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现在大二刚结束cfa一级准备多久大三,专业是财务会计,cfa一级准备多久在大四考CFA,教授想让我去他那里补习,要花近3.5

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考CFA level 1的一点心得
下载积分:998
内容提示:考CFA level 1的一点心得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18|
上传日期: 15:41:40|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考CFA level 1的一点心得
官方公共微信2012考经 CFA一级考试经验总结 v2.0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2012考经 CFA一级考试经验总结 v2.0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
金融第一考CFA经验谈:准备充分,回报优厚
  高回报、高收入的金融业,一直是职场热门行业,而有着“全球金融第一考”之称的CFA考试,被公认为耗时耗力但极具回报价值的投资。目前,CFA考试报名工作已全面启动。 
  最大的诀窍是尽快投入考试 
  俗话说得好:机遇偏爱有准备的人。报考CFA,除了夯实自己的英语基础外,最大的诀窍就是尽快地投入考试。 
  对考试内容要掌握之外,对考试题型、评分标准、通过标准甚至考场特点也要有一定的了解,这些信息对于通过考试都会有比较大的帮助。 
  由于CFA是用英文作答,英语成为很多人面临的难题。说实话,刚报考CFA的时候,我也担心过自己的英语,不过有个考二级的朋友对我说:“英语嘛,无他,唯手熟耳。”这句话对我的激励很大,到现在我都一直很感激这位带给我信心的朋友。半年以上的刻苦学习,绝对足够弥补英语的不足。有些朋友询问哪里有中文版的教材,这个大可不必,只有平时硬着头皮多练习,才能在考场上得心应手。 
  还有人认为自己基础不好,想做上两三年的准备再投入考试。这里我想劝告这些朋友,最多进行半年或者一年的准备,尽快投入考试。因为只有在备考中,你才能知道考试到底考什么和自己哪方面的知识缺乏,这些都是平时看书所体会不到的。不要怕第一次考试不能通过,相比之下,拖延时间和浪费机会才是更可怕的。 
  至于准备时间的长短,我觉得也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答案。国外论坛上有些人说自己只看了两个星期书就能过,也有复习了一年过不了的。这个问题和你的金融基础、英语能力、投入的时间和精力甚至重视程度都有关系,不可一概而论。总之,相信天道酬勤,我身边考CFA的兄弟,还没有哪个经过了系统勤奋的复习而考试失败的案例。即使英语不好,没有什么金融基础,我觉得一年时间也足够了。时间不是大问题,关键看你怎么投入。 
  不能让错题一错再错 
  Obella 刚通过一级考试 
  CFA一级准备的时间因人而异。有没有基础,工作是否相关,每周能拿出多少个小时,都是重要因素。有的人准备一两个月,书翻一遍,也过了。每个人背景不同,就好像减肥一样,有的人要很辛苦地运动,有的人却怎么吃都不胖。正确估计自己的水平,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并且及时调整,非常重要。 
  我认识一个学姐,是去年考过一级的。她说她只做了一套题就去考了,题不在多,在于你真的明白每道题为什么错或为什么对。我听了她的建议,看书看得比较仔细,而且看了两遍。只有多做些题,才能在考场中熟练运用。 
  样题里不会有考试题目,但是考点绝对会有。所以那里面做错的题,如果有不了解的地方,一定要回去翻书,把前后几页都看看,弄明白。例如有道题中的答案提到一个术语,我几乎没什么印象,虽然就那一道题来讲,那个术语不影响选择,还是要去弄明白究竟是什么。我当时想既然出现了,就说明很重要,又去看了几遍。考试时上下午一共出现了七八道与之相关的题,如果一知半解,估计也只能答对25%。 
  对于所有做过的题,我把不会的和拿不准的都做了记号,临考前一天又看一遍,事实证明这一遍很有用,印象加深了。 
  至于时间的把握,虽然平均每题1分半钟,还是要注意合理分配。有些部分比较费时,所以要从其他地方省时间出来。拿不准的题目先放在一边,如果有时间再检查一下拿不准的题,做不完也要在最后两三分钟的时候涂完答题卡,不要弄到连猜答案的时间都没有。 
  链接 
  CFA考试形式和内容 
  考试形式 分为LevelⅠ(一级)、LevelⅡ(二级)和LevelⅢ(三级)三个阶段,考生必须通过前一阶段才能参加次一阶段考试。并且须在3年内通过第一阶段考试,并在7年内完成三个阶段的考试。 
  考试内容 主要包括伦理和职业标准、财务会计、数量技术、经济学、固定收益证券分析、权益证券分析、组合投资管理。 
  LevelⅠ考试题型为选择题,内容基本以投资原理和投资工具为主;LevelⅡ、LevelⅢ以案例分析和多项选择相结合,各占50%,着重考核在实践中综合运用投资原理的分析、决策能力,其中,LevelⅡ主要考查资产评估能力,LevelⅢ考查组合管理及资产分配能力。 
主讲:设计在线培训
主讲:李科
博客推荐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名师视频访谈
京公网安备号
CERNET Corporation& 1 / 22 页
用户等级:小学五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135 小时
等级:小学五年级
<em id="authorposton15-10-26 19:16
查看: 15428&
本帖最后由 率锅 于
19:21 编辑 2009年秋季,女儿决意要出国读高中,原因是她觉得进入高一后,整天依然还是刷题。我们全家开始跟几个大的留学中介寻求出国之路,但因为,当时女儿没有SSAT成绩和托福成绩,人家根本解决不了。此时,也是幸运,深圳一研究生朋友说有位朋友的孩子就去美国读高中了,也没要这些成绩。于是我们便去深圳做了详细了解,接触了那位孩子家长,从此接触交换生项目,觉得确实很适合我们工薪家庭,住美国爱心家庭,安全、可靠、而且费用还不高。于是回来后一周把所有材料按机构要求搞定,2010年春节前赴美去读高中。家庭和机构派人去机场接了女儿,女儿安全到达美国。开始了她的美国教育生涯。高中还算顺利,除学业外,还参加各种活动,认识了很多美国朋友,收获不小。并以全A成绩毕业,同时所修的6门AP课得全A。接着申请美国大学,最后进入亚特兰大的emory大学读商科。现在大四,明年毕业。现已经取得普华永道的工作OFFER,明年直接留美工作。女儿经历了很多,现将今年刚刚经历的实习找工作这方面的体验与大家分享交流一下,希望对大家有一点启发或帮助。
我认识二个女孩,一个是商学院研究生毕业/进入DTT,另一个大三暑假/收到PWC的offer
用户等级:小学五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135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5-10-28 15:28
(二)纠结、犹豫与挣扎 这些年来,因为孩子有出国学习的打算,也因为受周围一些送孩子出国同事的影响,我对孩子的成长道路一直格外关注。特别是对美国教育的先进性、科学性、人性化早有一定的了解,希望女儿有一天能有机会去接受世界上最好的教育。只是觉得送太早了,安全上让人没法不担心,经济上也难堪重负。再就是当时在我看来,相当重要的一点,就是觉得作为中国人,还要是有基本的中国文化的底子,不背祖,不忘本,太小了出去,容易价值观异化。女儿说我理解得有偏差。她说,自己从小在中国,在父母、亲人身边长大,中国人的价值观该形成的都潜移默化形成了,现在学校给孩子的东西大凡都是有关升学的,功利的,并不是我们期待的那样。而美国高中生的校园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全面开发孩子潜能的,培养社会责任和实践能力的。我深入了解之后,发现真的是这样。如果有一条路,能使未成年的女儿受到全面的监护,确保孩子的安全,我们在经济上又负担得起,那么作为其父母,能给孩子创造一个更好的发展平台,让她各方面潜能都得到更好的挖掘和发挥,更有利于未来的发展,这比起每天在她身边吃喝拉杂全方位地照顾她,是一种更深厚的爱。所谓“三等家长管吃喝,二等家长抓学习,一等家长定方向”,看来是有道理的。但真要把孩子送出去学习成长,却需要当家长的,特别是当妈妈的,狠下心来,勇敢地去承受与孩子分开带来的种种伤绪。这期间,读到毕淑敏的一段话,深深触动了我。她说:每个孩子生下来就应该有自己的未来。他(她)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孩子只有离开了父母,才能真正地成长,就象需要断脐一样。远走了,我们要惦记,要担心,甚至要痛苦,但那是我们自己的感受,和孩子无关。一个伟大的母亲,是那种能勇于克服这些自我感受,让孩子走上更美好人生的人。在对孩子无私的爱面前,理智终能战胜感情。我暗下决心:放飞孩子。给她选择上的自由。
用户等级:小学五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135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5-10-26 19:45
先来分享一下女儿的第一篇NET WORKING 的价值与能力培养& && && && && && && & 讲讲在美国找实习之一& && && &“大三”对于商学院的学生来说仿佛是一场战争的开端。用这样的描述,虽然略显夸张但又不乏真实。刚上大学的时候,我从来没想过申请学校的商学院,一直觉得本科学商无用,还不如花点时间多学些人文的东西,提升一下个人素养。然而,这种想法的改变源自于大二时我参加的一个学校的networking event。在活动上,有很多来自各大企业的校友和我们分享他们的经历,同时也在活动后与我们进行自由交流;出色的学生往往可以给校友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无疑也奠定了以后找实习或工作时校友推荐的基础。也是那个时候,我才发现自己在networking这方面很弱,和一群同学围着校友聊天时很少能插上话,好不容易有机会了又总觉得大家问的问题都差不多,完全不知道要说点什么 。后来,我几乎用了整个大二的下学期 去参加各种networking event,有意识的锻炼自己这方面的能力。渐渐的,我开始有了毕业后直接工作的想法。考虑到networking的重要性,我把目标定在了商学院。& & 大三一开学,学校的公示栏已经列出了不下100条各大公司的招募信息,截止日期、各项要求,等等。同时,商学院的老师们也开始忙碌的催促学生写简历和求职信,并鼓励我们跟写作中心的辅导员们一遍遍修改,直到完美。因为大二时提前做了很多功课,在大三前的那个暑假我就已经把简历准备好了,并让一些工作了的美国朋友给我提了一些意见,做了修改。可能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大三一开学我就拿了不少的面试,而很多非常优秀的同学可能因为没有及时准备好简历,很可惜的错过了这些机会。然而,对于那时的我来说,找实习仍是一场全新的挑战。在摸索的进程中,我也犯下了很多错误 。比如当时我很幸运的拿到了摩根大通投行部的最后一轮面试,但是因为对财务报表和部分金融指标了解的不够彻底,并且没有表现出做投行的决心,最后与offer失之交臂。同样的例子可能还有很多,大部分都是因为经验不够,准备不够充分所造成的。不过,从这些失败或成功的经历中,我也吸取了不少教训,同时也让我对美国社会与它的主流价值观有了更多的认识。& &如果把找实习分成不同的步骤,一切要从networking开始。Networking也就是我们中国人所说的建立人脉。与之不同的是,在美国人脉的建立是可以和任何人开始的。其中最有效的一个途径就是通过校友。很大程度上常春藤在美国大学中拥有着经久不衰的地位,就是因为它的资源庞大、校友杰出,同时校友又会用不同的方式回馈母校,形成一个良好的循环。帮助年轻的在校生就是校友回馈母校的方式之一,他们不仅分享经历,给予建议,同时他们也可以像自己的公司推荐年轻的校友,使得他们在赢取offer中的胜算更大。通常实习的第一轮是筛选简历,如果有任何一项不符合公司要求的话(GPA, 专业,所在年级等等),简历可能直接会被扔进垃圾桶。然而有了校友的推荐,几乎会直接过滤掉筛选简历这一关,直接进入面试。当所有人都networking的时候,完全没有和公司networking过的学生能拿到面试的机会就很小了。& & 跟校友networking可以有不同种方式,比如之前提到的networking event,校友返校分享自己的经历或者为自己的公司做宣传,学生可以通过一对一或者多对一的方式给校友留下印象,并要来他们的联系方式,做后续的联系。或者还有一种途径叫做cold call,就是从学校联系网里直接找到某个公司或者某个行业的校友,发邮件表达自己的兴趣,希望能一起喝杯咖啡或者通个电话来了解他的工作和未来实习机会。然而,cold call并不经常会得到校友的回复,大多数是因为校友本身很忙,或者是他们对招生并不感兴趣。当然,除了校友这个资源,还有很多其他的途径,比如像学校的career center(职业中心)或者是上课的教授,哪怕是陌生人,只要交流得当、投机,都有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机遇。& & Networking一直是美国社会价值的核心,不管是日常交友还是在职业的道路上,人脉都无时无刻不提供着各项机遇与挑战。而这不仅仅只是表现在找实习上,哪怕是工作后,人脉都会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建立人脉这个过程并不难,难的是刚开始的尝试与磕绊。我经历过无数次networking时的尴尬,无时无刻的不在把自己的最弱项展示在人面前。想在短短的十几分钟内就给人留下很好的印象,让对方喜欢自己,尤其对于英语不是母语的我们来说无疑是一项巨大的挑战。然而,在不断学习、锻炼、尝试后,我们总是会一点点成长,慢慢变得自信,同时networking也很自然的成为了生活中的一部分,不再让人胆战心惊。想要以后更快的做好networking,现在就要重点注重自己在communication(沟通)这方面的能力。“沟通”表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是叙述问题的能力,可以是和家庭或者朋友之间的交流,更重要的是培养自己的思维、认知能力和总结与表达能力。只能在平时一点一滴地踏实积累,多找机会锻炼,才会为日后成功奠下坚实的基础。
用户等级:高中一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930 小时
金币:3336
<em id="authorposton15-11-2 07:47
新初二家长 发表于
00:47STEM,国内读,还是留学读,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学费问题,不讨论,属于周瑜打黄盖本科留学,一般是适应期3多少直接读本科的拿不到美国实习,被迫读研或回国,家里有毕业了的孩子心里都有数,包括前二十的大学。这些孩子和abc不在一起玩.都是中国人一个小圈子。这是普遍现象。国内也有好的IB,Alevel学校,出国读英美高中所学内容也没那么水。家里条件有限读到本科毕业再到国外读研也无可厚非,但如果条件允许,孩子在国外读四年高中是不错的选择。
请仔细阅读前面的回帖
用户等级:首席版主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13027 小时
金币:102659
<em id="authorposton15-11-3 08:04
本帖最后由 文化大革命 于
08:13 编辑 中式教育继承多,批判少,干货多,水货少。西式教育继承少,批判多,干货少,水货多,这是大家普遍的认识。为什么会是这样呢?这是由于国家战略决定的。中国发展主要是消化吸收西方先进技术(还顾不上批判),西方发达国家主要靠创新维持国家发展。1000个学生,西方国家可能培养10个创新人才,90个工程师,其余的出路就是木工车工泥瓦工花匠厨师护士等等(它的教育侧重是保护创新)。中国1000个学生,可能培养1个创新人才,700个工程师(美国副总统拜登讲:中国培养的工程师是美国的六到八倍),其余出路是第三产业。所以就会出现这种现象:中国孩子有创新苗头被压制的,家长骂中国教育是应试教育;中国孩子不适合学习数理化的被压制必须学的,家长骂全民学奥数是毒瘤。同样,西方国家的孩子(尤其是华裔)既不是创新人才又没当上工程师的,也抱怨西方教育麻痹了孩子,偷偷进行了社会分层。所以,你要看好自己的孩子适合哪种教育(不考虑经济因素),或者最佳换轨的时间在哪个阶段,成为创新人才的风险你是不是愿意接受等等。中国在未来很长的时间内,还是会把主要教育资源投入到消化西方在高铁飞机汽车军事基建这些关乎国计民生的领域里,至于对火星天王星的研究,还是留给有创新精神的老美吧!从东西方教育中都能吸收养分的学生,必定会成为一个国际化的人才。
“从东西方教育中都能吸收养分的学生,必定会成为一个国际化的人才”。这个观点比较客观,赞一个!
中国的基础教育+西方的高等教育,很好的组合!
用户等级:小学五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135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5-10-26 21:00
我女儿的人生设计是先在美工作一下,有点工作经历后,准备读个MBA,然后再在美工作一下,争取有高管经历,然后想回国发展。
趁着大四轻松,拿下GRE或GMAT(有效期5年),提前准备
名校商学院MBA,一般是3年+工作经验。拿下资格证书,很重要!中国四大,CICPA/ACCA居多;美国,则是AICPA了
用户等级:小学五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135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5-10-29 08:06
(四)远赴重洋因为女儿申请的时间晚了,当时报的三所学校都没有了名额。只有肯塔基的学校(KCD,现在就读的学校)来了秋季入学的通知。FLAG的刘老师建议女儿去密歇根的一所高中,女儿在网上查看,觉得地理位置和AP课等并不太理想,但我和女儿及孩子爸爸商量后,还是决定先去,8月份再转到KCD。女儿说,正好用这半学期的时间去适应环境,过语言关,8月份的时候,以崭新的状态去迎接11年级的到来。我们也认为,既然决定出去了,就先走出去再说,虽然有了点小坎坷,但毕竟朝着预定的方向。接下来有限的两个多月里,女儿一边利用上午的时间跟住学校的数理化和英语,一边集中下午的时间拣起以前的小提琴、古筝特长,还学了中国结、剪纸等和中国传统文化有关的技艺。其余的时间,专注于美国之音、BBC、英文电影,以提高听力和口语。那期间,她比以前任何时候都紧张和忙乱,但她一直很开心。日,是一个对女儿来说很特别很重大的日子。这一天,她踏上了远赴美国求学的历程。我们送她到北京机场。临别时,我和女儿都没有哭,我对她说的最后一句话是:孩子,妈妈爸爸已经把你送到了和世界同龄人一样的起跑线上,这是我们唯一能为你做的最重要的事情,你能跑多远,我们帮不上,就看你的了!…… 女儿经过两次转机,历时18个多小时,终于在后半夜3点半给我们QQ留言:我见到了FLAG工作人员,家庭也来接我了。感谢上帝!我一直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女儿平安抵达的消息让我在漆黑的夜里第一次默默泪流……
用户等级:首席版主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13027 小时
金币:102659
<em id="authorposton15-10-29 12:52
本帖最后由 文化大革命 于
13:56 编辑 我行我粟 发表于
12:15 孩孑这样拼命、压抑地学习,即便将来上了清北,但孩子真正快乐吗!孩子常和我说:“妈妈,我如此地保持所谓 ...最近有件事情,给我很大触动。今年有个去普林斯顿的学生,RD了斯坦福,RD结束后,斯坦福召集所有(加拿大)被录取的学生来学校走走看看。这个学生讲来了十三四个人,有三四个就根本没露面!这意味着什么呢,打个比方我们都在吃窝头,看着馒头都羡慕,看到包子更是流哈喇子了。可是人家包子吃不完,没看一眼就给扔垃圾箱了。所以还是遵从内心感受吧,窝头其实也很香,包子吃惯了也就那么回事,虽然有点阿Q,但只要尽力了就应该想开点。为什么非要上清华呢,上大连理工大学人生也可以一样精彩,做一个让母校为你而骄傲的,远好过做一个你为母校而骄傲的。
用户等级:高中一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930 小时
金币:3336
<em id="authorposton15-11-2 13:53
本帖最后由 tnzhao 于
15:35 编辑 sunlixin 发表于
13:35 IB及ALevel课程设置是什么?难度如何?与我们的课程比较又如何?既然他们这么好,为什么还要引进我们的教就拿数学为例,IB HL数学是受到全世界顶级大学认可的。学习这个课程,孩子要写一篇TOK( theory of knowledge),对于国内孩子还是很有挑战性的。没听说这个机构引进中国的课程。ALEVEL,AP 课程都有涉及大学的微积分内容。 而且学生根据自己兴趣,对于英国体制的ALEVEL 课程,可以在多门课程中选择自己喜欢的3到4门课程重点学习,直接申请大学。对于IB,详细介绍建议您看:ALEVEL也有不同体系,国内常见的是CIE下面这两个是英国本土普遍采用的。 仅供参考!请您注意“引进”只是在公立学校实验上了一些课程,大部分学生相当于国内的地段生。大家不公开说的事实是英国的公立学校竞争力不强,因为有些学校,课程都开不齐,而一些著名的私立高中有着丰富的课程,体育设施和课外活动供学生选择。有些私立高中都有700年的历史,不要说人家会引进我们的课程。这类学校除了读牛津剑桥比例很高,也受到美国常青藤学校的青睐。
研究的非常专业!
用户等级:小学五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135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5-11-2 16:50
接着分享女儿的故事,下面是她的日记摘录。 & & 来到肯塔基快一个月了,小日子进行的有条不紊。感觉好久都没汇报我的近期状况了,学校里的众多事物让我一下子很难抽出身。终于又是一个双休日,好好喘口气吧~&&=)& & 一切从选课说起。今年我上11年级,也就是中国的高二。很多国际学生来到美国学习都降了一年级,然而由于上学期我在密歇根州读了10年级且成绩良好,所以这次要重读10年级的请求被否决了。。。11年级的重要性,自然是不言而喻。这学期选了6门课,分别是英语,美国历史,乐队,物理,AP 微积分AB(入门),AP 电脑(Java)。数学每一天都有作业,开篇讲的就是极限与导数,课堂速度很快,几乎也不讲例题,所以很多东西都要自己去学。我的数学老师毕业于康奈尔大学(本科),做事井井有条,十分喜欢规划,每周的作业都是他第一个发到网上。物理老师人也十分的nice,不仅批准我去参加Williams College的meeting,还主动帮我印卷子。电脑老师是我最喜欢的老师了,每次在走廊里碰到他,他都会笑呵呵的跟我打招呼,从来不生气,一直很耐心。来到Kentucky,最令我意想不到的收获就是我爱上了英语课。每次的英语课我都特别珍惜,虽然每次老师布置的作业都不少(比如读10多页的讲述美国印第安人文化的文章),但是那种收获和课堂上愈加自信的发表我对文章看法的满足感,让我对每一次的英语课都充满了期待。我的英语成绩一直是A+,就连random quiz(未通知的小考)也是满分,英语老师对我的book review的评论也十分乐观,说我的写作能力十分的impressive,最令我激动的是我的文章还上了展板!再说orchestra,我重新拣起来了我扔掉了5年的小提琴,现在保持每天练1小时,感觉良好。有的时候还会跟Cathy(同在11年级的中国女孩)来个小提琴和钢琴合奏,感觉生活十分充实。 & & 我们每天的作业都会发布到一个专门的网站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账户,可以随时查看自己的成绩和课程表。每个人每天都必须带着电脑上学,因为有的时候我们需要在电脑上写文章然后打印出来交给老师,就连课堂上记笔记也可以在电脑上进行。我的苹果mac系统在这时发挥出了它强大的作用力,帮了我不少大忙。学校还有专门的系统,每个学生及老师都可以登陆First Class查看学校最新动态,及给校内的任何人发邮件。有时候,电脑老师就会把作业信息发到我们个人的邮箱里,时刻保持联系,省了不少麻烦。 & & 最近在学校参加了几个club,分别是community service,multi-culture club, Asian Club,Year book 和 Ambassador Club。但是由于刚刚开始进行,所以没什么太大的成效。不过我已经领到了自己在year book club里的任务,就是照相!收集11年级学生的点点滴滴,然后记录到学校的年录里。还有,前不久参加了Harvard , Stanford,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Duke 及 Georgetown University的meeting。我的感想就是,Stanford的那个人说话太快,但还好大部分还听的懂;Harvard的代表嗓音太沉,说话太快,幽默感太极端,所以根本就没听懂。。。其他几位女士的发言都十分的明晰。发布会后,我还特意与UPenn的代表进行了一次私人对话,并从中得到了一个大惊喜。她说,我申请时在美国读书已满2年,可以享受美国学生的升学待遇,意思就是说,我不用跟国际学生竞争,我的竞争对象就是美国本土学生!并且我奖学金得到的几率要远远大于国际学生!听的我好是感动啊~~~话说到这,我还真要感谢我的host family,他们给了我很多的帮助与支持,他们从来都站在我的角度想问题,给了我那么多的温暖。跟他们在一起,我从来没有负担,也不用想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下周5就是homecoming dance了,家庭的妈妈十分支持我去,她说自己小时候家里经济条件不好,为自己从没参加过舞会而感到很遗憾,所以不希望我遗憾。虽然我对舞会的态度只是tepid,但是还是打算去体验一下。 & & 我觉得现在自己的英语开始大幅度的提高了。有时候我说话速度之快及流利程度把自己都吓一跳,当然快并不是关键,关键是美国人可以理解我。天渐渐的凉了,秋天也快来了。虽然我依旧在无数的作业及sat压力下痛苦的挣扎着,但是我觉得现在的生活十分充实,我也十分的珍惜。Thanksgiving,家庭说要带我出去玩,我问去哪玩,他们说是个秘密。不过我已经能猜出个大概了,可能是要去周围的某个州爬山吧。。。 & & 刚到美国1个月,我觉得我的汉语水平已经在退化了。有时候想不起来某个成语,或者语法仍旧停留在英语上。。。Anyway,现在的我真的很快乐!
用户等级:小学五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135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5-12-4 21:14
关于大学申请的事首先谢谢大家都关心我的大学申请,也谢谢所有在我申请期间给予我帮助的人。不过结果如何,这份心意就很让我感动了。 关于申请的事情,我自己想了很多。今年的申请并不顺利,竞争激烈是一方面原因,准备不足是另外一个因素,自己与别人的差距想必才是根本原因。我早申请的UPenn,对它的申请也是十分重视,但是还是最后被defer(延迟到regular decision)了。我也见到很多+的大神直接就被UPenn拒了,所以我当时没什么可埋怨的,心情也丝毫不受影响。我只是觉得自己没被拒那就代表我有让它喜欢的地方,既然有希望,那就要坚持下去。很多人后来跟我说,我的错误就是在于我不应该早申请UPenn,因为太难进了,要是申请Cornell或Johns Hopkins,被录的几率就很大了。或许他们说的对,无非就是拼个运气大、运气小的问题,但是在我看来,梦想只有一次。就算结果不好,我以后也没什么可后悔的。其实当得知自己最后被UPenn拒的时候,我心里还是很平和的,也不觉得自己当初做的这个决定不对。什么都是经历。好的,坏的,都是让我变的更加强大的。我说我的申请不顺利。结果是一方面,过程也算是很坎坷。刚开始的时候写essay觉得都不错,后来跟有经验的人一交流才发现自己的路子根本不对。申请截止的那前15天的圣诞节,我飞回中国,在我妈的指导下一次次的改。有的时候,我熬到半夜3点去反复修改某篇文章,和各种前辈交流,结果把5个学校的文章(加起来不下10篇)重写,最后完全成了DIY。终于在申请截止前的那个2012年春节联欢晚会上把所有申请提交了。包括2011年的整个10、11、12月份,我边忙校内的功课,边考托福和SAT。今年修了5门AP, 其中还有一个是英语,几乎每一天都有test或quiz。有一次不知忙到什么时候,坐在床上和朋友视频的时候就睡着了,然后发现自己考试还没复习完,就紧张疯了。。。我好多朋友都不明白为什么都senior year了我还要这么努力。其实,哪怕我今年偷个懒,GPA也会维持在4.5左右,至少不可能掉下来。但是我还是不后悔。我觉得这么折腾是完全值得的。一方面我是让大学知道我自己的努力,二方面也是在从这些挑战中不断的提高自己,完善自己。我SAT不能上2150+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我阅读分没上去。平时东西都能看的懂,但是自己的阅读速度不够。没有大量的练习,结果考试的时候就慌,答题就不稳。我今年选择上英语ap的原因也是在于我想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别看我在ap班里和全校英语最优秀的人在一起学习,从平时的作业赏析和展示中,除了我英语用的不如他们地道,在思想水平上我们是不相上下的。上ap英语的课程强度非常大,有的时候我们一天要写3篇文章,每篇文章至少2页纸。或许也就是经过这种“魔鬼训练”,我在第3学期的regular英语中完全是游刃有余。平时如果是3页的作业截止到明天,我一般3天前就开工琢磨了,但是现在我睡觉前的2个小时几乎就能搞定。今天老师还在课堂上读了我写的story,不仅给了我满分还给了我文章很高的评价。我真的是非常开心。不知道是不是我扯远了,不过在别人眼里轻松快乐的senior year在我这里是又艰巨又难过。但是我相信,我有收获,而这些付出全都值得。今年的申请竞争非常非常的的残酷。我眼看着很多优秀的想爬藤的人最后只收到了1、2个offer,有一些更是不得不选择自己的保底学校。或许我不是什么所有的爬藤成功的人,但是我觉得自己也是有着不同程度的幸运。总结了之前自己在申请中的大小问题后,我在另一波截止日期的前一周又选择了4个比较好的学校:Emory, Haverford, WUISL, Wellesley. 其中Haverford和Wellesley是文理学院,Wellesley是女校。尽管这2所都是牛校,但是我还是觉得文理学院的size太小,估计不会太适合我。但是为了保证学校质量,我还是申了。申请截止前一周,我又是换主essay,又是写各校的topic,估计写的文章也不下4篇了,最后也是熬夜赶点提交的。因为当时申请太急,对这些学校的考虑又不是很详细,对于Emory和WUISL我就没报数学专业,而是直接报的商学院。结果永远是这么惊人以外。被Haverford, WUISL, Wellesley等待,但是被Emory录取了。倒是我先前申请的学校,大多数都拒了,所以我觉得自己申请上肯定也是不少的问题。最后我收到了5个等待,除了之前说的3个,还有Brown和Michigan,而最后我只能在Emory和UCLA中抉择。我觉得Emory像自己捡到的一个宝。怎么说呢。。。前一周决定申请的不说,我随便填的一个商学院没想到恰恰是美国本科商学院中最好的之一。但是我还是犹豫。我喜欢UCLA的校园氛围,我更喜欢加利福尼亚,UCLA的学术氛围很强,竞争力大,我觉得有利于自己提高。但是致命点在于UCLA的商学院不对本科生开课。Emory在南部,算是南方的小哈佛,更是亚特兰大的最好的大学,出门就是各种大企业实习机会。但是弱点在于学术竞争力不大,数学项目不够好。尽管自己喜欢UCLA更多一些,但是我也清楚在Emory学习或许会对我更有利。所以,拿到offer后,我就订了一张去亚特兰大的机票,在学校附近找了个宾馆,在机场周围预定了一辆接往返的大巴,最后从纽约直飞亚特兰大了。独自旅行也是个很奇妙的过程。虽然在美国,很多事情看似都是自己一个人在做,但是很多事情还是由家庭和朋友帮忙。倒是这次去亚特兰大是自己一人承担,从订票到租车到宾馆到参观,完全自己搞定,其实有一点点小自豪感~也是这种感觉让自己觉得真的独立了。当然,这次参观的目的并不是训练我的独立性,而是真正的考察Emory。在真正参观的前一天晚上,我自己去了一趟校园。虽然来回走了我不下40分钟,但是却收获甚多。我最先去的就是商学院,但是因为是晚上,找不到教授谈话,我就转悠了一圈照了几张照片。后来我又去了图书馆。我非常喜欢Emory的图书馆,先进的设备,良好的学习氛围……或许也就是在我看他们图书馆的那一刻,我才真正的有点喜欢Emory,不管怎么样,这里也是以后搞学术的根据地啊。。。再后来就比较晚了,大概8点半的样子天就黑了,所以我就回宾馆了。第二天的时候又去参观了宿舍,听了2节课,跟教授聊了一会,尤其是具体的参观了商学院。Emory的数学如我所料果真跟UCLA没法比,但是后来我觉得我妈说的也对,毕竟我不做数学研究,也不用太精益求精。倒是Emory的商学院特别的吸引我。据介绍,Emory商学院的学生几乎每年都会有实习,而大三的那一年更是全力申请在像Bank of America, JP Morgan等国际大公司实习。Coca Cola给Emory捐了9亿美元,所以学生们有良好的资金支撑。学金融的学生可以用学校的钱来做投资项目,并且还有很多的机会海外实习。90%的毕业生毕业后就直接工作了,而且薪水都乐观,很少有人去考研。回到家后,我仔细的想了想。不说最后选择是什么,这一趟访问让我弄明白了一个道理,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道理。一个人上大学的原因是什么?我记得这是Brown的面试官问我的第一个问题。现在我有了一个更加肯定的答案:大学的意义在于提供优秀的机会与资源,不是给每一个人,而是给每一个会利用的人。我想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学校会让申请者写Why UPenn, why NYU, why... 这些essay最重要的目的就是看你会不会利用机会,来为你成功创造最大的价值。我想,一个真正的成功人士除了有志向和毅力外,对未来目标的计划做到了若指掌也是必不可少的。有的人为了创造价值去上大学,有的人为了上大学而上大学。而真正的精英学校挑人之刁的地方就在于他们知道什么样的人能在这个校园里创造出未来最大的财富。或许从申请上来说,这个道理我懂的太晚了,但是从人生的意义上来说,我庆幸我现在就懂得这个道理。事情思考到这个程度,我觉得怎样选择应该是很明晰了。我选择Emory是因为我看重它提供的机会。尽管我更喜欢UCLA,但是我知道Emory会是一个better fit。申请就是这样。世事无常却一切自有定数。Cornell拒我的时候我惊讶:为什么我这么好的成绩+cornell毕业的老师的推荐信,它竟然会不要我?!现在我明白了。仔细想想,Cornell是一个特别学术的学校,它的essay topic都是让我讨论学术兴趣。而我的兴趣其实并不在于学术,而是在于实践,如果换了现在的我,我就根本不会去申请Cornell。因为它不适合我,它不会给我提供最好的机会去实现我最大的价值。Brown waitlist我的原因我也基本明白。它没录我是因为在成绩上我还有短处,但是它不拒我是因为我是个特别有创造力的人。我思维很广,我喜欢创新,而Brown最喜欢的就是创新。在Brown的essay topic里面,大部分都是很有创造性的问题,而我的长处恰恰是他们需要的。总之,我还是觉得自己是幸运的。是一种总是从错误里学到点什么东西的幸运。我也希望每一个看到这篇文章的人是幸运的,至少觉得自己是幸运的。还是那句话:什么都是经历。好的,坏的,都是让我变的更加强大的。运气是控制不了的,但是努力还是自己的!制定一个目标,然后就努力追逐梦想吧!
用户等级:大学二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20810 小时
金币:26304
<em id="authorposton15-10-26 19:51
率锅 发表于
19:16<font color="#09年秋季,女儿决意要出国读高中,原因是她觉得进入高一后,整天依然还是刷题。我们全家开始跟几个大的留我认识二个女孩,一个是商学院研究生毕业/进入DTT,另一个大三暑假/收到PWC的offer
用户等级:大学二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20810 小时
金币:26304
<em id="authorposton15-10-26 21:15
率锅 发表于
21:00我女儿的人生设计是先在美工作一下,有点工作经历后,准备读个MBA,然后再在美工作一下,争取有高管经历, ...名校商学院MBA,一般是3年+工作经验。拿下资格证书,很重要!中国四大,CICPA/ACCA居多;美国,则是AICPA了
用户等级:大学二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20810 小时
金币:26304
<em id="authorposton15-10-26 21:19
率锅 发表于
21:00我女儿的人生设计是先在美工作一下,有点工作经历后,准备读个MBA,然后再在美工作一下,争取有高管经历, ...趁着大四轻松,拿下GRE或GMAT(有效期5年),提前准备
用户等级:小学五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135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5-10-28 08:31
(一)女儿上书女儿上了高中不到一个月 (注:应该是2009年),就写给我们一封庄严的邮件:“上了高中就大量地重复做题,我感觉很浪费时间,也很没有必要。有时候我发现自己越来越笨了,不敢有自己的想法了,慢慢就真没有自己的想法了。我想学的古筝、小提琴也成为了一种奢望。”----------------------------“如果爸妈能有一百万用于我的智力投资,我希望能在高中时让我出去读书。虽然这要多花一些钱,但在大学的时候我可能就赢回来,假如能获得半包奖学金,高中的费用就找回来了。关键是我会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未来要学什么,在哪个领域工作更适合自己。”………………面对女儿的困惑和愿望,作为母亲,我开始对“大学再送孩子出去”的计划再一次产生了动摇。以前也动摇过。那是在报社一个同事的女儿高一去英国读A-LEVEL的时候。她走了一条非常成功的路,两年A-LEVEL之后,成功申请到剑桥经济专业和政经学院精算师专业,最后她选择了后者,学成后年薪百万余。再回来见到的她整个人都是自由焕发的精神气质。我希望自己的女儿也能拥有这样的成长。但120万的保证金存一年,高中就超30万人民币的年费用,作为工薪阶层的我们,不得不望而怯步。孩子爸爸为了做女儿的工作,和女儿大谈中国的人脉问题。“如果你在国外念高中大学,打算回国来工作,在国内连个高中同学、大学同学都没有,多可怜啊,如果有很多北大同学,该是多雄厚的人脉!”我当时想:中国的基础教育还是有可取之处。如果考不上北大清华那样的一类大学再说吧。在我们的左哄右劝下,一向有主意的女儿好象有点动心了,很长一段时间没再提出国的事情,全心备战中考。2009年7月,如愿免费进了育明高中,当时她的中考成绩在育明排在百名左右。但我没想到才不到一个月,女儿的想法就变卦了。理由让人读了心疼。我们不得不重新正视女儿的感受和愿望。在和女儿的交流中,我们进一步了解她想法的同时,也帮她分析在育明的处境和三年之后可能的结果:走保送之路,需要参加竞赛,那会相当辛苦,最后能得省级一等奖或入围国家队的凤毛麟角;走自主招生,需要有突出的特长,而且要有和学校有通畅的关系做保证;再就是死学强背,努力拿到高分,才有可能进入北大清华。静下心来想一想,中国的高中确实太累了,甚至令人窒息,一切围绕着升学、高考,搞题海战术,孩子几乎没有任何时间去发展兴趣特长。我知道,即使女儿幸运地考上了北大清华,这三年对她来说也是不快乐的,未来的路是怎样的,也是未知数,假如没有真正的本领或毫无所谓的就业门路,北清出来也照样可能找不到好工作,而且会重蹈我们这一代人的生活模式,常常是做着自己不喜欢的工作,每个月挣千把百元,几千元,上万元,经过十几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买得起一套住房。青春如流水,就这样逝去了。
用户等级:小学五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135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5-10-28 20:52
(三)广泛求证之路 我开始了探寻既能帮女儿实现愿望又能让我们放心,并在经济上承担得起的可行性道路。大连的启德、鑫泉、太平洋、新东方,我一一去拜访过,北京的各大顶级专业公司,如啄木鸟、凤凰留学、佳桥、高燕定我也都去了。发现普遍存在两个最现实的问题:一是不管委托哪个机构代为申请,如果想申请所谓的排名靠前的名高中,都必须提供SSAT或托福成绩,而且学费价格大约在30至40万人民币之间。二是有一些中介手里有所谓的协议学校,不需要托福和SSAT成绩,但到网上细了解一下,国际生比例高得惊人,有的高达60%。曾偶尔给一位在网上留下电话的家长打电话,她说她女儿所在的学校有一半以上是中国人。而且这样的学校学费也不便宜。有些事情就象命中注定的一样。正在我想再次放弃让女儿高中出国想法的时候,一个很好要的研究生同学从深圳打电话来,和我谈到身边朋友的孩子走了F1签证的交换生项目。就这样,交换生留学再次进入了我的视线。以前也曾了解过交换生留学,孩子住在爱心家庭里,虽然远在他乡,但仍然在成人的监护之下,安全性很高,就读公立学校,学费由美国政府承担,一年费用只要10万元人民币,很省钱。但因为只能走一年期交流签证(J1)的项目,所以没做更深入的考察。而现在能够给我们提供帮助的FLAG机构可以做留学签证(F1),只要有接受学校,就可以一直读到高中毕业,在美国取得高中毕业证直接申请大学。更难得的是,享受的还是国际交换生的待遇,签证时无需提供大额保证金,由美国的交换机构做保证人,只要有20万的资产证明即可。这些确切的信息让我和女儿充满了欣喜,也暗自庆幸与FLAG机构的缘份,可以让我们这样的工薪阶层有勇气鼓励女儿在没有SSAT和托福成绩准备的情况下,去实现留学美国的梦想。
用户等级:大学二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20810 小时
金币:26304
<em id="authorposton15-10-29 22:56
tnzhao 发表于
20:11 也许因人而异,没有定式。但越早接触国外生活,适应当地风土人情更容易。如果学到国内高中毕业再冲击美国中国12年基础教育体系,很好!顺利结束基础学习,再衔接国外高等教育体系而且,高中阶段,恰是孩子世界观形成时期许多家长,也是注意到这一点我留意了身边的孩子:小学留学的,国外有亲属;初中留学的,家庭持有绿卡;高中留学的,家长陪读(少的是一年);本科留学的,放单飞我女儿的学习模式:国内12年基础教育+本科留学这个暑假,我们特意讨论到这个问题,共识!适应是常态的,躲不掉的:留学学习要适应,就业还要适应,生活更要适应踏踏实实打牢基础,按部就班地推进,就是最好的适应
我女儿是走的美国交换生项目,是不允许家长陪读的。第一年就是去探望都不允许。
用户等级:初中二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445 小时
金币:2418
<em id="authorposton15-11-1 15:21
本帖最后由 学习学习进步 于
18:01 编辑 新初二家长 发表于
23:32 高考班,准备SAT1/TOEFL/SAT2合理安排时间,完全可以承受我孩子从高一寒假开始准备标准化考试的首先谢谢家长的分享。& && &三年前的规划应对的是三年前的美国大学的申请,在当时是很合适的:对于成绩好的孩子来说,托福和SAT2不用花多少时间来准备,只是需要花时间来准备SAT1,相当于在准备高考学习的同时只多学了一门课程,完成这个学习量是不难的。& && &现在的美国大学的申请,特别是美国名校的申请,竞争的激烈程度比三年前要大很多,把这个规划放在三年后的现在来用,有两个不足之处。一是:规划中没有安排AP课程的学习时间,其实是高一高二时间已排满,根本就没有时间和精力来学习AP课程,结果就会是没有AP成绩。现在情况的是AP三门5分算起步,四、五门5分算正常,这三至五门有难度的课程,要完成好全5分同时兼顾高考班的学习保持GPA,是非常有难度的。二是:规划中高一、二寒假,暑假都用来应对考试的学习,没有有亮点的、持续性的社会活动或是有意义的实习经历。& && &这两点是现在美国大学名校申请中重要的部分。缺少这些申请中重要的部分,美国大学的申请基本上是从30左右开始往后申了(特殊个例不在这个范畴)。 因为现在的国际部,国际班,放弃高考的出国班里,有大量学习优秀,准备充分的同学,高考双线兼顾的同学和他们相比已经没有什么优势,很多优秀的孩子都是因准备不充分而申请失利。& && &先接触全英文教学的孩子,已经将困难前移,大学留学基本不用3-6月的适应期(大学开课后因为优秀的同学已开始起跑,而自己在异国他乡陌生的环境中还在适应,是一件很打击自信、很难过的事情),直接开始大学的学习和生活,直接进入新一轮的学习竞争中,为将来的实习,就业,申研等等打下良好的基础。
用户等级:高中一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930 小时
金币:3336
<em id="authorposton15-11-2 08:59
率锅 发表于
08:50孩子的成长之路可以借鉴,但一定要与自己的孩子相匹配,不能简单地模仿。每个孩子的个性特点不同,基础不同英语语言表达能力不是3到6个月能提高的。不多说了,作为过来人,希望我说的话能帮到还在迷茫中的家长。仅此而已。
用户等级:小学五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135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5-11-2 11:56
孩子出国可以算得上是一个家庭的头等大事,确实需要全家人特别是家长们做好功课,多方了解,多方借鉴,提前给孩子提供好规划建议等。也希望朋友们多来分享、探讨和交流。尽管有时观点不一定都一致,但是没有关系。我们的目标都是相同的,那就是一切为了孩子们能够顺利成长,少走弯路!在这里,我们尊重每一位家长和朋友们的观点和分享!
衷心的谢谢你的分享,很实用,认真学习中。
用户等级:首席版主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13027 小时
金币:102659
<em id="authorposton15-11-2 11:59
本帖最后由 文化大革命 于
12:02 编辑 如果让我选择,我也会让孩子上北京优质高考班,甚至考清华,可咱们不是没进去嘛。哪个体系都有利有弊,英国人不是还羡慕我们的中学教育吗,具体到某个学生,还要看他会不会利用置身其中的这个体制的资源。学西方的东西不要忘了本:中国最可贵的吃苦精神。而这种精神来自于中国农民弟兄,冲锋陷阵是农民子弟,城市现代化靠的是农民工,中央机关里面耐得住寂寞的基层公务员也有很多农民子弟。咱们孩子在国外呆长了,斗志容易懈怠,那就带他回去看看,中国农民是怎么吃苦耐劳的,别忘了往上数三四代,大家都是农民出身。我觉得,这是中国教育中,最宝贵的资源。
如果能做到基中融洋,学贯中西,既有中国传统的美德,又具西方创新和批判精神,那才真正避免了著名的钱学森之问的症结。希望,越来越多的孩子能够做到。
非常赞同您的观点!
用户等级:初中三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1109 小时
金币:2644
<em id="authorposton15-11-2 12:42
文化大革命 发表于
12:29 没有没救的环境,只有没救的人。屠呦呦获诺贝尔奖了,说明文革那种环境也不是一无是处。我更孩子讲:不要说那个老师讲课不好,在不好的老师也有我们可以学习的地方。所有的事情都是有利有弊的,要辩证地看。同样是文化大革命,为什么有获奖的,有一生无所事事的?,就是这个道理。实在人为,看你会不会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了。
用户等级:高中一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930 小时
金币:3336
<em id="authorposton15-11-2 13:13
本帖最后由 tnzhao 于
13:17 编辑 我不该提在国外读STEM 专业不好,因为人各有志,美国的斯坦福,加州理工,卡内基梅隆,MIT等学校的理工科是相当棒的。只是觉得孩子读这类专业,如果是为了H1B签证顺利而不是兴趣所在,就比较遗憾了。实际上美国比较热门的医学院根本没有海外学生读的份,连申请资格都没有。而顶尖学校学生喜欢的对语言要求很高的投行前台和咨询行业,对于学理工出身的国内出来的留学生想进入非常困难。像楼主的女儿之所以能进入4大的咨询部门,和她学了比较有竞争力的双学位(商科+数学)课程以及在美国家庭多年生活经历,语言文化了解相对深入不无关系。
用户等级:小学五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135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5-11-4 12:25
美国高中一般四年制居多,相当于国内的初三到高三。如果有出国想法去读书的,那提前做好规划是必要的。不能被国内的应试教育牵着走,要以出国为目标来进行重新规划和设计。
用户等级:小学五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135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5-10-26 20:01
新初二家长 发表于
19:51 我认识二个女孩,一个是商学院研究生毕业/进入DTT,另一个大三暑假/收到PWC的offer你说的是,确切说是大三暑假获得的工作OFFER
下一步是抽签H1-B
四大在美国有许多办公室。在中国,每一个事务所大约有10家办公室。四大是很好的职业学校
最迟是大三暑假。大三暑假回到北京PWC实习,我女儿的朋友
用户等级:大学二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20810 小时
金币:26304
<em id="authorposton15-10-26 20:12
率锅 发表于
20:01你说的是,确切说是大三暑假获得的工作OFFER最迟是大三暑假。大三暑假回到北京PWC实习,我女儿的朋友
用户等级:大学二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20810 小时
金币:26304
<em id="authorposton15-10-26 20:19
率锅 发表于
20:01你说的是,确切说是大三暑假获得的工作OFFER四大在美国有许多办公室。在中国,每一个事务所大约有10家办公室。四大是很好的职业学校
用户等级:小学五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135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5-10-26 20:48
是的,抽签有时就看运气了。不过,我女儿目前为止还不想长期留在美国,将来还是想回国。
中国四大,要考试CICPA
四大学生的OPT多是12个月,抽签1-2次。近期,国内四大到处建立办公室/招人
用户等级:大学二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20810 小时
金币:26304
<em id="authorposton15-10-26 20:53
率锅 发表于
20:48是的,抽签有时就看运气了。不过,我女儿目前为止还不想长期留在美国,将来还是想回国。四大学生的OPT多是12个月,抽签1-2次。近期,国内四大到处建立办公室/招人
用户等级:大学二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20810 小时
金币:26304
<em id="authorposton15-10-26 20:56
率锅 发表于
20:48是的,抽签有时就看运气了。不过,我女儿目前为止还不想长期留在美国,将来还是想回国。中国四大,要考试CICPA
用户等级:小学五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135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5-10-26 21:42
语言应该问题不大,高一就去美国读了。我女儿并不是会计那块业务,是咨询类业务。
咨询业务四大不是强项,属于业务(收入)拓展类,强项是审计和税务服务
用户等级:大学二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20810 小时
金币:26304
<em id="authorposton15-10-27 08:27
率锅 发表于
21:42语言应该问题不大,高一就去美国读了。我女儿并不是会计那块业务,是咨询类业务。咨询业务四大不是强项,属于业务(收入)拓展类,强项是审计和税务服务
用户等级:小学五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135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5-10-27 17:10
讲讲在美国找实习之二—— 面试 从大二开始就听说了很多前辈们找工作的故事,其中经常听到的一个词叫做Superday。一般公司面试都要至少分为两轮。第一轮面试是做基本了解与筛选,大约半个小时左右,面试形式一般是电话通话、Skype或者on campus(校园)面试。还有部分公司会选用更复杂的面试方法,比如笔试,或者是到指定网站通过视频录音完成答题等等。而最后一轮面试就是Superday,面试者一般会被邀请到公司总部面试,往往需要半天到一天的时间。面试分为多轮,可以是一对一,也可以是多对一,也有可能是把面试者们分组进行淘汰制等等。面试官多为公司高管,其中也包括部门最高主管(比如咨询中的合伙人Partner或者投行中的董事总经理Managing Director)。面试形式非常灵活,难度也相比第一轮高很多。虽然Superday听起来很可怕,但是进入Superday的人也是公司较为青睐的人,或者说,能进入Superday就代表自身条件很不错,拿到offer的可能性也很大了。同时,公司一般会为面试者报销此次行程的所有费用,包括酒店、食物、交通等等。所以不论结果如何,光是参加Superday就是一个低成本的很棒的人生经历。因为我从开始申请到接受工作offer的时间一共不超2个月,我参加过的Superday只有两个,分别是J.P.Morgan Investment Banking(摩根大通投行部)和PwC Forensic Advisory(普华永道稽查咨询)。因为投行和咨询行业性质的不同,我个人感觉投行更偏侧理论,尤其是给公司估值和分析财务报表等会计的知识。而咨询考察的更多的是一个人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及思辨能力。拿到PwC第一个面试时还是挺出乎意料的。当时递了很多简历,其中包括forensic advisory,不过那时候的我对于稽查还是一无所知。后来通过校友,我联系上了团队里的一个人(后来成为了我在团队里的导师),希望可以通个电话了解一下她的工作。后来的通话很顺利,她很耐心的讲了她最近做的项目,并告诉我稽查的领域很广,包括investigation(调查), litigation(诉讼), cyber attack(网络攻击), corruption(贿赂), fair market value(公平市价), insurance(保险), corporate intelligence等等。具体的项目都各有不同,实习时听一个partner说他年轻时在瑞士呆了三年,就是为了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犹太人存到瑞士银行的钱去了哪,是个很大的项目。我后来实习一直在做英国石油漏油事件,通过分析财务报表确定给各公司的赔偿金额。总之,稽查咨询很像金融界的FBI,处理世界各地棘手事件,所以经常需要国内外出差。在第一个面试前,PwC特地在当地一家餐厅准备了晚餐,由队里3-4人款待第一轮面试者,这既让面试者了解了团队,又是队里接触、认识每个面试者的机会。当时我很幸运的坐在我第二天面试官的对面,我们聊了很多有趣的话题和自己的人生经历,可能也是因为面试官的性格很平易近人,第二天面试的时候我也没有表现的很紧张。面试是在校园上进行的,虽说心里准备好了,进入房间前还是有些忐忑。不过一进房间,那种紧张的气氛就没有了,他笑眯眯的问我今天过得如何,感觉像跟未来的同事聊天一样,很放松。面试的结构跟我预料的一样,先是介绍一下自己的经历,然后问为什么想进PwC,为什么想进入这个团队。后来他还问了我一些关于团队合作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问题,比如说:告诉我一件你跟团队合作但是结果不是很成功的例子;你在团队里的leadership style(领导方式)是什么样子;我觉得你简历上XX这个经历很有意思,你能不能简单讲讲……通过他问的这些问题,可见对于咨询来说团队合作和领导力是多么的重要。因为每个项目几乎都是跟国内甚至国外不同的团队合作,所以能跟各种文化背景、不同性格的人在一个团队的相处是非常重要的。第一轮面试前,我就根据自己的经历准备了很多个小故事,通过这些故事反应我的价值观和个人品质,所以在面试中我发挥的不错,可能这也是我能幸运的进入第二轮的原因。第二轮面试是在PwC的办公楼里进行的。当天,每个面试者由一位团队里的人带领参观PwC,了解关于公司的知识,最后跟Director和Partner进行3轮面试。其中2轮是behavioral interview(行为面试,跟第一轮很像,多数是关于经历和情景的询问),还有1轮是case interview(案例面试,面试前3天会发给面试者一份案例分析,面试当天要制作出一个幻灯片帮客户解决问题)。很出乎我的意料的是,本以为会非常严肃的面试气氛很轻松,两轮行为面试下来都像跟面试官们聊天一样,大家互相交流对某件事情的看法,我叙述我做某件事情的过程及想法。其中他们有问到我在创建电子版和工作室时遇到的困难,我就一步步讲述给他们听,从我的团队每个人的负责领域不清晰到想出解决方案但是贯彻的不彻底等。后来我又谈到我们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怎样从不足到进步的等等。因为是自己一点一滴做过的事情,我也不由的说了很多,面试官们也一个问题一个问题的跟进,可见他们对这个经历很感兴趣。总之,行为面试进行的很顺利,虽然是面试,但是我度过了很开心的一个小时。最后一轮是一个案例面试。面试的前3天,我接到了队里发来的案例,是关于07-09年的次贷危机。案例中给出了一个虚构的公司信息和一些数据,最后根据面试当天得到的题目在有限的时间内进行幻灯片的编制。有意思的是,面试者不要求在电脑上做幻灯片,而是在A4纸上进行手写的排版。因为之前对这个案例花了不少的心思,当天拿到的题目中有一半都在自己的预想之内。最后面试我的Director假装扮演案例中需要帮助的公司主管,我就扮演一个PwC的成员把我的分析和建议讲给他听。偶尔,面试官也会追问问题,但是并没有十分难为我。案例面试结束后,他简单的给我介绍了一下当年的次贷危机,还有团队在那个时候做的项目和起到的作用。最后以我问他关于个人或团队的两个问题结束了对话。面试一整天下来没有我想的那么紧张,不过还是有些疲惫。下午回到家不到一个小时就接到了Partner的电话,告诉我我被录取了。想来这一天的行程,与其说是一个面试,倒不如说是这个团队是在进一步的了解我,只不过他们把这个了解的过程变得很平等、很舒服,让我至今也很感激。面试这个环节并不可怕,最重要的是面试前的准备还有面试中的从容不迫。下一篇我会重点为大家介绍自己暑假的实习经历还有我感受到的PwC文化。
用户等级:首席版主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13027 小时
金币:102659
<em id="authorposton15-10-28 10:35
“女儿讲,她们学校学习最好的还是白人,一个美国男孩,还校学生会主席,数学超级好,虽被哈佛录取了,但是选择回本州去读公立大学。有意思吧?美国人就是这样,他们觉得本州的公立 大学非常好。当然,去读哈佛还是需要 自己付学费。但本州读就不需要那么多钱了。”—— 哈佛要交学费,是不是这个白人学生家里比较富裕?
用户等级:小学五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135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5-10-29 12:30
我行我粟,这位妈妈,我很能体会和理解你的心情和煎熬。可是作为家长,我们除了能给提供更好的成长条件和平台以外,还有比这个更重要的吗?我想,与其给孩子留下更多的金钱,还不如把它投资到孩子的教育和成长上。只要孩子学了本领,我们根本不用担心孩子在社会上的立足问题。相反,有多少有钱人的家庭给孩子空留下一大笔物质财富,可到头来还不是害了孩子?作家长的总有一天得放手。既如此,干吗不早点放手呢?
支持: 5 这里的知音好多呀,曾今我写我的焦虑,别人还回复,看到想吐,很伤感,这里的爸爸妈妈你们给了我莫大的鼓励,朝着目标,努力加油,我不孤单,因为有你们在我身边。
用户等级:小学五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135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5-10-29 17:50
(六)女儿去的第一所美国学校。& & 女儿的学校看上去很不起眼,但她说,走进去,却是另一番全新的感觉。& & “这里比我想象的要好得多。明亮的教室,活泼的色彩图案,友善的同学、老师……每个人穿的既随意又正式,男生要打领带,穿衬衫。女生要求也一样,只不过不用系领带,人人禁止穿牛仔裤。。。这里的人都很好,真的是很古朴的小镇的味道。人人见面都面带着微笑,无论是认识的还是不认识的。他们主动提供给我帮助,向我介绍身边的一切,每个人的名字,教室的位置,突然感到很温暖。或许,也就是从那时起,终于不再偷偷的流泪,学会去接受迎面而来的一切。”& & 这可能就是美国私立高中的特点,不追求形式上的奢华,但追求设施完备和实用。美国的大学也是这样的特点。机构的协议学校一般都选在美国土著人聚居的地方,纯英语的语言环境,远离奢华的大城市,也避免东西部那样混乱的社会治安环境。& & 协议学校里,国际生都比较少。女儿是这个学校唯一的一个中国人。& & 不久,女儿告诉我,她在学校出名了!但不是因为她是学校的唯一一个中国人,而是因为她会转笔!就是咱很多孩子都愿意玩着那种把笔拿在手上一转好几圈的小把戏。美国人对新事物充满了好奇。女儿说,她就是边听课,边下意识地把笔拿在手里转来转去,结果发现,老师和同学都把目光集中在她身上,后来索性全不上课了,停下来和她学转笔!慢慢全校都知道新来的中国小姑娘会转笔,纷纷来找她学艺,可女儿说美国人学这个很笨,收了好几个徒,但没有学得地道的,不过,倒是因此,她结交了一些新朋友。& & 女儿在学习上和语言上经历了二个月左右艰难的适应期。她在日志里写道:“选完课,才发现自己的英语竟然如此之差。除了数学化学什么都听不懂。文学要求读名著,宗教课讲的是耶稣。生物课一堆不认识的单词和细胞的结构。真的需要在煎熬中走来,在磨难中努力奋起。” 女儿最后是以全A、168名学生中排名第一的成绩从这个学校离开的,其间经历了多少艰苦的努力和付出,可能只有女儿自己知道。& & 现在回忆女儿在密歇根生活的四个月,应该是她到美国后最艰难的一段日子。从每天都想家,学校里没有太亲近的朋友,学的功课也不能完全听懂,到后来,一切都慢慢适应了。& & 我还记得最初的一个月里,女儿几乎天天挂在网上,等我们上来和她说话,我当时的心情真的是有点后反劲儿,很复杂很复杂。送女儿走的那一天,我没有严重的不舍,望着女儿远去的那一刻,我没有伤感的眼泪。因为我知道我们正在和女儿一起,做出一个多么伟大的选择。女儿从此将迎来崭新的人生起点,奔向那个有梦想可以实现的未来。& & 但女儿离开后的日子,留给我只有通过电脑荧光屏才可以看到的熟悉的面庞,而那个熟悉的面庞只能望着,想着,回忆着,但却不能触摸。都说天涯若比邻,我突然意识到女儿离我是如此的遥远,再不能斗嘴,更不能给她任何实质的呵护,深深拥她在怀里……& && & 我知道无尽的思念最后要臣服于理智,要把坚强的讯息传递给女儿。我坚持遵守FLAG刘老师的要求,尽量用留言的形式和孩子交流,以免让她产生对国内亲人的情感依赖,不能较快融入美国生活。去美国不久,女儿就在QQ说明里开始了每天更新的倒计时,她告诉我,她每天都要去一个网站,在那里留一句话,插一面小国旗。我向她要网站的地置,她却一直没有告诉我,至今我都不知道。在去五大湖游玩的时候,女儿在洁净的沙难下用小手指写下“爱中国”几个大字,至今再看到时,我都不禁泪流满面。& & 这四个月里,还有一件事令我记忆犹新。那就是女儿到美国二个月后的一次生病。她患了感冒,发烧了近一周的时间。在对待这个小小的疾病治疗上,中西文化却有着很大的差异。在美国人的观念里,患了感冒发烧之类的小疾病,不要再去上学了,更不要乱动,要卧床休息,多喝白开水,而不需要看医生,轻易服药对孩子没有好处。这对于在家只要发烧38度就要去医院挂吊瓶的女儿来说,是极大的考验。女儿整整烧了一周,才好。那时候我除了在线陪女儿说话,几乎每天都给家庭写邮件沟通情况,那么温柔善良的洋妈却告诉我:“IRIS总要经过这样的过程,她就是患了小小的感冒,再过两天就好了,不要担心了!”。女儿病好之后,家庭爸爸又给我写信说:我们有足够的经验,确信孩子是因为感冒而发烧,这不要紧,不需要去看医生,花钱吃药,慢慢自然就好了。& & 说来也奇怪,女儿在美国一年多里,只得过这一次持续发烧的感冒,再以后没有过这样的遭遇。也许真是在和病菌的赤博中,增强了永久的抵抗力……& & 不经风雨,怎么见彩虹,这是女儿自取IRIS做英文名字的含义。这场病之后,女儿好象迅速地成熟了,坚强了。我对女儿说,你在美国所经历的任何困苦,都是一种考验和锤炼,也是一种蜕变和成长,更是一种人生的财富,这些经历是足以影响并让人珍爱一生的。& &&&密歇根岁月是这样的艰难,又是这样令女儿和我们都充满回味和眷恋。虽然女儿现在已离开那里了,但对女儿的第一个家庭,我们永远充满了怀念和感恩。
支持: 5 是金子到哪里都会发光,为你的女儿点一个大大的赞,中国女孩,好样的,也为优秀的父母点一个大大的赞,有你们这样也样优秀的父母,孩子不优秀都很难。
用户等级:大学二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20810 小时
金币:26304
<em id="authorposton15-10-29 18:15
本帖最后由 新初二家长 于
18:27 编辑 tnzhao 发表于
17:42 这种模式对于想在西方先积累经验再回国工作,非常不利!因为四年大学压力根本没机会了解西方社会和及时联系国内12年基础教育+本科留学我是赞同这个模式的,我孩子经历的是这个模式12年基础教育,不但打牢基础知识,而且养成了许多好习惯如果国内教育期间,处于跟跑状态,就更好了这样的话,本科发力,冲减一些实际困难国外学习的适应期3-6个月,一般都能过去,不必特别准备家长的起点/家庭的熏陶/文明程度/开放程度,倒是有很大影响孩子的进步,比拼的是家庭实力!
用户等级:小学五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135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5-10-29 19:39
其实,是本科出国还是高中出国去读,这本身就是一道没有标准答案的题。怎么选都可以说出道理。当然,基本的情况我觉得还是有些特点的供大家参考。一是如果家庭条件允许,经济预算没有问题的话,早出去比晚出去要好(当然,我主张最早出去也是国内初二读完去直接读美国的高一,太早了我觉得并不太好。)二是,如果本科目标定在申请美国大学,特别是排名前50甚至前30的等等,如果有美国高中的交换生经历,那么对申请美国大学十分有利。因为,现在国内高中毕业后申请美国大学越来越难,原因有很多,但国内的造假包装美国大学也都十分清楚,因此,每年都有很多好孩子跟着吃瓜落。三是如果高中能在美国读两年以上,那么,除了语言过关以外,孩子的思维很容易形成美国思维或者国际思维,同时,适应美国教育的大阅读量,独立思考,批判意识,创新精神,这些骨子里的东西,决不是国内教育环境下可以形成的,即使孩子在国内可能是一个标准的优秀孩子,当然,这个优秀是用国内应试的标准来衡量的,如果用美国标准,或许还差太远。因此,国内每年所谓的优秀孩子申请到美国名校后,根本适应不了人家的学习节奏,美国大学能学生的学习能力和阅读能力要求很高,而这恰恰是国内教育的短板。所以,能早出国去适应学习环境,提升自己是一件好事。当然。并不是每个家庭都能做到这一点。这取决于以下几点:一是首先孩子得有出国读书的意愿,特别是高中阶段出国;二是家长要有眼光,不能用中国思维简单去思考这个问题,认为在中国照样可以出息人,这的确没错,但是如果能给孩子更好的平台,孩子会发展得更好;三是家庭经济条件要有一个基本的保障;四是孩子本身适合国外的这个环境,比如,自制力、适应力、沟通力要较好,并且没有特别不良的一些习惯。
支持: 5 我们就是今年上完初二走的,现在美国读高一。虽然经济压力大了些,但能为孩子做的也就这么多了。
用户等级:高中一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930 小时
金币:3336
<em id="authorposton15-10-29 20:11
新初二家长 发表于
18:15 国内12年基础教育+本科留学我是赞同这个模式的,我孩子经历的是这个模式12年基础教育,不但打牢基础知识也许因人而异,没有定式。但越早接触国外生活,适应当地风土人情更容易。如果学到国内高中毕业再冲击美国大学,准备SAT, 考一堆AP,还要准备很多社会活动,孩子压力太大了。条件允许的话,送孩子出国读四年高中或在国内读国际课程,在已经流利汉语的基础上再加上流利英语,对孩子在西方社会找到第一份工作,应该相对容易些。我是看到一些孩子经历的切身体会。高中在国外读的,比国内读国际课程的更有优势。
用户等级:小学五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135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5-10-30 00:23
(七)女儿日志节选: & & “学校2点50放学,平时坐班车就要绕呀绕呀,10分钟的路程变成1个多小时。而这一小时,我就在听歌中度过,慢慢的遐想,过去未来和现在。其实跟哲学课差不多啦,唉,都是感悟啊。。。好吧,说的有点远了。使生活变得更加充实,我要选择参加一项体育运动。但是由于女子高尔夫是在秋季开,所以今年的春季,我学了网球,并进了校队。训练的时间是每天下午的5点至6点。所以中间空出的2个小时,我就可以在学校的图书馆完成作业,并预习些别的什么。这样的日子真的过的好充实,1个小时的网球训练不仅让我认识了更多朋友,而且在打比赛中收获了不少的友谊与自信。改变,或许就是从这里开始的吧。”& &&&“总觉得春天来了,什么都好了。不会再半夜冻醒,不会再离不开自己的房间,不会再有半截袖和羽绒服的差距,不会……因为——春天来了!!!三月,March,最后的一天,打开了超级舞者,触碰键盘,3年前的一切卷土而来。终于知道自己还那么爱玩,终于知道自己还不是一个成功的书呆子,终于知道自己还有学与玩兼得的潜质,终于知道自己不那么后悔选择美国。我知道,什么都会好起来的。因为,春天是希望。”& & “风,还是那么柔,淡淡的带着青草的味道。好熟悉的感觉。78天,我知道我为“什么”而过。最后的一句,祝你们一切都好!”& && && && && && && && && && && && && & & & 每天一成不变要做的事就是倒计时。110天。不到4个月。回到中国,再离开,什么心情、、、一天天的看自己空间,就是为了和外界保持联系,不让自己与世隔离?还有登录powerschool的网站,激动紧张的心情查看自己每天的GPA。每项作业,每次小考,每次课堂讨论,每次大考。超负荷的化学,一直让我头疼的生物,文学,读书,什么都不敢松掉。讨厌的宗教课,尽管自己对那一点也不感兴趣,但为了自己的GPA还是要写“当我见到上帝,我要……”& & 这就是成长吧,在布满荆棘的路上,独自一人拿起包袱,告诉自己,要走向有阳光的方向。就算是没有亲友的陪伴,路还是一样的长,不会因为你的眼泪,多出一条捷径。& && && && && && && && && && && && & & && && && && && && & & & “离别总是伤感的,这是永远无法改变的事实。今天是网球练习的最后一天。说起来,还真要感谢我这次来美国的经历。至少它让我发现我对网球是如此的热爱,或许,更热爱的是双打中队友彼此的鼓励吧。我把从中国带来的“小布老虎”送给了我的教练,还有,一个嵌着蝴蝶的中国结。他看了好是兴奋,甚至超过看到我们网球队共同送给他的礼物。教练在我的心中永远是和蔼而伟大的。他在每一场比赛前给我们备好丰富的零食,每一场赛后都有他弯腰捡球的身影。他在我失球的时候鼓励我说“good try”,在我得分的时候大喊“good job,Iris”。在我的印象中,他从来都没命令过我们,从来都没对我们发过火。哪怕是在最后一次见面,他还对我们说,谢谢大家对我的耐心和支持。而我们都清楚,他为我们付出的最多。我们都爱教练,我相信他懂。还记得最后分手的时候,他对我说,谢谢你给我的礼物,我真的很开心。不知道以后会不会见面了。。。接下来他说了什么,我记不清了,只记得最后一句,他对我说“take care”....我安慰自己说,会的,我想我们还会再见。可骗自己呢,你明明知道,不会了。& && && && && && && && && && && && && & & & “还记得前不久,青海地震。在我还没听到消息之前,我的化学老师就问我,“中国地震了,你家住在哪,没什么事吧?”我看着他紧皱的眉头,除了感动,真的无话可说。”& & “有人说,书是人的朋友。那个时候,我不理解,或许直到现在,你也不会真的理解。然而,当你经历过孤独之后,你就会理解为什么这么说。来到美国第3个月,虽然比刚来时好很多,但是依然没有非常好的朋友。有时候看到左邻右座谈的津津有味,再看看自己的缄默,真的感到我好多余。后来,为了不浪费我的时间,我就买了好几本书。一本美国历史,一本简爱,一本暮光之城的第一部——暮色。我不得我说,我的阅读能力的确有所提高,至少不会让我有想突然放弃的念头。我把自己所有“孤独无助”的时间用来读书,真没相到,短短2天,读了170多页,这实在超乎我的想象。而现在,我也终于理解为什么书是我的朋友,因为它可以陪着我,不让我寂寞。”& & “或许过两天会是一个让我激动的日子。周五我会跟着家庭去芝加哥旅游,第一天就会去chinatown,很幸福的幻想我的中餐了,呵呵。我还答应我的美国同学,会给他们带好吃的呢,不过网球队解散了。。。想想就好难过。最近和家庭相处的还算比较好,我现在终于再不甘沉默了,有时候也学会“顶嘴”了。其实就是说出更多我自己的看法,不再牵着鼻子走罢了。每一天的倒数对于我来说都是一个崭新的历程。看着十位数从5变到4,从4变到3,既激动又紧张。我觉得回家的日子,越来越近了,分别的日子也越来越近了。我不指望我的美国同学真的会miss me in a few years, 但至少记住我的存在吧。& & 再见,不再见。我真的没有理由回头,真的没有理由与你们再见面。或许,真的等到分别的那天,我也只会在心里偷偷的说一句&珍重,再见&。
倒计时,想象回国的激动和再离开的不舍,没有挚友的孤单,对成绩的渴望,想念中国,这都太想我女儿去年刚来加拿大了,虽然我陪她。今年好多了。
支持: 5 文笔真好。
用户等级:大学二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20810 小时
金币:26304
<em id="authorposton15-10-30 23:55
本帖最后由 新初二家长 于
00:18 编辑 tnzhao 发表于
13:56 哈哈,看的不仔细,不认真,楼主女儿读的是商学院楼主女儿的规划:本科毕业,就业,就读商学院MBA,就业,归国STEM,最新延期方案处于公示期,OPT是36个月1、楼主女儿是STEM的话,OPT36个月,抽签H1-B三次机会是否中签,对于实现规划影响不大2、假如不是STEM,OPT是12个月,仅仅一次H1-B抽签楼主女儿计划就读商学院MBA商学院MBA,一般是3-5年工作经验(少的是二年)抽签不中的话,OPT12个月到期,不得不离开美国不中签,楼主需要调整规划这是一个很大的风险!
用户等级:初中二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445 小时
金币:2418
<em id="authorposton15-11-1 16:17
本帖最后由 学习学习进步 于
16:55 编辑 率锅 发表于
15:28 (二)纠结、犹豫与挣扎 这些年来,因为孩子有出国学习的打算,也因为受周围一些送孩子出国同事的影响, ...我很理解妈妈的心情,毕淑敏的那段话,让我很是感动。& && & 从来没有离开过父母的孩子要离家飞美国的前夜,孩子说:“妈妈,您送我到机场最后临别时,您别流泪,因为我看见妈妈流泪我会难过,到了美国我也会为妈妈担心;我也不流泪,因为我知道妈妈看见宝宝流泪也会很难过,妈妈也会为宝宝担心,我们说好,要微笑着相拥而别”。那晚,我把女儿拥在怀里,在沙发上坐了很久,很久,那一夜,我未眠。& && &第二天上午到机场,在进国际出发候机厅送行人止步的档口,和孩子微笑相拥而别,孩子向前走了十几米,回头向我挥挥手,就大步向前走着再也没有转身,我知道:孩子肯定是已经流泪了,不再回头是不想让妈妈和爸爸看见流泪的宝宝,直到孩子背着双肩书包的身影走到看不见的时候,我转身回头时已经泪流满面......
支持: 5 泪湿双眼,孩子的成长就意味着和父母渐行渐远。
用户等级:小学五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135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5-11-1 18:09
其实孩子个体差异还是挺大的,家长一定要选择适合自己孩子成长的道路,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其它都不重要。孩子只有在适合自己的教育成长环境中才能更好地成长,才能培养自信心,才能心生美好和快乐!
用户等级:小学五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135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5-11-2 08:50
孩子的成长之路可以借鉴,但一定要与自己的孩子相匹配,不能简单地模仿。每个孩子的个性特点不同,基础不同,爱好兴趣不同,志向不同,家庭教育环境不同,所以要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定。还是那句话,适合自己孩子的成长道路才是最好的规划!
用户等级:大学二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20810 小时
金币:26304
<em id="authorposton15-11-2 10:31
本帖最后由 新初二家长 于
07:08 编辑 tnzhao 发表于
09:31 这里讨论的话题是希望帮助到以后的家长及孩子,别的家长的实力和能力和这个话题没什么直接关系。我也不是不要敏感!
用户等级:小学五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135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5-11-2 11:33
新初二家长 发表于
11:05 OPT12个月,看你如何应对八月以来,我们一群人绞尽脑汁思考解决方案结局是:等等看对于在美国读书的孩子,大学毕业后,确实面临着多种选择,如果想留在美国确实面临着提前规划的问题。你研究的比较深入,点赞!我女儿的想法是顺其自然,如果抽上号就再美国接着工作几年,如果抽不上号,就可以转到别的国家,比如欧洲去工作,反正PWC在世界各国都有分支机构。就 这个问题我也跟女儿交流过。她说,本来,她也可以走STEM这条道,因为,女儿现在读两个专业,一个是商学院,另一个是数学专业,数学专业属于STEM范畴,她目前也考过北美精算师,不过,她觉得精算师这个活比较单调,所以就选择了咨询这一领域,比前者更具挑战性。我说是不是因为工薪高的缘故,她说不是,虽然在薪酬待遇等方面确实要比较高。她说她就是喜欢做有些变化的工作,有挑战性的工作。所以她没往精算或会计上发展。其实,我想这就是美式思维在起作用,而不是象国内很多人那样不顾个人兴趣爱好而只顾工薪高低来选择职业。女儿数学比较好,如果往STEM还是不难的,问题是她并不是太喜欢。个例情况,仅供参考吧。
祝你女儿顺利!
用户等级:小学五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135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5-11-2 12:38
sunlixin 发表于
12:28语言不是根本障碍,适应一段时间,任何想学习的孩子都不是问题。最根本的学习障碍是高中知识匮乏,不能与同意你的基本观点,我想补充一点,国内中学教育不能做到高中与大学知识的衔接我想倒在其次,最关键的是学校基本上完全围绕着考分这个中心,没有教会孩子们养成创新和批判精神,这才是最根本的缺失。
用户等级:高中一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930 小时
金币:3336
<em id="authorposton15-11-2 12:54
sunlixin 发表于
12:28语言不是根本障碍,适应一段时间,任何想学习的孩子都不是问题。最根本的学习障碍是高中知识匮乏,不能与对于国内读二本水平的孩子,被迫读国际学校的,也许会出现您说的现象,对于放弃国内一本,读IB及ALevel并学习STEP数学的孩子,在国外读大学是如鱼得水,而不是步步跟不上。
用户等级:高中一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930 小时
金币:3336
<em id="authorposton15-11-2 14:54
率锅 发表于
14:45 研究的非常专业!谈不上,只是孩子经历过,有些体会。希望帮得到想叫孩子留学的家庭。
用户等级:小学五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135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5-11-2 19:07
感谢每一位关注、阅读、讨论、评价和留言的家长朋友们。谢谢!
用户等级:大学二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20810 小时
金币:26304
<em id="authorposton15-10-26 20:32
率锅 发表于
20:01你说的是,确切说是大三暑假获得的工作OFFER下一步是抽签H1-B
浏览过的版块 推荐应用
Powered b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cfa考前准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