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能挂到山西省中医院王晞星中医研究院肿瘤科王晞星医生的号?在官网预约了很多次,每次都写着没有可预约的号源,难道

当前位置: >
> 医生评价
王晞星医生信息页
评论人: 匿名用户&&
病名: 颈椎间盘变形突出;&&
态度很好’我想问一下;我的病可以买个脖子上往上牵引的架子在家自己牵引吗
评论人: 匿名用户&&
病名: 肺癌了,肉瘤癌&&
治疗方式:半月一次
年龄大,72岁,手术后不能化疗,转吃中药200副,现全愈已三年。老人饭量好。能吃能睡,面色很好。谢谢王大夫。
评论人: 匿名用户&&
病名: 胃癌&&
治疗方式:中药
看病过程:化疗期间没有白血球底过,反应也轻。化疗后坚持吃药感觉有精神。以前的消化不好,睡觉不好,没精神等等都看好了。
评论人: 匿名用户&&
病名: 颈椎病&&
态度:很耐心&&
医术:非常好&&
博士态度帮助很好’我想问危险一下;我的病可以很久买个脖子上往上牵引的时间架子在家自己牵引吗
开通网上诊室能做什么?
自主更新医生本人资料
发布门诊时间停诊公告
发表科普、学术文章
随诊服务老患者
面向全国患者提供网上咨询服务
接触更多的医学案例
王医生,你好,我妈妈是二级脑室瘤,现在准备在山大医院进行一个半月的放疗治疗,想让...
患者 王贵鱼 给留言
我想问一下 您国庆期间(10月4号)在中医研究所出诊么? 我想给我婆婆...
已开通网上诊室同专业医生
该院同科室医生
副主任医师
免责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未经本站授权,请勿转载本站内容
2007- All Rights Reserved&&&&&&&&京公网安备
法务支持:北京市国汉律师事务所
北京市朝阳区建华南路17号三层307室 公司总机:010-691278山西省中医院挂号取消专家限号
 来源:山西晚报 
■新闻背景
日,山西省中医院对内下达了一条口头通知:鼓励全院医生尤其是名老专家,在自愿的前提下,取消专家限号。尽管医院并不想声张,这条消息还是不胫而走。一年多来,患者奔走相告。而“三甲医院取消限号”也成为了行业内的“破冰之举”,在省内引起强烈的震动。今年10月30日,距离该措施实施已过去一年半时间。除两位老专家因身体问题,实行临时限号外,其他专家号依然放开。统计数据显示,取消限号后,原来的20多位“老难挂”专家,日均接诊人数由50人激增至80人。其中,王 星、刘光珍、冯五金、胡兰贵等人的日接诊人数已突破“百人”大关。
来自陕西的患者挂到了第76号
10月30日清晨6点半,太原刮起了凛冽的北风。山西省中医院的门诊楼外,距离开始挂号还有半小时。而院子里,等待挂号的人们已经排好了“六路纵队”,人群中有老有少,他们面容疲惫,队伍一直蜿蜒到了数十米外的医院大门口。7点30分,即使排到了肾病科的第76号,武呈进还是很高兴。因为他的一家老小正带着12岁的儿子,窝在附近的小旅馆里,等待着他的“好消息”。从长长的队伍中挤出来,排了一宿队的武呈进松了口气。随后,他给媳妇打通了电话,“挂上了,快带上娃过来!”
武呈进是陕西省安塞县的农民,儿子得了过敏性紫癜肾炎。听说山西省中医院的肾病主任刘光珍“很厉害”,他带上家人从千里外辗转倒车,慕名而来。“虽说靠后了些,可毕竟是挂上了,比北京强多了!”武呈进跟记者感叹着自己近几年的就医经历:经常苦熬一夜,还是没有号,只能在旅店再等两天。
12点半,就医人群渐渐散开,终于见到刘光珍的武呈进难掩激动,他像给儿子抓住了救命稻草,有些语无伦次。“昨天坐了夜车,瞌睡吗?”刘光珍一手轻轻卷起病人的裤腿,检查水肿,一边搭脉问诊。这个细节让武呈进很感动:“都晌午了,医生不吃饭,加班给咱看病,人家都不瞌睡,咱瞌睡啥?”
20元专家号炒到200元医院下决心“取消限号”
省中医院取消限号的“创举”始于2011年5月,该措施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作为省内最大的三级甲等中医院,急剧激增的门诊量与专家资源稀缺矛盾凸显。据统计,近5年来,该院日均门诊人数由1500人激增至3000人。专家的培养速度远跟不上病人的增长速度。
该院门诊楼已年代久远,接待能力有限。当年规划时的预想是,800多平方米的门诊大厅,最大容量能接待千名患者。现实情况是,每天徘徊在门诊楼里的病人数已突破3000人。专家少,病人多,门诊地方小,这些情况让慕名而来的患者频吃“闭门羹”,百姓投诉不断,怨气很大。与此同时,号源稀缺还催生了青年路、青年东街一带的“倒号队伍”,甚至医院内部的个别保安也加入进来。“20多元的专家号被炒到200多元,医院频繁治理还是收效甚微。”该院一名负责人回忆。2011年5月,以王晞星院长为首的专家团队痛下决心:放开专家号!让每一个老百姓都能看上病。
取消专家限号,意味着只要患者在医生下班前来到医院,无论早晚都能挂上号,看上病。看似微调的一小步,对患者而言却是雪中送炭的一大步。取消限号后,数位专家的日接诊时间普遍延长两小时左右。以刘光珍副院长为例,过去每天限号50人,早8点出诊,晚6点下班。取消限号后,他将出诊时间自动调整到上午7点半到下午6点半。“此外,中午经常要看到一两点,午饭凑合一口,休息半小时后,两点半接着看。”刘光珍说,并不只有他一人这样,“病人大老远来了,我们少睡会儿,少吃一口,让病人早点儿看完,当天就能返程。”
“取消限号”后看病质量能否保证
而与此同时,业内的质疑声同样强烈:医生精力有限,接待病人数大增,怎样保证医疗质量不打折扣?对此,省中医院一位负责人解释:放开专家号经过了严密的论证,并不是空有一腔热忱,武断地放开。
经长期观察统计,该院出诊的220多名医生中,比较难挂的号段集中在20多位名老专家。而这些专家多是中医集大成者,在经方理论和临床实践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其实,看病好坏与时间长短没必然联系。行家出手,意味着又快又准,精湛的医术让保质保量看病成为可能。”采访中,该院数位“接诊大户”表示,若号段控制在100人以内,在个人身体和精力允许的前提下,医疗质量不会受影响。
该院名医们还针对病人的特点,各自总结出一些“诀窍”。例如,刘光珍会在出诊前,提前将三大本处方单上的医生签名签好,“我计算过,这能节省40分钟。”此外,经留心观察,刘光珍注意到,每天就诊高峰大致集中在四拨人身上:第一拨,一开门就冲进来的,是外地较远地方的患者,他们排了一晚上的队,最先挂到号;第二拨多是太原本地人;第三拨是太原近郊或周边县市的病人;第四拨,构成比较复杂。针对四拨病人的不同特点,刘光珍统筹安排开化验单、开处方时间,让病人就诊时间宽裕,医生不空等。他还会叮嘱复诊病人“下次来带上这个诊疗本”,这样病人的既往情况一目了然,节约了问诊时间。
根据门诊办统计,该院另一位“接诊大户”——内科主任胡兰贵曾创下日均111人的记录。谈及方法,他介绍,看病又快又好,需要深厚的中医功底。他说,中医有“抓主症,用经方,经方能治大病,经方能治怪病”的说法。例如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说道,“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射干麻黄汤主之”。“也就是说,只要遇到‘喉中水鸡声’,就可用射干麻黄汤,不必再问其他症状。因此,熟悉经文,医生做到心中有数,就能提高看病效率。
每次出诊,胡兰贵必定带5个学生一起抄药方。“能带着出诊的学生都是优中选优”,他要求学生熟背经方口诀和药方剂量,“这边我一搭脉,一看舌苔,就背出了经方口诀,那边学生就要写出药方,这样也能节省时间。”
省中医药管理局认为“破冰之举”值得提倡
今年10月30日,省中医院公布一组统计数据,“取消限号”服务开展一年半以来,该院门诊量上浮10%,挂号方面投诉量急剧下降。“过去几乎每周都会接到挂号方面的投诉,现在一年多都没遇到。”该院相关负责人说,最近医院还在原有的电话、网络和现场预约挂号的基础上,创新性地启动“现场分时段预约挂号”服务:患者可在初诊时预约复诊时间,精确到“小时”。这样患者凭借预约协议单,就能在复诊当天,按照预约时间直接进诊室看病。
那“取消限号”能否推广?几位省内三级医院负责人就此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在破解名医挂号难的问题上,这一做法无疑有借鉴意义。“但这条路要走得长远,必须借助更多医疗政策方面的调整和改变,比如应建更多综合性、高水平的大专科医院,加速专家人才队伍的培养,而提升县、乡级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也迫在眉睫。”其中一位负责人说。
对这一“破冰之举”,省中医药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这样评价:医改的最终落脚点,是让群众得实惠、医务人员受鼓舞。在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有保障的前提下,这一做法值得肯定,“起码它用行动向患者传递了一个信号:医院想为群众看病,想让群众满意。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医院上下乃至整个医疗卫生行业,正在千方百计地改变,真心实意地努力。”
记者 王芳 摄影:记者 马立明
[责任编辑:李国强]
一周图片排行榜
光明网版权所有一所三甲医院的破冰之举:山西省中医院挂号取消专家限号
当前位置: -
一所三甲医院的破冰之举:山西省中医院挂号取消专家限号
  ■新闻背景
  日,山西省中医院对内下达了一条口头通知:鼓励全院医生尤其是名老专家,在自愿的前提下,取消专家限号。尽管医院并不想声张,这条消息还是不胫而走。一年多来,患者奔走相告。而“三甲医院取消限号”也成为了行业内的“破冰之举”,在省内引起强烈的震动。今年10月30日,距离该措施实施已过去一年半时间。除两位老专家因身体问题,实行临时限号外,其他专家号依然放开。统计数据显示,取消限号后,原来的20多位“老难挂”专家,日均接诊人数由50人激增至80人。其中,王 星、刘光珍、冯五金、胡兰贵等人的日接诊人数已突破“百人”大关。
  ●跟踪
  来自陕西的患者挂到了第76号
  10月30日清晨6点半,太原刮起了凛冽的北风。山西省中医院的门诊楼外,距离开始挂号还有半小时。而院子里,等待挂号的人们已经排好了“六路纵队”,人群中有老有少,他们面容疲惫,队伍一直蜿蜒到了数十米外的医院大门口。7点30分,即使排到了肾病科的第76号,武呈进还是很高兴。因为他的一家老小正带着12岁的儿子,窝在附近的小旅馆里,等待着他的“好消息”。从长长的队伍中挤出来,排了一宿队的武呈进松了口气。随后,他给媳妇打通了电话,“挂上了,快带上娃过来!”
  武呈进是陕西省安塞县的农民,儿子得了过敏性紫癜肾炎。听说山西省中医院的肾病主任刘光珍“很厉害”,他带上家人从千里外辗转倒车,慕名而来。“虽说靠后了些,可毕竟是挂上了,比北京强多了!”武呈进跟记者感叹着自己近几年的就医经历:经常苦熬一夜,还是没有号,只能在旅店再等两天。
  12点半,就医人群渐渐散开,终于见到刘光珍的武呈进难掩激动,他像给儿子抓住了救命稻草,有些语无伦次。“昨天坐了夜车,瞌睡吗?”刘光珍一手轻轻卷起病人的裤腿,检查水肿,一边搭脉问诊。这个细节让武呈进很感动:“都晌午了,医生不吃饭,加班给咱看病,人家都不瞌睡,咱瞌睡啥?”
  ●缘起
  20元专家号炒到200元医院下决心“取消限号”
  省中医院取消限号的“创举”始于2011年5月,该措施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作为省内最大的三级甲等中医院,急剧激增的门诊量与专家资源稀缺矛盾凸显。据统计,近5年来,该院日均门诊人数由1500人激增至3000人。专家的培养速度远跟不上病人的增长速度。
  该院门诊楼已年代久远,接待能力有限。当年规划时的预想是,800多平方米的门诊大厅,最大容量能接待千名患者。现实情况是,每天徘徊在门诊楼里的病人数已突破3000人。专家少,病人多,门诊地方小,这些情况让慕名而来的患者频吃“闭门羹”,百姓投诉不断,怨气很大。与此同时,号源稀缺还催生了青年路、青年东街一带的“倒号队伍”,甚至医院内部的个别保安也加入进来。“20多元的专家号被炒到200多元,医院频繁治理还是收效甚微。”该院一名负责人回忆。2011年5月,以王星院长为首的专家团队痛下决心:放开专家号!让每一个老百姓都能看上病。
  取消专家限号,意味着只要患者在医生下班前来到医院,无论早晚都能挂上号,看上病。看似微调的一小步,对患者而言却是雪中送炭的一大步。取消限号后,数位专家的日接诊时间普遍延长两小时左右。以刘光珍副院长为例,过去每天限号50人,早8点出诊,晚6点下班。取消限号后,他将出诊时间自动调整到上午7点半到下午6点半。“此外,中午经常要看到一两点,午饭凑合一口,休息半小时后,两点半接着看。”刘光珍说,并不只有他一人这样,“病人大老远来了,我们少睡会儿,少吃一口,让病人早点儿看完,当天就能返程。”
  ●质疑
  “取消限号”后看病质量能否保证
  而与此同时,业内的质疑声同样强烈:医生精力有限,接待病人数大增,怎样保证医疗质量不打折扣?对此,省中医院一位负责人解释:放开专家号经过了严密的论证,并不是空有一腔热忱,武断地放开。
  经长期观察统计,该院出诊的220多名医生中,比较难挂的号段集中在20多位名老专家。而这些专家多是中医集大成者,在经方理论和临床实践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其实,看病好坏与时间长短没必然联系。行家出手,意味着又快又准,精湛的医术让保质保量看病成为可能。”采访中,该院数位“接诊大户”表示,若号段控制在100人以内,在个人身体和精力允许的前提下,医疗质量不会受影响。
  该院名医们还针对病人的特点,各自总结出一些“诀窍”。例如,刘光珍会在出诊前,提前将三大本处方单上的医生签名签好,“我计算过,这能节省40分钟。”此外,经留心观察,刘光珍注意到,每天就诊高峰大致集中在四拨人身上:第一拨,一开门就冲进来的,是外地较远地方的患者,他们排了一晚上的队,最先挂到号;第二拨多是太原本地人;第三拨是太原近郊或周边县市的病人;第四拨,构成比较复杂。针对四拨病人的不同特点,刘光珍统筹安排开化验单、开处方时间,让病人就诊时间宽裕,医生不空等。他还会叮嘱复诊病人“下次来带上这个诊疗本”,这样病人的既往情况一目了然,节约了问诊时间。
  根据门诊办统计,该院另一位“接诊大户”――内科主任胡兰贵曾创下日均111人的记录。谈及方法,他介绍,看病又快又好,需要深厚的中医功底。他说,中医有“抓主症,用经方,经方能治大病,经方能治怪病”的说法。例如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说道,“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射干麻黄汤主之”。“也就是说,只要遇到‘喉中水鸡声’,就可用射干麻黄汤,不必再问其他症状。因此,熟悉经文,医生做到心中有数,就能提高看病效率。
  每次出诊,胡兰贵必定带5个学生一起抄药方。“能带着出诊的学生都是优中选优”,他要求学生熟背经方口诀和药方剂量,“这边我一搭脉,一看舌苔,就背出了经方口诀,那边学生就要写出药方,这样也能节省时间。”
  ●声音
  省中医药管理局认为“破冰之举”值得提倡
  今年10月30日,省中医院公布一组统计数据,“取消限号”服务开展一年半以来,该院门诊量上浮10%,挂号方面投诉量急剧下降。“过去几乎每周都会接到挂号方面的投诉,现在一年多都没遇到。”该院相关负责人说,最近医院还在原有的电话、网络和现场预约挂号的基础上,创新性地启动“现场分时段预约挂号”服务:患者可在初诊时预约复诊时间,精确到“小时”。这样患者凭借预约协议单,就能在复诊当天,按照预约时间直接进诊室看病。
  那“取消限号”能否推广?几位省内三级医院负责人就此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在破解名医挂号难的问题上,这一做法无疑有借鉴意义。“但这条路要走得长远,必须借助更多医疗政策方面的调整和改变,比如应建更多综合性、高水平的大专科医院,加速专家人才队伍的培养,而提升县、乡级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也迫在眉睫。”其中一位负责人说。
  对这一“破冰之举”,省中医药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这样评价:医改的最终落脚点,是让群众得实惠、医务人员受鼓舞。在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有保障的前提下,这一做法值得肯定,“起码它用行动向患者传递了一个信号:医院想为群众看病,想让群众满意。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医院上下乃至整个医疗卫生行业,正在千方百计地改变,真心实意地努力。”
  记者 王芳 摄影:记者 马立明
来源:&山西晚报 转自:新华网
&&相关报道
&&?&&?&&?&&?&&?&&?
主办单位:山西省台湾事务办公室&&&&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医生名称: 王晞星
所属医院:
擅长领域:
中西医结合治疗肺癌、胃癌、食管癌、结直肠癌、肾癌等实体肿瘤及相关并发症;对消化道疾病,尤其是胃肠功能性疾病有独到的治疗方法和研究成果
执业经历: 王晞星,男,主任医师,教授,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山西省中医院)院长,博士生导师,第四批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经验传承指导老.. ...
网友咨询: 共有6个用户好评
预约挂号: 共有2个预约挂号渠道
最新经验分享(已有6位会员分享就医经验)您好,欢迎来到名医汇!
&gt 详细介绍
王晞星 主任医师,教授
王晞星医生的详细介绍
王晞星,男,主任医师,教授,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山西省中医院)院长,博士生导师,第四批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经验传承指导老师,院名医、省中年名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肠道灌疗重点研究室主任。山西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国老年学学会老年肿瘤专业委员会执行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五届理事会理事、中国抗癌协会山西分会传统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内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西省中医药学会内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西省中医药学会副理事长、山西省医学会副理事长、《山西中医》杂志主编。获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新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333工程优秀人才、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章和青年科技奖等荣誉称号。从事临床和科研工作20余年,对中医治疗脾胃病的研究颇有建树,对中西医结合防治肿瘤的研究有较深造诣。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肺癌、胃癌、食管癌、结直肠癌、肾癌等实体肿瘤及相关并发症;对消化道疾病,尤其是胃肠功能性疾病有独到的治疗方法和研究成果;应用“和法”结合现代研究成果治疗疑难杂症,疗效显著。医术精湛,享誉省内外,日门诊量80-100人次,年诊治患者逾万人次。九十年代首次在国内提出从肝论治消化系统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新理论,并主持研制开发纯中药胃肠动力药“胃逆康胶囊”,开辟了纯中药治疗胃动力疾病的新途径,填补了纯中药胃动力药的空白,获卫生部中药三类新药证书,山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中医药科技进步三等奖。目前从事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肿瘤的临床和科研工作,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建设单位及肠道灌疗重点研究室负责人。主要研究方向:中医药结合放化疗减毒增效、中医药抗肿瘤复发转移、中医药提高晚期肿瘤患者生活质量、肠道给药研究。近年来在中西医结合防治肿瘤领域主持承担国家和省部级重大科研课题10余项,获山西省科技进步奖2项,申请技术专利1项。目前作为第一负责人承担的科研项目有8项。研制抗肿瘤系列中药制剂10余种,疗效卓著,应用方便,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主编论著1部。在国家和省级核心医学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迄今已培养硕士研究生12名。
欢迎提出建议
您可以留下E-mail、QQ或电话号码,方便我们与您进一步沟通(可以不填写)
1、免费获取全国千家公立三甲医院、医生信息,百万病友分
享的就医经验,助您选定好医生
2、实时查询所有预约挂号渠道的医生号源,轻松预约挂号!
3、享专业贴心陪诊、咨询名医服务,名医汇可协助会员维权!
4、立即成为名医汇合作医疗机构及药房的至尊会员,享受您
所想像不到的特价优惠!
用户名/手机/邮箱
下次自动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山西传媒学院官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