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醚甲环唑药害防治什么病

世高(苯醚甲环唑)-学术百科-知网空间
世高(苯醚甲环唑)
世高(苯醚甲环唑)
与"世高(苯醚甲环唑)"相关的文献前10条
目的:建立测定龙胆中苯醚甲环唑残留量的分析方法。方法:样品经乙腈浸泡及超声提取后,过滤,浓缩,然后用石油醚/乙醚(v/v=1:1)溶解并转移至玻璃层析柱中净化,浓缩,气相色谱(电
试验结果表明 :10 %世高WG对葡萄炭疽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且对葡萄安全。在葡萄炭疽病大发生年份 ,于葡萄幼果期开始 ,连续用 15 0 0~ 2 0 0 0倍 10 %世高
测定山东和河北番茄主产区的灰葡萄孢对苯醚甲环唑的敏感性状况,并测定苯醚甲环唑与常规杀菌剂之间是否存在交互抗性;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灰葡萄孢对苯醚甲环唑的敏感性,通过分析苯醚甲环
研究了贮藏期间柑橘中苯醚甲环唑残留量变化与浸果处理药液浓度、贮藏温度和贮藏时间的关系,以及果实不同部位残留水平的差异。柑橘经苯醚甲环唑药液浸泡处理后在常温或低温条件下贮藏,定期取
采用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对芹菜及其土壤中的苯醚甲环唑消解动态和最终残留量进行了研究,评价了苯醚甲环唑在芹菜上使用后的残留行为和环境安全性.苯醚甲环唑在芹菜及土壤中的残留消解动
研究了苯醚甲环唑在水溶液中的水化学降解行为,结果表明:(1)苯醚甲环唑水解作用随溶液pH值的增大而增强,25℃时其在pH5、7和9的缓冲液中的水解半衰期分别为315.07、11.
采用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GC-ECD)对田间采集的茶叶样品中的苯醚甲环唑残留量进行了测定,同时对泡茶后茶汤中苯醚甲环唑的浸出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苯醚甲环唑10%水分散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法测定并比较了7种杀菌剂对番茄早疫病菌的室内抗菌活性,结果表明,芳烃类杀菌剂百菌清抑制病菌孢子萌发的活性最高,同时对病菌菌丝生长也有较高活性;苯并咪唑
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苯醚甲环唑在番茄和土壤中的残留与降解动态,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液质联用法(UPLC-MS/MS)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苯醚甲环唑在番茄中的平
研究了苯醚甲环唑在北京、萧县、杭州及长沙4个地区土壤中的降解动力学,并探讨了土壤微生物、温度、含水量及药剂质量分数对其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苯醚甲环唑在4个地区土壤中的降解半衰期
"世高(苯醚甲环唑)"的相关词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font color="#0-819-9993
<font color="#0-
<font color="#0-20%苯醚甲环唑水乳剂防治柑桔炭疽病药效试验 - 百度文库
20%苯醚甲环唑水乳剂防治柑桔炭疽病药效试验
广东农业科学2009年第6期101
20%苯醚甲环唑水乳剂防治柑桔炭疽病药效试验
宋晓兵1,彭埃天1,何锦洪2,谭耀华3,姚燕球2,李荣俭3,李健强2
(1.广东省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广东广州.德庆县农业局,广东德庆526600;
3.高要市农业局,广东高要526100)
摘要:20%苯醚甲环唑水乳剂是防治柑桔炭疽病的优良药剂,两年的田间药效试验表明,在柑桔(糖桔、贡柑)炭疽病发病初期用20%苯醚甲环唑水乳剂6000倍、5000倍、4000倍液各喷药3~4次,对柑桔叶部炭疽病的防效为
52.28%~81.09%,对柑桔果实炭疽病的防效为60.54%~84.43%,其中4000倍液的防效显著优于对照药剂10%世高水分散
粒剂2500倍液,值得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柑桔;苯醚甲环唑;炭疽病;药效试验中图分类号:S4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X(1-03
Testof20%difenoconazoleEWagainstcitrusanthracnose
SONGXiao-bing1,PENGAi-tian1,HEJin-hong2,TANYao-hua3,YAOYan-qiu2,LIRong-jian3,LIJian-qiang2
(1.InstituteofPlantProtectionResearch,GuangdongAcademyofAgriculturalSciences,Guangzhou510640,China;
2.DeqingAgricultureBureau,Deqing526600,China;3.GaoyaoAgricultureBureau,Gaoyao526100,China)
Abstract:20%DifenoconazoleEWisgoodfungicidewhichshowsspecificallyhighactivityagainstcitrusanthracnose,theresultoftestsinfieldsshowedthat20%DifenoconazoleEWusing1:0,1:4000for3or4timesgaveacontroleffectof52.28%to81.09%againstcitrusleafanthracnose,and60.54%to84.43%againstcitrusfruitanthracnose.20%DifenoconazoleEWusing1:4000hadabettercontroleffectthan10%ScoreWGusing1:2500,anditwasworthytobepopularizedonthegrowingpractice.
Keywords:citrus;difenoconazole;anthracnose;effecttest
我国是柑桔的重要原产地之一,柑桔资源丰富,优良品种繁多,有4000多年的栽培历史。广东省是我国柑桔的主产区,柑桔产业是广东传统的优势产业,2007年柑桔种植总面积达22.5万hm2,年总产量达260万t[1]。随着优质柑桔品种的大面积推广,新问题也随之出现,“中国年桔之乡”龙门县由于在2006年入春以来持续低温阴雨,年桔春梢炭疽病(Colletotrichum
危害严重。“中国贡柑之乡”德庆县2007年春首次大面积暴发流行炭疽病,造成667hm2贡柑失收;在2008年春季再度大面积暴发流行炭疽病,发病面积高达2637
hm2,严重影响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3]。
柑桔炭疽病是我国柑桔产区普遍发生的病害,该病能侵染叶、枝梢、花和果实等柑桔各个器官或部位,常引起落花、落叶、枝梢枯死、蒂枯、落果和果实腐烂,导致柑桔树势衰弱,影响当年甚至翌年产量,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带病果实常在贮运期间发生腐烂,所以又是一种重要的贮藏病害[4-8]。当前如何有效控制炭疽病的发生与危害,已成为柑桔种植业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经试验研究表明,药剂防治仍然是目前最有效的防治方法之一,因此有必要加强高效、低毒、安全药剂的筛选及使用技术研究。苯醚甲环唑(difenoconazole)又叫恶醚唑,是甾醇脱甲基化抑制剂,具有良好的内吸性,杀菌谱广,对子囊菌纲、担子菌纲、部分半知菌有较好抑制效果。为了明确苯醚甲环唑防治柑桔炭疽病的应用效果,笔者就20%苯醚甲环
gloeosporioidesPenz.)[2]发病率最高达31.2%、平均发病
率18%,叶片发病率最高达37.5%、平均发病率22.2%,果园柑桔根系生长不良,树势较弱,炭疽病普遍发生,
收稿日期:
基金项目:广东省农业攻关项目(,
01,01);广东省动植物防疫检疫研究专项(粤财农[号);广东省农业综合开发科技推广项目(粤财农综[2009]3号,粤财农综[2009]17号);
作者简介:宋晓兵(1980-),男,硕士
通讯作者:彭埃天(1962-),男,研究员,E-mail:pengait@21cn.
贡献者:huangzhenbao0610%苯醚甲环唑对落叶松落叶病的防治效果--《吉林林业科技》2013年04期
10%苯醚甲环唑对落叶松落叶病的防治效果
【摘要】:利用10%苯醚甲环唑(世高水分散粒剂)对落叶松落叶病进行了防治试验,室内药效测定结果表明,随药剂质量浓度的提高,对子囊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加强,当药剂质量浓度达到0.15 g.L-1时,抑制率达到90.9%;林间药效测定结果表明,随着药剂使用量的增加,防治效果增强,当使用量达到180 g.hm-2时,防治效果达到85.5%;林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当药剂使用量为150 g.hm-2时,防治效果可达到77.7%。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基金】:
【分类号】:S763.7【正文快照】:
落叶松落叶病(Mycosphaerella larici-lep-tolepis Ito)是吉林省东部山区长白落叶松(Larixolgensis Henry)人工林的重要叶部病害。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对该病的防治技术进行了大量研究,提出了多种有效的防治方法[1~5]。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及国家对环境保护的要求,过去应用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章瑶;王梅;张勇;段劲生;孙明娜;高同春;;[J];现代农业科技;2006年10期
;[J];中国林业科学;1976年01期
赵跃锋;吴春柳;孙海霞;童世和;;[J];农药科学与管理;2009年01期
;[J];辽宁林业科技;1976年05期
;[J];吉林林业科技;1974年02期
;[J];林业科技;1974年02期
田小丽;周乐文;;[J];新疆农业科技;2010年02期
王永民,尹泰龙,刘国荣,王世军,付荣华,佟颖,常乃庆,张启云;[J];应用生态学报;1993年01期
朱春晖;罗香文;张战泓;罗源华;刘勇;;[J];植物保护学报;2006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高朝军;钟玉萍;;[J];现代农业科技;2008年14期
韦相贤;成儒萍;;[J];现代农业科技;2010年17期
塔国民;;[J];现代农业科技;2012年04期
靳紫宸;[J];东北林学院学报;1982年01期
郑加协;周红玲;;[J];中国南方果树;2009年06期
雷照鸣;梁艳琼;贺春萍;郑服丛;;[J];广东农业科学;2013年04期
邓克勤;李一波;;[J];湖南农业科学;2010年Z2期
郑金龙;高建明;张世清;陈河龙;刘巧莲;习金根;易克贤;;[J];江西农业学报;2011年11期
王志明;刘国荣;;[J];林业科技;2006年05期
刘国荣,王永民,佟颖,张启云,常乃庆;[J];林业科技通讯;1993年10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丹莉;[D];长安大学;2011年
倪杨;[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胡瑞兰;[D];湖南农业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杨兴洪,罗新书,刘润进;[J];果树科学;1994年02期
陆致平,李菊泉,宋巧传;[J];现代农药;2004年01期
刘莉;王鸣;;[J];中国西瓜甜瓜;1990年01期
刘英华;王开运;姜兴印;仪美芹;王怀训;;[J];植物保护学报;2003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魏广太;周保东;周燕;朱富强;魏锰;;[J];现代农药;2009年02期
严文学;叶明珠;胡孝尧;;[J];农技服务;2009年06期
岑贞陆;黄思良;任建国;;[J];广西农业科学;2006年01期
赵跃锋;吴春柳;孙海霞;童世和;;[J];农药科学与管理;2009年01期
金明霞;闫新武;;[J];现代农业科技;2011年18期
古剑;王作明;肖德林;郭启华;;[J];湖北林业科技;2011年05期
刘雅;张建;陶双立;;[J];农药科学与管理;2011年10期
李玉中;向红琼;;[J];天津农业科学;2011年05期
尹泰龙,佟影,王永民,刘国荣,王世君,张启云,常乃庆,张锡芝,孙礼,付荣华;[J];中国森林病虫;1991年03期
纪时;;[J];吉林林业科技;1988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杨阳;;[A];河南省植物保护研究进展Ⅱ(下)[C];2007年
孙瑞红;李爱华;;[A];中国园艺学会第七届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王文桥;李红霞;张小风;韩秀英;马志强;;[A];植物保护与现代农业——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彭丽年;郑纪英;周尤凡;;[A];粮食安全与植保科技创新[C];2009年
刘影;丁克坚;陈莉;叶正和;苏贤岩;;[A];粮食安全与植保科技创新[C];2009年
漆巨容;李英;;[A];重庆市园艺学会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5年
潘贞德;戴晓曦;顾中言;韩丽娟;;[A];农业生物灾害预防与控制研究[C];2005年
张武军;张辉;王朝斌;陈文瑞;陈贵明;;[A];农业生物灾害预防与控制研究[C];2005年
冯成玉;洪芳;于宝富;;[A];农业生物灾害预防与控制研究[C];2005年
李红霞;孙茜;张小风;潘文亮;王文桥;马志强;韩秀英;;[A];科技创新与绿色植保——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06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黄委会西峰治理监督局
曲小时?魏明
朱鹏岗;[N];陇东报;2007年
张成生;[N];山西科技报;2005年
;[N];江苏农业科技报;2006年
王凤英 臧守杰
梁秀兰;[N];农资导报;2007年
衡水市阜城县农牧局
杜雪莲;[N];河北农民报;2007年
胡辉;[N];福建科技报;2006年
顾磊;[N];江苏农业科技报;2006年
王玉堂;[N];江苏农业科技报;2006年
国锋;[N];江苏农业科技报;2007年
黄家南;[N];云南科技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祁之秋;[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唐光辉;[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刘冰;[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王芊;[D];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
易有金;[D];湖南农业大学;2007年
谭小平;[D];湖南农业大学;2008年
李建庆;[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年
韩青梅;[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3年
余月书;[D];扬州大学;2007年
江木兰;[D];华中农业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涛;[D];广西大学;2008年
张俐;[D];湖南农业大学;2005年
胡卫东;[D];山东农业大学;2005年
龙同;[D];贵州大学;2006年
刘玉莲;[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袁亮;[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8年
李泓达;[D];湖南农业大学;2008年
陈小丽;[D];甘肃农业大学;2009年
李华;[D];四川农业大学;2005年
贺小香;[D];湖南农业大学;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本文概述了苯醚的应用现状。通过在柑橘、番茄、稻田及土壤的残留试验表明,苯醚甲..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苯醚甲环唑的应用现状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热门搜索: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苯醚甲环唑防治蔬菜病害方法
苯醚甲环唑防治蔬菜病害方法
来源:中国农药第一网 浏览次数:27
苯醚甲环唑防治蔬菜病害方法
防治大白菜黑斑病,亩用1 0%水分散粒剂35~50克,对水常规喷雾。
防治辣椒炭疽病,于发病初期用1 0%水分散剂800~1200倍液喷雾,或亩用io%水分散粒剂40~60克,对水常规喷雾。
防治番茄早疫病,于发病初期,亩用1 0%水分散粒剂6 7~100克或2 0%水分散粒剂40~50克或10%微乳剂75~100毫升,对水常规喷雾。
防治黄瓜白粉病,亩用1 0%水分散粒剂50r80克;
防治芹菜叶斑病,田用10%水分散粒剂67~80克或20%水分散粒剂40~50克;
防治菜豆锈病,亩用1 0%水分散粒剂50~8c)克;防治芦笋茎枯病,亩用1 0%水分散粒剂45~50克;防治大蒜叶枯病和洋葱紫斑病,阿用10%水分散粒剂30~60克;对水喷雾。
本剂对鱼类有毒,勿污染水源。
由中国农药第一网总结。
如果您有农药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或邮箱:
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您使用中国农药第一网平台服务,或访问中国农药第一网平台网页时,中国农药第一网平台自动接收并记录的您的浏览器和计算机上的信息,
包括但不限于您的IP地址、浏览器的类型、使用的语言、访问日期和时间、软硬件特征信息及您需求的网页记录等数据;如您下载或使用中国农药第一网平台或其关联公司移动客户端软件,
或访问移动网页使用中国农药第一网平台平台服务时,中国农药第一网平台可能会读取与您位置和移动设备相关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设备型号、设备识别码、操作系统、分辨率、电信运营商等。
一周点击排行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苯醚甲环唑药害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