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microrna提取试剂盒在肿瘤研究中的研究思路

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MicroRNA在肿瘤发生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下载积分:30
内容提示:MicroRNA在肿瘤发生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12|
上传日期: 03:24:32|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MicroRNA在肿瘤发生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官方公共微信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microRNA-494对肿瘤诱导的髓系抑制性细胞功能调控的机制的研究.pdf87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免费全文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需要金币:20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中文摘要 microl冰A.494对肿瘤诱导的髓系来源抑制性细胞 功能调控的机制研究 浙江大学医学院 免疫学 博士研究生
刘杨 导 师
余海 王青青 中文摘要 肿瘤的免疫逃逸机制是肿瘤研究的热点问题,只有充分揭示肿瘤细胞在各个.一
途径各个水平上逃避免疫攻击的机制,才有可能在设计和实施特异性的治疗方案 上取得突破.执行负向免疫调控功能的抑制性细胞亚群在免疫应答的各个环节发
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比如肿瘤诱导的调节性T细胞 Treg 与肿瘤的发生发展 密切相关,是肿瘤逃逸的重要环节,近年被广为研究。而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一 delivcd
群具有缸1和CDllb标志的髓系来源抑制性细胞 Myeloidsuppressor
cells,MDscs 与肿瘤进展关系十分密切,近年来在肿瘤免疫学领域倍受关注. MDSCs是一个异质性的细胞群体,它主要由不成熟的粒细胞、单核细胞、树
突状细胞和处于更早分化阶段的髓系前体细胞组成.在正常生理情况下,在小鼠
骨髓中大约有20%比例的cDllb+舒l+不成熟髓系细胞,在脾脏中也有少量分布,
可迅速分化为成熟髓系细胞,也无免疫抑制功能。在荷瘤动物以及肿瘤患者体内
可见到这群细胞大量产生,并在各种组织器官包括肿瘤局部聚集,并有很强的免
疫抑制活性,促进肿瘤的免疫逃逸.小鼠来源的MDscs共表达Gr-1和CDllb.
已有的研究认为肿瘤产生的一些因子以及免疫细胞分泌的一些细胞因子对MDscs
的产生、活化和募集等过程发挥重要作用,主要包括VEGF、cox一2、GM.csF、
IL-4、IL.6等;而浸润于肿瘤组织的MDscs能通过释放基质金属蛋白酶和分化为
内皮细胞等方式促进肿瘤血管生成及肿瘤的浸润转移.MDscs免疫抑制功能的研 ITI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microRNA参与脑肿瘤干细胞凋亡的研究--《南方医科大学》2012年博士论文
microRNA参与脑肿瘤干细胞凋亡的研究
【摘要】:研究背景与目的
肿瘤干细胞(cancer stem cells)是存在于肿瘤中的一小部分具有干细胞性质的细胞群体,它具有自我更新的能力,是形成不同分化程度的肿瘤细胞和肿瘤不断扩大的源泉。到目前为止,人们已成功的从造血系统恶性肿瘤、乳腺癌和脑肿瘤患者组织中分离并培养出各自的肿瘤干细胞。这证明在肿瘤细胞群体中确实存在一类极少数的能使群体扩增的肿瘤干细胞。
肿瘤细胞具有异质化的特性,即由一个克隆来源的肿瘤细胞在生长过程中,形成在侵袭能力、生长速度、分化程度、对激素的反应、对抗癌药物的敏感性等方面有所不同的亚克隆。肿瘤细胞异质性的现象只有用肿瘤干细胞的理论才能解释,即肿瘤干细胞在不同选择压力下,向不同功能方向分化、成熟,造成肿瘤细胞的群体漂移,从而形成异质性。因此,肿瘤干细胞是肿瘤的根源,消灭了肿瘤干细胞就意味着消灭了肿瘤。长期以来,人们发现实体瘤的缺氧程度与肿瘤的不良预后相关。传统的肿瘤化疗主要针对迅速增殖的瘤细胞,TSC在细胞群中增殖缓慢,对化疗不敏感,TSC的膜表面蛋白受HIFs的调控,在低氧环境中能高效地排除药物,保护TSC不被杀灭,其对通过减少肿瘤细胞负载的治疗方法有抗性,而TSC在缺氧的环境中也能得到更好的保护。缺氧的细胞对放疗也不敏感,低氧是胶质母细胞瘤的普遍特征,研究表明胶质母细胞瘤干细胞放射抗性归结于细胞DNA修复能力的增强,提示在缺氧状态下,癌症干细胞的辐射抗性会显著提高。因此不论是化疗或是放疗,缺氧都是肿瘤治疗的重要靶点。
miRNA在肿瘤发生、发展、侵袭、转移中起重要作用,相关领域的研究已取得很多成果,为miRNA在肿瘤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但miRNA在肿瘤中表达失调的机制等问题仍需要进一步研究。随着研究的深入,miRNA与肿瘤的关系必将得以阐明,miRNA在肿瘤防治中的应用也必将会有更广阔的前景,成为肿瘤治疗的新策略。
本研究应用miRNA芯片从miRNA水平分析U87肿瘤干细胞缺氧后的改变,发现U87肿瘤干细胞缺氧后特异表达的miRNA。通过合成特异miRNA mimic (miRNA寡核苷酸模拟物),转染人脑胶质瘤细胞U87肿瘤干细胞。运用细胞和分子生物学实验对其进行功能研究,为脑胶质瘤提供发病机制提供新的思路,也为脑胶质瘤的分子诊断和miRNA治疗奠定基础。
1.将U87细胞接种于含B27、肝素、表皮生长因子、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的无FBS的DMEM/F12培养液中,在37℃、5%CO2饱和湿度培养箱中培养。待U87细胞增殖形成细胞球3~4d后,吸取上清培养液(含细胞球),重新吹打成单细胞悬液,按1:2或1:3比例传代。原代细胞球形成并达到100~200个细胞后,收集其细胞球,以2%多聚甲醛固定,室温15min;10%驴血清封闭10min,加入鼠抗人CD133一抗,4℃孵育过夜;加入Cy3标记的兔抗小鼠二抗,室温孵育2h,Hoechst33342染核。在显微镜下随机选择20个高倍视野进行阳性CSCs计数。缺氧状态下的细胞培养使用缺氧细胞培养箱,培养条件为37℃、5%CO2、1%O2。应用microRNA芯片芯片系统研究U87肿瘤干细胞具有缺氧相关的miRNAs。
2.以缺氧与正常的U87肿瘤干细胞的总RNA为模版,使用两部法荧光定量PCR方法,扩增目的基因,同时设U6rRNA为内参。反应结束后,以U6rRNA为内标,采用2-△△Ct方法来计算每种miRNA在的相对定量值。
3取对数生长期U87肿瘤干细胞,计数,无抗生素培养基重悬,按6孔板每孔接种3×105细胞,加培养基至2m1,培养16-24h后转染。合成特异miRNA mimic(miRNA寡核苷酸模拟物),转染人脑胶质瘤细胞U87肿瘤干细胞,RT-PCR检测hsa-let-7i表达量,Western Blot检测转染U87肿瘤干细胞Bcl-2Caspase9蛋白的表达,TUNEL检测转染hsa-let-7mimic U87肿瘤干细胞凋亡,流式细胞仪检测miRNA mimics诱导凋亡。
1.应用microRNA芯片芯片系统研究U87肿瘤干细胞具有缺氧相关的miRNAs。
经Hy3荧光标记、纯化,进行芯片杂交,图像采集,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后,以两种细胞Hy3荧光标记信号强度的比值≤0.5或≥2为标准判定差异表达miRNA。结果发现,与对照组U87肿瘤干细胞相比,处理组的U87肿瘤干细胞中,上调表达的miRNA有10个,下调表达的miRNA有13个。处理组与对照组U87MG比较,细胞中下调表达的miRNAs为hsa-let-7i、hsa-miR-29c sv40-miR-S1-5p、hsa-miR-1290、hsa-miR-58、hsa-miR-625*、hsa-miR-1914、 hsa-miRPlus-G1246-3p、hsa-miR-4279、hsv2-miR-H7-3p、hsa-miR-3679-3p、 hsa-miR-3675-3p、hsa-miR-1246,上调表达的miRNAs是hsa-miR-143、 hsa-miR-124、hsa-miR-15a、hsa-miR-144、hsa-miR-9*、hsa-miR-33b、 hsa-miR-24-1*、hsv1-miR-H4*、hsa-miR-4297、hsa-miR-3613-3p,其中hsa-let-7i、 hsa-miR-143等多个有文献报道与细胞增殖、肿瘤发生发展等密切相关。
2. qRT-PCR方法对芯片结果进行检测
使用Agilent2100生物分析仪鉴定从干细胞中提取总RNA的质量,分别测定28S/18S峰值面积都在2:1左右,RNA的质量符合荧光定量分析的要求。选取4种miRNA进行qRT-PCR检测。反应结束后,以U6为内参,采用2-△△Ct方法来计算每种miRNA的在处理前后的相对定量值。hsa-miR-124上调10.82±1.17hsa-miR-143上调4.82±0.20hsa-let-7i下调2.04±0.08hsa-miR-29c下调1.96±0.01与芯片结果基本相同(芯片结果:hsa-miR-124上调11.倍,hsa-miR-143上调4.倍,hsa-let-7i下调2.087019倍,hsa-miR-29c下调2.0929982倍)
3. hsa-let-7i mimics对U87肿瘤干细胞的生物学影响
QRT-PCR检测显示转染hsa-let-7i mimics的U87肿瘤干细胞的hsa-let-7i的表达水平升高。流式细胞仪检测hsa-let-7i mimic转染U87肿瘤干细胞48小时后能诱导U87肿瘤干细胞的凋亡,各组间差异显著(F=464.229,P=0.000),且各处理组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Bcl-2的蛋白水平降低达,Caspase3, Caspase9蛋白水平增强。Tunel检测显示DNA断裂的凋亡细胞标记有增强的荧光。说明转染hsa-let-7i mimics可以诱导U87肿瘤干细胞的凋亡。
应用microRNA芯片芯片系统研究U87肿瘤干细胞具有缺氧相关的miRNAs,成功筛选到上调表达的miRNA有10个,下调表达的miRNA有13个。选取4种miRNA进行qRT-PCR检测。qRT-PCR结果与芯片结果基本相同,说明芯片结果可靠。文献挖掘发现hsa-let-7i与肿瘤干细胞联系密切。最后运用细胞和分子生物学实验对hsa-let-7i进行了功能研究,证实hsa-let-7i促进U87肿瘤干细胞凋亡。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南方医科大学【学位级别】:博士【学位授予年份】:2012【分类号】:R739.41【目录】:
摘要3-7ABSTRACT7-18前言18-27第一章 应用芯片技术筛选细胞缺氧特异性的microRNA27-45 材料和方法27-34 结果34-38 讨论38-45第二章 应用实时定量PCR技术验证部分miRNA的表达情况45-60 材料与仪器45-46 试验方法46-54 结果54-56 讨论56-60第三章 hsa-let-7i参与脑肿瘤干细胞凋亡机制研究60-77 实验材料60-62 实验方法62-70 结果70-74 讨论74-77全文小结77-79参考文献79-90附录90-94成果94-95致谢95-97附件97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周晓丽;朱国坡;李雪华;王艳玲;刘兴友;;[J];中国畜牧兽医;2010年02期
程文;;[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1年01期
李莉;温旺荣;朱晴晖;;[J];检验医学;2009年04期
赵海丰;杨仁池;;[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09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蔡丽娟;陈瑶;杜红延;陈骊嘉;李明;;[J];广东医学;2012年05期
陈诺;唐善虎;岑璐伽;李雪;;[J];中国畜牧兽医;2010年10期
金晓玲;巩菊芳;张冬林;张日清;;[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6期
程文;高建平;张征宇;;[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1年02期
江梅;万腊根;;[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1年03期
简正伟;万腊根;;[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2年01期
王丽娟;凌英会;张晓东;丁建平;;[J];家畜生态学报;2012年06期
万岱维;何宋兵;汪良;;[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3年04期
吴共发;黄绮亭;曾宇婷;林俊汕;叶梓莹;胡纯婷;;[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3年10期
张迎建;李文超;杨红;;[J];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陈爱荣;[D];兰州大学;2010年
董浩;[D];吉林大学;2011年
余军;[D];吉林大学;2011年
高世乐;[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王文文;[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王焱;[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8年
阮溦;[D];中南大学;2010年
赵英杰;[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吕树作;[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邢翀;[D];吉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郭雪洁;[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1年
马乐园;[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李杰;[D];吉林大学;2011年
王先磊;[D];西南大学;2011年
王晶;[D];西南大学;2011年
林琼;[D];第二军医大学;2011年
陈莲香;[D];暨南大学;2011年
李钰婷;[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马金玉;[D];福建农林大学;2011年
许丹;[D];福建农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冯文曦,曹红卫,赵静怡,郑红,钟白玉;[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2年11期
刘园园;吴晖;肖性龙;贾赟;吴斌;余以刚;;[J];中国畜牧兽医;2009年04期
秦一雨;全志伟;李济宇;;[J];医学研究生学报;2007年11期
程文;高建平;张征宇;葛京平;徐锋;位志峰;;[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0年01期
赵卫东,祝怀平,凌斌,孙敏文,陈纲,王群华,朱园园,陈敏;[J];临床输血与检验;2004年02期
赵爽;王海峰;刘凌琪;辛殿祺;;[J];山东医药;2008年41期
孙凯;黄晓卉;甄茂川;汪谦;;[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06年08期
孙凯;汪谦;;[J];中华医学杂志;2006年20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宁武;;[J];国际药学研究杂志;2008年02期
王小利;任军;;[J];药物与人;2008年04期
;[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年08期
彭力,姚开泰;[J];国际肿瘤学杂志;1986年05期
彭力;姚开泰;;[J];肿瘤学杂志;1987年S1期
冯波,刘炳亚,陆爱国,郑民华;[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4年04期
彭广新;李大鹏;;[J];中国肿瘤临床;2006年07期
刘虹麟;娄晋宁;;[J];医学研究杂志;2009年06期
孙建聪;连其周;夏建川;;[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09年24期
崔永;;[J];中国肿瘤;2010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金润铭;;[A];基因开启未来:新时代的遗传学与科技进步——湖北省遗传学会第八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魏湲颜;江建海;;[A];“细胞活动 生命活力”——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全体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二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张宏权;;[A];第九届全国肿瘤转移学术大会暨2011年黑龙江省医学会肿瘤学年会报告集[C];2011年
曲学彬;李晶;赵春华;;[A];第13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C];2011年
全军民;汪静;卢菲;任骐;叶涛;张慧;;[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3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姚晨;;[A];天津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暨首届生物医学工程前沿科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王欣荣;单保恩;艾军;刘月彩;张超;张海谱;;[A];河北省免疫学会第六次免疫学大会资料汇编[C];2010年
李海英;贺晓;陶虹;郭克;冯丹妮;白洁;扈启宽;;[A];第八届海峡两岸心血管科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余茜颖;郭黎平;陆士新;;[A];全国肿瘤流行病学和肿瘤病因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米彦军;符立梧;;[A];2011医学科学前沿论坛第十二届全国肿瘤药理与化疗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杨帆 实习生
杨周;[N];重庆日报;2009年
何雷;[N];健康报;2009年
衣晓峰 蓝建中;[N];医药经济报;2010年
衣晓峰 靳万庆;[N];中国中医药报;2010年
衣晓峰;[N];中国医药报;2010年
吕斌;[N];医药导报(中药报);2004年
香港麦迪信医学出版有限公司供稿;[N];医药经济报;2003年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仁济医院副院长
陈芳源;[N];健康报;2010年
胡卫娜;[N];科技日报;2011年
高凡;[N];科学导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谢国柱;[D];南方医科大学;2012年
马波;[D];复旦大学;2011年
刘虹麟;[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9年
邹游;[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吴国民;[D];吉林大学;2011年
王向阳;[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赵喆;[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0年
黄名威;[D];广西医科大学;2010年
贾勇圣;[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1年
李锋;[D];浙江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保秋萍;[D];昆明医学院;2011年
陈坤;[D];河北医科大学;2010年
焦洁;[D];浙江大学;2011年
孙晓彤;[D];兰州大学;2010年
黄稳定;[D];第二军医大学;2010年
陈炬莹;[D];福建医科大学;2010年
王建鹏;[D];青岛大学;2010年
安勇;[D];南京医科大学;2010年
王蒙;[D];河北医科大学;2011年
尹航;[D];中国医科大学;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microRNA调控肿瘤细胞能量代谢机理的研究进展--《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14年07期
microRNA调控肿瘤细胞能量代谢机理的研究进展
【摘要】:目的总结近年来microRNA对肿瘤细胞能量代谢调控的最新研究进展。方法根据PUBMED检索获取的相关资料,就近年来关于microRNA对肿瘤细胞能量代谢调控机理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结果有氧糖酵解(Warburg效应)是恶性肿瘤最主要的能量代谢特点,microRNA能够通过对肿瘤细胞葡萄糖摄取、糖酵解途径、三羧酸循环以及脂代谢和氨基酸代谢与三羧酸循环的联系等途径中的关键环节进行调控,结果使肿瘤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和糖酵解处于增高状态。可见,葡萄糖、脂肪酸、氨基酸转运和代谢对肿瘤细胞至关重要,且与肿瘤患者的不良预后有关。结论研究microRNA对肿瘤细胞能量代谢的调控,为破解肿瘤细胞基于能量代谢异常而表现出的恶性生物学行为提供了重要线索,也为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及新的思路和途径。就目前关于microRNA对肿瘤细胞能量代谢调控方面的研究进展来看,必须要揭示清楚的是microRNA异常表达引起肿瘤细胞代谢变化后,能够直接引发肿瘤生物学行为变化的肿瘤细胞代谢因素有哪些。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基金】:
【分类号】:R730.2【正文快照】:
microRNA(miRNA)是一类内源性非编码小分子RNA,能够通过与靶mRNA 3′端非转录区的结合促使靶mRNA降解或抑制其翻译来调控靶基因的表达,其生物学功能具有多样性。近年来发现,miRNA在许多人类肿瘤中有异常表达[1-6]。miRNA能够通过对肿瘤细胞糖代谢、脂代谢和氨基酸代谢途径中的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刘俊;黄陈;江弢;钟福全;;[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9年23期
王雪;王红静;;[J];医学综述;2010年08期
刘东;陈云昭;李锋;;[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0年05期
黄文涛;郭向前;戴甲培;陈润生;;[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2010年08期
高玉;吴晋晖;柳林;;[J];眼科新进展;2010年08期
吴微;杨欢;;[J];免疫学杂志;2010年12期
涂轶;梅金红;;[J];实用临床医学;2010年11期
胡庆伟;杜英;梅丽娜;邢建民;邓再兴;;[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11年03期
蒋海锋;薄隽杰;;[J];中国癌症杂志;2011年04期
王宁;吕延杰;杨宝峰;;[J];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炯;段德民;郑克孝;;[A];第一届全国生物物理化学会议暨生物物理化学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王俊峰;李巍;吴小江;阮康成;;[A];第十一次中国生物物理学术大会暨第九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摘要集[C];2009年
蒋义国;刘斌斌;;[A];广东省环境诱变剂学会、广东省预防医学会卫生毒理专业委员会2010年学术会议资料汇编[C];2010年
巩丽颖;孙开来;;[A];中国的遗传学研究——遗传学进步推动中国西部经济与社会发展——2011年中国遗传学会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1年
李梦龙;;[A];第十一届全国计算(机)化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徐晨;鲍坚强;李定;郭强苏;;[A];中国解剖学会2011年年会论文文摘汇编[C];2011年
江建霞;蒋晶晶;曹家树;;[A];中国园艺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刘娜;杨景华;张明方;;[A];中国园艺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李鸿;屈晶晶;王睿;盛春君;程晓芸;王吉影;苏斌;柴尚玉;曲伸;;[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内分泌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王国坤;朱嘉琦;荆清;秦永文;;[A];第十三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陈英云 乔蕤琳;[N];黑龙江经济报;2010年
朱敏丽;[N];泰州日报;2010年
许晓惠;[N];中国食品质量报;2010年
衣晓峰;[N];中国医药报;2010年
何屹;[N];科技日报;2010年
肖鑫 记者
唐先武;[N];科技日报;2011年
肖鑫 记者
陈青;[N];文汇报;2011年
魏公铭;[N];中国食品报;2010年
白毅 朱江;[N];中国医药报;2010年
姚春霞;[N];医药经济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雷;[D];第二军医大学;2010年
崔熠;[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1年
王镇;[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1年
侯晋;[D];清华大学;2010年
骆黎静;[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1年
于曼丽;[D];第二军医大学;2011年
陈勇;[D];河北医科大学;2011年
于琦;[D];天津医科大学;2010年
翁春华;[D];浙江大学;2010年
袁圆;[D];浙江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宋永站;[D];江苏大学;2010年
胡德亮;[D];南京医科大学;2011年
曲婷;[D];吉林大学;2010年
吕赛群;[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张秀梅;[D];济南大学;2011年
孙佃臣;[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吉娜;[D];中国医科大学;2010年
陈娟;[D];河北医科大学;2010年
梅林;[D];重庆医科大学;2010年
孔飞飞;[D];重庆医科大学;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MicroRNA在结直肠癌中的研究进展_外科医师辅导
【提要:MicroRNA,直肠癌,中的,研究进展,外科,医师,辅导,】MicroRNA在结直肠癌中的研究进展:董令仪 张辉 叶颖江外科精华
&&&&&&&&&&&&&&&&
  microrna在结直肠癌中的研究进展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普通外科
  董令仪 张辉 叶颖江 王杉
  microrna又称mirna,是一类长约22个核苷酸、单链、内源性、高度保守的非编码小分子rna[1],参与增殖、分化、凋亡等多种重要细胞活动的调控[2-4],并与肿瘤的关系密切。研究发现mirna具有癌基因和抑癌基因样的作用[5],在多种肿瘤(包括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侵袭、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这些发现极大的扩展了结直肠癌的发病机制,并且显示了mirna作为一类新的诊断标记和治疗靶点的巨大潜力。由于临床对于能够指导结直肠癌治疗的肿瘤分子分型以及预后预测因素指标的需求,使该方面的研究成为热点。本文就mirna在结直肠癌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一、mirna的生物学特点
  1.mirna的产生:mirna是从dna转录,不被翻译但能调控其他基因表达的分子。首先是由编码mirna的基因转录生成至少含有一个发夹样结构的初级转录产物(pri-mirna)。再经过位于细胞核内的核糖核酸酶(即drosha酶)处理并在双链rna结合蛋白dgcr8的帮助下加工剪切成前体mirna(pre-mirna),然后由核输出因子exportin-5识别并转运出细胞核[6-7],进入胞质后经过dicer样内切酶修饰形成双链mirna。其中一条成为成熟mirna,另外一条则被降解。成熟mirna约25%来自于茎环前体的5&臂,其他的则来自于3&臂[8]。
  2.mirna的作用机制:成熟mirna装配进核糖核蛋白颗粒rnp组装成rna诱导的沉默复合体(risc),执行rnai相关的基因沉默功能。成熟的mirna能与靶基因mrna的3&非翻译区(3-utr)不完全互补,通过翻译阻抑或者降解靶基因的mrna发挥转录后调控作用[1]。这种调控主要发生在靶基因的蛋白水平,而其mrna水平通常没有明显变化。动物mirna与3-utr的结合一般发生在其第2~8位核苷酸,即其种子区域[9]。虽然mirna与内源性sirna有共同的发生机制和生化功能,两者的化学组成及作用机制相似,但其来源、进化的保守性和沉默的基因类型明显不同[1]。最近的研究显示,mirna有一种新的调节机制&&自我调节。heo等[10]研究显示末端尿苷转移酶4(tut4)在lin28的参与下能够对mir-let -7的前体末端进行尿苷化,从而阻断dicer酶的处理过程及let-7的成熟,下调let-7的水平,而敲除了tut4的鼠胚胎干细胞则失去多能性,且let-7水平上升。
  二、mirna与肿瘤的关系
  2002年calin等[11]发现编码mir-15、mir-16的基因位于与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发生密切相关的13号染色体肿瘤抑制基因缺失的位点上,首先表明了mirna基因与肿瘤的联系。之后其检测了186条mirna基因,发现其中98条(52.5%)位于与肿瘤(宫颈癌、肺癌、乳腺癌、结肠癌、幼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等)相关的基因组区域或者脆性位点,说明mirna在肿瘤的发生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12]。costinean等[13]利用转基因小鼠研究发现单个mirna基因的调节异常可以导致肿瘤。ma等[14]则发现mirna-10b参与乳腺癌侵袭转移的初始调控,通过抑制其靶基因并依次激活其他前转移基因,可以导致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转移。随着mirna与肿瘤研究的相继开展,发现mirna也与结直肠癌关系密切。目前关于mirna与结直肠癌的研究主要有两个方面:mirna的表达及功能研究。
  三、mirna与结直肠癌的关系
  1.mirna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目前已经发现多种mirna在结直肠癌组织中异常表达,一部分在癌细胞中较正常细胞表达明显下降如mir-143、mir-145、let-7、mir-34a等,一部分则升高如mir-31、mir-21等。michael等[15]首先发现在人结肠癌组织中mirna的表达与正常组织的表达明显不同。也有一些学者则对结肠癌细胞系的mirna进行了筛选。schetter等[16]利用mirna芯片检测了197例结肠腺癌患者肿瘤组织和非肿瘤组织中mirna的水平,发现两者表达谱明显不同,mir-20a、mir-21、mir-106a、mir-181b和mir-203在肿瘤组织中明显高表达。
  2.mirna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yamamichi等[17]采用原位杂交技术分析了mir-21在结直肠癌发展的不同期别中的表达,结果发现mir-21的表达从癌前病变到晚期癌逐渐增加。akao等[18]通过检测63例癌症组织和65例腺瘤及其配对的非癌组织后发现,mir-145和mir-143在腺瘤和癌组织中明显下降,并且其表达情况与任何临床特征均无关系。而其下调在腺瘤形成的早期阶段即可观察到,提示其表达减少可能是肿瘤形成的重要初始事件。为了应用于临床,作者将mir-143的无意义链进行了化学修饰,发现经过化学修饰后的mir-143对人结直肠癌细胞dld-1的生长抑制作用明显高于内源性的mir-143。wnt/&-catenin信号通路在结直肠癌的早期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而结肠腺瘤样息肉病(adenomatous polyposis coli,apc)基因的失活也是结直肠肿瘤形成的早期重要事件,其失活能够激活wnt/&catenin信号通路,导致肿瘤形成。nagel等[19]发现,mir-135a和mir-135b能靶向调控apc基因,抑制其表达,并诱导其下游wnt信号通路的活性。同时,作者发现,在结直肠腺瘤和癌中,mir-135a和mir-135b均上调,而且与apc mrna低水平显著相关。该研究揭示了mir-135a和mir-135b通过对apc的调控产生对wnt信号通路的影响,从而在结直肠癌发病机制发挥重要作用。wang等[20]检测了结肠癌细胞恢复apc功能前后的mirna表达谱,发现ht-29细胞野生型apc表达后有6个mirna(mir-122a、mir-9-1、mir-95、mir-137、 mir-153和mir-29a+b+c)上调,8个mirna下调(mir-19a+b、mir-132、mir-142-3p、mir-222、mir-107、mir-173p、mir-221和mir-219)。并且mir-122a在结直肠癌细胞中下调,在结直肠癌组织中也比癌旁非癌组织明显下调。当抑制mir-122a时能够逆转野生型apc诱导的细胞的生长抑制,过表达mir-122a则能够抑制结肠癌细胞系hct116的生长。说明mir-122a通过下调apc介导的apc/&-catenin信号通路在结直肠癌的发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肿瘤中mirna与信号通路的关系及作用机制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在结直肠癌中涉及到的还有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akt)信号通路等[21]。另外mishra等[22]在不同p53状态的细胞中高表达mir-24后发现mir-24抑制细胞增殖的作用与p53无关,而与g2/s期阻滞有关。这主要是由于mir-24能够上调野生型p53细胞的tp53和p21蛋白,而缺失p53细胞中则不涉及p21。mir-24主要是依靠调节s期酶,二氢叶酸还原酶(dhfr)调节细胞增殖。mir-24的缺失和高dhfr水平是细胞永生化和肿瘤形成的重要因素,而结直肠癌中mir-24的表达明显下调,这也可能是结直肠癌发生的重要原因。亦有人发现mir196a的高表达水平是结直肠癌的重要致癌因素[21]。这些均说明在结直肠癌的发生过程中不同的mirna通过不同途径发挥着不同的重要作用。
  3.mirna与结直肠癌的转移: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在结直肠癌中观察到的一些mirna可能与肿瘤的侵袭性生物学行为有关[16]。monzo等[23]研究发现mirna通路在人结肠上皮细胞胚胎发育和肿瘤转移中起主要作用。schimanski等[21]发现mir-196a能够抑制结肠癌细胞中hox基因家族的hoxa7、hoxb8、hoxc8、hoxd8的表达,并能增强磷酸化的akt表达从而激活akt信号通路,促进肿瘤细胞的分离、迁移和侵袭,并且在体外实验中发现,转染mir196a后的结肠癌细胞能在小鼠形成更大的肺转移瘤。biscaglia等[24]检测了11例结肠癌患者的肿瘤组织及正常黏膜中mir-21的表达,发现在50岁以上、有局部侵袭程度高且有转移或淋巴结阳性的患者中mir21高表达,这也提示结直肠癌的转移涉及到mir-21。这些不断增加的证据表明,mirna与肿瘤的侵袭转移密切相关,随着该领域研究的不断深入,与肿瘤转移相关的mirna被命名为metastamir[25]。在结直肠癌中已明确促进转移的mirna有mir-21。asangani等[26]首先报道了mir-21能够通过负性调节肿瘤抑制因子pdcd4,诱导肿瘤细胞侵袭、渗入血管和转移。其他研究者也发现mir-21与其靶蛋白pdcd4呈负相关,并证实mir-21是体内pdcd4的负性调节因子[17]。
  4.mirna与结直肠癌的诊断:bandres等[27]利用real-time pcr方法检测了13种mirna在结直肠癌和非癌组织中的表达,发现mirna表达谱与结直肠癌的生物学和临床行为相关。schetter等[16]发现mir-21高表达患者的生存期和治疗效果均较差,并指出mirna是一个潜在的诊断标志物。yamamichi等[17]亦认为mir-21可作为观察结直肠癌疾病发展的生物标志。schepeler等[28]利用芯片检测了315条人类mirna在10例正常黏膜样本和49例不同微卫星状态和复发的Ⅱ期结肠癌组织的表达谱,发现几个mirna在正常组织和肿瘤微卫星亚型中的表达明显不同,而其中mir-145在癌症中的表达相对正常组织来说最低。大多数癌症的微卫星状态可由基于mirna的表达谱正确预测。此外,一个基于mirna表达谱的生物标记能够预测疾病的复发,正确率为81%。预测性生物标记mir-320和mir-498的表达水平与无复发生存率相关。ng等[29]通过检测5例结直肠癌患者血浆、癌组织和癌旁非癌组织后发现5种在血浆和组织中均高表达的mirna,并在25例结直肠癌患者和20例健康人血浆中进行了验证,发现mir-17-3p和mir-92明显升高,而在结直肠癌患者(10例)术后则降低。在进一步检测了90例结直肠癌患者、20例胃癌患者及20例炎性肠病和50例健康人血浆后,发现mir-92在结直肠癌患者中的表达明显不同于其他组别,其诊断结直肠癌的敏感度为89%,特异度为70%。
  另外,有学者分别收集了健康人以及结肠腺瘤和结直肠癌患者进行大便潜血实验的粪便样品,利用taqman定量pcr法检测了其mirna的表达谱,发现健康人粪便样品的表达谱相似,而腺瘤及癌患者则高表达mir-21和mir-106a,该方法从粪便中提取和检测mirna简单且重复性好[30]。这些优点使mirna可能成为结直肠癌无创性筛查的一个新的候选方法。还有学者检测了23例微卫星稳定性和16例高度微卫星不稳定性的结直肠癌患者的mirna与mrna水平,发现原癌基因性mir-17-92家族的大多数成员在微卫星稳定性患者中显著上调。这些均表明mirna的表达特征可能提高肿瘤的分子生物分型,有助于诊断[31]。
  5.mirna与结直肠癌的预后:xi等[32]检测了24例结直肠癌组织及其配对的非癌组织的10条前期筛选出来的mirna,发现mir-200c在肿瘤组织中明显高表达,并且mir-200c明显高表达的患者生存期更短。lee等[33]通过对426例手术治疗的结直肠腺癌患者检测了40条mirna相关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后,发现mir492 c/g和g/g基因型的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明显低于mir492 c/c型的患者。
  四、结语
  随着对mirna与结直肠癌关系的研究深入,mirna在结直肠癌中的作用将日益清晰。它不仅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有关,也与其侵袭转移有关。mirna将来有可能作为诊断和预后的生物指标应用于临床。而以mirna一对多的作用特点以及其调节的准确性,亦将会在结直肠癌治疗应用中发挥重要作用。虽然目前已有很多结直肠癌中mirna表达谱的研究,但更重要的是阐明mirna在肿瘤的形成和发展中的调控机制,以及是否还有未知的mirna参与调控。
魁网外科医师考试频道
------分隔线----------------------------
MicroRNA在结直肠癌中的研究进展_外科医师辅导相关文章:
外科医师专栏
考试网推荐
医药考试网相关信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microrna与肿瘤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