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族pro5和iPhone6 plus那个更苹果6s plus值得买吗选?pro5主要是看重快充,大家说说看

比特客户端
您的位置:
详解大数据
详解大数据
详解大数据
详解大数据
华为荣耀6plus/魅族MX4Pro机皇战小米5亮相CES
关键字:华为荣耀6Plus
  [荣耀6plus/魅族MX4Pro机皇战小米5亮相]竞争激烈的国产市场让厂商纷纷加快了更新换代的速度,华为去年底发布的荣耀6 Plus的双摄像头让人印象深刻,而上月底发布的荣耀7全金属机身以及特色的智灵键的加入能否有所颠覆?两代对比谁更值得买?是否是完美进化?对比评测告诉你。
  距离去年年底发布荣耀6 Plus已经过了半年,这次华为终于发力推出了新旗舰荣耀7。相比一直热销的荣耀6 Plus,新机主要在、摄像头、全网通、金属机身等方面进行了提升,同时在不少细节中也得到了改进。相比上代旗舰,它是否能取代荣耀6 Plus的地位呢?
  接轨Mate 7:金属机身+指纹识别
  荣耀7采用5.2英寸1080P屏幕,2.2Ghz麒麟935八核,3GB RAM+16/64GB ROM(内存卡可拓展),800万前置+2000万像素后置摄像头,配备前置闪光灯和后置双色温闪光灯,3100mAh电池,支持全网通双卡双待,搭载安卓5.0的Emiton UI 3.1,共有银、金、灰三色可选,移动版售价1999元,双、电信版售价2199元,全网通64GB支持快充版本售价2499元。
  了解了配置之后首先看一看荣耀7开箱:
  ▲荣耀7全网通版使用了品牌蓝色的塑料材质轻定制化包装盒,内里的部分可以连接USB数据线用作单独的电源底座,外壳可用于花瓶插花,内支架可做艺术相框等,同时兼顾了美观和实用。
  ▲将蓝色塑料外壳拉出后的内里,由两部分扣合而成,按照顶部的提示标签就可以轻松将其滑开。
  ▲以上便是荣耀7的电源底座形态,固定手机的部分采用了较软的硅胶材质,不用担心在反复拆卸时划伤手机,至于装上手机后能否实现全横屏操作,稍后我们将单独进行一番体验。
  ▲荣耀7全家福,充电器本身支持9V/2A的快充标准,也支持5V/2A的普通充电标准。
相关文章:
在互联网环境下,企业面临各种竞…
甲骨文的云战略已经完成第一阶段…
软件信息化周刊
比特软件信息化周刊提供以数据库、操作系统和管理软件为重点的全面软件信息化产业热点、应用方案推荐、实用技巧分享等。以最新的软件资讯,最新的软件技巧,最新的软件与服务业内动态来为IT用户找到软捷径。
商务办公周刊
比特商务周刊是一个及行业资讯、深度分析、企业导购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周刊。其中,与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合力打造的比特实验室可以为商业用户提供最权威的采购指南。是企业用户不可缺少的智选周刊!
比特网络周刊向企业网管员以及网络技术和产品使用者提供关于网络产业动态、技术热点、组网、建网、网络管理、网络运维等最新技术和实用技巧,帮助网管答疑解惑,成为网管好帮手。
服务器周刊
比特服务器周刊作为比特网的重点频道之一,主要关注x86服务器,RISC架构服务器以及高性能计算机行业的产品及发展动态。通过最独到的编辑观点和业界动态分析,让您第一时间了解服务器行业的趋势。
比特存储周刊长期以来,为读者提供企业存储领域高质量的原创内容,及时、全面的资讯、技术、方案以及案例文章,力求成为业界领先的存储媒体。比特存储周刊始终致力于用户的企业信息化建设、存储业务、数据保护与容灾构建以及数据管理部署等方面服务。
比特安全周刊通过专业的信息安全内容建设,为企业级用户打造最具商业价值的信息沟通平台,并为安全厂商提供多层面、多维度的媒体宣传手段。与其他同类网站信息安全内容相比,比特安全周刊运作模式更加独立,对信息安全界的动态新闻更新更快。
新闻中心热点推荐
新闻中心以独特视角精选一周内最具影响力的行业重大事件或圈内精彩故事,为企业级用户打造重点突出,可读性强,商业价值高的信息共享平台;同时为互联网、IT业界及通信厂商提供一条精准快捷,渗透力强,覆盖面广的媒体传播途径。
云计算周刊
比特云计算周刊关注云计算产业热点技术应用与趋势发展,全方位报道云计算领域最新动态。为用户与企业架设起沟通交流平台。包括IaaS、PaaS、SaaS各种不同的服务类型以及相关的安全与管理内容介绍。
CIO俱乐部周刊
比特CIO俱乐部周刊以大量高端CIO沙龙或专题研讨会以及对明星CIO的深入采访为依托,汇聚中国500强CIO的集体智慧。旨为中国杰出的CIO提供一个良好的互融互通 、促进交流的平台,并持续提供丰富的资讯和服务,探讨信息化建设,推动中国信息化发展引领CIO未来职业发展。
IT专家新闻邮件长期以来,以定向、分众、整合的商业模式,为企业IT专业人士以及IT系统采购决策者提供高质量的原创内容,包括IT新闻、评论、专家答疑、技巧和白皮书。此外,IT专家网还为读者提供包括咨询、社区、论坛、线下会议、读者沙龙等多种服务。
X周刊是一份IT人的技术娱乐周刊,给用户实时传递I最新T资讯、IT段子、技术技巧、畅销书籍,同时用户还能参与我们推荐的互动游戏,给广大的IT技术人士忙碌工作之余带来轻松休闲一刻。
微信扫一扫
关注Chinabyte当前位置 & &
& 魅族自曝新旗舰尺寸 宽度等同iPhone 6+
魅族自曝新旗舰尺寸 宽度等同iPhone 6+
19:13:54&&作者:
编辑:鲲鹏 &&)
让小伙伴们也看看:
阅读更多:
好文共享:
文章观点支持
当前平均分:0(0 次打分)
[09-22][09-22][09-22][09-21][09-21][09-21][09-21][09-20][09-20][09-20]
登录驱动之家
没有帐号?
用合作网站帐户直接登录魅族PRO 5深度评测:次世代精品旗舰
日 14:46&&&转载:&& 作者:凤凰网&& 编辑:凤凰网 分享
Apple的iPhone迭代升级策略其实和的tick-tock(一代升级工艺,一代升级架构)比较类似,一代大幅更新外观屏幕(如/5/6不带s的产品),一代升级架构性能(如s/5s/6s带s的产品),这样的策略可以使得产品更新有个合适的周期,同时降低技术和商业上的风险。iPhone 6s这代就是没有更新外观屏幕,而是大幅更新架构提升性能的一代,但这样的性能提升,Apple很难向用户传达,所以Apple在广告词上也颇为无奈的说出&唯一的不同,是处处都不同&。这个也是事实,没有一点欺诈,iPhone 6s全新的架构,大幅提升性能,使得iPhone 6s性能相比前辈6有本质上的提升。但尴尬的是这样大幅度的提升对于消费者而言并非是强需求,大家觉得性能的提升远不如一个全新外观来得实际,我拿6s出门,又没人知道,要来何用?随时可以预购,而不是Out of stock,甚至首发不久就跌破发行价,这就说明iPhone 6s并不像之前一机难求。不仅是消费者兴趣不大,就连黄牛都未行动,这说明iPhone 6s火爆程度大不如前。当然,外观也不是完全没区别。Apple为iPhone 6s准备了大妈金,哦,说错,应该是玫瑰金,这点变化反而能够吸引大量女性用户(也许还有cook一样的基佬用户),其他决定购买iPhone 6s的用户,不是不差钱的土豪,就是急需更新换代的刚需用户。对于广大的普通消费者而言,iPhone 6s相对6的最大变化,并不是性能,并不是3D触摸,并不是12MP的全新摄像头,这些处处不同在购买之前无关紧要,用户想要的只是全新外观设计,在没有全新外观设计的情况下,one More color的大妈金就尴尬的成为了iPhone 6s的最大卖点。魅族的传承这样的尴尬可以说明,对于用户而言,性能在可以满足一定需求的情况下,外观带给人的心理满足更为重要。自然魅族和其他的国内厂商现在都很明白这一点,外观是最能引发消费冲动核心点,PRO 5在外观上就很精湛,但其在外观设计方面还是有一定的非议。在魅族发布PRO 5后,国外的网站如anandtech,arena也都做了报道,整体而言读者的评价反馈也十分正面,不少人都觉得这个Spec接近perfect,但也有一点较为集中的吐槽,类似look too much like a damn iPhone(太像该死的iPhone),made this phone popular iphone feel running
software(制作了一台运行软件的iPhone), iphone 6 clone(iPhone 6克隆)之类的评价不绝于耳。并且这样的评价不仅仅是来自海外,国内不太了解魅族用户群体对于PRO 5的外观也都多少持有类似观点。其实这样的事故其实魅族早有预期,在iPhone 6s发布之前李楠就为了避免撞车而提前公布PRO 5的外观来预警。但这样的预警并没什么鸟用,因为不可否认,PRO 5在观感上与之前的iPhone 6 Plus的确十分接近,而甚至不用同iPhone 6s Plus相比,这是无法否认的。但从魅族产品设计的发展脉络上来看,PRO 5的外观仅仅是系列外观发展演进的延续。如果说M8,M9魅族的设计还处于混沌期,还没有特别明显的特点,那么从开始,魅族就几乎确定了自己风格,并持续推进:魅族在就开始强调超窄边框和屏占比,注重手握曲线的舒适度,而2这引入触摸控制的小圆圈,3和4则基本就是基础2外观元素的进一步进化,在设计上并无本质差别,更多的变化在于材质。去年发布的4与iPhone 6的设计观感十分接近,但4发表时间更早,因此我们并不能指控4是对iPhone的抄袭,而仅仅是秉持相同的设计准则的不约而同。而4 Pro去掉小圆圈而回到实体Home键对于魅族而言可能只是泛滥拨正,从繁杂的操作逻辑回归本源。而魅蓝note2/5的圆形两端的mBack按键,也有说过于类似,但这仅仅是对M8经典Home按键的回归和致敬。我们可以从M8开始追踪魅族产品设计的发展变化,我们就会发现这个进化虽然历时漫长,过程之中也有反复和波折,整体设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其设计理念还是一脉相承的,因此我们并不能说PRO 5的外观是模仿或者抄袭,仅仅是两家秉持相类似产品理念而殊途同归。4/4 Pro相比iPhone 6的最主要差距在于质感4/4 Pro已经将超窄边框做到极致,使得那些所谓的ID无边框设计就像是,从线条的优雅程度上说其已近乎完美,但机体整体设计与iPhone 6还是存在差距,这我在之前4 Pro评测的时候就提过,这个差距在于&材质&。材质的差距,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金属质感,二是2.5D玻璃面板带来晶莹和通透。在5,魅族已经实现金属机身,使得其机身质感已经接近iPhone 6的级别,但5并无iPhone 6 2.5D玻璃面板晶莹和剔透,在这方面差距依存还是略显遗憾。现在PRO 5也终于引入了2.5D的玻璃面板,使得其前部面板的质感有直线的提升,这点改变使得PRO 5的外观设计的档次感同5产生一定区隔。但即使如此PRO 5的2.5D同iPhone 6依然存在差距:iPhone 6的2.5D玻璃和金属边框弧度一致,形成一个一气呵成的完美整体,但PRO 5的2.5D玻璃则是突兀的浮于边框之上,而有段落感,不连贯。这样问题之前note也就存在。不过PRO 5的过渡处理虽然不够滑润,但还是比note强,至少不像note的处理那样近乎搁手。再来说说外观的其他细节,我们收到的黑银配色的PRO 5的Home按键取消了金属环,这样显得正面有点单调,缺乏点缀(因为黑色iPhone 6也没有?)。但按键的手感相比5略有提升,稳定性更好,无论是Home按键还是音量都是如此。金属边框的CNC切割工艺也无可挑剔,十分精致,但2.5D玻璃和磨砂边框中间很小的一圈镜面金属边比较容易磨损留下滑痕,这样的痕迹在下很容易发现(如上图),但肉眼不容易察觉。由于PRO 5的厚度仅为7.5mm,为了保证组件的光学品质,其突出比较明显,这样使得PRO 5放在桌面的的时候前部会被略微垫高,机身放置的稳定性也有一定程度的下降,拿起的时候突出的和桌面摩擦也会产生轻微异响,虽然的保护盖不用担心会被磨坏,但还是让人感觉有点奇怪。这样的一点不爽甚至都让我这样的一直的无套主义者都开始在淘宝上找保护套了。选用大屏,低分辨率原因几何5.7的问题PRO 5还有一点,5.的屏幕尺寸也是被部分用户口诛笔伐的焦点,这点在PRO 5发布之前,魅族就有所预估,因此白永祥就提前在微博上打了预防针。甚至不少人还寄希望于魅族再出5英寸左右的旗舰。当然,这是不可能的。坚决支持小屏的用户微乎其微,从大多目标消费者而言,大家都还是更爱大屏,这从地铁车厢的iPhone 6 Plus和iPhone 6的比例就略知一尔,虽然Plus的比重并没4.7的6高,但这个人群也绝对算不上小众。特别是部分用户对于的依赖程度很高,平时用上网,玩游戏,聊天,是他们的娱乐休闲中心,这些用户自然希望有更大的屏幕来提升他们的生活品质。另一方面我就是从技术方面进行洗白,旗舰不同于5这样的主流级,其内部部件更多,架构更复杂,性能更好,同时耗电量和发热量更大,即使采用14nm先进工艺,这些问题也仅仅是能够缓解,而不能完全避免。更大的屏幕尺寸,更大的机身体积,在性能部件占用空间恒定的情况下,就有更大的空间容纳电池,做的冗余设计。这样的道理在之前iPhone 6和iPhone 6 Plus上就被做出了充分验证,大屏的iPhone 6 Plus机身温度相对较低,续航表现也更好,因此对于旗舰级大屏大尺寸更为合适。再就第三点,5既然已经5.5英寸的1080P的AMO,而PRO 5总不能采用相同规格,既然决定不上2K,那就只能采用更大尺寸的屏幕,这样才能使得2799的PRO 5同1799的5保持足够的区隔。当然,这个理由并不算是理由,但在PM在做决策时候必然多少有这样的想法。PRO 5虽然采用5.的大屏幕尺寸,但得益于其超窄边框和超高屏占比,使得其PRO 5的机身并不至于臃肿,PRO 5的宽度和长度都小于iPhone 6/6s Plus。既然那么多人都可以接受体积更大的iPhone 6 Plus,那么为什么不能接受机身实际Size更小的5.7的PRO 5呢?再将PRO 5和4 Pro size进行对比,PRO 5也仅仅是更长,宽度相比4 Pro多出1mm,从手持角度看并没太大差别。当然屏幕更长还是使得手持时候幕顶部区域会比较困难,这也是不能否认的。从便携性上考虑,更长的机身使得其塞进紧绷的牛仔裤口袋会比较困难,塞进西裤口袋虽然没问题,但也会破坏西裤线条的修型,这也是没办法的。回归1080p的勇气笔者之前对于4 Pro的评测,虽然大多方面都是正面评价,但却对2K屏进行了口诛笔伐,主要观点如下:过高分辨率反而会降低屏幕的色彩表现,而细腻度的提升已经超出人眼极限,并无必要;过高分辨率会拖累续航和性能;4 Pro选择2K屏,单纯是为了极致而极致,并无正面意义。也是由于我这样偏负面的评价,使得我的4 Pro唯一一篇未被魅族官方论坛/微博推荐的评测。幸运的是PRO 5迷途知返,又再次回归1080p分辨率,这样的迷途知返看似简单,但无疑是对自己4 Pro决策的自我否认和自打脸,因此需要巨大的勇气。当然仅仅有勇气是没用的,这块屏幕究竟如何我们还是要从主观测试和客观测试检验屏幕的实际表现。首先是主观测试部分,主观测试我们主要将PRO 5同4 Pro/5/iPhone 6 Plus/Edge +进行比较,在没有特别说明的情况下所有测试均设置在最高亮度,默认色温。对于旗舰级别,各个色彩表现都很出色,这张图4Pro的亮度稍低,这是受到可视角度的影响,实际4 Pro的亮度是要高于AMO机型的,这也在一定程度可以说明4 Pro的屏幕到底有多烂。由于5/PRO 5/EDGE+采用AMO,全黑可以做到完全不发光,其黑位和动态对比度表现都要更好,而iPhone 6 Plus漏光比较明显。我们具体使用Spyder 5 Elite校色器对PRO 5屏幕进行客观测试,分别测试在最高亮度,默认设定下全白/全黑亮度,色温。PRO 5的最大亮度为364nit,虽然比5稍高,和Edge+水平接近,但还是大幅低于的水平。在强光环境下,过低亮度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可读性。PRO 5的默认色温为7963K,整体偏冷,是属于大家喜闻乐见的冷屏。此外,我们还使用Spyder 5 Elite校色器对各个屏幕Adobe RGB色域进行了测量,其测试结果5和PRO 5为99% Adobe RGB色域,Edge+为98%,而4 Pro为74%。但实际上Sypder 5 Elite产品本身从原理上并不支持AMO,无法覆盖完全色域,这个测试结果并不能完全采信,部分媒体使用Spyder 5 Elite进行色域测量是不严谨。不过其还是可以在一定程度说明5和PRO 5的AMO相比传统的背光的在色域上有明显优势。从实际观感上,PRO 5的AMO和Edge +的十分接近,相比S5/Note 4上一代要明显胜出。不出意外,5和PRO 5采用的AMO应该是和Galaxy A7/A8相同规格。采用这样的量产标准规格相比重新定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成本。PRO 5虽然仅仅是1080P分辨率,又是Penlite排列,但以笔者5.1/5.3的视力,依然看不出其画面细节有任何毛糙。这样的毛糙仅仅是停留在别有用心故意抹黑人的微距之下,一般消费者完全不用介怀。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1.2万人浏览 1.2万人浏览 1万人浏览 6132人浏览
汽车之家内容精选
每日精选24497 编辑宋宋和大国推出的脱口秀节目4266玩客 最好玩的活动与试用平台 190170编辑部的故事 414泡美美 分享最美科技 5774科技生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魅族pro5值得买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