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眼能治好吗,打数字

因工艺粗糙而有“度数”让“太阳镜综合征”频现
劣质太阳镜成孩子视力杀手
&&昨日,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小儿眼科门诊里来了一位小帅哥:5岁的小轩轩戴着一个非常炫酷的有着黄色边框、两边还带着翅膀形状的太阳眼镜,可是摘下太阳镜,就会发现他的眼睛充血,眼睑还有点肿。医生从他的妈妈那里了解到,小轩轩从半个多月前开始戴太阳镜,戴了不长时间就说自己头晕,家人开始时并没在意,后来发现他的眼睛红红的还总爱睡觉,这才带他来医院看看。该院小儿眼科主任张忠经过检查后发现,小轩轩眼部出现的不适是“太阳镜综合征”,与这款炫酷的太阳镜有很大关系。&&“玩具化”太阳镜容易引起视疲劳&&据小轩轩的妈妈介绍,两周前带着他去卖玩具的摊位上选儿童节礼物时,小轩轩一眼就看中了这款太阳镜。由于特别喜欢,碰到亲戚朋友时还经常被夸“很帅”,小轩轩几乎离不开这个太阳镜了,不论有没有太阳他都带着,甚至在家里也不摘下来。“没想到太阳镜还能戴出毛病来。”据笔者了解,目前市面上出售的给小孩戴太阳镜不少都是非正规厂家生产的,镜片也多是塑料材质,与正规厂家生产的太阳镜有一定区别。据张忠介绍,劣质太阳眼镜往往存在透光度等光学性能较差,导致儿童看东西时不清晰;同时,由于制作工艺粗糙导致镜片出现水波纹,使本该是平光镜的太阳眼镜带上了度数,长期佩戴能让孩子在看东西时会出现变形而引起视疲劳,对眼睛造成伤害,出现头痛、头晕、眼花、疲劳等情况,严重的还会视力下降等问题。&&此外,不少儿童也和小轩轩一样,因为觉得“戴太阳镜很酷”,而长时间佩戴太阳镜。张忠表示,其实这样做是在持续不断地伤害眼睛,在光线不足的地方暗上加暗,眼睛为了清楚视物,不断地进行调节,导致“太阳镜综合征”的出现。如果时间久了还会让视力退化,但这种退化进程比较慢,很容易让人忽视,最终对视力造成长久性的损害。他建议,儿童最好只在太阳光照射强烈时佩戴太阳镜,太阳光变弱或进入到室内后尽快摘下来。&&粉紫蓝等绚丽镜片反而更伤眼&&合格的太阳眼镜除了能够保护眼睛之外,还能防止眼周皮肤受到紫外线的侵袭,减缓老化。而市面上出售的让人眼花缭乱的太阳眼镜颜色和款式,很多都不适合儿童佩戴。张忠提醒,一些太阳镜生产厂家为了能让儿童喜欢,而选用了粉、紫、蓝等绚丽的镜片,这不仅不防紫外线,反而会吸收更多的紫外线。而长期受紫外线刺激会让角膜、晶状体、视网膜等组织受到损伤,导致角膜内皮损伤、日光性角膜炎、紫外光性白内障、黄斑病变等眼部疾病。他建议,家长在购买太阳镜时可以留意产品标签上是否有“防紫外线”、“UV400”等标识,另外在选择太阳镜时尽量选择灰、绿、茶等不深不浅的镜片颜色。&&张忠还提醒,对于一些有家族青光眼史或孩子正患有红眼病、眼压高、血压高等疾病时,最好不要佩戴太阳镜。无论是何种太阳镜,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减弱光线的进入,而有上述疾病的患者眼睛为了能清楚视物,瞳孔自然会放大,使得本来就高的眼内压进一步增高,导致病情恶化,出现眼红、呕吐等症状,严重的会造成失明。&&
<INPUT type=checkbox value=0 name=titlecheckbox sourceid="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关注3月6日世界青光眼日——
青光眼患者少打领带少练瑜伽
  3月6日是世界青光眼日。目前世界范围内大约有6700万青光眼患者,青光眼各个年龄段都有患病可能,已成为人类致盲的杀手。青光眼是指眼内压间断或持续升高的一种眼病,持续的高眼压可以给眼球各部分组织和视功能带来损害,而且青光眼引起的视功能损伤是不可逆的,如不及时治疗,视野可以全部丧失而至失明。  眼科专家称,青光眼患者不应常打领带和练瑜伽,一旦发现有眼胀、头痛、看灯光有彩虹样感觉时,应及时就医,有青光眼家族史的人更应定期检查。  青光眼患者不应常打领带  网上有帖子称“领带男”更易得青光眼。沈阳市第五人民医院眼科主任辛成明称,青光眼患者的确不宜常打领带,但并不意味着打领带会增加罹患青光眼的风险。  辛成明介绍说,青光眼的发生主要与病理性眼压升高有关。只有当眼压超过了眼球内组织、尤其是视网膜神经所能承受的限度是才会引起视神经萎缩和视野缺损,导致青光眼的发生。当领带系的过紧时可对颈部静脉产生一定的压力,使更多的血液涌到眼部,导致眼压升高。  “青光眼患者的确不应常打领带,更应少练瑜伽。”辛成明称,瑜伽需要练习者做出许多头朝下、身体朝上的姿势,这种“倒立”姿势可导致眼压明显走高。  摸黑刷微博看微信易诱发青光眼  临睡前再刷刷微博,看看微信更新的信息,是许多“微博微信控”每天必做的“功课”。辛成明称,长期在光线不好的情况下玩电脑、刷微博和看微信,会导致视力下降、&长期处在光线暗的环境,也是青光眼的诱因之一。&  很多人都认为青光眼是老年人疾病,其实不然,任何年龄段的人都可能发生青光眼。眼睛长期处于暗环境,瞳孔处于散大状态会阻塞房角影响房水循环,引起眼压升高,诱发青光眼。  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眼三病房副主任刘驰提醒说,切忌在黑暗处停留过长的时间。因为在黑暗的环境中,瞳孔会扩大,使眼压升高。看电视时,应在室内点一盏小灯,使室内不至于太暗。&  女性易有“青光眼性格”  青光眼与情绪有密切关联,女性患青光眼的几率明显高于男性,女性一般心思细腻,想法比较多,再加上比男性敏感,如果工作压力再大一点,易诱发青光眼。&  临床发现,但凡多愁善感、脾气暴躁、多疑偏执的女性往往更容易患病,具体原因未明,这种现象被称为“青光眼性格”。从健康角度出发,女性进入中老年以后,也应适当控制自己的情绪,学会平和、宽容处事,以免刺激机体引发各类病症。  刘驰称,饮水量过大会引起眼压升高。要控制每日饮水的总量和一次饮水量。一般情况下一次饮水不超过250毫升,一天总饮水量不超过2000毫升。睡觉时枕头可稍高。这对防止眼压升高都有一定的好处。  四类人最容易得青光眼  一般来说青光眼是不能预防的,但早期发现、合理治疗,绝大多数患者可终生保持有用的视功能。因此,青光眼的防盲必须强调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但是,多数青光眼患者早期没有非常明显的症状,一旦有所察觉,损伤就比较严重了。因此,认识青光眼的早期症状是非常重要的。  青光眼的早期症状有以下四种:1.经常觉得眼睛疲劳不适;2.眼睛经常觉得干涩;3.眼睛常常酸胀,休息之后就会有所缓解;4.视力模糊,近视眼或老花眼突然加深。  如果属于青光眼的高危人群,一旦发现眼痛、眼胀,视力急性下降,不明原因的偏头痛,并伴随恶心、呕吐以及虹视(即在灯光外看到一个彩虹样的光环)等症状,就要怀疑青光眼的可能,并及时前往医院进行专业的眼科检查。如果有青光眼家族史、高眼压、高度近视、糖尿病、眼外伤史、长期使用类固醇激素等青光眼高危因素的人群,35岁后应每一至两年检查一次。本报记者&樊华  漫画亚其绘
第A12版:健康是福
沈阳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 沈阳网技术中心制作
本站地址:沈阳市沈河区北三经街67号(110014)今晚经济周报数字报-预防青光眼 从生活起居抓起
当前版: 27版
预防青光眼 从生活起居抓起
■本报记者 雷春香
  3月6日至3月12日为世界青光眼周,今年的主题是关注青光眼,光明伴我行。本市眼科专家表示,青光眼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全球第二位致盲性眼病,患病率约为1%至2%左右。且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增加,50岁后发病率可高达4至7%。然而由于青光眼具有隐匿性,以及视力视野损害后不能恢复。在发达国家约有50%的病人不知道自己患有青光眼,在发展中国家这个数字可高达90%。有相当一部分青光眼患者,往往在不知不觉中逐渐丧失部分甚至全部视力而遗憾终生。本期本报采访到了天津爱尔眼科医院青光眼中心李富华主任,教大家了解青光眼常识、及早进行预防和治疗。  无法挽回的致盲眼病  在日常诊疗中,时常会发现新确诊的青光眼晚期病例,由于视神经萎缩、视功能受损严重,已不能通过手术、药物等治疗挽救其视力、视野而感到遗憾。李富华主任介绍说,青光眼是指眼压超过眼球内组织,特别是视网膜和视神经所能承受的限度,导致典型的视盘凹陷型萎缩和视野损害的一组临床疾病。目前是全球第二大致盲疾病,仅次于白内障。白内障可以通过手术复明,而视神经属于中枢视神经系统,难以再生。因此,青光眼是不可逆性的致盲眼病,被称为“盗取视力的小偷”。  近年来,青光眼的发病率越来越高。有关统计显示,2010年全世界青光眼患者已达6000万人,其中1/3都在我国。预计到2020年全世界将有1100万人因青光眼引起单眼或双眼致盲。目前,我国青光眼发病率在一般人群中为0.68%,患病率正处于上升状态,且随着人们年龄的增长而升高。目前我国40岁以上人群青光眼的患病率为2%,60岁以上会增加至3%,而80岁以上则提高为6%。  出现头痛、呕吐要当心  临床上经常能看到一些人因脾气急躁引发了头痛、呕吐,一去医院检查,发现竟然患有青光眼。这类情况多见于性格上容易忧虑、紧张、抑郁、不爱沟通的40岁以上女性,医学上称之为“青光眼性格”。  李富华主任说,这类人在强烈的情绪反应或焦虑状态下,神经功能也受到影响,会出现心跳加速、血管收缩、瞳孔扩大等,眼睛内房水的生成和排出不能达到一个动态的平衡,就会使眼压升高,从而出现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持续的高眼压可以损害视功能,如不及时治疗,甚至可能失明,因此平时一定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头疼、恶心是预警信号。根据青光眼发病时眼压升高的速度和程度不同,症状也不相同。急性眼压升高可引起眼红、视力急剧减退,并可能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等严重症状。出现头痛、呕吐等症状时,不要以为一定是胃肠道疾病,也可能是青光眼发作的先兆,尤其是在季节交替或情绪波动时,最容易发生。慢性眼压升高可能没有任何症状,很难引起注意,危害极大。青光眼早期症状还有以下表现:经常觉得眼睛疲劳不适、干涩、酸胀,休息后症状有所缓解,视力模糊,近视眼或老花眼突然加深。  此外,过度使用电脑、手机,也要当心中招。诱发青光眼的因素很多,其中以过度用眼、不注意用眼卫生最为常见。长期每天面对电脑屏幕9个小时以上者,患青光眼的几率是其他人的2倍。而已经有近视的患者长期面对电脑,更易患上青光眼。  40岁后要查青光眼  青光眼主要有原发性、继发性、先天性、混合性4种类型。其中原发性青光眼最多见,又分为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以及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两类。李富华主任表示,任何年龄段都可能发生青光眼,但随着人年龄的增加,其发病率也会提高,40岁以上人群是青光眼的高发人群,尤其是经常头痛、眼胀或视力突然下降者,要及时检查。有青光眼家族史,患有糖尿病、高血压、低血压、高脂血症等全身性疾病,以及一些相关的其他眼病,如高度近视或远视等,都应定期到医院进行青光眼相关检查,以排除或早期发现青光眼,并及时治疗,阻止或者延缓病程的进展,最大限度地保护视力。  李富华主任提醒,当人们发现患上青光眼时,往往已经对视力造成了不可逆转的损伤。但如果能够早发现、早诊断,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科学合理的治疗,可以有效降低青光眼的致盲率。因此,生活中要特别关注早期迹象。比如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多发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女性发病率较高,发病时会感到剧烈的眼胀头痛、视力锐减、眼球坚硬如石、结膜充血、恶心呕吐、血压升高。与高血压危象有相似的症状,故常常被误诊为高血压。此时如得不到及时诊治,严重者24至48小时可能完全失明无光感。如去眼科就诊,一般会得到及时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发作一般有明显诱因,比如情绪激动,视疲劳,阅读或看电视电影过久导致用眼用脑过度,长期失眠,习惯性便秘,妇女在经期,或局部、全身用药不当等均可诱发。轻度的休息后一般可缓解,有时容易被误诊。  8招有助预防  青光眼可以发生于任何年龄,并且患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因此不论大人小孩都要预防,尤其是40岁以上的人群。预防青光眼,应从生活起居抓起。  1、青光眼最主要的诱发因素是长期不良精神刺激,所以平时要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过度波动。  2、饮食起居规律,劳逸结合,适量锻炼,每日要有足够的休息和睡眠。衣领不宜过紧,避免剧烈运动,不能干重体力活,避免做长时间低头、弯腰或蹲下等动作,以免使巩膜上静脉的回流阻力增加,进一步升高眼压。  3、尽量不要长时间读书、看报或在黑暗及弱光下工作、逗留,让眼睛多休息。看电视要有一个弱光灯照明。因为在黑暗环境下瞳孔处于开大状态,容易堵塞房角,诱发青光眼急性发作。  4、饮食以清淡为主,不要暴饮暴食、大吃大喝,否则会使眼压升高,诱发青光眼。  5、多吃蜂蜜及其他利水食物,如西瓜、冬瓜、红小豆等,有利于降低眼压。多吃蔬菜、水果,防止便秘。建议带皮吃红葡萄,因为葡萄含有很多抗氧化、保护视神经的物质;西兰花、生姜、大蒜里有很多有益于视神经、视网膜细胞的物质,可多吃。  6、若出现如眼胀痛,摸起来像额头一样硬,看灯光有虹圈、视矇,应及早就医。  7、酒精可使血管扩张,导致眼压升高,因此应避免过度饮酒。  8、普通人40岁以后最好每年做1次正规的眼部检查,通过眼压测试、眼底检查、视野检查,发现青光眼的几率可大大增加。此外,有青光眼家族史及危险因素者,应定期检测眼压。老年人发现青光眼 要及时治疗·南方日报数字报·南方报网
JC04版:江门观察
A01版 要闻
冬季是病情高发期,专家提醒:
老年人发现青光眼 要及时治疗
&&&&上周,五邑中医院眼科几乎同时来了两位青光眼患者,一位公公,一位婆婆,都是六十岁左右,都是因为晚上头太疼睡不着才来医院的。公公比较听医生的话,第二天就做了手术,稳定了眼压,但是婆婆就怕麻烦,又怕花钱,想用药物控制住就行,没有做手术。过了四五天,两位病人又回到医院了,公公是来复查,眼睛恢复得很好,视力回到之前水平,婆婆却因为青光眼又发作了,而且严重到眼睛内部出血,现在还在治疗。这是发生在五邑中医院的一个案例。该院眼科主任俞晓艺说,冬天是青光眼的高发期,老年人要特别注意,发现青光眼要及时治疗。&&&&头痛呕吐视力下降是前兆&&&&人体内除了有血压之外,人的眼睛里也有眼压。所谓眼压主要是房水等眼内容物对眼球壁施加的压力。在眼睛里,房水产生后,会经过瞳孔、前房角排出眼球外。一般情况下,房水的产生和排泄保持着一种动态平衡。冬季来临,气温发生强烈变化,眼睛调节中枢便会受到影响,神经干扰血压从而使眼压波动,到一定的临界点,青光眼就会发作。俞晓艺说:“因为青光眼发作时瞳孔会变大,前房变深,角膜水肿,在晚上看上去时,眼睛会发出绿光,所以叫青光眼。”&&&&俞晓艺介绍,青光眼是一种发病迅速、危害性大、随时导致失明的常见疑难眼病,而且属于双眼性病变,可以双眼同时发病,或者一只眼睛先起病,另外一只眼睛就跟着发病,主要症状有眼内感觉干涩,视疲劳,眼胀、眼痛,经常会有头晕、头痛,晚上看光、觉得有红彩光圈笼罩,急性发作时觉得眼痛、头痛恶心、呕吐等。“青光眼病发后会给眼球各部分组织和视功能带来损害,导致视神经萎缩、视野缩小、视力减退,发病后,一定要及早进行手术治疗,否则失明只是时间迟早的问题。”&&&&白内障拖延可以导致青光眼&&&&俞晓艺提醒,如果家族上有青光眼病史的或者突然觉得视力减退,而且减退的程度与年龄不相符时,一定要到医院排查,一旦出现青光眼症状,马上治疗,否则造成视觉神经的永久性损伤,甚至引起失明。“现在很多老人家都患有白内障,但是有些人就觉得不是很可怕,迟一两年再治疗也没关系,其实这种想法很不科学,白内障拖久了,就会导致青光眼。”俞晓艺解释,白内障是因为眼球内晶状体变浑浊,然后逐渐膨胀,堵塞房水外流的通路,引起青光眼的发作。“白内障手术过程中,换上人工晶体,很薄,就不会引起堵塞,而且发现有青光眼体症状的,可以马上进行房角手术,这样可以起到一箭双雕的效果。”&&&&冬季来临,气温变化大,如何预防青光眼的发生?俞晓艺提醒,一定要保持愉快的心情和良好的睡眠;减少在光线昏暗的环境下工作,避免过劳;多吃蜂蜜以及其他利水食物,防止便秘,“青光眼的特点是眼球发硬,看灯光有红圈,要经常摸摸自己的眼球,另外,建议老年人每年要量一次眼压,尤其是高血压病人。”&&&&南方日报见习记者&刘利荷&&&&实习生&阮泳游
document.write('');重庆晚报数字报
第021版:天天健康
&&&&&&&&&&
与儿子大吵一架火暴汉子得了青光眼
    重庆晚报讯&“火暴脾气的人不仅易发作脑溢血、冠心病,还可能得上急性青光眼。”昨日,西南医院眼科戴超教授讲述了一个典型的急性青光眼病例,提醒市民别乱发脾气。  陈师傅51岁,是沙坪坝区某制造企业的技工,前不久,他和儿子大吵一架后,就发现头疼、眼痛,逐渐失明了,随即前来西南医院眼科就诊。  “陈师傅一测眼压,比正常人的眼压要高非常多,基本确定是急性青光眼。”戴教授说,急脾气的人情绪失控后,很容易影响自主神经调节,导致眼压急剧升高,另外,过度疲劳,劳累也是导致急性青光眼的一个重要原因。  戴超介绍,青光眼是一种损伤视神经的眼科疾病,它对人体最大的威胁就是致盲,致盲率为10%。  资料显示,我国的青光眼患病率大约为0.21%~1.64%,随年龄增长发病率越来越高,40岁以上为1~2%,65岁之后可达4~7%。据此推算,青光眼患病人群超过800万。  戴超提醒,急性青光眼造成的失明不可逆转,很多重庆人脾气火爆,急性青光眼在青光眼病中发作率已经超高了10%,请市民一定小心,不要被火暴脾气“偷走”了视力。  又讯&11日~17日是今年的世界青光眼周,明日下午2点至6点,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眼科将在观音桥步行街举行“世界青光眼周”大型义诊活动。  重庆晚报记者&付琳阁&通讯员&何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青光眼的早期症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