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有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工程材料与热加工工艺期刊基础课程的系列视频?我附上课本章节的图片,谢谢啦!百度云

机械制造基础
机械制造基础
学习专栏:
教学专栏:
机械制造基础精品课程申报表
自治区本科精品课程
申& 报& 表
课 程 名 称& &&&& &&&&&&&机械制造基础&&&&&&&&&
课 程 网 址&&&&&& &&& &
所属二级学科名称&&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课程负责人&&&&&&&& &&&&&&&&&&张玲&&&&&&&&&&&&&&
所 属 学 校&&&&&&&&&&&&&&宁夏理工学院&&&&&&&&&&
宁夏回族自治区教育厅
1. 课程负责人情况
机械工程学院
通信地址(邮编)
宁夏理工学院机械工程学院(753000)
一、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不超过五门);
机械制造基础
专业基础课
换热器原理
专业基础课
二、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学生总人数);
换热器课程设计
热能与动力工程毕业设计
大武口热力发电厂认识实习
宁夏西北骏马公司认识实习
三、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
2009年机械工程系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
2011年宁夏理工学院第三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
四、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
(不超过五项);
本人所起作用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教学团队
区级教学团队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区级教学改革
五、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及时间)(不超过三项);
Study on the Hemolysis Rate and Cytotoxicity Test of Porous
Materials Science Forum
羟基磷灰石及含镁羟基磷灰石的微观相貌分析
中国体视学与图像分析
烧结工艺对羟基磷灰石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材料热处理学报
一、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
(不超过五项);
本人所起作用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教学团队
区级教学团队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区级教学改革
二、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及时间)(不超过三项);
Study on the Hemolysis Rate and Cytotoxicity Test of Porous
Materials Science Forum
羟基磷灰石及含镁羟基磷灰石的微观相貌分析
中国体视学与图像分析
烧结工艺对羟基磷灰石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材料热处理学报
三、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
(不超过五项)
表彰/奖项名称
《多孔含镁超细晶羟基磷灰石性能及生物活性的研究》获“优秀论文”。
佳木斯大学
《多孔含镁超细晶羟基磷灰石性能及生物活性的研究》获“黑龙江省第六届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黑龙江省学位委员会
黑龙江省教育厅
2. 主讲教师情况(1)
机械工程学院
通信地址(邮编)
宁夏理工学院机械工程学院(753000)
机械装备设计
一、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不超过五门);
计算机绘图
专业基础课
机械制造工艺
二、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学生总人数);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机械制造工艺及夹具课程设计
机械工程及其自动化毕业设计
三、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三项);
本人所起作用
计算机绘图精品课
自治区级精品课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特色专业
自治区级特色专业建设点
虚拟装配与运动仿真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
自治区级教学成果
第二完成人
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
自治区级教学成果
第二完成人
四、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及时间)(不超过三项);
铸件浸渗系统脱液机故障树的建立和分析
机械工程师
PRO/E虚拟装配及运动仿真在机械设计教学中的应用
浸渗技术在铝合金压铸件中的应用
五、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三项)
1.虚拟装配与运动仿真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 获得2009年自治区教学成果二等奖
2.《计算机绘图》2008年立项为自治区级精品课
3.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2010年立项为自治区特色专业建设点
一、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
(不超过五项);
本人所起作用
计算机绘图精品课
自治区级精品课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特色专业建设点
自治区级特色专业
虚拟装配与运动仿真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
自治区级教学成果
第二完成人
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
自治区级教学成果
第二完成人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自治区级教学改革
第二完成人
二、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与时间)
(不超过五项);
制图课程教学体系改革的几点思考
中国西部科技
铸件浸渗系统脱液机故障树的建立和分析
机械工程师
PRO/E虚拟装配及运动仿真在机械设计教学中的应用
浸渗技术在铝合金压铸件中的应用
三、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
(不超过三项)
1、虚拟装配与运动仿真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获得2009年自治区教学成果二等奖
2、《计算机绘图》2008年立项为自治区级精品课
3、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2010年立项为自治区特色专业
2、主讲教师情况(2)
高级工程师
机械工程系主任
机械工程学院
通信地址(邮编)
宁夏理工学院机械工程学院(753000)
机械制造及工艺
一、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不超过五门);
机械制造基础
专业基础课
机械设计基础
专业基础课
机械制造工艺学
模具设计基础
二、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学生总人数);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热能与动力工程毕业设计
三、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三项);
本人所起作用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教学团队
区级教学团队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特色专业
自治区级特色专业
四、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及时间)(不超过三项);
五、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三项)
2011届毕业设计优秀指导教师
2011年宁夏理工学院优秀教师
一、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
(不超过五项);
二、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与时间)
(不超过五项);
三、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
(不超过三项)
2. 实践指导教师情况(1)
机械工程学院
通信地址(邮编)
宁夏理工学院机械工程学院(753000)
机械设计、PRO/E、机械设计基础
一、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不超过五门);
专业基础课
PRO/E三维造型设计
机械工程基础
专业基础课
二、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学生总人数);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机械工程基础课程设计
PRO/E三维造型设计实训
机械工程及其自动化毕业设计
四连杆结构设计
减速器拆装实习
宁夏西北骏马公司认识实习
三、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
本人所起作用
《虚拟装配与运动仿真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教改项目
区级教学成果
第一完成人
《机械设计》校级精品课
校级精品课
《计算机绘图》自治区级精品课
区级精品课
第二完成人
《机械工程及其自动化》区级特色专业建设点
区级特色专业建设点
第二完成人
机械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校级教改项目
第二完成人
四、作为第一署名人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时间)(不超过五项);
PRO/E虚拟装配及运动仿真在机械设计教学中的应用
机械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五、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
虚拟装配与运动仿真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 2009年获得自治区教学成果
2010年全国大学生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指导教师
2009年机械工程系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
2010年宁夏理工学院第二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
2010年宁夏理工学院“三育人”标兵
一、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
(不超过五项);
本人所起作用
虚拟装配与运动仿真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
区级教学成果
第一完成人
机械设计精品课
校级精品课
机自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院级教学改革
第二完成人
双蓄热燃烧技术还原炉
国家生产专利
第二完成人
宁夏回族自治区机械工程及其自动化特色专业建设
区级特色专业建设点
第二完成人
二、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与时间)
(不超过五项);
PRO/E虚拟装配及运动仿真在机械设计教学中的应用
机自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三、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
(不超过五项)
表彰/奖项名称
虚拟装配与运动仿真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
宁夏教育厅
2010年全国大学生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指导教师
科技部国家制造业信息化中心
2010年被评为“三育人”标兵
宁夏理工学院
2. 实践指导教师情况(2)
高级工程师
机械工程学院
通信地址(邮编)
宁夏理工学院机械工程学院(753000)
机械制造工艺
一、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不超过五门);
专业基础课
机械工程材料
专业基础课
机械制造工艺
二、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学生总人数);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专业基础课
机械制图测绘训练
专业基础课
机械工程及其自动化毕业设计
三、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三项);
本人所起作用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区级教改项目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特色专业建设点
自治区级特色专业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教学团队
区级教学团队
四、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及时间)(不超过三项);
机械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2010年第2期
模具高速切削加工工艺设计研究
企业技术开发
2010年第16期
制图课程教学体系改革的几点思考
中国西部科技
五、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三项)
1、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立项为区级教改项目
2、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教学团队2011年立项为自治区级教学团队
3、、2011年年获得宁夏理工学院优秀教师
一、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
(不超过五项);
本人所起作用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区级教改项目
合肥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实验教学中心建设项目研究。
安徽省级项目
高档数控系统和数控加工中心研发及产业化
安徽省自主创新重大项目
合肥工业大学―本科工程型“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计划”项目研究
院级教改项目
二、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与时间)
(不超过五项);
制图课程教学体系改革的几点思考
中国西部科技
机械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2010年第2期
模具高速切削加工工艺设计研究
企业技术开发
2010年第16期
三、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
(不超过三项)
1、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立项为自治区级教改项目;
2、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教学团队2011年立项为自治区级教学团队;
3、参与安徽省自主创新重大项目“高档数控系统和数控加工中心研发及产业化”
的研究发表论文《模具高速切削加工工艺设计研究》在企业技术开发2010年第16期。
3. 教学队伍情况
在教学中承担的工作
材料加工工程
课程教授、教学大纲
机械制造设备及
课程教授、教学大纲
高级工程师
机械制造及工艺
课程教授、教学大纲
农业机械化及自动化
高级工程师
机械制造设备及
教学队伍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师资配置情况(含辅导教师或
实验教师与学生的比例)
1.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
50岁以上老年
30-50岁中年
人数(名)
2.教学队伍的学历、学缘结构
佳木斯大学
山东科技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3.师资配置情况
教师共5人、主讲教师3人,实践教师2人。
4.“双师型”教师队伍比例:高级工程师占60%,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60%,与学生的额比例是1:20。
近五年培养青年教师的措施与成效
1、鼓励青年教师进行学历进修。
2、对青年教师实行“青蓝工程计划”,进行多方位指导。
3、注意对青年教师进行“双师型”能力的培养。对青年教师进行岗前培训,经过老教师对青年教师进行一对一的帮助指导。新进教师进校后先承担非专业主干课程教学任务,待有一定教学经验后再承担专业主干课程的教学任务。
4、加强对青年教师各个教学环节(学期授课计划、备课、授课、批改作业、实验课、专题实习、专业&实习等)的督导,把好上课质量关。
5、充分发挥教授、副教授的作用,在提高青年教师职称方面给予指导和帮助。教授、副教授在写教材、论文和进行科研课题时尽量吸收青年教师参加。
6、分批分期的将青年教师送到企业进行工程实践,提高他们的工程实践能力,使青年教师尽快成为“双师型”人才,以适应技能型应用人才的培养对教师的要求。
通过上述环节的培养,使青年教师得到了较快成长。采取上述措施,青年教师
在业务素质和教学水平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其中1名青教师在学校举办的中青年
教师基本功大赛中荣获一等奖, 1名青年教师在学校举办的中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中荣获优秀奖,在系部的课件比赛中获一等奖,学生普遍反映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质量和课堂教学效果良好。
4.课程建设
4-1 本课程校内发展的主要历史沿革以及本课程在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定位与课程目标
机械制造基础是工科院校机自及近机类专业人才培养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作为工科类学生,毕业后无论从事机械设计与制造,设备安装及维护,只要与机械设备有联系的都需要具备机械制造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为了学生学习专业课及进行就业实习奠定必定的理论基础和技能基础,注重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与机械制造工程素养相结合。
机械制造基础是为我校机械工程学院2006年机自及近机类专业开设的一门重要课程,至今已有6年时间,主讲教师一直致力于对本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探索、研究及实践,至今已经形成了一套教学内容完整、教学手段先进、教学方式方法适合本校应用性人才教学要求、适合本校学生学习的教学模式。教材一直沿用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机械制造基础》教材,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教学内容完善期间,不断参照高教出版的机械制造基础、先进制造材料等参考资料,不断穿插新的内容作为补充,机械制造基础课程主要教学对象为我校机自、热能与动力工程,汽车服务工程,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等专业。
自2006年招生以来,《机械制造基础》这门课是在不断进行专业培养目标的调整,不断进行课程体系的优化设置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在本门课程的教学实践中,无数次证实了本门课程的适用性及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效果的显著性。
本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较强,它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教学内容方面,着重讲授具有实用性的理论知识;在实践能力方面,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技能操作能力。本课程的内容覆盖面广,信息量大,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新材料、新工艺的不断涌现,原来传统的教学方式、方法已不能适应新的教学内容的需要,因此,本课程在课程体系改革上还需下功夫。综上所述,本课程在机自及近机类专业领域的有关课程与教学环节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4-2 &&课程内容(理论课的重点、难点以及解决方法,实验课的项目及学时安排、组织形式等)
第一章 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强度和塑性、硬度、冲击韧度、疲劳强度) &&&&&&&2学时& &&&&&&&&&&&&&&&&&
第二章 金属与合金的晶体结构&&&&&&&&&&&&&&&&&& &&&&&&&&&&&&&&&&&&&&&&&&&&&1学时
第三章 金属与合金的结晶&&&&&&&&&&&&&&&&&&&&&&&&&&&&&&&&&&&&&&&&&&&&&&&&& 2学时
第四章 铁碳合金(Fe-FeC3相图、碳素钢)&&&&&& &&&&&&&&&&&&&&&&&&&&&&&&&&&&2学时
第五章 钢的热处理&&&&&&&&&&&&&&&&&&&&&&&&&&&&&&&&&&&&&&&&&&&&&&&&& &&&&&&4学时
第六章 合金钢&&&&&&&&&&&&&&&&&&&&&&&&&&&&&&&&&&&&&&&&&&&&&&&&& &&&&&&&&&&2学时
第七章 铸铁&&&&&&&&&&&&&&&&&&&&&&&&&&&&&&&&&&&&&&&&&&&&&&&&&&&&&&&&&&&&& 2学时
第八章 有色金属及其合金&&&&&&&&&&&&&&&&&&&&&&&&&&&&&&&&&&&&&&&&&&&&&&&&& 2学时
第九章 非金属材料&&&&&&&&&&&&&&&&&&&&&&&&&&&&&&&&&&&&&&&&&&&&&&&&&&&&&&& 1学时
第十章 铸造&&&&&&&&&&&&&&&&&&&&&&&&&&&& &&&&&&&&&&&&&&&&&&&&&&&&&&&&&&&&&8学时
第十一章 锻压&&&&&&&&&&&&&&&&&&&&&&&&&&&&&&&&&&&&&&&&&&&&&&&&&&&&&&&&& &&8学时
第十二章 焊接与热切割&&&&&&&&&&&&&&&&&&&&&&&&&&&&&&&&&&&&&&&&&&&&&&&&&&& 6学时
第十三章 金属切削加工基础&&&&&&&&&&&&&&&&&&&&&&&&&&&&&&&&&&&&&&&&&&&&&&& 6学时
第十四章 零件选材与加工工艺分析&&&&&&&&&&&&&&&&&&&&&&&&&&&&&&&&&&&&&&&&& 2学时
认识实习、生产实习&&&&&&&&&&&&&&&&&&&&&& &&&&&&&&&&&&&&&&&&&&&&&&&&&&&&&40学时
& &&本课程重点是钢的热处理、铸造、焊接机热切割、金属切削加工,难点是铸造结构及工艺的设计、锻造工艺的设计,焊接结构工艺的设计,刀具切削平面及切削角的确定,零件材料的选择及加工工艺路线的制定。对一些较难理解的复杂问题,针对一些难点,应用视频演示,数字资源,解决一些复杂问题,并将相关企业中搜集到的具体实例,应用图片及视频的形式展示在课堂上,采用案例式教学,实现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紧密结合,达到将“企业生产”搬到课堂上的教学目的。
解决办法: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采用多媒体方式授课,创作及不断更新完善了机械制造基础多媒体电子教案及课件,电子教案内容具体详细,其中包含了多个案例,问题针对性较强,电子课件中采用了丰富的图片、三维动画及包含工程实例的视频资源。生动形象的揭示了金属材料的组织、性能变化规律及成型方法,使学生学习起来更轻松更容易。
实验项目:认识实习、焊接实训、钳工实训、机械加工实训
解决办法:
目前,我校与宁夏西北骏马公司建立了校企联合实习基地,其机械加工车间、铸造车间、焊接车间及锻造车间等都可供学生进行认识实习。另外,我校有焊接实训车间及机械加工实训车间,利用实训车间设备可以解决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的训练。
4-3 教学条件(含教材选用与建设;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扩充性资料使用情况;配套实验教材的教学效果;实践性教学环境;网络教学环境)
1、教材:《机械制造基础》.第2版.孙学强.机械工业出版社.ISBN:978-7-111-8年2月.
2、参考教材:
[1]盛善权主编,《机械制造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5月第一版。
[2]戈晓岚主编,《机械制造基础》,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年10月第一版。
[3] 邓文英主编,《金属工艺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3月第三版。
[4] 乔世民,《机械制造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日。
4-3 教学方法与手段(举例说明本课程教学过程使用的各种教学方法的使用目的、实施过程、实施效果;相应的上课学生规模;信息技术手段在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教学方法、作业、考试等教改举措)
1.教学方法   本课程各主讲教师非常注意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的工程应用能力,另外必须注意针对性的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1)不断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在教材体系上,由于我校是应用型本科院校,机械制造基础作为机自及近机类专业的重要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在使学生对机械制造技术有一个整体认识的同时,重在培养理论知识在生产中的工程应用能力及可操作性。采用任务驱动,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模式。在教学方法上应破除传统的追求理论知识的完整性,强调知识的实用性。
在教学内容上,按照“强化工程素质、提高思维能力”的教育思想,以“重基础、少学时、精内容、新知识、宽面向”的原则,以材料性能为中心点、重点讲授铸造、锻压、焊接机切削加工技术,适度拓展先进材料及先进机械制造技术,使课程的理论基础更具有活力、前瞻性和先进性。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强调“面向工程”,注重对理论知识的综合应用,主要采用案例式的教学方法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
(2)辅助以讨论式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学习此门课程的热情及学习的主动性。提出“分散性小组讨论+集中指导模式”,注重学生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2.教学手段建设  (1)为解释一些较复杂难懂的理论知识及制造工艺过程,教学之余在企业收集了多种具有工程实践价值的教学演示模型及教学视频,在网上搜集了多种三维动画及视频资料作为教学素材。使得课堂教学变得丰富多彩起来,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采用了多媒体方式教学。结合陈列室的实物和模型,将各种通用零部件的机械制造工艺过程用三维动画表现出来,将复杂问题简单化。
(3)我校与宁夏西北骏马公司建立了校企联合实习基地,开课前,学生可在机械加工车间、铸造车间、焊接车间及锻造车间进行认识实习,具有一定的感性认识。
(4)本课程是为机自及近机类专业的学生开设的,为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本课程采用针对某些章节学生采用自学的形式,独立完成本章节的学习,并完成课堂小论文,以电子课件的形式进行课堂表演,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考试与考核方式
考核总评:采用平时成绩+期末考试笔试分别占4:6
平时成绩:小组讨论+认识实习+课堂小论文占40%。
期末考试采取闭卷:题型均为分析题占60%
4-4 教学效果(含校外专家评价、校内教学督导组评价及有关声誉的说明;校内学生评教指标和校内管理部门提供的近三年的学生评价结果)
从2006年机械工程学院机自专业开设机械制造基础课程以来,通过5年的教学改革与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①按课程新体系授课,学生对内容知识接受快、理解深,教学质量明显提高。
②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后,学生接受课程知识和掌握新技术的能力增强,学习积极性高。
③通过调查反馈的信息表明,学生对企业技术工作的适应能力增强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学生掌握的专业知识牢固,基本能满足用人单位的工作需求。
校内同事评价
自开设《机械制造基础》这门课程以来,张玲老师一直细心编写教学大纲及教学计划,制定了一套比较适用的教学计划,做到分散难点,集中重点,采取多媒体教学手段,将生涩难懂的理论知识形象的体现出来。经过几年的努力探索,形成了一套在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均比较先进比较适应的路子。这门课程将还在加强校企合作、引入工程案例等手段方面加强建设和改进,以期更好地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效果。希望通过《机械制造基础》这门精品课程来带动其他课程的改革和提高。
&&&&&&&&&&&&&&&&&&&&&&&&&&&&&&&&&&&&& 宁夏理工学院督导组 秦敏高级工程师
②《机械制造基础》
《机械制造基础》是机自及近机类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学习难度比较大的一门课程,对理论的工程实践应用性要求较高,这对该门课程的所有任课教师是一个挑战。该门课程的任课教师,能够适度把握理论教学,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做到理论讲解形象化,生动化,通俗易懂,注重实践,真正体现了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特点。
宁夏理工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副院长& 刘丽梅高级工程师
校内学生评价
《机械制造基础》是机自及近机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张老师在讲这门课时认真负责,治学严谨,气氛活跃,课堂上灵活应用各种教学手段举一反三,课后对作业又做了详细的点评,是学生的良师益友。
机自08101班(附宁夏理工学院评教表)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对学生既严格要求,又热情关心,把智育与德育融为一体
备课认真、充分,讲课认真投入
言谈举止均为人师,注意着装
不迟到、不早退,按时上下课,上课期间不离开岗位,未随意调课
明确、清晰
内容充实,信息量大,选材恰当,深度、广度合适
用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用实际现象来说明、解释理论问题
阐述准确、讲授透彻,重点突出,深入浅出,条理清楚
层次分明,安排合理,逻辑严谨,进度合理,时间分配恰当
内容熟练,讲授自如
设计合理,简繁适度,字迹清晰,图表准确,用词规范,无错别字
方法多种多样,运用灵活恰当
善于启发调动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形成教学互动
准确简练生动流畅,有吸引力
师生关系融洽,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愿意听,出勤率高
课堂秩序活而不乱,秩序井然
学习本课程后,是否有助于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学习本课程后,对该课程的基本理论、知识、技能有较好的把握
作业布置体现授课难点、重点,并及时批改和讲评
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吸收程度高,作业完成良好
5.课程评价
5-1 本课程的主要特色及创新点(限200字以内,不超过三项)
现代教学技术的应用于教学改革
1、采用案例式教学:在教学文件中,精心准备了一些实际的工程案例,工程实例展现在学生面前的是一个实际的问题,学生自然有想知道答案的兴趣。这样便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及在学习中的积极性,另外,将工程实例贯穿在每堂课当中,便于学生更加清晰的了解每堂课所学知识之间的前后联系,便于学生掌握旧的知识而又对新的知识充满了兴趣。
2、创建课程新体系:面向应用型本科以“实用、拓展”为准,将材料、机械制造方面的主要内容进行精选、优化组合到课程中,提高课堂质量及效率。
5-3本课程目前存在的不足
1、 高校教师多数以教学为主,社会科研项目相对较少,有待加强。
2、实验室可实验项目较少,还需大力加强建设。
6.课程建设规划
6-1-1 本课程的建设目标、步骤及五年内课程资源上网时间表
1、机械制造基础课程建设目标
教材的体系和内容要适应当前和今后科技发展及社会经济发展,适应面向“应用型本科”培养人才的需要。打破学科知识严格的逻辑演进序列,在加强理论知识的同时,避免群举式的列举教学内容;强调理论知识的灵活应用及在生产中的实用性和实践性。
(1)不断更新教学内容,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2)改革教学方法及手段,逐步实现多媒体教学。
(3)进行体验式、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改革。采取考试形式的多样化。
(4)建立完善该课程的网站,实现网络资源利用最优化。
(5)建立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加强实践教学,实现从理论向工程实际的过渡。
(1)教学队伍建设:逐步形成一支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梯队,要按一定比例配备辅导教师和实验教师。
(2)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强化实训环节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3)教学方法和手段:开发多媒体课件,充分运用数字资源,改革传统的教学思想观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管理。
(4)教材建设:结合多媒体课件开发,自行编写与多种媒体有机结合的相关教材。
3、五年内课程资源上网时间表
(1)按前期课程建设要求,网上资源总体构架资料已基本具备,授课教案、教学大纲、实验大纲、电子教案等已具备上网条件,逐步增加充实考核大纲、重难点分析、习题练习等内容;
(2)授课教案将进一步完善优化,以实现内容详细、先进,重难点清新的理想教学效果。
上网资源明细
教学日历、教学大纲、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管理、授课教案、多媒体课件
作业习题、实验指导、完成三分之一的课程的授课录像
完善教学大纲、授课计划、电子教案、电子课件、实验指导、实训指导、作业习题、教材参考。
完善全部内容及全课程的授课录像,并选择最优秀的授课录像上网
更新完善以上内容
6-1-2网上资源名称列表及网址链接
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授课教案、多媒体课件、作业习题、实验指导、授课录像、实验指导、试题样题、教材参考。
7-1校内实训条件(实训基地的建设以及设备与环境情况)
①学校建立了校内实践中心:焊接实训车间、机械加工实训车间、钳工实训车间、数控
机床实训车间,可以让学生在课后进行实操训练,还可以参加考证;
②引入工程案例,增强学生对工程实践的感性知识,使理论教学与实际训练得到了有机结合;
实验实训项目可分阶段进行,如在开课中进行40学时的认识实习和生产实习,课后进行强化训练,分别及集中实训由主讲教师、实训指导教师讲解指导。
7-2校外实习环境(建设与利用情况)
建有宁夏西北骏马电机制造股份有限公司、银星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天地奔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西北天地股份有限公司、大武口发电厂教育培训中心企业校外实训基地,2009年、2010年机械工程系分别与各公司并签订合作协议并挂牌,标志着我校校企合作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校外实训
基地的建立不仅为本课程的实践教学提供真实的工程环境,能够满足学生了解企业实际、体验
企业文化的需要;而且为学校、行业、企业共同参与课程建设,对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与
设计提供保障。
7-3附加材料
1、机械工程系部分实验室设备。
2、校外实习基地协议(宁夏西北骏马电机制造股份有限公司、银星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天地奔
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西北天地股份有限公司、大武口发电厂教育培训中心)
3、宁夏理工学院教师基本功大赛获奖证书、《多孔含镁超细晶羟基磷灰石性能及生物活性的研
究》优秀论文获奖证书。
建议使用:分辨率,16位以上色、Nestcape6.0、IE6.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本站
宁夏理工学院精品课程 Copyright(c) 2011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地址:宁夏石嘴山市大武口区山水大道学院路1号 技术支持:BFN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冷加工与热加工的区别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