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s儿科品管圈儿科护理工作年度总结结

盐城市建湖县人民医院& 224700
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在降低儿科输液差错率的应用效果。方法:配合我院开展的品管圈活动,积极响应,科室成立品管圈小组,由9名护士组成,通过小组成员用头脑风暴法发现问题,进行原因分析,数据统计,并制定整改措施后对品管圈的工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应用品管圈方法使儿科输液差错率由0.5%降低至0.33%。结论:品管圈活动在降低儿科输液差错率中取得了很好的管理效果,符合科学的管理理念,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品管圈;儿科输液;差错率;应用
&&&&&&& 根据输液差错发生的类型,儿科输液差错包括姓名错、时间错、剂量错、数量错。儿科输液差错率指在一定数量的输液中,发生差错的J数占总数量的百分比。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缩写QCC)是由在同一岗位工作的人自发的组成一个团体,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提高工作效率,科学运用各种工具,按照一定的活动程序,来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各项问题。我科于2014年9月至2015年2月以&降低儿科输液差错率&为主题开展了品管圈活动,在护理部的领导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 选择~我科住院患儿4200例作为对照组(活动前),~我科住院患儿4200例作为试验组(活动后),对开展品管圈活动前后输液差错率进行比较。
2.1成立品管圈
&&&&&&& 成立的品管圈小组,由9名不同学历不同职称的护士自愿组成,其中本科6人,大专3人,主管护师1名,护师6名,护士2名,选出一名责任心强、组织能力强的护士担任圈长,护士长担任辅导员,根据头脑风暴法确立圈名为&童心圈&,制定圈徽,确定圈名意义:&童心圈&由&同心圈&深化而成,代表我们同心协力,同甘共苦,目标一致。
2.2确定主题
&&&&&&& 全体成员进行讨论,采用头脑风暴法,通过上级政策、重要性、迫切性、成员的圈能力4个维度进行评价,从多个主题中采用&5、3、1&的评分方法最终评出&降低儿科输液差错率&作为活动主题(见表1),选题理由有①对患儿而言:保证用药安全;②对护理部而言:安全制度的落实;③对医院而言:提高社会经济效益。
2.3制定活动计划
&&&&&&& 根据品管圈的实施步骤,制定活动计划有主题选定,计划拟定,现状把握,目标设定,解析,对策拟定,对策实施与检讨,效果确认,标准化,检讨与改进,每一步骤都有指定的负责人。
2.4现状把握
&&&&&&& 从我科日到日住院输液患儿抽取4200例进行统计,自制输液调查表,观察并记录每瓶输液情况,将存在的问题在表格内记录。调查结果显示存在缺陷J数为21瓶,缺陷率为0.5%,每周平均错误J数为3.5瓶,然后进行差错原因分析。
2.5目标设定
目标值=现状值-(现状值*改善重点*圈能力)=3.5-(3.5*66.7%*0.6)=2.1
2.6.1相关工作流程
&&&&&&& 通过儿科输液步骤分析,确定与主题相关的工作流程有医生下达医嘱、主班复核、打印治疗单、两人核对、配药、两人再次核对、加药、与病人身份核对、执行医嘱、再次核对,从每一步骤进行原因分析。
2.6.2原因分析
&&&&&&& 根据查检表,选用头脑风暴法,全体圈员进行讨论,从人、机、料、法、环五方面进行分析,并制成鱼骨图,将提高护士责任心、完善制度流程、改善环境、提高患儿家属配合程度作为重点改进的几个方面。
2.7对策拟定
&&&&&&& 对策的实施,采用分段实施法以便确认每一项对策的效果,定期总结汇报。(1)护士责任心不强,进行输液安全知识学习,进行警示教育,规范输液流程,强化实习生管理工作,加强督查力度,与绩效考核挂钩。(2)输液核对流程不规范,重新制定各时间段输液的核对时间及人员。(3)病室管理不规范,告知家属输液时不得随意外出、窜房或玩耍,要保管好腕带及床头牌,以便于输液核对,严格执行外出请假制度。
2.8效果确认
2.8.1有形成果
&&&&&&& 开展品管圈活动后儿科输液差错由原来的0.5%降至0.33%,目标达成率为135.71%
2.8.2无形成果
&&&&&&& 在品管圈活动中,护士通过学习,增强了工作责任心,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相互沟通协调的能力,增强了自信心,提高了工作积极性。(见表2)
&&&&&&& 把每一项有效果的对策都尽可能的标准化,这样效果才能长久稳定的维持,我们的工作亦能轻松愉快,并且工作质量也随之提高。把有效果的对策加以标准化,作为以后遵照执行的依据。通过本次品管圈活动,我科制定了身份识别制度、输液核对流程、病室管理制度三个标准化流程。
&&&&&&& 开展品管圈活动,充分调动了护士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了圈内护士的工作质量,发挥了团队作用,增强了集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增加了护理人员之间的团结与协作,密切了医护关系,提高了医护合作的效率,更密切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适应目前护理工作发展的需要,但是这种新的工作模式还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实施,完善与总结,进行全面推广。
参考文献:
[1]孙海燕,张晓英,陈飞飞,品管圈在降低精神科首次护理记录中漏评估率的应用[J],医药前沿,3-354.
[2]刘雪梅,杨麦兰,林华芬,品管圈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体会[J],医药前沿,-9.
[3]蒋丽萍,品管圈活动在降低护理文件书写差错率中的应用[J],医药前沿,-82.
您可能感兴趣的其他文章
&&站长推荐
&&期刊推荐
&&原创来稿文章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邮件地址:
写信给编辑
您的邮件地址:  摘要:目的 按照品管圈(QCC)的质管体系,探讨其在儿科病房的应用成效。方法 选取儿科病房住院患儿及其相对应家长100" />
免费阅读期刊
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品管圈在儿科病房的应用
&&&&&&本期共收录文章20篇
  摘要:目的 按照品管圈(QCC)的质管体系,探讨其在儿科病房的应用成效。方法 选取儿科病房住院患儿及其相对应家长100例进行分析。在我科室护理工作人员中成立品管圈小组,按照品管体制,提高工作严谨度及优化工作流程,观察患儿家长的护理工作的态度进行品管圈实施前后的对比分析。结果 品管圈实施后的患儿家属总体满意率为96%,明显高于实施前的总体满意率,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品管圈的实施明显的提高了护理工作的效率并优化了工作流程,为患儿创造了有利的治疗环境,患儿家属总体表现出满意的态度。 中国论文网 /1/view-6763814.htm  关键词:品管圈;儿科病房;护理工作;满意度   社会文明在不断进步,人们的自身意识也得到了提高,对服务类行业的要求也越加的苛刻。医院作为一个大众性服务场所,其自身体系的庞大,业务种类的繁多使其的管理难度非常大[1]。要做好工作效率及服务质量的同步发展,就需要有一个良好的管理体系。品管圈的概念最早由美国Deming教授提出,并在实践中验证了多年其合理有效性[2]。为了进一步加强医疗管理的质量及服务质量,本次研究选择了在儿科病房成立品管小组,以观察患儿家属的总体态度,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科病房住院治疗患儿及相对应家属100例,以实施品管活动为界,实施前50例及实施后50例进行对比。儿科护理工作人员14名,年龄分布在20~37岁,平均(27.53±4.82)岁。受教育程度分布为大专3名,本科11名。其他信息的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品管圈活动实施办法:①准备阶段:认清护理工作现状,明确活动的目标。在儿科病房成立QC小组,命名为"爱帽圈",由所有护理工作人员14名组成,护士长任QC组长,监督带动活动的进程。其中本活动每2w组织1次,首先进行相关课程的培训与指导,对所有相关人员进行QCC培训,做好记录及评测,如护理方法、要点及健康宣教从而将其运用到儿科临床护理工作中,其次根据相关检查,并不断改善活动的相关内容;②实施阶段:分析儿科病房需要进行本次活动的理由,各抒己见找出需要改善的问题,现状调查并制定活动目标 组织本次圈活动的相关成员进行讨论,并制定出解决方案及所要达到的效果。实施过程中做好监督协调工作,遇到问题积极改进,并做到每日一查及阶段性检查成效;③总结阶段:做好整个活动过程的记录汇总,总结得与失及未来的打算。鼓励参与人员积极撰写论文并召开座谈会,丰富活动的成果。   1.3评价标准[3] 由我科室自行制定量评标准,制作满意度量表,通过接待、服务、医疗等项目进行评定,统计10分。其中优秀:8分及以上;良好:6~8分;差:6分以下。优秀及良好评定为总满意率。   1.4统计学方法 本文中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用χ2检验。检验标准取0.05。   2 结果   2.1家属满意度对比 患儿家属在QCC活动实施后评价服务优秀的31例,良好的17例,总满意率为96.00%,实施前评价优秀的19例,良好的23例,总满意率为84.00%,QCC实施后的患儿家属的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实施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护理工作人员发表论文对比 本次研究阶段护理工作人员未出现过变更及增减。QCC活动实施前14名护理工作人员发表论文4篇,实施后发表论文18篇,QCC活动实施后发表论文数明显高于实施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品管圈是推动质量管理走向规范化、合理化的优秀的质管体系。QCC活动在日本各大行业均已得到普及,在对日本医疗体系的调研中发现,其技术的领先及素质的打造均得益于QCC的质管体系。QCC的实施能够大大提高工作人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得工作中能够很好的贯彻执行各种相关工作准则,相关人员间的协作精神也得以体现[4]。对于医院整体来说,工作人员的素质提高带动了医院整体凝聚力及形象的提升,全体护理人员均具有以患儿安全为第一的工作理念和工作宗旨,加强培训,人人重视,营造氛围,增加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保证临床护理安全工作真正落实,真正实施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大众[5]。本次研究也进一步证实了品管圈的良好成效,患者家属的满意度明显得到提升,工作人员的热情进一步的放大。找到并解决医疗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让患儿有一个优越的治疗环境,另陪护人员的身心也得到放松,这就是本次研究的宗旨。品管圈在临床中的成效明显,应当在我国医疗体系及更多的相关行业得到推行,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参考文献:   [1]许晨耘,柯雅娟,陈茹妹,等.品管圈活动在手术病理标本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护理管理,):21-22.   [2]王颖雯,沈国妹,孔梅婧,等.品管圈活动降低儿科血液肿瘤病房响铃频次[J].护理学杂志,):49-50.   [3]何万涛.品管圈在儿科手足口病患儿护理中的应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4]马兰兰.品管圈在儿科手足口病患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解放军护理杂志,):60-62   [5]王临润,张国兵,汪洋,等.品管圈在医院药剂科质量管理持续改善中的应用[J].中国药房,):3491.编辑/哈涛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山东省聊城市妇幼保健院儿科
摘要:目的:探究品管圈在儿科住院患儿护理服务满意度中的实践效果。方法:选自我院儿科自2013年1月--2014年10月所收治的180例患儿,按照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参照组患儿在住院期间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儿在住院期间实施品管圈模式护理。比较两组患儿家属对于我院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为97.78%,参照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为83.33%,经比较,组间差异显著。结论:在儿科住院患儿护理工作实施品管圈模式,可以有效提高患儿家属对于我院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医护人员的自身素质,具有重要价值,可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并实践。
关键词:品管圈;儿科;住院患;护理服务;满意
&&&&& 品管圈始于日本,是指处于同一工作场所,具有相同、相近或者互补性质的工作人员,自发的参与管理工作,员工可以通过发挥各自的优点积极工作获得一定的成就感与满足感,从而提高整体的工作质量及效率[1]。近年来,由于品管圈已经成为持续质量改进的流行方式,因此也被逐渐应用到医院的护理工作中。本文为提高儿科住院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对于我院近两年收治的部分患儿实施了品管圈护理模式,且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效果,现将研究过程及数据报道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临床资料
&&&&& 选自我院儿科自2013年1月--2014年10月所收治的180例患儿,其中男性52例,女性38例,年龄均在6个月--12岁期间,平均年龄为(7.5&3.2)岁,住院时间为5天--75天不等,平均住院时间为(15.4&11.2)天。按照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选取2013年1月--2013年12月的90例患儿为对照组,选取2014年1月--2014年10月收治的90例患儿为实验组。男性48例,女性42例,年龄均在6个月--10岁期间,平均年龄为(7.9&3.5)岁,住院时间为4天--64天不等,平均住院时间为(17.5&13.1)天。两组患儿的基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可进行临床对比。
&&&&& 参照组患儿给予用药指导、饮食指导等常规护理。对实验组患儿实施品管圈护理模式。具体如下:
1.2.1 成立品管圈小组
&&&&& 由我科所有护理人员,依据专业技能与工作经验进行投票选举出圈长与辅导员各一名,其余8名品管圈的成员均由我科护士自主参加。
1.2.2 选定品管圈主题
&&&&& 经所有圈员结合各自的临床经验进行讨论,分析并总结工作中的重点注意事项,最后确定以&提高患儿家属对于我科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品管圈的主题。
1.2.3 制定对策并实施
&&&&& 针对较为年轻的护士,护理经验不够丰富的护士进行儿科护理知识和基础知识培训。且护士在接受理论知识培训的同时自主向护理经验丰富者的实践工作进行观摩,并向其请教问题[2]。由护理经验丰富的资深护士来与大家分享工作体会或健康教育经验。可以自发进行角色互换以及情境模拟等活动,达到大家共同学习进步的目的。品管圈成员共同制定了健康知识汇总,并形成了书面材料[3]。以往的护理中,护理人员通常是以口头宣教的形式,向患儿家属进行健康教育,但部分家长会出现记忆不全的情况。将健康教育知识以书面材料的形式向家长发放,便于患儿家属牢记并执行。可以将复杂的知识与操作步骤形成宣教图片,张贴在病区的宣告栏上,便于患儿家长观看、学习。
1.3 观察指标
&&&&& 在患儿出院之前,向患儿家长发放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在家长填写完整后当场收回。调查表包括患儿家属对护理服务的专业技能、护理服务态度等多项内容是否满意。护理满意度调查表的调查结果分为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以及不满意三种,护理总满意度=非常满意+基本满意。
1.4 统计学分析
&&&&& 将两组患儿的研究数据应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卡方检验,在P&0.05时为组间比较差异显著。
&&&&& 经调查比较,实验组患儿家长中仅有2例为不满意,实验组患儿家属对于护理服务满意度为97.78%,参照组患儿家长中有15例为不满意,参照组患儿家属对于护理服务满意度为83.33%,经比较,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详细数据见表1。
&&&&& 品管圈的实施可以让护理工作更加全面、规范,使我科的护理服务更具人性化,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在品管圈中,每一位圈员都在积极主动的工作,使每位圈员的分析问题能力以及解决问题能力都得到了有效提高,同时也增加医护人员与患儿家长的沟通效果,使家长对于医院与医护人员更加信任[4-5]。在本次研究中,实验组患儿家属对于我科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参照组,充分说明了实施品管圈的重要性。而且在本次研究结束后,发现圈员们的专业技能、责任心、主动服务意识等方面均有很大程度的提高,这说明品管圈的实施不仅可以提高患者满意度,同时也可提高参与品管圈医护人员的自身素质及价值。
&&&&& 综上所述,在儿科住院患儿护理工作实施品管圈模式,可以有效提高患儿家属对于我院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具有重要价值,可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并实践。
参考文献:
[1] 占迎祝,蒋慧珍,夏玲玲等.品管圈在儿科住院患儿护理服务满意度中的实践效果[J].临床护理杂志,):52-54.
[2] 彭素近,王英姿,甘婷等.品管圈活动对提升儿科重症病房优质护理服务质量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4(7):108-109.
[3] 张艳秋,李丽.品管圈在儿科静脉穿刺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民康医学,2014(18):74-76.
[4] 李雪,祝融,姜静等.品管圈在提高儿科加床患者满意度中的应用[J].医学信息,2014(34):152-152.
[5] 张慧娜,刘彦平.品管圈在提高儿科住院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中的应用[J].河北医药,2014(3):453-455.
您可能感兴趣的其他文章
&&站长推荐
&&期刊推荐
&&原创来稿文章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邮件地址:
写信给编辑
您的邮件地址:运用品管圈降低儿童病房腕带佩戴缺陷率的实践--《中国护理管理》2015年06期
运用品管圈降低儿童病房腕带佩戴缺陷率的实践
【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管理工具在提高儿童病房腕带佩戴率中的作用。方法:运用品管圈对儿童病房腕带佩戴缺陷进行质量分析、改进,并对实施品管圈活动前、后状况进行比较。结果:儿童病房腕带佩戴缺陷率由实施品管圈活动前的89.2%降低至实施后的34.4%。结论:应用品管圈质量改进工具可提高患儿腕带佩戴的依从性及佩戴率,同时能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圈员运用品管圈管理工具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该方法值得儿童病房推广应用。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基金】:
【分类号】:R473.72【正文快照】:
《患者十大安全目标》中第一目标为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提高医务人员对患者身份识别的准确性[1]。为进一步加强对患儿的安全管理,规避医疗风险,优化护理流程,提高医务人员在各项医疗活动中对患儿识别的准确性,我院推行使用身份识别腕带。由于儿童的特殊性,其佩戴率和依从性较差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李蕊;;[J];中国护理管理;2006年04期
周丽萌;徐建萍;;[J];中国护理管理;2013年04期
石岚;徐卫英;董赟;王烈亮;戈卓;吴毓东;;[J];中国护理管理;2013年05期
谢炜坚,钟华荪;[J];实用护理杂志;2000年10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文丽;李晓兰;叶金泉;;[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10期
王吉星;;[J];当代护士(专科版);2009年11期
韦清蓉;;[J];中国护理管理;2007年07期
吴碎秋;闵小彦;;[J];医院管理论坛;2011年04期
黎艳鲜;黄伟震;陆青;李萍;张素专;黄妹青;;[J];广西医学;2012年01期
周丽萌;徐建萍;;[J];中国护理管理;2013年04期
金伟飞;周菊珍;马红丽;章雅杰;傅文珍;张宇平;朱亚玲;郭航远;;[J];医院管理论坛;2013年09期
米慧;梁冠梅;;[J];滨州医学院学报;2013年06期
廖春莲;谭春燕;胡盼;谢政蓉;;[J];重庆医学;2014年13期
胡秋霞;荣凤梅;;[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4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淑莹;郭礼;;[A];2014年河南省儿科优质护理服务规范管理培训班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周丽萌;[D];山西医科大学;2013年
徐丽;[D];郑州大学;2014年
梁燕;[D];郑州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魏小斌;[J];中国输血杂志;2005年03期
田涛,陈惠珍;[J];护士进修杂志;2001年01期
马新娟;张艳华;郑卫红;;[J];护士进修杂志;2008年19期
李蕊;;[J];中国护理管理;2006年04期
杨卉;黄金;;[J];中国护理管理;2008年01期
许晨耘;柯雅娟;陈茹妹;冯菲菲;蔡秋;;[J];中国护理管理;2012年01期
徐建鸣;丁万红;方亭妮;金志芳;;[J];中国护理管理;2012年01期
潘文敏;;[J];中国护理管理;2012年11期
韦春莉;;[J];护理管理杂志;2006年01期
李旺君;王利香;;[J];护理管理杂志;2007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王利香;李旺君;;[J];家庭护士;2008年03期
王秀芳;;[J];全科护理;2011年12期
龚谢雯;孙维文;叶珠慧;;[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12年01期
章飞雪;王莲月;于燕燕;李云霞;徐枝楼;黄建莉;;[J];中国现代医生;2012年27期
黄贤娜;;[J];中国美容医学;2012年16期
赵应兰;邓开琴;邹昌兰;王靖;;[J];黑龙江医学;2013年07期
刘敏;张健;白晓霞;;[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年16期
张伟琴;;[J];中外医学研究;2013年33期
李敏玲;刘小敏;李会玲;李宁;宋晔;张晓玲;闫芍药;;[J];护理管理杂志;2013年06期
王飞;;[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3年1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汤语忌;;[A];2013年河南省精神科护理危机管理与沟通技巧培训班论文集[C];2013年
余巧灵;;[A];2011年浙江省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学术年会暨康复新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11年
马慧仙;宋飞;汪怡翠;;[A];中华护理学会第16届全国手术室护理学术交流会议大会资料[C];2012年
李志菊;;[A];2012年安徽省科协年会省护理学会分会场安徽省护理学会护理专业化发展暨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2年
吴明珑;杜杏利;;[A];全国门急诊护理学术交流会议、第14届全国骨科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杨玲;;[A];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2013第十四次全国呼吸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3年
徐群英;;[A];浙江省第二十届基层卫生改革与发展学术会议大会论文集[C];2012年
周鑫;李玲;王彦峰;贺学宇;叶啟发;;[A];2013中国器官移植大会论文汇编[C];2013年
何君;汪凡军;祖玉丽;胡朝晖;欧阳小峰;张坤波;;[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资料汇编[C];2008年
蔡美;张艳春;;[A];2013年新医改形势下护理管理创新论坛暨护士长(品管圈)培训班论文集[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 肖明朝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护理部主任 赵庆华;[N];健康报;2013年
姚常房;[N];健康报;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梁燕;[D];郑州大学;2014年
张秀梅;[D];安徽医科大学;2013年
李束;[D];南昌大学;2014年
吴超;[D];吉林大学;2014年
徐丽;[D];郑州大学;2014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喜报#我院新生儿科“Angelbaby”圈 荣获第三届全国医院品管圈大赛二等奖_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爱微帮
&& &&& 【喜报】我院新生儿科“Angelbaby…
  10月23日至25日,由中国医院品管圈联盟、清华大学医院管理研究院主办、深圳市公立医院管理中心协办的第三届全国医院品管圈大赛在深圳举行。我院新生儿科“Angelbaby”圈(主题:降低监护病房新生儿皮肤损伤率)代表我院参加此次比赛,并荣获全国二等奖。  9月30日,从总共参赛的全国各省市315圈中,经过大赛组委会对参赛品管圈申报材料、品管圈开展期间各类开展记录与数据分析资料的详细评定,来自全国232家医院的243个品管圈项目团队通过预审入围决赛。本次决赛奖项分为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多位台湾地区、大陆地区的品管圈专家在大赛中担任评委,经过2天的激烈角逐,面对如林的强手,我院护理部肖红著主任带领吴疆副主任、新生儿科吴莉华护士长、党办詹凡副主任,携“Angelbaby”圈从102个三级医院护理组参赛圈中脱颖而出,获得殊荣!  据悉,在护理部的指导下,新生儿科吴莉华护士长带领团队积极开展品管圈(QCC)工作,将科学的管理方法应用于临床,提升护理成效。此次我院新生儿科“Angelbaby”圈代表医院首次参加全国医院品管圈大赛并获二等奖,成绩来之不易,这其中凝结着新生儿科吴莉华护士长、新生儿科及护理部全体人员艰辛的汗水与努力!  品管圈作为医院全面质量管理的重要管理工具,被广泛应用于先进的大型医疗机构。在我院领导的关怀和指导下,护理部自2013年起就积极开展品管圈活动。之后,护理部每年组织全院品管圈开题和结题评审,一步一个脚印地深入推进此项工作,以达到持续改进护理方法,提升护理品质的目的。此次参加全国比赛的新生儿科“Angelbaby”圈是从2014年度开展的28个护理品管圈中,通过院内层层评比,选拔出来的。医院护理分管院领导张建军副院长十分重视我院护理品管圈参加全国比赛的工作,多次亲临院内品管圈评比会,并给予了许多重要的点评与指导,极大地激励了护理品管圈工作的进步与发展。医院林军院长、刘群男书记、司远仁书记、张雅芳副院长给予了此次参赛品管圈极高的关注与肯定,极大地鼓舞了我们参加全国比赛的士气与热情!质管科、药学部、党办、科教科、医务科、院感办主任及科护士长们也纷纷提出改进建议,促进了“Angelbaby”圈内容的丰富。  我院选送的“Angelbaby”圈以护士护爱之下的新生患儿为中心,寓意初生的婴儿如天使般降临人间,在白衣天使充满阳光、全方位温馨专业的关爱下逐渐康复、茁壮成长。该圈以“降低监护病房新生儿皮肤损伤率”为工作主题积极开展工作。活动中,圈员们通过运用各种质量管理工具,如查检表、柏拉图、鱼骨图、冰山图等,遵循PDCA循环,从制度、流程、职责、培训、督导、执行等各个环节进行质量持续改进,最终形成标准化的作业指南,并在新生儿科推广实施。  为增加品管圈的竞赛实力,在新生儿科主任的大力支持下,我院护理部和新生儿科用了一年多的时间,来加强新生儿科的护理学科建设,先后获得湖北省新生儿专科护士培训基地、举办新生儿省级护理继续教育学习班、申报新生儿国家护理专利、发表专业论文、开展新生儿护理新业务新技术等。与此同时,护理部肖红著主任指派吴疆副主任担任品管圈辅导员,对新生儿科品管圈的每一个开展步骤进行严格指导。不仅如此,多少个日夜,肖红著主任对参赛项目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审阅与排演,立志尽最大努力来完善品管圈的项目。“功夫不付有心人”,我院品管圈项目规范的实施步骤、详实的图表分析、细致的幻灯制作,以及新生儿科吴莉华护士长和党办詹凡副主任声情并茂的出色演讲为新生儿科品管圈力压群雄赢得了宝贵的分数!  此次医院品管圈全国大赛已圆满落幕。在闭幕式上,中国医院品管圈联盟主席刘庭芳教授表示:品管圈事业是终生的,没有止境。因此,我们将再接再厉,继续用品管圈方法激发医护人员参与管理的热情,主动发掘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为推进我院品管圈及全院护理工作的持续发展做出不懈努力!!!(护理部供稿、供图)我们一直在努力这里有您最想看到的信息这里是我们心与心交流的平台请关注我们--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微信号:hbszsyy,或长按二维码自动识别
点击展开全文
湖北省中山医院是“三级甲等医院”,第一批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是一所集医疗、科研、教学、预防、康复为一体的综合性医院,是医保和商业保险定点医院。
您的【关注和订阅】是作者不断前行的动力
本站文章来自网友的提交收录,如需删除可发送邮件到 bang@ 或联系QQ ,
(C)2014&&版权所有&&&|&&&
京ICP备号-2&&&&京公网安备34}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儿科护士年度工作总结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