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 发动机fws 10b-10b 什么水准

疾病带来的体力难支,有时让他只能跪在椅子上讲课。
冰雪云海交织一起的美景吸引了众多广东人上山赏雪。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中国航空报》2月22日发布了一篇文章《铸国防空疆之重器――记中航工业发动机研究院、动力所总设计师刘永泉》。文章报道了刘永全总设计师的事迹,并提到某型发动机试验成功,“十二五”研制目标顺利实现。观察者网军事观察员指出,依照试验成功的节点时间来判断,该型发动机应该为FWS-10B型“太行”改进型发动机。
  以下为文章全文:
  北方严寒的冬夜里满天星光,中航工业动力所的科研大楼会议室里灯火通明,林左鸣董事长正在听取型号研制工作汇报。晚上10时多,动力所总设计师刘永泉满脸兴奋地向大家报告:某型发动机试验成功,“十二五”研制目标顺利实现!会场的气氛一下子热烈起来,林左鸣当即跟现场指挥通话,向全体参研同志们表示感谢!表示祝贺!此时此刻,刘永泉的心中涌起股股热流,百折不挠、雄心不死的7年磨砺,在无限逼近极限的挑战面前,终于领到一张自主创新研制中国“心”的通行证!
  刘永泉
  为了这个通行证,为了早日实现动力强军梦、早日给中国战鹰装上一颗强劲的“中国心”,刘永泉30年前就踏上了征程,他怀着一腔炽热的追求,心无旁骛、至诚无息,与梦想生长在一起的是使命与责任。
  作为中航工业发动机研究院、动力所总设计师的刘永泉,在我国大中型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的设计研究道路上,带领全所科研人员迈入现代航空发动机研制发展新时代,伴随着工程技术的不断成熟、进步,正全力实现突破动力瓶颈的光荣梦想。
  坚实执着肩负重任
  发动机研制是摘取“工业皇冠上的明珠”,需要坐得冷板凳,有钻劲、韧劲,能默默奉献甘当铺路石。刘永泉从西工大、北航校门到研究所,义无反顾认准了航空发动机研究技术。那时,动力所正在研制“昆仑”发动机,要累积寿命试车,试车是在所内的“简易台”进行,而当时的“简易台”只有棚顶、四处露风。为了啃下这块“硬骨头”,刘永泉不仅经常跟班试车到深夜,冬天还要冒着大雪和严寒守在试车现场,试车成了最“冻人”的工作,那时的条件艰苦成就了刘永泉更坚定的意志,他暗下决心,一定要攻克难关,早日突破制约发动机的关键技术,为国争光。
  20世纪90年代初,刘永泉先后参加了“昆仑”、“太行”发动机等型号的研制工作,从研究室副主任、副总设计师到所的总设计师,负责多个型号的研制工作。
  在专注于“太行”发动机攻关之时,试验暴露出的问题是设计定型工作的最大障碍,攻关任务相当艰巨、繁重,承担的工作量在成倍增加。“没有什么能难住我们!”刘永泉的心中,依然是坚定的信念;脚下,依然是沉重的步伐。他更明白,不打硬仗,就很难见到胜利的曙光。
  科研攻关必须拿出实实在在的成果来!那种百转千回的煎熬刘永泉有过切身的体会,但作为总师,遇挫折斗志不能减,当感到天黑之时,天就快要亮了。在多项技术攻关工作中,刘永泉带领大家统一技术思想,讲究原则,更要讲究民主,技术讨论没有上下级之分,谁说得有理服谁的;他倡导规范、细致科学的技术思路,充分发挥和利用国内外的技术优势,集思广益,经常深入科研试飞一线,及时了解飞机调节供油情况,多个技术方案同时推进,科学组织调节供油攻关方案的实施,提前完成了攻关,解决了该型发动机定型前的最大障碍。
  对于当年的年轻总师来说,完成攻关挑战真是如释重负!刘永泉自10多年前养成了晚上浏览有关军事武器网页的习惯,看看网友对我国当前装备发展的评论,成了他排解压力的生活方式。
  “航空发动机事业是一项艰苦的事业,作为领导干部,我们只有甘于吃苦、勤于奉献,才能给广大科技人员以正能量,带出一支作风过硬的科技队伍。”刘永泉回忆那时的攻关是这样自豪地说。
  事业,犹如泛舟海上,如果你拥有执着,那必定会乘风破浪。在10年后的今天,某发动机为用户、外界树立了良好的、正面的形象,后续很多平台工作的发展都需要指望它,该型发动机是航空发动机打翻身仗非常重要的一步。身为该型发动机总设计师的刘永泉,为了这个型号的研制,却付出了超乎常人的勇毅。
  “这是某系列发动机非常主要的一步,方向虽好,但难度太大了,基础不牢固,问题不断。”
  “发动机提升性能的同时,不牺牲可靠性!这要重新确定研制方案,大胆应用先进技术,开展攻关研究,等于再一次重新设计,年轻的研制队伍面临巨大考验!”
  “要坚持做这个型号,还要经过发动机研制史上最苛刻的考核长试,某些试验还要敢为人先!”
  “试验一定要圆满完成,这里面的风险大,这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不完全由自己做主啊!”
  各种反对的声音接踵而至。
  “我们能啃下这块硬骨头吗?”作为总师的刘永泉心中也七上八下。在压力最大那些日子,他曾傍晚独自来到沈阳的浑河岸边,静静地漫步在林荫道上,呼吸这里的新鲜空气,积聚胸中的勇气、能量,从容、沉稳使这个壮志在胸的中年男人从自信中走出来。
  偏偏这块最难啃的硬骨头大家却都要抢着“啃”、争着干。总体、控制、材料等攻关团队都憋着一股劲,原型定型时的基础工作不能说丢就丢!没有豪言壮语,没有慷慨激昂,刘永泉低调对他的团队说:“咱们一起来做吧。”
  “总师是个拳击手,不仅仅是如何打倒对手,而更重要的是自己不被对手打倒!”对这些年走过的路,刘永泉淡然地道出就是“坚持”两个字,无论是上级领导、用户的批评、压力,为了心爱的发动机事业,任凭风吹雨打都要振作,振作,再振作!
  相比参研团队干事业的激情,总师更擅于冷静思考、系统思维:关键技术通过攻关验证,从而有效降低整机研制风险;注重型号自身能力提升,探索发动机研制科学流程;发动机不仅是设计出来的,也是试出来的,关键试验一定要符合发动机的使用环境。
  为了争取早日实现设计定型的目标,刘永泉等带领科研人员忘我拼搏,全力开展专项技术攻关,冲刺完成首飞前规定各项零部件试验和飞行台试验验证,全面开展科研试飞,在成功实现首飞后并转入鉴定试飞,研制工作节节胜利,受到中航工业的通报嘉奖。
  虽然胜利在望,但总师系统不满足于现状,而是做出了长远的技术决策:在抓好该型发动机定型工作的同时,要谋划好后续成熟发展。这是个前所未有的举措,刘永泉激动地说,我们的发动机研制越来越走上了科学的轨道!
  十年磨一剑,发动机在经历了无数次地面、空中考核试验试飞,史上最苛刻的考核长试、创新试验项目后,验证了能力,得到了试飞员的高度认可。试飞员在一次会议上评价该发动机的空中起动:“完美!”还有试飞员评价:“该发动机性能优于国外同类发动机!”正是通过不懈的努力,给用户增强了使用国产发动机的信心。
  这10年中,刘永泉时常上上军事网页,看到网友对国产发动机殷切期盼,格外感动,心动那些鼓励的热切话语,既是对自己取得成绩的肯定,也在激励着自己不断前行。
  霸气!中国一口气研制10种发动机绝地反击
  由于航空发动机技术的落后和巨大差距,中国自行研制的军用和民用飞机长期受到发动机能力薄弱的困扰。目前,中国通过“两机专项”(即国家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两机”科技重大专项)投入巨资力图改变过去的窘境。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两机”科技重大专项已经顺利成为国家第20个重大技术专项,与空天飞机和高超音速飞行器专项一起成为国家航空航天领域的重要突破聚焦。目前,中国航空发动机发展已经进入快车道,一系列新型发动机项目正在进入关键攻关阶段。业内人士预计,航空发动机重大专项的投资规模有望达到1000亿元的水平,其投资周期可能缩短至10年以内,值得投资者重点关注。
  中国航空发动机的发展一直牵动着国人的心,由于航空发动机技术的落后和巨大差距,中国自行研制的军用和民用飞机长期受到发动机能力薄弱的困扰,成为限制中国发展航空事业的最大技术障碍,到目前为止,除少量军机和民机使用国产发动机外,中国发展的重点军机,如歼-10系列战斗机、718工程验证机等均采用国外发动机,这种受制于人的状况既影响国家安全也非大国产业发展所能忽视。
  此前有媒体报道,由中航工业成飞民机研制的C型919大客机机头在四川成都举行下线仪式。据悉C919机头的构造最为复杂,要把约4000项零件,组成178个小组件,然后拼接成40余个大组件,最后形成上下部再合拢。首架机头部件成功下线,这也为后续机头部件积累了经验。
  目前,中国通过“两机专项”(即国家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两机”科技重大专项)投入巨资力图改变过去的窘境。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两机”科技重大专项已经顺利成为国家第20个重大技术专项,与空天飞机和高超音速飞行器专项一起成为国家航空航天领域的重要突破聚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其官方网站上披露了我们航空发动机发展路线图,展示了中国航空发动机发展的最新情况,内容让人颇感震惊和意外。我国“两机专项”将航空发动机发展分为聚焦突破、支撑变革和学科创新三个部分,聚焦突破主要是国家重点军用两用发动机项目的研制,支撑变革是对现有发动机进行改进,学科创新是探索和预研新一代发动机项目,从图中我们可以发现我国发动机进度表:涡扇-15发动机将于2014年完成验证机;涡扇-10改发动机将于2015年首飞;长江-1000A发动机将于2016年首飞;空天发动机将于2016年挂飞;推比15一级的第五代发动机将于年完成核心机。
  中国航空发动机发展已经进入快车道,10种新型发动机项目正在进入关键攻关阶段。据境外媒体报道,WS-20发动机已随运-20飞机试飞升空,推比达到9以上的新一代中推发动机即将获得立项研制,推比为10一级的WS-15第四代发动机正在进行上机试飞前的准备工作,推比为12一级的改进型四代军用发动机已经进入预先研究。推比为8.5一级的改进型“太行发动机”未来几年试飞。
  为新一代远程隐身无人机、无人隐身攻击机、长航时无人机和有人驾驶远程隐身轰炸机研制的新型系列无加力发动机已经进入攻坚阶段。功重比1200千瓦级、1500千瓦级、2000千瓦级和5000千瓦级的WZ-9改、WZ-16、WZ-10和WZ-20三款重点涡轴发动机项目进展顺利。下一代先进涡轴发动机、下一代先进中推和推比15一级的第五代大推正在进行探索,其中推比15一级的第五代发动机将于2016年上马核心机。
  目前,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两机”科技重大专项已经顺利成为国家第20个重大技术专项,与空天飞机和高超音速飞行器专项一起成为国家航空航天领域的重要突破聚焦,其中航空发动机的投入引发了市场的重点关注。
  业内人士预计,航空发动机重大专项的投资规模有望达到1000亿元的水平,其投资周期可能缩短至10年以内。相对于其他重大专项的20年左右周期,投资强度大幅提高。据外媒报道,在未来20年的时间里,中国最终将在发动机领域投入多达3000亿美元。据估计,普惠公司为F-35战机研制F135发动机共投入了约84亿美元。由此可见,发动机研发工作的投资规模较大。
  美媒称,基于中国的“大飞机”项目,预计到2020年,中国需要购买2000架大飞机,需要6000台发动机,将产生300多亿美元的市场需求;未来我国低空空域如果开放,通用航空将快速发展直升机,我国军机、大飞机及直升机的航空发动机合计每年的平均市场规模约为50亿美元。根据相关预测,中国航空运输量目前以每年8%的速度增长,我国将在20年内成为全球飞机和发动机市场的最大买家。到2026年,中国的飞机需求总量接近3000架,由此有望带动航空发动机市场需求总量达到6500台,总价值约为650亿美元。
  分析人士指出,目前,中国正在进行若干个以航空发动机为主的基础科学研究项目和基础科研基地建设,这些项目从材料、科研规划、科研设备、试验手段入手,为国家“两机专项”的顺利发展保驾护航。参照美国的IHPTET计划和VAATE计划,预计中国“两机专项”将重点围绕核心机独立研制、加强预研、产品系列化方面提出要求。一国经济实力与军工实力在发展上通常存在着大约20年到30年左右的时差。所以在30年经济快速发展之后,中国加大对航空发动机的研制力度也就不足为奇。如无意外,这样的投资规模应可持续二、三十年或更长。
  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正式启动 组建进入实质性阶段
  在传言中“飞”了小半年后,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正加快“落地”。
  3月2日晚间,成发科技、中航动力、中航动控相继发布了内容相同的公告:3月2日,上级机关宣布中央关于拟成立的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航发)董事长、党组书记、总经理、党组副书记的任命。自此,中国航发的组建进入实质性阶段,新组建成立的中国航发将成为公司的实际控制人。
  自2015年10月以来,中国航发的组建不断推进
  日晚间,中航动力、成发科技、中航动控分别公告,实控人中航工业告知,按照国家有关部门的安排,目前正制定中航工业下属航空发动机相关企(事)业单位业务的重组整合方案,中航工业预计不再成为公司的实控人。
  日晚间,另一家中航系上市公司中航重机也公告称,因公司主业与航空发动机产业密切相关,实际控制人正筹划将公司纳入航空发动机整合方案中。据悉,相关资产涉及40多家单位,几乎包括中国所有航空发动机相关研制单位,总资产达1100亿元人民币。
  进入2016年,1月19日,彭博报道称,相关航空发动机公司已经合并了价值1100亿元的资产,另外还额外投资350亿元。
  航空发动机被誉为飞机制造业“皇冠上的明珠”,但却是制约中国航空工业发展的“软肋”。目前,真正能生产先进航空发动机的只有美国、英国、法国等几个国家。
  中国所有的民航飞机发动机都依赖进口。日总装下线的国产大飞机C919,采用的LEAP-1C发动机,由法国斯奈克玛公司与美国通用公司合资的CFM公司研制。日,中国交付的首架投入商业运营的国产中短航程新型涡扇支线飞机ARJ21,使用了GE航空集团生产的CF34-10A发动机。
  此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校长、航空发动机气动热力国家实验室主任陶智表示,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中国军机发动机还有20-30年差距,民机发动机更处于起步阶段。
  此前,中航工业集团董事长林左鸣曾表示,资金投入不足是制约航空发动机取得突破性进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2009年1月,国家专门成立中航商用航空发动机公司,成为中国大型客机发动机项目的总承制单位,并负责研制与C919飞机配套的长江1000A型发动机。林左鸣透露,中航工业彼时自筹了100亿资金,推动发动机的研制。
  2015年全国“两会”期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列入国家战略新兴产业中。报告提出,要实施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等重大项目,加大国防科研和高新技术武器装备建设力度。每年度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重点工程,后续都会获得政策的有效落实。
  日,工信部部长苗圩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工信部今年的一个重点任务是启动实施飞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重大专项。
  国务院出台的中国制造2025计划也提出十大重点工程,其中排名第三即为航空航天装备。计划要求突破高推重比、先进涡桨(轴)发动机及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技术,建立发动机自主发展工业体系。作为一个跨度十年的规划,被列入重点突破工程的项目,有望获得后续系列政策扶持。
  工信部:今年将启动实施飞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重大专项
  工信部部长苗圩25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工信部今年的一个重点任务是启动实施飞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重大专项。
  苗圩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说,工信部将全面启动实施“中国制造2025”,在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智能制造、工业强基、绿色制造和高端装备创新五大领域,推动五大工程。
  其中,在工业强基工程中,今年重点面向30至50个标志性产品和技术,解决一些基础零部件、基础工艺、基础原材料和技术基础缺失问题;在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程中,今年要筹备建设2到3个国家级技术创新中心,同时还要支持省一级技术创新中心建设等。
  “与德国‘工业4.0’相比,我们的任务相对更艰巨一些,既要补2.0的课,补3.0的课,还要追4.0。”苗圩说,不管是“中国制造2025”还是“工业4.0”,共同关注的重点是新一代信息通讯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将会促进工业行业发生颠覆性、革命性的变化。
  他认为,中国的阿里巴巴、腾讯等一大批互联网企业发展得非常快、非常好,“要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目标,除了工业企业努力以外,通讯企业特别是互联网企业的作用也要发挥出来”。
  港媒曝中国武器致命弱点:发动机用30小时就要换
  外媒报道称,如果说一条锁链的强度取决于它最脆弱的那一环,那么中国人民解放军这台战争机器仍有很多的薄弱环节。事实上,某些弱点是广为人知的。
  据香港亚洲时报在线2月23日发表的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拉惹勒南国际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理查德&比青格的题为《中国不太棒的武器》的报道称,在过 去15到20年,中国一直在对其军事力量进行现代化建设与升级。可以肯定的是,中国人民解放军2016年的战斗力要比1996年时强很多。由于数十年来齐 心协力地努力和迅速增长的国防预算的支持,中国已经打造出一支新的军事力量,在各个作战空间的力量投放能力日益增强,尤其是在海上、外太空以及网络作战领 域。
  报道称,但这并没有使中国人民解放军变得不可战胜,也不意味着它已经成为一支21世纪的军事力量。如果说一条锁链的强度取决于它最脆弱的那一 环,那么中国人民解放军这台战争机器仍有很多薄弱环节。事实上,某些弱点是广为人知的。数十年来,中国一直在为能够研发出一台能与西方或俄罗斯相媲美的航 空喷气发动机而努力。中国最好的发动机――涡扇-10发动机,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一直在研发中,但仍有缺陷。据报道,该发动机的动力不足,而且据说只能使用30小时就要更换。因此,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的大多数现代军机都在使用外国发动机,大部分是俄罗斯或乌克兰的。
  难以破解的发动机难题
  报道称,中国喷气发动机存在的问题导致中国在其他武器开发领域遭遇挫折。中国的歼-20和歼-31战斗机――被称为第5代战机,与美国的F-22和F-35隐身战机处于同等水平――就是由于缺乏强有力的发动机而导致它们不能拥有“超音速巡航能力”。这反过来又影响到该战机的隐身性能,而这一性 能本是这代战机主要的优势之一。
  报道称,实际上,一些西方分析人士对歼-20和歼-31战斗机在真正意义上能否被视为是“第5代战机”表示异议。着名的航空专家理查德&阿布拉菲亚曾列出了第5代战机的10大关键特征,而他的结论是,歼-20战机可能只具备2条。而据称,中国空军迄今为止似乎对采购歼-31战斗机(2014年珠 海航展上展出的歼-31战机模型上标有FC-31的编号,表示该型机主要针对出口――本网注)还缺乏热情。
  “航母杀手”还是“搅局者”
  报道称,即使对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宣传的新型武器系统――东风-21D反舰弹道导弹,也就是所谓的“航母杀手”,外界仍存有质疑。毫无疑问,东风-21D反舰弹道导弹是一种独特的武器,是其他军队所没有的。
  报道称,即使是这样,东风-21D可能也不是像某些人所说的那样是一种伟大的“游戏规则改变者”武器。(美国国家利益中心的亨利&卡齐亚尼斯将 其称之为“大型搅局者”,也许更准确些。)东风-21D需要尖端的侦察手段及指挥基础设施来支持它,而且很可能只能在发动饱和攻击的情况下发射。此外,该系统从未经过实际操作测试,它很可能易受反制手段的影响,比如干扰措施。
  所有的这些并不是说今天的解放军仍是一只“纸老虎”。中国肯定是在加强其军事力量,而且还想继续加强。
  “中国威胁论”言过其实
  报道称,同样重要的是,在我们分析这个问题时需保持洞察力,避免“跟风”。跟风在任何领域都存在,即使是在本应以事实说话的中国军力评估的问题 上。在过去25年里,西方对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力的评估已由上世纪90年代的“枪都打不准的一帮人”转到21世纪头10年中期的“中国威胁论”的严肃口吻。
  报道称,中国在西太平洋其实还并未获得任何种类的真正的反介入/区域拒止能力。南中国海也还没有变成“中国的内湖”。该地区其他国家一直在发展它们的军事力量,特别是美国也一直在努力制衡中国日益上升的军事实力。
  西媒称中国武器出口升至世界第三:仅次于美俄
  西媒称,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发表报告称,世界武器贸易五年内增长14%,美国是主要的武器出口国,亚洲、大洋洲和中东地区的武器进口量大增,其中印度、沙特阿拉伯和中国是最大的进口国。
  据埃菲社2月21日报道称,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2月21日发表报告表示,2011年至2015年世界常规武器贸易增长了14%。
  报告称,美国是世界主要的武器出口国,亚洲、大洋洲和中东地区的进口增加,印度、沙特阿拉伯和中国是近五年来最大的常规武器进口国。美国仍保持着武器出口的霸权地位,在近五年的出口总额中占33%,较上一个五年增加了27%。紧随其后的是俄罗斯,在全球常规武器贸易中占25%,增幅与美国相当。
  中国凭借88%的增长率跃升第三位,超过了出口有所减少的法国和德国,以及英国和西班牙。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军费开支项目负责人奥德&弗勒朗说:“由于地区冲突和紧张局势持续加剧,美国明显保持着全球范围内的武器供应领先地位。”
  报道称,五年来美国向至少96个国家和地区提供武器,其中沙特阿拉伯和阿联酋是主要的对象国。美国的军工企业手中还有几份悬而未决的大订单,如出口9个国家的611架F-35战斗机。
  印度是2011年至2015年购进武器最多的国家,占总额的14%,排在沙特阿拉伯、中国、阿联酋和澳大利亚前面。这一期间内全世界十大常规武器进口国中有六个属于亚洲-大洋洲地区,该地区十年来的常规武器进口增加了26%,在2011年至2015年的世界进口额中占46%。中东地区的增幅也很明显,达到61%,主要受到沙特拉伯、阿联酋和卡塔尔三国的推动。
  报道称,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研究员彼得&韦泽曼说:“一个阿拉伯国家的联盟正在也门使用先进武器,主要是美国和欧洲生产的。虽然石油价格走低,但预计中东近五年签署的大批武器合同还是会继续兑现。”
  非洲的常规武器进口增长了19%,摩洛哥和阿尔及利亚遥遥领先,但欧洲和美洲的进口分别减少了41%和6%,南美洲的跌幅达到19%。
  报道称,委内瑞拉是南美洲主要的常规武器进口国,但大部分武器交付是在履行2010年以前签署的合同,经济危机导致该国的订货大幅度减少。在这一进口下降的趋势中,整个美洲第三大武器进口国巴西和墨西哥的武器进口分别增加35%和331%。墨西哥的进口大幅度增加是因为当局大力打击贩毒集团。
  报道称,俄罗斯是近五年来向南美出口武器的主要国家,占32%,其次是美国和德国,分别占16%和10%。
  英刊称中国军工企业自律出口制度:严防武器扩散
  英国《简氏防务周刊》网站1月22日发表题为《中国北方工业公司实施新出口制度、遏制武器扩散》的报道称,中国最大军事制造商之一中国北方工业公司宣布,将实施一项新出口制度以遏制武器扩散。
  该公司称,这些控制措施包括对军事产品和技术、军民两用物项和技术、无形技术转让和视同出口的国际销售进行评估的措施。
  报道称,中国北方工业公司说,这一内部出口自律机制还包括一个三层审查制度,对涉及“敏感国家、敏感客户和敏感产品”的销售计划进行审查。该公司还将增强对最终使用情况的监控,实施出口培训项目和对出口进行审计,并确保行政管理人员和高层经理签署防扩散责任书。
  中国北方工业公司说,将对《关于防扩散出口管制和内部出口自律原则》每年进行一次审核修订,以反映防扩散和出口管制的最新进展。该公司说,支持中国政府的国际承诺和义务、联合国安理会的有关决议以及国际社会在防扩散和出口管制领域的最佳实践。
  报道称,中国北方工业公司曾出售的装备包括红箭-73D反坦克导弹、56式自动步枪、80式通用机枪和69式40毫米高爆反坦克火箭弹。
  中国被赞为良心军工出口国 一土豪国将巨资购买
  本周,习近平主席访问伊朗、沙特、埃及三国。《美国之音》跳出来说中国要在中东“布局”,要“挤兑”美国啦!被美国人的双重标准逗乐的同时,我们也会自然联想到一个问题,伊朗购买中国军事装备的大门会就此敞开吗?事实上,关于伊朗准备采购俄罗斯,甚至法国武器装备的消息已经满天飞了,那么中国能在伊朗这个陡然向世界敞开的大市场上分一杯羹吗?我们结合最新的消息和伊朗军工业现状来分析一下。
  另外,对岸的“小朝廷”又折腾上了,据消息,民进党急不可耐地在选举之前就跑到美国谈军购,这回他们要买的是AV-8B“鹞”式飞机。可以预料,台湾媒体很快会把“鹞”式吹捧成天上有天下无,“8架鹞式消灭解放军海军”的神物。那么垂直短距起降飞机在台海战场上到底有没有用呢?
  中国伊朗军事合作,新的黄金时代?
  回顾历史,伊朗也曾和今天的沙特一样是个“有钱任性”的国家。基本上就是跑到西方国家去,看见什么好买什么,而且一买就是一大堆。其采购的武器装备的代表就是F-14“雄猫”战斗机和“基德”级驱逐舰,即使到了今天,F-14仍是一种相当强大的战斗机,而“基德”级驱逐舰则被台湾海军当做了“神兵利器”。可见当年这两件武器的技术有多先进。而当初伊朗采购这些武器装备的价格就更是天文数字,“土豪”范儿完全不亚于今天的沙特。
  不过在稍后爆发的两伊战争中,伊朗的先进武器受到了很大的消耗,尤其是坦克损失惨重。当时伊朗就向中国购买了大量的69式坦克,他们的死对头伊拉克却也做出了同样的选择。于是就出现了那个着名的故事――伊朗和伊拉克的谈判代表被安排住在同一个宾馆里,互相假装不知道对方的存在。而坦克工厂里则是单日生产的产品给伊拉克,双日生产的给伊朗……
  中国向两伊提供的69式坦克数量之多是惊人的,伊拉克的69式坦克历经残酷的两伊战争、海湾战争、伊拉克战争,现在还有能加入打击ISIS作战的,可以想象一下当时提供了多少。
  那段时期经常被说成是中国军工的“黄金时代”。但随着两伊战争烽烟渐息,这短暂的“黄金时代”也一去不返。其实朝鲜、俄罗斯、法国这些两伊战争中主要军火卖家应该也一样非常“怀念”那段时光――两个几乎无法自行生产大型武器的国家用石油美元买武器来进行一场“超豪华”战争,而作战方式却只有第一次世界大战水平。这简直就是军火商梦中才会有的情景。
  时至今日,这个局面在中东似乎又隐隐有再现的架势,目前打击ISIS的战争看来正在变成一场同样旷日持久,耗资巨大,让整个中东地区涉事国家都欲罢不能的消耗战。而伊朗正在这场冲突的漩涡中心。
  此外,同样众所周知,现在伊朗和海湾合作委员会国家正隔着波斯湾进行一场“小冷战”,沙特、阿联酋等国几乎是没完没了的一个大订单,又一个大订单地从美国、法国、俄罗斯、中国购买先进武器。可同样“趁”石油的伊朗,却因为国际制裁,只能干看着,靠国际制裁收紧前购买的少数先进装备和本国有限的工业实力来应对,基本处于被动地位。
  这也就是近年来为何伊朗总是靠PS图片、制作模型等手段来夸大宣传自己的军事技术的主要原因。
  其实伊朗自身也是有一定军事工业实力的。某种程度上来说,伊朗有点类似中国70年代的状态,即大致完成了当初美国人出售的武器装备的测绘逆向仿制,还在这基础上搞了一些小的创新。
  比如,伊朗现在已经能够仿制包括发动机在内的F-5E战斗机,而且还研制了在其基础上改为双垂尾的型号(虽然改进用意不明);伊朗现在还拥有一款仿制美国“标准1”的防空导弹,并将它装在了外形看起来类似“爱国者”的倾斜式发射箱里……
  以伊朗坦克为例,我们来解剖麻雀,看看伊朗本国军工在制裁解除前所面临的窘境。
  伊朗目前装备的坦克种类很杂,有革命前引进的英国“酋长”,有美国50年代的M47、60年代的M60A1,还有后来引进的中国69式,而其性能最好的坦克则是21世纪开始引进的约200辆俄制T-72坦克(具体来源不明,其中包括较先进的T-72S,也有T-72M),传闻伊朗有仿制T-72坦克的能力,但具体生产数量等信息不详。不过即使真有的话,生产数量也应该很少,不然的话伊朗就不会对M47这种老掉牙的坦克还“敝帚自珍”了――2015年伊朗还展示了一款在M47坦克上安装类似“佐勒菲卡尔”坦克炮塔和105毫米火炮,并搭配南斯拉夫M-84坦克火控系统的新型坦克,称为M47M,其技术水平大概相当于我国79式坦克(59II坦克的火控系统没它好)。
  伊朗研制国产主战坦克的努力持续了十多年,从90年代开始,前后搞了三代样车,分别是佐勒菲卡尔-1、2、3型。早期国际观察家根据伊朗公布的照片一致认为,这是一种安装有T-72坦克主炮,M60坦克悬挂和动力系统,总体设计部分接近美国M1的“混搭型”坦克。
  然而最近“佐勒菲卡尔-1”坦克样车被公开展出,同时2013年,佐勒菲卡尔3坦克终于在运输途中被拍摄到清晰照片,从样车的细节可以看出,该坦克其实使用的是英国“酋长”坦克的120毫米L11线膛炮,而非国外一直认为的俄制2A46滑膛炮,英国L11线膛炮由于穿甲能力差,在国际上使用的国家已经很少。可以说,此后国际上就没人再重视“佐勒菲卡尔”了,这顶多算是伊朗自行研制主战坦克的一个失败尝试罢了。(所谓:坦克就靠一杆炮,《坦克世界》诚不欺我……)
  如果横向比较,“佐勒菲卡尔”或许可以算是印度“阿琼”的难兄难弟吧。我们这么形容一下:“阿琼”是“长得像‘豹2’,其实是用‘酋长’炮的加长‘豹1’”,而“佐勒菲卡尔”则是“长得像M1,其实是用‘酋长’炮的“拍扁M60”……
  国产主战坦克如此不靠谱,怪不得2002年伊朗获得T-72后就开始积极组织自行仿制生产了。
  近年来,伊朗也在寻求改进T-72坦克,例如近期的一张照片显示,伊朗可能和巴基斯坦、乌克兰合作,研制了一种改进型T-72坦克,采用了类似T-80UD的焊接型炮塔和6TD发动机。其实,研制这样一种坦克,还不如直接向巴基斯坦要求提供MBT-2000坦克,然而那样就需要从中国进口一些重要设备,恐怕很难绕过国际制裁了。相比之下,以乌克兰近年的经济状态来看,它显然是不会在乎国际制裁的,只不过,至少到2014年,这个合作项目似乎就没下文了,因为乌克兰没法再提供更多6TD发动机和T-80UD的炮塔了。
  今年1月,有消息称,伊朗当时就已经开始同俄罗斯商议除了S-300防空导弹之外的更多军购项目。当时曝光的正在谈判的内容,仅在坦克方面就包括:引进俄制T-90坦克,同时要求俄罗斯帮助伊朗提高生产T-72坦克的能力。
  在制裁解除后,伊朗很可能将放弃失败的“佐勒菲卡尔”项目,转为生产T-72坦克。
  然而,国际坦克市场上风头正劲的中国哪去了?毫无疑问,中国也想要在这个当代世界上难得一见的新兴军火大市场里分一杯羹。
  可以想象,中国可以向伊朗推销坦克,或者进行技术合作。然而――别忘了伊朗2002年的T-72S坦克是哪来的,大家可都还不太清楚呢……如果伊朗此前已经和俄罗斯在坦克方面有相当的合作基础,又岂会轻易改弦更张,与中国合作?中国和伊朗的关系好像还没有中国与巴基斯坦这样亲密吧。
  事实上,如果制裁再持续几年,现在乌克兰的生产科研能力几乎已经瘫痪的前提下,恐怕伊朗将不得不通过巴基斯坦与中国寻求某种间接合作。但现在制裁没有了,伊朗转向与它已有的装备更接近的俄罗斯,并不奇怪。
  这就可以看出,在没有制裁限制的情况下,中国很难成为伊朗的第一合作对象。
  据传,目前已经出现的伊朗对外采购军事装备的名单还有:俄罗斯SU-30MKI或者法国“阵风”战斗机;俄罗斯“宝石”反舰导弹等。
  此前,中国帮助伊朗改进F-4D,安装歼-8F电子设备的传闻已经众所周知,而同时伊朗也一直以仿制中国C-802导弹为荣。
  然而,如果伊朗决定引进三代半战斗机,改装老旧的F-4D可能就意义不大了。就连中国目前的拳头出口产品FC-1“枭龙”,恐怕也不是伊朗人未来主力战斗机的首选,除非他们打算通过与巴基斯坦合作,把本国仿制F-5的飞机生产线转为生产FC-1,就像埃及现在的想法一样。而反舰导弹方面,倒是可以期待伊朗继续引进C-802系列导弹的后续型号作为陆攻巡航导弹使用,但在反舰导弹方面,恐怕C-802以后只能给“宝石”打下手了。(伊朗是否同时考察了中国的先进战机和超音速反舰导弹,目前尚不清楚,上述说法还有待商榷。)
  虽然几乎可以肯定伊朗会向中国采购一些重要军事装备,尤其是俄罗斯现在已经完全无法和中国相提并论的防空指挥控制通讯系统、C4I指挥控制系统、数据链等;但从现在传出的伊朗采购新武器的名单可以看出,伊朗并不会如很多人期待的那样,一解除封锁就步巴基斯坦后尘,全面用“中国制造”的整套“军工套餐”作为本国的主力装备。这其实可以理解――即使是巴基斯坦也会购买一些美国军火,以平衡与中美的关系,更何况雄心比巴基斯坦大得多的伊朗。
  而且,伊朗恐怕还有一项重要的顾虑,就是中国与沙特的关系可能比中国与伊朗的关系更紧密。毕竟沙特是购买了中国DF-3导弹,传闻还拥有DF-21导弹的国家。伊朗可没这样的待遇,他们研制“泥石”导弹的技术据推测也不过是从巴基斯坦手里弄来的DF-11导弹的部分技术罢了。这也可能勾起伊朗当初和伊拉克同时向中国订购坦克时所感受到的不快回忆……
  某种角度来讲,做军火商,中国的资历太浅,早年间也颇有一些“毁名声”的事情。想想也知道,伊朗人会对和伊拉克同时采购中国69式坦克有什么好印象吗?而后来中国向伊朗出口的歼-7战斗机和霹雳-7导弹,也给伊朗空军留下了中国货质量不可靠的印象。
  虽然今天“中国制造”很多时候确实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但名声却不是一朝一夕能够扭转的。
  怎样才能改变这种现状呢?恐怕还是要靠持之以恒,用产品说话了,相信对于刚刚被允许进入世界军火市场的伊朗,只要他们还保持客观的态度,在比较一圈后,相信最后还是会青睐中国制造的――这年头,“良心”的军工出口国可不多了哦。
  AV-8B是“本岛决战”神器吗?
  最近台湾媒体曝光,民进党在此次台湾选举前就派代表团去美国接触相关人士,谈购买AV-8B的问题。而现在更是已经计划到2019年开始采购。
  为何台湾对这种美国海军陆战队即将退役的老机型如此念念不忘?2005年台湾就考虑过购买AV-8B,但因为性能不能满足台军要求的原因放弃,如今时隔十年,怎么又转了回来?
  据报道,主要原因是台军终于“认怂”,意识到美国起码20年后才可能向台湾出售F-35B,因此只能“退而求其次”,首先满足台军对短距垂直起降飞机的“需求”再说。
  然而这就让人禁不住要问:AV-8B对于台军的防御作战有用吗?
  我们看看垂直短距起降飞机的发展历史就会明白了。
  历史上最早的垂直短距起降飞机的想法,可能来自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纳粹德国,由于当时德国本土遭到美英等国的战略轰炸,为了能够减少从机场起飞截击的时间,开始考虑研制火箭助推起飞的截击机。
  而这一想法到了冷战时期,进一步得到发展。北约方面担忧苏军使用战术导弹,乃至核弹摧毁机场,而喷气式飞机对机场的要求远高于二战时代的螺旋桨飞机,很难使用野战机场,可能会导致其空军迅速丧失战斗力。苏联方面在了解到西方开始考虑垂直短距起降飞机后,也产生了开发自己的垂直短距起降飞机的念头。
  于是,从50年代开始,各国开始积极研制垂直/短距起降飞机。最初投入实用的是把飞机当做防空导弹,用助推器强行发射升空的“零长起飞”技术,但这样的发射方式让飞机和飞行员承受巨大的震动和过载,很可能危及安全。后来美国又借鉴德国二战时期的思路,研制过机身垂直向上,用大直径螺旋桨拉升,再改为平飞的技术。再后来,又有更多的奇思妙想出现。例如在飞机上安装垂直向上的升力发动机,或者使用推力矢量技术,向下喷气……等等。
  但很快,设计师们就发现,不论哪种设计方案,在现代技术条件下都将因为垂直/短距起降而浪费掉很大一部分性能,从而使垂直起降战斗机的飞行性能赶不上同时代的普通战斗机。
  另一方面,上世纪60、70年代,新技术的发展开始让垂直短距起降变得不再那么重要。例如,快速修复跑道的技术得到了发展,可以比较迅速地恢复跑道;同时北约国家的空军基地的防御能力也得到了提高,除非遭到核攻击,否则也不会轻易被彻底摧毁。再加上,此时出现的变后掠翼技术,襟翼吹气,高效增升襟翼等,都可以降低飞机的起降距离,同时战斗机的推重比更大,也有利于进一步降低起降距离。
  这样一来,垂直/短距起降的必要性就没有那么迫切了,大部分国家停止了相关项目的研究。
  在“全民皆兵”方面最为出色的瑞典对于提高自己空军的生存力有独特见解,他们研制的JAS系列战斗机都考虑了使用遍布瑞典全国的野战机场,这些野战机场一般利用公路作为起降跑道,同时设有机场使用的加油、挂弹设备,有的还有防弹机堡。他们的战斗机都具备多用途性能,可以执行侦察、轰炸、攻击、制空等多重任务,即使只有一支规模很小的空军部队幸存下来,也可以保持相对完整的战斗力。应该说,这样的思路即使到现在也不过时,是在强大对手面前维持一定空军作战能力的正确思路。
  而英国的“鹞”式,实际上是因为英国在矢量喷管方面的积累较多,于1969年服役了,其主要任务也不是空战,而是作为一种承担近距离空中支援任务的攻击机。不过正如我们前面说到的原因,它在这方面的地位很快就被同时期英法联合研制的“美洲虎”取代。如果不是因为下面提到的一个转机,“鹞”式可能就会如流星一样在航空史上划过,留不下太多痕迹。
  真正让“鹞”式起死回生的,是70年代英国发明的滑跃甲板技术,这种技术可以让鹞式战机实现从航母甲板上携带大量弹药短距起飞,然后再利用垂直降落能力降落到没有阻拦索的航母甲板上。这让原本已经没落的轻型航母(因为无法起降常规起降方式的喷气战斗机)恢复了生机,英国“无敌”级航母和“鹞”式飞机在英阿马岛战争中的出色表现更是成了“鹞”式的活广告。
  美国也引进了“鹞”式在其两栖攻击舰上使用。80年代中国也一度考虑引进“鹞”式飞机,为研制本国的轻型航母做准备。80年代,美国和英国还分别研制了AV-8B和“鹞II”、“海鹞II”飞机,提高了“鹞”式飞机各方面的性能。这种飞机也成为世界上很多国家研制轻型航母时的首选。其中英国海军的“海鹞”飞机加装了火控雷达,在空战性能方面有所提高,后期型具备了发射AIM-120空空导弹的能力,在对付技术水平较低的对手时,可依靠先进的空空导弹取得不对称优势。而美国21世纪后将F/A-18的火控雷达加装到AV-8B战斗机上,研制的AV-8B PLUS飞机实际上也和英国后期“海鹞”飞机相似。
  无独有偶,苏联方面在研制航母时也首先看中了垂直起降飞机,他们研制的雅克-36、雅克-38虽然在实现垂直起降的方式上与“鹞”式不同,但在任务定位方面也是侧重于对地攻击,兼顾舰队防空。而后来的雅克-41更是在采用了全新技术后具备了接近米格-29的空战能力,能够使用R-77空空导弹。
  简要回顾垂直短距起降飞机发展史,我们可以发现,虽然人们一直期望垂直短距起降飞机能够作为一种在跑道被毁情况下维持空军作战能力的装备,但实际上这种构想每次“死灰复燃”都会迅速被现实条件证明是“胡思乱想”。
  必须指出,攻击跑道以瘫痪敌军机场,那是1967年以色列突袭阿拉伯国家机场的时候干的事情。因为当时还没有精确制导武器,攻击面积较大,固定不动的跑道显然要比炸毁躲在掩体里的飞机更容易。
  但到了现代条件下,攻击跑道早就不是对付机场的唯一选择,用各种精确制导武器直接击穿加固机堡,炸毁里面的飞机才是现代战争中的首选方案。而解放军现有的短程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的数量、精度和威力都足以完成这个任务。战争爆发时管你机库里躲的是AV-8B还是F-16,一样都炸个粉碎,有没有短距垂直起降能力根本没区别。
  而如果在战争爆发前就疏散,那就会形成类似1999年轰炸南联盟时的情况,当时南联盟空军米格-29大部分时间东躲西藏,躲避北约空中打击,无法大机群出击,只能偶尔悄悄单机起飞。然而只要一起飞,就会被E-3预警机盯上,接着就是无数立功心切的北约空军飞行员蜂拥而至,面对飞蝗般的导弹,南联盟飞行员技术再好也逃不过迅速被击落的厄运。
  这还是米格-29,正经的第三代超音速战斗机,AV-8B作为一种亚音速飞机能好到哪去?
  最后,美国可能出售的AV-8B飞机主要就是90年代进行过改装延寿的一批,共计72架,如果台湾空军要买,料想会进行价格高昂的维修升级,或许还要换装APG-66火控雷达。虽然届时台湾媒体很可能又要吹嘘这种AV-8B是专为台湾研制,比美军自己的还要好――然而别忘了替换这些AV-8B的可是F-35B。
  其实就算美国给了台湾F-35B又有什么区别呢?面对性能上远远优于自己的歼-20,就连美国空军的F-35A也没有对抗能力,更何况为了垂直短距起降性能大大下降的F-35B呢?
  至于民进党为什么要搞这个花样,除了买剩余物资为美国排忧解难外,最主要的用意可能是配合美国国会里那些“喜欢”台湾的议员们,有这么一个悬而未决的采购要求在,就可以让这些满脑子冷战思维的老家伙鼓吹对台湾扩大军售,“不惜影响与中国关系”,而且推动这个议案成功的阻力要远小于争议很大的F-35。
欢迎举报抄袭、转载、暴力色情及含有欺诈和虚假信息的不良文章。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搜狐公众平台官方账号
生活时尚&搭配博主 /生活时尚自媒体 /时尚类书籍作者
搜狐网教育频道官方账号
全球最大华文占星网站-专业研究星座命理及测算服务机构
11898文章数
主演:黄晓明/陈乔恩/乔任梁/谢君豪/吕佳容/戚迹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主演:陈键锋/李依晓/张迪/郑亦桐/张明明/何彦霓
主演:尚格?云顿/乔?弗拉尼甘/Bianca Bree
主演:艾斯?库珀/ 查宁?塔图姆/ 乔纳?希尔
baby14岁写真曝光
李冰冰向成龙撒娇争宠
李湘遭闺蜜曝光旧爱
美女模特教老板走秀
曝搬砖男神奇葩择偶观
柳岩被迫成赚钱工具
大屁小P虐心恋
匆匆那年大结局
乔杉遭粉丝骚扰
男闺蜜的尴尬初夜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fws 10b型发动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