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贵州开阳化工有限公司人,土地现以种植枇杷多年,收入很少,想在里面种人参,可以吗???

“中国富硒之乡”贵州开阳做大做强枇杷产业
&&& 铜铃之中有黄金
&&& “中国富硒之乡”贵州开阳做大做强枇杷产业
&&& □ 刘珍意 本报记者 刘 艳
&&& 前不久,贵州开阳县富硒枇杷荣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这是该县第二个富硒产品获此殊荣。开阳县质监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当地政府充分运用“中国富硒农产品之乡”的称号,通过标准化基地建设、品牌战略实施等行之有效的手段,推动当地特色产品的发展,在开阳富硒品牌上寻求经济效益的突破,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提高产品附加值,为农民增收,实现该县富硒产业飞速发展。开阳县一直流传着这样一句民谣:“黄铜铃,褐铜柄,铜铃里面红铜心,铜铃之中有黄金。”这说的正是当地盛产的开阳富硒枇杷。
&&& 据介绍,开阳富硒枇杷果面金黄、斑点少,具有果大、皮薄、肉多、仁小、味甜、爽口等特点,因其富含微量元素硒有助于增加人体免疫力,有防癌、防脂肪酸氧化、保护肝脏的作用。据道光年间《贵阳府志》记载:“枇杷,冬华春实夏熟。实如金丸。又云,实大如弹子。熟实色如黄杏,微有茸,核大如毛栗,青褐色。开州通产,府境名播”。开州即为今天的开阳县,当时枇杷已是远近闻名的特产。2004年,开阳被授予“中国富硒之乡”,开阳富硒枇杷也遂成为省内外畅销的时令鲜果。
&&& 而这一享誉盛名的鲜果,却给当地老百姓留下了一些既苦涩又甜蜜的回忆。据文史记载的一些老人回忆,在民国十四年和民国二十五年,贵州遇上特大旱灾,农民颗粒无收,正是这冬花春实夏熟的枇杷,成了青黄不接期间救命稻草之一。由于枇杷多吃,会感到酸涩,经过那段历史的老人都会说:收成不好全家担,想起枇杷牙齿酸。该县枇杷生产历史悠久,但以往大多是农户在田边地角、房前屋后的零星种植。开阳富硒枇杷规模扩大还是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每年枇杷成熟季节,都会采摘枇杷去卖以补贴家用,作为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在当地政府的推动下,开阳富硒枇杷产业发展很快,因优越的地理条件和产品质量该品牌得以发展迅速。伴随枇杷市场对富硒产品的青睐,开阳富硒枇杷价格逐年上涨,也因为富硒而成为贵州枇杷中的珍品。
&&& 与此同时,该县独特的喀斯特地貌广泛分布着适宜富硒枇杷生长的黄壤和石灰土,有机质含量丰富,除了富含硒之外,铁铝含量多,钙镁、钾离子也不少。该县全年平均气温13.3℃,冬无严寒、夏无酷暑这一得天独厚的天气条件除了为枇杷生长提供有力保障外,还为当地旅游业推波助澜,开阳富硒枇杷也成为旅游产业发展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富硒枇杷的核心产区就在该县著名风景区十里画廊与南江峡谷一带。沿线壮观亮丽,每年赏花、采果的游客络绎不绝,开阳富硒枇杷品牌的知名度也因此得到快速传播。自2007年开始,开阳富硒枇杷节已经连续举办了7届,每年枇杷节之际,省内外游客在此云集,赏开阳美景,吃富硒枇杷。让游客在赏花、品果、爬山、漂流中体验到布依文化和乡村观光农业的情趣。
&&& 为了打响“开阳富硒枇杷”名牌,该县投资300余万元建立了枇杷标准示范区,实行标准化管理,涉及农户123户,目前全县种植枇杷近3000公顷。2013年,县政府专门成立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全面启动开阳富硒枇杷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报工作。下一步,该县将依照《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制定一系列的扶持与监管措施,大力支持枇杷及相关产品上市,推行“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上联市场、下联千家万户,使之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产业规划。《中国质量报》
&&?&&&&?&&承包土地种植水稻_列表网问答
承包土地种植水稻
承包土地种植水稻
『承包土地种植水稻』相关搜索
(C) 列表网&京ICP证100421号&京ICP备号-1&琼公网安备08}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贵州开阳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