
滴滴的回应
对此,滴滴打车回应称,只和依法运营的汽车租赁公司和劳务公司签约,从不会和私家车签约合作。
滴滴打车表示:
“专车”其实是商务车,虽然外表看起来和普通的私家车无异,但属于汽车租赁公司,不在马路上巡游,只能通过电话或软件召车,提供点对点服务。是由企业自主运营,司机作为劳务公司员工,仅提供驾驶服务,交通部门负责发放营运证,并进行监管。
但是最近,山东淄博成了首个叫停滴滴专车的城市,其依据是:
根据《山东省道路运输条例》规定,客运经营企业不得实行挂靠经营。按照交通运输部有关解释,即使是合法的租赁车辆,也只能从事租赁服务(不提供驾驶员服务),而不能从事常规的客运出租经营业务。
那么问题来了。
关键问题一:专车平台上 是否有私家车挂靠到租赁公司?
按上述规定,判定专车是否违规,在于专车平台上是否有私家车挂靠到了租赁公司。
据媒体报道,南京市客运交通管理处的稽查人员在11月23日、28日查处了两辆通过滴滴专车拉客的私家车辆,且为挂靠车辆,这与滴滴的宣传不符。
宁波一家公司职员将自己的私家车挂在一家租车公司下面,与租车公司签订协议,然后加入“一号专车”平台,他在拉客时被运政大队判定为“黑车”运营。
虽然滴滴专车、一号专车都声称与租赁公司合作,但是其平台上仍不乏挂靠到租赁公司的私家车,与宣传的“租赁公司提供车辆、劳务公司提供驾驶员”不符。
关键问题二:不挂靠就不违规吗?
北京市交通委员会运输管理局今年8月下发了《关于严禁汽车租赁企业为非法营运提供便利的通知》。
通知指出:
一、严禁把私家车辆或其他非租赁车辆用于汽车租赁经营。
《北京市汽车租赁管理办法》明确规定,用于租赁的车辆应当为汽车租赁经营者所有。车辆行驶证件注明的车主名称应当是持证的汽车租赁经营者;将私家车辆或其他非租赁车辆用于汽车租赁经营的,属于违规行为。
二、租赁车辆不得用于未经许可的出租等行业运营。
汽车租赁经营不等同于出租客运经营,《北京市汽车租赁管理办法》明确规定:汽车租赁是指经营者在约定时间内将汽车交付承租人使用,收取租赁费用,不配备驾驶人员的经营活动。
因此,无论是汽车租赁经营者,还是汽车租赁承租人(租用者),在没有取得合法客运经营资质情况下假借汽车租赁名义从事营运活动的,属于违法违规行为。
三、严禁汽车租赁企业为非法营运者提供便利。
简而言之,私家车不能用于租赁,租赁经营者不得配备驾驶人员,租赁行为不得进行营运活动,租赁企业不得为营运提供便利。
整个专车营运环节的角色有:APP、APP用户、租赁公司及车辆、劳务公司的驾驶员。单个角色来看,租赁车辆确实用于客运经营了,租赁公司也为专车平台提供了便利,违法违规的应该是租赁公司嘛!
关键问题三:“专车平台+租赁车辆+劳务司机”组合 责任如何认定?
上述通知指出,经核查,其中一些经营者主动与汽车租赁企业洽谈租车事宜,或自行登记注册汽车租赁企业但不按规定备案,同时将各类私家车聚于名下,其目的不是依法从事汽车租赁经营,而是在没有取得合法营运资质情况下,以提供便利租车服务为名从事非法营运活动。
从事汽车租赁经营必须依法登记注册并按规定申报备案。
以促成营运行为的“专车平台+租赁车辆+劳务司机”组合看,专车平台实际参与了这个营运过程,“间接”提供了司机,充当了营运主体,是有责任的,有必要依法登记备案。
但从用户角度看,用户租赁了租赁公司的车辆,同时还找了个代驾,这个角度专车平台似乎又是没有责任的。
灰色地带就在这里,亟需相关法律规定的出台,以便责任的认定。
我们丝毫不怀疑专车们的本意是好的,一些平台会在合同当中对租赁公司提出制约条款,租赁公司有义务提供正规的租赁车辆,如果发现违规情况将会通过合同来追究相关租赁公司的责任。
我们没必要咒骂有关部门的“阻拦”,善恶一念之间,正规出租车司机“杀害女孩抛尸荒野”也不是少见,想到这里,真是为本文开头那被专车司机送感冒药的女性朋友捏把汗……
=============================
牛智超(微信nzhichao或搜“牛智超”),触摸大佬,人文视角,梦中预言。WeMedia联盟成员。
阅读:11661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还可以输入250个字
推荐文章RECOMMEND
阅读:9262
阅读:21万
阅读:15万
阅读:15万
热门文章HOT NEWS
我:妈妈,我可以跟你借10美元吗?
妈妈:我2007年给你的1...
读懂新三板
牛老师商业评论
百度新闻客户端
百度新闻客户端
百度新闻客户端
扫描二维码下载
订阅 "百家" 频道
观看更多百家精彩新闻||||||||||
最新播报:
滴滴专车,是黑车还是智能交通?
  “最多一天补贴了1000多万美元。”11月29日,滴滴打车创始人、首席执行官程维在某论坛上公开表示。
  近段时间,任性的补贴让滴滴打车大红大紫,但也把它的“同胞兄弟”——今年8月推出的滴滴专车服务,推向了舆论和监管的风口浪尖。
  10月底,沈阳市交通局明确表示,滴滴专车等专车服务属于非法运营,并表示,一旦查处,将按“黑车”处理,给予处罚。据媒体报道,11月19日,南京市管理部门表示:私家车、挂靠车等非汽车租赁企业所属车辆,不得提供有偿汽车租赁经营。
  一时之间,“滴滴专车被多地叫停”、“滴滴专车等被认定为违法经营”等新闻被众多媒体转载,并引发了公众的高度关注:“专车”是“黑车”吗?打车软件的专车服务应该被叫停吗?
  滴滴专车:没想过和出租车抢生意
  据媒体报道,南京市上述政策出台前,专车服务曾遭到当地出租车司机的联合抵制,他们要求打车软件停止专车业务,否则就集体卸载。有业内人士认为,南京市管理部门的做法可能和出租车司机的“抗议”有关。
  对此,“专车”们却觉得很委屈。
  滴滴专车的相关部门负责人告诉《中国经济周刊》,“专车从来都没有想去和出租车抢生意,滴滴也没想做出租车公司或取代出租车公司,滴滴对自己的定位是移动出行的撮合平台,为租赁公司的车辆和乘客提供信息匹配。”此外,滴滴专车并没有和私家车、挂靠车合作,他们的合作对象只有汽车租赁公司(提供汽车)和劳务派遣公司(提供司机)。
  据了解,目前北京地区的滴滴专车收费标准为起步价17元,每公里以3.5元计费,时速低于12公里时,按1分钟1元计费。收费高于出租车,不过服务也比出租车更为周到。
  12月2日,《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通过滴滴打车软件预约专车服务。3分钟后,一辆大众帕萨特开了过来,司机黄先生下车主动开门。黄先生着装讲究,白衬衫、蓝西裤、黑色鞋、白手套。专车内干净整洁,后排配有免费的矿泉水、创可贴、晕车药、清凉油等物品。路上,黄先生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公司要求在乘客上车前给乘客鞠躬,但我感觉怪怪的,就没这么做,请您见谅。”
  因为乘客埋单后会给专车司机点评打分,为了不被“差评”,司机会想方设法提升服务质量。黄先生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晕车药和创可贴这两样,公司没有强制要求配备,这是他自己专门为乘客准备的。
  对于一些城市专车服务被叫停的现象,黄先生觉得莫名其妙。他告诉记者,绝大多数消费者几乎都在用打车软件打车,只有在打不到出租车的时候,他们才会选择专车服务。“专车定位更高端,因此不会对出租车司机和出租车公司带来什么影响。”他说。
  滴滴专车的相关部门负责人也告诉《中国经济周刊》,根据其内部统计,滴滴打车在全国范围内有近40%的呼叫得不到满足,出租车运力不足,市场很大,因此不存在专车和出租车抢生意的情况。
  黑车?智能交通?
  在北京,虽然专车服务没有遭到出租车司机的联合抵制,但他们的态度似乎也不太友好。记者随机采访了三位出租车司机,一位没有听说过“专车”,另外两位都表示,即便是专车来抢生意也“无所谓”,其中一位孙师傅告诉《中国经济周刊》,“专车数量太少,想抢出租车的生意估计很难。”
  对于出租车司机和沈阳市交通局“黑车”的提法,黄先生表示“很无语”。“车是租赁公司来的,我是劳务公司来的,服务是最好的,为什么要给我们贴上这样一个标签?”
  滴滴专车一位内部人士告诉《中国经济周刊》,滴滴专车计价透明,安全性也毋庸置疑。专车司机应聘前都会经过严格的审核,入职前还会接受标准化的服务培训;此外,打车软件页面和车内都有司机的身份证号码、电话和姓名,如有任何出入,乘客可以随时举报。“一旦有事故发生,滴滴专车上的打车软件还可以帮助公司定位和追踪车辆。这些都是一般出租车做不到的。”
  滴滴专车的相关部门负责人告诉《中国经济周刊》,“随着社会的发展,消费者需要更多、更个性化的出行服务,专车很好地补充了公共交通和出租车单一的出行方式,丰富了消费者的选择。”他举例说,有些企业想要迎送重要的客户,而企业自身的车又不够多,出租车又太普通,这时相对高档的专车就成为很好的选择。
  在国外一些大城市,类似的预约租车服务已经非常普遍。目前,美国纽约有预约租车3.98万辆,是普通出租车的3倍;英国伦敦有预约租车4.9万辆,是普通出租车的2.3倍。预约租车是城市交通非常活跃的一部分运力。
  “这就是智能交通,把租赁公司闲置的车辆盘活,把社会资源盘活,让其精准地为乘客服务,这样不仅提高了人们的出行效率,还减少了交通拥堵,何乐而不为呢?”滴滴专车方面认为,未来滴滴移动出行平台将不仅包括打车和专车服务,还将包括拼车、快速公交服务,甚至还会解决公共交通“最后一公里”的尴尬。
  交通部将再次调研“滴滴专车”
  虽然一些地方政府管理部门对专车服务明确表态,“一旦查处,将按‘黑车’处理,给予处罚”,但表态过后,似乎并没有采取实际举措。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这反映了一些地方政府管理者的矛盾,专车服务的出现必然触动原有的利益格局,有些管理者习惯于墨守成规保护“传统”,急于给专车定性,但同时,他们又对移动出行平台充满期待,希望能帮助他们解决城市的交通问题,所以又迟迟不愿采取实际措施。这种矛盾的心理造成了目前“禁而不停”的现象。
  沈阳把专车定性为“黑车”后,黄先生虽有些不以为然,但还是捏了一把汗。“万一全国都这么做了,我就吃不了这碗饭了。”黄先生说,出租车每月需要缴纳几千块钱的份子钱,而专车不用,因此开专车收入还“比较满意”,舍不得这份工作。
  “不要一棍子打死。”11月27日,交通部新闻发言人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的表态,总算给黄先生和专车服务企业吃了一颗定心丸。交通部新闻发言人给专车软件服务定下了一个包容的基调——“移动互联网预约用车服务对于满足市场高品质、多样化、差异性需求,推动市场资源配置,缓解出行难等问题,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针对此前舆论提出的一些问题,如适用法律法规不清晰,事故、保险等易引发纠纷等,交通部新闻发言人提出了“以人为本、鼓励创新、趋利避害、规范管理”的原则,并表示下一步,交通部将对各类互联网预约用车服务的不同模式和发展方向进行调研。
  据了解,今年10月,交通部有关部门负责人曾到滴滴专车的公司总部调研。滴滴专车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交通部已确定再次调研滴滴专车,虽然调研时间目前还不清楚,但公司非常期待。(特约记者 白朝阳)
[责任编辑:
来源:新闻热搜榜手机定位导航出错 “滴滴专车”多收乘客近百元_新浪上海_新浪网
王小姐反映自己乘坐滴滴专车因计价器出现问题,导致价格差异。
  使用“滴滴专车”软件叫车,实际行驶距离不到4公里,因司机的手机定位导航功能错误,显示计价距离为28.2公里,原本不到30元的车费,结果支付了124.2元,乘客王小姐直呼“被坑大了”。
  昨天,“滴滴专车”的工作人员表示,车费已经全部退还王小姐,计价错误只是个例。
  导航故障:
  30元车费要收124元多
  22日9时50分,家住徐汇区的王小姐又一次习惯性地用“滴滴专车”软件叫了一辆“专车”。几分钟后,“专车”如约出现在武康路、安福路路口。待王小姐上车后,司机打开手机上的导航计价软件,开始计费。
  跟往常行驶的路线一样,这辆“专车”搭载着王小姐,经华山路、镇宁路、愚园路、胶州路,到达目的地长寿路的古井假日酒店,其间仅在镇宁路转入愚园路的时候,有些堵车,稍微低速行驶了几分钟。
  “按照平常的行程计算,这段行程在4公里左右,打的最多20元,专车稍微贵一些,也就在30元上下。可是周一那趟,司机的计价软件却显示车费要124.2元。”王小姐告诉记者,到达目的地后,导航显示这次的行驶距离为28.2公里,共计路费124.2元。
  看到计价软件显示的28.2公里,不仅王小姐,连“专车”司机也很惊讶。“他说可能是导航系统出错了。因为要赶着上班,车子停在路边也不方便, 我就问司机怎么办,要不要付。司机说他也是第一次遇到这个情况,让我先按照计价付款,之后滴滴应该会退回的。”当时王小姐想,“滴滴专车”的软件记录了她 上下车的地点,也有付款的记录,应该可以投诉成功,退回车费。
  当天上午,王小姐通过“滴滴专车”的客服热线、微博等渠道,反映了自己被多收费的情况。几个小时后,“滴滴专车”的客服人员回复王小姐,会将多收取的车费退回。
  乘客疑问:
  “滴滴专车”计价靠谱吗
  然而,对于“滴滴专车”的回复,王小姐并不认同。因为客服并没有解释,计价系统发生错误的原因,是打车软件出错,还是手机GPS定位功能出问题。其次,虽然“滴滴专车”答应退款,但要分几次才能全部退回。
  “客服说先退还我司机账户里的34.2元,剩下的部分要向上级申请,会晚几天退回。我付钱就是几秒钟的事情,为什么退款要这么复杂?是不是‘滴滴专车’就没有设置后台退款功能?”王小姐觉得“滴滴专车”的做法让人不爽。
  等待退款的同时,王小姐再次询问“滴滴专车”客服,为何会产生计价错误,“滴滴客服说,不是他们系统的漏洞,是司机手机运营商的信号问题,导致手机GPS定位不准。”
  得到这样的答案,反而让王小姐更生疑惑,“如果因为手机本身GPS定位不准,就造成‘滴滴专车’的路程计价不准,那我遇到的情况肯定不是孤立事件。手机GPS&&定位经常不准,是不是大家的计价都不准,可能都被‘滴滴专车’或多或少超收了?”
  昨天下午,记者得知,“滴滴专车”已经将王小姐支付的124.2元车费全数退还。
12-25 17:57|分享
12-25 17:30|分享
12-25 14:06|分享
12-25 11:56|分享
12-25 09:54|分享
12-25 09:39|分享
12-25 08:36|分享
12-25 08:07|分享
12-25 07:54|分享
12-25 07:49|分享
新浪地方站滴滴专车一直在连接中怎么办?_百度知道
滴滴专车一直在连接中怎么办?
您的回答被采纳后将获得:
系统奖励20(财富值+经验值)+难题奖励20(财富值+经验值)
我有更好的答案
设置一退出一登录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滴滴专车多地被禁
是否非法运营有争议
英文报道相关报道
  【财新网】(记者 李妍)在表态不能“一棍子打死”之后,“”仍在多地被禁。
  为快速拓展“滴滴专车”业务,“滴滴打车”APP大量发放电子专车优惠券,在使用优惠券后,和普通出租车相比,部分“专车”价格上也有了优势。消费者还能享受到更高档车型,车上配置矿泉水、餐巾纸、医药包,司机亲自下车开门等更高级服务。在“滴滴专车”日渐受到消费者青睐的同时,争议随之而来。
  11月底,南京交管部门查处两辆涉嫌的“滴滴专车”。交管部门称,“专车”有缺乏牌照、扰乱市场、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除南京外,上海、沈阳、大连等地都发布了禁令。
  除“滴滴专车”外,快的打车旗下的“一号专车”,以及一直做租车业务的“易到租车”和舶来品“优步”,都在力求做短租车业务,拉近与出租车市场之间的距离。
  专车来了
  日,滴滴打车宣布推出定位于中高端的新业务品牌“滴滴专车”,滴滴打车软件面向出租打车用户群体,而滴滴专车则面向中高端商务专车群体。
  为规避法律风险,“滴滴专车”选择“三方合作”,由租赁公司提供车辆、劳务公司提供驾驶员、约车平台整合各方资源。滴滴打车方面表示,在政府允许政策内,约车平台提供“实时”高端商务出行需求信息,并通过统一服务标准和质量保障体系保证交易的成功率和满意度。
  按照设想,经营出租车的“牌照”是行政控制的稀缺资源,出租车公司依靠审批或者拍卖得到牌照资源,收取带着汽车挂靠的司机高额的“份子钱”。通过“滴滴专车”,驾驶员不用交“份子钱”,实现净收入,打车软件公司不用养车可以获得稳定的抽成,普通乘客则多了选择空间,能享受到更高水准的服务。
  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执行院长傅蔚冈认为,在出租车行业垄断和严格监管之下,很多交通出行的市场需求可能被大量压抑了。“滴滴专车”等手机打车软件推出的服务项目,虽然价格偏高,但是由于车型高档、服务细致、早晚高峰叫车更快等特点,仍颇受市场青睐,这反映出交通出行市场上消费者多元化的消费需求,也是在手机打车软件这个平台上,市场自发进行供需调节出现的一个结果。
  交通部正面表态
  11月27日,交通运输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徐成光表示,总体上看来移动互联网预约用车的服务对于满足市场高品质、多样化、差异性的需求,推动市场资源的配置,缓解打车难的问题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对于带来的一些新问题,交通运输部将进行调研。
  交通部“不能一棍子打死”的表态带来乐观信号,滴滴公司创始人兼CEO程维认为,这意味着政府在开放的指导思维下,正在将“开放”的主题灌入一直封闭的租车行业。
  “滴滴专车”并非特例。11月底,广州的“约租车”提议已经通过听证,获得交通部鼓励。“约租车”的命名,来自交通部一份文件,其含义正是不沿街揽客、只接受预约的“商务租车”,在纽约,约租车的数量大概是出租车的3倍。
  傅蔚冈认为,手机打车软件推出的“专车”服务作为一种市场自发形成的新事物,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多元化的交通出行市场需求,不宜采取立即叫停等“一刀切”式的处理方式,而应给新事物一定的生长和发展空间,观察其市场影响和效果后再采取适宜的管理政策。
  地方叫停
  交通部表态后不足一周,南京就查处首辆非法营运“滴滴专车”。按照南京市客运交通管理处的解释,江苏省交通厅拟定的对“专车服务”相关问题的解释中表示,私家车、挂靠车不可以加入专车服务,信息平台不得为私家车、挂靠车等非租赁企业所属车辆提供信息服务。
  在此之前,上海也曾发布叫停令。按照上海市交通委运管处的说法,所有上路运营车辆的行驶证上,都必须注明为“营运车辆”,否则就是非法运营,即“黑车”。
  沈阳市交通局也明确表示,部分客运车辆租赁企业与私家车主借助“滴滴打车”等手机软件平台,在未取得出租汽车经营许可的情况下,以提供“专车”或“商务租车”服务为名,从事非法营运活动,将依法对这一违法现象开展专项整治。
  非法运营之争
  交管部门以“专车”有安全隐患为叫停理由,傅蔚冈认为不成立。他表示,长期以来,“黑车”问题在市场上一直难以被彻底杜绝,很大的原因是由于“”信息不透明,难以统计。手机打车软件的出现,通过技术手段,使消费者和司机的姓名、手机号、车牌号和乘车起终点位置等能够互相公开,且能够得到第三方实时监控。因此,如果市场管理者能够对此有效利用,实际上对于规范出租车市场管理、消除“黑车”造成的乘客安全隐患是很有用的。
  “专车”背后的牌照利益之争被认为是争议的源头。傅蔚冈指出,目前我国的出租车行业管理仍具有浓重的计划经济色彩。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管牌照。每个城市出租车的运营牌照由政府控制总数量发放,普通私车不能申请,市场准入缺乏自由;第二,管价格。出租车的计费标准也由管理部门统一划定,不能根据市场供需自发调节。“也就是说,目前我国的出租车行业,市场对于资源配置是完全不起作用的,仍具有计划配置资源的特色。”傅蔚冈表示。
  “滴滴专车”引发出租车行业的普遍不满,优惠后价格便宜,服务高级,使得“专车”业务量快速上升,出租车司机感受到威胁。“这不就是把黑车合法化了吗?那还要经营牌照干什么?我们就没必要给公司交份子钱了,我们都去开专车得了。”出租车司机于师傅表示,大量出租车司机对此不满,并向出租车公司反映了意见。
  “交管部门的极力反对有多重原因,安全隐患是理由,不便监管是理由,来自出租车公司的压力也一定是重要原因,而且很可能是主要原因。”一位不愿署名的专家对财新记者表示,出租车行业属于行政垄断行业,诟病已久,但长期得不到改变,“专车”出现之初,就曾被寄予颠覆出租车行业,改善公共服务供给的厚望,如今受阻,还有待高层表态支持。■
责任编辑:任波 | 版面编辑:杜春艳
财新传媒版权所有。如需刊登转载请点击右侧按钮,提交相关信息。经确认即可刊登转载。
苹果客户端
安卓客户端
微信号:caixinfinance
微信号:caixintmt
微信号:on_china
微信号:wuyang
微信号:on_equaducation
微信号:CaixinInsight
caixinenergy
caixin-enjoy
凑齐小伙伴 这些悬崖精品酒店你也玩得起
caixin-life
全站点击排行榜
全站评论排行榜
热词推荐:
新媒体实验群}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滴滴专车 乘客定位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