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于要换,死于安乐的事例中什么句子运用生活事例论述了实践的重要性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事实胜于雄辩——议论文写作指导之“例证法”的运用 福州三...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http://www.docin.com/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  中国的基础教育真的很棒,虽然不是最理想的  先说说我认为最理想的教育状态,欧美国家比较好的私立学校,讲真有点奢侈,不止要钱,还要父母有时间。  澳洲的私立学校,学费并不是特别贵,但是对家长的素质和时间需求很多。学校很多活动需要家长参与,所以家里有个念私立的小孩,基本上一个家长就不能全职工作了。  好的私立学习风气好,对学生素质培养到位,动辄拉到国外去活动,孩子从小见多识广。学校经常举办各种活动,锻炼孩子领导能力,团队合作,各项特长素质。要求家长参与学校的活动,一方面是可以建立很好的亲子关系,一方面也是教育孩子的同时,教育家长,让他们了解年轻人的生活,学习怎么做更好的父母,也提前为孩子青春期各种问题做准备。  还听说一个欧洲小国家的学校教育,通过类似让学生自己做一个自行车的方式,学习各种数学和物理原理。亲手操作,印象直观理解深刻,而且不限制时间,一个月做完一个月结课,一学期做完也没关系。所以一个班上各种年龄的学生都有。聪明学生节奏快不用跟着大队伍浪费时间。孩子们不排名没有升学压力,心理发展也健康  我觉得上面两种模式都特别理想,但是。。。但是。。。这些都需要家长大量的时间金钱付出啊,也需要家长具有相当的文化水准配合学校的教育,所以这样的教育永远不可能在大多数人中普及。  对于大多数中国普通家庭和学生来说,学校的应试教育,义务教育阶段相对较深的课本知识,题海战术就是最理想最良心的
楼主发言:103次 发图:0张 | 更多
  小時了了~ 大未必佳~  教育不是那麼膚淺的  不該只是教菁英~ 而更該注重廣大的平庸學子
  文化最盛的地方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出了很多艺术家。那里的人文才不次于中国。对美国和澳洲都没什么想法。
  最近认识几个在澳洲烂公立学校混几年就不读书的小孩,才真心觉得大天朝义务教育够良心啊。  这些小孩再学校就跟放羊一样,自己不争气,爸妈没时间,学校不管,天天下午三点放学出去玩。混到十几岁辍学外面混。二三十的让  人了,汉语会说,简单的能看懂,诗词歌赋想都不要想,成语都不会。英语说都不见得利索,写更是不会,简单的单词都不认得。  他们父母辛辛苦苦澳洲打拼,钱也有一些,他们倒好,把自己作成货真价实的文盲。  另外,没学过数学的人真可怕。思维方式都是不上道的。特别简单的对应关系,解释半天愣是不懂,技  就是仗着自己是老板亲戚,天天公司瞎混,负责打小报告,还打不对  看到他们突然觉得,作为普通家庭的孩子,在国内接受基础教育太重要了  没错,我们的基础教育,物理数学是比西方同年级的内容要深一些。  可是中国再扩招之前,能上大学的不多,很多家长不上道,高中都不给孩子念。尤其是女孩子,半途辍学的不要太多。这样的大环境下,让你在义务教育这几年多学点不要太良心啊,简直是救命啊
  乘法口诀都能秒杀他们了(o??????o?)  
  学习的过程就是一种游戏的过程  游戏想要打得好  就得反反复复没完没了的打  把游戏的规则和各种变化弄得了如指掌  必然百战百胜天下无敌
  重点不讨论有钱有闲高学历家庭的教育。他们资源多能力强,怎样都行。  中国的基础教育,是扎扎实实为普通人着想的,是中国各个方面状况的一股清流了  平时媒体总是讨论有钱人,北上广中产,学历高生活滋润的大龄剩女,甚至北上广的蚁族,最起码也是受过不错高等教育的年轻人,占人口大多数的普通人完全被忽略。  回头审视基础教育的时候,却很意外的发现,他们没有抛弃中层和底层,小城镇和农村相当数量的普通人,反而非常为他们着想,作为农村出身在家是长女,家庭条件一半的女人,我都想对中国基础教育感激涕零了
  明天接着更
  欧洲白人和他们的后裔都中了犹太人的计了,一代比一代颓废,退化。
  @买十赠一
19:44:29  重点不讨论有钱有闲高学历家庭的教育。他们资源多能力强,怎样都行。  中国的基础教育,是扎扎实实为普通人着想的,是中国各个方面状况的一股清流了  平时媒体总是讨论有钱人,北上广中产,学历高生活滋润的大龄剩女,甚至北上广的蚁族,最起码也是受过不错高等教育的年轻人,占人口大多数的普通人完全被忽略。  回头审视基础教育的时候,却很意外的发现,他们没有抛弃中层和底层,小城镇和农村相当数量的普通人,......  -----------------------------  那就請問你了~ 為何被韓流橫掃演藝界?!  汽車工業被半殖民~   教成這樣子還有臉吹???  工業要底子~ 文藝創作不必吧?!
  @yanghl
19:38:47  学习的过程就是一种游戏的过程  游戏想要打得好  就得反反复复没完没了的打  把游戏的规则和各种变化弄得了如指掌  必然百战百胜天下无敌  -----------------------------  那培養工人~ 連工匠都不算的~  沒有精神~ 只是螞蟻~
  我很赞同,作为一个高二学生。
  作为一个从事一线教育的高中老师我来谈谈看法吧,我没有去过国外,也并不了解国外教育制度,但在中国的九年义务教育的确可以说是最公平的教育制度,多少寒门指着鲤鱼跳龙门,而这样高强度的训练也的确考验学生的智商脑力学习能力理解能力坚毅忍耐性,但高中三年并不是义务教育,高额的择校费阻挡了一批聪颖的寒门学子,盼着中国高中也能划入义务教育,工资少点没关系。换个角度来说创造力,在这样机械高强度训练中,我发现学生最最基本的常识十分了匮乏,人生真的需要这么多知识点?我认为人生更重要的是生活经验,为人处事,常识,知识点明白,一个生活中实例结合,把知识点作用到生活中去就断片了,缺乏创新力,这是弊端。
  现在产业化越来越严重了。当然,总有一帮被卖了还数钱的,那帮人当年不是一起跟着骂应试教育,天天起哄减负吗?现在好了,花钱找托管,找培训  
  @chundaosi
21:00:35  作为一个从事一线教育的高中老师我来谈谈看法吧,我没有去过国外,也并不了解国外教育制度,但在中国的九年义务教育的确可以说是最公平的教育制度,多少寒门指着鲤鱼跳龙门,而这样高强度的训练也的确考验学生的智商脑力学习能力理解能力坚毅忍耐性,但高中三年并不是义务教育,高额的择校费阻挡了一批聪颖的寒门学子,盼着中国高中也能划入义务教育,工资少点没关系。换个角度来说创造力,在这样机械高强度训练中,我发现学......  -----------------------------  创新中国不缺,缺的是资源。现在中国不缺创新。
  楼上有人居然说学校学的东西没有用  天啊,怎么可能没用,太有用了好不  语文,教你认字,诗词歌赋文言入门,让你有基本的书面核口头表达能力,如果将来想要研究中国古典哲学,也有了基础  英语,除了掌握一门世界通用语言,更重要的是,给了你一个概念,中国只是世界的一部分,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人,不同肤色,不同语言,不同社会结构,不同性格和思维方式。他们也对这个世界产生着重大影响。当有一天你想去了解这个世界的时候,也有了基础  数学,被很多吐槽的,将来生活里顶多买菜用到加减法,我觉得倒是最有用的。学数学重点不在于生活工作中用到二元一次方程和微积分,在于了解这个世界的本质规律。  数学,是这个世界最本质的规律,跟哲学是一体两面。数学通过抽象的数字和公式,表达世界的运行规律。哲学,是通过语言表达世界的规律,和这些规律作用于人类社会的方式。  你生活中用不到数学是表面现象。其实在你处理各种事情,思考所有的问题的时候,你的数学思维会在你没意识到之前发挥作用。  比如,学过概率论的人,不会再别人讨论大数据的时候举个例进行反驳,还自以为事实胜于雄辩。  学过充分必要条件的人,不会在别人正面推理的时候,反推回去形成一个荒谬的结论,还自以为有力的打击别人。  学过交集子集,因果,转折并列关系的人,不会把同时出现的两个现象自动等同于因果关系  当然学数学不光是为了吵架赢,还是为了正确的分析问题,找出各种现象之间的本质关系,从而研究出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案,做成自己想做的事情
  曾经有一个电影,在电影的设置里,这个世界的运行可以由一个数学公式表达出来,这个公式可以推算出世界上所有未来发生的事情。  虽然看上去单个人的行为很难预测,但是人类作为一个整体,行动是有规律的。加上日升月落,四季轮回,潮汐升涨,树木虫鸟走兽,当他们综合作用于这个世界的时候,作为一个整体,这个世界是有规律可预测的。  只是这个公式里,缺少一个因数。某一个数学天才可能可以把这个因数算出来。所以地球上各方势力都在找这个天才,想要得到这个公式。最后这个天才用电钻破坏自己的大脑,变成一个普通人了。  当然这个电影里的设定有点夸张,但是这个世界真的是有规律的。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过,在北京或者上海,每天早上太阳升起,公交地铁在特定的时间出现在特定的地方,去往特定的重点站。小店开门,路边摊准时出现卖早点,成千上万的打工一族出发去公司,新一天的运行开始,各种邮件发出去,签合同,开会,项目推进,资金到位,所有的所有  想想这么多人这么有规律的移动运行,全世界的城市都在进行这个节奏,如果上帝视角看人类社会的运行,是不是就像我们看一窝蚂蚁一样,单个蚂蚁是没有思考能力的,但是一窝蚂蚁是个有机整体,互助协作复杂分工。  所以,这个世界真的是有规律的,基础教育,甚至包括大学里高等数学的内容,都是这个世界运行规律本质的总结和表达  数学学的越通透,这个世界就看的越清楚,那就越有可能用正确的方法去往自己想去的地方
  无论别人怎么抨击国内教育填鸭子式还是说书呆子  我还是会为中国的基础教育点赞  跑过几个东南亚国家旅游,哪怕上过学的便利店收银员,在总价1610元的商品,我给2110块钱,她十分钟都没反映过来要补我多少钱。
  知识怎么会没有用? 什么样的知识都是有用处的。而且我中华泱泱5000年大国文明,我不觉得我们的文明程度不如西方,只是我们上一代大部分人的受教育水平低,文化水平低。
  郭靖和黄蓉两个人就是两种极端的学子,天才一学就会不用说了,天赋不好的怎么办?重复再重复,实在不明白就背下来,慢慢总会理解。书读百遍,其意自现就显现出来了。
  题海战术是贬义词,客观的说,应该是通过大量的练习掌握知识  这个方法不仅不贬义,而且非常科学。  我们学习新知识的过程,就是在大脑里建立新的神经链接的过程。你可以想象是在大脑的荒原上踩出一条路。  你只走一遍,就只有些许痕迹,几天后就消失了。你坚持多踩几遍,它就能变成一条蜿蜒的小路,存在世界久一些。你大量练习,它就变成一条高速路,永远存在,自动维持畅通,哪怕之后你忘记了学习的具体内容,这条高速路也一直存在,不占用你的大脑容量和思维内存,而是变成你大脑的一部分,变成你的一种思维方式,维持你大脑的通达畅通。你在大脑里修N多条告诉路,他们就连接成一个网络,升级你的大脑等级,当你想学习一种新的知识,修一条新的高速路的时候,你需要付出的时间精力就更少,通俗的说,你会变得聪明
  很多西方的长期跟踪调查,各种实验都证明了长期学习对人智商的提升效果。  包括把一群三年级小学生的考试卷和分数保留下来,然后跟踪调查他们几十年。  在他们人到中年老年的时候把他们招呼回来重新考试,跟小时候的成绩对比。结果表明接受过高等教育,从事较高技能工作,需要不断学习的人,考试成绩更好  学习可以提高人的智商,大量练习是科学的学习方法
  好多人说中国教育死记硬背不创新。可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一定知识储备根本没有创新基础。别说基础教育,本科教育都是知识积累过程,大部分人知识储备根本不具备创新能力。  人三岁时吃的肉早就看不到了,但是人长高了。教育也是一样,表达能力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都在不知不觉提升。  传言,工地搬砖都要高中毕业了否则难以沟通,不接受基础教育没法融入现代社会,生活都会困难。  全世界都大力发展教育,说教育没用的人,全世界皆醉他独醒?  
  我是在开始接触外国人和老外写的书之后,发现,他们很推崇练习这个事情,practice一个意思练习,一个是实践,这在老外眼里是非常褒义正面的词。  我在学雅思前期的时候,也被一些七天攻克雅思写作,无词阅读法,什么21天雅思七分之类的书迷惑过。我那时候潜意识里相信有很多考试技巧方法,和些许运气,让我侥幸的考个高分通过考试。最后肯定是失败了,我带着暴躁绝望歇斯底里的寻找各种方法各种书像没头苍蝇一样乱撞,抓住所有的人问怎么才能考过,各种网上的资料信息各种看,也报过奇奇怪怪的班。  最后我很庆幸我的英语基础还可以,庆幸现在互联网的方便快捷,我看到了几本老外写的全英文的雅思写作和口语辅导书。这些书都很薄,列几条规则,给几篇范文,但是他们最后都很老实的告诉你,想要真的在考场上表现好,你需要大量的练习  我最后也确实是不偷懒不依赖机经,不指望运气,老老实实不打折扣的练习写作和口语,才通过考试的  我跟鬼佬教练学车的时候,他说技巧规则我们很快就学完了,如果你想一次通过考试,你需要更多的练习。我这次吸收了雅思考试的教训,不指望运气和nice的考官,找了朋友踏踏实实的练习足够的小时数,最后顺利一次通过考试,节省了非常多的时间和精力。  跟鬼佬销售买车,买完以后回访的时候,他问我感觉怎样,我说车很棒,但是我不是个好司机,我的车已经蹭过了。他说这是正常的,你只是需要更多的练习  我忘了带钥匙,请一个鬼佬开锁匠来给我开锁,他五秒钟搞定,我表示惊讶感叹的时候,他说只是之前很多很多的练习  在国内宣传所谓素质教育,不填鸭不题海战术的鬼佬们,对练习这件事如此重视如此尊重  反而是我们这些国内基础教育阶段通过大量练习掌握知识的国人,不知道为什么,反而对练习这件事看的这么不入眼不以为然,好像很多人觉得一学就会才是聪明,反复练习的是傻瓜书呆子  过分推崇方法技巧,总想走捷径,所以才捧红了一堆七天教会你XXX,一个月通过某某考试,几乎是骗子的所谓无词阅读法。只要你想考证想学习,你一定能看到一堆号称不需要你刻苦学习短时间帮你搞定的辅导书和补习班
  还有就是,父母知识水平对儿女影响深远。不谈重视教育程度和辅导学习,父母的表达方式思维方式都对子女有潜移默化的影响。父母遇事思维清晰,表达完整,理解透彻,子女也会在与父母互动和观察中受到熏陶。  父母是子女的起跑线,不谈金钱人脉和眼界,思维方式沟通能力价值观知识面都是至关重要的。  
  个人感觉,中国和欧美基础教育最大的区别就是,中国是流水线般的培养海量的及格线以上产品。欧美是培养极少数精英加海量的学渣。  作为一个经济水平较低的发展中国家,我认为中国基础教育的方向是没错的。和欧美的基础教育一样,都是在国情之下做出的最优选择。  中国和欧美教育差距最大的环节在高校,在人才的精加工上,我们离欧美差距太大。
  马克,赞楼主
  @买十赠一
08:35:36  曾经有一个电影,在电影的设置里,这个世界的运行可以由一个数学公式表达出来,这个公式可以推算出世界上所有未来发生的事情。  虽然看上去单个人的行为很难预测,但是人类作为一个整体,行动是有规律的。加上日升月落,四季轮回,潮汐升涨,树木虫鸟走兽,当他们综合作用于这个世界的时候,作为一个整体,这个世界是有规律可预测的。  只是这个公式里,缺少一个因数。某一个数学天才可能可以把这个因数算出来。所以地......  -----------------------------  同意,数学学得是逻辑思维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推理能力。
  @胖子没有明天
10:56:18  好多人说中国教育死记硬背不创新。可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一定知识储备根本没有创新基础。别说基础教育,本科教育都是知识积累过程,大部分人知识储备根本不具备创新能力。  人三岁时吃的肉早就看不到了,但是人长高了。教育也是一样,表达能力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都在不知不觉提升。  传言,工地搬砖都要高中毕业了否则难以沟通,不接受基础教育没法融入现代社会,生活都会困难。  全世界都大力......  -----------------------------  质变建立在量变的基础上的
  @欧罗巴的归宿  评论:你有病吧,我看到满街眼镜很讨厌,你知道那么多能干嘛?帮助你上天了?学校一大半东西根本没用,浪费时间,  ============================================  那只能说明不能学以致用。也就是说你的智商有点低.
  不吹不贬  毛主席说过看待问题要辩证  事情是矛盾的两方面  楼上有些人吹捧的太过了  题海战术有优有弊
  题海要适量,少了多了都有弊端。  因为学习有个重要的环节是理解消化,深入思考。  现在很多学校的题海占用时间太多,导致普通学生不得不越过这个环节,把学习这个脑力劳动做成体力劳动。把解题做成条件反射,这个是有问题的。  我们这里有个中学,三天假期发了二十张卷子。每天近七张,算一个半小时一张,你觉得学生还有时间来反刍吗?他们有时间和体力来理解这些知识点吗?  这不是孤例,这种现象广泛存在
  国内最弱的是大学教育。要改革,就先把大学的教育理念,体制这些改改。教授们都忙着赚钱,评职称,抄袭成果。
  知识总有那么有用的东西  
  我发现楼主发的帖质量都挺高的,探讨的都是一些基础的本质的问题,正是这些问题,如果处理好了,人生的根基就夯实了
  @胖子没有明天
11:01:05  还有就是,父母知识水平对儿女影响深远。不谈重视教育程度和辅导学习,父母的表达方式思维方式都对子女有潜移默化的影响。父母遇事思维清晰,表达完整,理解透彻,子女也会在与父母互动和观察中受到熏陶。  父母是子女的起跑线,不谈金钱人脉和眼界,思维方式沟通能力价值观知识面都是至关重要的。  -----------------------------  这位楼主盖的楼不但正,还引出了很多有见识的人,讲得非常棒!
  澳洲学校的问题不是基础教育不牢,而是种族歧视。只要是白人的小孩,无论多小,都在干嘛学校里歧视华人、阿拉伯人、黑人。所以,华人小孩在澳洲上学,都要自备一项技能:打架。
  @胖子没有明天
10:56:18  好多人说中国教育死记硬背不创新。可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一定知识储备根本没有创新基础。别说基础教育,本科教育都是知识积累过程,大部分人知识储备根本不具备创新能力。  人三岁时吃的肉早就看不到了,但是人长高了。教育也是一样,表达能力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都在不知不觉提升。  传言,工地搬砖都要高中毕业了否则难以沟通,不接受基础教育没法融入现代社会,生活都会困难。  全世界都大力......  -----------------------------  中国人创新,是个伪命题。哪方面的创新?科技?中国的科技发展有目共睹。  文艺?这个确实发展的慢,但是这和近代史战争之类有关的,如今正在发展,也算不错了。而且中国的近代的文艺都是照着西方的方向发展的,电影,戏剧,绘画,音乐,如果这样看,已经发展得很快了。而传统的绘画,书法,诗歌,戏曲是没落很多,但相信会越来越丰富,平稳。  设计?设计基本就是按照西方的审美发展起来的。中国为什么设计师那么爱抄袭。因为我们人工便宜啊。人家设计一个家具,可以活好几个月。中国设计师,设计一栋大楼,钱也是老板拿走的多,设计师自己有多少收入?如果人工的价格一样。大众的审美提高了,设计师的创造力也会成倍增加。  我是非常认同国内的基础教育的,人脑本身就是越学越聪明。中国的基础教育理科更是非常优秀。  如果教育要改革,大学是非常需要提高的地方。还有一个就是应试考试中,文科的选题。高考语文不要弄些不痛不痒的秦腔。这么小众的艺术门类,在语文试卷上出现的意义是什么?可以考的方面太多了。真正要改的,是这些出题的考官们肤浅和官僚的眼界。
  可怕的是,最近很多地方要推行素质教育,弱化文理科。而这些推行的人,理解的素质教育,就是艺术兴趣方面的提高。  艺术源自生活,如果生活水平高了,艺术会慢慢渗透到每个人的生活之中。根本用不着学校强求去推广,家长们自己就给孩子提高了。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现在是,未来更是。大的教育方向,从国家层面,不能轻视文科理科。理科是科技的根本,文科是精神层面的根本。  如果大方向转向去发展这些艺术方面的技能。不可取。艺术类人才,社会真正的需求的人口比例很低。而艺术素养,更不是肤浅的钢琴,绘画等技艺。小众的孩子全力去学,可以理解。而大部分的孩子,都花非常宝贵的在校时间去学这些技艺,真的是浪费孩子的时间。  艺术教育,最重要的是人本身的审美与心灵的共鸣,这和文学是分不开的。可以放到学校时间内。而单纯练习技巧,可以用课外时间,让家长自己培养。现在的家长培养孩子这些方面的热情很高。
  我国的基础教育我是非常认可的,毕竟大家都是普通人,俗话说勤能补拙,不大量练习,在年纪小小的时候打下基础,又何谈以后的发展呢?用手机回复,思路也不够清晰,我也就随便谈点看法吧。  1、关于目前基础教育中知识点过多的问题。这个问题,文理分科制度已经很努力地在解决了。文理分科是在高中后半程,实际上在高一,大家都对自己擅长的学科有了一定了解,也有了以后的方向。这个时候,知识点已经少了很多。这已经是比较适合普通人的教育方式了,很难再做到细化了。再细化那就是选择大学专业了。另外,高中这个时候,学校除了总分的计算,也还会有单科状元的奖项,一个偏科的天才,实际上并不会被埋没。  2、关于题海战术的问题。很多人说,题海战术磨灭了学生的创造性,我只想说,你们见过真正的天才吗?天才或许也会做大量的题目,可是人家绝对不会一直做同一类的题目。都不说天才,就是一个学习稍微好点的学生,他都能分辨出哪些题不会做需要再钻研,哪些题已经被攻克不用再多花时间。题海之所以叫题海,就是因为你不会的题目太多了,就像海。真正的天才不会被题海给拖了后腿,再蠢笨的老师也不会要求一个天才还规规矩矩做完一个星期布置下来的24张试卷。所以如果你觉得题目好多好烦,请你清楚地认识到,你仅仅是个普通人罢了,普通人,就勤能补拙吧。  
  作为一个即将当老师的人表示很有收获
  作为一个从大学、硕士过来的一个普通人,从我的见识来看,现阶段大学的学术氛围确实不够好,很多优秀的学生到了大学,因为大学毕业门槛太低,自己碌碌无为过了几年,泯然众人矣。但是,我还是要说但是,是不是我们的大学制度就选不出富有创造力的学生?我认为非也。大学是宽松,看似放松了对学生的培养,可是换句话说,这难道不是人才的另一种考验:自制力和意志力?人类史上的那些大神们,无一不是耐得住寂寞的修行者,是谁在他们身后挥着皮鞭抽着他们前进吗?没有,他们之所以出成就,都是自觉努力的结果。而我们的大学制度,或许放弃了大多随大流的潜在天才,但不可能挡住真正喜欢科研的自觉的人。  
  这是我上天涯以来第一次收藏帖子。不光是楼主,很多回复也很有思想。对我很有启发  
  顶楼主,别的不说,单基础教育这一块,中国是很棒的
  说的很好!
  楼主我记得你以前发过的一个贴,确实啊,阶层多重要多难逾越啊,通过掌握更多的知识是最有效希望最大的一种阶层上升的途径了。
  赞!对于国内大部分的普通人来说,考试是唯一相对公平的选拔机制了,特别是国内的考试,勤能补拙,如果想要改变自己的命运,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呢?
  很多人讲素质教育,我觉得我第一楼已经说过了,素质教育是非常耗钱耗时间,而且需要家长本身有很高的学识水平  减负不等于素质教育。  如果我们的基础教育也像欧美一样,小孩课业负担不重,下午三点就放学,没有作业,把时间留给孩子和家长去搞素质教育。  那么显然,有钱有势,高级工程师和大学教授的孩子们,会去博物馆天文馆,去参加一些有益专业的体育运动,去培养特长,去国外旅游,去参加著名公益组织的公益活动,去参加象棋围棋比赛,参加机器人大赛,参加科学实验小组,参与科研项目。这些家长有能力有时间安排孩子的活动。他们自己有学识有见识,可以寓教于乐的教给孩子很多知识。  那么剩下大多数普通人呢?父母有没有这个概念且不说,他们有这个能力吗?如果他们为了生存已经耗尽力气,那三点钟放学没有作业的孩子们会去做什么?会三五成群去游荡,玩野了无心学业都算好的。玩疯了被坏人勾引了沾上黄赌毒也不是不可能。为什么美国青少年涉毒嗑药早孕那么严重,就没有人想过吗?  这些占大多数的普通人家的孩子,与其让他们放学了四处游荡无所事事,还不如把他们关在学校让他们多上两节课,学点知识
  楼上很多人提到的创新能力不够,戴眼镜,情商之类的问题。我知道你们一定是看到很多学习的好的人没有创新能力,没有领导力,社交能力不够。  如我上面所说,这些特质只是同时出在一些人身上,但是你肯定他们是因果关系吗?你肯定他们的缺乏创新能力,不会社交,是因为基础知识学太多了?  那如果我拿掉你所谓的因,不让他们学那么多书本知识,是不是他们就变得有创新能力,善于社交了?显然不是,非常不是  创新能力跟智商一样,受先天因素影响很大。虽然后天也能培养,参考我前面说的素质教育,这是个及其奢侈的事情,不是普通家庭有财力和能力进行的。  至于心理性格发展,情商,我能说跟原生家庭更有关系么,主要受父母的情商,亲子关系影响。  所以大部分没有创新能力的人,不会因为基础教育阶段学的少点就变得有创新能力一些,他们只会变成既没有创新能力也没有知识的人。  父母本身性格有缺陷人格不健全,家庭亲子关系有问题的小孩,你不让他学习课本知识,他也变不成心理强大擅长社交的孩子,只会变成既不会社交也没有文化的人  我们生活里这样的人少吗  套用上面同学提到的一句话,基础教育不背这个锅
  @回帖马甲2016
01:14:00  现在产业化越来越严重了。当然,总有一帮被卖了还数钱的,那帮人当年不是一起跟着骂应试教育,天天起哄减负吗?现在好了,花钱找托管,找培训  —————————————————  +1  
  马克  
  顶下。  
  @找个地方来吐吐
11:13:26  个人感觉,中国和欧美基础教育最大的区别就是,中国是流水线般的培养海量的及格线以上产品。欧美是培养极少数精英加海量的学渣。  作为一个经济水平较低的发展中国家,我认为中国基础教育的方向是没错的。和欧美的基础教育一样,都是在国情之下做出的最优选择。  中国和欧美教育差距最大的环节在高校,在人才的精加工上,我们离欧美差距太大。  -----------------------------  不是差距大而是过去的积累,中国是把每一个孩子都当作天才,然后让他们10多年不断的努力学习,最后收割那些最顶尖的,真正的人才。  而在高校,中国的科学技术发展是在建国后才开始,第一代科学家到今天还没死绝呢。还有大量的第一代科学家。反观外国,爱因斯坦,爱迪生等,死了多少年了,百年,2百年,甚至更长远。所以在人才精加工上,外国早就完成了一个体系,一个科学的体系,而我们,基础都建扎实呢。
  @买十赠一
18:27:25  很多人讲素质教育,我觉得我第一楼已经说过了,素质教育是非常耗钱耗时间,而且需要家长本身有很高的学识水平   减负不等于素质教育。   如果我们的基础教育也像欧美一样,小孩课业负担不重,下午三点就放学,没有作业,把时间留给孩子和家长去搞素质教育。   那么显然,有钱有势,高级工程师和大学教授的孩子们,会去博物馆天文馆,去参加一些有益专业的体育运动,去培养特长,去国外旅游,去参加著名公益组织的公益活动,去参加象棋围棋比赛,参加机器人大赛,参加科学实验小组,参与科研项目。这些家长有能力有时间安排孩子的活动。他们自己有学识有见识,可以寓教于乐的教给孩子很多知识。   那么剩下大多数普通人呢?父母有没有这个概念且不说,他们有这个能力吗?如果他们为了生存已经耗尽力气,那三点钟放学没有作业的孩子们会去做什么?会三五成群去游荡,玩野了无心学业都算好的。玩疯了被坏人勾引了沾上黄赌毒也不是不可能。为什么美国青少年涉毒嗑药早孕那么严重,就没有人想过吗?   这些占大多数的普通人家的孩子,与其让他们放学了四处游荡无所事事,还不如把他们关在学校让他们多上两节课,学点知识  -----------------------------  说的真好!今天还跟我老公讨论过这个问题,只是我说话没有你那么有深度,逻辑清晰。事实上,中国的教育现在已经出现了这个事实,我们市小学基本上都是下午三点放学,周五甚至一点半就放学了。有钱没时间的家庭可以送孩子去上补习班,奥数钢琴舞蹈什么的;有文化有时间的家长可以自己回家辅导;没钱没时间的呢,可能只能让孩子自己去玩...小升初择校考试,据说全是考的课堂上学不到的,学校老师的精力都放在校外的补习班,也就意味着穷人的孩子根本没机会上好学校。  
  越是到了自己孩子上学的时候就越焦虑,为什么要那么早放学呢?真的做到了减负吗?做到了素质教育吗?感觉并没有啊,学生放了学还得奔赴各种补习班,素质教育也不是一句话的事,家长的素质都没达到,何谈学生的素质教育。感觉现在中国的教育界也是很浮躁了!老师不想着怎么搞好学生教育,想的反而是怎么样在学校外面捞钱!可能有的人会说老师就不是人了?就不该想挣钱了?我觉得“高薪养廉”这句话同样也可以适用于老师这个职业,把老师的待遇搞上去,但是不能在外面补习;学生每天也不要那么早放学,留在学校多学点知识。真的不想再看到什么老师上课不好好讲课,暗示家长送孩子到校外补习班补课的新闻了  
  @chundaosi
21:00:35  作为一个从事一线教育的高中老师我来谈谈看法吧,我没有去过国外,也并不了解国外教育制度,但在中国的九年义务教育的确可以说是最公平的教育制度,多少寒门指着鲤鱼跳龙门,而这样高强度的训练也的确考验学生的智商脑力学习能力理解能力坚毅忍耐性,但高中三年并不是义务教育,高额的择校费阻挡了一批聪颖的寒门学子,盼着中国高中也能划入义务教育,工资少点没关系。换个角度来说创造力,在这样机械高强度训练中,我发现学......  -----------------------------  高中哪有择校费啊,都是公费自费,考不上公费的自然要自费了。
  所谓素质教育,其实以目前我国的绝大部分家长的能力是达不到的。素质这个范围很广阔的,很多家长自己还是孩子呢,哪有能力带孩子。  说是减负,其实就是给大多数孩子减去了拥有更多学习的机会。城市不说,很多家长都是双职工,只能把孩子送去补习班。这还好点。农村是很大范围的,很多孩子到家就是玩玩玩,补习班的影子都找不到的,除了学校自己组织的,但又要被家长骂变相收钱。  素质教育的推广其实还是不大切实际的。我反而喜欢我小时候那种教育,老师负责到拖课半小时才肯放学。那种义务教育真是让人充实。
  呵呵,鬼的素质教育。日本都宣布他们的“宽松教育”失败了,我们这里还一群傻叉喊着减负减负减负,减你妹的负。  http://www.guancha.cn/Neighbors/_364621.shtml宽松教育失败!日本教育重回“填鸭式”  所谓素质教育减负教育,就是在不知不觉中完成社会分层,温水煮青蛙
  @上官云秀
20:32:03  越是到了自己孩子上学的时候就越焦虑,为什么要那么早放学呢?真的做到了减负吗?做到了素质教育吗?感觉并没有啊,学生放了学还得奔赴各种补习班,素质教育也不是一句话的事,家长的素质都没达到,何谈学生的素质教育。感觉现在中国的教育界也是很浮躁了!老师不想着怎么搞好学生教育,想的反而是怎么样在学校外面捞钱!可能有的人会说老师就不是人了?就不该想挣钱了?我觉得“高薪养廉”这句话同样也可以适用于老师这个职......  -----------------------------  其实这真没什么,小学3点以后,一般都是活动课时间,有些好学生早就开始写回家作业了。我女儿现在高一,她小时候是4点放学的,回家99%的日子里是在玩电脑。我们每周只补两课,2小时,周六一小时作文,周日一小时奥数还不让补课老师留作业。  他们班某男生给老师打小报告xxx(我女儿)天天上网玩游戏,他们班主任说,你要是成绩年级稳定前五,我亲自找你们家长说,让你也玩。  六年级开家长会,校长说马上小升初了,不能玩电脑手机,然后眼睛往我老婆那边喵。会来跟我说的时候,女儿安稳稳的玩着笔记本。就当没听见。
  @chundaosi
21:00:35  作为一个从事一线教育的高中老师我来谈谈看法吧,我没有去过国外,也并不了解国外教育制度,但在中国的九年义务教育的确可以说是最公平的教育制度,多少寒门指着鲤鱼跳龙门,而这样高强度的训练也的确考验学生的智商脑力学习能力理解能力坚毅忍耐性,但高中三年并不是义务教育,高额的择校费阻挡了一批聪颖的寒门学子,盼着中国高中也能划入义务教育,工资少点没关系。换个角度来说创造力,在这样机械高强度训练中,我发现学......  -----------------------------  @最烦焦恩俊的粉
21:30:00  高中哪有择校费啊,都是公费自费,考不上公费的自然要自费了。  -----------------------------  我女儿现在高一,现在别地不知道,昆山只有公费,考上什么上什么,没有自费。只有公费。差一分,也只能去下一级高中。
  都什么年代了,天涯还搞这套“穷人孩子上不起补习班被耽误了”的梗啊,真够low的。这套言论早过时了好吗?这个发达的时代普通老百姓都有钱送孩子上补习班,或者用手机上网校,你要聪明根本不会被耽误好吗。
  楼主水平高 阐述的观点很清晰有力。不像文化不高的说起文化差异 半天说不出所以然。一被奇葩攻击就败下阵来
  都不知道你们怎么上学的?题海教育对天才学生难么,一点关系都没有吧。我高中的年纪第一,任何科目都不费力啊,做所有作业,试卷效率都是最高的,速度最快的。所以题海就是训练大多数非天才学生。你见过几个年纪第一是书呆子,都是玩啥啥精  
  作为一个老师,我来说说我的看法吧,在我小的时候也听说欧美的素质教育如何如何,他们放学如何如何早,,后来当了老师越来越发现,每个国家的国情不同。为什么我们国家的数理化学的那么难,在建国的初期,百废待兴,高难度的数理化是是最快速的筛选出理科尖子的方法,他们以后是科学家,建筑师,会为国家建设带来最根本的发展。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我国现在的经济发展起来了,开始注重人文艺术的发展,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认真的想过现在的中高考改革,语文分数的提高,英语数学物理化学的难度在下降,除了更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之外,实际是开始注重人文学科的发展。  非常赞同之前有人说的家长是孩子的起跑线的说法,北京中考将史地政生纳入了中考范围,采取史地政生(化)物,选三门参加中考的政策,这其实是非常考验家长对孩子未来规划和眼光的,如果孩子要选择理科,很多大学的专业是标注出需要物理或化学成绩的,家长有没有专注过孩子的优势和兴趣,对于初中生来说,对自己的未来是很迷茫的,如果家长不提前做好功课对孩子客观的分析,和孩子一样临时抱佛脚那就是短视。很多家长对学校留的和家长一起完成的作业非常反感,认为老师把活儿都交给家长干,其实家长和孩子完成作业是对孩子学习的了解,也是增进亲子关系的方式之一。  还要纠正楼里一些人的认知,现在的课堂模式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小组合作谈论的方式也很多,别的地方不敢说,北京的中小学每学期都会进行研学活动,到外省市走一走,增长见识。学校的课外活动也不少,而且现在的孩子获取知识的途径多,也很棒,并不是爱读书的学习方式。  不管是欧美还是中国,不管是什么样的教育方式,都只有四个字:殊途同归,不管选择什么样的教育,都只有努力才能前进,欧美私立学校的学生并不轻松,努力是全世界成功的真理。  
  @上官云秀
20:20:31  @买十赠一
18:27:25  很多人讲素质教育,我觉得我第一楼已经说过了,素质教育是非常耗钱耗时间,而且需要家长本身有很高的学识水平  减负不等于素质教育。  如果...  -----------------------  课外班也是有价格的,不是你付了钱在读就是课外班了,有的几十块钱一节,有的却是几百块一节,你说能一样吗?就如我女儿在学画画吧,几十块一节的就是在我以前同事开的美术培训班学,学完回家。而我女儿学的要100多块一节,虽然每次去学也都是回家,但他们有循序渐进的课程体系,而且平台不同。比如最近中东欧文化交流,他们学校就会推选一部分孩子的作品去交流展览,这对我女儿来说也是一个竞争和展示的机会。
  其实,国内公立学校义务教育,爸妈不管也会很惨的。我在乡镇教一年级,班上47个孩子37个留守,大部分都是父母外出打工,爷爷奶奶不识字带着,作业不做,不懂,没人辅导,只能我们利用课间,中午补。下午放学很早三点五分,所以在校能补的时间也有限。以前有负责的老师放学后义务留学生补,家长还怪老师耽搁他们回家了说老师教得差才放学补。所以我们的孩子们成绩和城里孩子差距挺大,城里就是规定家长必须辅导作业什么的  
  马克  
  @ty_17-05-27 23:53:25  其实,国内公立学校义务教育,爸妈不管也会很惨的。我在乡镇教一年级,班上47个孩子37个留守,大部分都是父母外出打工,爷爷奶奶不识字带着,作业不做,不懂,没人辅导,只能我们利用课间,中午补。下午放学很早三点五分,所以在校能补的时间也有限。以前有负责的老师放学后义务留学生补,家长还怪老师耽搁他们回家了说老师教得差才放学补。所以我们的孩子们成绩和城里孩子差距挺大,城里就是规定家长必须辅导作业什么的  -----------------------------  那是学生能力不足,我女儿从读书开始,我就没有管过一天,也没有辅导过一次(不对,辅导过一次,时间题目,拿着家里的钟辅导了2-3个小时,还是一头雾水,我无奈的放弃了,到今天,在高中重点班里,中考全市9千多人排进100名左右,但是你问他现在几点,还要等5秒。得算。)
  对,数学交给你一种思考问题得到答案的思考方式。-------一个曾经的高考数学满分获得者所感
  顶楼主。中国现在的“题海战术,唯高考分数看”可能是有些问题。但是它是目前最适合中国国情的教育方式。如果中国现在搞什么“素质教育”的话,那结局就是已经很固化社会接被更加固化。寒门再也出不了贵子,现在这种教育体制,我们至少还是能看到普通家庭的孩子通过努力考上清华北大,复旦,上交大之类的好学校而走出来了涛哥,李彦宏等等寒门贵子。如果是素质教育,我们这些普通家庭的孩子就会彻底输在起跑线上了。
  说句实话 欧美的教育更在乎培养天性 这样的体制比较适合培养天才,但是忽视基础教育,这样天分一般的人就很难后天崛起
  因为基础性的东西早就被天才熟透了
  @莫力庙嘎查村
13:51:41  我发现楼主发的帖质量都挺高的,探讨的都是一些基础的本质的问题,正是这些问题,如果处理好了,人生的根基就夯实了  -----------------------  +1  学习了
  @qqyouxiqisiren2
23:09:28  作为一个老师,我来说说我的看法吧,在我小的时候也听说欧美的素质教育如何如何,他们放学如何如何早,,后来当了老师越来越发现,每个国家的国情不同。为什么我们国家的数理化学的那么难,在建国的初期,百废...  -----------------------  +1
  @买十赠一
08:21:22  楼上有人居然说学校学的东西没有用  天啊,怎么可能没用,太有用了好不  语文,教你认字,诗词歌赋文言入门,让你有基本的书面核口头表达能力,如果将来想要研究中国古典哲学,也有了基础  英语,...  -----------------------  这个写的真好 第一次看到这么评价数学的 才知道数学的魅力这么大
  完全赞同楼主,任何一门学问或技能,都是要踏踏实实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素质教育只适合高知有钱阶层,普通老百姓金钱和知识水平跟不上也谈素质只会害自己孩子。
  楼主写的真棒,有理有据有节  
  然并卵,都是些考试机器,没有创造能力,没有质疑精神,注定是好奴才一个。
  赞楼主,我觉得我们国家现在推行素质教育有点矫枉过正了。不敢给孩子留太多作业,不敢让孩子在学校多待。表面上是给了孩子更多自由时间,但实际上人都是有惰性的,未成年人更是如此,给了他们更多的自由时间就意味着缺少了对他们的管束,除非父母花大价钱在课外继续让他们学习,这又增加了家庭负担,对家庭条件不好的孩子来说是个灾难。所以我们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在教育上却像人口少的发达国家学习,慢慢的也会变成大面积庸才和蠢材爆发式增长的局面。看看现在多数家长的论调就知道了,都是要孩子快乐学习的。要不就是批判老师,批判教育制度的,这种思维一旦发酵,几十年以后才会看到恶果。然而想补救可就难之又难了。  
  马克。
  这个帖子发到国观,评论绝对会两极分化。
  中国的大学教育严重对不起基础教育,那些像衡水,毛坦中学誓师大会,刷题海刷上大学的,在大学又干了什么?出来工作又多少保持了当年刷题的热情?  功利性!如果干一切出于功利而非真正的热情,是出不来精英的。  中国这么多年的高速发展,得益于农村大量的低端劳动力贡献和环境的恶意透支和破环,而非题海战术给中国贡献了大量人才。  中国的高考录取制度和学生培训方式,就是千年科举制度的延续,换汤不换药,还有是优质教育资源稀缺的情况下迫于无奈对学生的一致过度负荷压迫,就是一种笑话。  如果这种东西都有人赞美,那么裹小脚和太监都可以死灰复燃了。
  看的出来,楼主是认真思考过的,论点论据论证都不错。  现在所谓的素质教育,那些天天叫嚣素质教育的人,也不知道所谓的素质教育究竟是什么,所谓的减负,目前也只是减了学校和老师的负,家长反倒更累了,整天到处送孩子去培训班,时间金钱,都是一个很大的压力。  你说素质,你觉得钢琴十级,和一个农村的孩子会种地,哪个更有素质?  我觉得好像并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但是钢琴十级,会被素质论者当做素质的体现(前些年,好像钢琴十级,高考还加分),而会种地,却只能成为的被人可怜的证据,
  说得好,现在的课改也好,素质教育也好,走偏了!
  有道理。
  有利有弊吧,中国的应试教育,特别是高考有些太过头了,小孩基本除了读书啥社会实践的时间都没有了,一切为了考试为了成绩,跟你说的澳洲公立学校是两个极端,都不太好。  应该要综合一下。
  基础科学的重要性
  谁说从小学打好基础,一直到高中毕业甚至大学毕业,系统化学习过知识的人说工作后没有用或者用不到,说不好听那是你做的东西太低级了,打打字做个表格文员类的事情小学毕业的培训下都可以。但你能想象仅靠小学知识和文化能做什么工程师、设计师、医生之类的工作么?
  @上官云秀
20:32:03  越是到了自己孩子上学的时候就越焦虑,为什么要那么早放学呢?真的做到了减负吗?做到了素质教育吗?感觉并没有啊,学生放了学还得奔赴各种补习班,素质教育也不是一句话的事,家长的素质都没达到,何谈学生的素质教育。感觉现在中国的教育界也是很浮躁了!老师不想着怎么搞好学生教育,想的反而是怎么样在学校外面捞钱!可能有的人会说老师就不是人了?就不该想挣钱了?我觉得“高薪养廉”这句话同样也可以适用于老师这个职......  -----------------------------  @牛多头怪
22:32:21  其实这真没什么,小学3点以后,一般都是活动课时间,有些好学生早就开始写回家作业了。我女儿现在高一,她小时候是4点放学的,回家99%的日子里是在玩电脑。我们每周只补两课,2小时,周六一小时作文,周日一小时奥数还不让补课老师留作业。  他们班某男生给老师打小报告xxx(我女儿)天天上网玩游戏,他们班主任说,你要是成绩年级稳定前五,我亲自找你们家长说,让你也玩。  六年级开家长会,校长说马上小升初了,......  -----------------------------  吃完饭了,认真的回复一下@牛多头怪  先生  在网上炫耀孩子的人啊,会给大家出一个难题,就是别人很难反驳你。因为感觉反驳你就像否定孩子似的,很容易误伤孩子,还容易显得反驳你的人心理阴暗,看不得孩子好  但是我还是要质疑你一下,关于你说的你家孩子练羽毛球,跆拳道的事情  首先我承认,你说的肯定有很多真实的地方,最起码孩子的学习成绩是真实的,你的孩子也确实优秀  但是关于孩子的运动方面,你说的有水分,而且你对孩子的培养确实赶不上孩子的资质  对于一个为孩子骄傲喜欢炫耀孩子的父亲来说,你开始写了那么多孩子成绩多优秀的事情,给了很多细节,比如具体的成绩数字125分以上,孩子的排名,孩子轻松掌握课堂知识所有在家的时间99%在玩电脑,学校老师的反应辅导班老师的反应,甚至同学打你孩子小报告,老师维护这种小事你都拿出来说了,有细节有数据,有事例还有人证,我们有理由相信你说的是真的  你也说了孩子上奥数班还有什么辅导班。如果你家孩子体育项目真的练得那么好,一个爱炫耀孩子的父亲第一时间只字不提,不正常。  在我说了练体育很重要之后,你也只是说女孩子不要腱子肉,依然没提你孩子体育练得多么好,这不正常  在我再次反驳腱子肉的说法后,你才说了两句孩子羽毛球和跆拳道练得好。  好,那我们来分析你说的这两句,大有玄机。  你说孩子四年级时练羽毛球,那就是说孩子练羽毛球最多不过一年。因为如果练了两年三年,你一定会细节说明,而不是简单说四年级时练过。至于教练说孩子有天赋,可以送去体校,比较大可能是孩子体格身体协调性运动能力反应能力不错,适合练体育,跟我们通常意义上理解的运动天赋有区别。  你说的跆拳道更有意思了,我不知道蓝带紫带是怎么评定的。但是你说的孩子在南京举行的全省同龄孩子友谊赛中没输过。这个没输过很有意思。  我们从字面理解,没输过,就是每一场都赢,接连晋级打入决赛,然后继续赢,最后拿了第一名,冠军。那一个为孩子骄傲的家长会说,我家孩子是浙江省某年龄段跆拳道比赛冠军,或者第一名。如同你前面说孩子学习成绩的风格,用细节数据说话。  但是你没有,你没有说冠军,没有说第一名,而是用了一个很暧昧的词,没输过。这个表达很有意思,用一个否定词“没”,加一个贬义词“输”,来表达一个正面意思,而且是父母这样形容自己的孩子。那我们有理由认为,即便是自己家孩子最好的父母眼里,你对自己所描述的这个事情,潜意识里是怀疑的,不自信的,所以你不说冠军,不说第一名,而是说没输过  那我们推测,你孩子不是在浙江省官方大规模的跆拳道青少年组比赛中获得冠军,而是在一个所谓的全省友谊赛中没输过,这个友谊赛谁举办的,多少人参加,有多专业和权威,你没说。如果值得说,你一定会说的。毕竟你连辅导班老师跨你孩子的话都拿出来说了。  还有一点,一个受过专业训练,跆拳道紫带孩子的父母,一直纠结腱子肉的问题,这不合理。要知道,在我上大学的第一节体育课上,我们体育老师就说了,女孩子不要担心练体育练出明显的肌肉块,也就是你说的腱子肉,因为那很不容易,要大量训练,不能吃盐,吃鸡蛋只能水煮还不能吃蛋黄,只能吃水煮鸡胸肉,有些健美运动员甚至要吃激素才能练出肉眼可见的肌肉块。我不是健身运动达人,偶尔看一些运动健身的书和博客,类似的知识也出现了不止一回了。如果你的女儿真的接受过专业的跆拳道训练,教练不可能不跟你解释这个问题。  最后,就算你女儿体育真的练得很不错,你自己说了,她在家99%时间玩电脑,这就是家长的能力和对孩子的培养没有跟上孩子的资质。否则的话她不应该是在家玩电脑,最起码也该玩一些更有意义的游戏,音乐跳舞画画,围棋象棋,哪怕看书也是好的  在你女儿已经轻松掌握学校知识,考试名列前茅的前提下,你还送她去赶不上她学习水平的辅导班,只是为了减少她玩的时间?最不济也可以鼓励她学更高阶的英语啊  普通家庭没有能力培养有资质的孩子,是很正常的事情。作为家长意识到这个问题很痛苦,但还是要面对现实。因为面对是改正和进步的第一步  其实这也没什么,我小时的家庭环境也没有挖掘出我的潜力。我小学六年级在亲戚找翻出一本厚厚的奥数辅导书,一个暑假的时间在家里用粉笔写写画画研究完一整本。小时候闹着想学琴,没有条件学不成。  初中的时候在完全没有奥数辅导的情况下,裸考代表学校参加全国奥数考试,拿了国家级三等奖。然而,也就这样了  九零年代的农村没有奥数辅导,没有琴棋书画才艺训练班,什么都没有,成长都靠自己,很正常,接受事实就好  PS 你女儿很优秀很聪明
  好帖子,很多好观点,顶一下  
使用“←”“→”快捷翻页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翻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