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父》(其三)中“望江南 江上雪雪,浦边风”两句表现了钓鱼翁什么样的品质?

再转来一篇钓鱼翁的帖子……有一天离开我们不见了,难道是一辈子钓鱼去啦?钓鱼网-中钓论坛-钓鱼论坛-中钓网 - Powered by phpwind
查看完整版本: [--
再转来一篇钓鱼翁的帖子……有一天离开我们不见了,难道是一辈子钓鱼去啦?
最逍遥的钓鱼人——《钓鱼史上四大最……》之四上一篇太沉重了,这一篇轻松点。古时候钓鱼和现在不一样,主要是为着养家糊口。那时没有生态污染,钓鱼的也少,更没有什么台钓、路亚,鱼不但多,而且傻,挂个麦子蚯蚓什么的抛下去就等着扯到手酸吧,因此可以当做谋生手段。换了今天,靠钓鱼过日子,一家人非饿死不可。至于那些文人隐士,则多半是借钓鱼说事,比如《最牛的钓鱼典故》中姜太公那般举动纯粹是为自己打广告,说白了就是钓名沽誉。名满天下的大诗人李白,也曾自称海上钓客。当朝宰相问他,“先生临沧海钓巨鳌,以何物为钩线?”李白想都不想,开口就说:“以虹霓为丝,明月为钩。”李白就这德性,傲气的很。而《最出名的钓鱼诗》中的柳宗元,完全是诗言志,借着独钓寒江抒发自己凛然不屈的心态。纯粹以钓鱼为乐,泛舟垂钓、一辈子乐此不疲的超级钓鱼发烧友,古代也有,最出名、最逍遥的,当数自称烟波钓徒的张志和——&& =700) window.open('/data/attachment/forum//ejs87enz89jby.jpg');" style="max-width:700max-height:700" onload="if(is_ie6&&this.offsetWidth>700)this.width=700;" > 此人也是唐朝人,原名叫张龟龄。年青时风光了一阵,科举及第,入朝做官,皇帝还赐名志和,从此叫张志和。后来不知怎地得罪了朝廷,一下子被贬为南浦县尉(副县长),南浦县就是现在重庆的万县。大约从那时候开始,他就看透了官场的腐败、社会的黑暗,开始玩起了垂钓。(万县的钓友注意啰,找找看,有没有张志和遗下的钓竿、钓钩之类,那可是宝贝文物哦。)玩物会丧志,钓鱼会上瘾。估计张志和的毒瘾大大超过我们川钓坛子里的所有钓友。毒瘾发作的时候,他会撇下县衙门不理不顾,抄起家伙直奔长江边,坐着小船一直游钓到湖北。(不知道过三峡的时候钓不钓呢?)——=700) window.open('/data/attachment/forum//p6spfi9ts90s6q.jpg');" style="max-width:700max-height:700" onload="if(is_ie6&&this.offsetWidth>700)this.width=700;" > 湖北大冶县境内有一个突出在长江中的石矶,叫道士矶,又名西塞山。风光很好,鱼情也很好。(石矶哦,坎位肯定很多)。这张志和一边泛舟垂钓,一边美滋滋地哼起自编的小曲: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这样玩法,你说惬意不惬意?他倒是过瘾了,县长却恼火啦,你那摊子破事都丢给我呀。肯定会给他脸色看,说不定还特制了几双小鞋。时间长了不是个事,张志和心里琢磨,一个八品芝麻官(县长七品,副县长……)怎比得上钓鱼要紧,索性乘着家里死了人奔丧,把官辞了。无官一身轻,无官好钓鱼,想什么时候钓就什么时候钓,爱上哪钓就上哪钓,逍遥啊,自在啊,从此之后,他自称烟波钓徒,一门心思泛舟垂钓。有个当官的是他朋友,说他的船太破了,要给他造条新的。他一点不客气,当时就说:“好啊,好啊,我就喜欢把家漂在水上。”(原话是“愿为浮家泛宅……”)后来还真给他造了条舴艋舟,也就是小船,古人形容它象昆虫蚱蜢一样。(写到这里我不由地连连吞口水,唉,我怎么就没一个当官的朋友…………)有了这条船,钓徒更来劲了,索性以船为家,长年累月在长江上游游荡荡,看着那个支流顺眼就转进去,看见哪个湖泊出鱼就不走啦。天不管,地不收,转到哪,钓到哪,自编的渔歌子唱到哪——=700) window.open('/data/attachment/forum//233611izdqxvjyqdthjyvh.jpg');" style="max-width:700max-height:700" onload="if(is_ie6&&this.offsetWidth>700)this.width=700;" > 怎么样,逍遥吧,自在吧,过瘾吧。哪位学一学吧…………学不了哦,哥哥!至于他吃什么,靠什么过日子,是钓鱼吃鱼,还是钓鱼卖钱,或者是家里救济,朋友接济……古书上没记载,我也不能瞎编。只知道他最后毒瘾大发,招呼也没打就消失在浩渺烟波之中。他那当官的朋友是这样写的:“忽焉去我……岂烟波,终此身。”拿现在的大白话来说就是:“忽然离开我不见了,难道是一辈子钓鱼去啦?”实在是中国古代游钓第一人。……最后再啰嗦一句:(不喜欢诗歌的不用往下看了)张志和有五首《渔歌》,非常出名,连日本当时的天皇都十分喜欢,特地和了五首(当然臭的很)。本文开头录了一首,还有四首如下:(用不着每个字都看懂,领略一下意思,尤其是每首诗的最后一句)   钓台渔父褐为裘。两两三三舴艋舟。   能纵棹,惯乘流。长江白浪不曾忧。  &&&&&& 霅溪湾里钓鱼翁。舴艋为家西复东。   江上雪,浦边风。笑著荷衣不叹穷。  &&&&&& 松江蟹舍主人欢。菰饭蓴羹亦共餐。   枫叶落,荻花乾。醉宿渔舟不觉寒。  &&&&&& 青草湖中月正圆。巴陵渔父棹歌连。   钓车子,橛头船。乐在风波不用仙。
天不管,地不收,转到哪,钓到哪,自编的渔歌子唱到哪。真是好逍遥
诗情画意尽在篇中。
天地之间任我行,每一个野钓者的梦想。
好帖。。。诗情画意。。。
好文,欣赏拜读
谢谢分享了
好帖,分享了。
真是好逍遥
谢谢分享了
天地之间任我行
好贴,好贴。值得一赞。
诗情画意尽在篇中。
转到哪,钓到哪,自编的渔歌子唱到哪。真是好逍遥
诗情画意尽在钓鱼翁篇中。
诗情画意尽在篇中
好文共享。转得好。
谢谢分享,
分享了,支持一下
谢谢分享了
好&&真的好
老醉祝楼主新年快乐!万事如意!
查看完整版本: [--
Powered by
Gzip enabled《纷纷江上雪》电影完整版高清在线观看_百度吉吉影音_七五影院
热门搜索:
当前位置:&&&&&&&&&&纷纷江上雪
【吉吉电影小贴士】:[TS/TC:抢先非清晰版] [DVD:普通清晰版] [BD:蓝光高清无水印版] [HD:P高清版]
- BD和HD播放下载 点评纷纷江上雪
百度影音在线观看()
纷纷江上雪剧情介绍:
张志和的品格操行,正如颜真卿在碑铭中所说的那样:&立性孤竣,不可得而亲疏;率诚澹然,人莫窥其喜愠。视轩裳如草芥,屏嗜欲若泥沙。&这等行径,恰是道家中人所为。
自古以来的山人,匿迹于万顷烟波之上的为数不少。从《庄子》的书中就有隐居在江湖之上的渔父形象。不过有的是诚心归隐,有的却是想沽名钓誉。像姜子牙老爷爷在渭水河边下钓钩,钓的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相位;而严光同学反穿皮裘在富春江上招摇,为的是求得见一面老同学汉光武帝,然后出名国内;更有孟浩然先生,看到洞庭湖水时,心潮荡漾,两眼鲜红脑子里满是紫绶金印:&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空有羡鱼情。&而本篇要说的这位玄真子张志和,却真是恬淡如水云,不谋荣利,不显踪迹,犹如神龙见首难见尾。
说起来张志和在如今的知名度不低,这全靠中小学语文课本里就有他的那首闻名的《渔歌子》: 西塞山边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张志和早年就聪明过人,传闻他母亲生他前梦到枫树长在肚子上,但凡有这种异相的都非寻常人物。张志和十六岁时就以明经科(唐朝设有秀才、进士、明经、明算、明法、明书等六科)及第。曾献计于唐肃宗,唐肃宗很赏识他,让他当翰林待诏。可是,俗话说&伴君如伴虎&,皇帝喜怒无常,天威难测,像张志和这样直性子的人更不免出事,所以不久张志和就被贬官为南浦县尉。
后来张志和逢丧事回家&丁忧&(官员的爸爸妈妈去世时要离任回家守丧,称为丁忧),就此不再愿为官,甘愿驾一叶小舟,终日泛舟于江湖之上,自号为烟波钓徒。他的哥哥叫张鹤龄,也是做县尉的,他念及兄弟之情,生怕张志和就此遁去不回来了,所以在会稽城东买了块地,给他盖了几间茅屋让他住,张鹤龄的文章也不错,他特别写过一首《和答弟志和渔父歌》:&乐是风云钓是闲,草堂松径已胜攀。太湖水,洞庭山,狂风云起且须还。&这一首尽管不及上面咱们录出的张志和那首好,但其中拳拳兄弟厚意,仍是十分感人的。他惦念着弟弟:当风狂浪高的时分,你可要早点回到这草屋中来啊。
张志和孤家寡人一个,也没有老婆。嫂子为他做了件衣服,他一穿即是十多年,不管冬夏,都是这一身,夏天盛暑之际,也不脱下来。张志和隐居在江湖间,有时也遇到费事,有一次,常常横行霸道狗眼不识泰山的乡下小吏要搜集民夫来挖河,看到张志和穿的破破烂烂,就也把他作为民夫。按说张志和曾有过功名,就不应该被征役的,可是张志和却并没有把眼一瞪,说&老子当年是翰林待诏&之类的话,而是乐滋滋地拿起条筐和铁锹干起活来,没有一点点的怒色。看来张志和真是修到&无故加之而不怒&,对得失荣辱,不萦于怀了。
张志和的草屋十分粗陋,柱子椽子都是连树皮也没有刮去的树枝搭成,门前隔着小河,连个独木桥也没有。后来御史大夫陈少游去访问张志和,到张志和家去时实在费了不少劲,踩了一裤腿泥。所以陈大人下令在张志和门前造了一座桥,又将张志和地点的破茅房&&不,破草屋,叫茅房太难听了,改名为玄真坊。后来张志和名望更大了,皇帝传闻后,念及旧情,赏给他一个小厮,一个丫头。张志和并不奴役他们,而是让他们结成夫妻,并给他们起名,男的叫渔僮,女的叫樵青。
有&茶圣&之称的陆羽和他交游甚密,陆羽曾问他还有啥兄弟,他说:&太虚作室而共居,夜月为灯以同照。与四海诸公未尝分开,有何交游?&意思是说,从道家的观念来看,全部六合就好像一个大房子,晚上月亮即是一盏灯照着所有人,我在这个大房子里和四海五湖内的兄弟们从来没有分别过,还谈啥交游?听这种话,咱们也许如今都不陌生了,又是《庄子》中的&自其异者视之,肝胆楚越也;自其同者视之,万物皆一也&这样的思维,和刘伶所说的&大人先生者,以六合为一朝,万期为须臾,日月为扃牖,八荒为庭衢。行无辙迹,居无室庐,暮天席地,纵意所如&也是同一机杼。
张志和不光精于诗文,而且书画双绝。唐代闻名书法家颜真卿在湖州做刺史时,曾与张志和有过交游,或许是两人都是书家,志趣相投吧,张志和当众表演了他神乎其技的书画才艺,张志和面临一幕素绢,酒酣之余,边伐鼓吹笛助兴,边挥笔作画,有时闭着眼画,有时反手挥笔来画,随兴挥洒,笔下却犹如神助,妙绝天成,速度之快更是让人咋舌,山水云石顷刻间便出如今白绢之上。这时分围观的人极多,以致于形成了一道密不透风的人墙,世人纷繁惊叹于张志和的绝艺。
《续仙传》中说张志和也有仙术,能够&喝酒三斗不醉&、&卧雪不寒,入水不濡。全国山水,皆所旅游&。张志和闭门不出,或许泛舟湖上,一直在&守真养气&,看来张志和恐怕内功也较为精深。张志和常常&沿溪垂钓&,但他从来不投饵,因为其&志不在鱼也&。张志和外表上坐在那里拿着渔竿,但实际上他的心思早神超天外。传闻张志和最终的结局是和颜真卿他们喝酒时,酒酣兴起,把一张席铺在湖面上,安坐在上面喝酒谈笑,不一会儿,云中飞来一只仙鹤,张志和向白鹤一招手,白鹤飞下来驮起他就飞上了云端,从此大家就再也没有见过他,传闻现已成仙了。当然,这仅仅传说,也有人传说他是溺水而死。我猜想还有一种也许即是张志和隐居到更荒僻无人的地点去了。颜真卿有《浪迹先生玄真子张志和碑铭》记载他的生平事迹,但却没有提他飞升的事情。张志和曾将自个的修炼心得写成一本书,叫做《玄真子》,传闻此书原有十二卷,总共三万言,但在南宋时已残缺不全,只剩下三卷,被收入《道藏》的&太玄部&。
张志和的《玄真子》十分难明,感兴趣能够自个找来看看。关于咱们一般人来说,仍是张志和的《渔歌子》简单读得多,这里把他的别的四首也录下面,共赏一下:钓台渔父褐为裘。两两三三舴艋舟。
能纵棹,惯乘流。长江白浪不曾忧。
溪湾里钓鱼翁。舴艋为家西复东。
江上雪,浦边风。笑著荷衣不叹穷。
松江蟹舍主人欢。菰饭羹亦共餐。
枫叶落,荻花乾。醉宿渔舟不觉寒。
青草湖中月正圆。巴陵渔父棹歌连
钓车子,橛头船。乐在风云不用仙。说来张志和的这五首《渔歌子》,对后世的影响十分大,后人摹仿极多。而且曾传入日本,嵯峨天皇于弘仁十四年(八二三)作《和张志和渔歌子五首》,皇女智以内亲王也和词两首。为日本填词之开山。日本还把张志和的《渔父词》列于教科书中。说来这日本人真是将我中华上国的好东西吸取了不少,咱们作为炎黄子孙,若不自惜,岂不惭愧?
张志和的品格操行,正如颜真卿在碑铭中所说的那样:&立性孤竣,不可得而亲疏;率诚澹然,人莫窥其喜愠。视轩裳如草芥,屏嗜欲若泥沙。&这等行径,恰是道家中人所为。说来有很多的道家人物,都是大道无形,至人无名。像高吟&偶来松树下,高枕石头眠&的太上隐者之类都是如此。
& & & 黄芦岸白O渡头,
绿杨堤红蓼滩头。
虽无刎颈交,
却有忘机友,
点秋江白鹭沙鸥。
傲杀人间万户侯,
不识字烟波钓叟。&
完整版在线观看是从自各大视频网站(优酷、乐视、奇艺、土豆、QVOD、百度影音、吉吉影音、影音先锋、西瓜影音、暴风影音)小编收录,关于《纷纷江上雪》由七五影院第一时间首发上映,请把网址推荐给您的影迷吧,这样可以让附近的好友搜索到你在看高清电影。
喜欢看《纷纷江上雪》的人还喜欢看张志和《渔父》词地名详解与辨正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张志和《渔父》词地名详解与辨正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您还可以使用以下方式登录
当前位置:>> >
&&诗人:&&&&朝代:唐
云溪湾里钓鱼翁,舴艋为家西复东。江上雪,浦边风,笑着荷衣不叹穷。
该阅读地址
发给你的好友或粘贴到你的博客,QQ,论坛上。
渔父古诗赏析
暂无相关赏析
帝王也风骚
元曲四大家
唐宋八大大家
江南四大才子
唐伯虎祝允明徐祯卿
明代三大才子张志和《渔父词集》考略
|||||||||&
 张志和《渔父词集》考略
自古至今,学术界都认为张志和的《渔父词》作于大历九年颜真卿刺湖州任上,时颜真卿及陆羽、徐士衡、李成矩共唱和张志和《渔父词》,后集成《渔父词集》,全集共有二十五首《渔父词》,但此集却不见他书,现唯有张志和数首存唐李德裕《玄真子渔歌记》中传世。南宋中期湖州藏书家陈振孙,收集张志和的《渔歌》及其有关文献,编成一部《玄真子渔歌碑传集录》,他在《直斋书录解题》中记录道:
玄真子《渔歌》,世上传诵其‘西塞山前’一章而已。余尝得其一时唱和诸贤之辞各五章,及南卓、柳宗元所赋,通为若干章。因以颜鲁公碑述、《唐书》本传,以至近世用其词入乐府者,集为一编,以备吴兴故事。
由此文可知在南宋中期,张志和的五首《渔歌》,只有第一首广泛地流传着,其余四首,几乎无人得见。陈振孙收集到的“一时唱和诸贤之辞”,想必就是颜真卿、陆鸿渐等人之词了。但陈振孙没有列举具体的人名及篇数,我们就无法肯定这《渔父词》集究竟有多少人的和作,以及有多少首《渔父》词了,况且谁亦没见过,即使查遍古今中外所有的图书或史料文集,恐怕都难以找到这个答案,因而唱和张志和的《渔父词集》已经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千古之谜。既然是谜,那就一定有谜底,就一定会有人去猜谜,猜得着猜不着又是另外一码事。而我才疏学浅岂敢对此品头论足,只不过似小孩猜谜一般,亦不知谜底是什么,随便乱猜一个罢了,所以不当之处还请有识之士不记我之过,所谓不知者无罪也。
颜真卿《浪迹先生玄真子张志和碑》云:“大历九年(公元774年)秋八月,(张志和)讯真卿于湖州,……。在坐六十余人,元真命各言爵里、纪年、名字、第行于其下,作二句题目,命酒,以蕉叶书之。”颜真卿是张志和的挚友,亦是最早记录张志和事迹之人,他的记载应该是相对最可靠的。《浪迹先生玄真子张志和碑》中的“二句题目”
指的应该是《渔父》词吧,《渔父》词共二句二十七字,前一句十四字分二小句,后一句十三字分三小句,亦许当时《渔父》还没有真真的定为唐教坊曲名,颜真卿才以“二句题目”代替《渔父》词之名了。这亦正好说明了吴地渔歌那清新的风格、委婉的曲调和吴侬软语的地方特色早已在湖州一带流行,那时湖州一带无论是渔民、隐逸,还是、诗人官僚都会哼上几曲或填上几阙,“二句题目”正处于还没名正言顺坐上唐教坊曲名――《渔父》这把椅子前的胚胎阶段。颜真卿《浪迹先生玄真子张志和碑》中的“命酒,以蕉叶书之”,这可能亦是张志和的怪癖的性格所致,《浪迹先生玄真子张志和碑》接着又云:“然(志和)立性孤峻,不可得而亲疏,率诚澹然,人莫窥其喜愠,视轩裳如草芥,屏嗜j若泥沙,希踪乎!丈夫同符乎?古作者莫可测也。”张志和性格孤僻,一生中不知写过多少诗词,可是留下来的却总共只有九首。他不愿把宴会上的事公诸于众,所以颜真卿理解他的性格,把那天的“二句题目”集“以蕉叶书之”,在蕉叶上写字能保留多少时间呢?亦许第二天就没了!颜真卿在湖州任上和湖州的官僚诗人甚至是三教九流都纳入其门下,作诗连句有记载的亦不下于十余次,唯独张志和不在列内,就是这一次六十多人的宴会上张志和都不让颜真卿公诸于众,只在蕉叶上随便记记,而不让保留。后来,就是唐宪宗以皇帝之力,还无法得见《渔歌》,可知当时这些《渔父词》早已无人知晓了。唐李德裕《玄真子渔歌记》:
德裕顷在内庭,伏睹宪宗皇帝写真求访玄真子渔歌,叹不能致。余世与玄真子有旧,早闻其名,又感明主赏异爱才,见思如此,每梦想遗迹。今乃获之,如遇良宝。于戏!渔父贤而名隐,鸱夷智而功高,未若玄真隐而名彰,显而无事,不穷不达,其严光之比欤,处二子之间,诚有裕矣。长庆三年(公元823)甲寅岁夏四月辛未日,润州剌史兼御史大夫李德裕记(见《说郛山堂》本)。
所以《渔父词集》只有其名而无其内容,所谓神龙藏首不露尾,进而成了千古之谜。
大历九年秋八月的那次宴会上,颜真卿明确地指明宴会上有六十多人,那么究竟是六十多人都唱和了张志和的《渔父》词了呢?还是只有一小部分人唱和了《渔父词》呢?朱景玄《唐朝名画记》和李德裕《玄真子渔歌记》的成书时间差不多,离大历九年都不到五十年,他们的记载虽然比颜真卿《浪迹先生玄真子张志和碑》晚些,但其真实度应该比其它文献的记载要真实的多。朱景玄《唐朝名画记》云:“张志和或号烟波子,常渔钓于洞庭湖。初颜真卿典吴兴,知其高节,以《渔歌》五首赠之。张志和乃为卷轴,随句赋象,人物、舟船、鸟兽、烟波、风月,皆依其文,曲尽其妙,为世之雅律,深得其态。”从朱景玄《唐朝名画记》来分析,在大历九年秋八月的那次宴会上,应该是颜真卿先赠《渔父》给张志和,然后张志和再唱和颜真卿《渔父》词并随句赋象的,颜真卿《浪迹先生玄真子张志和碑》云:“俄挥洒横布面纤纩霏拂,乱抢而攒毫雷弛,须臾之间,千变万化,蓬壶仿佛右隐见,天水微茫右昭合。观者如堵,轰然愕贻。”颜真卿是宴会的主人,张志和等是客人,理应主人先起句作诗,然后客人再和作唱和,最后参加宴会的人包括陆羽、徐士衡、李成矩等人一起唱和才对。当然写的唱的最好的是张志和的和作,它不仅把主人的《渔父词》掩饰了,而且他的五首《渔父》词漂洋过海成了千古绝唱。
那么颜真卿又赠了张志和哪几首《渔父》词呢?北宋初期,出现了一本词选集,书名《金奁集》,该集《黄钟宫》中有和张志和《渔父》词十五首,并附有清末曹元忠钞本《金奁集》跋和鲍廷博、朱祖谋的跋,二跋对十五首《渔父》进行了祥细的考证,认为是唱和张志和的和作,但何人所作“作者不可考”而没有定论。而我认为这十五首《渔父》词的和作是大历九年秋八月颜真卿在湖州的那次宴会上的那些和作,其中前五首为颜真卿所作,加上张志和的五首合二十首。并非传说中的二十五首和作,亦非颜真卿及陆羽、徐士衡、李成矩每人均作五首,加上张志和的五首合二十五首。
我们不妨先看看张志和的五首《渔父》词:它每一阙结句的第五个字用“不”字。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青草湖中月正圆,巴陵渔父棹歌连。钓车子,橛头船,乐在风波不用仙。
溪湾里钓鱼翁,舴艋为家西复东。江上雪,浦边风,笑着荷衣不叹穷。
松江蟹舍主人欢,菰饭莼羹亦共餐。枫叶落,荻火干,醉宿渔舟不觉寒。
钓台渔父褐为裘,两两三三舴艋舟。能纵棹,惯乘流,长江白浪不曾忧。
再看《金奁集?黄钟宫》中十五首《渔父》词:
五岭风烟绝四邻,满川凫雁是亲交。风触岸,浪摇身,青草灯深不见人。
极浦遥看两岸花,碧波微影弄晴霞。孤艇小,信横斜,那个汀洲不是家。
洞庭湖上晚风生,风触湖心一叶横。兰棹快,草衣轻,只钓鲈鱼不钓名。
舴艋为舟力几多,江头雷雨半相和。珍重意,下长波,半夜潮生不奈何。
偶然香饵得长S,鱼大船轻力不任。随远近,共浮沉,事事从轻不要深。
远山重叠水萦纡,水碧山青画不如。山水里,有岩居,谁道侬家也钓鱼。
钓得红鲜劈水开,锦鳞如画逐钓来。从棹尾,且穿|,不管前溪一夜雷。
雪色髭须一老翁,时开短棹拨长空。微有雨,正无风,宜在五湖烟水中。
残霞晚照四山明,云起云收阴又晴。风脚动,浪头生,定是虚篷夜雨声。
风搅长空浪搅风,鱼龙混杂一川中。藏远溆,系长松,尽待云收月照空。
桃花浪起五湖春,一叶随风万里身。车宛囗,饵轮铮呤庇邢塾闳恕
垂杨湾外远山微,万里晴波浸落晖。击楫去,本无机,惊起鸳鸯扑鹿飞。
冲波棹子橛头船,青草湖中欲暮天。看白鸟,下长川,点破潇湘万里烟。
料理丝纶欲放船,江头明月向人圆。尊有酒,坐无毡,抛下渔竿踏水眠。
舴艋为家无姓名,胡芦中有瓮头青。香稻饭,紫莼羹,破浪穿云乐性灵。(此处《渔父》词十五首的次序与《金奁集?黄钟宫》中的《渔父》词十五首的次序已变换)
从张志和的五首《渔父》和《金奁集?黄钟宫》渔父十五首《渔父》前五首(简称前五首),放在一起稍微对照一下,我们就不难发现其中的奥妙:“前五首”每一阙结句的第五个字亦用“不”字,而张志和五首《渔父》中每一阙结句的第五个字亦用“不”字。公元823年(即日本平安朝弘仁十四年),《渔歌子》传到日本,当时的嵯峨天皇唱亲自和张志和《渔父》词时,在每阙结句第五字用“带”字唱和五首:
江水渡头柳乱丝,渔翁上船烟景迟。乘春兴,无厌时,求鱼不得带风吹。
渔人不记岁月流,淹泊沿回老棹舟。心自效,常狎鸥,桃花春水带浪游。
青春林下渡江桥,湖水翩翻入云霄。烟波客,钓舟遥,往来无定带落潮。
溪边垂钓奈乐何,世上无家水宿多。闲钓醉,独棹歌,洪荡飘飘带沧波。
寒江春晓片云晴,两岸花飞夜更明。鲈鱼脍,莼菜羹,餐罢酣歌带月行。
年仅十七岁的天皇女儿内亲王智子在每阙结句第五字用“送”字咏和两首:
白头不觉何人老,明时不仕钓江滨。饭香稻,苞紫鳞,不欲荣华送吾真。
春水洋洋沧浪清,渔翁从此独濯缨。何乡里?何姓名?潭里闲歌送太平。
滋野贞主在每阙结句第五字用“入”字唱和五首:
渔父本自爱春湾,鬃发皎然骨性明。水泽畔,芦叶间,音远去入江边。
微花一点钓翁舟,不倦游鱼自晓流。涛似马,湍如牛,芳菲霁后入花洲。
潺趟肽晟睿璨ㄉ谎嵝摹I跋镄ィ云忠鳎结按邓入单衿。
长江万里接云霓,水事心在浦不迷。昔山住,今水栖,孤竿钓影入春溪。
水泛经年逢一清,舟中暗识圣人生。无思虑,任时间,不罢长歌入晓声。
每一阙结句的第五个字都用同一字,这是唱和词中的一种手法。这说明了什么?这说明了要么是张志和唱和“前五首”《渔父》,要么就是“前五首”唱和张志和的《渔父》。
再从它们每一阙结句的三个字来分析,“前五首”分别是“不见人”、“不是家”、“不钓名”、“不奈何”、“不要深”,字里行间都透露出关心和劝导的情境。颜真卿懿文硕学,襟怀坦荡,虚已下士,待人热诚,结交了众多海内文儒之士;他爱惜人才,奖掖后进,许多人都慕名前来追随其左右。他剌湖州时为了编撰一部《韵海镜源》的典籍,几乎罗络了湖州及边缘地区的所有有识之士,包括文人、官僚甚至是三教九流,可以说三教俱集且不遗后进。但唯独张志和不肯与颜真卿入流,颜真卿亦不止一次相邀张志和,甚至于送一艘新的舴艋舟给张志和来游说他,结果丝毫没有动摇张志和“浮家泛宅,沿江湖之上,往来苕之间”的决心。颜真卿《浪迹先生玄真子张志和碑》云:“真卿以舴艋既敝,请命更之,答曰:‘傥惠渔舟,愿以浮家泛宅,沿江湖之上,往来苕之间,阜蛑乙樱 敝钡秸胖竞退篮螅照媲浠狗⒊觥案髦鳎羲谷耍裱滩ǎ俅松恚俊钡母锌K栽谡獯窝缁嵘希照媲浠故遣豢戏牌八嫡胖竞偷幕幔墩胖竞退茫迨住队娓复省芳础督疝萍せ浦庸酚娓傅摹扒拔迨住备胖竞汀U胖竞臀舜鹦谎照媲洌葱恕随句赋象,人物、舟船、鸟兽、烟波、风月,皆依其文,曲尽其妙”五轴《渔歌图》,同时以“不须归”、“不用仙”、“不叹穷”、“不觉寒”、“不曾忧”的句法唱和了颜真卿的五首《渔父》词,婉言谢绝了颜真卿的劝导。
安徽祁门县张村庇张志和后裔收藏的《张氏宗谱》里收集的张志和的作品中,除张志和的五首《渔父词》外,还有与颜真卿等唱和的十四首《渔父》词,而此十四首《渔父词集》中有十二首(参见《历代渔父词选录》)与《金奁集?黄钟宫》渔父十五首之内容极为相似,甚至于某首词中的文字仅差几个字,现把相似者各十二首分别排例于下:
金奁集:五岭风烟绝四邻,满川凫雁是亲交。风触岸,浪摇身,青草灯深不见人。
张氏谱:近日何人是我邻,满洲凫鸟最相亲。云浩浩,水粼粼,青草烟波不见人。
金奁集:洞庭湖上晚风生,风触湖心一叶横。兰棹快,草衣轻,只钓鲈鱼不钓名。
张氏谱:碧波千顷晚风生,舟泊湖边一叶横。心事稳,草衣轻,只钓鲈鱼不钓鲸。
金奁集:舴艋为舟力几多,江头雷雨半相和。珍重意,下长波,半夜潮生不奈何。
张氏谱:一个轻舟力几多,江湖随处载渔蓑。撑皓月,下长波,半夜风生不奈何。
金奁集:偶然香饵得长S,鱼大船轻力不任。随远近,共浮沉,事事从轻不要深。
张氏谱:白头垂钓碧江深,忆得前身是姓任。随去往,任浮沉,鱼多鱼少不用心。
金奁集:钓得红鲜劈水开,锦鳞如画逐钓来。从棹尾,且穿|,不管前溪一夜雷。
张氏谱:钓掷萍波绿自开,锦鳞队队逐钓来。消几月,寄幽怀,恰似严光坐钓台。
金奁集:雪色髭须一老翁,时开短棹拨长空。微有雨,正无风,宜在五湖烟水中。
张氏谱:雪色须髯一老翁,能将短棹拨长空。人爱静,浪无风,空在五湖烟雨中。
金奁集:风搅长空浪搅风,鱼龙混杂一川中。藏远溆,系长松,尽待云收月照空。
张氏谱:风发长江碧波空,轻舟荡漾夕阳红。归别浦,系长松,山是风恬浪息中。
金奁集:桃花浪起五湖春,一叶随风万里身。车宛囗,饵轮铮呤庇邢塾闳恕
张氏谱:桃花水暖五湖春,一个轻舟寄此身。时醉酒,或垂纶,江北江南适意人。
金奁集:垂杨湾外远山微,万里晴波浸落晖。击楫去,本无机,惊起鸳鸯扑鹿飞。
张氏谱:绿杨初睡暖风微,万顷澄波浸落晖。鼓とィ韫椋鹕撑吩羽糠伞
金奁集:冲波棹子橛头船,青草湖中欲暮天。看白鸟,下长川,点破潇湘万里烟。
张氏谱:轻风细浪漾渔船,远水斜阳欲暮天。看白鸟,下平川,点破湘山万里烟。
金奁集:料理丝纶欲放船,江头明月向人圆。尊有酒,坐无毡,抛下渔竿踏水眠。
张氏谱:收却丝纶歇钓船,江头明月正团圆。酒瓶侣,岸花悬,一领青蓑踏月眠。
金奁集:舴艋为家无姓名,胡芦中有瓮头青。香稻饭,紫莼羹,破浪穿云乐性灵。
张氏谱:舴艋中人无姓名,葫芦世事过平生。香稻饭,细莼羹,棹月穿云任性情。
我们把《张氏宗谱》和《金奁集》里《渔父词集》放在一起进行对照,就可以发现这些渔父词确是颜真卿、陆鸿渐等人之词,但是二者的内容为什么只是相似而不相同?我认为这是张志和在当时不让颜真卿将这些《渔父词》公诸于众,只在蕉叶上随便记记,而不让保留的原因。之后就是唐宪宗以皇帝之力,还无法得见《渔歌》,可知当时这些《渔父词》早已无人知晓了。李德裕是通过亲戚和御史的关系才得到了张志和的五首《渔父词》,把它记载在《李卫公会昌一品集》中,却没有颜真卿陆鸿渐等人之词。陈少游《唐金吾志和玄真子先生行状》称在张志和死后十一年,张志和之子张衢到湖州确认其父的死讯后,到淮南请陈少游写《行状》的,张衢得到的《渔父词集》即《张氏宗谱》里的《渔父词》是经过参加那次宴会的人的回忆记录下来的,因为是回忆的,它与真正宴会上作的《渔父词》多少有点差异了。同样的道理,《金奁集》里《渔父词集》亦是经过参加那次宴会的人的回忆记录下来的,那次宴会上有六十多人,所以张衢和《金奁集》里回忆的人非同一人的回忆,因而二者之间有差异亦是很正常的事了。
那么《金奁集?黄钟宫》中只有十五首《渔父》词,而参加宴会的有六十多人,除了颜真卿的五首《渔父》词外,其余十首为谁人之和作,我们就不得而知了。
六十多人中并非人人都有和作,并且最多亦只有十人唱和了张志和的渔父词,而且只要其中有一个人唱和二首或二首以上,那么真正唱和的只有十人都不到了。所以说“颜真卿及陆羽、徐士衡、李成矩共唱和张志和《渔父词》,后集成《渔父词集》,全集共二十五首”的说法只不过是传说而已,陆羽、徐士衡、李成矩等当时可能是和了《渔父词》,但是不是每人都和五首或者说除了他们四人外,在宴会上的六十多人里有没有别人的和作,我们就无法考证了。
值得注意的是和张志和《渔父词》的《渔父词集》如果该集真的存在的话,我认为集里只有二十首《渔父》词,而不是传说中的二十五首《渔父》词。更值得注意的是二十首渔父词中,颜真卿的五首是赠给张志和的,是首唱。张志和的五首是和颜真卿的和作,亦就是说《金奁集?黄钟宫》中十五首《渔父》词中,只有十首是和张志和《渔父词》或颜真卿《渔父词》的和作。确切地说传说中的《渔父词集》或陈振孙收集张志和的《渔歌》及其有关文献编成的《玄真子渔歌碑传集录》中的《渔父词》只有二十首《渔父词》,而且“前五首”是颜真卿的首作,另外的十五首才是张志和及其他人唱和颜真卿《渔父》词的和作,而不是唱和张志和的和作。
浙江省湖州市道教协会 联系电话:
金盖山古梅花观 联系电话:}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江上雪 浦边风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