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芬名作古代生日诗词词

温庭筠诗词赏析_鉴赏专题_名作鉴赏_中国网络文学联盟
您的位置:> > 赏析文章数:17 浏览:;今日:3     
温庭筠诗词赏析 文章列表(按日期排序)
唐代诗人、“花间派”词宗——温庭筠诗词作品赏析。
 ※  (唐圭璋,,1906)菩萨蛮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峨眉。弄妆梳洗迟。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贴绣罗襦。双双金鹧鸪。此首写闺怨,章法极密,层次极清。首句,写绣屏掩映,可见环境之富丽;次句,写鬓丝撩乱,可见人未... ※  (肖旭,,2764)五代后蜀赵崇祚辑录了晚唐五代时期温庭筠、皇甫松、韦庄、薜昭蕴、牛峤、张泌、毛文锡、牛希济,欧阳炯、和凝、顾敻、孙光宪、魏承斑、鹿虔扆、阎选、尹鹗、毛熙震和李洵十八家词五百首,编为《花间集》十卷。这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词... ※  (赵庆培,,1619)捣麝成尘香不灭,拗莲作寸丝难绝。红泪文姬洛水春,白头苏武天山雪。君不见无愁高纬花漫漫,漳浦宴馀清露寒。一旦臣僚共囚虏,欲吹羌管先汍澜。旧臣头鬓霜华早,可惜雄心醉中老。万古春归梦不归,邺城风雨连... ※  (刘学锴,,2009)曾于青史见遗文,今日飘蓬过此坟。词客有灵应识我,霸才无主始怜君。石麟埋没藏春草,铜雀荒凉对暮云。莫怪临风倍惆怅,欲将书剑学从军。这是一首咏怀古迹之作。表面上是凭吊古人,实际上是自抒身世遭遇之感。... ※  (蔡厚示,,1293)铁马云雕共绝尘,柳营高压汉宫春。天清杀气屯关右,夜半妖星照渭滨。下国卧龙空寤主,中原得鹿不由人。象床宝帐无言语,从此谯周是老臣。这是一首咏史诗。诗题表明诗人是路过五丈原时因怀念诸葛亮而作。五丈原... ※  (阎昭典,,2009)江海相逢客恨多,秋风叶下洞庭波。酒酣夜别淮阴市,月照高楼一曲歌。作品大意写浪迹江湖的诗人,在秋风萧瑟的时节与一位少年相遇。彼此情味相投,但只片刻幸会,随即就分手了。诗人选择相逢又相别的瞬间场面来表现“客... ※  (刘学锴,,1229)古坟零落野花春,闻说中郎有后身。今日爱才非昔日,莫抛心力作词人。温庭筠的七律《过陈琳墓》,是寄慨遥深、文采斐然的名作,他的这首《蔡中郎坟》则不大为人注意。其实,这两首诗虽然内容相近,艺术上却各有千秋,不... ※  (周笃文,,831)咸阳桥上雨如悬,万点空蒙隔钓船。还似洞庭春水色,晓云将入岳阳天。这是一首对雨即景之作,明快、跳荡,意象绵渺,别具特色。咸阳桥,又名便桥,在长安北门外的渭水之上,是通往西北的交通孔道。古往今来,有多少悲欢... ※  (刘学锴,,1716)冰簟银床梦不成,碧天如水夜云轻。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诗的题目和内容都很含蓄。瑶瑟,是玉镶的华美的瑟。瑟声悲怨,相传“泰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悲,帝禁不止,故破其瑟为二十五弦”(《汉书。郊祀志》... ※  (刘学锴,,1192)溪水无情似有情,入山三日得同行。岭头便是分头处,惜别潺湲一夜声。化无情之物为有情,往往是使平凡事物富于诗意美的一种艺术手段。这首短诗,很能说明这一点。诗中所写的分水岭,大约是今陕西略阳县东南的嶓冢山... ※  (张志岳,,1219)西溪问樵客,遥识主人家。古树老连石,急泉清露沙。千峰随雨暗,一径入云斜。日暮鸟飞散,满山荞麦花。这首诗没有直接写卢岵,也没有直接写作者的心情,而是只写卢岵处士山居的景色。通过山居景色的描写,反映... ※  (刘学锴,,1007)香灯伴残梦,楚国在天涯。月落子规歇,满庭山杏花。在五、七言绝句中,五绝较为近古;前人论五绝,也每以“调古”为上乘。温庭筠这首五绝,却和崇尚真切、浑朴、古澹的“调古”之作迥然有别。它的意境和风格都更接近于词... ※  (霍松林,,1201)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这首诗之所以为人们所传诵,是因为它通过鲜明的艺术形象,真切地反映了封建社会里一般旅人的某些共同感受。商山... ※  (赵庆培,,1141)荒戍落黄叶,浩然离故关。高风汉阳渡,初日郢门山。江上几人在,天涯孤棹还。何当重相见,尊酒慰离颜。诗题为“送人东归”,所送何人不详。看诗中地名都在今湖北省,可知是温庭筠宣宗大中十三年(859)贬随县尉之... ※  (刘学锴,,1651)苏武魂销汉使前,古祠高树两茫然。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回日楼台非甲帐,去时冠剑是丁年。茂陵不见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川。苏武是历史上著名的坚持民族气节的英雄人物。武帝天汉元年(前100)他出使... ※  (施蛰存,,3747)温庭筠,太原人,字飞卿,太宗时宰相温彦博的后裔。他和李商隐同时,可能稍长几年。他的诗,风格与李商隐相同,当时便齐名并称为“温李”。他的身世遭遇,也和李商隐很相似,同是为令狐綯所压制。虽然新旧《唐书》都有他的传记,可... ※  (施蛰存,,3073)贺黄公《载酒园诗话》曾把李商隐、温庭筠二人生平的长短得失做过比较。他说:诗歌笺启,二人都不相上下。李商隐有文集流传,温庭筠却没有。温庭筠有词,李商隐没有。李商隐进士及笫,有科名;温庭筠没有。温庭筠有一个挣气的儿子,...
共 17 篇文章  首页 尾页 页次:1/1页  48篇文章/页 转到:第1页
当月文章排行 ※  35 ※  32 ※  32 ※  32 ※  28 ※  27 ※  25 ※  20 ※  18 ※  18 ※  17 ※  17 ※  17 ※  13 ※  11 ※  10 ※  10
名师点评专辑
最新推荐文章暂时无推荐文章山西省食用菌协会
   |      |      |      |      |      |      |   
联系人:李艳
邮 编:030801
地 址:山西省太谷县山西农业大学    食用菌中心59号信箱
您现在的位置是: & 蕈菌文化
中国古代诗词中的咏蕈菌名作(三)
&&& 宋代以后,蕈菌美食已成为当时人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咏颂蕈菌的名篇佳作迭出,另有一番情趣。“谁将紫芝苗,种此搓上土。便学商山翁,风餐谢肥q。”(注:阆凤苑是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宋代理学家朱熹《紫蕈》)一诗以刚出生五个月的的肥嫩羊羔肉作比,将紫蕈的鲜美风味描绘的色香味俱佳。“闻说阆凤苑,琼田产玉芝;不收云表露,烹瀹讵相宜。”(朱熹《白蕈》)则描绘出了人们品尝玉芝的惬人享受,意境盎然。“三年北馔饱荤,佳蔬颇忆南州味,地菜方为九夏珍,天花忽从五台至。”(南宋朱弁《谢崔致君饷天花》)则表达了诗人出使金国,在漠北羁留十六载,由故人相赠天花蕈勾起的浓浓乡思之情。“空山一雨山溜急,漂流桂子松花汁。土膏松暖都渗人,蒸出蕈花团戢戢。戴穿落叶忽起立,拨开落叶百数十。蜡面黄紫光欲湿,酥茎娇脆手轻拾。色如鹅掌味如蜜,滑似b丝无点涩。伞不如笠钉胜笠,香留齿牙麝莫及。菘羔褚鸡避席揖,餐玉茹芝当却粒。作羹不可疏一日,作腊乃堪贮盈笈。”(南宋杨万里《蕈子》)则将雨后林中蕈菌的蓬勃长势、村人在林下忙于采集的劳动场景以及蕈菌的美味描写的绘声绘色,极具艺术感染力。这首诗影响颇深,以至明代,变迁还用一首《菌子诗》:“松花冈头雷雨急,坡陀流膏渍香汁。新泥日蒸气深人,穿苔破藓钉戢戢。如盖如芝万玉立,紫黄百余红间十;燕支微匀滑更湿,顶筐盛之行且拾。夭随杞菊漫苦涩,采旧笔之脱巾笠。桑蛾楮鸡皆不及,嫫菇天花当拱揖。盐豉作羹炊玉粒。先生饱饭踏晓日,更遣樵青竹负芨,…”以原韵与之遥遥相和,意趣盎然。& &&& “世g生物共五,菌物m微多益友;f紫千t菌蕈地,千姿百B遍神州。朽壤之上有菌芝,不知晦朔激情留,出生泥土m不染,集Y菌zI新猷。”(雪莱 杨新美译)。直至今日,蕈菌也一直为人们所重的山野珍蔬,蕈菌美食文化在中华上下五千历史长河中散发着浓郁而独特的清香。(山西农业大学食用菌中心 刘靖宇博士 文献资料主要来源于黄年来《中国食用菌百科》、常明昌《食用菌栽培》以及百度百科中已有的文字记载)
Copyright & 2010 - 2014 山西省食用菌协会 版权所有;制作/维护: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生日诗词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