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大qq关系数据库在线查询能查某QQ号的信息吗

大数据真可怕!技术帝教利用整个QQ网络,查出一个QQ号码的所有相关信息_菜鸟要飞-爱微帮
&& &&& 大数据真可怕!技术帝教利用整个QQ网络,…
个案不代表大众,只是用自身来说一下!我就用自己的qq,然后用一些网上直接可以百度到的资源给你们看看,一个qq能“百度”到什么。最简单的就是直接用qq搜索号码,嗯,如果你没有设置权限,如果你资料是公开的,如果你的相册有你很多照片,如果,,,这是最简单的也最直接的查看。大部分情况应该是这样,你没权限,,,然后间接的,,,嗯,之前腾讯的qq群关系库泄露,虽然是不是实时的数据,但是你的自身的信息是真的,如果你是一个有“情怀”的人,你没有变动过自己信息,那么这个信息还是挺能看出来的,就算你的信息在泄露之后有更新,如果你的工作 学习也用这个qq,那么至少你的名字是可以知道了,,,、绿圈里就是我的信息,在群里的昵称,真实姓名,,,,我的这个网络拓扑图,嗯蛮多的,,,以前买电脑加的什么售后服务群,各种论坛交流群,还有同学群,,,而且他们的信息也是真实姓名啊~~~所以上次腾讯泄露的那个27G数据还是挺那啥的,虽然不是实时的。这个东西坏就坏在网络拓扑啊,拓出你的那些关系网,这么一看,觉得全网都在发生关系啊,,然后再利用在线的社工库.嗯,这个比较危险,账号相关,账号完全显示,密码也是基本显示,只隐藏一两位,如果是纯数字的话,也就是10*10个可能,跑密码跑100这个还算事?秒破的啊,,,就算是字母也算进去,也就是36*36,这个也不算事情啊,弄个字典跑跑,,,而且这个网站提供的数据不仅可以搜索邮箱,而且可以搜索你的昵称等,,,WTF嗯,知道qq也就是邮箱顺便也知道了,,,然后还可以查看注册什么网站,社区,,,,也就知道你平时在什么,喜欢干什么,关注什么,,,(真特么贴心,还给你分类)当然如果你只是用互联网作为一般的服务,没有这么“深度”的去看的话,其实也没有那么玄乎其玄,,,还有就是网络安全,其实也不是你的密码有多复杂,你的设置有多谨慎,,,你就安全了。之前腾讯,小米等数据库泄露,你能说腾讯没有足够的财力物力和复杂的方法来存贮?我想最后还归结为人的管理吧,良性的管理和一定技术输出,不管是个人还是公司都会安全,相对安全。还有明文存储用户数据很讨厌!然后如果还是想在进一步,查一下离线的数据的话,当然这些数据库不一定都是用qq或者qq邮箱注册的,几率吧,,,密码都是明文啊,明文啊,你可以直接登录的啊,是的,我的账号又一次悲剧,红线标注的就是 我的账号 密码 昵称,,,明文的,妈蛋,,(这个应该有改动,上次CSDN泄露官方就提示你改密码了,我到现在没改,又没什么。无谓了。我所有的互联网的信息都是积极向上的,没啥阴暗的,,———————————-番外———————————————-我在看刚刚泄露的12306数据稍后补上一些信息,嗯,12306邮箱也可能是qq邮箱啊,尼玛,qq果然是贯穿我们整个生活啊,,,,这里也算是对于信息泄露做个汇总吧,现在网上传的有14M的数据库和22G的,,,对于大的数据库,有各种说法,有说是老的库,也有说是葫芦娃,还珠格格合集,我比较相信是后者,呵呵,还有下了打码的葫芦娃,然后各种关于12306各种臆测,各种插件阴谋论,(PS葫芦娃绝对是国产动画的上品)14M的数据可信度大点,因为网上有人开始售卖这些数据,呵,呵呵(数据不一定是现在的,但是身份信息和姓名还是真的,,,)貌似很多人都是用qq邮箱注册12306,,,,我查了下我的,没有泄露,对于这些涉及个人隐私的,我的安全设置蛮多的,对于那些知识用到的时候要注册,就是那么随手注册,嗯,大家对于这些也要小心,就是涉及我们切身的,不要怕麻烦,要设置那么多,这也是提高安全系数!机智的我们,这个时候怎么能少了段子呢~—————————————–嗯,貌似是这么个情况————————————————-嗯,有安全公司分析说这14M是撞库撞出来的,嗯,然后我也看了这14M数据和之前泄露的数据库里面对比一下,觉的也是这样的,我随便拿一个数据,然后用以前泄露的数据看了下,基本12306的账号和他们之前泄露的账号密码都一样。(下边是12306的随机拎出来的账号密码和之前泄露的账号密码的对比)~~~~~~~~~~说明下~~~~~~~~~~~~~~~好多人私信问我 怎么去查这些数据 然后问我要这些数据库,汇总说一下。不好意思,这些数据库在我笔记本里。我笔记本因为不堪我大强度的各种折腾,已经离我而去了,sad~我准备在我们家的院子里给她弄个碑,she is not computer,she is my wife!(6年前的老爷机),所以爱莫能助,我当时也不只是检索自己的信息,,,大家也不要担心自己的信息泄露,把我们切身的信息设置好权限然,恩,快播没了,不要乱点,乱打开一些陌生奇怪的东西就没事了啊,哈哈,,,~~~~~~~~~~~~~~~~嗯~~~~~~~~~~~~~~~~~~~~~~~~如果您真的对安全有兴趣,你可以登陆,这个是国内互联网安全厂商知道创宇开放的海量数据库,对之前沉淀的数据进行了整合、整理,打造的网络空间搜索引擎ZoomEye。然后这次的12306的这个事件他们也有分析!嗯 我的建议还有我本人都是这么做的,就是不要对别人的隐私太过好奇,更不要传播!纵然已经发生事情很糟糕,不把事情弄的更糟糕也是一种好的举措!————————–小故事———————————–讲两个关于信息泄露的小故事,真实的故事,,,我觉得这也算是“好事”。1.故事发生在人人网数据泄露那段时间,,,说一个大学里,有这么个骚年,喜欢一个女生,然后因为各种原因没有敢表白,嗯,就是不确定女生对其的态度吧,,,然后想,或许看一下她的人人可能会有一些信息吧,于是就“邪恶”的去查询了人人网的数据库,看到账号和密码的时候,他没有登陆,就直接去表白了,然后他们愉快的在一起了,,,因为那个妹子的登陆密码就是用这个骚年的姓名+生日。2.这个故事发生在那次全国开房数据库泄露那次,,,(SELECT* FROM [shifenzheng].[dbo].[cdsgus] where Name like ‘XXX’ ,,,这句话忧郁了多少人啊。还是太年轻啊,好多骚年查完后很安心,说没查到女神的,女神会去快捷酒店?都是星级的好嘛!)数据库也不是最新的,貌似是13年12月份之前的。嗯 这个故事就是我特么大学 我们宿舍 我认为最特么老实的小子 和女生说话都会脸红的 特么出去开房 开了几次 后来我问他 他支支吾吾的,瞒了四年啊,尼玛,,,,从此我就成宿舍最单纯可爱的人了!小编推荐来源:来自36大数据()点击&阅读原文&更多精彩内容
点击展开全文
专注于分享全面免费的IT开发视频资料,目前整理的包含大数据,IOS,Android,JNI技术,游戏开发,c/c++,数据结构,黑客技术,javaweb,.net,html5,javascript,div+css等欢迎相互学习共同成长。
您的【关注和订阅】是作者不断前行的动力
本站文章来自网友的提交收录,如需删除可发送邮件到 bang@ 或联系QQ ,
(C)2014&&版权所有&&&|&&&
京ICP备号-2&&&&京公网安备34作者:yetwave
几天前,一个朋友来聊天,表示很羡慕我的6位QQ号,我说有啥好羡慕的,还有那么多5位号呢! 他感叹道:“一个5位号现在值好几万,早知道当初注册个百八十个的话,现在不就发财了… ”!
自我介绍下。传说中的“网络抓取铁手追命”,就是本人了。 主要擅长各种互联网数据抓取挖掘,通晓各种数据源采集规则,互联网江湖人士也,现和你分享一下如何一夜间挖价值9个亿的5位数QQ号用户!
本文由发源地数据交易平台 投稿并首发到36大数据,任何不表明作者、来源和本文链接/archives/39602的均为侵权。
9万条5位数QQ用户的详细数据
QQ号,昵称,空间名称,性别,年龄,生日,所在国家,省份,城市,感情状况,职业(其中QQ空间公开的一共有23283条,占全部9万个号的25.87%)
你还不知道的腾讯用户真相:
在价值9个亿的5位数QQ号用户中出现了神秘人物!
QQ的“金粉世家”主要聚集在哪些地方?
5位数QQ用户如何影响到国家的GDP?
75后85前用户,至今未婚的QQ女们要肿么办?
IT腐男宅女,商场精英,工程师,退休老大爷最爱混迹QQ圈!
到目前为止,没人知道“天若晴”到底是哪位大佬!
QQ的“金粉世家”主要聚集在哪些地方?
大数据分析常用的热力图如下,颜色越深的是代表人数越多,可以看出:人群最集中的是长三角,珠三角和北京。辽宁,湖南和四川瞧着也是略有小成。
再来看看省市的TOP10,前4没有黑马,主要就是国内热点聚集地区;稍感意外的是城市的第5名是我大东北的哈尔滨,而黑龙江也排在省的第7名。
5位数QQ用户如何影响到国家的GDP?
我为什么说稍感意外呢,因为前面也说了5位QQ号这个东西某种意义上也算一种财富象征,不管是虚拟财富还是现实财富;而我大黑龙江虽然白山黑水,地大物博,毕竟GDP在全国还是排在后面的,现实财富会差一些,用一张图来对比下:
一对比就可以看出来,黑龙江在右图(QQ)的颜色明显深过左边(GDP)。咱来算笔账:黑龙江2014年GDP是1.5万个亿,公开的5位QQ号有493个;而山东省GDP将近6万亿,5位QQ号却只有266个?可见老山东起码在互联网+的发展上,落后于黑龙江一筹。
用邓通发明的指标GQ率(GDP除以5位QQ号人数)来计算,老山东高达223.4,而后几名内蒙古,山西,河北也都是重度雾霾的难兄难弟,互联网+的创新不够,急需经济转型啊。
至于东北为何5位QQ这么多(摸头)大概因为俺们东北人喜欢唠嗑吧?这个问题还是等砖家作答吧。
75后85前用户,至今未婚的QQ女们要肿么办?
从结果可以看到,男女分布为60.2和23.2%,其中女生透露自己年龄的不多,只占15%左右;这也是人之常情:)。36大数据表示, 从年龄结构看,75后85前占大部分,确实,QQ大概是98,99年发布的(那时还叫OICQ呢),那时候90后还都在吃奶玩凯蒂猫呢。女生中70后占比最高,并且未婚比已婚的比例高。
从情感方面的分布图,未婚比已婚的比例高。这个话题,我表示比较有兴趣:70后的土豪Q们大部分时间都在忙事业了,Q男的不着急生娃,Q女不着急婚嫁。大龄女可以叫“剩女”,大龄男不能喊“剩男”,那得叫成熟的“黄金单身”!这让至今未婚的Q女们肿么办? 可以考虑学学小龙女,也许能遇上一段世纪佳缘,百合一生,或者干脆将单身进行到底,做坚强的“黄金剩斗士”!!!
原来IT腐男宅女,商界精英,工程师,退休老大爷最爱混迹QQ圈!
用户职业方面,QQ好像可以随便,因此职业也是五花八门,挑了前十几个最多的做一副云图。另外标识退休的一部分估计早已财务自由。计算机及互联网行业的居多,很好理解。早期QQ号码随便申请,没人知道他的价值,同时安全性也非常差,主要的上网渠道–网吧中有各种后门及盗号木马神马的。所以很大一部分靓号都被各类计算机大神“收集”起来。所以最终形成如下现在的分类图:
后记:拥抱互联网数据
很有感悟“ 互联网上没有垃圾信息,只有放错位置的资源”。关于WEB数据挖掘方面其实是很值得研究的。以上的数据分享案例仅从5个维度做了对应分析,其实根据数据采集的维度,是可以做更广泛分析的。如从腾讯开放的QQ群、QQ会员、QQ拼音及QQ秀等多个公开数据源渠道挖掘收集到非常有价值的数据。就像百度中有很多你需要的开放数据,关键看你怎么去挖掘收集。
多年前,数据采集工作是需要程序员自己写各种爬虫程序,同时需要搞定多线程、数据库、高匿IP等多个技术门槛才能比较随心所欲地做到,整个过程是非常繁琐的。现在好多了,随着互联网云存储计算、大数据相关云技术的成熟,使用支持云采集的SaaS工具化交易平台,一方面自己可以使用工具轻而易举收集到想要你的数据,另一方面也可以直接发个需求让其他开发者或供应方定制给你。自己就可以聚焦在擅长的数据分析方面了。
言归正传。以上数据源由托管在发源地数据交易平台,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这个链接:看看(需要登录),2万多原始数据都在里面。
转载请注明来自36大数据(): &
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有文章均不代表本站观点。报道中出现的商标属于其合法持有人。请遵守理性,宽容,换位思考的原则。这两位创业者说大数据能治疗癌症
[摘要]一家两年前创办的公司Flatiron Health试图利用大数据来治愈癌症。
奈特-特纳(Nat Turner)和扎克-温伯格(Zach Weinberg)你以前可能也曾听说过这样的故事:两个计算机神童在一所著名大学里相遇,对计算机的热爱让他们觉得志同道合,经过几次熬夜编程之后,两人创建了一个网站或者应用。很快,这个小小的副业就变成了一个创业项目,他们从投资者那里获得了大笔资金,并创建了一家公司,两人也在一夜之间摇身变成百万富翁——至少是账面上的百万富翁。乍看上去,奈特-特纳(Nat Turner)和扎克-温伯格(Zach Weinberg)的经历似乎也和这个故事如出一辙。两人在宾夕法尼亚大学新生入学的第一天相遇,很快就成了好朋友。如今年仅28岁的两个人已经在纽约拥有自己的初创公司。但他们的梦想比大多数创业者的都更加宏大。两人的初创公司不是大行其道的社交网络、照片共享应用,或交友网站。他们也没有为青少年提供在手机上谈情说爱或者订购夜宵的工具。他们在两年前创办的公司Flatiron Health瞄准了医疗界的一个重大难题。特纳和温伯格希望能够收集和分析堆积如山的临床资料,以便在医疗界最复杂、最困难、最有赖于研究的领域中开辟一条道路,这个领域就是癌症的治疗——虽说两人在沃顿商学院攻读经济学和创业专业,并没有时间上太多的生物课。但是,在你暗暗发笑之前,不妨先看看他们以往的经历。Flatiron Health已经是两人联合创办的第三家公司了。他们第一次创业是为大学生提供网上食品订购服务,结果失败了。在读大三的时候,他们创办了第二家公司Invite Media,希望利用大数据技术,让数字营销变得更加有效。这一次他们大获成功,以至于()——大数据计算领域的教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数字广告公司——在2010年以逾8000万美元的价格收购了Invite Media。“狂妄自大”现在,谷歌已经再次向特纳和温伯格打开了支票簿——通过旗下的谷歌风险投资公司,向他们的第三家公司Flatiron Health投资了1亿多美元(该公司总共融资1.38亿美元)。但这两位年轻的广告技术专家,获得的却不仅仅是谷歌的青睐。杜克大学医学教授艾米-阿伯内西(Amy Abernethy)是一位著名的肿瘤学家,她虽然明知Flatiron Health要实现目标并不容易,但是该公司用彻底的、系统化的方式来收集和整理临床数据的做法,却给她留下了深刻印象,因此她决定今年7月加盟Flatiron Health,成为该公司的首席医疗官。“我把自己的声誉押注在了Flatiron Health上,”阿伯内西说。之前她一直在主持杜克大学的癌症治疗研究计划,而且也曾参与过早期一些利用大量临床数据来提高癌症治疗水平的“过分乐观的”项目。抛开这样的认可(以及谷歌的资金)不谈,这件事情的“狂妄自大”程度令人侧目——两个长着娃娃脸的科技业人士,希望给癌症治疗方式带来重大影响,这可是大量科研人员和训练有素的医生尚未办到的事情。对此,身为Flatiron Health首席执行官的特纳既谦逊又无畏。 “我们正在建设一家高科技公司,只不过它恰好位于癌症治疗领域。”他说。根据Flatiron Health的说法, 癌症患者的治疗数据目前只有一小部分获得了系统化的收集;这些资料主要出现在随机临床试验中,涵盖了约4%的成年癌症患者(虽然对这个数字的估计各有不同)。Flatiron Health认为,从余下的约96%的资料中收集和整理出更多信息,然后把它们反馈给医生,可以帮助医生制定出更好的癌症治疗方案。从理论上讲,医生可以从中看到哪种治疗方法对于有类似情况的大部分患者效果最好,而且,举例来说,他们也可以把自己治疗胃癌的状况与全国各地其他专家的治疗状况进行比较,并迅速纠正一些问题。这些数据还可以让他们了解到哪些治疗方案有最好的成本效益,并且它们还有助于把更多患者和恰当的临床试验匹配起来,可能会加快新药的开发和批准过程。信念坚定特纳和温伯格不是在宣传高科技乌托邦,不是在说大数据可以根除癌症的负担,但是他们希望,这可以带来有意义的成果。“我们只是在说,如果我们从其他行业学到了一个经验,那就是数据具有价值,”特纳说。“这个价值究竟有多大,我们还不知道。”即使成果很小,那也可能会影响数以百万计的人。“如果整体来说,我们能对癌症产生5%的影响......”他没有继续说下去。2014年美国新诊断出的癌症患者有将近170万人,如果患者的生存率整体提高5%,相当于仅在今年就拯救了数以万计的。特纳的父亲是一名地球物理学家,在石油勘探行业工作。特纳年少时在德州、路易斯安那州、荷兰和苏格兰居住过。虽然浅棕色的头发已经开始后褪,露出他宽阔的前额,但特纳的面庞看上去仍像是个研究生。成功的连续创业者往往相当招摇,成功的创新者也常常带着一种自信可以改变世界的专横,但特纳既不招摇也不专横。他和在曼哈顿上西城长大的温伯格拥有一个共同的坚定信念:在挽救癌症患者的生命方面,技术可以发挥重大作用。“当你对医疗领域和肿瘤学有所了解,你就会发现,一个谦虚精干的团队,可以帮助解决那里存在的很多问题。”温伯格说。特纳最初对癌症产生兴趣是在2009年,当时他和家人到北卡罗来纳州度假的时候,他7岁的表弟布伦南-西姆金斯(Brennan Simkins)生了病,经过一系列测试,他被确诊患有急性髓系白血病。接下来的一年中,这个孩子经历了骨髓移植、复发、再移植,再复发。总之,西姆金斯不仅忍受了4次痛苦的骨髓移植,还经历过一些误诊。不过2011年之后,西姆金斯的病情得到了缓解。表弟这段令人痛苦的求生经历,让特纳和温伯格开始思考,他们可以做些什么来帮助其他有类似遭遇的人。他们考虑创办一家新公司,最初的想法是通过互联网提供治疗的参考意见。两人花了六个月时间来了解癌症。他们在克里希纳-耶斯万特(Krishna Yeshwant,是名医生,也是谷歌风险投资公司从事生命领域投资的合伙人)的不时陪伴下,走访了60多家癌症中心,与专家们交谈,和医生们一起查房,并和他们讨论各种商业理念的可能性。经过数十次这样的交谈后,特纳和温伯格产生了一个新想法。有大量临床数据散落在全国各地肿瘤治疗中心的备案系统中,他们想收集这些数据——通过数字和其他方式——然后整理它们,聚合它们,并把他们反馈给医生,帮助医生在如何治疗患者方面做出更好的决定。迎难而上对于特纳和温伯格这样的数据极客来说,临床肿瘤学在数据方面的问题既明显又熟悉。尽管医疗机构多年前就开始说服医生和医院接受电子病历(简称EMR),但是要获得和使用肿瘤数据仍然十分困难。“EMR的数据太烂了,”特纳说。同一个病人的数据可能分散在很多地方:内科、肿瘤科、放射科、外科、实验室和病理报告处等等。即使进行了数字化,数据也往往采用的是非结构化格式。它会以不同的格式,出现在不同的实验室报告和记录中,而不是有条理地归整在数据库中。更糟糕的是,仍然有大量数据隐藏在手写和扫描的报告中,隐藏在没人会去听的音频报告中,或者以低分辨率的PDF文件格式印在传真纸上。此外,五花八门的不兼容的系统,以及严格的关于个人健康信息的隐私法规,更是让数据在数以千计的肿瘤治疗者之间共享变得难上加难。从理论上讲,电子病历应该让这样的数据聚合和整合变得容易。但实际上没有这么简单,就拿癌症患者经常要做白蛋白测试来说,同一家癌症诊所采用的同一种电子病历中就存在30多个不同格式。乘上100多种不同的蛋白质和基因测试、切片,以及癌症诊疗中使用的其他诊断方法——然后再乘以不同的电子病历系统,不同的癌症中心的数量——这下你知道有多复杂了吧。Flatiron Health把这些信息综合到一张表格中,方式是(a)对于不同的癌症中心和实验室,创建一个通用的数据模型,(b)通过匹配算法处理数据;对于这些数据使用的术语,该算法可以识别出其中90%,(c)使用一个数据处理引擎,实时转码术语,及(d)标出任何不匹配的术语,由医生或护士进行人工识别。一开始,特纳和温伯格花了两年多时间来研发他们所说的数据模型,这个模型可以把海量临床信息整理成有条理的类别。他们很快就意识到,同时对每种癌症都采用这个方法太过复杂。因此,他们在一些医生的帮助下,把侧重点放在了结肠癌上。他们从已经发表的临床试验报告中提取一切信息,比如人口统计内容和居住地,癌症的分期,对疗法的反应等等,一共有350多个数据类别。然后他们在其他类型的癌症上重复这个过程。为了能自动从电子病历提取数据,Flatiron Health采用的多种计算机技术,比如从实验室报告中寻找数值的匹配算法。他们还微调了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让计算机能够“读取”文件,并从中提取数据。由于这种系统非常容易出错,所以Flatiron Health又开发了一个混合人机学习系统,以便捕捉和纠正错误。公司还聘请了50名护士,手工输入了500名患者的数据,从而获得了特纳所说的“训练集”,它可以用来检测自动收集的数据中的错误。然后把差异反馈给系统,以便完善这个自动收集过程。从理论上说,这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可以持续提高自身精度。其他项目Flatiron Health并不是担负起这个使命的第一个组织。去年,非营利性专业协会“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merican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推出了CancerLinQ,旨在开发一个挖掘临床数据库的系统,以便提高医疗质量,加快药物的开发进程。由资深计算机科学家马蒂-鲍姆(Marty Tenenbaum)执掌的癌症联盟会(Cancer Commons)是一个非营利组织,它希望能进一步推进肿瘤领域临床数据的标准化。而也利用它的沃森人工智能系统,和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医院(Memorial Sloan Kettering)等癌症中心合作,筛选数以百万计的临床资料、期刊文章内容,以及临床试验报告,以便自动为医生提供治疗方案的建议。此外,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还耗资5亿美元,开展了一个名为“caBIG”的大型信息学项目。早期的项目要么非常失败,要么尚未取得积极成果。阿伯内西曾担任CancerLinQ顾问委员会主席,还参与过其他用数字方式编辑临床肿瘤学数据的项目,她说,Flatiron Health令她印象深刻的地方是专注于数据的复杂性。特纳和温伯格清醒地认识到,“试图解决这个问题,只有技术是行不通的,”她说,“这就是为什么我决定与他们共事的原因。”谷歌风险投资公司的投资不仅提升了Flatiron Health的声望,而且让它有了收购Altos Solutions公司的资金。Altos Solutions为肿瘤学领域提供电子病历服务,其总部设在加州山景城,和谷歌相隔不远。收购该公司给Flatiron Health带来了更大的用户群,也让它进一步密切了与医师之间的联系。目前有210个癌症中心正在使用Flatiron Health的系统,这些中心目前每年会接收30万新患者。虽然其中大多数都是社区肿瘤诊所,但也有一些大型学术机构。谷歌说,进行这项投资的部分原因,是为了加快这个前途光明的领域出成果的过程。 “如果不收购Altos Solutions,它可能还需要研发一代电子病历,才能获得广泛使用,我们想避免这种情况发生,” 谷歌风险投资公司的负责人比尔-马里斯(Bill Maris)说。“我希望能早日免除很多人的伤心和苦痛。”在长岛郊区工作的杰弗里-维西卡(Jeffrey Vacirca)医生看好Flatiron Health的前景。他使用Altos 电子病历系统已经有好几年时间,它帮助维西卡改善了治疗方案,但它的许多潜力仍未发挥出来。 “系统中有大量数据,但没有人整理出来,也没有人知道它们的价值,” 维西卡说,“我认为,这就是Flatiron Health工作的重要性所在。他们整理各种细节数据,整理数以百万计的患者的治疗结果,他们可以评估、分类,辨识出哪些做法真的有效。” 维西卡称,Flatiron Health系统是“治疗癌症的基础设施”。有了它,他就能了解自己采用的医疗方法是否在某些方面落后于其他疗法。他还可以了解到,是否有更多的患者可以参加临床试验。“如果积攒病人的速度比以前快5倍,你可以想一想,药品完成监管程序的速度可以快多少。”他说。疑虑犹存在谈到长期的抗癌斗争时,该领域的一些顶尖人士仍然对大数据承诺的前景持怀疑态度。前沿研究员罗伯特-温伯格(Robert Weinberg)是麻省理工学院怀特黑德生物医学研究所(Whitehead Institute for Biomedical Research)的创始成员之一,他最近在《Cell》杂志上发表文章,谈到了大数据和癌症之间起伏不定的关系。文章指出,从蛋白质之间的交叉影响到肿瘤突变,各种数据集的爆炸式增长,已经让研究人员解释它们的能力变得不堪重负。他还在一次采访中表示, “有些人着迷于生物信息学,认为仅仅需要聚合数据,就可以获得前所未有的、定性式的见解,我对这种看法不敢苟同。”约翰-罗安迪斯(John Ioannidis)是斯坦福大学的医药保健研究和政策教授,他的看法也仅仅比罗伯特-温伯格稍微乐观一点。罗安迪斯认为,通过一个中央系统,把患者的基本资料和疗法匹配起来,可以从整体上减少医院在癌症治疗方法方面的大幅可变性,但是,在高度受控的临床试验之外进行的数据收集,可能无法带来太多帮助。“如果没有实验设计,我们能从数据收集和整理中获得多少东西?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他说。特纳和扎克-温伯格并没有指望能让怀疑者们很快转变态度。但在Flatiron Health日益稳定的客户群中,有很多人和他们一样,都相信该公司的“智能数据”方法可以为癌症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机会。阿伯内西说,除了其他裨益之外,Flatiron Health还可以开个头,在社区诊所和顶尖学术医院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弥合它们之间的鸿沟,这往往会带来很好的效果。联合创始人温伯格也表示,Flatiron Health面对的是一场对抗癌症的持久战。 “我们的公司于两年前创办,拥有一个雄心勃勃的计划。我们的起步相当不错,但终究来说,这个问题本身很难对付,人们已经和它斗争了数十年之久。”(Kathy)
[责任编辑:marsrxdou]
您认为这篇文章与"新一网(08008.HK)"相关度高吗?
Copyright & 1998 - 2016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还能输入140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qq关系数据库在线查询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