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流注针法腕踝针这个方法可行吗

中日针刺手法的比较研究针刺,研究,针刺手法,手法的研究,比较,手法针刺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中日针刺手法的比较研究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关于子午流注和五运六气预测
下载积分:900
内容提示:关于子午流注和五运六气预测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0|
上传日期: 04:06:29|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关于子午流注和五运六气预测
官方公共微信中医珍口书斋
&&&&北京-昌平 &&&&网址:  &&
<font color="#CC
>> 腕踝针疗法|主编:兰蕾张国山|中国传统特色疗法丛书:总主编:常小荣伦新_价格21元【中医珍口书斋】
腕踝针疗法|主编:兰蕾张国山|中国传统特色疗法丛书:总主编:常小荣伦新
编号:se,
品种:医书/药书-医书/药书
属性:医学类书籍,,年,,16开,,500-999面,,汉字,,,
简介:腕踝针疗法是在电刺疗法的基础上,受耳针和体针的启发,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逐步摸索规律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针刺治疗方法。
备注:腕踝针疗法主编:兰蕾张国山出版: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ISBN:2定价:21.00元规格:958*650mm1/16印张:10.5字数:137千字版次:2012年9月第1版第1次印刷页数:153中国传统特色疗法丛书:总主编:常小荣伦新本丛书共分19册,包括:子午流注针法、挑针疗法、埋线疗法、腕踝针疗法、刮痧疗法、皮肤针疗法、拔罐疗法、耳针疗法、蜂刺疗法、耳针疗法、蜂刺疗法、电针疗法、头针疗法、水针疗法、穴位贴敷疗法、微针疗法、壮医点灸疗法、体针疗法、刺血疗法、艾灸疗法、火针疗法。每册书均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基础知识,系统介绍各种疗法的历史源流,作用机制、疗法特点、应用范围、治疗部分、操作方法、注意事项及异常情况防治等;第二部分为临床应用,均以临床的内、外、妇、儿、五官、皮肤、骨科等科分类,每论一方一法即治一病,按病因病机、辨证、方法、按语等逐项叙述,均采用图表与文字相结合的体裁,条目井然,明晰易懂,易学易做,融科学性、知识性、实用性为一体,适合于中医临床各科医生、基层医务工作者、医学院样师生、中医药爱好者及城乡广大群众阅读。本套丛书所述疗法,有承袭先贤之经验,也有作者长期临证之自得,融古今疗法与现代保健知识于一体,用之得当,效如桴鼓。本丛书以“普及医疗,方便患者”为宗旨,力图从简、便、廉、验四个方面,以简明通俗的语言、丰富翔实的内容,向读者展现中医药简便疗法的特色。所谓“简”,即方法简而易,易操作,易掌握;所谓“便”,即取法方便,患者乐于接受;所谓“廉”,即治疗价格较低,患者可以接受;所谓“验”,即用药取法均符合中医中药基本理论和医疗保健的基本原理,组方合理,药量准确,方法可靠,疗效明显。中医特色疗法以其“简、便、验、廉”的独特优势,在各科疾病展现其神奇疗法和魅力   腕踝针疗法是在电刺疗法的基础上,受耳针和体针的启发,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逐步摸索规律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针刺治疗方法。   在腕踝针疗法问世40余年来,该疗法以其独特的治疗方法和肯定的疗效,为许多患者解除了疾病痛苦,受到了医生和患者的普遍欢迎,并迅速在全国乃至在全世界范围推广和使用。随着广大针灸工作者的长期总结和实践,腕踝针疗法的迅猛发展,迫切需要一次比较系统、全面的总结,以普及和提高这种独特的治疗方法。   本书由基础知识和临床应用两个部分组成,基础知识部分介绍了腕踝针疗法的起源和发展;腕踝针的理论基础与现代研究;腕踝针的分区及操作;以及腕踝针临床应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临床应用部分详细讨论了运用腕踝针疗法治疗全身各类痛证及内、外、妇、儿、皮肤、五官科等87种疾病的具体操作,包括疾病的病因病机、辨证和治疗,供读者参考。   同时,腕踝针疗法和其他疗法一样,都有自己的局限性,某些疾病单用本法就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在某些疾病的急性期、危重期或病情比较复杂的疾病,需要配合使用中医或西医的其他方法共同治疗。   目录第一章基础知识   第一节概述   一、源流与形成   二、腕踝针的特点和优点   第二节腕踝针的理论基础与现代研究   一、理论基础   二、现代研究   第三节腕踝针的基本内容   一、腕踝针的分区   二、腕踝针的针刺点和主治   三、腕踝针操作技术   四、腕□针临床应用   第二章临床应用   第一节头面躯体痛证   一、头痛   二、胃痛   三、腹痛   四、胁痛   五、痛经   六、痹证   七、三叉神经痛   八、□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   九、落枕   十、颈椎病   十一、肩周炎   十二、网球肘   十三、腰痛   十四、坐骨神经痛   十五、足跟痛   十六、术后疼痛   第二节内科病证   一、感冒   二、咳嗽   三、哮喘   四、高血压   五、瘿病   六、眩晕   七、中风   八、面瘫   九、癫病   十、狂病   十一、痫病   十二、震颤麻痹   十三、癔症   十四、贫血   十五、心悸   十六、失眠   十七、痴呆   十八、胃下垂   十九、便秘   二十、呕吐   二十一、呃逆   二十二、泄泻   二十三、痢疾   二十四、水肿   二十五、癃闭   二十六、淋证   二十七、尿失禁   二十八、遗精   二十九、阳痿   三十、早泄   三十一、男性不孕症   三十二、糖尿病   三十三、单纯性肥胖症   第三节皮肤、外科病证   一、荨麻疹   二、湿疹   三、神经性皮炎   四、皮肤瘙痒症   五、带状疱疹   六、银屑病   七、斑秃   八、脱肛   第四节妇儿科病证   一、带下病   二、阴痒   三、月经不调   四、闭经   五、崩漏   六、经前期紧张综合征   七、妊娠呕吐   八、产后乳少   九、子宫脱垂   十、不孕症   十一、更年期综合征   十二、小儿脑瘫   十三、小儿多动症   十四、急惊风   十五、遗尿   十六、厌食   十七、流行性腮腺炎   第五节五官科病证   一、目赤肿痛   二、麦粒肿   三、近视   四、斜视   五、眼睑下垂   六、眼睑□动   七、耳鸣耳聋   八、青光眼   九、中耳炎   十、鼻炎   十一、咽喉肿痛   十二、牙痛   参考书目
您好,欢迎您对本店商品进行点评、提问!如果您需进一步了解商品,请在此向店主询问!
店主 || 还未回复
商店【中医珍口书斋】“医书/药书”目录下其他商品:
滚动鼠标滚轴,图片即可轻松放大、缩小
当前位置: >>
>> 医书/药书 >> 腕踝针疗法|主编:兰蕾张国山|中国传统特色疗法丛书:总主编:常小荣伦新_价格21元【中医珍口书斋】
Best View:800*600 为了本系统能够更好的为您服务,请使用IE4.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
版权所有 [997788商城]中国收藏热线 制作 Copyright? 2000 by China Collect Line
未经许可,本网图片、文字不得转载、复制、及制作镜像!!
此网页由商店[中医珍口书斋]承租使用子午流注取穴法治疗癌痛30例体会--《哈尔滨医药》1996年01期
子午流注取穴法治疗癌痛30例体会
【摘要】:正 疼痛是癌症患者最常见、最痛苦的症状之一,尤其是中晚期癌症。在临床中我们采用子午流注取穴法治疗癌痛30例,获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中晚期癌症患者30例,均有不同程度的疼痛,其中男22例,女8例;年龄最小者27岁,最大者76岁。病程最短者3个月,最长者6年。11例癌症患者轻微疼痛,偶尔使用止痛药,15例需要间断性服用强痛定,4例需要杜冷丁每日3—4次。30例患者中原发性肝癌11例,原发性肺癌7例,转移性肺癌4例,胃癌3例,乳腺癌术后骨转移2例,食道癌2例,下颌癌1例。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R246【正文快照】:
疼痛是癌症患者最常见、最痛苦的症状之一,尤 伴有食少、纳呆,消瘦乏力,胸闷不舒.查:肝肿大,质其是中晚期癌症.在临床中我们采用子午流注取穴 硬,肋下及剑突下均可扣及,无腹水,无黄疽.舌质紫法治疗癌痛30例,获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掼告 暗,有瘀点,脉沉弦.时值日,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周庆辉,李伟红;[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99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胡侠;[D];第二军医大学;2004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古宏晖;[J];国医论坛;2004年01期
黄立中,蒋益兰,曾松林,吴玉华;[J];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97年01期
谭秀芳;李晓瑾;杜翠玲;张慧;;[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06年01期
董甫泉,李涌健;[J];上海中医药杂志;1993年07期
王凯,范晓鹏,林亚杰;[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2年07期
潘嘉,王家葵;[J];中国中药杂志;2003年06期
杨涛,张甦颖,王宏伟;[J];中医外治杂志;2001年04期
蔡圣朝,肖伟,曹奕,王颖,刘嘉玲,徐燕林;[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99年05期
李积德,洪海涛,王丽娟,姬发祥,李进章,何文林,李安玲,吴密璐;[J];癌症;1996年06期
罗正辉,晏荣,朱少琼,黄桂平;[J];广东医学;1992年02期
【二级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卞镝,成泽东,张宁苏,陈以国;[J];辽宁中医杂志;2004年04期
卞镝,成泽东,张宁苏,陈以国;[J];中国针灸;2004年09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王苏芳;;[J];中国民间疗法;2011年08期
田剑铃;田立旗;田广丰;;[J];双足与保健;2010年06期
陈波;赵雪;王丽;陈泽林;;[J];中国针灸;2011年07期
邓肖英;;[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乔美莲;;[J];中国民间疗法;2011年09期
鲁卫;;[J];长寿;2011年07期
张敬侠;吴琳;;[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年07期
徐召理;;[J];中国康复;2011年04期
邓柏颖;何舟;钟婷;龙贵清;黄必德;;[J];辽宁中医杂志;2011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彭红华;;[A];2011年全国中医美容学术年会暨贵州省医学美学与美容学、激光医学分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张安富;周天寒;;[A];重庆市中医药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麻福昌;[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孙凌志;[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重庆市中医骨科医院
郭剑华;[N];中国中医药报;2008年
马波;[N];大众科技报;2005年
梁永林;[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尹光耀;[N];中国中医药报;2005年
中华全国中医外科学会乳腺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中医院乳腺科
林毅;[N];广东科技报;2006年
郑访江;[N];中国中医药报;2010年
陈金伟;[N];农村医药报(汉);2008年
广东省连州市
陈金伟;[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蔡颖铭;[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年
郑雯;[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9年
田丽莉;[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李铁浪;[D];湖南中医药大学;2005年
丁子殷;[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劳沛良;[D];南方医科大学;2011年
刘向前;[D];湖南中医学院;2004年
陈俊玮;[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年
黎仲谋;[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徐明明;[D];南方医科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于水英;[D];长春中医药大学;2011年
黄杏环;[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詹晓惠;[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年
汪弢;[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0年
丁乐;[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1年
张勇;[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曹旺波;[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年
李媚笑;[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年
郑文彬;[D];湖北中医学院;2009年
张平;[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转载]针灸绝招交流
&&&&&&&&&&&
临床上有不少鼻炎及感冒引起的鼻塞,让患者痛苦不堪,我在临床用平衡针灸的鼻炎穴,或扎针,或穴位点按,均可速通鼻塞,临床曾用不下十例,均有针入鼻通之效。
几位朋友一起吃饭,谈起了我新写的博客文章"古法今用"。一位朋友神秘地对我说:“中里,你可知‘激人得秘法,抬扛长学问’?我看那个批判你‘杜撰功法’的人,不过是想激你告诉它功法的秘密,故意这么说的。”
我说:“这样最好,他得到了他想要的,我写出了我想写的,互利双赢。况且这些功法,书上写的清清楚楚,哪是什么秘法,只是大家看书,太过粗心,好东西就这样当面错过了。”另一位朋友问“中里,俗语说‘道不轻传’,这经络穴位中想必也有许多不传之秘吧?”
说实话,秘法我这没有,如果有的话,也只能算作一些学习经络的心得和思路,就拿来和大家随便聊聊吧。拿肝经来说,我一直推崇“太冲”,并把它叫做“消气穴”,它散肝火,补心血,安心神,利水道,功能极为强大。有人说,看古书中对每个穴位的解释,用词都差不多嘛,并没有额外强调谁更加重要,你是怎么知道这个穴位有神奇的功效?其实,古人在许多穴位的名称中早已标明了它的地位和用途,那穴名可不是随便起的,里面大有学问,有很多东西可挖呢!
比如“太冲穴”,太,盛大的意思;冲,重要的通道。那么人体盛大而重要的通道在什么地方呢?那一定是在气血聚集流动最多的地方。那就是肝脏和心脏相通的地方。肝是血库,心是血泵,心血不足,非心脏本身造成,而是肝脏供血不足。因何供血不足,因为两脏之间的通路瘀阻。因何瘀阻,源于肝气不舒,气滞则血瘀。“冲”字还有用水灌注的意思,更加形象的告诉我们刺激太冲穴就会把肝的血液灌注到心脏中去。但一定要朝“行间”的方向去揉。行间是肝经的
“火穴”,肝脏属木,心脏属火,正是“木生火”之意。
再说个肝经的蠡沟穴,此穴在内踝尖上5寸。‘蠡’的本意是指小瓢虫在咬木头,所以我们看到上面是个"椽"子的右半边,底下有两只小虫在往上爬。‘沟’,指细长的水道,在这里暗指妇女的阴道。古人对于‘**’常用这种暗语来表达。所以这个“蠡沟”在中医院的针灸科一贯是用于治疗阴道瘙痒的要穴。当然,阴道瘙痒的内因是源于肝胆湿热,最好再加上去湿要穴“曲泉”与“阴陵泉”,平日再喝些绿豆薏米粥,以解肝毒,除湿热,才是治本之道。
肝经还有个要穴叫“章门”,位于肋骨下缘。章的意思是“贵重的材料”,什么是人体中贵重的材料呢?那当然是五脏了,“章门”是五脏的
‘会穴’。会是指五脏的“精气”都在此穴会聚。刺激这一个穴,等于把五脏功能都调节了,所以,我们敲“带脉”减肥的时候,别忘了顺手把这个大穴也敲一敲,此穴还是脾经的‘募穴’,(募是聚集的意思),此穴清肝火而补脾,好处多多,大家慢慢去体会吧。
有个朋友发烧后音哑失声,我直接给她点按肾经的“大钟”穴。她疼的大叫“好痛呀!”我说:“你看,出声了吧”。我们相视哈哈大笑。“大钟”为什么会这么有效呢?除了要记住它是肾经的络穴,(肾经通于咽喉,所以治咽喉肿痛)更不要忘了它的名子叫“大钟”。那里蕴藏着祖先们的智慧与厚爱,我们怎可不心怀感恩呢?!
以前曾阅读一本医学类书籍,上边有关于人体的第二掌骨的学说,因为家人身体一直不错所以一直没太注意这个第二掌骨,前一阵老婆不知吃了什么不消化的东西胃胀的难受,居然还想吐,情急之下我给她按摩了第二掌骨中间的胃穴,就是从胃穴向手腕的方向推,左右手各100下,神奇的是我老婆打了个长嗝之后居然一点不疼了。但是这个方法只能应急,常用泄气。
第二掌骨不但能用来诊病,还能用来治病。只要你摸到自己的第二掌骨处有压痛或有凸起,就说明你身体相应的部位可能有病,有空的时候你就经常按按、揉揉。不要用拇指的指腹去按压,因为这个穴位的区域比较小,用手按压时面积太大,不容易准确。要用拇指的关节处去按,这样刺激的作用集中,力度大。还可以用笔、梳子等硬物的钝处去按压有痛点的部位,也都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下面这些常见病都可以通过按压第二掌骨来进行治疗:
  1.如果突然胃疼,就在第二掌骨的中点按压100下,左右手都要按,很快胃痛就会缓解。
  2.常使用电脑的人颈椎不舒服,随时点压第二掌骨对应颈椎的穴位,就能放松和缓解。
  3.头痛时直接按压第二掌骨对应头部的穴位,效果很好。
  4.女性得了妇科病,可以有空时按压第二掌骨上腰、下腹的穴位,每次最少也要上百次,要有足够的刺激量。每天2~3次,同时配合食疗,常年坚持也能明显缓解症状。
  5.血压高的人,可以在第二掌骨处的皮肤上涂适量润肤油,然后从头穴往足穴推,两只手各推200次后就有明显的降压作用。但此方法不能常用,常用泻气,只能用在应急上,比如突然感到血压高了,头晕了,你就赶紧推,慢慢地你就能感觉到头渐渐地轻松了,心里不躁了。
  6.胸闷、心痛时,按压心、肺对应的穴位能缓解不适。
  7.当你吃了不舒服的东西后,胃肠难受,你就从第二掌骨的胃穴往下推至足部,只须推几分钟后,胃难受、作呕的感觉就会减轻。继续推,一边推一边用力按,两只手都各推几分钟后,很快就有要排便的感觉,当你及时排出吃下的不消化物,人很快就舒服了。以前,我的胃肠非常不好,不敢随便在外面吃东西,一旦吃了不消化的食物,胃肠能难受好长时间。掌握了这个方法后,只要一不舒服,我就推这个部位,不出半小时,就能及时排掉不消化的食物,很快人就不难受了。有人说,那此方我用在治便秘上不也行吗?我说也只是临时用,不能多用,多用同样泻气。如临时便秘,可用推第二掌骨的胃穴至足穴这个区域的方法来促进排便。
俺是学西医的,可就是喜欢中医,中国人嘛!!!
由于不是中医出身,什么辨证,诊脉都一窍不通,但也搞点小聪明,这不就这一个穴位,够了, 谢谢这个穴位!!!
这个穴位没名,是在&&常见病简易针灸疗法&&上见到的
.是治疗急性腰扭伤的, 位置;曲池穴下2.5寸.
治疗方法:曲肘横手,掌心向胸,垂直进针1.5----2寸.进针后活动腰部,一般一次就愈.
治疗急性腰扭伤,确实一次就愈.也见过有朋友发过类似的穴位,我这可不是抄袭,关键是它的引申应用!! 引申应用:1.
不单是急性腰扭伤,只要是腰痛就行,慢性腰痛当时就能缓解但要根除还要连续针一段时间,或配合口服中药.
2.肾结石,输尿管结石.我见过一例输尿管结石患者,巨痛难忍,用平痛新,强痛定,度冷丁都不好使,于是应用少量安痛定+胃复安穴位封闭,立效!!(当然针灸也会有同样效果)就是以后再没找过我,唉!!估计结石下来了.以后治过多例,无须赘述.肾结石立效,输尿管结石,腹前会留一点小痛.
3.带状疱疹.这病谁都会治,发于腰部的可选此穴针之(我有时用西米替丁穴位注射).次日水疱就会干瘪,但腹前面的水疱好的会慢些.而且决不留后遗症.对于留后遗症的腰痛,可针之.我治过留后遗症3个月的,立效!!
一针止牙痛
患者女,61岁
初诊原因为腰肌劳损,今日复诊的时候说腰痛减轻很多,但说话的时候一直捂着左边面颊
问其是否牙痛,她点了点头
处理完腰部后,本来建议她到牙科去检查下的,但她说身上只有5块钱,而且看她痛得实在不行,说想开止痛药吃,呵呵,我告诉她,5块钱只够挂个号而已
后来问她愿不愿意试试针灸,免费给她治,呵呵
她很高兴地同意了。
检查时发现患者为左上牙痛,痛处的牙齿早些年已经拔掉的了,只剩下牙床
舌苔黄,脉数
针左内庭,泻法,5分钟后出针,患者自觉牙痛大大减轻,连声道谢,呵呵
我的取穴思路很简单,患者辨为胃火牙痛,足阳明胃经“入上齿中”,且“荥主身热”,故泻胃经荥穴以泻胃火。
临证中,很多腰痛病人,按照常规的辩证治疗或分经取穴,针灸工具选择合适,针灸穴位选择看似也没有问题,针灸手法也合理,但取效甚难,或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后,腰痛进展停留不前了,这情况经常令人束手,其实我们可以换个思路,常常有出其不意的惊喜。
腰痛不已,灸白环俞各7壮;
肾腰病不可俯仰,取阴陵泉;
腰痛少腹痛,取阴包;
腰痛大便难,取涌泉;
腰痛不得反侧,取章门;
腰痛控睾少腹及股,卒俯不得仰,针气冲;
腰痛不已,灸尻上各七壮;
腰卒痛,灸尾骨上一寸、旁开&#8213;寸7壮;
腰痛,灸脚跟上横纹中白肉际10壮。
刚才来了个牙痛的病号,满口牙痛,非常痛苦,于是我给她针眼针的双上焦区,双合谷,双颊车,行针一分钟稍缓解,但还是阵发性疼痛,偶然想到论坛里发的欧阳群教授的治疗牙痛的穴位外踝尖,轻轻用弹刺手法进针,捻转,再针双落零五穴,效果显著,从针上到现在一直没喊痛,心里抑制不住高兴,发出来同大家分享,希望大家验证。
扁桃体发炎,用针灸治疗效果极快,这是我亲身验证的,那是十年前的事情了。我正在学习子午流注针法,可巧那时正在感冒嗓子疼的特别厉害,连咽唾液都不行(我感冒是从来不吃药的)心想正好验证一下子午流注的用法,于是便马上查找开穴,正值
开便拿针刺后溪穴没想到针尖才破肉皮即感到咽部非常轻松试着咽了一下唾液,竟一点都不疼了,于是留了二十分钟针,咽部竟一点不舒服的感觉都没有了,三天以后便彻底的好了(中间再没做任何治疗)。这次经历使我认识了针灸的神奇效果。这之后每遇扁桃体发言者即针后溪,几乎都能立即止痛,不必看是否开穴。就在前几天,我的小侄女,感冒发烧39.6度,扁桃体已经化脓,不能咽任何东西,我只给针了后溪,当即就能咽唾液了,留针一小时后既可以吃东西了,以后又连针了五天便痊愈了。这是我无意间发现的后溪穴的作用,特拿出来和大家分享,以造福更多大众。同时也请大家验正一下它的疗效,
临床上常遇闪腰岔气者,有多种治疗方法,我在临床上运用平衡针灸,常有针入既愈的效果.举一例供大家分享.
刘XX,55岁,在收玉米时,不慎把腰扭伤,当时没有征兆,两天后的晚上10点多来诊,自诉右腰部疼痛,伴随右恻腹部不适,坐卧不宁,不能入睡,已服用止痛药无效,我给他在
对侧的胸痛穴
上进针,捻转时让患者咳嗽一声,然后出针,这时患者高兴的说,哎呀,真神,我一点疼痛感觉也没有了.临床一次治愈.
腕踝针治疗小孩近视有很好的效果,不但痛苦轻而且方便留针,下面我就简单的向大家介绍一下:一般选择上1
,2,3.区,左取左,右取右,用一寸毫针刺入,一般留针1-2小时,如果方便的话可以留24小时.留针时外端用胶布固定.最关键的是不能有针感,即酸麻重胀感,越没感觉效果越好.10天一个疗程,坚持三个疗程再作评价.每两天测一次视力.
一穴速治坐骨神经痛
凡坐骨神经痛在肩后找一压之特痛点按10-15分钟,左边痛压右边,右边痛压左边。只要是坐骨神经痛,点到痛止,有三五次痊愈的,有七八次痊愈的,所治之人没有超过15次的,自疗也行,你可以不信,但你可以试试
取穴方法:
[以手掌心按肩峰,大指尽处压痛取穴,以痛为穴]
&&&&&&&&&&&&&&
治疗急性咽炎一针见效,不论是一侧、还是双侧,红肿的大小,吞咽困难者,严重者呼吸都困难者,一般都可一次治愈。具体方法是:只需病人取坐姿,用三棱针在胸椎的第三节处和肺俞处针刺,然后加拔罐15分钟,这时病人的疼痛感就开始减轻,红肿部位开始萎缩,大约20—30分钟后,病人就没有痛感了。此方法每次见效。
--------------------------------------------------------------
部位:在手背中指和无名指之间,掌骨与指骨结合处上一寸五分
解剖:肝与脾细交错神经
主治:止一切汗异证
取穴:手背向上,距指骨与掌骨头上一寸六分,中指与无名指指骨间是穴
手术:针深三至五分。
来源:胡丙权___《董氏奇穴图谱治疗学》
治疗急性咽炎一针见效,不论是一侧、还是双侧,红肿的大小,吞咽困难者,严重者呼吸都困难者,一般都可一次治愈。具体方法是:只需病人取坐姿,用三棱针在胸椎的第三节处和肺腧处针刺,然后加拔罐15分钟,这时病人的疼痛感就开始减轻,红肿部位开始萎缩,大约20—30分钟后,病人就没有痛感了。此方法每次见效。
--------------------------------------------------------------
一位患者疼痛四个多月,吃药,针刺,贴膏,拔罐不见好转,一位患者疼痛两年多,诸法皆治未能奏效,四位急性发作第二天治疗,其中一位到医院拍片诊断为颈椎增生,经医院医生在颈部推按治疗,疼痛加剧,导致颈不能活动.我用以下方法进行治疗:
1,按患侧胸前与肩胛对应部位的痛点,找到特痛点按5-10分钟;
2,按健侧尺泽穴5-10分钟.
效果:点按胸前痛点,点到痛止.(从阴引阳,)
急性发作患者均两次治愈,四个月患者三次治愈,两年患者五次不再疼痛.
--------------------------------------------------------------
闪腰,古称“概腰”,现代医学叫“急性腰扭伤”。多由突然改变体位引起,造成腰部不能伸直,僵于某一体位,旋转屈伸困难,病人非常痛苦。个人经验,分三步即可一次治愈。
第一步、 腰部横摩法、分腰法、旋腰法。
第二步、 针刺人中穴。
第三步、 按压委中穴。
让患者俯卧位,双上肢放于胸前,用双拇指先轻柔委中穴3分钟,然后双拇指同时下按委中穴,以患者感觉酸痛难忍为度。以按压1分钟为一次,
连续三次,结束。
&&&&&&&&&&&&&&&&
针刺腹结通便临床观察
便秘是常见病,也是老年人的多发病,现今妇女乃至儿童也多有发生。主要是结肠蠕动迟缓,粪便久积结肠不能排出,引起再吸收,使粪中之毒素入血液,上则口燥舌干头晕目眩,下儿固结不能进入直肠。痛苦之状不可忍受。
1 临床资料
52例病人,男9例,女43例;年龄最小9岁,最大82岁;病程最短7天,最长23年。多数病人服用通便药物效果不理想。
2 治疗方法
在左腹结穴埋一皮内针,病程太长的病人及儿童在左腹结穴埋线。
3 治疗结果
埋针或埋线后往往当日排便,52例病人中只有2例没有在24小时内排便,但也出现便意,于次日排便。
止痛效穴止痛强
【取法】手背第2、3掌骨间,掌指关节后1寸。
【主治】痛证。
【刺灸法】直刺。
【操作】用30号或32号1寸毫针,靠近第2掌骨缘直刺进针5分左右,拇指向后极轻微捻转片刻,全身各部的疼痛症状即可得到缓解,多取同侧穴。
本穴治疗各类痛证,有时作为主穴,当即可见效,亦可作为配穴使用,均获满意疗效。
病例:欧阳XX,男,41岁。诊断:输尿管结石腰痛。患者急性腰痛5小时,呈绞痛,坐立不安,X线及同位素扫描证实为左侧输尿管结石。针刺落零五穴,行针约1分钟,疼痛消失,患者安静入睡,后数次发作,均针刺此穴而止痛。
以上内容见《单穴治病选萃 》 吕景山等主编
失眠特效穴:大陵(重症可加绝骨)强刺激不留针,治过多例,大多当天见效,简便易行,疗效可靠。
前几天再给一个面瘫病人做针灸时,患者诉口角歪斜症状已明显好转,但仍右眼(面瘫侧)眼不能全闭,我查了一下露白约2MM,和刚来时差不多,想一想自已平时给她针阳白透鱼腰,太阳和攒竹,等眼周穴位已经多次了,想不到效果却不明显。
我让患者躺下闭日,露白约2MM,而且眼泪很多,不知道是不是推拿多了,我的拇指自然就放在了她的右下肢光明穴上,患者突然眼睛能立即闭上,诉眼内感觉很舒服。我为这一发现欣喜不已,用在其他病人身上,感觉当时也能立见效果。我想光明穴为胆经络穴,内通肝经,肝经环唇内,系目系。且该穴本身能治疗眼疾,故有此奇效。
光明穴为足少阳胆经,经筋路线,其支者......结目外眦为外维...太阳为目上纲,阳明为目下纲,少阳为目外维,而为目外维者,凡人能左右盼视,正以此筋为之伸缩也,明白此理则不难理解。
光明穴在:胆经的足外踝上五寸,腓骨前缘。主治目痛、夜盲、乳胀痛、膝痛、下肢痿痹、颊肿等
本人临床数年,还是一新手。得一有效验方,屡试屡效,现介绍给大家。定位:背部正中线左右旁开个三寸,平第四胸椎棘突下膏肓穴附近有红点处。主治:麦粒肿治法:三棱针刺破红点出血。效果:至少经我治疗十余例,效果均不错。若不见红点可用刮痧板频频刮之,红点即出现
&&&&&&&&&&&&&
最近我知了五个牙痛的患者,效果很好,取穴是平衡针的穴位;颈痛穴。先取对侧穴,再取患侧穴,一般针进去半分钟左右牙即止痛。
治过多例咽喉疼痛患者,均一针见效。取穴前囟,用1.5寸毫针,在囟门凹陷处的前方或后方进针,平刺,穿过囟门,适当捻转,不提插,留针30到60分钟。
对于大多数咽喉疼痛(外感等引起),我都用少商、商阳放血,挤出血数滴,一般数分钟内立即见效!
落枕用绝骨穴配合重子(董氏奇穴)、承浆大多一次即愈!
腓肠肌痉挛(俗称腿肚子转筋)
医用纯净氧气注射在病侧的跗阳穴皮下,注射量为50----120毫升,注射后反复搓揉腓肠肌一分钟,使氧气均匀分布皮下,一般一次即愈,严重者3日后再注射一次
注意:1、氧气一定是医用氧气。2、注射部位消毒要严格。3、注射部位必须是皮下,不可注入血管!!!
偏头痛:患侧耳廓常规消毒,搓揉3-5分钟,助手在曲张的耳背静脉处用三棱针点刺出血,术者用5ml一次性注射器采集流出的血液,约3-5ml,然后注射于患侧的风池,太阳,率谷,太冲,一周一次,一般情况下,治疗一次后疼痛就能显著减轻,这是cctv-3中医栏目里一个专家的治疗经验
用针中脘穴治前额疼,用40或50MM长的毫针。直刺30-40MM。病人感觉局部麻胀为宜。每日1次。10次一疗程/。效果不错。有效率可达90%以上
&&&&&&&&&&&&&&&&&&&
门金穴疗痛经
水沟疗急性腰扭伤
绝骨穴疗落枕
合谷疗牙痛
大椎灸疗鼻塞、过敏鼻炎、鼻流清涕等
涌泉疗癔瘫
玉枕疗口腔溃疡
中渚疗颈痛
针中的坎位治疗腰突留针一天十去九。
腰痛穴治疗急性腰扭伤针健侧并让患者活动腰部当时止痛。
治疗耳痛的特效处方:肓俞照海.(彭静山经验)
本人曾经治过几例病毒感染引起的剧烈耳痛(彻夜难眠,用药无效),均是一次即明显缓解,当晚即可入睡.
&&&&&&&&&&&&&&&&&&&&&&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子午流注与养生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