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低迷到经济什么时候好转会好转?靠什么好转?

中国经济增长潜力靠什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鸿儒论道”是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与刘鸿儒金融教育基金会联合发起的同名论坛,关注中国金融与宏观经济中的各种问题,致力于为学者、监管者和业界专家搭建跨界交流的平台,为中国经济和金融提供专业意见。鸿儒论道最新文章
  【财新网】(专栏作家 颜色)相对于经济的长期增长而言,现有的经济分析更关注的是短期经济增长。就短期来看,众所周知,中国经济现在面临非常严峻的转型问题,其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GDP增速一直在往下跌,很多人都怀疑中国模式走到了尽头。中国到底还有没有可能在未来的30年继续维持高速增长,这是很多经济学者和精英人士都十分关心的现实问题。这种现实性体现在,很多人会问,中国现在还能不能在国内投资,能不能在国内买房地产?如果中国经济增速继续下滑,是否应该赶紧把资产换成美元,早点准备移民?
  乐观地讲,如果短期的下跌只是转型的痛苦期,那没关系,过两年经济增长的势头又会重新提振;如果经济增速能保持在7%,也已经相当不错了,以目前中国经济的体量,这样的增速意味着GDP每年增加一个土耳其;如果这一增速能保持30年,那么中国真的将变成一个高速增长的经济体,因此我们没必要非要追求双位数的增长。
  问题关键在于,中国的GDP增速是否会一路下滑?假定今年的增速是7%,在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明年的GDP增长目标可能定在6.5%。有人担心,照这个趋势下去,经济增速会不会一路下滑。要回答这个问题,其实说白了,就是要理解中国过去的经济增长模式,搞清楚经济增长的驱动力是什么?为什么原来的驱动力不能再驱动了?我们有什么新的驱动力?如果我们有新的驱动力,怎样才能把这些驱动力发挥出来?
  对于上述这些问题,每个人可能都有自己的回答。总的来说,过去的增长模式是什么?很简单,投资拉动与出口驱动。
  具体来说,投资拉动就是一种要素推动的增长,长期以来我们依靠的投资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房地产投资,二是政府的基建,三是制造业的投资:
  如今这三项主要的投资拉动效果都比较疲软,相对比较稳健的还是基建投资,虽然前一段时间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地方债和反腐败等等,曾经一度也比较低迷,现在我们看到基建的投资逐步开始活跃起来。特别是明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很多重大项目有可能会启动,所以地方的基础设施投资还算比较稳固。
  但房地产的投资比较疲软,由于前段时间新建住房太多,特别是二、三线城市的房产库存较多,到底什么时候能够走出库存周期,各方观点不一。尽管从目前来看,房地产交易仍然呈现出量价齐升,但是房地产的投资依然是比较疲软。
  制造业的投资是最核心、最根本的驱动力,但制造业的投资是非常低迷的。制造业的投资,是与中国中长期经济增长的愿景和信心联系在一起,因为制造业的投资要等5-10年以后才开始慢慢回本,投资制造业会关心2020年、甚至2025年的经济状况,换句话说,5到10年之后能否赚钱,才是制造业投资关心的关键问题。对此,市场情绪普遍比较悲观的。
  出口方面,近几个月来,中国出口都呈现负增长,其原因在于,在中国刚刚加入WTO的那几年,出口的年增长率曾达到过20%—30%,这将一举拉动GDP五个百分点左右。但出口是和外需息息相关的,而由于欧美国家受本国经济萧条的影响,对中国产品的需求疲软,因此从长期来看,中国的出口再也难以恢复到2002年以后黄金时期的增速了,中国传统贸易伙伴的增长潜力基本上已经用尽了。相应的,在国际贸易市场中,中国试图将市场份额从30%提高到40%是十分困难的。
  要想继续靠出口拉动经济,另一条途径是产业结构升级,出口中高端的产品,但这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因此,从数据上看,出口在GDP中的份额也在不断下降:现在已经下降到20%了,最高的时候有30%多。
  此外,由于本国经济的发展,本国居民的购买力也在逐步的增加,内需的相对重要性越来越高,而出口已经不再是我们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如前所述,投资低迷的主要原因在于投资信心非常低迷,为什么投资的信心非常低迷呢?这就是我所关心的问题:为什么大家对中国经济中长期增长信心不足?
  我们经常讲要转型,要转变成一个以消费和服务业为主要增长驱动力的经济体。从某种程度上讲,我们已经逐步实现了这一转变,可是我们没有投资,没有供给侧。我们尤其强调供给侧,因为中国经济现在的疲软是三期叠加造成的,有短期的问题,也有中长期的问题,而中长期问题就与供给侧相关。如果我们片面强调消费,片面强调服务业,其实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尽管我们强调消费驱动经济增长,但是消费不能片面脱离实体经济,否则就很有可能重蹈美国次贷危机的覆辙。
  总之,我们认为,现在中国经济的长期增长主要还是供给侧出了问题,因此我们非常赞成中央说的供给侧改革。为什么供给侧出问题?为什么投资不足就是供给侧出了问题?为什么投资会不足呢?这就是我们现在想要回答的根本性的问题。
  图:中国与美国的经济增长前景
  上图对比了中国与美国的经济增长前景,图中上方的曲线代表美国GDP的长期增长趋势,而下方不同颜色的线都是在假设中国以不同的GDP增长率的经济前景:假设中国能保证8%以上的增长率,我们可能很快就能赶超美国了;如果我们稍微低一点的增长率,赶超美国也是有希望的;但是如果增长率过于低,低到4%以下,赶超美国就遥遥无期了。
  赶超美国不是一件很重要的事,但它是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如果我们真的能保持6%—7%的中高速的增长,等到建国一百周年时,中国很有可能成为真正的世界最大的经济体。
  但是如果我们做得不好,那么经济增长前景就将是最下面那几条缓慢增长的曲线,用现在流行的一个词来说就是中等收入陷阱。
  尽管目前关于中等收入陷阱是否存在,学界有很多争议,我觉得这取决于怎么定义,但无论如何,确实有很多中等收入国家的经济徘徊不前,这是一个事实,例如一些拉美的国家,人均GDP一直徘徊在美元的水平线上。如今中国的人均GDP正好处在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数上,即美元,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节点。如果中国要想再实现持续30年的中高速的增长,那就必须要转型,因为原先的投资和出口已经无法再作为经济增长的驱动力了。
  图:各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比较
  上图展示了一些国家在面临中等收入陷阱时的结局,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别的国家怎么走出中等收入陷阱的。图中的纵轴是人均GDP,一般认为,3000美元以下通常被认为是一个贫穷国家,突破人均3000美元便进入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我们暂且将中等收入国家的上限定为人均GDP达到15000美元,而图中的横坐标代表实现相应的经济增长需要的时间,那么从图中可以看出,表现最好的是日本,日本从人均3000美元到人均30000美元花了60年的时间;其次,韩国是从人均3000美元达到人均20000多美元,大概花了35年,也相当了不起了。此外,葡萄牙由于工业化较为漫长,从人均3000美元到人均20000美元花了60年。墨西哥现在还没有突破中等收入陷阱,人均GDP就徘徊在一万美元上下,所以墨西哥是典型的没有走出中等收入陷阱。还有很多其他国家,人均GDP也长期徘徊在一万美元以内,泰国、阿尔及利亚,秘鲁,这些国家都没能走出中等收入陷阱。
  然而,如果我们限定在二战以后不通过侵略、殖民等其他途径,仅仅通过现有的世界经济政治秩序而成功走出中等收入陷阱,成为真正发达国家的例子,事实上屈指可数。照此定义,日本也不能算,因为日本在二战之前已经发达了,日本之所以能成功走出中等收入陷阱,还涉及到很多其他因素。真正通过现有的世界经济秩序、成功摆脱中等收入陷阱的,我认为最最典型的就是韩国跟台湾地区。
  绝大多数国家或地区都能摆脱贫困陷阱,即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这条线;但是15000美元这条线,在现有的世界秩序下是比较难超越的,现有的成功案例并不多。之所以很多国家难以摆脱中等收入陷阱,其背后的原因在于不同的发展阶段的增长机制是不一样的。
  我们可以粗略地把增长机制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要素驱动型的阶段,当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均GDP在3000美元以下,要想实现经济腾飞,只能靠要素驱动型的增长。
  第二阶段是效率驱动型的增长,即对于中等收入国家来说,经济增长的主要的驱动力来自于效率。
  第三个阶段是创新驱动型的增长,当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均GDP达到15000美元以上,经济增长的驱动力来自于创新。
  当然,这种划分并不是说在第一个阶段就没有效率和创新的驱动力,经济增长的驱动力在每个阶段都是混合的,但是每一阶段主要的驱动力是不同的。
责任编辑:杜珂 | 版面编辑:王永
财新传媒版权所有。如需刊登转载请点击右侧按钮,提交相关信息。经确认即可刊登转载。
新闻订阅:订阅后,一旦财新网更新相关内容,我们会第一时间通过发邮件通知您。
在这里,您可以选择接收的频率:
确定增加订阅含有的新闻?
,您所订阅的新闻会发送到邮箱:(此邮箱不可更改,且每个邮箱最多可同时订阅20个关键词
您已选择接收的频率为
苹果客户端
安卓客户端
财新名家推荐
更多专栏文章
全站点击排行榜
全站评论排行榜
热词推荐:
新媒体实验群  先发一段我在关天写的文字:  自从中国经济模式从出口和投资拉动型模式受阻后,本应该转向为消费型经济。什么是消费型经济呢。就是通过老百姓的消费欲望而带动整个生产链条。这和投资性经济,本质没很大区别,不过就是驱动生产链条的火车头不同而已,生产和消费的产品不一样。投资性经济,可能固定资产更多点,比如工厂,公路,房地产等。而消费型经济,产品偏向快速消费品,文化产品等。打个比方,比如某个明星某套衣服受到妇女们的追捧,那么就会驱动一条服装消费的生产链条。某个手机被研发出来,被追捧就驱动一个生产链条。小清新的电影受到追捧,然后马上会很多投资干这块的电影拍摄。然后你会发现,中国的政府开支,受到了反腐的影响,政府不敢花钱,然后政府消费驱动的生产链条就萎缩了。文化产业受到新文艺思维的影响,主旋律干预市场,然后文化产业必然萎缩。宽容的市场并不一定出好的作品,但是不宽容的市场肯定出不了好作品。插句题外话,第一届舞林大会牛逼吗,当然牛逼,这届的人和美国流行舞蹈搞过一次中美舞林争霸,还赢了。市场化的文艺市场并都是糟粕,精华肯定是需要一个土壤的。再打个比方,西方的艺术品拍卖,经常有些所谓看不懂的艺术品排出了天价,我们常常想,尼玛这要是我喝醉了也可以画出来。艺术品也是一种消费型经济,除了艺术品的艺术价值外,很重要一点在于它审美说阐述的另类、宽容心,多元性和艺无止境的心态培养出来的土壤,一个巴黎,可以养活世界一半的艺术家,你说这些艺术家能生产一支牙膏、还是一个灯泡,不能,但是他们的艺术品可以带动世界的艺术品消费生产链条,并辐射到其他产业,比如建筑业,如果简单按照功能的需要,我们街上所有建筑都是水泥盒子,是艺术给人类带来了追求,产生了“美”的消费,人们肯花钱去把房子造的更有艺术感,把自己的家装修的愉悦舒服。一个缺乏宽容的文艺环境,被定义出来的“美”,必然限制人们的消费情趣,从而扼杀一个消费市场,谁也不敢去消费“奇奇怪怪”的东西。之所以扯这么多,大家都能明白,西方在后工业化后,消费经济能够推动经济继续走下去,真是这种宽容。在中国,我们走向消费型经济,也需要宽容。西方的消费型经济,不止是简单的消费品,他们把资本大量的投入到无形财富的创造中,比如科学研究,为未来的竞争带来优势,而中国也在大量投入研发资金,但是据新闻报道,中国的科研经费成为教授的提款机,触目惊心。我们不乏战略的布局,但是我们缺乏实施的土壤。中国的教授拿到科研项目,靠的是跑项目,靠腐败。而中国高校的实际权力不在学者手上,而在,,,手上。所以总结下,中国转向消费型经济后,几大消费火车头都不足够拉动生产链条。中国的经济将会继续恶化,而且伴随着楼市泡沫的破碎,庞大的货币规模,人民币实际购买力会加速贬值,大量的富人返贫,而穷人更穷,在财务支出这块,再省,用在食品药品这块是少不了的,所以除了快速消费品市场外,没啥搞头。所以现在街头徐了快餐店、小型便利店生意尚可,其它大量倒闭的原因。  以下为补充部分:  反腐拖了经济后腿。首先我对反腐持中立态度,既不支持也不反对。反腐抑制了政府和有钱人消费。基于我上面说的消费型社会,消费是会社会生产链条火车头的作用,而中国是基尼系数很高的国家,简单说就是贫富差距很大,大多数老百姓消费能力有限,而有钱人又不爱在国内消费,实际政府消费就起着拉动生产链条的火车头作用(不是全部,但是比例很大),其实,花钱才能挣钱,一味省钱并不能挣钱。反腐导致政府连必要的开支都节省(有人肯定要点赞的)这样就产生连锁反应。有人要说政府是公共部门,有预算,花钱也是花老百姓的。可是世界有哪几个国家是土地归国家所有的,并拥有大量国有企业的,拥有庞大社会财富的?实际上中国政府并非一个间单的公共部门,而是一个超级财团,一个大企业,托拉斯,它参加社会生产,也参及财富分配,也参以社会消费。国家拢了这么多钱上来,却说,我要省着花了。社会贫富悬殊,唯有财富二次分配才行,有钱人做善事的不多,必须靠占有优势地位的国家对国民再次转移财富,这个转移可以向澳门那样派糖(红包)的方式,也可以用社会福利,也可以采取政府消费,拉动生产方式(这个规模更大,而且能建立起社会消费信心),但是大家也看到了借着反腐,各级政府都严控消费。所以,本人并不反对反腐,但是希某D某政府,应该平??好反腐和政府消费的关系。对腐败者用法制体系作外科手术一样定点清除,而不是搞铲草皮一样,野草没了,绿色也沒了。  有空再谈谈反腐对经济的第二层破坏,这层更历害。
楼主发言:7次 发图:0张
  满口胡言,贪官消费的钱是民脂民膏,是从老百姓身上扒下来的皮,对腐败零容忍社会才能健康发展,否则就不是经济问题这么简单了  
  我很少发言,但觉得你新年第一天就是来讨骂的,宝器。  
  你这个看法很典型,第一,贪官贪了钱也是要消费的,吃饭,饭店老板赚钱发工资给厨师,厨师有钱就去泡妞,小姐有钱了就去买服装,服装店有钱去买股票,,,股民有钱去吃好的。这样一来,贪官的消费就带动了一大串人的消费。第二,我说的是政府消费,不是特指贪官消费,但是二者对拉动生产链条的原理是一样的。第三,政府在财富获得和分配具备特殊优势,对消费型经济也比其他人有更多义务。  
  把钱发给老白姓更好  
  @网络小神仙
06:31:34  你这个看法很典型,第一,贪官贪了钱也是要消费的,吃饭,饭店老板赚钱发工资给厨师,厨师有钱就去泡妞,小姐有钱了就去买服装,服装店有钱去买股票,,,股民有钱去吃好的。这样一来,贪官的消费就带动了一大串人的消费。第二,我说的是政府消费,不是特指贪官消费,但是二者对拉动生产链条的原理是一样的。第三,政府在财富获得和分配具备特殊优势,对消费型经济也比其他人有更多义务。  -----------------------------  如果能让大多数人吃住无忧,看病无忧,我觉得大多数人都会超前消费。症结:大多数人没有安全感。
  @tyhelios
06:39:47.0  如果能让大多数人吃住无忧,看病无忧,我觉得大多数人都会超前消费。症结:大多数人没有安全感。  —————————————  现在降息,就是逼社会弱势群体去消费,去拉动生产链条,他们没什么钱,还不断贬值少量的一点钱,很不人道。现在物价都涨成什么样了,乃乃的。他们只要"政治正确",无碍盲人骑瞎马。  
  反腐对经济的第二层破坏,也是最严重的,就是官员怠政。官员一旦失去对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对经济发展是致命性的内伤。至于为什么怠政,您别问我。  
  这是沙发???  
  反腐既不能拖后经济也不能促进经济,只是让政权维持更久一点。
  把钱给我我也会花
  楼主是来没腐败代言的。
  楼主屁话连篇。楼主全家都是腐败分子  
  将来学李自成抄家吧,这个来钱快。  
  @网络小神仙
06:31:34  你这个看法很典型,第一,贪官贪了钱也是要消费的,吃饭,饭店老板赚钱发工资给厨师,厨师有钱就去泡妞,小姐有钱了就去买服装,服装店有钱去买股票,,,股民有钱去吃好的。这样一来,贪官的消费就带动了一大串人的消费。第二,我说的是政府消费,不是特指贪官消费,但是二者对拉动生产链条的原理是一样的。第三,政府在财富获得和分配具备特殊优势,对消费型经济也比其他人有更多义务。  -----------------------------  只有贪腐者才会在家里藏成吨的现金,企业家的钱都去做投资了。潜藏在家里就是存量,拿出来充公变成了流量。资金流动才能产生效益啊!哈哈
  楼主,现在不反腐,以后连屎都无得吃!  
  楼主家肯定以前靠腐败或是与腐败分子有联系发家尝到甜头了,所以,现在反腐断了利益输送来源就在这儿屁话连天了。你想一直维持一边朱门酒肉臭,灯红酒绿,纸醉金迷,买官卖官,官商勾结;一边路有冻死骨,冤屈无人诉,无钱无权连狗都不如的社会?为了你所谓的“经济繁荣”?你想中国社会沦落到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地狱?
  楼主是说反了。  经济学下滑,才逼迫出反腐的。  你想,经济下滑,工厂倒闭,员工失业,绝大部分人的生活水平降低,而贪腐猖獗,到处煽动民众的愤怒情绪,惹得到处都是次起彼扶的群体性事件,不断动摇了执政者的根基。像前几年国外执政党突然垮台的事也很可能上演。  反腐,是经济下滑的必然选择。而不是楼主所说,反腐才导致经济下滑的。  反腐,对部分畸形消费领域的有打击,例如高端烟酒和其他奢侈品(都是官员或者官员家属消费的),但对整个经济领域的正面作用要大得多的。
  @网络小神仙
07:16:44  反腐对经济的第二层破坏,也是最严重的,就是官员怠政。官员一旦失去对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对经济发展是致命性的内伤。至于为什么怠政,您别问我。  -----------------------------  放你妈的屁。  利比亚,墨西哥等国家那么多贪腐,也不见得他们的官员非常勤政,把这些国家建设成世界一流牵过。  事实上,全世界最廉洁的国家都是最稳定的,经济各方面都非常好。  你可以例举全世界最腐败的国家是稳定而且繁荣的吗??
  @网络小神仙
07:16:44  反腐对经济的第二层破坏,也是最严重的,就是官员怠政。官员一旦失去对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对经济发展是致命性的内伤。至于为什么怠政,您别问我。  -----------------------------  @x5-01-02 20:38:29  放你妈的屁。  利比亚,墨西哥等国家那么多贪腐,也不见得他们的官员非常勤政,把这些国家建设成世界一流牵过。  事实上,全世界最廉洁的国家都是最稳定的,经济各方面都非常好。  你可以例举全世界最腐败的国家是稳定而且繁荣的吗??  -----------------------------  点赞!
  @网络小神仙
07:16:44  反腐对经济的第二层破坏,也是最严重的,就是官员怠政。官员一旦失去对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对经济发展是致命性的内伤。至于为什么怠政,您别问我。  -----------------------------  包子是个傻X
他要懂这个就不是包子了!
  @x5-01-02 20:34:27  楼主是说反了。  经济学下滑,才逼迫出反腐的。  你想,经济下滑,工厂倒闭,员工失业,绝大部分人的生活水平降低,而贪腐猖獗,到处煽动民众的愤怒情绪,惹得到处都是次起彼扶的群体性事件,不断动摇了执政者的根基。像前几年国外执政党突然垮台的事也很可能上演。  反腐,是经济下滑的必然选择。而不是楼主所说,反腐才导致经济下滑的。  反腐,对部分畸形消费领域的有打击,例如高端烟酒和其他奢侈品(都......  -----------------------------  反腐,反个JB
你妈直接民主不就完了吗?嘛事儿都解决了。你们这帮臭五毛,就会歪理邪说。
  专家专家。  
  @网络小神仙
07:16:44  反腐对经济的第二层破坏,也是最严重的,就是官员怠政。官员一旦失去对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对经济发展是致命性的内伤。至于为什么怠政,您别问我。  -----------------------------  @x
20:38:29  放你妈的屁。  利比亚,墨西哥等国家那么多贪腐,也不见得他们的官员非常勤政,把这些国家建设成世界一流牵过。  事实上,全世界最廉洁的国家都是最稳定的,经济各方面都非常好。  你可以例举全世界最腐败的国家是稳定而且繁荣的吗??  -----------------------------  @天天想玩天天输
21:57:07  点赞!  -----------------------------  再点赞!
  政治体制不改下的反腐也就是一帮贪官在反另一帮贪官!!
  艹楼主家全体女人,把钱分给老百姓是不是更能拉动消费,艹楼主全家女人……………………
  @铁戈鸣-03 01:25:26  艹楼主家全体女人,把钱分给老百姓是不是更能拉动消费,艹楼主全家女人……………………  -----------------------------  就目前来看,反腐的钱,还是回到了利益阶层(公务员群体),目前的体制,就跟封建时代的反贪官,没有任何的区别,庞大的利益阶层,逐渐造成了统治阶层的垮台;  什么时候人民能有真正的监督权和选举权(就是民主,简单的说,你做错了事,我可以通过选举,直接罢免掉你)。  仔细体会我说的“真正的”的含义,而不是现在的走形式的选举和监督权力;  香港的选举,也正是避免步入国内同样的情况。  如果国内都是象这种不明情况的人群,那富强的路就任重而道远了。
  人家卷了钱,连老婆孩子情妇都存国外去了,刺激了国外的经济,在国内消费个屁啊!这么简单的道理。
  没看懂楼主说什么,现在政府"消费"改修路了,不过"消费"方向变了而已。
  腐败,政府消费,官员受益。  修路,政府消费,市民受益
  楼主说的不错,点赞一个。反腐不太成功:第一没有全国性的成果,仅限于73一个人在战斗,上下两重天;第二,只有治标手段看不到治本对策,让更多人失望,失去携名望一统江湖大好格局,变成危局、迷局,事倍功半。
  是二种道路的问题  1是反贪腐可以利用红色贵族打压的方式。这种方式快点。  2是民主的方式。民主的方式可以调动老百姓的积极性,还不耽误经济发展。当然民主的方式第一需要足够开明,二是在组织架构上要做些调整。可能你说民主方式反腐太傻了,怎么可能,其实延续胡温时代民间反腐的基础,继续向前走是可以实现的。比如花总,专门检查贪官手表的那个人,包子一上台,不是利用这些人,而是约谈,让他们都闭嘴。还有让媒体监督有足够的强大,这样就可以挖出更多贪官。其实政府百姓一起努力,慢慢的一个个揪出贪官。而且揪出贪官的同时,提升了民主的实际操作空间,也让党的威信更大。然后再说经济问题,经济毕竟是人在操作的,火车再牛逼也要人去开。内外气氛,还有官员是否内心抵触你,很重要。因为一旦出现人心离散,大家都不服你,觉得你丫的实际上就是独C,打击异己,然后人人都表态,其实都不愿意干事,说真话。这样就出现决策失灵,信息反馈失灵。就和当年大跃进一样,底下欺瞒,都不说真话,这样经济再好的基础就要玩完。所以这样一分困难,就会变成三分困难。中国经济有点问题就变成问题挺大。然后经济不行了,老百姓遭殃了。但是还有人在哪里唱,打击贪腐好啊,挖肉啊什么的,以后会慢慢好起来的。幼稚的不行。
  楼主的意思是反腐是错误的喽?  
  房地产是蕴藏腐败的最大温床。  打击房地产泡沫,打击腐败,中国才能提高竞争力,社会才能安定,否则,一切努力白费。
  我宁愿穷点,也不能让帮孙子好过  
  贪官的钱,大部分转移到国外,或者藏在家里,或者买国外的奢侈品,真正用在国内消费的只是一小部分而已。  指望贪官拉动国内消费经济是妄想。
  治大国若烹小些 大熊这个道理都不懂瞎胡整结果是一片萧条
  经济下滑到底是不是因为反腐,特色腐败官员要问问民意!可以就此展开话题开展全民大讨论!  
  主要是国际环境,金融危机引发的世界性消费萎缩,以出口为主的中国,2008年影响很大。4万亿,只是延缓危机传递到中国。并不是说4万亿就让中国躲过去了。当时预判这波金融危机是V型底,可能2,3年就过去了,可是已经过去了7年,还没走出来,可见是个U型底。  4万亿,进行了大规模的基础建设,好处是我们现在便利的高铁都是那时候建的。缺点是通过扩大产能的方式去消灭产能。使得产能过剩继续增加。如果世界金融危机如预判的2、3年内就过去,世界经济恢复,那么这事情也不大,过剩就过剩点。  到了2012后,那啥了。  这时候世界经济危机还没有显示出复苏的迹象,经济处于高速发展阶段,产生了一个虚幻的感觉,就是危机离自己很远。  这时候如果冷静的预判,遥遥无期的经济恢复,过剩的产能这个炸弹,即将爆发,唯一的办法就是使投资性增长为主的经济转变为消费型为主的经济。就是鼓励居民消费,营造良好的社会消费氛围。  而中国人传统的消费观念还是节俭。这时财富分化的2端,富人和国家就有更大的消费牵引火车头的义务。但是由于反腐的需要,大力压缩国家开支,政治气氛也吓人,富人也被吓的不敢乱花钱,有钱也转移到国外,去国外消费,比如移民,财富转移,去欧美买房。  由于国内经济环境的恶化,一些华丽的地缘政治主张,大量的国企也开始对外投资,把钱砸出去,加剧了国内矛盾。  所以反腐固然很重要,但是不要赶在消费经济建立初期去弄,错误的时间反腐。  那啥,中国每次偏向右的反义词,例如三年灾难和最近的股市,中国都很衰。要么是几千万户籍消失,要么是万亿规模的财富消失。
  是zz和经济不行了才倒逼反腐,然后才有了你说的怠政问题。  每天各种花样规定层出不穷,又没有一个合情合理的制度,弄的上下不安,缩手缩脚。  到最后一切都成了空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经济形势什么时候好转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