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刘备1000字关于夷陵之战的反思1000字作文

[夷陵之战]浅谈夷陵之战_夷陵之战-牛bb文章网
[夷陵之战]浅谈夷陵之战_夷陵之战
浅谈夷陵之战11文学1班许奕一、夷陵之战概述夷陵之战,是三国时期蜀汉昭烈帝刘备对东吴发动的大规模战役,三国“三大战役”的最后一场,也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一次著名的积极防御的成功战例。又因该战役最后决战于V亭,亦称V亭之战。章武元年七月,也就是刘备称帝三个月后,刘备以替名将关羽报仇为由,挥兵东征东吴孙权,气势强劲。孙权求和不成后,决定一面向曹魏求和、避免两线作战,一面派陆逊率军应战。陆逊用以逸待劳的方法,阻挡了蜀汉军的攻势,更在章武二年八月夷陵一带打败蜀汉军。夷陵之战的惨败,是蜀汉继关羽失荆州后又一次实力大削,此后,蜀汉成为三国中最弱小的一国。二、蜀汉惨败原因在夷陵之战中,刘备率领蜀军征战未能获得胜利的主要有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的原因。 从主观原因上分析:第一个主观原因是蜀军并未做好充足的战争准备。刘备既已下决心伐吴,自当应做好充分的战争准备,粮草物资的征用、兵员的配备调拨、造船、训练水军等均非一时一刻之功,须作长期筹划。特别是拥有强大的水军是破吴的关键,建立和训练一支强大的水军部队,尤需时日。而查刘备战前准备工作,在关羽兵败被杀后,仅过一年零八个月刘备即率大军伐吴,很难想象刘备能在短短一年半的时间中做好充分的战前准备工作,至少在造船、训练水军方面准备不足。反观东吴方面,早在夺取荆州之后,东吴上层即已虑及日后蜀汉的报复,开始未雨绸缪。外交上两次主动向刘备遣使请和,极力避免战争,同时称臣求降于魏,已孤蜀势;军事上加强巫、江陵、当阳、公安等上游诸要地的兵力与守备,吴主孙权还亲自公安移屯江夏郡鄂县,建立新都武昌,为总策应。刘备以己准备不足之军,战彼有备而来之敌,焉能不败。第二个主观原因是刘备恃胜而骄,军事指挥部署犯了严重错误。夷陵之战初期,蜀汉军心士气甚锐,连战连捷连续的军事胜利逐渐使刘备上下产生了骄傲轻敌的情绪,开始麻痹大意起来。陆逊的一段话很能说明问题,逊曰:“备是猾虏,更尝事多,其军始集,思虑精专,未可干也。今住已久,不得我便,兵疲意沮,计不复生,犄角此寇,正在今日。”刘备戎马半生,久经战阵,曾火烧博望,又参加过赤壁之战,焉能不知道防备火攻。故而刘备在初期“思虑精专,未可干也”,即军事部署精密让陆逊无机可乘。吴军在初期败退后坚守不出,两军相持日久,刘备骄懒惰之心已生,在部署上出现严重漏洞,陆逊趁机抓住机会,以火攻为手段对蜀军全线反击。第三个主观原因是刘备对形势认识不足,缺乏战略考量。夷陵之战初期,刘备连战连捷,深入荆州,武陵蛮族群起响应。当此形势,刘备应正确认识到,以吴蜀之实力,只能相互厮杀但无力剿灭对手,况蜀吴内斗,得利者只能是曹魏,正当趁此胜利之机,向孙权提出有利己方的条件而讲和,或平分荆州,或赔偿财物,如此则既可得利,又可联手抗曹。从客观原因上分析:第一个原因是其兵力并不占优势。蜀汉总兵力至多十万,刘备既要设防汉中,又让赵云率军驻江州接应,加之各地镇兵,仅巴西一郡便留兵五千人。因此其伐吴之兵为四万人当为极限。按军事常识,进攻一方通常要在兵力上占一定优势,才能弥补在地形等等方面的劣势,但刘备以四万进攻五万,劣势明显。第二个原因是刘备手下缺乏将才。刘备发动夷陵之战时,关羽败亡,张飞遇害,黄忠病逝,所余马超、赵云,魏延等皆镇守国内未参战。反观东吴方面,韩当、徐盛、朱然、潘璋均为知名宿将,曾历经东吴开创大小十余次战役,拥有丰富的作战经验,“皆江表之虎臣”。与东吴相比,刘备在将领层面上无疑又输一着。第三个原因是后勤供应。刘备大军东下伐吴,其军需物资均需依赖成都平原的供给。从成都平原到湖北夷陵前线遥远艰险,陆路须穿越川东大巴山脉。大巴山崇山峻岭,河谷深切,其艰险程度丝毫不亚于秦岭道。水路虽较陆路便利,但三峡滩险流急,特别是在洪水期,无法行船。且其运返之时,逆江而上,殊为不易,故黄权有“水军顺流,进易退难”之叹。反观东吴后勤供应十分便捷,荆州已被东吴经营数年,物资囤积充足,荆州以东不远便是重镇武昌,孙权为防范蜀汉迁都于此。吴军的粮草或从武昌、或从江陵运至夷陵前线只需数日。蜀军劳师远征,吴军以逸待劳,形势殊异。第四个原因是其水军力量薄弱。在东吴偷袭荆州后,蜀汉荆州水军全军覆没。刘备在益州也没有对水军进行过专门的建设和扩充。故夷陵之战时蜀汉水军远弱于东吴。刘备之所以不采水陆俱进之策,非不为也,实不能也,蜀汉水军无力与东吴水军争锋,不仅不能做到水陆俱进,甚至不能对岸上蜀军提供有效的侧翼掩护。刘备只好采取“舍船就步”的策略,以加强陆上的力量。设若刘备拥有强大的水军,并乘地势之利与陆上力量配合作战,水陆俱进,则东吴危矣。水军力量的薄弱,当是刘备夷陵战败的重要原因。三、夷陵之战的启示夷陵之战中,陆逊在敌强我弱的格局下,坚守不出,期间受到敌军辱骂,受到部将和同僚质疑,压力巨大,但他顶住了压力,严守自己定下的军纪,最终觅得战机,一举成名。因此,严格的操作纪律非常重要。同时,陆逊借助天时地利,在盛夏时分,抓住蜀军士气低落,在山林中安营扎寨的有利时机,采取火攻的策略,一鼓作气,大败刘备,千古垂名。因此抓住战机全线出击也是制胜的关键。 分享: >
“夷陵之战”相关文章高中高三作文1000字:品刘备
- 作文大全 】
作文网为你精心推荐高三作文:
标题: 品刘备
关&键&词:
品刘备 高中高三 1000字
字&&&&数: 1000字作文
本文适合: 高中高三
作文来源: 网()做大家喜网站,我们继续努力加大马力为您的作文问题排忧解难.本作文是关于高中高三1000字的作文,题目为:《品刘备》,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欢迎阅读《作文:品刘备》,“”每日为您更新更多优秀的“”,请随时关注!
品刘备   —— 《史记故事》读后感 来自:作文大全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曹操得了天时,孙权得了地利,而刘备得了人和,人人皆知得人和者得天下,刘备为何能得人和?刘备为何得不了天下呢? 来源:作文网   先从刘备的历史说起,蜀汉的开国皇帝,相传是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刘备少年丧父,与母亲贩鞋织草席为生。黄巾起义时,刘备组织义兵,随政府军剿除黄巾,有功,任安喜县尉,不久因鞭打督邮弃官。后诸侯割据,刘备势力弱小,经常寄人篱下,先后投靠过公孙瓒、曹操、袁绍、刘表等人,几经波折,却仍无自己的地盘。赤壁之战之际,刘备联吴抗曹,取得胜利,从东吴处“借”到荆州,迅速发展起来,吞并益州,占领汉中,建立蜀汉政权。后关羽战死,荆州被孙权夺取,刘备于称帝后伐吴,在夷陵之战中被陆逊击败,病逝于白帝城,临终托孤于诸葛亮。   刘备得过天下豪杰的评价,如:   刘晔:“刘备,人杰也,有度而迟。”   孙胜、贾诩:“刘备雄才。”   诸葛亮:“刘公雄才盖世,据有荆土,莫不归德,天人去就。”、“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慕仰,若水之归海,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安能复为之下乎。”   周瑜:“刘备以枭雄之姿。”   陆逊:“刘备世之枭雄。”等。   众多的评价有的说出了刘备的深谋远虑,更多的是对刘备的可惜。   一个几乎完人,让天下的不少英雄好汉纷纷投奔一个没有领地的刘备,多少有点说不过去,让人怀疑。其实不假,刘备有着别人没有的似朋如自,兄弟如手足的可贵精神。举个例子吧,刘备在荆州爱民如子,诸葛亮看在眼里,诸葛亮总让人觉得是为刘备读的,曾有人说诸葛亮小时就想为刘备效力了,并且刘备在数九寒天的日子里徒步走到诸葛亮的小草屋,在门外足足站了三小时,让诸葛亮倍受,这样更加表现出了刘备对人才的尊敬和渴望。刘备不但对人才好,对普天百姓也很尊敬。在荆州逃亡时,刘备让荆州的乡亲父老和自已一起逃亡,去的地方。   有人才,有谋虑的,豪气万丈,威而有恩,勇而有义的刘备为何得不到天下。最重要的原因是他对兄弟(关于,张飞)死而冲昏了头脑,一心想报仇雪恨,几乎带着自己所有的兵力,和猛将,杀向吴国。但是吴国的陆逊比以前周瑜几乎更厉害,让刘备连连中计,死亡了太多太多的虎将,损失了千军万马,最终还是没有夺下吴国,一报血仇,自己反而驾鹤归西了。丢下烂摊子,和一个一无是处的儿子,让诸葛亮收拾。幸好诸葛亮重振旗鼓,仔细分析战况,准备攻打魏国。七次攻到魏国的老窝,但每次都让那一无是处的陛下,急召回来,丢失了大好良机,在最后一次吐血身亡。蜀国的大好时光以去,别被的国一举歼灭,蜀国从此消亡了。   一名倍受瞩目的刘备,真是让人可惜,可惜呀!
《品刘备》这篇优秀的“初一作文”由作文网收集,来源于互联网和会员投稿,仅供参考和,转载请注明出处。本文来源:/z/1090315.html
下页更精彩:1
想了解更多关于作文大全网的资讯,请访问:
作文大全频道点击量排行1
作文大全频道最新更新1
作文大全频道编辑推荐1
作文大全编辑推荐访问1刘备长相异于常人,生于贫苦家庭却胸怀大志。他礼贤下士,思贤若渴,所以能笼络一大批像关羽、张飞、诸葛亮等有能力的人尽心辅佐他。他关心天下大势,渴望建立丰功伟绩,这也使他被当时人所敬重。所以当刘备帮助陶谦守护徐州时,陶谦将徐州和家人托付给刘备;兵败投靠曹操时,曹操给予厚待;离开曹操投靠袁绍时,袁绍之子袁谭出城百里相迎;投靠刘表时,刘表出城十里相迎;虽然实力很弱,却得到荆州、益州大批人才相助。
《三国演义》把刘备写成一个爱哭的人,诸葛亮为刘备的每次出谋划策都要叫刘备哭,所以很多人评价刘备时都要强调他爱哭,没出息。 补充:补充:
已有答案 (10)
爸爸计划。 可 就
仁德,是一代枭雄 补充:补充:
&&& 一、明君枭雄,一人两面&&&&历史上的刘备,作为与曹操、孙权鼎足而立的天下英杰,蜀汉政权的开国之君,既有“明君”之誉,又有“枭雄”之称。&&&&作为“明君”,刘备一生作为,基本符合古人对“明君”的最重要的两点期待:一是仁德爱民,有济世情怀;二是尊贤礼士,有知人之明。史书对这两方面都记载颇多。&&&&就“仁德爱民”而言,刘备大半生颠沛奔走,屡遭挫败,施仁政于民的机会并不多;但他深知“得人心者得天下”的道理,重视以宽仁厚德待人,与那些残民以逞、暴虐嗜杀的军阀判然有别,因而争取到了人心。《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记刘备领平原相时,郡民刘平不服,派刺客去刺杀他,“客不忍刺,语之而去。其得人心如此。”裴松之注引王沈《魏书》补充道:“是时人民饥馑,屯聚钞暴。备外御寇难,内丰财施,士之下者,必与同席而坐,同簋而食,无所简择。”因此“众多归焉”。在他于荆州依附刘表期间,“荆州豪杰归先主者日益多”。建安十三年(208)秋,曹操南征荆州,适逢刘表病死,刚刚继位的少子刘琮不战而降。此时诸葛亮建议刘备攻刘琮而夺荆州,他却答道:“吾不忍也”,当他由樊城向南撤退时,“(刘)琮左右及荆州人多归先主。比到当阳,众十余万,辎重数千辆,日行十余里”。有人劝他抛开百姓,速行保江陵,他却断然拒绝:“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今人归吾,吾何忍弃去!”在此安危之际,哪怕有生命危险也不愿抛弃百姓,在历代开国君主中实不多见。裴注特引东晋史学家习凿齿评论曰:“先主虽颠沛险难而信义愈明,势逼事危而言不失道。追景升之顾,则情感三军;恋赴义之士,则甘与同败。观其所以结物情者,岂徒投醪抚寒含蓼问疾而已哉!其终济大业,不亦宜乎!”《资治通鉴》汉纪五十七亦引此语,可见刘备之仁德有道,已得到历代史家的普遍承认。&&&&就“尊贤礼士”而言,刘备的表现尤为突出。建安十二年(207),时为左将军领豫州牧、年已47岁、被视为天下大英雄的他,满怀诚意,三顾茅庐,恭请年仅27岁、无名无位、尚未建立任何功业的诸葛亮出山辅佐,留下千古美谈。隆中对策时,诸葛亮称赞他“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并非虚言。建安十九年(214)夺取益州之后,对于荆州旧部和益州新附,他兼容并包,唯才是举,“皆处之显任,尽其器能。有志之士,无不竞劝”。其中益州名士黄权曾坚决劝阻刘璋迎刘备入蜀,刘备攻取益州时又坚守广汉,直到刘璋投降后方才归顺,刘备却不计前嫌,任命黄权为偏将军,信任有加;刘备称汉中王,兼领益州牧,以黄权为治中从事;刘备称帝后,亲率大军伐吴,又以黄权为镇北将军,督江北诸军以防魏。刘备在夷陵之战中惨败后,黄权无法退还蜀中,又不愿投降东吴,只得率兵降魏;蜀汉主管官员为此要逮捕黄权的妻子,刘备却说:“孤负黄权,权不负孤也。”照样优待黄权的妻子。对此,裴松之注《三国志·蜀书·黄权传》时由衷称赞道:“汉武用虚罔之言,灭李陵之家,刘主拒宪司所执,宥黄权之室,二主得失悬邈远矣。《诗》云‘乐只君子,保艾尔后’,其刘主之谓也。”另一位名士,荆州零陵人刘巴,与刘备作对的时间更长:当曹操南征荆州时,众多荆州士人都追随刘备南撤,刘巴却归顺了曹操;赤壁之战后,曹操命刘巴招纳长沙、零陵、桂阳三郡,欲与刘备抗衡;由于刘备及时夺得三郡,这一图谋失败了,刘巴无法回去交差,诸葛亮写信劝他归顺刘备,刘巴却拒绝了,远远地跑到交趾,使“先主深以为恨”;后来,刘巴由交趾辗转到达蜀中,当刘璋欲迎刘备入蜀时,他又一再劝阻;直到刘备夺得益州,刘巴才表示归顺。而对这位刘巴,刘备表现得更加宽容大度:进攻成都时,他就号令军中道:“其有害巴者,诛及三族。”平定益州后,他很快便任命刘巴为左将军西曹掾(刘备此时的主要官职是左将军,西曹掾主管府内官吏的任用);刘备称汉中王,以刘巴为尚书;法正去世后,又将刘巴晋升为尚书令,负责处理日常政务。这些,充分表现了刘备作为开国君主的雅量。特别是章武三年(223)四月他临终之时,殷殷托孤于诸葛亮,慨然嘱咐道:“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后人对此或有猜疑乃至诛心之论,不过是妄相忖度而已。纵观数千年封建社会史,皇帝临终前委任顾命大臣者固不少见,然而,有几个皇帝愿意或者敢于像刘备那样托孤?当然,刘备并非鼓励诸葛亮取其子而代之,而是希望诸葛亮尽力辅之;但如此气度胸襟,仍罕有其匹。还是陈寿在《先主传》末的评价比较公允:“及其举国托孤于诸葛亮,而心神无贰,诚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也。”&&&& 尊贤礼士的另一面,便是知人之明。用人之长,如重用诸葛亮、庞统、法正,当然是最好的“知人之明”,对此不必多论;而知人之短,也是了不起的“知人之明”。比如马谡,“才器过人,好论军计”,深受诸葛亮赏识;刘备临终前却特别提醒诸葛亮:“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君其察之!”后来马谡虽曾在诸葛亮南征时出过“攻心为上”的好主意,但他刚愎自用,丢失街亭,使诸葛亮首次北伐的成果毁于一旦,却证明了刘备的先见之明。至于像魏延这样优点突出缺点也明显的人才,刘备用其长而避其短,大胆委以镇守汉中的重任,更是极具洞察力之举,非明君不能为。在这方面,就连素有“知人善任”美誉的诸葛亮似乎也略逊一筹。&&&&作为“枭雄”,史书记载也不少。所谓“枭雄”,意思是“骁悍雄杰的人物”。刘备出身于早已败落的远支皇族之后,家境清寒,既没有曹操、袁绍那样显赫的家庭背景(曹操作为“赘阉遗丑”,虽然家庭名声不及袁绍光彩,但其父曹嵩官至太尉,既有权势,又家资巨富,曹操也因此很早便进入仕途),也没有孙权那样继承自父兄的大片地盘,几乎是白手起家,要想在天下大乱,群雄并立之时开创江山,没有几分骁悍之气是根本行不通的。事实上,“枭雄”恰恰是刘备的一大特色,成为当时许多人对他的定评。例如:建安十三年(208),刘表刚去世,鲁肃建议孙权与刘备联合抗曹,便称刘备为“天下枭雄”。建安十四年(209),当刘备至京城见孙权时,周瑜曾上书孙权,亦称刘备为“枭雄”,主张将其扣留于吴。次年,周瑜卒,临终前上书孙权,又称“刘备寄寓,有似养虎”。这种骁悍之气,主要表现有四:一是冒险精神。刘备从登上政治舞台之初,便经常亲冒矢石,不避艰险。早年兵少力微,加之年轻,他动辄“力战有功”,“数有战功”,固属必然;赤壁之战时,面对生死存亡之机,他“身在行间,寝不脱介,戮力破魏”,也不奇怪。及至建安二十四年(219)争夺汉中之役,他已59岁,手下兵多将广,但在“矢下如雨”之际,仍亲当矢石,奋勇向前,便可见其冒险精神,至老弥笃了。彭羕背后发牢骚时称他为“老革”(犹言“老兵”),正是反映了这一特点。二是机变权略。建安元年(196),兵败投奔他的吕布趁他与袁术相攻之机,袭取徐州;他失去立足之地,只得向吕布求和,屯驻小沛,可谓能屈能伸。建安三年(198),吕布被擒杀后,他随曹操至许都,可谓暂栖虎穴。建安四年(199),与曹操对食论英雄,借雷霆之威掩饰震惊之情,可谓随机应变。随后以截击袁术为名,离开许都,从此摆脱曹操控制,可谓见机而作。凡此,均可见其机变权略。三是坚忍不拔。在汉末逐鹿天下的群雄中,刘备屡遭挫败,有时甚至败得很惨;但他从不灰心丧气,而是败而不馁,折而不挠。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使他每每转危为安,终于在诸葛亮的辅佐下,抓住历史机遇,逐步发展壮大,成为三分鼎立中的一方。四是某些时候、某种程度的霸道。最典型的是杀张裕之事。张裕原为刘璋从事,刘备入蜀与刘璋相会时,曾与张裕互相嘲弄,裕因刘备无须,戏称其为“潞涿君”(谐“露啄君”之音)。刘备因其不逊,积怒在心。后因张裕私下对人说:“主公得益州,九年之后,寅卯之间当失之。”这确是大为犯忌之言,刘备乃以“漏言”之罪,下令诛之。诸葛亮上表询问为何要将张裕处死,刘备答曰:“芳兰生门,不得不锄。”这就有些强词夺理了。尽管这种霸道行径不多,但足以使人看到,刘备毕竟不可能避免封建君主固有的专制性。&&&&纵观历史,那些在乱世中崛起的、真正有所作为的开国之君,差不多都有几分骁悍之气。从汉高祖刘邦到唐太宗李世民,从宋太祖赵匡胤到明太祖朱元璋,均可称为枭雄。而在封建时代,枭雄与明君并非截然对立,而往往是同一君主的不同侧面。从公认的明君唐太宗身上,我们不是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一点吗?&&&&二、强此弱彼,有得有失&&&&罗贯中在描写《三国演义》中的刘备时,以历史人物刘备为原型,同时根据封建时代广大民众对政治家的选择,根据自己的政治理想和审美倾向,着力突出其明君形象,而有意淡化其枭雄色彩。&&&&首先,作品多方表现了刘备的宽仁爱民,深得人心。《演义》第1回,写刘关张桃园结义,其誓词便赫然标出“上报国家,下安黎庶”八个大字。这既是他们的政治目标,又是他们高高举起的一面道德旗帜。从此,宽仁爱民,深得人心就成了刘备区别于其他政治集团领袖的显著标志。他第一次担任官职———安喜县尉,便“与民秋毫无犯,民皆感化”。督邮索贿不成,欲陷害他,百姓纷纷为之苦告(第2回)。此后他任平原相,已被誉为“仁义素著,能救人危急”(太史慈语,见第11回)。陶谦临终,以徐州相让,刘备固辞,徐州百姓“拥挤府前哭拜曰:‘刘使君若不领此州,我等皆不能安生矣!’”(第12回)曹操擒杀吕布,离开徐州时,“百姓焚香遮道,请留刘使君为牧”(第20回)。这表明他占据徐州的时间虽然不长,却已深得民心。在他又一次遭到严重挫折,不得不到荆州投奔刘表,受命屯驻新野时,他仍以安民为务,因此“军民皆喜,政治一新”(第34回)。新野百姓欣然讴歌道:“新野牧,刘皇叔;自到此,民丰足。”(第35回)&&&&从建安六年(201)到十三年(208),刘备寄居新野达7年之久。在他辗转奔走的前半生中,这算是时间最长、相对安定的一个时期。在此期间,刘备对自己的政治生涯进行了认真的反思,并接受“水镜先生”司马徽的批评,一面把人才置于战略的高度,努力求贤;一面更加重视争取民心,为重新崛起准备条件。当曹操亲率大军南征荆州,刘琮不战而降之时,刘备被迫向襄阳撤退,新野、樊城“两县之民,齐声大呼曰:‘我等虽死,亦愿随使君!’即日号泣而行”。到了襄阳城外,刘琮闭门不纳,蔡瑁、张允还下令放箭。魏延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开了城门,放下吊桥,大叫:“刘皇叔快领兵入城,共杀卖国之贼!”刘备见魏延与文聘在城边混战,便道:“本欲保民,反害民也。吾不愿入襄阳。”于是“引着百姓,尽离襄阳大路,望江陵而走。襄阳城中百姓,多有乘乱逃出城来,跟玄德而去”(第41回)。就这样,在建安十三年秋天的江汉大地上,刘备带领十余万军民,扶老携幼,含辛茹苦,上演了“携民南行”的悲壮一幕。如此撤退,显然有违于“兵贵神速”的军事原则,对保存实力、避免曹军追击十分不利。故众将皆曰:“今拥民众数万,日行十余里,似此几时得至江陵?倘曹兵到,如何迎敌?不如暂弃百姓,先行为上。”刘备明知此言有理,却泣而拒之曰:“举大事者必以人为本。今人归我,奈何弃之?”行至当阳,果然被曹操亲自率领的精兵赶上,十余万军民顿时大乱。刘备在张飞保护下且战且走,天明看时,身边仅剩百余骑,不禁大哭道:“十数万生灵,皆因恋我,遭此大难;诸将及老小,皆不知存亡。虽土木之人,宁不悲乎!”(同上)这一仗,刘备在军事上一败涂地,而在道义上却赢得了极大的胜利。这种生死关头的自觉选择,在《三国演义》写到的各个政治军事集团领袖中是独一无二的,决非一般乱世英雄的惺惺作态所能比拟。从此,刘备的“仁德爱民”更加深入人心,并成为他迥别于其他创业之君的最大的政治优势。&&&&其次,作品竭力渲染了刘备的敬贤爱士,知人善任。其中,他对徐庶、诸葛亮、庞统的敬重和信任,都超越史书记载,写得十分生动感人;尤其是对他与诸葛亮的鱼水关系的描写,更是具有典范意义。&&&& 历史上的徐庶,归属刘备的时间不算长,除向刘备推荐诸葛亮外,在政治、军事上发挥的作用也不算大,《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仅云:“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曹公来征……先主在樊闻之,率其众南行,(诸葛)亮与徐庶并从,为曹公所追破,获庶母。庶辞先主而指其心曰:‘本欲与将军共图王霸之业者,以此方寸之地也。今已失老母,方寸乱矣,无益于事,请从此别。’遂诣曹公。”而在《三国演义》中,刘备一见徐庶,便坦诚相待,拜为军师,委以指挥全军之责。在先后打败吕旷兄弟、曹仁之后,刘备更视徐庶为天下奇才。而当徐庶得知母亲被曹操囚禁,辞别刘备时,刘备虽然难以割舍,但为顾全其母子之情,仍忍痛应允。分别的前夜,“二人相对而泣,坐以待旦。”次日一早,刘备又亲送徐庶出城,置酒饯行;宴罢,仍“不忍相离,送了一程,又送一程。”直到徐庶骑马远去,刘备还立马林畔,“凝泪而望”,甚至“欲尽伐此处树林”,原因是“阻吾望徐元直之目也”(第36回)。这些描写,尽管主要是为“走马荐诸葛”和“三顾茅庐”作铺垫,却足以见出刘备求才之诚,爱才之深,颇具艺术感染力。对于刘备对诸葛亮的高度信任与倚重,《三国演义》更是作了浓墨重彩的描写。历史上刘备请诸葛亮出山之事,《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中仅有一句话:“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而《演义》却以两回半的篇幅,精心设计,反复皴染,将“三顾”的过程写得委婉曲折,令人悠然神往。刘备初见孔明,便屈尊“下拜”;听罢隆中对策,先是“避席拱手谢”,继而“顿首拜谢”;乍闻孔明不愿出山,当即“泪沾袍袖,衣襟尽湿”;及至孔明答应辅佐,又不禁“大喜”。这些充满理想色彩的细节,把刘备求贤若渴的诚意渲染得淋漓尽致。诸葛亮出山以后,《演义》又充分突出其在刘蜀集团中的关键地位和作用,竭力强调刘备对他的高度信任与倚重。我在《忠贞智慧,万古流芳———论诸葛亮形象》一文中分析道:&&&&&&历史上的诸葛亮,尽管一出山就与刘备“情好日密”,受到刘备的充分信任;但他在刘蜀集团中的地位却是逐步提高的,按照通常的政治机制,这也是很自然的……然而,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却把诸葛亮写成一开始就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大权在握,指挥一切的统帅,大大提高了他在刘蜀集团中的地位和作用……这些描写,大大超越了历史记载,使诸葛亮始终处于刘蜀集团的核心,地位明显高于所有文武官员,而又使读者觉得可信。刘备得到诸葛亮之前屡遭挫折,而得到诸葛亮辅佐之后则节节胜利,两相对照,读者不由得深深感到:刘蜀集团的成败安危,不是系于刘备,而是系于诸葛亮。&&&&历史上的庞统,在刘备领荆州牧后归之,开始“以从事守耒阳令,在县不治,免官”。后经鲁肃、诸葛亮荐举,“先主见与善谭,大器之,以为治中从事。亲待亚于诸葛亮,遂与亮并为军师中郎将”。《演义》则在史实的基础上,发挥浪漫主义想象,写庞统刚投奔刘备时,刘备以貌取人,仅命其为耒阳县令;一旦得知庞统半日了断百日公务,刘备立即自责:“屈待大贤,吾之过也!”及至看了鲁肃的荐书,听了诸葛亮的评价,刘备“随即令张飞往耒阳县敬请庞统到荆州”,并“下阶请罪”,遂拜庞统为军师中郎将,“与孔明共赞方略”(第57回)。如此虚己待人,不能不令贤士感动。这种君臣遇合,鱼水相谐的关系,乃是千百年来知识分子最渴望的理想境界。&&&&总之,宽仁爱民和敬贤爱士这两大品格的充分表现,使《三国演义》中的刘备形象摆脱了以往三国题材通俗文艺中刘备形象的草莽气息,成了古代文学作品中前所未有的“明君”范型。&&&&对于刘备的枭雄色彩,《三国演义》有意加以淡化,或者不写,或者来个移花接木。最明显、最容易被人想到的例子是“鞭打督邮”。按照《三国志·蜀书·先主传》和裴注的记载,历史上鞭打督邮的本来是刘备。事情的经过是:由于朝廷下诏,要对因军功而当官的人进行淘汰。正在当安喜县尉的刘备担心自己用鲜血换来的官职也可能保不住;正好督邮来到安喜县,准备遣还刘备;刘备前往馆驿求见,督邮却称病不见;刘备一气之下,带人闯入馆驿,将督邮捆起来,绑在树上狠狠打了一顿;然后解下自己的印绶,挂在督邮的颈子上,扬长而去。历史上的刘备原本号称“枭雄”,性格刚毅,此时又年轻气盛,受到欺辱时自然不愿忍气吞声,这样做也并不奇怪。但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为了把刘备塑造为理想的“明君”,便把此事移到张飞头上,这样既不损害刘备“宽仁长厚”的形象,又有利于突出张飞性如烈火、嫉恶如仇的性格特征,可谓一举两得。本文第一部分剖析的刘备枭雄性格的四个主要特点,《演义》着重表现了其坚忍不拔的毅力,对其机变权略也有所表现,这里不作详论。如此安排,自然是为了有利于突出刘备的“明君”形象,但也存在两个明显的弊病:其一,强此弱彼,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人物形象的丰富性。其二,过分淡化刘备的枭雄色彩,无形中降低了刘备作为刘蜀集团领袖的号召力和影响力,使这位历尽艰辛的开国明君少了几分英雄之气,却多了几分平庸之感。
皇室后代,仁义双全,礼贤下士,重用人才,…
人物评价三国志评曰:“先主之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及其举国托孤于诸葛亮,而心神无贰,诚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也。机权干略,不逮魏武,是以基宇亦狭。然折而不挠,终不为下者,抑揆彼之量必不容己,非唯竞利,且以避害云尔。” 刘元:“吾宗中有此儿,非常人也。” 陈登:“雄姿杰出,有王霸之略,吾敬刘玄德。” 袁绍:“刘玄德弘雅有信义,今徐州乐戴之,诚副所望也。” 程昱:“观刘备有雄才而甚得众心,终不为人下,不如早图之。” 曹操:“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数也。”、“方今收英雄时 补充:补充:补充:补充:
两耳垂肩,面如冠玉,目能自顾其耳
何虽千字,“大奸似忠,大伪似真”八个字已经精辟道出刘备形象
自己对建立自己的国家没有一点经验,于是左右投靠积累经验,拉拢人才。可以说思贤若渴。也很虚伪
爱材、爱国
其人身高七尺五寸,面如冠玉,两耳垂肩,双手过膝,目能自顾其耳
相关问题相关搜索
随时随地有问必答!
<img width="1" height="1" src="/irt?_iwt_t=i&_iwt_id=&_iwt_UA=UA-sogou-000002&r="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刘备夷陵之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