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宝用的是什么电池,里面是电池吗?

有可能做出电动汽车用的充电宝吗?
类似手机充电宝, 做成手提箱大小, 直接丢到汽车尾箱,在里面给汽车充电. 用完提回家220v给充电宝充电.
按投票排序
楼主是不是说的这个东西:原文在:%%%%%%%%%%补充作答%%%%%%%%%%%%题主问题的本质是电动汽车的充电宝是否具备足够的合理性,我在3个月前的回答有些草率了。“多数人平均每天出行里程不足50km,因此纯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是完全满足出行需要的”。这句话在理论上没错,但真到了用户手里,每天都要去担心车在路上抛锚了怎么办,担惊受怕!这就是传说中的“里程焦虑”。那把电池做得大一些呢? 很不幸,电池很贵。并且,如果电池真的很大,“里程焦虑”是没了,那么可能95%的使用情景里,电池都用不光。说白了,消费者不愿意出大价钱为这种解决“里程焦虑”的方法买单。此外,装个大电池跑来跑去,整车效率也低。那么,既然“里程焦虑”是个别情况下才会真实发生的,那么我们相应的增加一个“个别情况”才有的电池包不就可以啦——这应该就是题主所想表达的电动汽车充电宝。电动汽车的充电宝应该具备两种属性:1. 可拆卸: 在不使用的时候不带在车上,这样车就轻一些,能耗低一些。2. 成本分担: 不能是单个人为充电宝买单(个别情况下才用),而应该是多人,或者是“租”。如果不“成本分担”的话,那可以将串联混合动力中的发动机理解为电池的充电宝。本文开头的那张图中的充电宝,做得再安全些、可靠性,并有专业的公司来运营租赁,还是有可能成为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案的。需要指出的是,电动汽车充电宝 与 手机充电宝,在“ 可拆卸”的属性上是相同的,但在“成本分担”属性上是不同的。主要是手机充电宝太便宜了,个人负担起无压力,如果再搞多人分担等新模式,平均运营成本都够直接买充电宝的了。%%%%%%%%%%以下为的原答案%%%%%%%%%若这样的充电宝可行,那么,直接把车载电池提回家充电不更好吗?
不现实。若按照你说的尺寸只有手提箱大小,就算以原厂商的电池密度计算,最多只能供车走大约20公里。这还不算上电池外接需要电力转换损失的电能。手机电池是单体,稳定可靠,不需要复杂监测。电动车目前普遍用的是电池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需要众多的监测优化手段。也就是同样体积,不可能满满都是塞得电池,还需要复杂的监测、调节、控制、散热等辅助模块。若引入外接电池堆,则对于整车供电系统是一个技术问题。由于容量过大,需要极为小心。所以目前使用移动电池对电动汽车做巡航充电的手段不太现实,瓶颈就在于储能密度太低,功率密度太低,非常不经济。所以对于电动汽车的充电还是需要大功率电力电源,即电网或微电网。
目前,中国政府设定的目标……其实也可以说世界主流目标是2020年实现动力电池达到300Wh/kg的比能量(目前一半左右),什么意思呢?就是10公斤重的电池能充3度电进去。一般电动汽车一度电能走5-7公里吧,看情况。题主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力量来计算这个手提箱能帮你多走多远了……
已经有厂家在做了,只不过,充电宝是另外一辆车。别笑,我认真的。
哈哈,太二了。既然都有手提箱大小的充电宝了,为啥不能直接用这个充电宝做为电池呢?
谢邀。目前的电池技术是不现实的。如果出现一种电池技术,密度很高很诱人,比如超过1KWH/KG了,但放电特性又不很适合电动车需要的特性,是一种解决方法。特斯拉有混合电池的方案,只是他的电池都是固定的。修改一下,在现实的方案:手提箱换成手推车,电池宝重量50Kg,储能量约10KWH,可以给电动车开60KM~100KM,车上电池就不带了或少带一点了,比如车上电池同样也是10KWH,车轻能跑的远,充电不受充电桩限制,电量够2天上下班,天天充有盈余,电池少成本还低,每车可以配3、4块充电宝,系统有弹性。也许有人会用。这不是很象换标准电池电动车?这要看是否有人愿意天天拉50Kg的小车?制造商还要愿意投资一个一旦充电桩普及了就会马上消失的技术?
手提箱大小的充电宝远比你想象的重,已经接近换电模式的主电池了。不如直接上换电模式,技术上能有效解决里程不足和充电缓慢。换电模式的致命弱点在于车厂/电池厂/充电站/用户多方的责任界定不清楚,容易以次充好。在国内车厂向独立BMS制造商采购电池管理系统的时候,利益/标准/BMS监控信息的控制权问题更加纠结。国内早期在不重视标准问题的情况下推广过换电,如杭州的电动出租车。。。然后发生了自燃事故。尽管事故本身与换电无关,却引爆了各方的信任危机。后来我们公司接到过类似的项目,在需求阶段就扯皮不断最后胎死腹中。换电模式要真正做好,需要一家公司覆盖车/电池/充电站等环节,直接面向最终用户。目前看来只有特斯拉有能力做到。利益相关: 前BMS企业员工。
增程式电动车的发动机可以满足要求。纯电池不可能。即便电池的能量密度可以达到要求,为什么不在车上就直接使用这种电池呢?
谢邀。我没法给你太具体的回答。按我的了解,做个充电宝看你怎么用了。一般纯电动车跑200公里的需要30kwh(记忆中)的电量。手提箱大小的充电宝估计只能做应急用。想充满,现在的电池容量应该没什么可能,不然电动车续航里程就解决了。不过这个思路不错,我和电动车研发的同事们聊聊。
谢邀,电池太重,除非你臂力惊人,一般人搬不动,但是放个柴油发动机在后备箱倒是可行的。
充电宝从行业高度来说是一种很弱智的发明。充电宝的发明初衷是为了延长续航时间,但要延长续航时间其实有更好的方式:手机内置临时电池(只需要指甲盖那么大的一点地方就足够了),同时降低电池的更换难度。这样当一块电池快没电时,只需要更换第二块或第三块电池就可以了,就跟插个充电线一样简单,而且还不用重新开机。反过来再来看看充电宝:即使是最普通的4芯机,其体积也相当于七八块大容量手机电池,但容量呢?顶多只相当于两三块手机电池。因为大部分体积都浪费在电芯之间的缝隙、电芯本身的封装、电路、外壳等结构上了,充电过程中还会有至少30%的电能浪费在充电宝本身和手机上的电路上。所以充电宝的发明是一群厂商联席犯傻的结果:如果厂商把手机做成电池便于拆卸、电池热更换的功能,根本不会有充电宝这种垃圾发明出场的机会。对于汽车来说,汽车对体积、重量、效率的要求比手机要高很多,所以充电宝这样的设计就更不可能实现。对于汽车来说,更换电池才是最优方案。除了一些缺网少电的穷乡僻壤可能会使用柴油驱动的发电机来给电动汽车充电以外(这种东西早已有之,比如部分内燃机车实际上就是烧油给电机供电的,苏联的一些电动公共汽车也会在身后拖一个柴油发电机,那就算是一个“充电宝”了吧),在传统电车领域,用电池的充电宝想都别想。
题主,我们以特斯拉电动车来做个比较哈。 其实特斯拉电动车所使用的锂电池和我们生活中电脑、移动电源所使用的锂电池是一样的,即18650锂电池。百度百科:移动电源其实就是把三四个这个电池装在一起了,而特斯拉电动车把这个电池先几个排成一列,然后几列排成一块,然后一块一块布满了整个车底。so……
上图:高手在民间!
第一眼看到这个题目,我以为题主要问增程式电动汽车;但是当我看到问题描述,我觉得题主得多吃点核桃了。题主,你对目前电池的质量能量密度没有概念啊。正好最近在调研中国新能源车,我来抛砖引玉吧。首先,对于纯电动汽车,电池需要多少能量呢?我列举几个中国市场在售的例子除了特斯拉,其他的续航里程都在80-250km左右。这样的里程显然只能作为一个城市买菜通勤车,远远不能达到我们的要求。为什么不多带点电池,就像山寨机一样,来上块上百kWh的电池呢?除了特斯拉,其他的续航里程都在80-250km左右。这样的里程显然只能作为一个城市买菜通勤车,远远不能达到我们的要求。为什么不多带点电池,就像山寨机一样,来上块上百kWh的电池呢?因为,电池有一个很重要的指标:能量密度。能量密度可细分为质量能量密度(Wh/kg)和体积能量密度(Wh/L)。这意味着你携带多少度的电,是需要在车上腾出一定质量和空间为它让路的!各类电池能量密度的具体的数字我就不列举了,可以自行wiki,或者期待高人补充,简单的算术问题楼上已经算得很明白了,再与汽油和柴油的能量密度对比一下。总之无法令人满意就是了,这也算是目前电池技术的瓶颈吧。按照楼主的思路,我不知道得在车辆后备箱里塞个多大,多重的电池?!如果说你对于车辆空间没啥要求,给后备箱塞满电池,车重,成本,安全管理要求必然随之增加,最终与带更多地电池有什么本质区别吗?而且你会发现更多地电池并不是一个无限增益的选择。最终便是技术与性能以及成本的三方妥协结果(如上表,汽车OEM又不是傻。。谁不知道电池更大,里程更好的道理啊,但总有限制的啊)。半夜睡不着,来更新。假设题主做出来了这种所谓的汽车充电宝,我们来看看题主会遭遇哪些困难。首先,题主在知道了残酷的事实后,不求给电池充电了,但求能应急,让没有电的车辆能撑到下一个充电站。目前三元锂电池好一点的好像可以有200Wh/kg,按高速公路上40km服务区间隔来算,7-8kWh还是需要的吧?那么楼主需要35-40kg的电池。请注意,这个重量恐怕没有考虑到封装散热,电源固定,电源管理系统的重量,再考虑到电池的有效容量(放电电压低于某个值时不再放电,或者对电池损伤极大),电力损失,车载系统耗电等等,就算有制动能量回收,也不会是一个可接受的重量。例子请参考楼上给出的特斯拉的电池组重量。好吧,再假设我们的题主身轻如燕,力大如牛,怒抗近百公斤电池组一路小跑上六楼还不带喘气的,终于将充电宝扛回了家插上电开始充电,早上上班再装回去。那么这个电池组应该是挺便于拆卸的吧?随身备套工具箱得有吧?题主是要开着自己的电动车上路的,那么碰撞安全性还是要考虑下的吧?又要便于普通人拆装,又要能保证行驶时电池组安全可靠的固定,不能一个急刹车,直接从后备箱侵入驾驶舱把题主的爱车捅个窟窿,这。。。。。好吧,再再假设楼主悍不畏死,为了拆装方便,拿两板砖在电池组旁边垫吧垫吧放后备箱就开上路了。题主小心谨慎,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坚决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法,结果一新手误将油门当刹车与题主追尾。。。由于题主的充电宝缺乏必要的防护措施,题主是会被高压电烤成焦炭呢,还是电池燃烧乃至爆炸把题主炸成碎块的焦炭呢?3.25更新(未来分析&串联混动历史&阿特金森循环与米勒循环)上面讨论了现今技术水平下,电动车充电宝的不可行性,接下来尝试探讨下这种模式未来的可能性。首先,按照题主的问题描述——“类似手机充电宝, 做成手提箱大小, 直接丢到汽车尾箱,在里面给汽车充电. 用完提回家220v给充电宝充电.”,我理解为这种充电宝容量应该是大于车载电池容量,否则不如直接给车充电,还没有二次能量转换的损失。让我们在此概念下开开脑洞。最近惊闻戴森投资的Sakti3固态电池号称要将廉价电动车里程提升至800km!本人不是电池方向,不懂其原理,暂不评述。不过可以预见,随着电池技术的不断进步,电池的能量密度持续提升,终有一天会将其改良到一个可接受的地步。参考现在电瓶车电池重量,可以方便提升携带的电池重量范围为5-10kg。那么假设电池技术发展至10kg跑100km,唯一的问题便是此时车会是多重?续航会是多少?这关系到,这10kg重量究竟是做成车载电池组的一部分,为车辆带来更强大的续航里程,还是应该用作随插即用的便携电源。Historically over the last 40 years cars have become heavier and bigger as safety and features have increased. If one looks at the ‘compact’ the typical mass in 1970 was between 650kg and 800kg, whereas today it's between 1200kg and 1350kg, an increase of around 75%. Considering a specific example, such as a VW Golf, it's interesting to see that a Mk1 Golf GTi 1600 had a curb weight of 966 kgs, a GVW of 1332 kgs, a 0-60 of 9 seconds and achieved 27 mpg.简要翻译——“历史上过去40年中汽车由于安全性与性能增加一直在变重变大。如果看看紧凑车型,,1970年典型质量在650kg到800kg,如今是1200kg到1350kg,上升75%。”这说明,即使汽车轻量化设计势在必行,减重也是条漫漫长路,可能走得会比电池能量密度上升的步伐更慢。所以,即使电池技术进步,相比于整车重量,真心不值得做成外接的便携电源,不如集成于车载电池组。最终又回到了“多装载电池,增大续航里程——整备质量上升——电量消耗增大“的循环,直到成本,续航,性能三者达到平衡。结论:像手机充电宝一样,自身电量远大于车载电量的车用充电宝不可能出现,不管是现在还是未来近期。所以只可能以紧急预备电源的形式出现,就好比对于传动动力汽车的后备箱备上一桶油一样。话说回来,为什么我们日常生活中会携带手机充电宝?因为它所需的质量和体积远小于车辆对于能量的需求!我们可以以很小的携带成本为手机充电。其实早有一种类似的,符合楼主需求的车辆,它自带的“充电宝”能不断的给车辆的电池充电,同时体积,质量,成本相对较小——那就是增程式电动车(range-extended electric vehicles ,REEV)现在大红大紫的各类电动与混动车辆,看似是很新奇的技术,其实早在100多年前便已出现。The concept of having an individual in-wheel motor driving each wheel of a vehicle is not a new idea. In 1900 at the World's Fair in Paris the ‘System Lohner-Porsche’ was debuted (reference 1). This vehicle was designed by Ferdinand P the man who gives his name to the Porsche car company, at his first job in the automotive field working with Jacob Lohner. The ‘System Lohner-Porsche’ was an electric vehicle driven by two in- this vehicle was capable of over 35mph and set several Austrian speed records.An early 1900s ‘System Lohner-Porsche’, propelled by in-wheel motorsAn early 1900s ‘System Lohner-Porsche’, propelled by in-wheel motorsFollowing the success of this vehicle, Ferdinand Porsche then utilized Daimler's and Panhard's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connected to generators to provide power for the in- thus creating the world's first series hybrid vehicle (SHEV), the “System Mixt”. ”此车成功之后,Ferdinand Porsche接着用戴姆勒的内燃机作为充电机给轮毂电机供电,创造了世上第一台串联混动汽车。“100多年间,汽车技术既有许多创新(车身造型,悬架),也有沿用下来的经典(差速器),技术的进步总是一个微小步伐的螺旋上升态势。REEV结构简图如上。这种车辆的电池组往往只有10kWh左右甚至更少,纯电动模式续航也仅有50-70km或者更少,但是它可以用发动机为电池组不断充电,有油就能跑,续航里程根本不虚常规动力车辆,是不是相当于随身自带一个充电宝呢??有电用电,没电烧油充电。而且,由于发动机只需一门心思发电,可以始终工作在一个燃油消耗和功率输出相对较高的一个区间,间接的改善了排放以及耗油,达到了节能减排的目的。很多这类车都采用了小排量的阿特金森或米勒循环的发动机,据说还有用转子发动机的,因为这样的动力传输方式很好的弥补了这类发动机的缺点。REEV结构简图如上。这种车辆的电池组往往只有10kWh左右甚至更少,纯电动模式续航也仅有50-70km或者更少,但是它可以用发动机为电池组不断充电,有油就能跑,续航里程根本不虚常规动力车辆,是不是相当于随身自带一个充电宝呢??有电用电,没电烧油充电。而且,由于发动机只需一门心思发电,可以始终工作在一个燃油消耗和功率输出相对较高的一个区间,间接的改善了排放以及耗油,达到了节能减排的目的。很多这类车都采用了小排量的阿特金森或米勒循环的发动机,据说还有用转子发动机的,因为这样的动力传输方式很好的弥补了这类发动机的缺点。先贴一篇阿特金森循环与米勒循环的科普:过几天再去找找这两种发动机的动力特性曲线图,上次收集了找不到了。。。3.27日更新再结合 无往 的回答,我想已经把这个问题说得很明白了,我也就不献丑了。典型的例子,雪弗兰Volt,算是代表性车型了,比较新的还有BMW i3增程版。REEV缺点也很明显:一来比起传统车辆多了不少部件,控制逻辑,布置方式,成本都得上涨,看补贴给不给力了;二来能量经过两次转换(机械到电力,电力再到机械)损失还是比较明显的。先扯到这,碎觉了碎觉了。。。如果有错误,望大神予以指正,本人还只是个刚入行的菜鸡。。P.S. 参考文献下次补充,碎觉去了
现在手机充电宝最小也得有半个手机那么大,你买辆车,后排给放充电宝?你的孩子会不答应的。真的。
就用plugin hybrid EV 方案就不挺好吗,一个小可充电式ICE加一个小油箱也比电池充电宝的功率密度大,而且还能随时加油。
之前看过国外的一个设计方案:车子本身没有电池,每辆车后面都托一个小行李车,那个就是电池。到了加油站,把行李车的钩子取下,勾上另外一个充好电的行李车就可以走了!
电动公交都有了,汽车也可以的吧
真的南孚的
1.什么电池,铅酸?应该不行,太沉,电池容量太小(普通12V,50Ah左右=600Wh)图片来源图片来源85 kWh Battery265 miles range (EPA)
426.48Km380 hp motor power5.4 seconds 0-60 mph125 mph top speed8 year, infinite mile battery and drive unit warrantySupercharging included特斯拉官网12 volt power outlet也就是说,普通酸铅蓄电池,只可以航行426.48Km*600Wh(蓄电池容量)/85Kwh=3 公里也就是说,一块现在家用车蓄电池,满电只可以让特斯拉 Model S 跑3Km。2. 锂电池————————不知道。 求其他人解答。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万能充电宝 什么是聚合物电池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新闻热线5广告热线5
地市频道: |
电子商务: |
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电池内灌装水泥 充电宝变“充电爆”[图]
鹰潭市月湖警方捣毁充电宝制假窝点 缴获假冒成品半成品等50余箱
字体:&& |
新闻热线:5
订江西手机报:电信、联通用户发短信JX到,移动用户发短信JXB到,3元/月
爆料投诉请进入
  本报讯 王文嘉 新法制报记者报道:1月6日,鹰潭市公安局月湖分局联合工商部门迅速打掉一充电宝制假窝点,缴获&山寨&移动电源(俗称&充电宝&)、半成品、假冒商品标识、配件等共计50余箱。令人惊讶的是,假电池王旭欢内灌装了水泥,如果不慎使用,&充电宝&可能变成&充电爆&。
警方缴获的伪劣产品 图/受访单位提供
  鹰潭市公安局月湖分局经侦大队接到线索称,鹰潭市区某企业家属楼内可能有人在制造假充电宝。接到该线索后,该局经侦大队立即组织警力开展侦查。1月6日下午3时许,经侦大队联合交通派出所、月湖区工商局展开收网行动。
  在这个二十几平方米的&工厂&内,民警看到,外间大大小小的箱子摞得很高,里间为&生产车间&,一男一女正在组装充电宝。地上整整齐齐码放着100多个成品,成品外壳上标有夏新、电二哥,小米等品牌。工作人员打开一个装好的充电宝,发现里面有6节电池,撬开电池之后,其中4节装满了水泥。
  警方对该窝点的造假设备进行了清点和查封,共缴获&山寨充电宝&成品、半成品、假冒商品标识、防伪标、配件等50余箱,其中未拆封的假电池5箱4000节。
  经调查,该造假窝点为嫌疑人龚某租用,龚某从2013年起从深圳等地大量采购充电宝外包装、防伪标、外壳、假电池等配件后,组织人员进行加工组装,生产的产品未经任何检测后销往全国。目前,龚某因涉嫌生产假冒伪劣产品被网上追逃。
  1月8日,夏新厂家法务部总监李剑赶到鹰潭,确认现场查获的充电宝均为假冒伪劣产品,初步估计涉案价值30万元。
&&相关新闻
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font color="#、凡本网注明“中国江西网讯”或“中国江西网”、“大江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江西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font color="#、凡本网注明“中国江西网讯[XXX报]”或“中国江西网-XXX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江西日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XXX报”。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font color="#、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江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不授权任何机构、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截取、复制和使用。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font color="#、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江西网 电话:2
江南都市报
新参政文摘
- 电子报 -
|&江西大江传媒网络股份有限公司运营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备案号:
江西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米充电宝是什么电池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