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一个实验研究铁丝是否有热胀冷缩的例子性质,并在下面画山实验方法的简单示意

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欲设计实验验证Fe、Cu的金属活动性,他们提出了以下两种方案.请你帮助他们完成有关实验项目:方案Ⅰ:有人提出将形状和大小均相等的铁片和铜片,分别同时放入100ml2.0mol/L稀硫酸中,观察产生气泡的快慢,据此可以确定它们的金属活动性.该原理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若反应进行到2min时共收集到标准状况下的气体1120ml,则用硫酸表示的该反应的反应速率为(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____.方案Ⅱ:有人利用Fe、Cu作电极设计成原电池,以确定它们的活动性.试在下面的方框内画出你设计的原电池装置图,注明电解质溶液名称和正负极材料,标出电子流动方向,并写出电极反应式.正极反应式:____.负极反应式:____.方案Ⅲ:结合你所学的知识,帮助他们再设计一个验证Fe、Cu活动性的简单实验方案(与方案Ⅰ、Ⅱ不能雷同):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其反应原理:____.-乐乐课堂
& 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知识点 & “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欲设计实验验证Fe...”习题详情
174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65.5%
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欲设计实验验证Fe、Cu的金属活动性,他们提出了以下两种方案.请你帮助他们完成有关实验项目:方案Ⅰ:有人提出将形状和大小均相等的铁片和铜片,分别同时放入100ml2.0mol/L稀硫酸中,观察产生气泡的快慢,据此可以确定它们的金属活动性.该原理的离子方程式为:Fe+2H+═Fe2++H2↑;&;若反应进行到2min时共收集到标准状况下的气体1120ml,则用硫酸表示的该反应的反应速率为(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0.25mol/(Lomin)&.方案Ⅱ:有人利用Fe、Cu作电极设计成原电池,以确定它们的活动性.试在下面的方框内画出你设计的原电池装置图,注明电解质溶液名称和正负极材料,标出电子流动方向,并写出电极反应式.正极反应式:2H++2e-═H2↑&.负极反应式:Fe-2e-═Fe2+&.方案Ⅲ:结合你所学的知识,帮助他们再设计一个验证Fe、Cu活动性的简单实验方案(与方案Ⅰ、Ⅱ不能雷同):将铁片置于CuSO4溶液中,一段时间后观察Fe表面有红色的金属铜析出,即可以证明金属铁的活泼性强于金属铜的&,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其反应原理:Fe+Cu2+═Fe2++Cu&.
本题难度:一般
题型:填空题&|&来源:网络
分析与解答
习题“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欲设计实验验证Fe、Cu的金属活动性,他们提出了以下两种方案.请你帮助他们完成有关实验项目:方案Ⅰ:有人提出将形状和大小均相等的铁片和铜片,分别同时放入100ml2.0mol/L稀硫酸中,...”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方案Ⅰ:根据铁与酸的反应分析并写出离子方程式;根据氢气的体积计算消耗的硫酸的量,然后根据化学反应速率公式计算;Ⅱ:根据正负极上得失电子写出电极反应式;Ⅲ:根据铁、铜之间的置换反应设计;
解:Ⅰ: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离子方程式为Fe+2H+═Fe2++H2↑;Fe+H2SO4=FeSO4+H2↑;& 1mol&&&&&&&22.4L&&&& 0.05mol&&& 1.12L所以消耗硫酸0.05mol,硫酸的反应速率=△nV△t=0.05mol0.1L.2min=0.25mol/L.min故答案为:Fe+2H+═Fe2++H2↑;0.25mol/(Lomin);Ⅱ:正极上氢离子得电子生成氢气,反应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2H++2e-═H2↑;负极上铁失电子生成二价铁离子,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Fe-2e-═Fe2+;用铁、铜作电极,稀硫酸作电解质溶液设计原电池,铁的金属性比铜强,所以铁作负极,铜作正极,电子从负极沿导线流向正极.故答案为:正极:2H++2e-═H2↑;负极:Fe-2e-═Fe2+;Ⅲ:根据铁和铜的置换反应设计,设计方法如下:将铁片置于CuSO4溶液中,一段时间后观察Fe表面有红色的金属铜析出,即可以证明金属铁的活泼性强于金属铜的;反应原理为:铁和铜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铜和二价铁离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Cu2+═Fe2++Cu.故答案为:将铁片置于CuSO4溶液中,一段时间后观察Fe表面有红色的金属铜析出,即可以证明金属铁的活泼性强于金属铜的;Fe+Cu2+═Fe2++Cu.
本题以原电池工作原理为载体判断金属的活泼性,在原电池中不能仅仅根据电极的正负极判断金属的活泼性,如:在Mg-Al-NaOH溶液组成的原电池中,镁的金属性大于铝,但镁作正极,铝作负极.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欲设计实验验证Fe、Cu的金属活动性,他们提出了以下两种方案.请你帮助他们完成有关实验项目:方案Ⅰ:有人提出将形状和大小均相等的铁片和铜片,分别同时放入100ml2.0mol/L...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还有不懂的地方?快去向名师提问吧!
经过分析,习题“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欲设计实验验证Fe、Cu的金属活动性,他们提出了以下两种方案.请你帮助他们完成有关实验项目:方案Ⅰ:有人提出将形状和大小均相等的铁片和铜片,分别同时放入100ml2.0mol/L稀硫酸中,...”主要考察你对“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等考点的理解。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与“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欲设计实验验证Fe、Cu的金属活动性,他们提出了以下两种方案.请你帮助他们完成有关实验项目:方案Ⅰ:有人提出将形状和大小均相等的铁片和铜片,分别同时放入100ml2.0mol/L稀硫酸中,...”相似的题目:
在CuO和Fe粉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稀硫酸微热,当反应停止后,滤出不溶物,并向滤液中插入一枚铁钉,发现铁钉并无任何变化.根据上述现象,确定下面结论正确的是&&&&不溶物一定是Cu不溶物一定含铜,但不一定含铁不溶物一定是Fe溶液中一定含有Fe2+,但不一定含有Cu2+
下列叙述中,甲金属的活泼性肯定比乙金属的活泼性强的是&&&&甲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乙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少甲原子电子层数比乙原子的电子层数多1mol甲从酸中置换出的H2比1mol乙从酸中置换出的H2多常温时,甲能从水中置换出氢,而乙不能
把A、B、C、D&&4块金属片浸入稀硫酸中,用导线两两相连组成原电池.若A、B相连时,A为负极;C、D相连时,D上产生大量气泡;A、C相连时,电流由C经导线流向A;B、D相连时,电子由D经导线流向B,则此4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A>B>C>DA>C>D>BC>A>B>DB>A>C>D
“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欲设计实验验证Fe...”的最新评论
该知识点好题
1下列叙述中,可以说明金属甲的活动性比金属乙的活动性强的是(  )
2有四种金属分别用a、b、c、d表示.①这四种金属两两组成原电池时,a都是正极;②这四种金属可以&用盐酸把它们区分为a、d和b、c两组;③在用盐酸处理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强碱,可知b离子先沉淀后溶解,且b、c同在第三周期,判断四种金属活泼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
3对于a、b、c、d四块金属片,若a、b用导线相连浸泡在稀H2SO4中,电子由a流向b;c、d用导线相连浸泡在稀H2SO4时,d产生大量气泡;a、c用导线相连浸泡在稀CuSO4中时,c上附着上一层红色物质;d浸泡在b的硝酸盐溶液中,置换出b的单质.则这四种金属的活动顺序由大到小为(  )
该知识点易错题
1X、Y、Z、M代表四种金属元素.金属X和Z用导线连接放入稀硫酸中时,X溶解,Z极上有氢气放出;若电解Y2+和Z2+离子共存的溶液时,Y先析出;又知M2+离子的氧化性强于Y2+离子.则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
2有四种金属分别用a、b、c、d表示.①这四种金属两两组成原电池时,a都是正极;②这四种金属可以&用盐酸把它们区分为a、d和b、c两组;③在用盐酸处理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强碱,可知b离子先沉淀后溶解,且b、c同在第三周期,判断四种金属活泼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
3A、B、C都是金属,B中混有C时,只有C能被盐酸溶解;A与B组成原电池时,A为正极.则A、B、C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欲设计实验验证Fe、Cu的金属活动性,他们提出了以下两种方案.请你帮助他们完成有关实验项目:方案Ⅰ:有人提出将形状和大小均相等的铁片和铜片,分别同时放入100ml2.0mol/L稀硫酸中,观察产生气泡的快慢,据此可以确定它们的金属活动性.该原理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若反应进行到2min时共收集到标准状况下的气体1120ml,则用硫酸表示的该反应的反应速率为(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____.方案Ⅱ:有人利用Fe、Cu作电极设计成原电池,以确定它们的活动性.试在下面的方框内画出你设计的原电池装置图,注明电解质溶液名称和正负极材料,标出电子流动方向,并写出电极反应式.正极反应式:____.负极反应式:____.方案Ⅲ:结合你所学的知识,帮助他们再设计一个验证Fe、Cu活动性的简单实验方案(与方案Ⅰ、Ⅱ不能雷同):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其反应原理:____.”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欲设计实验验证Fe、Cu的金属活动性,他们提出了以下两种方案.请你帮助他们完成有关实验项目:方案Ⅰ:有人提出将形状和大小均相等的铁片和铜片,分别同时放入100ml2.0mol/L稀硫酸中,观察产生气泡的快慢,据此可以确定它们的金属活动性.该原理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若反应进行到2min时共收集到标准状况下的气体1120ml,则用硫酸表示的该反应的反应速率为(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____.方案Ⅱ:有人利用Fe、Cu作电极设计成原电池,以确定它们的活动性.试在下面的方框内画出你设计的原电池装置图,注明电解质溶液名称和正负极材料,标出电子流动方向,并写出电极反应式.正极反应式:____.负极反应式:____.方案Ⅲ:结合你所学的知识,帮助他们再设计一个验证Fe、Cu活动性的简单实验方案(与方案Ⅰ、Ⅱ不能雷同):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其反应原理:____.”相似的习题。请设计一个实验证明水是否有热胀冷缩的性质_百度知道
请设计一个实验证明水是否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按本格式啊~~实验材料:实验设计图:试验:实验现象:
提问者采纳
水热缩冷胀材料:软塑料瓶烧杯温水冰块图没:1瓶装满温水(要太热否则瓶烫变形且热蒸汽影响实验)装温水瓶放冰水混合物烧杯看瓶形变变扁则证明水冷缩否则冷胀见冷缩相应热涨冷胀热缩(我知道行行理论应该我自没试或许现象明显)2用塑料瓶装满冷水(其实能太满安全起见)放入冰箱冷藏室结冰看形变情况肯定涨圆证明水热胀冷缩热缩冷胀现象:(包括面)要操作要
提问者评价
水有些才是热缩冷胀的吧?!谢谢咯~~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4条回答
首先我明白热胀冷缩相概念物质能热胀冷缩种性质能热缩冷胀所热胀冷缩范围水热胀冷缩通测水密度证明测用温度水密度水收缩密度升高水通胀密度降现已证明水<img class="word-replace" src="/api/getdecpic?picenc=0a007a摄氏度密度
水是热缩冷胀的!材料:一个软的塑料瓶,一个烧杯,温水,冰块图没有方法:1在瓶中装满温水(不要太热,否则瓶子会烫变形,而且有热的蒸汽会影响实验),把装有温水的瓶子放到有冰水混合物的烧杯中,看瓶子的形变,变扁则证明水是冷缩的,否则就是冷胀的,可见如果冷缩就相对应的是热涨了冷胀的话了就是热缩了(我也不知道这个方法行不行,理论上应该可以,因为我自己没试过,或许现象会不明显)2。用塑料瓶装满冷水(其实不能太满,安全起见),放入冰箱冷藏室,结冰后看形变情况,肯定是涨圆的,证明水不是热胀冷缩的,是热缩冷胀得。现象:(包括在里面了。)如果要操作还是要小心的。
水是热缩冷胀的!材料:一个软的塑料瓶,一个烧杯,温水,冰块图没有方法:1在瓶中装满温水(不要太热,否则瓶子会烫变形,而且有热的蒸汽会影响实验),把装有温水的瓶子放到有冰水混合物的烧杯中,看瓶子的形变,变扁则证明水是冷缩的,否则就是冷胀的,可见如果冷缩就相对应的是热涨了冷胀的话了就是热缩了(我也不知道这个方法行不行,理论上应该可以,因为我自己没试过,或许现象会不明显)2。用塑料瓶装满冷水(其实不能太满,安全起见),放入冰箱冷藏室,结冰后看形变情况,肯定是涨圆的,证明水不是热胀冷缩的,是热缩冷胀得。现象:(包括在里面了。)如果要操作还是要小心的。
实验材料:实验设计图:试验方法:
热胀冷缩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Ⅰ.回答下列问题:(1)欲量取20.00mLNa2CO3溶液,应选用的仪器是____.(2)中和热测定的实验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温度计、____、____.(3)在测定硫酸铜晶体中含量的实验中,称量操作至少要进行____次.Ⅱ.氢氧化铜是一种常用试剂.例如,利用新制氢氧化铜验证醛类物质的还原性.(1)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的配制,实验室制取氢氧化铜悬浊液的操作方法:在试管里加入10%的氢氧化钠溶液2mL,滴入2%的硫酸铜溶液4~6滴,振荡即成.这样操作的目的是____.下面是三个研究性学习小组分别从不同层面开展的研究性学习活动:(2)研究性学习小组甲:对教材实验结论“乙醛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生成的红色沉淀是Cu2O”提出质疑,他们认为红色沉淀不一定是氧化亚铜.为了确定红色沉淀的成分,开展了如下研究:提出猜想:____.查阅资料:①氧化亚铜属于碱性氧化物;②+1价的铜离子在酸性条件下易发生自身氧化还原反应:③在空气中灼烧氧化亚铜生成氧化铜.设计方案:方案1:取该红色沉淀溶于足量的稀硝酸中,观察溶液颜色变化方案2:取该红色沉淀溶于足量的稀硫酸中,观察是否有残渣方案3:称取红色沉淀ag,在空气中充分灼烧至完全变黑,并在干燥器里冷却,再称重,反复多次至到固体恒重,称得质量为bg,比较a,b关系方案4:取红色固体沉淀装入试管里,加入酸化的硝酸银溶液,观察是否有银白色银析出.你认为合理的方案是____.(3)研究性学习小组乙针对小组甲的质疑,设计新的探究方案,装置如图所示.你认为要测定上述红色沉淀成分必须测定下列哪些物理量(只填序号):____.①通入氢气体积;②反应前,红色沉淀+硬质玻璃管的总质量;③完全反应后红色固体+硬质玻璃管的总质量;④实验前,干燥管质量;⑤硬质玻璃管质量;⑥锌粒质量;⑦稀硫酸中含溶质的量;⑧实验后,干燥管质量(4)研究性学习小组丙上网查阅新闻得知,“2005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三位研究绿色化学的科学家”.绿色化学强调对环境友好,实现零排放.“变废为宝”符合绿色化学要求.他们收集上述红色沉淀制备化学试剂-蓝矾.请你帮助他们设计一个简单且符合绿色化学要求的实验方案:____.-乐乐课堂
& 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知识点 & “Ⅰ.回答下列问题:(1)欲量取20.00...”习题详情
188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83.5%
Ⅰ.回答下列问题:(1)欲量取20.00mL&Na2CO3溶液,应选用的仪器是碱式滴定管&.(2)中和热测定的实验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温度计、环形玻璃搅拌棒&、量筒&.(3)在测定硫酸铜晶体中含量的实验中,称量操作至少要进行4&次.Ⅱ.氢氧化铜是一种常用试剂.例如,利用新制氢氧化铜验证醛类物质的还原性.(1)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的配制,实验室制取氢氧化铜悬浊液的操作方法:在试管里加入10%的氢氧化钠溶液2mL,滴入2%的硫酸铜溶液4~6滴,振荡即成.这样操作的目的是确保氢氧化钠过量,氢氧化铜呈悬浊状&.下面是三个研究性学习小组分别从不同层面开展的研究性学习活动:(2)研究性学习小组甲:对教材实验结论“乙醛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生成的红色沉淀是Cu2O”提出质疑,他们认为红色沉淀不一定是氧化亚铜.为了确定红色沉淀的成分,开展了如下研究:提出猜想:红色沉淀可能是铜或铜与氧化亚铜的混合物(或红色固体中可能含有铜)&.查阅资料:①氧化亚铜属于碱性氧化物;②+1价的铜离子在酸性条件下易发生自身氧化还原反应:③在空气中灼烧氧化亚铜生成氧化铜.设计方案:方案1:取该红色沉淀溶于足量的稀硝酸中,观察溶液颜色变化方案2:取该红色沉淀溶于足量的稀硫酸中,观察是否有残渣方案3:称取红色沉淀ag,在空气中充分灼烧至完全变黑,并在干燥器里冷却,再称重,反复多次至到固体恒重,称得质量为bg,比较a,b关系方案4:取红色固体沉淀装入试管里,加入酸化的硝酸银溶液,观察是否有银白色银析出.你认为合理的方案是方案3&.(3)研究性学习小组乙针对小组甲的质疑,设计新的探究方案,装置如图所示.你认为要测定上述红色沉淀成分必须测定下列哪些物理量(只填序号):②③⑤&.①通入氢气体积;②反应前,红色沉淀+硬质玻璃管的总质量;③完全反应后红色固体+硬质玻璃管的总质量;④实验前,干燥管质量;⑤硬质玻璃管质量;⑥锌粒质量;⑦稀硫酸中含溶质的量;⑧实验后,干燥管质量(4)研究性学习小组丙上网查阅新闻得知,“2005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三位研究绿色化学的科学家”.绿色化学强调对环境友好,实现零排放.“变废为宝”符合绿色化学要求.他们收集上述红色沉淀制备化学试剂-蓝矾.请你帮助他们设计一个简单且符合绿色化学要求的实验方案:在空气中充分灼烧该红色固体至全部转化成氧化铜,加入足量稀硫酸溶解,蒸发、结晶、过滤、洗涤,用滤纸吸干或通入惰气带走水分&.
本题难度:一般
题型:填空题&|&来源:网络
分析与解答
习题“Ⅰ.回答下列问题:(1)欲量取20.00mLNa2CO3溶液,应选用的仪器是____.(2)中和热测定的实验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温度计、____、____.(3)在测定硫酸铜晶体中含量的实验中,称量操作至...”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Ⅰ.(1)根据盐类的水解规律解答;(2)根据量热计的构造和实验步骤来确定实验的仪器;(3)实验中为准确测定结晶水的值,应分别测定坩埚的质量、坩埚与晶体的总质量,以此测定晶体的质量,然后称量加热后坩埚与固体总质量,之后再加热,至少再称一次以判断晶体是否完全分解,所以至少称量4次;Ⅱ.(1)根据新制氢氧化铜验证醛类物质的还原性的实验原理和对氢氧化铜悬浊液的配制要求解答;(2)Ⅰ、紧紧围绕“红色”来猜想,因为铜也是红色的,所以红色沉淀可能是Cu、Cu2O或者二者混合物.【设计方案】:方案1:由于Cu、Cu2O都能与稀硝酸反应,进行分析;方案2:Cu2O与稀硫酸反应有Cu生成,有残渣,Cu不与稀硫酸反应有残渣,进行解答;方案3:铜在空气中灼烧生成CuO,Cu2O在空气中灼烧也生成氧化铜,但两者增加的质量不同;用极值法进行分析解答;确定红色沉淀物;方案4:酸化的硝酸银溶液相当于稀硝酸,铜无法与银离子反应;解答此题时,应知道测定的原理;用此装置测定物质组成通常在如下两种途径:氢气与Cu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2O+H2 &&△&&&2Cu+H2O,结合装置图和化学方程式,硬质玻璃管+其中固体在反应前后质量差是Cu2O中O的质量,通过氧的质量可求出Cu2O的质量,再进一步判断是否含有Cu;一般不用测氢气的体积、锌粒、稀硫酸中溶质的方法,因为在用氢气还原金属氧化物时,通常需要先通一段时间氢气,反应后还要再通一段时间氢气,再加上氢气并不都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部分氢气会白白浪费掉,所以实际参加反应氢气的量很难测定;(4)根据绿色化学的理念设计化学实验;
Ⅰ.(1)根据盐类水解的规律,无弱不水解,有弱才水解,越弱越水解,谁强显谁性,Na2CO3为强碱弱酸盐,水解呈碱性,所以用碱式滴定管,故答案为:碱式滴定管;(2)中和热测定的实验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温度计、搅拌器以及量筒,故答案为:环形玻璃搅拌棒、量筒;(3)实验中为准确测定结晶水的值,应分别测定坩埚的质量、坩埚与晶体的总质量,以此测定晶体的质量,然后称量加热后坩埚与固体总质量,之后再加热,至少再称一次以判断晶体是否完全分解,所以至少称量4次,故答案为:4;Ⅱ.(1)配制氢氧化铜悬浊液时NaOH一定要过量,否则氢氧化铜受热会分解生成黑色的氧化铜,所以这样的操作确保氢氧化钠过量,氢氧化铜呈悬浊状,故答案为:确保氢氧化钠过量,氢氧化铜呈悬浊状;(2)Ⅰ、紧紧围绕“红色”来猜想,因为铜也是红色的,所以红色沉淀可能是Cu、Cu2O或者二者混合物;【设计方案】:方案1:由于Cu、Cu2O都能与稀硝酸反应,得到蓝色溶液,所以方案1不行;方案2:Cu2O与稀硫酸反应有Cu生成,有残渣,Cu不与稀硫酸反应有残渣,所以方案2不行;方案3:铜在空气中灼烧生成CuO,Cu2O在空气中灼烧也生成氧化铜,但两者增加的质量不同.agCu在空气中灼烧,完全反应后质量变为54ag,agCu2O在空气中灼烧,完全反应后质量变为109ag,所以ag红色沉淀在空气中灼烧完全反应后,当b为54ag时红色沉淀Cu;当b为109ag,时红色沉淀 Cu2O;当109a g<b<54a g,时红色沉淀为两者混合物,所以方案3合理,方案4:取红色固体沉淀装入试管里,加入酸化的硝酸银溶液,铜和稀硝酸反应,铜无法与银离子反应,所以方案4不行;故答案为:红色沉淀可能是铜或铜与氧化亚铜的混合物(或红色固体中可能含有铜);方案3;(3)解答此题时,应知道测定的原理;用此装置测定物质组成通常在如下两种途径:氢气与Cu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2O+H2 &&△&&&2Cu+H2O,结合装置图和化学方程式,硬质玻璃管+其中固体在反应前后质量差是Cu2O中O的质量,通过氧的质量可求出Cu2O的质量,再进一步判断是否含有Cu;此法需要测定的数据:②③⑤;一般不用测氢气的体积、锌粒、稀硫酸中溶质的方法,因为在用氢气还原金属氧化物时,通常需要先通一段时间氢气,反应后还要再通一段时间氢气,再加上氢气并不都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部分氢气会白白浪费掉,所以实际参加反应氢气的量很难测定,故答案为:②③⑤;(4)铜在空气中灼烧生成CuO,加入足量稀硫酸溶解,CuO+H2SO4=CuSO4+H2O,提取硫酸铜晶体的方法用蒸发结晶的方法,用滤纸吸干或通入惰气带走水分,故答案为:在空气中充分灼烧该红色固体至全部转化成氧化铜,加入足量稀硫酸溶解,蒸发、结晶、过滤、洗涤,用滤纸吸干或通入惰气带走水分;
本题主要考查了一些实验操作,掌握实验的原理及正确的操作是解题的关键,题目难度中等.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Ⅰ.回答下列问题:(1)欲量取20.00mLNa2CO3溶液,应选用的仪器是____.(2)中和热测定的实验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温度计、____、____.(3)在测定硫酸铜晶体中含量的实验中,...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还有不懂的地方?快去向名师提问吧!
经过分析,习题“Ⅰ.回答下列问题:(1)欲量取20.00mLNa2CO3溶液,应选用的仪器是____.(2)中和热测定的实验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温度计、____、____.(3)在测定硫酸铜晶体中含量的实验中,称量操作至...”主要考察你对“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
等考点的理解。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
与“Ⅰ.回答下列问题:(1)欲量取20.00mLNa2CO3溶液,应选用的仪器是____.(2)中和热测定的实验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温度计、____、____.(3)在测定硫酸铜晶体中含量的实验中,称量操作至...”相似的题目:
铜与浓硝酸反应和铜与稀硝酸反应,产物不同,实验现象也不同.某课外活动小组为了证明并观察到铜与稀硝酸反应的产物为NO,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请你根据他们的思路,选择下列药品,完成该实验,并叙述实验步骤.药品:稀硝酸、盐酸、Zn粒、CaCO3固体(1)补充下面的实验:步骤: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③向试管中倒入过量稀硝酸并迅速盖上带铜丝和导管的橡皮塞;④&&&&;⑤&&&&;⑥用注射器向试管内推入氧气(或空气).(2)推入氧气或空气的目的是&&&&.(3)分别将等质量的铜片与等体积均过量的浓硝酸、稀硝酸反应,所得到的溶液前者呈绿色,后者呈蓝色,某同学提出这可能是Cu2+浓度差异引起的,你同意这种看法吗?&&&&(填“同意”或“不同意”),原因是&&&&,另一同学提出溶液呈“绿色”是Cu2+与NO2混合的结果,请你设计一个实验证明之(简述实验方案和实验现象)&&&&.&&&&
为了探究浓度对硫酸氧化性的影响,某学习小组进行了以下探究活动:[探究一]称取无锈铁钉(碳素钢)12.0g放入30.0mL浓硫酸中,加热,充分反应后得到溶液X并收集到气体Y.(1)甲同学认为X中除Fe3+外还可能含有Fe2+.若要确认其中的Fe2+,请选择下列试剂,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简述操作过程、现象和结论)&&&&.供选用试剂:a.KSCN溶液和氯水& b.铁粉和KSCN溶液&& c.浓氨水& d.酸性KMnO4溶液(2)乙同学为了测定气体Y中SO2的含量,设计如下三种方案:方案Ⅰ.取672mL(标准状况)气体Y通入足量溴水中,然后加入足量BaCl2溶液,经适当操作后得干燥固体4.66g.方案Ⅱ.向VmL&c&moloL-1酸性高猛酸钾溶液中缓慢通入Y气体aL(标准状况),溶液恰好完全褪色.方案Ⅲ,取VL(标准状况)气体Y缓慢通入足量的氢氧化钡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烘干,称得固体质量为mg.①其中不合理的方案是&&&&,理由是&&&&.②选择合理方案的数据计算气体Y中SO2的体积分数(用含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探究二]分析上述实验中SO2体积分数的结果,丙同学认为气体Y中还可能含量有H2和CO2气体.为此设计了下列探究实验装置(图中夹持装置已省略).(3)装置A中试剂的作用是&&&&.(4)简述确认气体Y中含有CO2的实验现象:&&&&.(5)有同学根据“F干燥管无水硫酸铜是否变蓝色”确认Y气体中是否有氢气,你认为是否可靠?&&&&(填“可靠”或“不可靠”),简述理由:&&&&.&&&&
某校化学实验兴趣小组为了探究在实验室制备Cl2的过程中有水蒸气和HCl挥发出来,同时证明氯气的某些性质,甲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支撑用的铁架台省略),按要求回答问题.(1)①分别写出a、b的实验仪器名称&&&&、&&&&②写出A中实验室制氯气的化学方程式&&&&MnCl2+Cl2↑+2H2O&&&&
“Ⅰ.回答下列问题:(1)欲量取20.00...”的最新评论
该知识点好题
1某同学为试验CuS在不同酸中的溶解性,取4份黑色CuS粉末试样置于试管中,分别加入醋酸、浓盐酸、浓硫酸、浓硝酸溶液.观察到如下现象:①CuS不溶于醋酸溶液;②CuS不溶于浓盐酸;③CuS不溶于浓硫酸;④CuS在浓硝酸中溶解,溶液变蓝,并有红棕色刺激性气体产生.根据上述现象,该同学得出了以下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2请设计CO2在高温下与木炭反应生成CO的实验.(1)在下面方框中,A表示有长颈漏斗和锥形瓶组成的气体发生器,请在答题卡上的A后完成该反应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夹持装置,连接胶管及尾气处理不分不必画出,需要加热的仪器下方用△标出),按气流方向在每件仪器下方标出字母B、C…;其他可选用的仪器(数量不限)简易表示如下:(2)根据方框中的装置图,在答题卡上填写该表
仪器符号&仪器中所加物质&作用&A&石灰石、稀盐酸&石灰石与盐酸生成CO2&&&&(3)有人对气体发生器作如下改进:在锥形瓶中放入一小试管,将长颈漏斗下端插入小试管中.改进后的优点是&&&&;(4)验证CO的方法是&&&&.
3探究过氧化氢的性质该化学兴趣小组根据所提供的实验条件设计了两个实验,分别证明了过氧化氢的氧化性和不稳定性.(实验条件:试剂只有过氧化氢溶液、氯水、碘化钾淀粉溶液、饱和硫化氢溶液,实验仪器及用品可自选.)请将他们的实验方法和实验现象填入下表:
实&验&内&容&实&验&方&法&实&验&现&象&验证氧化性&&&验证不稳定性&&&
该知识点易错题
1下列实验中,不是用对比实验来研究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
2下列所选用试剂(仪器自选)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3“封管实验”具有简易、方便、节约、绿色等优点,观察下面四个“封管实验”(夹持装置未画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Ⅰ.回答下列问题:(1)欲量取20.00mLNa2CO3溶液,应选用的仪器是____.(2)中和热测定的实验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温度计、____、____.(3)在测定硫酸铜晶体中含量的实验中,称量操作至少要进行____次.Ⅱ.氢氧化铜是一种常用试剂.例如,利用新制氢氧化铜验证醛类物质的还原性.(1)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的配制,实验室制取氢氧化铜悬浊液的操作方法:在试管里加入10%的氢氧化钠溶液2mL,滴入2%的硫酸铜溶液4~6滴,振荡即成.这样操作的目的是____.下面是三个研究性学习小组分别从不同层面开展的研究性学习活动:(2)研究性学习小组甲:对教材实验结论“乙醛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生成的红色沉淀是Cu2O”提出质疑,他们认为红色沉淀不一定是氧化亚铜.为了确定红色沉淀的成分,开展了如下研究:提出猜想:____.查阅资料:①氧化亚铜属于碱性氧化物;②+1价的铜离子在酸性条件下易发生自身氧化还原反应:③在空气中灼烧氧化亚铜生成氧化铜.设计方案:方案1:取该红色沉淀溶于足量的稀硝酸中,观察溶液颜色变化方案2:取该红色沉淀溶于足量的稀硫酸中,观察是否有残渣方案3:称取红色沉淀ag,在空气中充分灼烧至完全变黑,并在干燥器里冷却,再称重,反复多次至到固体恒重,称得质量为bg,比较a,b关系方案4:取红色固体沉淀装入试管里,加入酸化的硝酸银溶液,观察是否有银白色银析出.你认为合理的方案是____.(3)研究性学习小组乙针对小组甲的质疑,设计新的探究方案,装置如图所示.你认为要测定上述红色沉淀成分必须测定下列哪些物理量(只填序号):____.①通入氢气体积;②反应前,红色沉淀+硬质玻璃管的总质量;③完全反应后红色固体+硬质玻璃管的总质量;④实验前,干燥管质量;⑤硬质玻璃管质量;⑥锌粒质量;⑦稀硫酸中含溶质的量;⑧实验后,干燥管质量(4)研究性学习小组丙上网查阅新闻得知,“2005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三位研究绿色化学的科学家”.绿色化学强调对环境友好,实现零排放.“变废为宝”符合绿色化学要求.他们收集上述红色沉淀制备化学试剂-蓝矾.请你帮助他们设计一个简单且符合绿色化学要求的实验方案:____.”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Ⅰ.回答下列问题:(1)欲量取20.00mLNa2CO3溶液,应选用的仪器是____.(2)中和热测定的实验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温度计、____、____.(3)在测定硫酸铜晶体中含量的实验中,称量操作至少要进行____次.Ⅱ.氢氧化铜是一种常用试剂.例如,利用新制氢氧化铜验证醛类物质的还原性.(1)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的配制,实验室制取氢氧化铜悬浊液的操作方法:在试管里加入10%的氢氧化钠溶液2mL,滴入2%的硫酸铜溶液4~6滴,振荡即成.这样操作的目的是____.下面是三个研究性学习小组分别从不同层面开展的研究性学习活动:(2)研究性学习小组甲:对教材实验结论“乙醛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生成的红色沉淀是Cu2O”提出质疑,他们认为红色沉淀不一定是氧化亚铜.为了确定红色沉淀的成分,开展了如下研究:提出猜想:____.查阅资料:①氧化亚铜属于碱性氧化物;②+1价的铜离子在酸性条件下易发生自身氧化还原反应:③在空气中灼烧氧化亚铜生成氧化铜.设计方案:方案1:取该红色沉淀溶于足量的稀硝酸中,观察溶液颜色变化方案2:取该红色沉淀溶于足量的稀硫酸中,观察是否有残渣方案3:称取红色沉淀ag,在空气中充分灼烧至完全变黑,并在干燥器里冷却,再称重,反复多次至到固体恒重,称得质量为bg,比较a,b关系方案4:取红色固体沉淀装入试管里,加入酸化的硝酸银溶液,观察是否有银白色银析出.你认为合理的方案是____.(3)研究性学习小组乙针对小组甲的质疑,设计新的探究方案,装置如图所示.你认为要测定上述红色沉淀成分必须测定下列哪些物理量(只填序号):____.①通入氢气体积;②反应前,红色沉淀+硬质玻璃管的总质量;③完全反应后红色固体+硬质玻璃管的总质量;④实验前,干燥管质量;⑤硬质玻璃管质量;⑥锌粒质量;⑦稀硫酸中含溶质的量;⑧实验后,干燥管质量(4)研究性学习小组丙上网查阅新闻得知,“2005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三位研究绿色化学的科学家”.绿色化学强调对环境友好,实现零排放.“变废为宝”符合绿色化学要求.他们收集上述红色沉淀制备化学试剂-蓝矾.请你帮助他们设计一个简单且符合绿色化学要求的实验方案:____.”相似的习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热胀冷缩 英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