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空军运输机坠毁毗邻什么河,运输条件好?

印度文化神秘之谜
&&&&&&&&&&&&&&&&
/ 印度文化神秘之谜 
引 言  在中国,家喻户晓的《西游记》故事,给我们描述了一个“西天极乐世 界”。这个神奇的土地就是——印度。  印度位于亚洲的南部,高耸的喜马拉雅山把印度与亚洲大陆隔开,在地 理上形成一个单独的区域,即南亚次大陆。印度北部是印度河—恒河平原, 这里一直是印度重要的经济、文化区域;中南部是温德亚山脉,它以自然的 形势把大陆分成两半,北半部是塔尔沙漠,南半部则是德干高原,这里山脉 起伏,有茂密的森林和丰富的矿产资源。  和古代埃及的尼罗河、两河流域以及中国的黄河、长江一样,印度河、 恒河同样酝酿了光耀人寰、彪炳史籍的古代文化。古埃及、巴比伦、中国、 印度同被称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  在距今五十万年以前,印度次大陆上就已有了远古先民,他们同样是刀 耕火种、渔猎采集,在此一代代地繁衍生息。到了距今一万年左右的新石器 时代,印度境内遍布了居民点,人们已开始从事农业,驯养家畜,制造精美 的生活用具。这一切,为一个辉煌灿烂的古代文明的诞生提供了沃土。  印度文化神秘之谜第一章废墟下的辉煌  在浩渺的历史长河中,一代灿烂的文明戛然而止。乱石枯坟,记载着多 少令人困惑的谜团??  1.是谁毁灭了哈拉帕文化?  印度次大陆文明的曙光,究竟从何时开端?在 20 世纪以前,人们一直是 从印度一雅利安人进入印度河流域算起,时间大约在公元前 14、15 世纪。这 样,印度也就难以列入世界文明古国的行列。可是,当人们读到印度最古老 的文献——《吠陀经》的一些诗句时,常常发现,雅利安人初侵印度河流域 后,曾与原始居民进行过无数次剧烈的战斗,并摧毁了他们的许多城堡。这 就不能不使人们产生联想:在雅利安人到达次大陆之前,这里一定曾有过居 民、城堡和高度发展的文化。可是,这种文化是什么样子?它是怎样被毁灭 的?特别是它为什么被毁灭得如此彻底,以致在地面上找不到任何痕迹,从 而成为世界史上的千古之谜?  历史的迷雾吸引着考古学家的脚步。1922 年,印度考古学家来到了印度 河下游的一个名叫摩亨佐—达罗的土丘。这里有一座古代佛塔的废墟,他原 想在这里发掘出有关佛教的遗物,但是,出乎意料,却在此发现了被尘土埋 没、沉睡了几千年的古城遗址。之后,学者们在印度河上游的哈拉巴,又发 现了一座与摩亨佐—达罗同时代的古城。两座古城的城址,设计复杂,文物 多采,宛如一幅幅迷人的画卷,使人们看到了作为世界文明发祥地之一的古 代印度高度发展的文化。这类古城的文化常常以哈拉帕遗址命名,故称为哈 拉帕文化。哈拉帕文化的起止时间,说法不一。据 M.惠勒的考古断年定为公元前2500 年至 1750 年。另据 D.P.阿格拉瓦尔把考古和碳 14 定年相结合,断定为 公元前 2300 年至 1750 年。哈拉帕文化的分布范围很广,西起苏特卡根—杜 尔(距伊朗东境约 40 公里),东达阿拉姆吉尔普尔(德里附近),北起罗帕 尔,南至纳巴达河以南的巴格特拉尔。东西长 1550 公里,南北宽达 1100 公 里;其范围比现今的巴基斯坦尚大得多。哈拉帕文化的中心是雄伟、庄严的哈拉帕和摩亨佐—达罗两座城市,它们是上古印度文明的见证。哈拉帕城址位于旁遮普地区拉维河(印度河的支 流)的左岸,摩亨佐—达罗城址位于信德省(今巴基斯坦境内)的拉尔卡纳 县,靠近印度河的右岸。两座城市大小相等,周长大约都有 4.8 公里,城市 有位于高岗上的卫城(统治者的居住区)和较低的下城(居民区)两部分组 成。两座卫城面积相似,哈拉帕卫城围绕以雄伟的砖墙,高达 15 米,市内占 据相当大的面积,像一座坚固的堡垒;城北有一座大谷仓,还有作坊和两排 劳动者的宿舍,据估计,这些宿舍可容纳数百雇工和奴隶。摩亨达—佐罗的 城市建筑规模,较哈拉帕略大,遗迹保存最好,是印度河文明的典型城市。 卫城的四周有防御的塔楼,中央是一个大浴池,长 10.9 米,宽 7 米,深 2.4 米;浴池的用途,说法不一,或云为沐浴而建,或云为履行某种宗教仪式而 建。在浴池的东北有一组建筑群,其中的一座大厅,面积 70×23.8 平米,可 能是这一地区最高统治者居住区。在浴池的西面有一个可能是作为大谷仓的 平台,南面的一组建筑,则可能为会议厅。下城是居住区,规划整齐,主街 又宽又直,达 10 米左右,可以同时并行几辆大车;在街道上,每隔一段距离 备有点灯用的路灯杆,便于行人夜间行走。房屋主要用红砖砌成,房屋大小、 高低和设备很不一致,有十几间的楼房,也有简陋的茅屋,在富人区还有用 烧砖砌成的完善的排水设施,这些说明当时的阶级分化已经十分明显。总之, 两座城市的规模都很大,总面积都约有 85 万平方米,其居民数,据学者估计,各自都有 35000 人左右。两城所保留下来的文化遗物,丰富多采,在这里, 既有刻有文字、图画的精美印章,还有计量重量的石头砝码、计算长度的介 壳尺和青铜杆尺,也有金银珠宝、象牙装饰以及各种青铜工具、武器等。这 些令人惊叹的文物,显示出上古印度人民高度的创造才能。光辉灿烂的哈拉 帕文化是举世罕见的,它表明印度河流域当时已具有高度的文明。  谈至此,不妨插几句题外话,有关印度河文明的成就,还有这样一个故 事。据说,很早的时候,欧洲有一个传说,说地球上存在着一条地下长廊——阿加尔塔,里面储有大量黄金。1923 年,希特勒在慕尼黑起事失败后被捕 入狱,他在狱中读了英国作家李顿写的《未来民族》一书,书中说犹太民族 很聪明,是很有前途的民族,阿加尔塔秘密很可能掌握在犹太人手中。这种 说法使希特勒大为震怒,他上台后,网罗地理、地质、考古等方面的专家, 广泛搜集全世界有关阿加尔塔的一切信息,企图从犹太人手中夺去阿加尔塔 的秘密,用雅利安人压倒犹太人。当时希特勒向世界各地派出考察队进行搜 寻、探测,前往印度的考察队在考察中找到了一本用梵文写的书,书中有关 于阿加尔塔的记载,并提到上古印度有一种叫“众神之车”的交通工具,可 以在地道中悬空穿行。希特勒知道后异常高兴,如果有了“众神之车”,在 地下长廊中探宝岂不更加方便了吗?于是,他组织了一批人,在已发现的地 道里,参照上古印度梵文书中的描绘,仿制起“众神之车”来。后来,他们 竟在“众神之车”基础上研制出“v-1”和 v-2”的火箭,直接使用于战争中, 由此足可见印度古文明之发达程度。然而,就是这样灿烂的文化在兴旺发达了几个世纪后,到公元前 1750年,却突然衰毁,有些地区,如摩亨佐—边罗则遭到巨大的破坏。从此印度 河流域哈拉帕文明之光熄灭了。古老文明究竟是怎样毁灭的?由于仅有的一些印章文字和其它铭文尚未释读,这个谜底仍然隐匿在历史的烟云之中。 过去印度史学家曾根据毁灭后的遗址和遗物,提出种种假说,这中较有影响的有以下两种:(一)外族入侵说。 此说过去影响较大。持此说的学者认为,大约在公元前 1750 年左右,印度河流域的一些城市遭到了很大的破坏,特别明显地表现在摩亨佐—达罗的毁灭。在这座城市的街巷和房屋里留下了不少像是被杀戮的男女老幼的遗 骨。例如,在下城南部的一所房屋里,发现有十三个成年男女和儿童的骨骼 横躺顺卧,杂乱无序。在这些人中,有的还带着手镯、戒指和串环等,显然 是突遭杀害的;还有一个头盖骨上留有 146 毫米深的刀痕,这大概是被入侵 者用剑砍杀而死的。在街头井旁,也都发现有尸骨,有些尸骨上留有刀痕, 有的四肢呈痛苦的挣扎状。在下城北部的街巷中,发现有另一骨胳群,其中 还有两根象牙,这可能为象牙雕刻匠人一家的不幸遭遇。  持此说者认为,摩亨佐—达罗在经过这一次大规模的入侵后,居民东奔 西跑,从此古城才开始荒凉了。在这同时,哈拉帕文化的其它地区城镇也遭 到了或轻或重的破坏。在哈拉帕卫城上层有明显的衰落迹象,特别是在这里 发现有新的外来陶器类型与哈拉帕文化并存。这一切说明当时有新的入侵者 占据了哈拉帕文化区域。那么,这些新的入侵者是谁呢?  过去很多学者把他们同吠陀时代的印度—雅利安人联系起来,可是吠陀 时期印度—雅利安人的入侵要晚得多,与哈拉帕文化的毁灭相隔有几个世  纪。所以有的学者认为,入侵者可能有各种人种集团,其中有居于俾路支斯 坦的诸部落;有同伊朗相近的诸部落;还有接近文明中心的周邻部落,其中 也可能有一小股先行的印度—雅利安部落集团。但印度—雅利安人的大规模 入侵是以后的事情,而且最初他们主要活动在印度河上游的五河流域。(二)地质和生态变化说。 持此说的学者认为印度河床的改造、地震以及由此而引起的水灾都会给古城文化带来巨大的破坏。此外,河水的泛滥,沙漠的侵害,海水的后退也 都会引起生态的巨大变化。古城文化毁灭的原因,可能因地而异。例如海水 的后退,对沿海的港口城市会带来很大的破坏。有的学者认为《百道梵书》 所记载的当洪水毁灭世界之时,只有人类的始祖摩奴一人在神鱼的启示和帮 助下造船得救的洪水传说,可能就是对印度文明毁灭的一个回忆。  除了上述两种学说外,英国学者捷文鲍尔特和意大利学者钦吉曾提出过 另外一种截然不同的、新奇的看法。他们推测道:在公元前 1750 年,一艘外 星人乘坐的核动力飞船在印度上空游弋时,可能意外地发生了某种故障而引 起核爆炸,以致给地球上的居民造成重大的灾难。二人的推测主要根据是印 度的古代文献。  古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中曾对摩亨佐—达罗城的毁灭作过这样的描 述:“空中响起几声震耳欲聋的轰鸣,接着的是一道耀眼的闪电。南边天空 一道火柱冲天而起,比太阳更耀眼的火把天割成两半,空气在剧烈燃烧,高 温使池塘里的水沸腾起来,煮熟的鱼虾从河底翻了起来。地面上的一切东西、 房子、街道、水渠和所有的生命,都被这突如其来的天火烧毁了,四周是死 一般的寂静??”从描述看,显然这突如其来的天火是一场神奇的大爆炸。 史诗《玛哈帕哈拉特》中也曾记载了远古发生的一次奇特大爆炸:天空中充 斥着“耀眼的光辉和无烟的烈火”,“水沸腾了,鱼儿被烧焦了”,人类承 受着巨大的痛苦。另外考古材料也似乎证明了他们推断的正确性。古城遗址中有一块十分明显的爆炸点,约一平方公里半径内的所有建筑物都化为乌有,而爆炸中心 较远处,人们却挖到许多人体骨架,也就是说破坏程度由近及远,逐渐减弱。 此外,在爆炸区域内还发掘过一些粘土烧成碎块,据推算燃烧的温度高达 1.4—1.5 万度。令人吃惊的是,古城废墟极像原子弹爆炸后的广岛和长崎,而且地面上还残留着遭受冲击波和核辐射的痕迹。这些究竟是由什么造成的 呢?当然,二人的推测也只不过是一个大胆的假设,尚缺乏充足的证据。仔 细分析一下,不难看出,上述观点有一个共同特点,即都是从事物的外部(外 因),从某一方面去寻找根源,而且都是把哈拉帕文化的衰落视为突然的事 件,这样难免缺乏说服力,至少是不全面的。最近,有一种说法,认为文明 的衰落是个渐进的过程,是几个方面的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既有内因,又 有外因,而内因则主要是内部阶级关系紧张所致。这一派认为,哈拉帕文化 时期,阶级分化已十分明显,阶级压迫和剥削是很残酷的。同时,人们对自 然规律认识有限,导致了生态平衡的破坏,水土流失,河流改道,雨量减少, 灾害频频,而这一切又给外族入侵以可乘之机,最终导致文明的衰落。现今, 这一观点已引起众多学者的注意。当然,注意归注意,这一问题并未因此而 最后定案。2.何谓印度史上的“黑暗时代”  在印度河流域文明神秘地消失后,直到 200 年后,也就是公元前 16 世纪 初,印度次大陆才又跨入一个新的文明时代,人们通常称之为“吠陀时代”。 这样,在印度河流域文明和吠陀时代之间出现了一个“黑洞”,既无文字记 载,又缺乏考古材料,真可谓一片混沌。于是,一些历史学家干脆把这个时 期称之为印度史上的“黑暗时代”。  印度河文明衰落之后,是否真的销声匿迹?就像一缕青烟消失在空中那 样?多少年来,为了使这个“黑暗时代”重现光明,考古学家的足迹几乎踏 遍了印度斯坦的原野。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他们的努力下,印度河流域文明 晚期的遗址一个接一个地被发掘出来,“黑暗时代”的轮廓愈来愈清晰地显 示出来。  考古学家们根据大量的考古材料指出,在印度河文明衰落时期或以后, 一系列地区性的文化在印度——巴基斯坦出现了。这些文化呈现出多样化的 色彩,其中有印度河流域文化以前的传统;有印度河流域文化成熟时期的传 统;有印度河流域文化退化时期的传统;亦有外来因素的影响。40 年代,考 古学家们在印度西北部的旁遮普发现一座墓地,被称为 H 墓。当时就有人认 为它属于“后哈拉帕文化”,但未引起重视。60 年代,有学者对这个墓地作 进一步研究,指出 H 墓地的居民在文化上和种族上似乎与哈拉帕人相去不 远。洛塔尔是另一个晚期印度河流域文明遗址,位于印度西部古吉拉特邦, 考古学家在这个遗址中发现了一种红色磨光陶器,有的学者认为此种文化可 能为印度河文明毁灭后,逃经古吉拉特的哈拉帕难民创造的,因为这种陶器 与哈拉帕陶器不仅在地理分布上相同,而且这两种文化在各方面都有相似之 处。最近,考古学家又在德里附近发现了“后哈拉帕文化”的遗址,其中有 许多晚期哈拉帕的陶器。诸如此类的遗址还有很多,它们且都主要分布在印 度河的东部和南部。说明印度河流域文明毁灭后,这里的人民带着他们的技 术和知识逃往上述地区。但是,无论如何,它们也只能是哈拉帕文化的余晖, 已难与昔日繁荣昌盛的哈拉帕文化相媲美,从文化发展上讲,则是历史的中 断、倒退!印度河流域文明究竟是怎样毁灭的,现今仍然是许多历史、考古和自然学家们所探谜的谜中谜。值得一提的是,一旦哈拉帕文化的印章文字被语言 学家们完全释读后,将会大大有助于解开这个谜底,同时,“黑暗时代”也 将会重现光明!第二章“人种博物馆”揽胜  印度素有“人种博物馆”之称。那里,既有白皮肤、高鼻子、身材高大 的白种人;也有黑皮肤、矮鼻子、头发卷曲的黑种人;同时还有为数不少的 亚洲黄种人和混血儿。因而,如果单从外貌和体型看,很难辨认哪一个是印 度人,哪一个不是。许多世纪以来,各色人种、宗教和文化一直不断地流入 印度,印度文化也因之吸收了多种民族不同传统,从而变得多姿多采。  1.谁是印度最早的居民?  对于印度的人种,人类学家统计,认为主要有七大种:即达罗毗荼人、 雅利安人、雅利安—达罗毗荼人、蒙古人、蒙古—达罗毗荼人、土耳其—伊 朗人、色庇安—达罗毗荼人等。那么,在这众多的种族中,谁又是印度最早 的居民呢?这一问题,不仅引起历史学家的注意,人种学家、社会民俗学家 也在探讨。当然,树有根,水有源,万物如人亦然。专家学者们从各个角度 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考察和研究,结果众说纷坛,各持一端。  地质学家告诉我们,在人类最早出现在印度以前,印度的地质构造经历 了数千万年的变迁。印度中部的德干高原,其西北部曾与南非相连,东南面 则同澳大利亚相连,这种陆地相连的状况持续了数千年,而后分开了,介于 两者之间的陆地逐渐没入海洋之中。直到今天,在印度洋海底还有连接印度 和非洲的山脊。考古发掘表明,在印度南部高地和非洲东南部有着相同的骨 骼残骸和植物遗迹。于是,一部分学者主张,印度最早的居民来自非洲或澳 大利亚,认为尼格罗型的尼格里特人或原始澳大利亚人,是印度最早的居民。 今天,印度仍有许多原始部落或森林部落,科尔人、比尔人、冈德人和 桑塔尔人都属于这种类型。他们身材短小,鼻子扁平,头发浓密,皮肤黝黑。 他们讲着迥异于其它部族的语言,其遗迹散布于全印度,从西北部的旁遮普 到东南边的马德拉斯都有发现。由于他们的语言与波利尼西亚、马来西亚和 马达加斯加的语言有关,这个地区似乎曾为一个后来分成数支的庞大部族居 住过。他们至今仍未开化,把割取敌人的头颅作为战利品(即猎头),崇拜 独木舟和暴尸荒野的天葬都是其习俗的残余。他们的迷信习惯,林伽崇拜和 对蛇神、水鬼的崇拜以及对音乐舞蹈的热爱至今仍残留于印度。一些学者根 据考古材料、语言学的研究成果和对今天森林部落的观察,认为这些部落就 是印度最早的居民。他们之所以息影山林是由于他们遭到了文明程度更高的征服者的进攻而被迫离开了平原地区。  印度历史学家萨拉夫则认为,孟达人是印度最早的居民,从远古以来, 他们就定居在印度了。孟达人属于澳亚语系民族,毫无疑问,他们在史前时 代就定居在印度了,其分布亦很广,印度许多地方的名称来自这个民族的语 言。萨拉夫还认为印度古代文献中所说的尼达人和吉罗泰人就是孟达人。但 有的学者指出,在北印度达罗毗荼人和孟达人曾并存过,可能最初是前者居 于统治地位,后来才发生种族和文化的混合。萨拉夫自己也承认:“他们是 最早定居者的直系后裔,还是以后移入的单独集团,尚不能确切地说明。” 达罗毗荼人是印度前雅利安种族中最重要的居民。一般认为,古时雅利 安人进入印度后,才把达罗毗荼人从印度西部和北部赶到印度南方,于是达 罗毗荼人就成了南印度的原始居民。一些西方学者认为,在赤道以南,从前 有个大国,东到爪哇,西连非洲。这个国家称之为“莱茂里亚”,是达罗毗 荼人最早居住的地方。但后来由于地壳发生变化,它的大部分被水淹没了, 这种说法在泰米尔语文献中也有记载。泰米尔语的五大史诗之一《希尔薄提 迦尔摩》和《马杜拉斯特尔——布拉朗》中有南马杜赖被洪水淹没的记载。 在那些认为达罗毗荼人是从中亚而迁入印度的人们看来,达罗毗荼人是公元前 3000 年至公元后 800 年之间来的。在《摩诃婆罗多》中有关于安得拉、邦 迪耶(潘迪亚国)、角尔(米罗国)和杰尔(其罗国)国王的记载。这就表 明,公元前在南方就已经建立了几个达罗毗荼王国了。  至于“达罗毗荼”一词的形式,学术界也持有不同看法。不少学者认为, 现在的泰米尔纳德、安得拉、卡纳塔克和喀拉拉的居民是达罗毗荼人的后裔, 他们的语言属达罗毗荼语系。古时整个南印度称为达罗毗荼地区,但后来安 得拉、卡纳塔克和喀拉拉分别独立,结果达罗毗荼一词就变成了“泰米尔” 一词了。根据文献记载,泰米尔纳德的很大一部分已被大海吞没,因此它的 文化不免遭到破坏,根据已有文物考证,可以了解到达罗毗荼人的文化及文 明情况。从语言上看,俾路支的布拉支语和泰米尔语很相似。同样,地中海 沿岸的居民与达罗毗荼人的体形、肤色也一样,从泰米尔纳德和巴格达挖掘 发现的文物证明,这两个民族的埋葬仪式也相同。  但是,不管怎样,学者们一致认为,是达罗毗荼人在印度西北部发展了 摩亨佐达罗和哈拉巴文化。所谓印度河文明,实际上指的就是达罗毗荼人的 文明,他们对文化曾做出过相当大的贡献。他们曾创造了都市文化,建起许 多城市,有发达的农业,为了进行灌溉,修建了横跨河流的大坝。他们长于 制造武器的工艺,精通制陶技术,在制造黄金饰物方面才艺超群。他们曾同 古代埃及、巴勒斯坦、波斯、美索不达米亚,巴比伦尼亚和小亚细亚进行大 宗贸易,出口象牙、黄金、宝石、稻谷和孔雀。不过,他们的社会尚处于母 权制阶段,母亲和孩子构成社会的核心;社会被分成许多集团,每个集团都 尊奉自己的图腾;“宗教”则是建立在敬畏众神的基础之上的,似乎崇拜母 神和包括动物、树木在内的其它神祗。许多历史学家认为,他们才是最早居 民的直系后裔,是印度河流域文明的创造者。赫伯特·里斯莱在他的著作《印 度人民》中指出,达罗毗荼人可能就是印度居民的原型。由上观之,关于印度最早的居民大致有这四种说法:一谓来自非洲的尼格里特人和来自澳大利亚的原始澳大利亚人;一谓丛林部落或原始部落;一 谓孟达人。最后一说为达罗毗荼人,多数学者倾向于此说。不过,正如许多 学者曾指出的,在进一步的佐证发现之前,对这个重大问题还不能作出肯定 的结论,孰是孰非,还有待继续研究。2.印度雅利安人起源于何方?  在谈这一问题之前,不妨先讲一个所谓纯种雅利安人的故事。在印巴有 争议的克什米尔山区里,今天还生活着一个被遗忘的部落叫米纳罗人。据不 少人种学家考证,他们是当今世界上最纯的雅利安人的后裔。不知什么原因, 他们一直在深山老林里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他们的白皮肤,他们的脸型, 他们的语言都同现代欧洲人有惊人的相似之处。然而他们却被邻近的民族称 之为“世界上最脏的人”。因为他们从不用水洗漱,唯一洗澡的办法是点着 树叶后用烟熏。他们的生活水平仍停留在刀耕火种,捕猎野兽。大家都知道, 希特勒是一个狂热鼓吹雅利安人至上的种族主义者。他获悉那里生活着纯种 雅利安人后,便派人种学家去实地研究。据言,他还想派一批金发女郎去同 他们传种接代,以弘扬雅利安人的血统。  当然这不过是一个小插曲,不足为信。我们知道,雅利安人是印欧诸民 族的总称,现分布于欧、亚、非、澳诸洲。印度语、伊朗语、日耳曼语、斯 拉夫语、意大利语、希腊语、喜特语、吐火罗语等语族都是由此而分化出来 的。他们在世界历史上曾起过重要作用,而今仍影响世界局势的发展。有关 印度的雅利安人,他们原与欧洲雅利安人属于同种,为与欧洲的雅利安人种 相区别,所以又叫印度一雅利安人。现今的问题是,雅利安人的原住地究竟 在哪里呢?或印度—雅利安人是从何方、怎样迁入印度的?有种说法,雅利安人的祖先居住在今天的中亚地区。大约在公元前 2000年左右,由于他们遇到了严重的自然灾害,使他们难以在老家放牧为生,便 各奔前程,流徙四方。一支进入欧洲大陆,成为今天欧洲人的祖先,另一支 则由中亚向南,越过兴都库什和喀喇昆仑两高原,停居于伊朗高原与印度, 成了伊朗人和印度人的祖先。1789 年,在印度加尔各答市召开的一次皇家亚细亚协会上,英国东方学者威廉琼斯在发言中提出一个问题:古代印度梵文同希腊语、拉丁语、凯尔 特语有着惊人相似之处。他认为这是来自于一种共同的语系,而这一语系被 称为雅利安语系(又称印度—欧罗巴语系,简称印欧语系)。尔后,西欧语 言学者拉马斯·拉斯克和弗朗兹·博普对此继续研究,创立了印欧比较语言 学。这为人们探讨印度、欧洲雅利安人的原居地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比较语言学者在对印欧语系中的各个语族作分析、比较和复原之后,发现他们在其历史发展的早期阶段,曾使用过一种共同语言,即共通基语。这 种共通基语是印欧人在特定地区活动时使用的语言,后来随着他们活动范围 不断扩大,内部分化为若干不同语族,而这种共通基语仍以不同形式保留在 各种语族中。学者们就是通过对共通基语的研究去寻找雅利安人的最初足迹 的。例如雪和棍这两个单词就在印欧人各语族中分布甚广。  然而,在印欧诸语族的基语中,从未发现“海”这个词。希腊语、拉丁 语、哥特语、日耳曼语??相应的词,其原义不是“海”,而是“湖”。此 外,这一共通基语亦未发现“狮子”一词,而从亚述人狩猎浮雕判断,公元前 2000 年代狮子栖息于伊朗高原。由此推知,印欧人的原住地应是看不见 海,风雪交加,豺狼栖息的地方。从地图上看,这样条件的场所最可能是在 中亚和伊朗高原以北的广阔地域。另据西土耳其斯坦出土的化石表明,中亚 很早就生产着骆驼,而印欧人的基语中有“骆驼”这一词汇,所以中亚有可 能是他们的原住地。奇怪的是,在他们的基语中也没有“山”这个词汇,这就为我们提供了一条线索,他们的原住地是在那见不到大山的平原地区。 近年来,随着考古发掘工作的进展和古文献资料的不断发现,学者们结合比较语言学已取得的成就,认为雅利安人的原住地应在阿尔卑斯山和黑海 以北、里海以西地区,因为那里离海远,并有大平原,便于他们从事各种活 动。但涉及雅利安人原住地的具体位置时,学者们又有不同的看法,其中主 要的有:  1.苏黎世大学的厄恩斯特·迈耶认为,其原住地是在欧洲中部新石器时 代三大文化圈之内,这三大文化圈是带纹陶器文化、绳纹陶器文化和北欧的 新石器文化。  2.丹麦考古学家约翰尼斯·布朗斯提德认为,雅利安人形成地在俄罗斯 南部到土耳其斯坦南部这一狭长地带。这里气候干燥,适于人类居住。  3.德国语言学者保罗·蒂姆认为,雅利安人的原住地是在斯维瓦河和奥 得河流域之间。  4.挪威学者卡尔·马斯特兰德推定,雅利安人的原住地是在里海和阿富 汗山脉之间的草原地带。  5.墨西哥考古学者彼得罗·博希·金普拉认为,讲印欧语的民族并非单 一起源,约于公元前 2000 年代由南斯拉夫、里海沿岸和高加索三个地区的民 族联合而成。6.意大利学者德沃托主张,雅利安人的原住地在欧洲中部新石器文化的带纹陶器文化圈内,尤其可能出现在波西米亚和摩拉维亚地区,后来向德国 中部移动。7.保加利亚学者弗拉基米尔·戈尔吉认为,雅利安人原住地在喀尔巴阡山以南到巴尔干半岛的平原地带。看来,有关雅利安人原住地的问题,现今 尚难取得一致意见。不过从印度的文献记载看,雅利安人的一支于公元前2000 年左右进入印度,这是值得肯定的。因为他们到印度后,留下了他们活动的文字记录,从此印度次大陆才开始有了文字记录的历史,学者们称这一 时代为“吠陀时代”。另外前面已说过,在雅利安人来到印度前,印度大陆 已有了很高的文明,因而他们的进入,可以说并不是和平的迁徒,而是刀光 剑影的侵占。在他们同土著居民经过长期的战斗后,才控制了五河流域。那 里的许多堡垒被摧毁,大量财富被洗劫,成批的居民被杀戮、驱散。印度— 雅利安人在《梨俱吠陀》中颂扬他们的战神因陀罗时曾写道:他使这里的一切事物变化无常, 他使达萨瓦尔那臣服,使它灭之; 他像赢得了赌金的赌徒, 拿走了敌人的财产;噢,人们 他就是因陀罗。他用箭杀死许多犯有大罪的人; 谁要是傲慢不逊,他决不宽容, 他杀死达休;噢,人们, 他就是因陀罗。从目前的人类学资料看,雅利安人原为白种人,其长相明显具有欧洲人特征:身材高大,长头型,胡须多,鼻梁细高,额头宽,皮肤白皙等。但其 一支自进入印度后,因气候以及民族融合等多种原因,肤色有所变黑。今天 不少印度人属于他们的后裔,或为他们的混血种,血统较纯的人现在亦可见 到,例如主要分布在旁遮普和拉贾斯坦等地的拉其普特人、查特人,以及分 布于克什米尔地区的米纳罗人等就是。不过也有人认为现今印度教中以僧侣 为职业的人可能是血统较纯的雅利安人。3.印度民族知多少?  了解印度历史的人都知道,印度可谓一“多灾多难”的国家,历史上曾 屡遭异族的入侵和占领。这一方面使其文化、历史失去连贯性,另一方则造 成了今天印度民族繁多,血统混杂。如果要问这块神奇的大陆上到底有多少 民族,恐怕是难以确说。据 1951 年调查,印度有 845 种不同的语言和方言;1971 年调查,使用者在 5000 人以上的语言有 281 种,印度当局不承认国内 有不同的民族存在,但依语言材料估计,印度现有大小民族 300 个左右,其 中人口在百万以上的民族就有 24 个,占全国人口的 98.6%。当然这也只能 是一个粗略的估计而已,具体有多少,还是一个疑问。  数千年来,民族的迁徙、融合、同化和交流,形成了当今印度社会民族 构成的格局。下面,就印度各主要民族的情况作一简要的介绍。  (一)印度斯坦人。印度斯坦人有 1.8 亿之多,占全国人口的 28.2%, 主要分布于恒河中上游的北方邦、中央邦、拉贾斯坦邦以及全国各大城市等 地。绝大多数人信奉印度教,种姓界限森严,部分人信仰伊斯兰教和佛教。 他们实际上不是一个民族,系由许多文化和习俗相近的地缘集团所组成,直 接把他们连接在一起的是印地语,无统一的民族意识,只有纯粹的地方意识。 他们在人种上大体可分为雅利安人和达罗毗荼人两大类,不过,无论是雅利 安人的后裔,还是达罗毗荼人的后裔,世世代代以来,他们各方面发生了很 大变化,其风俗习惯亦各不相同。阿黑尔人,属雅利安人种。“阿黑尔”一词来自梵语的阿辟尔,意思是“有奶者”。但有的人认为摩赫的意思是酸牛奶,由摩赫先变成摩赫尔,后 来又由摩赫尔变成阿黑尔。印度四大史诗《罗摩衍那》和《摩诃婆罗多》中 都提到阿黑尔。阿黑尔人最先的居住地是马土腊,后来他们才遍布到印度各 地。阿黑尔族中也有三个分支,即兰德族、叶督族和戈瓦尔族。阿黑尔人笑 容可掬,勤劳勇敢,然而又非常自负。他们很少相信命运,更多地相信实干。 他们非常直率、单纯,很注意品行,认为没有好的品德就不会有善良的行为。 按照他们的看法,对一个人来说,为了保持身心健康,应该吃干净的和有营 养的食物。姑娘出嫁的场面十分动人,村中左邻右舍的妇女们在欢送新娘时 要边唱边哭,直哭得全村人都为之眼泪汪汪。新娘的父亲不时地用头巾擦泪, 新娘的母亲则靠墙站着不住地抽泣。就在这样令人心碎的气氛下,新郎高兴 地把新娘领回自己家去。寡妇再嫁在印度不少地方要受到非议,但在阿黑尔 人看来却不成问题。丈夫死后,寡妇可以嫁给小叔子,不过先要守寡一年; 不再举行结婚仪式,也不需办理任何手续,只要全家人坐在一起,寡妇接过 新丈夫送的手镯,戴在自己手腕上就算成礼。现今由于“雅利安社”的改良 主义影响、他们不崇拜偶像,也不再讲种姓的高低贵贱,逢到节日,全村人 一起唱歌跳舞,纵情欢乐。属于达罗毗荼人后裔的高尔人,其社会形态仍很 落后,不少尚处于夫权社会,一男可娶几妻。婚姻为一种杜特劳达那婚,即 姑舅表婚。另外在一些地方,也时兴试婚,婚前将小伙招来,让他住上三年 五载,其间“他”被称为“勒穆赛恩”(上门女婿),得拼命干活,待姑娘 的父亲对他的劳动感到满意时,才让女儿和他成婚。高尔人的丧葬仪式别有 风趣。一般让死者的脚朝南头朝北埋葬,现在也开始实行火葬。人死后九天, 死者家里的妇女把骨灰拿到河边去抛撒。到了河边,她们大声呼唤死者的名 字,然后将骨灰抛进河里,随便抓一条鱼或一个虫子带回家,作为死者的象征物存放起来。他们认为,这样死者的灵魂就会回到家里,而且死者将由那 个最先在河里捉到鱼和虫子的妇女再生出来。另外,根据他们的习惯,人死 后还要举丧、敬祖、念咒、喝酒、跳舞和唱歌。他们自称不信教,但实际上, 印度教徒所敬的神他们一般都信,例如湿婆神、罗其密女神等。他们还相信 地神、雷神、雨神、霍乱女神、发烧女神、咳嗽女神以及将死者带到祖先那 里去的引路神布塔德瓦等等。总而言之,在他们看来,村里的每一个胡同, 甚至每一簇树丛下都有神存在。  (二)安得拉人。安得拉人有 5000 多万,占全国人口的 8.5%,主要分 布在安得拉邦等地。关于安得拉人的来历有着种种不同说法,有些学者认为, 他们属于雅利安人,另一些学者则持不同意见。在《摩诃婆罗多》和《罗摩 衍那》两大史诗中,称他们为达罗毗荼人。在《犁俱吠陀》和《爱达罗梵书》 里说,安得拉人是众支仙人的后代,他受到父亲的谴责后,迁居到温蒂亚山(文庇耶)南部,在那里,同当地的达西安族妇女结了婚。他们的子孙后代 便是安得拉人,这就是说,安得拉人是雅利安人和达罗毗荼人的混血种。看 来,最早的安得拉人要么是一些脱离了雅利安族或者不得不放弃雅利安族而 加入达罗毗荼族的原雅利安人,要么是一些跟雅利安人混合后脱离了其他达 罗毗荼族的达罗毗茶人。泰米尔语《往世书》称他们是达罗毗荼地区以外的 人。今天的安得拉人中,除土著民仍保留着原来的纯血统外,其余都是混血 种。他们的另一个特点是,外貌既不明显的像北方人,也不明显的像南方人, 似乎既有雅利安人、达罗毗荼人的特点,也有蒙古人种的特征。一般身材高 大魁梧、臂膀粗壮结实,肤色多种多样,深黑色、棕色或浅灰色等都有。安得拉人大都信仰印度教,其次是伊斯兰教和基督教。从前,安得拉是佛教和耆那教的中心,现在这里信仰这两种宗教的人已大为减少。这一地区 的印度教是湿婆和毗湿奴教的结合体,所以凡有婆罗门庙的地方也都有毗湿 奴祭棚。在安得拉人中间,至今时兴与表姐妹通婚的风俗。这种风俗从表面 上看,违背了印度教的古代法典,而且对北印度的印度教徒来说,简直是不 可思议的。可是,它却为大多数安得拉婆罗门称之为老祖宗的阿波斯登布仙 人所允许,结果就形成了一种风俗。(三)奥里萨人。奥里萨人系原始达罗毗荼人与雅利安人的混血种,肤色黑,身材矮,有 2200 万人,占全国人口的 5.1%,主要分布在奥里萨邦。 公元前 5 世纪左右,雅利安人开始从印度北部大批涌入并定居奥里萨地区, 这就是奥里萨邦历史上所说的雅利安族和达罗毗荼族在民族和文化上的大融 合时代。  在雅利安人进入奥里萨以前,奥里萨的奥特拉人是本地的居民,古代梵 语文献中对奥特拉人中的夏瓦尔、孔德、甘德、盖瓦尔德等族都有记载,不 过往往把他们说成是令人憎恶的半人半兽,对他们使用了魔、妖、怪、精、 夜叉、食人者等贬词。《毗湿奴往世书》里说:“夏瓦尔人是个子矮小、塌 鼻子、墨黑皮肤、红眼妖怪”。《爱达罗梵》里说他们,“大肚皮,两耳下 垂,面如魔鬼”。有的梵语文献说他们是“住在国境边的民族”。这说明奥 里萨的原始居民曾坚决抗击过雅利安人的入侵,同雅利安人进行过长期的战 争,所以雅利安人憎恨他们,使用了难听字眼。  奥里萨人大多是印度教徒,奥里萨一向被誉为印度教之乡,素有印度教 圣地之称,虽有种姓制度,但不太严格,各种种姓都可进庙敬神,共同分享 神前的供物。这点与其他族不同。另外,从职业上也难以区分种姓的高低,  因为低种姓可以升为高种姓,高种姓也可以降为低种姓,这主要取决于其经 济条件。奥利萨人的婆罗门有外来的,也有土生土长的。外来的婆罗门是距今1000 多年前一个国王为了复兴婆罗门教专从曲女城请来的。这部分婆罗门中 被称为夏斯尼的婆罗门地位最高。当地的婆罗门有姓罗库耶蒂亚的,有姓拉 摩金德利玛的,有姓乌特伽尔的等等。其中以姓乌特伽尔的婆罗门地位最高。 这里的婆罗门中,既有受人尊敬的潘迪特、祭司、学者,也有家庭佣人和厨 师。奥利萨的第二大种姓是坎代德,属印度教徒。“坎代德”的意思是拿宝 剑的人。据说这部分人原来属于不杀牲的吠舍种姓,也不姓坎代德,后来因 为国家和宗教有难,他们和刹帝利人一起拿起武器,参加了战斗,从此便改 姓坎代德,而且做了国王御林军。今天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从事农业生产。  奥里萨人的格拉腊种姓自古以来掌握笔杆子,他们相当于北方邦和孟加 拉邦的迦耶斯特人。在奥里萨,机关人员叫盖拉尼。盖拉尼可能就是格拉腊 的变音。据说他们的祖先是奥里萨国王请来的。还有一个种姓叫拉柬尼耶, 可能属于奥里萨原先的皇族或贵族,拉柬尼耶、拉吉布特和刹帝利是同一词。 实际上更多的拉柬尼耶人(皇族后裔)是封建贵族的后裔,而非皇族的后裔。 这里也有首陀罗种姓,种姓地位最低。奥里萨人一般性格直率、勤劳,待人接物彬彬有礼,素有天真无邪之称。他们的衣着简单朴素,通常只穿一件圆领长衫,缠一条围裤;或者仅仅缠一 条围裤,然后在头上或肩上披一块布单,贫穷之家几乎处于半裸体状态。妇 女多戴耳饰。人们信奉属于毗湿奴教派的贾甘那特神,节日和斋日很多,一 年十二个月里有十三个节日和斋日。除了带有全国性的灯节、洒红节、克里 希纳降生节外,还有本族的一些特殊节日,例如雨季节、游神车节、八月十 五等。(四)孟加拉人。孟加拉人有 5600 万,占全国人口的 8.8%。主要分布在恒河下游的西孟加拉邦,以及比哈尔邦、奥利萨邦和阿萨姆邦毗邻的地区。 相传,远古时代,孟加拉地区的居民属于亚澳人种,操亚奥语。这种语言今 天在土著人中还可以找到痕迹。后来,蒙古人由东北进入这一地区,他们操 缅藏语,因而在孟加拉人中,融有蒙古人血液。同时,在蒙古人不断进入孟 加拉地区时,雅利安人也开始由印度西部进入比哈尔地区,并且在北印度建 立了许多小王国,摩羯陀便是其中之一。孟加拉的雅利安人就是从摩羯陀进 来的,因此,历史上习惯称他们为“温格摩羯提人”。不过,由于经过漫长 的岁月,他们又同比哈尔和北印度的达罗毗荼人通婚,所以就不再是纯雅利 安人了。  孟加拉人中也流行种姓制度,但没有其它地方那么明显和严格。由于种 族复杂,很难从宗教文化和风俗习惯上把他们区分开来,只能大体上把他们 分为婆罗门、维迪耶、迦耶斯特和首陀罗四个种姓。婆罗门主要有五个姓, 根据住地不同,又分为拉蒂婆罗门和瓦兰德婆罗门。拉蒂婆罗门中主要的是 被称为坎尼古巴吉(曲女城婆罗门)的五个大家族。据说他们的祖先是巴拉 尔森那国王从曲女城请来的,并赐给他们“邬巴蒂亚耶”和“阿贾尔那”的 称号。这支婆罗门的后裔现在都喜欢按英语习惯把自己的姓写成穆克吉、查 特吉等。  关于维迪耶种姓的来历,众说纷坛,意见不一。有的学者认为,雅利安 人进入孟加拉时,维迪耶是一个专管祭祀的种姓,婆罗门后来和他们通了婚;  有的人则认为,他们实际上是行医的;有的人说他们是婆罗门与首陀罗妇女 结合后所生的后代。也有人认为,他们原属于吠舍种姓。不管怎样,今天他 们的社会地位较高,仅仅次于婆罗门,居第二位。  孟加拉的迦耶斯特属于首陀罗种姓,但他们有权有势也有钱,就连婆罗 门对他们也惧怕三分,因为在一定程度上得依靠他们生活。这个种姓较开明 进步,出了不少社会活动家、宗教领袖和文化机构的负责人。  首陀罗的社会地位最低。他们大多是农民、工人、手艺人和仆役等等。 其中以盖沃尔德族最多,他们在古代是孟加拉的主要居民,占有土地。今天, 他们是孟加拉农村人口大多数。随着现代教育的开展和工商业的发展,他们 的情况在日益变化,有些人成了学者和富翁。  孟加拉人穿着简单,在农村,男的只缠一条围裤,肩上搭一条擦汗毛巾; 在城里,人们一般下身缠一围裤,上身穿衬衣,有的也穿西服上衣,思想保 守者上身穿件紧领上衣。他们的特殊服装是宽袖无领长衫,一般是用丝绸做 的。穿它时,还要披一件丝绸布单或绒线薄毯,这是一种体面打扮。在正式 场合,印度教徒和穆斯林都喜欢穿这种衣服。在家里,他们通常则只缠一条 名叫龙喀的短围裤。从前,孟加拉妇女不穿鞋,甚至连拖鞋也不穿,头上戴 面纱。直到现在,思想保守的妇女喜欢只把纱丽围在身上,并不缠紧,以免 显出她苗条身材。但是受过教育的妇女并非如此,则讲究时髦,故意把纱丽 缠得很紧,以显得她身材优美。另外由于气候原因,对孟加拉人而言,雨伞 是必不可少的,几乎人手一把。孟加拉人的节日很多,一年十二个月,有十四个节日,可说每月都有节日过。例如较大的节日杜尔迦节、罗其密节、斯尔斯瓦蒂节、新年节等。  (五)那加人。那加人大多分布在那加兰邦,其次分布在阿萨姆邦和梅 加拉雅邦的卡斯山区和东迪亚山区等地,人口有 100 万以上。印度神话故事 有这样的记载:湿婆神和他的妻子乌玛去找阿周那的时候,他把自己打扮成 喀拉特人。喀拉特人就是现在的那加人。这件事发生在摩诃婆罗多时期。这 说明在婆罗多时期那加入就已经存在了。在《往世书》里也提到那加人,书 中称那加人为摩莱棋人、喀拉特人或基恩人。那加人属于蒙古人种。据说是古时候从中国的西藏和缅甸的一些地区来到印度北部。到这里后,根据不同的地点或山名而有不同的名称,例如住在 梅加拉雅邦的卡斯山区的,则叫卡斯人;住在柬迪雅山区的则叫柬迪亚人; 住在那加山脉的格恰尔山区的则叫格恰尔人,如此等等。此外,也有不少混 血人。那加人纯朴、憨厚、勤劳且勇敢,他们在反对英国统治和日本的侵略 中,起过重大作用。独立以后,他们的文化有一定的普及和提高,在经济以 及工业建设等方面也得到发展。  那加人居住的地区大都是山区,交通不便,尽是小路。村庄稀落,而且 大部分村庄是在一些高山顶上。这样,在村里就能看到周围的情况,对进村 来的每一个朋友或敌人能及时做出反应。另外,他们之所以住在高处,重要 原因之一是为躲避猛兽的伤害。他们对外来生人,不管是本族的还是外邦的, 起初总是尽量保持一定的距离。但是,一旦他们确认来的人不会伤害他们的 时候,就欢迎他,相信他,亲近他,只有这时,人们的真正热情才会迸发出 来。他们请客人喝他们喜欢的“苏摩酒”或“米酒”。按照客人身分高低贵 贱,屠杀牛、猪、羊或鸡等来款待,并且举行歌舞会。那加人说话诙谐,能 歌善舞,他们那健壮的身体,使你感到他们充满着活力。当你看到他们砍伐  森林,以木作肥,用镐头和弯刀劈山造梯田辛勤劳动场面,会为他们的忘我 劳动精神而感动。  那加人住的房屋,里面很宽大,可是当你乍一进屋,会感到漆黑一片, 什么也看不见,除了一个入口外,没有一个窗户。当你的眼睛习惯了这黑暗 的环境,就会发现墙上挂着或靠着用竹子和草秸编制的各种小篓和小筐。那 加人把自己所有的东西,全部装在这些口大底小的竹篓、草筐里。你还会发 现一条木凳似的东西,上面有许多小圆孔,那是用来碾谷用的木臼。此外还 有火炉,炉内一直有火。有些人家里,还有供晚上睡觉或者让上年纪的老人 休息用的竹吊床。有些村里,山坡上有一排排房子,每排房后有一道十至二 十英尺的高坎。从远处看去,好像房子建筑在阶梯上。这种房子的好处是各 家自成一体,一旦村庄遭到袭击,或者敌人放火,不致于全村受害,便于互 相照应。有些人家的围墙大门类似望台。这是在危急时供站岗放哨用的,站 在上面能看到远处。那加人采用“火耕”的耕作方法。现在政府正引导他们 采用固定的耕作方法,在国家农业站和农场里,推广新的耕作技术,给各地 请来的农民介绍固定耕作的好处。在远离城镇的那加人村庄,人们过着自给 自足的生活,靠农业和狩猎为生,以大米、高粱、玉米为主,还大量吃肉。 除狮子和狼肉以外,所有的飞禽走兽,像水牛、猪、羊和鸡等一般都吃。那加人婚俗奇特,如果一个姑娘还没有爱上谁,她总是把头发梳得很短,如果她把头发留起来,并且让人在胳膊刺青,那就表明她已选好了对象。同 样,一个男青年如果腰间没有系三串小贝壳,那就说明他还没有选好朋友, 一旦有了女朋友,他就立即在腰间系上三串小贝壳。那加人很注重刺青,刺 青也很讲究,有各种图案和花纹,在胸部、胳膊和腿上刺均可。从刺青上可 以反映出一个人的身分和地位。从前,谁要是在战场上杀死一个敌人,则把 敌人的首级带回来,那么他就有权让人在他的胸膛上刺一个特殊的铜青,然 后再把那颗人头挂在自己的房前,以耀门庭,赢得别人的敬佩。现在情况虽 已不同,但是对刺青仍然很重视,有的地方把刺青看成是宗教和装饰的需要, 甚至一个姑娘若没有刺青,到了结婚年龄就找不到对象。(六)泰米尔人。泰米尔人人口 4400 多万,占全国人口的 6.9%,主要居住泰米尔纳德邦、安得拉邦和喀拉拉邦。他们属于达罗毗荼人种,一般个 子瘦小,肤呈黑色,头发卷曲,前额宽阔而扁平,浓眉毛,鬓角下陷,眼灰 褐色,单眼皮,鼻梁直而圆,鼻翼宽而厚。古代泰米尔人曾创造过灿烂的文 化,传说印度西北部的哈拉帕文化便是泰米尔人祖先所创造,后来由于雅利 安人的入侵,文明遭受破坏,泰米尔人祖先南迁,成为今天印度南部的主要 民族。  古代泰米尔人敬奉树木和蛇,祭牦。开始迷信鬼神,后来信奉天神,再 后则信奉湿婆神。在泰米尔语最古老的诗歌中曾提到马约、夏约等神的名字。 马约是平原地区保护牧人和牛羊的神,皮肤黑色,善吹萧,爱喝牛奶。夏约 是山区狩猎之神,皮肤白色,手执长矛,乘孔雀,有二妻,妻名瓦里和代瓦 娅妮。沿河地区的神是因陀罗;海滨之神是伐楼拿;沙漠之神是迦利女神。 在泰米尔人中,种姓制度很早就有,不同的种姓有不同的住区。在古代, 一个住宅区的中心往往是神庙,婆罗门和祭司住在靠近庙宇的地方,附近住 比莱伊、穆迪利耶等从事买卖的种姓,外层住一般商人、摊贩和工人,村外 或城外住的是“不可接触者”——贱民。至今,人们还可在马杜赖城看到泰 米尔人这种因种姓和职业的不同而布局不同的街道。从前种姓及职业划分非  常严格,例如婆罗门只能从事占卜、教育和宗教活动;称作外拉尔的种姓一 般都为地主干农活;名叫科莫蒂或杰底雅尔的吠舍种姓总是从事商业贸易; 一种叫香那尔的种姓则专门从事酿酒业。现在情况则发生了一些变化,各种 姓的居民不仅彼此可以接触,甚至还可以一起欢度节日。所从事的职业及一 些人的生活状况也有一定改善,例如那德尔人已经在商业贸易领域里全面取 代了吠舍的地位,农村的洗衣工、理发师、园丁等,过去干活拿不到现钱, 现在可以拿到现钱了。泰米尔人中流行舅表兄妹、姑表兄妹结婚的习俗,有 的族里还有舅舅娶外甥女的习惯,但同宗是不能通婚的。离婚和再婚屡见不 鲜,比较容易,犹如家常便饭。男女双方,无论是谁,任何时候都可提出离 婚要求。若夫妻不和,可向本族的五老会提出离婚,五老会便马上召集会议, 听取双方的申诉,做出判决。宣布这个决定的方式很奇特。先由男方的家人 从房顶取下几块瓦,连同槟榔放在一起送给女方的娘家人,这表示夫妻的矛 盾已经到了不能继续生活下去的地步,非离婚不可。这时,根据五老会的决 定,男方给女方一定的离婚费,结婚时女方出的那部分现金,这时男方必须 如数退还。女的把手镯从手上取下,放在男方的门上,到此算彻底离婚。离 婚以后,孩子归父亲抚养。  泰米尔人相信生死轮回,至于对死者的安葬活动,程序也很复杂。人死 后,家里人要为他守丧,一般上层社会,或比较守旧的阶层与农村,守丧期 长,为期 16 天;但靠出卖劳动力为生的下层,守丧期短,通常是一至三天, 市民一般为一周或更短一些。按照他们的习惯,出殡前,所有的亲戚朋友必 须到场,否则被认为是犯罪行为,死后被打入十八层地狱。亲朋到齐以后, 他们先是向遗体告别,然后给尸体洗澡,涂上檀香,换上新服。死者的妻子 坐守遗体旁边,别人再给她穿上娘家送来的白色丧服。亲戚们这时围绕尸体 连转三圈,然后把遗体放到担架上,抬到附近的湖边或河边的火葬场进行火 化。去火化路上,要奏哀乐;过十字路口时,抬丧人也转三圈,经过庙宇时, 停止哀乐。第二天,死者的家属再回火葬场,取回骨灰,撒进湖河。死者若 是年轻人,妻子要打碎自己的全部手镯,抹掉头顶上所涂的吉祥线和前额上 的吉祥点,散披着头发,嚎啕大哭一场。在印度境内,除了上述人数较多的民族以外,还有许多人数较少而处于社会发展早期阶段的民族,一般称作部落或部落民族。凡经印度政府登记过 的,即算“表列部落”。宪法中列有专门条款,赋予他们以特殊的法律地位。 至于全国共有多少部落,迄今尚无确数,估计有 400 多个,其人数共有 3800 多万,占全国人口 6%。他们在体质上大多分属尼格罗—澳大利亚人种和蒙 古人种;在语言上主要分属南亚语系、达罗毗荼语系和汉藏语系;在地区上 几乎全都分布在难以通行的偏僻山区和丛林地带。总之,由于他们在不同程 度上还保持着原始文明,对了解、研究人类社会发展史提供了活的材料,因 此,自 18 世纪中叶以来,印度部落民族一直受到印度和国外人类学家的重视。  南亚语系部落人数最多,有 810 万,占全国人口的 13%。包括桑塔尔人、 蒙达人、卡西人、尼科巴人等等。他们是印度古老居民的后裔,原先居住在 印度中部平原,先后受达罗毗荼人和雅利安人的排挤而逃入深山密林之中。 其中桑塔尔人有 440 万,主要分布在比哈尔邦、西孟加拉邦和奥里萨邦。信 奉印度教,并盛行精灵崇拜和祖先崇拜。主要从事农业、种植水稻、玉米、 豆类,辅以狩猎和采集。蒙达人有 145 万,主要分布在比哈尔邦和奥里萨邦,  属尼格罗—澳大利亚人种。盛行万物有灵信仰,崇拜太阳。主要从事农业, 兼事狩猎和采集。制陶、编织、木器加工等手工业也较发达。霍人有 85 万, 分布在比哈尔邦和奥里萨邦,盛行祖先崇拜,迷信万物有灵。卡西人有 55 万,分布在梅加拉亚邦,是该邦的主要居民。卡西亚语为该邦的官方语言。 卡西亚人分七大支系:博伊人、米基尔人、瓦尔人、林甘人、哈丹人、普纳 尔人和卡西人,属蒙古人种南亚类型,混有尼格罗—澳大利亚人种维达类型 特征。社会尚处于由母权制向父权制的过渡阶段。经济以农业为主,种植水 稻、玉米以及柑桔、槟榔等,生产技术低下,但擅长狩猎。尼科巴人有 2 万, 分布在尼科巴群岛。体质特征基本上属于蒙古人种南亚型。成年男子身高不过 1.6 米,肤色较黑,颧骨高,头发稍呈波状或卷曲,体毛较少。社会处于 原始公社解体阶段,人们多信基督教,同时保留多种信仰和祖先崇拜。主要 从事刀耕火种农业,栽种椰子、薯类、蔬菜及烟草。由简陋器具进行渔猎, 技术娴熟,命中率高。衣着极为简单,男挂兜档布,女着植物纤维做成的短 裙。  达罗毗荼语系的部落共有 644 万多人,占全国人口的 1%,主要包括贡 德人、奥朗人、图卢人和坎德人,以及若干小部落。其中贡德人有 272 万, 主要分布在中央邦,以及奥里萨邦、比哈尔邦、马哈拉施特拉邦境内。属于 尼格罗—澳大利亚人种维达类型。信仰古代神灵,盛行祖先崇拜,崇拜同样 神灵的各个民族之间禁止通婚。主要从事农业、耕作粗放,生产水平低下。 奥朗人分布在比哈尔邦南部。图卢人有 130 万,分布在卡纳塔克邦,在语言 上与坎纳拉人接近。坎德人有 68 万,分布在奥里萨平原和深山密林之中。平 原坎德人与周围奥利雅人已发生混合,从事定居农业;山区坎德人保留较多 的部落制残余,从事游耕农业,辅以植物采集。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的部落,共有 500 万人,占全国人口的 0.8%,主要分布在印度北部和东北部的山区,包括曼尼普尔人、那加人、博多人、迦罗 人、蒂普拉人、未佐人、库基人和塔多人等等。其中迦罗人,又叫阿吉格·芝 呆人(山民之意),他们主要分布在迦洛山区,该区面积约 3000 多平方公里, 拥有人口 30 余万。此外,在山区周围的平原以及瓜尔巴拉兰地区也散居着不 少迦洛人。由于迦洛人至今还处于母系社会,对人们研究史前社会形态提供 了活化石,因而倍受重视。在迦洛母系社会中,以“马交”为单位。马交是 以母亲为首的单位,这些马交的名称,通常以动物、河流、洞窟等的名称命 名,例如郎格索(熊崽)马交、瓦斯拉(瓦斯拉河)马交等。每一个马交有 个共同祖先,即同一母亲,家谱由女子即母亲相传。  迦洛人最早位于何处,至今尚无定论,但他们自认为来自中国的西藏。 有些学者曾指出了西藏人和迦洛人之间的共同特征,即他们都崇拜鳄鱼,注 重拜牦牛尾。可是有些学者又认为这类动物在迦洛山区从来没有,故两者无 关。现今有些学者认为,迦洛人同其他少数民族一样,是由中国经过印度东 北和上阿萨姆地区来到这里,并认为远在上古时期,就有大量蒙古人种由此 道源源而来。  迦洛人虽然皮肤略黑,确有蒙古人的脸型特征。身材壮实但较矮小,有 些人留有胡须,但比较稀少。男女的发型大多一样,在后面打结,或者包个 头巾。也许由于文化以及地理环境的关系,迦洛族男女,衣服穿的很少。绝 大多数男子只穿一条三角裤,遮住下身,他们将这种三角裤叫做岗多那尔卡。 妇女在腰部围一块齐膝长的黑布,名叫伊坑·多卡。上身穿一件护胸衣,山  区妇女则裸露上身。迦洛族无论男女都喜欢佩戴首饰,脖子上挂一条用白银、 虫胶、珍珠或竹签做的项链,两耳挂有耳环,妇女戴的耳坠较多,有的多达50 余个,往往使耳朵因好把耳环用一根绳子串起来挂在头上。另外,女人在 丈夫去世后,必须把耳环摘下。取下耳环是对成年妇女的一种惩罚,直到妇 女解除了不吉祥的罪名之后才能重新戴上。  迦洛人的娱乐有个特点,总是一边跳舞,一边喝酒,有时男女合跳,有 时女子单跳,由牛角、竹笛和鼓伴奏。另人手持剑、盾,边跳边喊“嗨,嗨”。 有一种仪式性的舞蹈,头上戴上臂环,由祭司带队,后面跟着头人和他的妻 子,再往后才是宾客。从头人的家里跳到村里的广场,然后再跳回。  迦洛人盛行表兄妹结婚。这种独特的婚姻制度是迦洛人社会结构的核 心。每个家庭,家产归幼女继承,是这一婚制的本质。有继承权的妇女的丈 夫叫尼戈拉姆,意思是“成家者”。一个男子可以和姊妹俩结婚,但必须先 同姐姐结婚。尽管是母系社会,但还是一夫多妻制,一个男子不管愿意与否, 都得娶几个妻子,通常以三个为限。岳父死后,女婿和岳母结婚,这样,就 形成母亲和女儿同一丈夫。这位年轻的丈夫之所以必须同年迈的岳母结婚, 其目的是,可使女儿有权继承母亲的财产。同时,岳母虽为第二妻子,但她 是主妻,只有母亲死后,财产才能传给女儿佬戈纳。其他无继承权的女儿, 结婚时也可以分得一部分财产。佬戈纳结婚后,仍住在母亲家里,她对母亲 的财产拥有绝对权利,丈夫只能提出建议,且意见须经妻子允许才能有效。 姐妹、侄儿、侄女之间发生财产纠纷,由舅舅出面调停;在结婚问题上,也 要听舅舅的意见;佬戈纳的丈夫必须到妻子家生活,如果拒绝,则要受到制 裁,当然周围的人会对他努力劝说,若不听劝说,最后长老会判他们离婚, 佬戈纳可另找配偶。另外,现今也有丈母娘采取自焚或其它办法拒绝同女婿 结婚的。迦洛人禁止族内通婚,新郎新娘必须是不同家族的。求婚往往由女方提出,通常作法是由姑娘亲自择婿。不时兴婚价,但偶尔也有送一把剑、一个 盾牌或一头牛的情况。因为行为不轨而离婚的较为普遍,离婚也很自由,但 是主动要求离婚者要支付 60 卢比赔偿费。早时候,对婚前私通犯者的惩罚是 撕掉女人的耳朵,把她的衣服撕烂。这样,邻居们就会嘲笑她。如果她重犯 错误,就把她处死。情夫被卖为奴隶,或者处死。而对于婚后私通,则要提 交村民大会,犯罪的男女受到公开的审判后,要挨村民们的嘲弄,直到这个 男的付出了罚款。罚款分给大会的诸位长老,丈夫方可把妻子领回,但若她 不能生育,丈夫则可能拒绝把她领回。  由上可以看出,处于母系氏族社会的迦洛族,妇女与男子比较,权利大, 地位高。婚前,她们有权挑选丈夫;婚后,女子不住婆家,丈夫同她居住娘 家;结婚时,女方不出嫁妆,而由丈夫的父母负担;平时,丈夫干活得听从 妻子的支配。  迦洛人为生育和死亡举行仪式。当一个妇女要临产时,她丈夫根据她的 情况,不是宰一头牛或一只羊,就是杀只鸡。参加仪式的妇女们在房间的地 上撒稻谷,同时嘴里不住喊叫让魔鬼走开。如果分娩困难,就牵一只羊进来, 挨近妇女们,这时祭司用嘴向产妇喷一口清水,并祝她好运。迦洛人时兴火 葬,但麻疯病人的尸体则要被埋掉。头人死了遗体用酒洗,一般人死后则用 水冲洗,在死者手掌里放一枚铜钱,让他在去阴间的路上花。还须用牲畜上 供,免得他在路上挨饿。在火化之前,尸体停放两天一夜,由妇女和祭司看  守。妇女们大声痛哭,并念叨死者生前做过的好事与坏事,用一块木头不停 地敲地,用来掌握时间。死者若是一位要人,村里的男青年就化装成虎、熊 和猴子等野兽,模仿这些动物的声音,边舞边叫。这样,吊唁的人可以保持 清醒,小心地守护遗体。在火化地附近拴一头牛,当遗体快烧完时,把牛宰 掉。这样,牛的灵魂可同人的灵魂一起去到另一世界;另外,还得宰只狗, 以便给他带路。在火化的早晨,遗孀或鳏夫或近亲到火葬堆的余烬上做些米 饭和鸡蛋食品,供死者的灵魂来吃。未烧完的遗骨收集起来,埋在死者的房 外,在那里盖上天篷,再建一个神龛。  当然,迎洛地区也并非世外桃源,不是生活在真空里,它同周围的社会 乃至世界有着联系,不可避免地要受其影响。他们在向灌溉农业过渡的过程 中,政府对他们给以鼓励和帮助,所以使当地的某些制度和传统习惯发生了 明显的变化,生产关系有了改变,农业生产有了发展,精神文明有了提高。 因此可以说,迦洛人的母系社会结构已经发生了许多变化,在向父系社会过 渡,朝着现代文明的方向发展。  此外,在印度,还保留有一种古老居民的后裔——安达曼人。安达曼人 仅剩 1000 人左右,居住于安达曼群岛,在人类学上属尼格罗—澳大利亚人种 尼格利陀类型:身材矮小,肤色黝黑,头发黑红,短而卷曲,面部宽阔,颧 骨突出,鼻小唇厚。安达曼语与任何已知的语系均无联系,无文字。安达曼 人迷信鬼神和祖先魂灵,过着游移不定的生活,以采集和渔猎为生,不知农 耕和养畜。对他们而言,无亲属称谓,无论父子、母女,通常直呼其名。一 般不穿衣着,男女都剃发,盛行文身,喜欢佩戴以骨、竹、木、树叶、藤条 制做的腰带、臂箍、手镯等。另外,印度这块土地上,不但容纳了世界上的许许多多民族,同时也向世界输送了自己的儿女。大家熟悉的吉卜赛人,存人认为最早是从印度西部 流散出去的。现在印度还有大约 15 万“诺马兹”人,他们驾着大篷车,到处 流浪,有的从事放牧,有的做小买卖,有的当铁匠,有的演杂技、歌舞、木 偶戏和驯驼。现在,欧洲不少吉卜赛人还经常回到印度西部地区寻根。综上所述,可以看出,人种复杂、民族繁多,是印度社会的一个显著的特点。当然,这一方面使印度文化呈现出多样化;另一方面则由于这种复杂 性,导致民族矛盾尖锐,并经常与宗教、种姓、语言等问题交织在一起,不 时爆发冲突和骚乱,造成社会动荡不安。因而,现今如何解决民族矛盾,不 仅是民族学家们关心的问题,同时也是印度政府所关注的问题之一。第三章神秘文化面面观  印度是人类古代文明的摇篮之一,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而且有着灿烂 的文化、动人的传说。从英雄的史诗,到神秘的瑜伽;从多姿多采的舞蹈, 到魅力无穷的音乐,无不向世人流露出其扑朔迷离、奇谲无比的神奇性。还 是让我们一起到这个神秘的国度去寻胜探幽吧!  1.《吠陀》——印度最古老的文献  大约在公元前 13 世纪,从印度次大陆的西北方来了一支雅利安人。他们 到印度之后,留下了关于他们活动的文字记录,从此印度次大陆开始了有文 字记载的历史。学者们称这一时代为“吠陀时代”。  这里最早的文字记录便是《吠陀》。《吠陀》不仅是婆罗门教的圣书, 同样也是历史学家了解次大陆历史的“圣典”。其共有四部“本集”,继四 部本集之后,还有《梵书》、《奥义书》以及一些“经书”,一般把它们看 作“吠陀本集”的续编,是传授“吠陀本集”的各个派别编订的,都与“吠 陀本集”有关。《吠陀》的主要内容是歌颂神,教人们如何通过祭祀、善行 和牺牲来取悦于神。当时还是多神的时代,人们所敬崇的神有苏里耶(太阳 神)、因陀罗(雷雨之神)、阿耆尼(火神)、婆楼那(天神与水神)、瓦 尤(风神)和乌莎(黎明女神)等。这些神都是《吠陀》经书本所提到的, 后来人们把他们统称为吠陀神。《吠陀》的四部本集分别是《梨俱吠陀》、《娑摩吠陀》、《夜柔吠陀》、《阿达婆吠陀》,其中《梨俱吠陀》是最重 要的一部吠陀经。  《梨俱吠陀》又名《赞颂明论本集》,共有 1028 首诗,每首诗包含若干 诗节,一节就是一个“梨俱”。它的最主要内容就是歌颂神,其中有 350 多 首是歌颂雷雨之神及战神因陀罗,描写他多么威力无比,雷霆万钧,攻无不 克。有一首诗说他:杀死弗栗多;斧劈森林般的城堡; 又掘开了许许多多河流; 劈开大山像新造的瓦罐; 因陀罗和他的队伍带来了群牛。  每次战斗中,因陀罗神总是站在雅利安人一边,这就使人引起这样的联 想:因陀罗与其说是凌驾一切之上的自然力的化身,不如说是雅利安人心目 中所向披靡的英雄神话。他们在同达罗毗荼人的争战中,创造了一位为自己 鼓劲壮胆的英雄。《梨俱吠陀》除了歌颂神外,还歌颂大自然,其中不乏优秀的文学作品。例如有一首诗是这样来歌颂黎明的:这个光华四射的快活的女人, 从她的姐妹那儿来到我们面前了。 天的女儿啊! 像闪耀着红光的牝马一般的朝霞, 是奶牛的母亲,是双马童的朋友, 遵循着自然的节令。?? 你驱逐了仇敌。 欢乐的女人啊! 我们醒来了,用颂歌迎接你。 欢乐的光芒像刚放出栏的一群奶牛, 现在到了我们面前。 曙光弥漫着广阔的空间。 光辉远照的女人啊! 你布满空间,用光明揭破黑暗! 朝霞啊!照你的习惯赐福吧! 你用光芒遍复天穹。朝霞啊! 你用明朗的光辉照耀着广阔的天空!  这首诗用比喻和人格化的手法歌颂了黎明,既形象,又好懂。所提到的 “双马童”也是吠陀神之一,他们是一对漂亮的孪生兄弟,强壮、灵巧,聪 明。爱吃蜂蜜,皮肤也是蜜色。他们到处救苦救难,替人治病,能使瞎子复 明,残者复全。人们敬仰、喜爱这一对兄弟,难怪要把黎明女神安排为他们 的朋友。  《梨俱吠陀》还有一首诗看来本是民歌,散发出浓郁的生活气息。例如 有一首在做苏摩(一种植物)酒时唱道:我是诗人,父亲是医生, 母亲忙推磨, 大家都像牛一样为幸福而辛勤。 苏摩酒啊!快为因陀罗流出来!  当然,《梨俱吠陀》里还有许多富于哲理性的诗,反映了古代人对客观 世界的臆想。也有祭司们为人们驱魔祛病而杜撰的咒语,有一首诗说:“风 向下吹,阳光下照,牛奶向下流,你的病快下去。”读了这首诗,一位手舞 足蹈、喃喃有词的巫医仿佛就在我们的眼前。《娑摩吠陀》又名《歌咏明论本集》,包括 1875 节歌词。这些歌词,在祭把时可配曲演唱,除第 99 节外,其余大部分是从《梨俱吠陀》中摘抄而来, 或内容大体相同。《夜柔吠陀》又名《祭祀明论本集》,有黑论、白论两种本子。《白论》包括 1975 节经文,用诗体或散文体写成,系各种祭祀用文。《黑论》与《白 论》内容大同小异,仅是比《白论》的经文少些。《阿达婆吠陀》,又名《禳究明论本集》,也是一部诗集,据说为古仙阿达婆所传,因此得名。全书共有诗 731 首,多系咒语,但有不少诗与生活、 生产有关,反映了古代人民同自然界斗争和战胜敌人的信心与决心。  从以上的介绍也可以看出,这四部本集实际是各有用途。《梨俱吠陀》 是诵者咏诵的;《姿婆吠陀》是用于歌唱的;《夜柔吠陀》是行祭者口念的, 而《阿达婆吠陀》则是祭祀的督监们所必须精通的。  “吠陀”意为知识、学问。因而为传授这一“知识”、“学问”,各派 婆罗门还编订了一些文献,称为《梵书》。《梵书》主要记载举行祭把的规 定、仪式及风俗习惯等,是对“本集”的解释和说明,另外还有许多繁琐的 讨论。虽然《梵书》中有许多神秘主义的枯燥说教,但也有不少优美的神话 传说,印度的散文体也从此发展了起来,所以说它在文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 的地位。    继各派《梵书》之后是各派的《森林书》(又名《阿兰若书》),是《梵 书》的续编。据说此书只是在森林中秘密传授。书中虽不讲如何进行祭祀, 但却发展了神秘主义理论。现存的《森林书》有《广森林书》、《鹧鸪氏森 林书》、《他氏森林书》。  《奥义书》是“教师”向学生解释《吠陀》经而写的论文。当时有很多 修行的人在森林中冥思苦想,力求领悟《吠陀》经中的神秘训示,于是有了《奥义书》。它是吠陀圣典的最后一部分,所以又称《吠檀多》,即“吠陀 的终结”。书中开始提出了“梵”和“我”的哲学问题,并解释了生、死、 灵魂、天地等宇宙观和人生观,有些甚至包含了朴素辩证法的思想。  与“吠陀”有关的还有“经”书,大约是公元前 512 世纪的产物,相当 于中国的“孝经”与“礼记”。经书分三类,一类是《所闻经》,是一般祭 礼仪式的提要,记述祭祀的规定及祭祀的做法;二是《家宅经》,讲的是一 般节日庆祝和日常礼仪规定,说明家庭里如何举行生死婚丧等礼仪;三是《法 经》,讲的是各种人应该遵守的风俗习惯和法律,后来它发展成各派的法典。 吠陀是口头创作,最早的本集约产生于公元前 15 世纪,最晚的也在公元前 5 世纪左右就形成了。在婆罗门祭司未将这些长期积累的文献编订成集 前,一直把它们当作圣典世代师徒口授。到后来,虽然有了棕榈叶或树皮写 的刻本,但仍主要靠口头传授。这一传统一直到 19 世纪开始印刷这些古书时 仍未断绝,现存的传本基本上保留了古代的原貌。尽管《吠陀》经不一定是当时实录,在传诵时难免有人为捏造,但是它反映了公元前印度社会与文化情况,仍不愧为重要的文化遗产。它不仅对了 解印度上古时期的社会文化和民族风情等具有很重要的史料价值,而且一直 被后人视为圣典,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同时,它也为后来的语言学、历史学、 人类学、社会学、哲学、文学及天文学等的发展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资料,大 大丰富了世界文化的宝库。
成为本站VIP会员,
若未注册,请点击 成为本站会员.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电子书均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情况,请立即和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作相关处理。
                                   
蓝田玉PDF文档网致力于建设中国最大的PDF格式电子书的收集和下载服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移民印度的条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