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啊!刚刚奶茶撒到手机上了,反应有点迟钝,差不多三个半分钟钟才想起来拔电池,拔电池时手机已经不显示了,

48小时排行
大家都在看穷游大洋洲
一场风花雪月的事,2014年3月EBC徒步,尼泊尔(全文完,故事为主,干货为辅)
一场风花雪月的事,2014年3月EBC徒步,尼泊尔(全文完,故事为主,干货为辅)
—— 我不在乎我能走多高,能走多远,关键在于遇上什么样的人,发生什么样的故事
如果大家喜欢的话,请收藏或者回帖支持下吧,看帖不回,真心让人难过。。。写着也很辛苦嘞。。。
经常旅行,也经常会写日记,很多年都没有用中文写过,回来不到一个星期,心里总有些放不下的东西想拿中文写出来。
去是2月份的决定,原因特别简单,感情问题。和J先生相识在,我们在一所大学读研究生,在一起四年,他离开英国,我们分手一年,他回来英国,写了一封感人至深的信告诉我他一直深爱我,俩人抱头痛哭之后他告诉我他刚刚结婚了,可是还是放不下我,想留在我身边照顾我,异常无语的我说:I’m going to the Everest, you do whatever you wanna do. Everest不过是之前一个朋友提过一句,印在脑子里随便说出来的。说过后,翻了翻资料才第一次知道有EBC这么个地方,做决定,请假,订机票,准备行李,出发花了我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临走前两个星期,他很幽怨地问我,非去不可吗?我那时觉得特别好笑。
姐姐说这张照片很有旅行女作家的气质。。。脸够黑,衣服够邋遢,还能笑得出来。。。好吧。
我以写故事为主,干货为辅。
写故事前先说些干货吧,建个楼方便大家阅读,请直接点击。
故事正式开始:
Lonely Planet 资料~~ - 99楼
人可以冲动,但是冲动不代表不负责,所以有些事情走前还是要搞搞清楚的。
1. 究竟自己适不适合走EBC?
我想每个考虑去EBC的人都应该问自己这个问题。我83年生,过了可以叫自己女生的年龄,我也不介意跨入女人的行列:)英国读研,之后留下工作,一晃就是6年了。我一个人旅行很多,适应能力很强,总会交很多朋友,所以从来不担心旅途中会寂寞。在决定是否去EBC还是ABC的时候我在Facebook上发了一条信息,惊喜地发现我朋友里面有4个都去过EBC,(我这都交得什么朋友啊),这4个人全部都是去年3月我在走朝圣之路时候认识的,1个人,1个人,1个人,1个人,全是男人。他们都对我去EBC很有信心,因为曾经见过我走路,当然意大利人说他因为高反在医院住了一个星期。
我不是一个特别户外的人,和大部分人一样,开车比走路多,和大部分女生一样,穿高跟鞋比穿徒步鞋多,穿裙子比穿裤子多,爱漂亮衣服,爱恋爱,爱生活,爱工作,爱旅行,爱美食,爱喝酒,爱帅哥,爱笑。2013年6月在西班牙走朝圣之路是我第一次徒步,历时一个月,880km,一个人走得很开心很愉快,交了无数朋友。我平常锻炼还算多,每周都会跑步和做瑜伽,偶尔打壁球,用英国人的话讲就是很Fit,但是从来没有去过特别高海拔的地方,英国最高峰我爬过,可惜只有1400多米,除了高海拔之外,我对自己倒是很有信心。
现在回来之后的感受就是,我觉得其实基本上身体没什么大问题的都可以走,只在于你是享受还是受罪,喜欢自然,喜欢运动的会享受,反之会受罪,重要的是你有一颗什么样的心。如果你怕脏,挑食,挑剔住宿,那么可能EBC真的不适合你,说不上吃苦,可是那里真的不现代,当地的厕所都是搭个小木房,地板上少搭一块木板,你在里面方便,外边的人能看到掉出来什么,哈哈。吃的不丰富,跟中餐差得十万八千里。夜里冷得我的要带着帽子才能睡。还能够笑得出的,还会讲笑话的,才会真的在那条上上下下的路上乐在其中,否则登上珠峰又有什么意思。
我不想挑战自我,也不想挑战自然,我只想经历一下,体会一下,看一下我从没看过的世界,然后快快乐乐。
我不在乎我能走多高,能走多远,关键在于遇上什么样的人,发生什么样的故事。
2. 关于走EBC的花费
我在英国用英镑,怕在机场不方便,所以我换了一点点美金带着,其实后来发现不用,机场交签证费可以使用大部分的货币,美金,欧元,英镑,澳币。。。我在机场看了下他们的汇率,1:157,我一分钱都没有换,到了Thamel才换。Thamel换钱地方很多,汇率也差不多,我问了问住的旅店前台,他带我去了附近的一个换钱的地方,汇率比机场高了那么一点点,1:158,我说我换多可以高些吗?他说159,我说等于没差,他说那你说多少,我说165,最后以1:162成交。我换了300磅。上山时候我装了这些Rupee,还有差不多100美金和100英镑以防万一。大家记得砍价,而且钱一定要在Thamel换好了,Lukla汇率低很多,如果用人民币换貌似要找人会比较好。
每天花多少钱这件事真的因人而异,可是我想说的是我好像从来没有一天花钱少过2000Rupee,因为我吃很多,也买很多茶,早餐一定会吃,中饭一般是Dal Balt,晚上我常常会叫两份吃的,一份汤类的,暖暖的,超爱Sherpa Stew,一份饭或者面什么的,一份吃不饱啊。。。不明白大家说吃不下是怎么过的,我胃口好得一塌糊涂,我向导看着我都觉得很惊讶,我小小的瘦瘦的吃那么多。在山上一定不要亏待自己,吃好睡好喝多水才会健健康康。所以建议大家预算要多些,万一你想洗个澡,其实也不过就是200-400Rupee,不必要因为这点儿钱亏待自己,攻略上写的包括LP上的预算我感觉真的偏低。
如果只走EBC,那么上山前带个4万5万吧,留些其他货币,如果不够可以下到Lukla再换,东西用当地货币结算比较合适。
我给向导结算时候都是给的英镑和美金,避免换来换去的汇率损失,其实是我的Rupee不够了哈哈,向导不介意,他们去换钱可能比我们汇率还好些。
山上吃的都是明码标价的,海拔越高越贵,你开了房间后,老板会把你的所有消费都记在一个册子上,有一页纸上边有你的房间号,结账时候你可以逐项看看。不过充电或者wifi什么的,你可以让向导和老板商量,比如200Rupee一小时,你可以出300Rupee充满,总之好的向导会帮你讨价还价,甚至房间都会帮你砍价。
我回到KTM之后买围巾什么的都刷信用卡了,我有一张信用卡刷外币不收手续费,所以出国都用它。
KTM很多取款机,如果你像我一样用Visa或者Master,就很方便,如果是银联,就要稍微费点儿劲。
反正钱的事,因人而异吧。
3. 向导和背夫(附好色向导故事一则)郑重向大家推荐我的向导:(决定把我的向导联系信息放在上边)Nima Sherpa, Nawang Sherpa: 他的Blog页面: 我的向导Nawang,话不多,但是人很幽默。
这个是弟弟Nima,因为我们没有真正一起走过比较难走的路,所以我没有他很酷的照片
我和Nima回到Lukla那天。
应Nima要求放上他登山向导的证件
在找不找向导和背夫的问题上我纠结了很久,去过的朋友都告诉我要向导,愿意很简单,我是独自一个女生,朋友的朋友是人,也说要请向导,万一高反很严重,没有人在身边很危险。于是我决定听从大家的意见,在请向导这件事上我非常有心得,价钱上如果你从中介请,确实很贵,尼泊尔朋友帮我找她的中介朋友给我的价钱是向导300美金,差不多10天的样子,小费不在其中。我在订Lukla机票的时候还问过航空公司的人,那个女生帮我问了一个中介,他们的建议是我需要一个向导一个背夫,向导30美金一天,背夫20美金一天,我心里好想笑,我,绝对不需要两个人陪我旅行!后来我有想过下了飞机直接在Lukla机场外找,我是做职业心理测试的,慧眼识人是我的工作,所以雇个靠谱儿的向导/背夫还是可以的吧,可是后来想想自己看男人的眼光,顿时觉得很气馁,找个好向导像找好男人一样,不 容 易!听够了大家讲向导半路要求加钱的故事,我决定提前找个靠谱儿的。事实上,当我在Lukla下了飞机,看到机场外站着的那些等活儿的背夫和向导,我也觉得非常无所适从。后来我的向导告诉我,好的向导是从来不用在Lukla机场外等活儿的。
现在的体会是,向导和我并不只是雇佣关系,我们更像是一起旅行的朋友,他照顾我,我也要照顾他,我们之间要存在最基本的信任,半路加钱并不只是钱的问题,而是这种行为就直接毁掉了两个人之间的信任和友谊,即使谈妥接下来的旅程也绝不可能愉快。
后来我就在穷游和磨坊上去过的朋友推荐。我联系了其中两个向导,聊过几句,我做评判的标准,1.价格,一上来就要30美金一天的,首先我就会觉得他不诚恳,如果我还价10美金-15美金,他一口就答应的,我就更觉得他不实在,明摆着欺负外国人。2.人品,人品这事儿很难说,多聊几句大概自己会有感觉。在此,向广大女生郑重地不推荐一个人!!!这个人也是朋友(男生)推荐的,他确实是个好向导,我不怀疑他的专业能力,一路上我也遇上了很多他的朋友,我发现Sherpa和Sherpa都是朋友:)但是我绝对不推荐女生,特别是单独一个女生请他做向导。
我和他第一次聊天的时候,他就对我极度热情,甚至跟我说我累了可以给我,然后我就觉得不是很踏实,问了朋友他人怎样,朋友说应该没问题,我就又跟他聊了一次,结果他就开始叫我My Chan, 说我很想见到你之类有些过的话,然后在我没有任何回应的情况下,他给我发了50多条留言,我就更加不放心了,最后决定还是不请他。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或者当我小人之心也好,可是Better safe than sorry。
以为这件事就这样算了,当我到了Lukla之后,跟我向导开始往Phakding走,路过一个房子,几个人在刷油漆,向导停下来跟他们说话, 我也没有在意,因为他们Sherpa见到朋友是要握手,然后聊几句的,我一般都站在一旁微笑,然后也打个招呼,会说英语的我也会和他们聊下下。 突然其中一个刷油漆的人问我,you are Chan? 我看着他,才意识到这就是之前那个”过度热情”的向导,我当时想拔腿就跑。后来我问我向导,你朋友如何?他说不想说朋友坏话,but he likes women.我想我真的做了正确的决定。男人喜欢女人天经地义,不过,作为每天陪伴自己的向导,我想广大女生最不需要的就是He likes women。更加需要说的一点是,这个向导说自己学佛,是喇嘛,我也见过他穿着喇嘛衣服的照片,他朋友也都肯定了这个说法,喇嘛你丫还喜欢女人,我死也不能理解(后来有同学说那边的喇嘛不戒色。。。)!
本来以为事情总算要到此为止了吧,结果没有,自从见过那一次,他就不停发信息给我(微信),因为我的向导只陪我到Phakding,之后就是他哥哥陪我,所以那个人还给我向导发简讯打电话说,如果你不能陪那个女生,我很想去,我没回应,我向导只说她已经找好了。当我到了Namche之后,休息了一天,突然另外一队客人的向导叫我接电话,我莫名拿过电话不知道是谁,原来又是那个阴魂不散的家伙,他不知道从哪里知道我住在这里!跟我东扯西扯半天,我只好直接跟他说我已经有向导,不需要你。他并没有停止骚扰我,不停给我微信,说话都很过,还问我电话,我以没有尼泊尔当地号码为由没有给他,其实我有。直到我从EBC回来,再次到Namche,(手贱发微信让他知道了我在Namche),他说他也在,问了我一晚上住在那家lodge,一定要见我,我跟他说我同向导的弟弟在一起,他打电话给我向导的弟弟,说I’m his girl!第二天我就离开了Namche奔回Lukla了。后来他得知我回了,给我发微信说,他喜欢我,问我有没有男朋友,我说有,他说我喜欢你,我说你不是喇嘛吗?他说他以前是,现在是21C Boy,我想说bloody hell,省略骂人话500字,然后把微信Block了。我就直接告诉他1,我不喜欢他,2,我不认同他做事的方式,3,他如果继续这样下去,是没有女生会信任他做向导的。The end of the conversation. 我不想写出他的名字,如果大家正在找向导,想弄清楚,请站短我。
事后听另外一个向导讲,他曾经在EBC骚扰一个女生,结果那女生宁可自己走,也不要他继续陪着了,不知道是真是假,但是宁可信其有吧,小心为好。
废话说了一堆,现在说说我如何找到我的向导的:)
其实我有两个向导,Nawang Sherpa和Nima Sherpa, 是兄弟俩。我最先联系的是Nima,是我在网上看到大家推荐的,我加了他微信的时候,他给我第一感觉就是英语一般,所以废话很少,直奔主题,问我什么时候来,打算去那里,几个人,需要背夫还是向导,行李有多少,然后他很快发给我一个他给我计划的行程,然后告诉我他已经被另外一组人(也是穷游里的朋友)预定了,不过会帮我找一个好的向导兼背夫。我问价格,他说我一个女生,行程也很简单,东西也很少,1000rupee一天,不过如果我满意,希望可以给向导good tips,我觉得很公平,而且跟他说话特别痛快,不用讨价还价,不用玩心理战。他告诉我在KTM机场,马上回Lukla,回去给我消息,第二天他就简讯我说他哥哥会陪我走EBC,希望我可以信任他,就这样我预定了我的向导。
接下来到出发前我们每天都会聊几句,他问了我很多准备的细节,比如,比如厚衣服之类,给了我很多建议。后来他哥哥一路照顾我也非常周到,每个向导都不同吧,他对我更像对小孩子,每天给我收拾行李,叮嘱我喝水,穿衣服,脱衣服,戴帽子,涂防晒,抓我起床,赶我睡觉,走不动时候鼓励我,水给我倒在杯子里才递给我,比我爸还照顾我,有时我没有零钱他还会帮我付钱,虽然不多吧。下山时候我跟他开玩笑说,我们钱都花光了,怎么办,他说没关系他有。他每次决定去哪家旅店时候都会征求我的意见,如果下午没事儿他要出去也会把我安排好。Nima基本每天都会联系他哥哥,或者直接电话我,确保我没有什么问题,我发现他们都特爱打电话,
总之,好的向导会让你整个旅途都很愉快,通常向导同向导是朋友,客人同客人是朋友,我认识了很多他的朋友,他朋友的客人,去过他家的tea house,见过他太太,他妹妹,他父母,还在他父母家住过一晚,知道了很多Sherpa的事情,我没有住过不满意的lodge,也没有住过特别贵的。我也很照顾他,向导们似乎不像我们这样需要喝很多水,而且他们到哪里都有免费喝的,可是只要我喝水就会给他一起喝,我买茶也买一小壶,跟他分,吃巧克力也会给他,如果有其他向导朋友,我都会给,我嘴巴馋了,去吃蛋糕,也会给他买一块,大家一起才高兴,每天都会问他有没有房间睡。他觉得我很尊重他,他常常跟他弟第说我很nice。所以我们一直都挺愉快的,他从来没有提过钱的事情,我也都是最后一天才给的,他陪我走了9天,我给了加小费差不多2000rupee一天。从Namche回到Lukla,以及送我上KTM的飞机这三天都是Nima陪我的,大概是因为我们最后成为了很好的朋友,他没有收我的钱。我很高兴一路上遇到很多很好的向导,他们也会在你需要时候帮助你。Nima和他的好朋友Nuru,Nuru也是个非常负责的向导,这张照片是第一天我在他Tea House吃饭时候拍的,后来在路上我也遇到他和两个客人,Paul和Natalie,我们常住在一个Lodge。
我们在去EBC的路上,Nuru和Nawang。
左边这个向导名叫Passang,他的客人是两个消防员,他26岁,很可爱,右边是我的向导Nawang。
Nawang和Nima兄弟俩基本上是一起的,弟弟没有时间,就哥哥,哥哥没有时间,就弟弟,俩人都很有经验,像我这样只去EBC对他们来说太容易,他们都是登山为主的,说基本英语,他们都跑过珠峰马拉松,Nawang还爬过珠峰,到8100米的时候客人高反严重,就下撤了。 如果大家想爬Island Peak,或者去ABC也可以联系他们,我征求了一下Nima的意见,他说大家联系他邮件好一些,因为他最近都在路上,有时候电话没有信号,邮件他如果可以的话每天都查,他哥哥一般很少上网,所以大家联系Nima方便些。很可惜,兄弟俩只同时出现过一晚,我也仅有一张他们的合影,从左往右,是Nawang,Passang和Nima。Nawang等我出发,可是Nima抢了我的手套,Passang正在给他戴。向导也调皮~~~
我之前是不想放什么图片的,因为大家拍的雪山一个比一个美,我也没有什么特别有新意的,想看看自己文字的力量,不过还是把两兄弟照片放下,希望路上遇到他们的同学帮我问好,很想念他们。(未完待续)
4. 行李像大多数女人一样,我无论做什么事,都以”我应该穿什么”开始,去EBC也不例外,但是和大多数女人又不太一样的是,我旅行的行李总是非常简单,去年6月朝圣之路,我只背了一个25L的包,7KG,过了3个月,一路上看到无数背着大包的男男女女们羡慕我的轻装。这一次,我也不打算背大包,我想30L可能不够,因为有睡袋和厚衣服,所以买了一个40L的,然后买了一个非常轻的可以折叠成一个小方块的day pack,如果怕雨,那就罩个防雨罩。我给自己订的规矩是,小包只装钱,相机,和防晒的东西,剩下的都放大包,大包里放不下的东西那就说明不需要。我的包到机场称就只有10KG。我不想背太重的包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最坏的情况,如果向导中途返回,我可以一个人背着包完成整个旅途。
羽绒服。一定需要,我的向导说羽绒服是他们一年四季都需要的衣服。我买了一件The North Face summit series的羽绒服,看起来很薄,可是waterproof & wind proof,穿起来很轻便,很暖,一件搞定,超级方便,帽子有帽檐,后边稍稍长一点盖住了屁股,最重要的是,还 有 腰 身!非常推荐,有了这个就不用带单层的冲锋衣,真的没用。对了我还有一件Uniqlo的羽绒背心,就是可以折起来放在小袋子只有手掌大的那种,在Lodge时候穿着很舒服,前心后背暖了身体就暖了。
抓绒衣。个人很喜欢抓绒,就绒绒的很贴心。 我有一件戴帽子的抓绒,midweight,穿起来很暖很舒服,一般午后起云时候会穿,就是没有风但是又没有大太阳的时候。只可惜我的抓绒是白白的,刚开始穿起来像个小白熊一样可爱,山上灰很大, 没几天变成小灰熊一样。c.
贴身长袖。里面我有一件薄薄黑色的长袖,这是我一直穿着走路的。这件衣服是我很偶然在Uniqlo看到的,其实不是运动穿的,是他们的Heattech系列,很薄,不是棉的,穿起来很OK,我每天都穿,只洗过一次,厚厚。d.
贴身短袖。我还有一件平常跑步穿的黑色短袖,去EBC没什么太大用,基本没穿,因为长袖可以挡住太阳不晒胳膊,不过在KTM我穿着,因为很热。e.
长裤。我带了一条普通的fast dry,防紫外线的徒步长裤,很薄。徒步的裤子有short 和regular之分,如果作为普通裤子,regular是正好的,可是徒步来讲,我通常都买short,因为徒步靴子很高,如果regular裤腿就会都堆在鞋面上,脏脏的。我怕冷,还带了一条软壳内抓绒的裤子,其实只下雪时候穿过两次,倒是很暖,防风,不过走路时候腿真的不冷,即使走去EBC我也没穿过,所以带不带其实都可以,不带的话大家可以带个legging,套在里面穿。f.
睡觉的衣服。我带了一套平常做瑜伽的长袖和运动裤,很舒服,在Lodge的时候我也经常穿着他们,尽管在Lodge最痛苦就是脱衣服穿衣服,因为特别冷,我还是坚持换下走路的衣服,在运动裤里面套一条legging,让自己舒服些。g.
袜子。我之前走朝圣之路时候,买过三双超级好穿的Merino wool hiking socks,这次就三双都带了,居然被我穿坏一双。好的袜子很重要,去年我走了整整一个月,脚上一个水泡都没有,还有就是大家不要对每天洗袜子心存幻想了,好袜子保暖,吸汗且穿几天都不会臭 :)我也有带两双running socks,其实用处不大,我有一双羊绒的睡觉袜,松松的可是暖暖的,我在Lodge都穿那个,在KTM我多数时候都穿人字拖,也用不着袜子。对了,人字拖要带。h.
内衣。放在女生篇说。i.
帽子。有一个小小的防晒的帽子和在lukla买的那种帽,两个都需要哦,一定要能遮住耳朵,海拔高,风大的时候冻耳朵很难受的,会耳鸣。j.
手套。J先生送了我waterproof的手套,里面抓绒加一层棉,很暖也很好看,还可以擦眼镜,擦鼻涕。。。一开始觉得厚厚的会不会需要加一副薄抓绒,其实真的不用那么作,一副搞定。k.
围巾。不需要,需要围巾的时候基本都冷,冷得时候穿羽绒,拉链直接可以拉到嘴,抓绒在里面也可以挡住脖子,实在没有必要围巾。l.
Buff,这东西中文叫什么?!我没有,是因为热的时候我讨厌往脖子里套东西,我也不会像男生一样有时套在头上。不过到了Lukla,Nima说你买个以防万一吧,我就买了一个,后来真的被晒怕了,还是乖乖套在脖子上,偶尔被我拿来绑头发,需要围巾的时候也可以用来当围巾,很多人都拿它来罩着半张脸。m.
鞋子,(之前忘记写鞋子了)我从NorthFace买了双还不错的鞋子,waterproof & insulated,一双好鞋子可以带你到最美的地方去,猫咪啊,你喜欢我的鞋子吗?
衣服啊裤子啊不用带备用的,自找苦吃,因为衣服一天就都一样脏了,湿了,反正是快干,晾干就好了。
其他的: a.
睡袋。我买了个一般的三季的睡袋,其实是不够暖,但是没关系,因为山上都有被子和毯子,后来我发现除非你买一个真的很暖的羽绒睡袋,基本上你都是需要毯子的,所以不如买个小小的轻轻的,可以塞在大包里的,作用不过是舒服和干净。b.
Fleece Liner。塞在睡袋里面的一层抓绒,我自己其实没有,是Nima看了我的睡袋以后给我的,我超级推荐,放在睡袋里,抓绒非常保暖和舒服,不会摸到睡袋里觉得凉凉的。c.
头灯。要的要的,一些Lodge厕所没有灯。。。我带了小手电,也ok,不过如果要半夜爬山之类就不方便了。d.
水壶。我带了一个1L的暖水瓶,除了装热水,有时吃饭买一壶茶,喝一半,装一半在水壶里,尼泊尔的茶种类非常多,建议大家多多尝试,我喜欢奶茶,和茶非常像,只是他们的奶茶是煮出来的,非常香,我还喜欢柠檬茶,他们的柠檬茶也是用柠檬杆煮的。我还带了一个装冷水的瓶子,建议大家如果带装冷水的瓶子,那么就带上净水的东西,净水片或者荧光棒,关于山上的水能不能喝的问题,有人直接喝,有人没有,我问向导,他说不要,他们当地人都是煮了喝的,因为上游有登山的人丢垃圾,或者当地人在河里洗衣服,会对水有污染。所以我都是买大瓶水,一般100Rupee,其实只买过两瓶好像,因为大多时候我都买茶喝。e.
药物和急救。我带了感冒药,拉肚子和外敷布洛芬,还有创可贴和一些绷带,别针,VC,真的不用太多。个人很讨厌吃药,所以不到万不得已绝对不会碰,最后一颗没吃也都留给向导了。Nima给了我一些高反的药叫做Nim’s,他说头痛时候吃一下会好,我从EBC下来以后给了别人两颗,剩下的都还给他了。有人带高反的药,大家注意,高反的药可以吃,但是吃了要多喝水,因为这种药会让人容易脱水。f.
手机,相机和电池。也许是三月的缘故,白天温度不是特别低,电池没有大家说的没电那么快,我带了三块相机电池,充过其中一块,拍照数量中等,冷的时候拍得少,夜里天天不是下雪就是起雾,从来没见过星空。。或者是我太懒了哈哈,不过也取决于你的电池是多少毫安的,建议大家买备用电池时候看清楚了,同样的电池买容量大一些的。存储卡不用太大,买多几张,勤换着用,万一你相机丢也不会全军覆没。 我用iphone5,电池冷不冷都没电很快:)山上很多地方没有信号,开着没有用,也只充过两次电,不过我有用手机在EBC拍照,因为EBC讯号超级好,可以上Facebook!!!!!!在我惊呼Facebook的时候,周围所有人都看我,啊哈,羡慕嫉妒恨吧。建议大家去EBC前准备好手机。我有带一块外接电池,不过说真的,我很习惯没有手机安静的生活,所以用了几次而已。 我带Sony NEX3相机加一个长焦镜头,照片基本都是相机拍的。我是北京广播学院编导毕业,对摄影的爱好只在于画面里讲的故事,摄影爱好者就另当别论了,其实带单反也不是特别费力,看到很多人带。g.
太阳镜,眼镜和隐形眼镜。我白天都带隐形和太阳镜,山上虽然灰大,可以因为有太阳镜遮着,所以没什么问题,只是早上洗手戴隐形费劲一点儿,不过我眼睛不是很干,山上比较干燥,所以眼睛干的同学记得带眼药水。戴隐形的同学就带日抛型吧,起码保证每天的一定干净,药水也不会冻住,多带几副备用。h.
纸巾。记得带卷好些的卫生纸哦,山上的都是产的最差的那种。我带了一点点消毒纸巾,预备着上完厕所擦手和不能洗脸时候擦脸,可是消毒纸巾不能擦掉指甲黑黑的东西,所以我会想尽一切办法用小肥皂洗手,虽然在河里很冷。。。可是手还是可以忍受的。也可以到厨房去洗手。i.
洗漱用品。看个人爱好,浴巾要带一个,现在有很薄薄小小的那种,山上洗澡即使水很热洗完也很冷,浴巾包一下不会感冒,我一般都用buff把是头发裹住,浴巾裹住自己,抖抖索索地穿衣服。j.
防晒。防晒霜SPF50,以上。防晒唇膏也要。我不喜欢盖着自己,所以被晒很惨,黑黝黝的,连手都被晒伤,嘴唇脱皮,太阳真的很厉害。我还带了一盒小小的凡士林,可以用来涂手,涂脚,涂嘴唇。凡士林涂脚可以减少脚和袜子的摩擦,不会起水泡,我在西班牙徒步一个月的宝贵经验!k.
护膝。有些人说一定要带,我的体会是,如果你不负重,你使用登山杖,你平常在跑步机上有跑random hill,那么你可以不用,下山时候要慢,就不会有问题,否则的话还是带着吧。l.
登山杖。我第一次用,觉得非常给力,确实省劲儿很多。m.
吃的。我只带了巧克力bar和糖,我没遇到真的饿不行非要靠吃巧克力bar的时候,只是有时拿出来分给向导,大家开开心吧,糖果有分给小孩子。不过大家做好准备,Lukla一带的小孩子很多被惯坏,回来时候我坐在路边休息,一个小孩过来跟我说Chocolate,我望着他,他伸出手又说Chocolate,我就不给他,他居然踢我,Nima帮我赶走他,我看他也一脸尴尬。n.
Dry bag。不是塑料袋哦,防水的那种,可以用来装衣服装护照,万一下雨下雪,还有一个作用就是我洗了内衣,一伙男生嘲笑我的粉色内裤,弄得我很不好意,就放在一个小Dry bag里面挂在炉子旁边烤干。o.
雨衣。我没遇到大雨,所以没用,3月似乎很少雨,不带也没什么问题,衣服防水就好。p.
日记本。我有个小小的,每天写。补充:各类文件:护照复印件,旅行,护照照片,至少3张。东西越少越好,不只是重量,你也不用担心会丢啊。贵重东西不要带,没什么地方锁东西,你总担心会丢东西,也不会旅行的很尽兴。其他的想起来再补充了。(未完待续)
5. 关于喝水喝酒,高反和直升飞机
像大家说的,每个人高反的程度都不同,关键在于你继续往高走会不会加重。我遇到一对人Carl和Jackie,他俩住在海拔相对较高的山上,且经常爬山露营,他们俩就没什么特别的症状,只有Jackie觉得不是很有胃口,可是还是健步如飞。有两个澳洲消防员,他们到4500米的时候,一个严重高反,于是叫了直升飞机下到Namche休整,之后两人再次尝试,结果4000多一人又觉得不舒服,不过没有之前严重,两人最后终于也到了EBC。所以,人和人是不一样的,请听从自己的身体,高反是不和你的年龄,体重,性别,经历成任何比例的。
我的高反症状不是很严重,主要是头疼,我第一天到Namche下午开始头疼,我喝了很多水,8点就睡觉了,第二天活蹦乱跳。再次出现头疼是在Lobuche,我发现很多人都是在这个地方有高反症状的,不是在到达当天,而是第二天起床的时候,很多人喊头疼,没有胃口,拉肚子,一夜睡不着。我睡得不是很好,因为头疼,那种感觉很怪,我不是非常确定是头冷还是头疼,于是戴上了帽子,虽然睡得不太好,还是睡着了。醒来之后太阳穴疼,向导说,喝茶,我喝了半壶black tea之后,不疼了,大家一定要多喝水,山上冷,有时怕半夜上厕所,我睡前不敢喝太多,那就吃饭时候多多喝,早上醒来再多多喝。我胃口还ok,觉得很幸运,吃了早餐。向导告诉我如果没有其他症状,一点头疼是没关系的,我们可以继续走,于是我们继续走了。
头疼如果是前边疼,多数都是海拔高,太阳大,空气干燥,缺水导致,要喝多水,休息好。向导说如果后边疼问题就比较严重了,我也不知道前边后边有啥区别。一个好的向导有责任确保你安然无事,当向导建议你休息一天的时候,大家不要总觉得他们是为了多一天的钱,请这样想,一天不过10几20美金,我相信很多人买双鞋都不止这个价钱,所以如果不舒服,为了自己好,请听从向导的建议。
高反还有一个很容易被人忽略的症状就是疲劳,因为走路本来就累,爬山更累,所以不太容易察觉,反正就是觉得累,走平路也气喘吁吁。我记得离开Dingboche那天前一段路很好走,可是我还是走得大喘气,我还怪自己没用,后来我才意识到原来是因为高海拔的缘故,所以不要怪自己就是了,一路上都能听到各个向导跟客人说,slowly slowly。慢慢走总会走到的,只要想着这是因为高海拔不是因为你真的没有力气就好了,每天我觉得走到特别累不能再走的时候,我都以为自己力气用完了,其实每天快到目的地的时候,我都兴高采烈,连蹦带跳的。。。吃多睡多些,我基本每天9点前一定睡觉,早晨基本上7点-7点半起床吧,有一天8点,有两三天可能6点过。
不要坚持,这时候做狗熊比装英雄来得实际的多。我想大多数人可能都是中午到Gorak Shep,然后吃过午饭接着去EBC的,如果你到了GorakShep觉得非常辛苦和不舒服,尤其是有头晕的,就休息一天不要去EBC,走去EBC的路其实还挺危险的,有一段是在山顶上,一条窄窄的路,两旁都是碎石滚下山坡,你一头晕踩到旁边很容易掉下去,还有一段是有落石,需要快走,所以真的不舒服不要强撑着,一来一回平均需要4-5个小时(谁跟我说两个半小时,绝对是飞毛腿)。
Nawang和Nima都告诉我他们背过无数生病的客人,多数都是男人,因为男人总以为自己强壮,能撑得住,就像我在走朝圣之路的时候,脚上长大水泡的都是男人,其实高海拔面前人人平等,谁照顾自己好些,谁就好过些。如果是一个人走的,没有向导背夫的,往高走时,尽量跟着一些有向导的人,起码保证前后有人。有些人会说,我就没有跟,一个人走没事,那是因为你比较幸运,没有严重高反,如果你中途出现严重高反,就不会这样讲了,还是那句话Better safe than sorry。Sherpa是不会见死不救的,尽管他不是你的向导。而且往往出问题的都是那些没有人跟着的,因为有向导的,基本上向导会确保你没事才上路。中途就有遇到一个人走的,到半路不行了,站都站不起来了,结果靠另外两个人的向导把他背到低海拔的地方,有时真的要靠向导,直升机也不是随便哪里都能停的,虽然真的很多地方都有停机坪吧。
如果路上遇到一些人看起来不太舒服,呼吁大家多一句嘴,问问对方是否ok,take care your fellow trekkers,在山里,交通和通讯都不方便,所以人和人之间的帮助就显得尤为重要。
所有去过EBC的人以及向导朋友们都告诉我Namche之后不能抽烟喝酒,我不抽烟,所以对这方面没有心得。 关于喝酒。。。我很有心得哈哈。
我到Lukla第一天住在Nima家,喝他们哥俩喝了好几杯当地米酒Chang,觉得很喜欢。于是到了Namche又喝了一杯。然后再往上走就没有Chang了,不懂为什么,很郁闷,到了Dingboche,休整的那一天,特别冷,于是跟向导们坐在厨房喝朗姆酒,喝了一茶杯吧,哈哈,然后头也不疼了。不过再往后,我向导就不让我喝了,直到下到Namche才又喝。喝酒这件事,大家看着办吧。
每天都可以在天上看到很多次救援的直升飞机,上有直升机救援很重要,不是闹着玩的,出发前一定把公司的紧急号码写好了给向导,不要想着手机,邮箱里留着就可以了,手机会没电,没信号,打印出来比较。如果真的不舒服,也不要太顾面子,就叫直升机吧。我在Gorak Shep一早晨半小时内Lodge外边的停机坪就来了两架,非常快,降落到再起飞不超过5分钟。
我回到Lukla的前几天Lukla机场因为天气缘故都关着,没有飞机进出,我很担心会赶不上回的飞机,向导们说可以叫直升机去KTM,我说要多少钱,他们半开玩笑说可以找人帮忙签medical paper,这样公司就可以cover了。对于我个人而言,我觉得我不会选择这样做,没什么特殊原因,只是因为It is not the right thing to do,所以建议大家买旅行时候包括飞机取消,延误,改签的费用,把直升飞机留给那些真的需要的人去用,不要装病,偷懒或者为了省钱而叫直升机,我觉得在山里那样的地方,任何资源都很稀缺,我们就不要随便浪费了。
停机坪就在我窗户后边,我特土,第一次近距离见直升机,又蹦又跳的。
(未完待续)
6. 吃吃喝喝
我自己觉得一路上吃的还ok,只是有些单调,但是真的不算糟糕,也不难吃,人人都知道我从来从来不吃胡萝卜,可是在山上胡萝卜都吃得很开心。我从Namche下来的路上吃午饭时候拍了一张菜单,给大家参考下。价格呢,这个是比较低的价格,山上价格有些会翻倍,不过我没有见过贵过600Rupee的Dal Balt,也没有见过超过1000Rupee的吃的。之前大家讲过人上餐很慢,得且等呢,确实这样,一般的面类的比较快,米饭类的比较慢,但是也不是每个地方都这样,有些村子是大部分人都选择吃午饭的地方,所以那里的餐馆都会有所准备,就不会太慢,一般不太热门的地方,小的tea house会比较慢。如果你不太爱等,那么午餐最好不要叫米饭类的。回想一下,我中午其实常常都吃Dal Balt,第一次因为我不太赶,第二似乎每次等得时间还都ok,第三因为我中午总是很饿,Dal Balt可以加饭加汤,这样下午才有力气走路,而且我发现了下午总是有大爬坡,很累,所以要吃多。好的向导会比较熟悉餐厅的上菜速度,我的向导有一次就跟我说,今天吃个快的好不好,因为下午有很久路要走,怕吃饭等太久,我就点了炒面。晚餐可以到了Lodge之后提前点好,告诉他们你几点想吃,所以不用怕等。
介绍一下我试过的吃的。
早餐:Noodle Soup,有些是方便面,有些不是,鸡蛋是蛋饼,会比较暖,但是没啥太多营养,有些有菜有些没有
Omelette with potatoes,跟的很类似,我比较喜欢,抗饿又有营养Chapatti with eggs,尼泊尔面包,有点儿像的nann,我很喜欢Chapatti的嚼劲
Pancake with honey/jam,也还好,涂上厚厚的一层果酱和蜂蜜,不过干干的Oats porridge and two boiled eggs, 我在高海拔每顿早餐都吃这个,燕麦和鸡蛋都很有营养,粥很暖胃我在吃够了面包,对toasts毫无兴趣
午餐:Dal Balt,典型尼泊尔餐,有米饭,蔬菜,汤似乎是lentil,肉。我的最爱,有肉的!!不过到了海拔高的地方就没有肉了,汤浇在米饭上,然后米饭和汤都可以加。
Veg curry和chicken curry,有鸡肉的时候我一定选有肉的,两个都喜欢。我午餐似乎吃这两个最多。
晚餐:Sherpa Stew,我的另外一个最爱,每家的做法都有不同,大多数都是蔬菜面片儿汤,有些里面还会有米饭。
Garlic Soup,半浓汤,很大蒜味,几乎每个人都会喝,因为当地人说可以缓解高反,到了Namche,Nima就让我喝。Veg soup,蔬菜清汤,一般般Mushroom Soup,清汤。。。几片蘑菇菇Chowmen,炒面吗,大家都熟悉的。
Momo,类似蒸饺的东西,我喜欢牛肉的,蔬菜的不喜欢。
Fried Potatoes,向导告诉我说海拔3000以上基本上只长土豆和胡萝卜,蔬菜不长,所以土豆是他们吃的很多的食物,他们除了炒土豆(很大块儿,或者整个小土豆),还把土豆煮了沾辣椒吃,不知道为什么,他们的土豆很好吃,我还挺喜欢的。Pasta,我最后几天觉得嘴里没有味道,也有叫面吃,我有在厨房看到过他们的番茄,惊喜地发现这里的番茄和Naples的番茄很像,长椭圆形的,不太大,番茄酸酸的味道很开胃。
Yak Steak with chips, 我在Lukla吃了一次,好像只有500Rupee,他们的牛扒做得更像是BBQ,外边有一层酱,薯条很好吃,和英国餐厅的薯条很像,就是粗粗的那种,向导他们都沾了辣椒吃。
我每天的晚餐差不多都会是一个Sherpa Stew + 一个炒面,或咖喱饭,或momo(不太饿的时候),常常令一起吃饭的男人们大跌眼镜。喜欢吃辣的同学可以要小辣椒或者辣椒酱,很辣,很辣,很辣!还可以要尼泊尔泡菜,我很爱,超喜欢,脆生生的,辣辣的,下酒哦。我吃饭的时候就在想,这些吃的东西应该特别天然,没有什么所谓激素之类,所以大家请珍惜吧。
喝的东东先说说酒吧,当地的酒我喝过两种,Chang和Tongba。对于米酒我一点儿心得都没有,第一次见,在Nima家有好几大桶,打开以后一股酒味,可是里面并不是酒,而是米,我不明白怎么才能喝到酒,原来要加水淘米,然后把米放进纱布,拧出来的就是米酒,我超爱,热热的很好喝。Chang主要是用Millet和rice grain做的,浓浓的白色,喝起来有那么一点点酸酸的味道。
Tongba是只有Millet,比Chang更烈一些,他们把millet倒进一个罐子里,倒进热水,插个吸管,就可以喝了,喝完可以继续加热水,我原本以为加一次就不会太烈了,不是,我加了四次,还是超级烈!!!好吧我承认,回到Lukla当晚,我喝了六个。。。哈哈。。。旁边就是泡菜。
换了个地方,又喝了一个。
还喝过一次Rum,因为冷,老板给加了热水,喝起来反正就是Rum的味道,没什么特别的。还有就是啤酒,Everest Beer,口感还好。
再说茶,我的向导说他们平常喝水很少,都喝茶。 Milk Tea,是当地人喝得最多的茶,他们是把水煮开,然后放进茶,做奶茶的茶叶不是我们普通的茶叶,而是一粒一粒圆的,然后加牛奶加糖煮成奶茶,之后他们会用一个滤网把茶滤掉,把煮好的奶茶灌进暖水瓶。尼泊尔人喝茶很爱放糖,放很多,很甜。Black Tea,是Milk Tea的无奶版,我也经常喝。
Lemon Tea,尼泊尔的柠檬茶不是用粉冲的,也不是用柠檬片泡的,而是用柠檬那个植物的杆和茶叶煮出来的,味道超级足,补充维生素,还美白,我基本上每天都要喝一壶。Black coffee,尼泊尔有很好喝的filter coffee,我说不好,感觉有些像印尼的咖啡,就是有股炒过的香味Milk coffee,加奶的咖啡Ginger Tea,这个我喝过一次,不知道怎么做的,暖暖的也很舒服。(未完待续)
7. 女人给女人的私房话(男生慎入哦):a.
月事。女生都懂得,很烦,出去旅行很不方便,在山上就更不方便。我很幸运地在去EBC前来过月事,所以不是很担心,不过大家都知道换水土是很容易影响月事的,所以我有带Tampax和护垫,以防万一,各种型号都带几个。我曾经在有过很惨痛的教训,走朝圣之路的时候突然来月事,那天住在一个小村庄,就有一个小商店,死活就是没有Tampax,必须要再走15公里才有的买,很痛苦,所以这次一定带了。护垫平常可以用,女生要特别注意清洁。b.
内衣。很多人都说要吸汗,运动之类,我的感受是,山上很晒也热,但是热得很通透,所以我从来没有出现过闷一身汗的时候,只是很晒。。。我喜欢自己平常穿的内衣,100%真丝文胸非常舒服透气,我有几件穿旧的就都拿来了,穿一下脏了就扔了。内裤吗,我试过running underwear,我不喜欢,穿着不舒服,我非常变态地带了蕾丝内裤,因为很小很轻很透气很容易干穿在身上没感觉,不过怕来月事时候不方便,带了一条棉的做备用。c.
厕所。Tea House很多,都有厕所,不过海拔越高,Tea House就越少,不行就是石头后边吧,不要因为怕上厕所而不喝水。这里的厕所都很简陋,但是我很惊讶的一点是,虽然简陋但是还算很干净,没有那种无处下脚,让人恶心的。石头吗,我确实用过几次:P我看向导都很习以为常,还会帮着找石头和放风,呵呵。这是当地最常见的厕所,不过很多Lodge和Tea House的厕所都比这个好多了,厕所里会堆着一堆树叶,方便过了,扫下去一些盖着。。。我觉得Sherpa很文明。
分享房间。请神容易送神难,所以请慎重,分享的不只是房间,还有自由,我就遇见一个讨厌的人,详情后续。e.
艳遇。我每次旅行回来我同事都问我,have you met anyone you really like? 答案是yes and no。如果你单身,一个人旅行,如果你很友好,很幽默,如果你有很灿烂的笑容,如果你还说英语,有人喜欢不稀奇。可是我想说,艳遇不等于上床,艳遇也不等于被骗。遇上喜欢的人是幸运,不妨多聊几句。Keep your mind open, Keep your legs closed.f.
关于独行。我想这个是个人爱好,从安全角度讲,还好,尤其是山里,人都很淳朴,有个向导会方便很多。该撒娇时请撒娇,现在流行一个词叫“女汉子”,我想说,只有男人把自己当女人时,女人才会把自己当汉子,我们是女孩子不是女汉子,男女有别,请各司其职。请坚强,请有礼貌,请微笑。(游记终于要开始了)
13.03.2014 Day1,London,相见不如怀念
今天周四,对于一周只上四天班的我来说,今天就是周末。每次出行前都异常忙乱,处理完工作上的事,还有一小时的中文家教,实在没有时间了,只好跟学生家长商量缩短成半小时。下课5点多,回家拿行李,其实学生家离我家很近,开车不过十几分钟,完全不用急,突然之间不知道为什么,心里很难受,把坦克开得飞快(朋友戏称我的车为坦克)。
晚上9点的航班,J先生说好6点来我家送我到机场,原本打算打车,我临时决定开自己的车子,他帮我开回来。行李是昨天收拾妥当的,J先生到了的时候,看着我有些无所适从,我穿着爬山的衣服,和平常连冬天都会穿裙子的我很不一样,他似乎不敢相信我的包已经收拾好了,随时可以出发,我想要井井有条的时候也不是不可以做到的 :)
2012年他在印尼的时候,做一个澳洲的油井项目,送了我一个袋鼠,于是无论我走到哪里,我都会带着袋鼠,好像他在我身边一样,这一次也不例外。他检查我的行李的时候,悠悠地问我,还是不要带袋鼠了吧。把行李放上车以后,他说,还是我来开吧,我愣了一下,然后想到自己刚刚开车的飞速,把钥匙交给了他,我们之间有种说不出的千丝万缕,就是我懂他,他也懂我,可是到底哪里出了错?
袋鼠我还是带着了,要不然怎么搞笑,身后有一丝丝云的就是Everest。
他对我的体贴一如既往,提醒我行李要托运fragile,我取了提前换好的美金,陪我吃晚餐,嘱咐我多喝水,多吃蔬菜,多穿衣服,不要喝酒,不要和男人讲话,话说了一箩筐,可是都没有用。到了过安检的时候,我望着他,他望着我,我知道我们之间的矛盾永远无法解决,他抱着我然后亲了亲我的额头,我就转身走了,再回头的时候,他还是望着我。先生,只是望着有什么用。
我第一次坐航空,向大家汇报一下,真的没有味道,飞机起飞前,他们会往飞机里喷一种我猜是类似空气清新剂的东西吧。8小时到Delhi,不太坏,我很累,所以基本上都是睡着过得,我坐在中间靠走廊的位置,旁边没有人,直接倒下睡了。
我转机时间很短,在Delhi基本上是过了安检就可以登机了,他们这里过安检人人都要给摸一边,可是摸得又不认真,让我意外的是飞Kathmandu的小飞机虽然只有两个小时可是也有正餐。
Kathmandu见。
14.03.2014 Day2,Kathmandu,最爱那街头的一点烟火气
到达KTM是中午1点多,热,嘈杂,灰大,是我对KTM的第一印象,但是我非常喜欢这里,越是乱哄哄的地方越有生活。
KTM机场不大,出海关很容易,只是要排队等很久签证,不过你已经在KTM了,多等一下下又有什么关系呢。表格一共要填两张,一张是入境的表格,一张是申请落地签的,随便填就好,呵呵,他们都不怎么看的。大家要搞清楚自己想要多少天的签证,然后交了钱以后,排到正确的队伍里,付款的话基本上常见货币都可以,我申请15天的,是25美金。
拿到签证出去以后,我随手看了一下才发现过期日期是28.03.2014,虽然我怎么也想不通,我14号到,15天的签证怎么也应该是29号过期,而且最重要的是我回伦敦的日期是29号,我想了10秒钟,决定不为这一天的签证而烦恼,play by ear是我一贯做人的风格。于是开开心心拿了行李,出了机场。拿行李时候倒是没有人要抢着给我拿,然后要小费,出海关时候要查行李,但是不是每个人都查,他们拦住一些人,然后放过一些人,我的一贯态度就是,在这个时候,目不斜视昂首阔步走出去就是,不要左顾右盼,别人不问你就更不要问是不是要查行李,走就是了。
到Thamel的出租车
一出来就会有无数莫名其妙的围上来问你各种问题,我的答案一律是,no, no, no. 我提前预定好了旅店,有地址,所以只要打车过去就好了。机场里面有pre-paid taxi,我不知道该不该推荐,他们的价格不低,但是有价目表,是统一的,所以也倒不是乱要钱,机场到Thamel是统一价,7000Rupee或者8美金。我和那个帮我叫车的人的对话:
他: How long are you gonna stay in KTM?
我: Only one night.
他: Do you need a guide to ....
我直接打断他: No, thank you, I'm fine.
他: Are you going trekking?
我: Yes, EBC trek.
他: Oh, just yourself? You need a guide, I know someone....
我又一次打断他, No, thank you, I've already got one.
他似乎没听懂,继续说: I Know a very good agency...
我不耐烦,打断他说: As I said, I've already booked a local Sherpa guide. But thank you for asking.
他顿时对我丧失了兴趣,打发我跟司机走了,哈哈。
尼泊尔开车跟英国一个方向,右驾,他们的车都很小,可以钻来钻去,他们完全没有交通规格可言,遇到大的交通灯也会等红灯,他们还像中国以前一样有交通警察在中间站岗,不一样的是,他们的交通警察拿跟棍子。。。从机场到Thamel虽然不太远,但是中午的时候交通很拥挤,所以花了很久时间,从我落地到到旅店,花了差不多3个多小时,下午四点到达旅店。
Thamel嘈杂的街道和满街乱闯的出租车
很多人说不用提前订,确实不用,不过我认为提前订了会比较简单,第一你不会需要跟司机废话,第二你不需要走来走去浪费时间,做了那么久飞机我实在懒得背着大包找旅店,Thamel太可爱太有烟火气了,有时间多玩下。
我是在上订的,这里的review还不错,位置也好,8美金一晚,有独立卫生间,可以洗澡,可以充电,免费Wifi,在房间也可以用,还挺好的。前台的一个近似光头的小伙子,态度非常好,英语也好,很帮忙:)关于位置的问题,我想说一点,这条街Thamel Marg的治安感觉挺好的,我夜里11点还晃晃的,都没觉得什么,但是隔壁那条有很多中餐和中国人旅店的街,夜里晚一些就感觉有些诡异,大家自己掂量哈。
Kathmandu的水和电
水真的不太黄,起码我没有特别注意到呵呵,不过我旅店洗澡的热水不是特别热,但是也不太黄。
旅店房间里有很多开关,夜里有停电,但是他们还有一套(可能是太阳能,没有求证过)照明系统可以用,所以从来没有黑漆漆过,不过街上有黑漆漆。
Kathmandu的小姑娘
我到了KTM之后,Nima就告诉我要小心,不要轻易相信别人,所以我时刻保持警惕。
我到旅店之后换了T shirt短裤,就出去晃,我太喜欢这样嘈杂的小街道,一间挨着一间的小商店,琳琅满目的手工艺品,推着小车买零食的小贩,让我想起日惹的马可波罗大街,人人都在街上讨生活,每个人都活得很生动。
我遇到一个画Henna(Hanna)的印度小女生,她说流利中文,流利到让我觉得她是骗子,呵呵,于是我拿出我流利的英语来,后来聊了几句,我对她发生了极大的兴趣,为什么一个街头的尼泊尔小女孩会说这样流利的中文和英语,加上我自己本来也要想要画Henna,于是就答应让她给我画。
我们坐下,她边帮我画,我边跟她聊天。她叫Bika,她告诉我说她平常读书,下课在街上画Henna,因为要赚钱养家和读书,她是家里的老大,(对此,我不知是真是假,我觉得不太像真的,呵呵),她问我有没有看过一个电影叫做《等风来》,她就是里面那个女孩儿,我不仅没看过,连听都没有听过,不过后来听到另外一队中国人高呼,我想估计很有名。她画得很快,而且非常好,她是个特别好的销售人才,她会用一种特别自然的语气向你推荐更多的图案。
我不愿意把她想得太负面,但是嘴太甜让人反感。我问她有没有时间陪我去杜巴广场,她说可以,然后陪我一路走过去,介绍路上的一些建筑啊,碰到的一些事情啊,好像我的导游。所以最后给她画Henna钱的时候我没有太跟她讨价还价,不过她绝对收多了很多,所以各位去KTM女同学们,还是要小心这位小姑娘,她专攻中国人,因为她中文非常好,赚钱无可厚非,活儿好也值得多给些,不过不老实始终是我最反感的。
红色比较容易掉色,棕色会久一些。刚换完颜色不是特别好,第二天棕色就变得比较柔和好看。
第二天的颜色
夜里的杜巴广场
夜里的广场黑漆漆的,没有普通广场各种灯光,一路走到广场,路边是各种小贩,点着蜡烛,还在做生意,一路随着闹哄哄的人群,和闪烁的烛光指引我来到Shiva的脚下,并没有停留太久,只是买了三个蜡烛,静静放在那里。
为了迎接Losar,街边卖花的女子。
Kala Bhairav - Shiva的雕像
为生病的姥爷,和亲爱的爸爸妈妈以及我最爱的那个人
黑灯瞎火的杜巴广场
在这里徒步人人都需要办理一张Trekkers'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TIMS卡,我没有在KTM办,因为过了Lukla之后路上可以直接办。
因为第二天很早飞机,所以我决定早早睡觉。
回旅店前突然想起要买登山杖,我就就近找了个户外店进去看看,这里的户外店非常多,东西有多好其实我不知道,但是价格不贵,起码"看起来很美"。我挑了一对红色登山杖,问老板多少钱,具体多少钱我其忘记了。。。反正砍价是硬道理,可是老板让了一点儿之后再也不肯让,跟我聊天,最后我也累了,刚好他伙计买了两杯茶回来,我说你不让价,那茶给我喝,他愣了一下说,好吧。我把他的茶喝了,然后付钱走人,老板依依不舍把我送到门口,还在聊。。。
在旅店顶层的露天餐厅吃了我第一顿momo,收拾好了行李就睡觉了。
睡前跟J先生聊了几句,他说,穿严谨些,不要太热情,尤其是喝了酒的男人,要小心。你又要管我,又不要管到底,那你是什么个意思。
忽然心情愉快,Lukla见:)
15.03.2014 Day3,Kathmandu - Lukla - Ghat,众里寻他
早晨6:15飞Lukla。
昨天夜里睡很晚,东西被我摊开了堆了一床,我在手机和床上的东西中间奔走,J先生不停嘱咐我不要误了飞机,Nima在说一早他到Lukla机场接我的事情,把我送到Phakding之后,他哥哥会来接替他。当我终于把登山包装好放在地上,已经12点多了,沉沉地睡得很好,上了4点45的闹钟,却怎么也起不来,(我就从来没有按照闹钟时间起过床),终于5点钟起来,到旅店前台把人家叫醒,他打电话帮我叫了出租车去机场,然后告诉我300Rupee就好。
早上不堵车,所以到机场很快,去Lukla的机场其实和KTM国际机场是一个,只不过是不同入口,一个是国际出发,一个国内出发,看起来非常像个汽车站。我在出租车上一路望着窗外,早上5点多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外边有很多人坐在一起,围着一堆火聊天,为什么不睡觉?他们在聊什么?有时候我似乎可以明白为什么我特别喜欢这些乱乱的地方,是因为这里生活的特别丰富,特别有层次,我很爱用一个词,叫做有烟火气,在大家似乎都用一个统一的时间表,过一种生活,安全,可是单调。
世界上最危险的机场
我一早在英国的时候就订好了到Lukla的机票,早晨第一班6:15am,Tara Airline。订机票的时候我问过很多中介,他们给我的价格都差不多是320美金,我直接问航空公司,价格也一样,于是我就直接从Tara订了,他们会发给你一张信用卡付款的表格,需要你护照和信用卡复印件。我原本订得是8点多的飞机,等我付完钱以后,Tara的人问我想不想要改成早晨第一班6.15am的,我说会不会太早不安全。她说越早越好,越早的时候天气越晴朗,飞机取消或者延误的可能性就越小,于是一贯不爱早起的我才订了这么早的航班,事实证明这是个多么明智的选择啊。Lukla的天气比英国还变化无常,一般中午以后就起云,所以下午的航班常有取消或者延误。值得一提的是机票的价格,Nima跟我说他们当地人买票其实单程只要60美金左右,付当地货币,我说那你帮我买会不会便宜?他说也不会,外国人就是这么多钱,这个发现让我还蛮吃惊。机票如果来了才买似乎也可以,不过好像会贵那么一点点,朋友买328美金,而且时间也比较没有保障。
Tara的人告诉我提前一小时到机场就好,我到机场是早上5点半,提前45分钟,本来还有些担心,可是发现门还没有开,很多人在外边等。在等得时候遇到了我这次EBC之行的第一队朋友,一对夫妇和他们的向导,我们一路上每天都遇到。
巴西夫妇的Sherpa向导
门开了以后我一个进去,托运登山包,他们称重似乎称得很严格,据说是因为在Lukla飞机没有办法加油,所以飞机要载一来一回两程飞行的油,所以飞机上所承载的重量就要严格控制。在称行李的时候,一个Tara的工作人员过来跟我聊天,拿过我回程的机票看了看,然后在背面写下了他的名字和电话,跟我说,你想改回程时间直接打电话给我就好,我帮你安排。虽然不明白他为何这么和蔼可亲,但是没所谓啦:)大家一定要把他们给你的那个托运行李的小条拿好,到了Lukla拿行李的时候需要。
机场里有免费纯净水喝,有小小的cafe可以买早餐买茶买咖啡。
飞机正点,小小的摆渡车把我们带到飞机前,这是天已经大亮了,漂亮的空姐在飞机门口欢迎客人,12个人登机非常快,我挑了左手第二排的位子,左手边可以看到雪山,前边可以看到驾驶舱。从登机到起飞基本没有几分钟时间,空姐也没有讲解什么,大概的感觉就是,大家看运气吧
清晨第一缕阳光
我们一路倒是很平稳,没有什么气流之类,感觉就是在丛山之间穿梭,然后越走越深,半个多小时进入一个窄窄的山谷之后,就看到了短短的跑道,我还没有来得及害怕,飞机已经落地了。很佩服这些飞行员,没有雷达,没有塔台,只凭经验和观察,我也终于明白为什么他们说只要一起云就不能再飞了。那条短短的跑道在天上看更加短得不能再短。后来听那两个澳洲的消防员说,其实这个飞机的装备非常先进,是吧。。。那个找不到的飞机也很先进吧。。。
下了飞机,看到机场外等活儿的背夫和向导们,心里怯怯的,还有一些是站在机场里面的,我不知道Nima是在机场里面还是外边,我拿了行李站在那里等了一下,没有人过来找我,我也没有看到他,就决定出去。出去之后就一群人围上来问我需不需要向导,我都很礼貌地回答我在等人,他们就问我是等谁,哪个公司的,我就不再回答了,站在那里有些无所适从地等了几分钟,一个人影从远处跑过来在我面前一晃而过跟门卫说了几句话就闪进机场了,我几乎可以肯定那就是Nima,但是不是非常确定,我想了一下决定进去找他。进去后我在机场里一个非常简陋的小草棚里找到他,他看着我,说,你到了?!我笑着说,yea, 15mins ago, you are late!他特别抱歉地一直在说对不起,然后问我喝不喝茶,我说好啊,原来这是一间小小的Tea House。
机场里喝茶的Tea House
机场外等活儿的背夫们
喝了在EBC之路上的第一杯奶茶,我们就出了机场,他背着我的登山包动作还是很快,我问他为什么有些人可以进来机场,有些人只能在机场外边等,他给我看了看他的机场证件,他说只有有这个证件的人才能进来。然后他告诉我,好的向导是从来不用在机场外等工作的。
Lukla机场和镇子就隔着一条窄窄的小街。我们进了一家lodge,他说你回来以后就住这里,把你回程的机票留在这里,这样如果你想改回程飞机的时间就叫Nawang打电话给他们,我完全都还没有进入状态,就只是照做了。他总看着我乐,我也只好看着他乐,他说你的英语真好,你能懂我的意思,我说你的也不差。
就这样我们开始了我的EBC之路,从Lukla到Phakding的路很好走,虽然是山间小路,可是很平坦,树影丛丛,即使有阳光,也不太热,一路上我问了他很多当地生活的问题,我们聊得很好。出Lukla之前有个登记的小亭子,Nima拿了我的护照帮我搞定,我只要在旁边拍拍照晃晃就好。这里不需要TIMS卡。
他一路都认识很多人,常要停下来聊几句,如果你的向导也是这样,请不要懊恼,因为这是他们Sherpa风俗,否则会让人觉得不礼貌。我一般都很好奇地站在他旁边,摆个大大的笑容,说声Namaste,然后直勾勾地望着对方,直到对方无法忽略我的存在开始和我聊天。
停下来喝茶,袋鼠也要休息呀。
EBC之路上第一座,我那叫一个怕呀怕呀,Nima还在后边推我
暮然回首,看美的~~~
我们就这样一直走走停停聊聊到Thado Koshigaon,上午十点,我们坐下喝茶,我说我饿了,我们可以吃饭吗,他说好啊。我觉得向导都有职业病,他们走路的时候是为客人服务,到了tea house就变成了服务员,拿菜单,帮点菜,餐好了,他们端出来给你,然后帮收钱。这个Tea House就是Nima他朋友Nuru开的。
散开头发吹吹风,那叫一个惬意啊~~
可是Nima没有陪我一起坐在外边吃饭,而是在屋里和另外一个向导一起吃的。虽然这是EBC之路人人都知道的,向导和背夫一般是不和客人一起吃饭的,他们或者在另外一桌,更多的是在厨房吃。后来我跟Nawang提起,他就都会跟我一起吃饭,除非晚上他们向导的饭要晚一点才能准备好。我希望和我的向导是朋友而不是雇佣关系,我也希望他们不要把我当外国人看。
吃饱喝足我们又出发,走了没多久就到了他家住的村子Ghat,他家就在路旁,我说可不可以去你家看看,他说你想来?我说是啊,他说那我们喝茶。Sherpa的房子从外边看起来都非常好看,白灰色石头房子,蓝色或者红色窗棂格子,有宽敞的院子,房子两旁是菜地,种着圆白菜和土豆,房间基本上都是用板子隔开的,不隔音,也不保暖。Nima家很宽敞,他爸妈都去了KTM,家里没有人,墙上都是他和来往客人的照片,以及他的各种证书。
Nima House
他倒了茶给我,自己走来走去的不知道在忙什么。我说Nima,我可以去看看你的房间吗?大概是没有人提过这样的要求,他看着我有点儿不理解,不过很高兴地带我去看了他的房间,小小的一间,一张比单人床略宽的床,靠窗子,一张桌子,然后地上堆着他的各种登山工具,墙上有很多照片。出于礼貌,我没有拍照。他家楼上好像有四间卧室,外边还挂着一个大大的牛骨。
我们在他家玩到1点钟,他说Phakding离这里只有半小时路程,我说那你晚上是陪我一起住还是回家,他说我回家,你介意吗?我说不介意,可是一个人没意思。最后我们商定我们不去Phakding了,就住在他家,他哥哥正从Namche赶回来接我,他哥哥家在隔壁,明天我们就从这里出发就刚好。
剩下一下午的时间不知道做什么,我说我们出去走走可以吗?他说他刚好要去取面,问我想不想一起,我想也好啊,体验一下Sherpa的生活。我陪他沿着河走到Phakding对面的小村子,路上我们下到河里去洗脸,爱极了那河水的颜色,美丽的奶绿色,走了大概半个多小时,到了一间小小的磨坊,他前几天把玉米背到这里,磨坊的老伯把玉米晾干,再把玉米磨成面,今天他来取。
身后那个隐约的小镇子就是Phakding
村子里的小磨坊
Nima是个很友爱的人,他在路上见到小狗都要停下来跟它玩,他知道每一只狗的名字,虽然我不知道他是不是为了骗我玩,瞎编的。
邻居的小朋友,Passang,看着特像爷俩
回到家一会儿,他哥哥就回来了,见到我正式的向导,我突然有些不知道该怎么办,我做不出一副我是客人,你是向导的样子,可是和他哥哥Nawang我又好像不能像和Nima随便。下午的时候Nima从地里挖了一锅土豆放在锅里煮,然后捣碎了辣椒做酱蘸着吃,我也跟着他们吃,其实没什么特别,白水煮土豆,可是辣辣的吃得很开心。
Nima告诉我他哥哥以前是厨子,所以煮饭很棒,晚上他下厨给我们做晚饭,我被当成了贵客,他们什么也不让我做。于是我坐在那里看电影,Nima有台小小的电视和DVD。连拖鞋他都帮我摆在面前,茶给我倒在杯子里,我,就是这样被惯坏的。晚上他哥哥做了蔬菜炒面,味道超级赞!不是夸张。我吃了很多,然后Nima把我们吃剩下的土豆非常豪爽地在锅里炒了炒,所谓的炒就是加油,盐,酱油,可是味道也还好。
Nawang在炒面~~~~
吃完饭,Nima问我要不要试试他们当地的米酒Chang,当然要啦,趁着海拔还不够高,然后他热了酒,我们三个频频举杯,喝得开心!Nima酒量很差,喝了一杯脸就变红了,黑里透红的,Nawang酒量还不错。喝完酒,Nawang回家睡觉,约好明早7点半早饭,8点出发。
我和Nima坐在那里聊天,经过一天相处,我们已经很熟了,他说了很多上山要注意的事情,然后问我有没有当地电话卡,我说没有!他一副很无语地样子看着我,然后说,我刚买了一个,给你吧。我说那我给你钱。他说不要,只要你不给别人就好。 我说我用Iphone5,你的卡我用不了,他白了我一眼说,我给你剪!后来他真的拿着一把大剪刀把电话卡咔咔咔地剪了,虽然跟狗啃的一样,可是能用,后来一路我就用着这张ncell的电话卡。他看了看我的睡袋,说太薄了,然后上楼拿了一个fleece liner给我,说fleece比较保暖,以后的每天我都把它套在睡袋里,很舒服,暖暖的。山里的晚上是很冷的,我们在家都穿着羽绒服,他家里除了煮饭的火,也再没有什么取暖的设备,我俩蜷在一张毛毯底下看一个叫做Himalaya的电影,碟有些花了,卡卡的,就这样看看停停聊聊天。11点我上楼去睡觉,他让我睡在他姐姐以前的房间,那张床出乎意料的大,他说他姐夫特别高,所以他们家特意做了张大大床。
虽然睡得很冷,可是睡得很好,早已经忘记外边是否能够看到繁星点点。
16.03.2014 Day4,Ghat - Namche,上的有惊无险
早晨6点半闹钟还没有响我就被冻醒了,房间里的温度计指向10度,可是感觉好像零下10度,隐约好像听到楼下有人走来走去的声音,我爬起来下楼去,看到厨房的灶上已经煮上了奶茶,Nawang已经过来了,Nima一早已经出门回Lukla去接他的另一队小伙伴了,我感觉他们都好像不需要睡觉一样。我到厨房的水龙头简单地刷了牙洗了脸,Nima发短信告诉我他已经到了Lukla机场,在喝茶。
我乱成一团的床
对镜贴花黄~~~~
Nawang给我倒上了刚煮的奶茶,然后告诉我早餐吃Noodle Soup,我的茶喝完,他也煮好了面,一碗热气腾腾地面条里面有绿绿的菜叶子,吃完以后整个人都觉得暖暖的,从此我就爱上了早餐吃面条汤。
我们准时8点出发,Nawang跟我说今天吃完午饭有大爬坡,他用了big climb这个词,我半开玩笑问how big are we talking about? 后来我发现我之所以觉得每一天都特别有乐趣,是因为我完全没有去了解过这一路上究竟是怎样的,每一天有多少上上下下,记得有天有人问我走几条沟。。。我着实不太明白那是什么意思,就因为没有准备,所以每天都是新鲜的未知的,你需要的只是一颗随机应变的心。我至今也不是能够辨认出哪个雪山是哪个,但是我认得出那些我觉得特别美特别能打动我的,我不想提前背好他们的名字过去做连线题的,我更喜欢的是在那里认识他们,学会他们,读懂他们。
Nawang虽然不是很爱说话,不过我们还是互相问了对方很多问题,路虽然有些上上下下,但是并不难走,他隔一会儿就问我需不需要登山杖,我都觉得还好。Nawang早晨走得时候还背了一捆菜,他在Namche有一间Tea House,他说除了土豆和胡萝卜,所有的蔬菜都是从这里背上去的,他每次下来再回去都要背很多菜。
我们上午停下来喝过一次茶,今天碰巧是holy day,大家在脸上涂了两撇红色,看到你脸上有红色的人会上来在你脸上抹一下,将浓重的颜色在你的脸上涂抹开来,像这个小姑娘一样。Sherpa的holy day似乎和人不一样,我之所以这样说是在我飞KTM前两天Nima告诉我们在庆祝Losar,一共三天,已经结束了。
Nawang告诉我他14岁第一次作为背夫去EBC,后来他做过登山队的厨子(登山队真腐败),后来他自己成为向导,爬过很多山,Island Peak,Loboche Peak,Ama Dablam,还有Everest,他和客人爬到海拔8100米的地方,客人严重高反,他们就下撤了。我问他如果有机会你还会爬珠峰吗?他说会。语气轻松,珠峰在他们眼里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不可企及。我说有没有人自己去爬珠峰,不需要Sherpa帮助的,他突然十分自豪地说,没有Sherpa他们爬不上去,真正伟大的不是那些登山家,而是这些提前搭建好帐篷,拉好绳索,为登山家准备好一切的Sherpa向导。
路过Monjo时候,停下来办了TIMS卡,交了国家公园的门票,从这里开始就正式进入了Sagarmatha国家公园。
我们中午在山谷里一个小小的村庄Jorsale停下吃午饭,避开了那些组团来徒步的人群,坐在河边一间静静地小餐馆,尽管太阳已经晒得我的脖子发疼,我还是选择坐在外边,我爱艳阳天。那是我第一次遇见Jackie和Carl,两个中年的人,我很喜欢Jackie。曾经在朝圣之路我认识了一个加拿大的阿姨Brenda,50多岁,可是仍旧对生活那么有热情,那么单纯,心里像住着一个小女孩儿一样,Jackie和她一样。Carl很沉稳,看着自己的另外一半只笑不说话。
Tea House煮茶的阿姨
大家排着队等着过桥
Nima发短信叮嘱我吃过午饭一定要准备一大瓶水,因为之后一直要到Namche才会有Tea House。在Jorsal吃过饭,Nawang帮我买了一大瓶水,100Rupee。
从Jorsal到Namche,一路向上,其实路并不难走,先是台阶,再是爬坡,我也把登山杖拿出来用l了,向导体贴到连登山杖长度都帮我调好,然后递到我手里。我有个曾经走过EBC的朋友在我走之前告诉我,It was the hardest day in his life,他是个非常户外的人,而且非常强壮,能够直接把我横着抱起来抗在肩膀上来回溜达。大概是之前想得比较难,所以真的做起来的时候反而觉得还Ok。
我爬我爬我爬!
我们要从上边那座桥通过,俗称天桥儿~~~~
我们一路休息很多,我发现Sherpa也不是不会累,他们也累,一路上看到的背夫们也是走走停停,只是他们比我们更有毅力。Nawang也渐渐变得健谈起来,我们聊起山里的生活,失踪的游客,和他登山的经历,就这样我们走了差不多两个多小时,走到了Namche check point,查了证件之后,Nawang说他家的tea house就在前边,我们进去喝杯茶休息一下,求之不得
Nawang家的tea house还有一张台球桌!他妻子不是很会讲英语,只是一杯一杯给我加奶茶,两个小孩还没有放学,他很骄傲地跟我说他女儿去过,是跟舞蹈队一起去。他家还有一个帮忙的小姑娘,她一直带着一种很羞涩的笑容望着我,后来她跟Nawang说了几句话,Nawang也笑了,我说她说什么?Nawang说她说你好看。然后我也羞涩了。。。
我主动跟Nawang说晚上他回家就好,我一个人住客栈没问题,他很高兴。大概休息了半个小时,我跟他家人再见,他送我到Namche,我想要给他茶钱,他摇摇头。
Namche客栈很多,之前我们已经说好了,我的要求就是热水澡,其他的没所谓,因为这是他第一次为我找客栈,所以他还是挺谨慎的,要我先看了房间再决定。尽管洗澡间是在外边,可是整间客栈看起来很舒服,干净,我很满意,没什么好挑剔的。不过充电什么都要钱,手机信号也很诡异,在山里,不是每个地方都有信号,即使有,也是有时强有示弱,非常的。。。Random!
我跟他一起坐在厨房喝了一杯茶,他介绍我给老板娘,然后才走,我也累了。我回房间拿了洗澡东西就先洗了澡,天然气的热水器,水非常热,不限时,洗得很爽很舒服,洗完之后赶紧把头发包起来,以免感冒。
洗完澡我一个人坐在dining hall喝茶,写日记,发呆,遇到一个男孩儿,17岁,不会英语,一个人带了一个向导走EBC,我很是佩服,后来我们也是常常能遇到对方,我和他的向导也成了朋友。让我不爽的是客栈住了一队韩国人,他们又不会说英语,又吵,上厕所还不关门。。。无语到极点。。。后来我对客栈的唯一要求就是不要和韩国旅行团住在一起!
晚饭前,我开始头疼,我不知道是因为洗澡还是高反还是太阳太大了,Nima打电话给我,我告诉他我头疼,他问我说哥哥呢,我说我让他回家了,他居然说,他很担心他哥哥是不是能照顾好我,反而是我安慰他说,没关系,早些睡觉就好了。晚餐听Nima的话吃了Garlic Soup和炒面,吃过饭我8点就睡觉了,因为实在头疼,韩国人又很吵,他们夸张到吃的都是韩国菜,材料是他们的牛一路驮到这里的,并且每天跟着他们。头疼可是却睡得很好。
明天又是新的一天吧。
今天一共过了五座吊桥,我的过桥恐惧症彻底被克服了。
可是在Jorsale吃了午饭之后的那座桥,发生了点儿小惊险,我一直在拍照,就让Nawang先走,在桥那边等我,后来我发现他在桥上一直回头看我,我挥手让他走,他也不走,等我走近我才发现原来是对面来了一队Jopke,我们往回是来不及了,他把我挡在身后,让牛先走,牛都很乖乖,没有理我们,一直到最后一只,突然之间它就冲着我们摇晃着过来了,我已经害怕地惊声尖叫了,Nawang用力把它推开,否则不知道会怎样,我的小心脏呀。
大家不要像我我一样土,这个可不是Yak,而是Jopke,它们不像Yak,只生活在海拔3000以上,Jopke3000以下也可以,它的毛比较短,牛角也不像Yak那样卷。
明天我会在Namche休息一天,Nima也会带着他的中国小伙伴到Namche,我们明天见。
我想说怎么sherpa不是叫nawang 就是nima ....我的背夫和向导也是这个名字。。。
麻里笋干MEISO要
我问过同样的问题,他们说取决于他们生在哪天:)
如果生在周五,就是Pasang
周日好像是Nawang
Nima。。。我忘了!
chanmao1983
我倒是没问过这个问题。太随意了。感觉
麻里笋干MEISO要
我向导的一个好朋友叫Pasang,到了星期五他就大喊,my special day!我们所有人都以为是他生日,结果是星期五。。。
chanmao1983
哈哈 好有爱的人!~感觉他们很容易满足的说 我的背夫说他以后要做一个农民。。。因为他喜欢吃蔬菜
当地游记攻略
一场风花雪月的事,2014年3月EBC徒步,尼泊尔(全文完,故事为主,干货为辅)
穷游兴趣小组
/thread-.html}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半分钟濞琰康喷剂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