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阅读理解看不懂怎样嗐罗

雏鹰文库—学生成长百卷读本(69)“动脑筋”娃娃
&&&&&&&&&&&&&&&&
/ 雏鹰文库—学生成长百卷读本(69)“动脑筋”娃娃 
第一章主动、活泼地学好功课 小鲤鱼跳龙门  你们听说过“鲤鱼跳龙门”的故事吗?传说古时候,黄河上游,水急浪 险。有一座很高的龙门,如果鲤鱼能跳过去,就会变成一条龙。人们用它比 喻一个人越过障碍,取得突出的成绩发生质变。  下面讲一个真实的故事。1980 年 8 月,浙江镇海县峙头公社,13 岁的施 展,考上了中国科技大学,总分得了 465 分,是本届少年大学生中的最高分。 在乡亲们的心目中,他真像小鲤鱼跳龙门一样!施展怎么取得这么好的成绩?对许多人来说,这是个没有猜破的谜。1.从兴趣开始 当施展还只有柜台那么高的时候,他常帮家里到商店买油盐酱醋。由于他心算好,没有错过帐,受到大人的称赞,他很高兴,开始对算术有了兴趣。 随着年龄的增长,在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越来越多了。一个个猜破它, 多好玩呀!一天,他去张老师家,抬头看见天花板,就问:“老师,天花板 的面积怎么算?”当他低头看到茶杯的时候,又问:“怎么计算带盖的杯子的面积呢?” 兴趣,引导他在小学五年级就自学了几何和代数。到小学毕业时,全省的重点学校—一镇海中学发现他的数学已达到了高中水平,就破格让他连跳三级,11 岁就升入了高中。 上中学以后,有一次,老师讲了法国天文学家勒维烈用数学方法测出海王星位置的故事。以后,他明白了:原来数学不仅有趣,还有那么大的用途。他立志将来报考数学系。2.二十里外求师 施展从小就勤学好问。但是,在这样一个山坳小村里,遇到难题,找谁去问呢?  11 岁时,施展在自学代数、几何时,碰到难题就问爸爸和妈妈,他们都 摇摇头。有几次施展都急得“呜呜”直哭。后来,施展的爸爸打听到 26 里以 外的郭巨中学有一位数学老师,就下决心每星期日骑车带施展去登门求教。 有一次刮起大风,父子俩顶着风,艰难地搏斗在山村崎岖的小路上。一 不小心,车身一歪,施展摔了下来,胳膊摔伤,衣服也破了。爸爸心疼地说:“算了,我们回去吧!”施展从地上爬了起来,说:“不,一定要去!”  就这样,连续 7 个多月,风雨无阻。这位老师被孩子的好学精神深深感 动了,对他爸爸说:“这孩子有出息,要好好培养他。”  平时,施展遇到村里的高中同学,就追上去:“哥哥,这道题该怎么做?” “姐姐,请告诉我??”这些哥哥、姐姐见他既好学又有礼貌,都愿意指点 他。3.课上和课下认真上好 45 分钟课,是施展取得好成绩的一个秘诀。 时常有这样的事:上课时,淘气的同学从后面扔泥团或石子,打在施展的背上。他根本不加理睬,仍然入神地随着老师的声音思索着,所以常能提 出一些新问题。有一次,老师讲循环小数化分数时,他提问说:“如果用 0.9 循环化成分数,应该怎样化呢?”由于计算复杂,老师没有回答,但他感 到施展提的问题比讲的进了一步,很是高兴。  连跳三级升入高中后,对施展来说,不仅功课份量加重,而且功课门类 也加多了。但是,他没有加班加点开夜车,而是很好地安排和利用时间。化 学、英语和语文三门功课基础差,他就每天早晨安排半小时读外语,晚上临 睡前读半小时语文。他把化学元素和公式记在一个小本本上,随身携带,充 分利用开会前和坐渡船看奶奶等零星时间学习。  施展的课余生活,是丰富多样的。他还是一个文娱、体育活动的积极分 子呢。他坚持早晨跑步,做眼保健操;打乒乓球、羽毛球;他参加演戏和诗 朗诵会,并擅长绘画、拉二胡、吹笛子??在全县高考中取得好成绩的同学中,唯独他的视力达到 1.5。  施展在 11 岁时,看了《哥德巴赫猜想》这篇文章,他悄悄地对妈妈说: “将来,我也要做一个科学家!”妈妈听了很高兴,就告诉他:“你的名字 叫‘施展’,就是希望你好好学习,为四化施展才能的意思。”这件事深深地铭刻在施展的心中,成了他前进的动力。学得活,用得巧  1981 年夏天,中央电视台举办了《北京市中学生智力竞赛》。决赛开始 了,主持比赛的老师问:“哪几个朝代定都在北京?一年 24 个节气中,第一 和最末一个节气是什么?怎样使白糖燃烧???”北京市第一○一中学初一 少先队员叶海翔抢答问题准确、流利,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是怎么学到这么多知识的?1.不考也要学 海翔上小学五年级的时候,老师在讲到圆的面积时,提到了平方。他想:12、22、32??简单数字的平方很容易计算,比较大的数字的平方怎么算呢? 他认真思考起来。有的同学对他说:“这些知识老师没讲过,也不会考,你费这个脑筋干什么呀!” 他摇摇头说:“学习是为了掌握更多的本领。不考,我也要学!”当时还没有学到平方表,他动脑筋,找规律。通过画图,海翔发现:一个自然数的平方数,等于它的前一个自然数的平方加上这两个自然数的和。例如:32=22+3+2。这样,知道了前一个数的平方,就能很快计算出后一个数的平方了。 他用这种方法,由简单到复杂,制作了一张 100 多个数字的平方表,计算起来,又快又准确。2.对号入座 初中一年级新添了地理课。有的同学指着地图为难地说:“那么多高山、大河、城市??啥时候才能背会呀!” 海翔听了默默地想:光凭死记硬背不行。得找个帮助记忆的方法。他看到老师讲课时总离不开地图,于是也学着看地图,发现五颜六色的地图上, 蓝色的是海洋,绿色的是平原,赭石色的是高原和山地??地球上那些星罗 棋布的高原、大河,渐渐地在他的脑海里闪起光来,记忆加深了。  他发现我国各省边界弯弯曲曲,就像天空中的云彩一样。“瞧!黑龙江 省像个跃起的龙头,湖北省真像个青蛙,甘肃省两头粗、中间细,活像个亚 铃,湖南多像个人头像呀??”丰富的想象力,使他把地图看活啦!一次考试,老师让同学们在空白地图上,填出山东、四川、云南、山西等省。海翔马上想到了这些省的形状,对号入座,全部答对了。3.自己留作业 海翔常常在繁星闪烁的夜空,用学过的数学知识来观察星座。他已经能够辨认 50 多个星座了。 一个深秋的晚上,海翔和弟弟聚精会神地望着天空,可是云彩遮住了星星。等呀,等呀,他们的手冻紫了。弟弟泄气地说:“明天再看吧!”海翔 仍然目不转睛地望着天空,说:“再等一等!”  过了一会儿,星星从云朵里钻了出来,他很快找到了双子星座、御夫星 座、猎户星座,他运用数学知识,两点连成一线,这 3 个星座恰好像一个等 腰三角形。他又运用学过的正方形、长方形、梯形、多边形等图形把其它星 座之间连接起来,哈,这是一幅多么美丽的星空图啊!  第二天,他把观察到的情况告诉同学,引起了大家的兴趣。可是,也有 人说:“研究星星干嘛?这也不是老师留的作业。”海翔笑笑,心里想:“这 是我自己留的作业。”  海翔学习兴趣广泛。他喜欢音乐、美术,爱好书法,并且读了 100 多本 课外书。在新的学期里,他说:“我要继续努力,把知识学得更活,用得更 巧!”是啊,没有春天辛勤的播种、耕耘,就不会有秋天的硕果。没有少年时代的勤奋好学,就不能攀登知识的高峰。打开“知识的窗子”  1981 年 7 月,我在云南昆明市中华小学,被三(一)班同学生动学习的 故事迷住了。假如不是亲眼看到,我很难相信:三年级的学生,上至天文,下至地理,      知道得那么多,思想那么活跃,人人都爱钻研问题。为了弄清楚“太阳比地 球重几倍”这个问题,同学们竟在记者面前争得面红耳赤?? 坐在身旁的范老师称赞说:“他们可会想问题哪!”1.南宋还是北宋  一次,语文老师讲《捞铁牛》一课,当讲到在宋朝的时候,一次洪水把 拴住浮桥的八只大铁牛冲入河底??这时,邹远举手问道:“老师,这件事发生在南宋还是北宋?”  这下,把老师问住了,老师谦虚地说:“我和大家课后一起查查资料, 好吗?”  课后,同学们争相翻书,找资料,向家长请教。结果,意见分岐,一部 分人说是南宋,一部分人说是北宋。同学们争辩了一个星期,各有自己的根 据。石军有爸爸当参谋,笑咪咪地说: “邹远!肯定是南宋,你们北宋派快认输吧!” 邹远也不示弱,说:“坚持真理,决不认输!” 后来,他七找八找,又从《浮力的故事》一书中查到:捞铁牛发生在公元 1066 年。他又熟练地打开《新华字典》的历纪元表,一查,果然是北宋! 三(一)班同学喜欢看课外书,人人都有个小图书箱。女同学陈森说得好:“书,是我们了解世界的小窗子。”2.感谢“猫头鹰将军” 有一次,老师指着一张猫头鹰画像,要大家看图写作文。魏鸣写得不错,受到老师表扬,后来,他读了《捕盗将军》一书,受到启发。于是,他经过 反复思考,又重新写了一篇《猫头鹰捉田鼠》。文章用写信的方式,说:“捕 盗将军(指猫头鹰):今年是个丰收年,这也有你的一份功劳,特向你表示 感谢??”信的署名是“小稻穗”。老师称赞说:“把猫头鹰的个性和功能 写活了!”  知识象海洋。三(一)班的同学学习知识,永不满足。班里有这样一种 好风气:老师批改的作业或考卷,同学们不是先看分数,而是先查找错误, 目的是为了牢固地掌握知识。3.“2 月也 30 天吗?” 老师在算术课上讲了闰年、闰月以后,要求每人动手做一张年历。李彦斌想:“这还不容易呀!一年 12 个月,一个月 30 天呗!”很快,他就把年 历做好了。“二月份也是三十天吗?”李彦斌被同学们问得脸红了。 不久,全年级算术测验,其中有一道题:“一个采煤队 1980 年 1 月采煤44165 吨,2 月份比 1 月份少采了 4290 吨。问 2 月份平均每天采煤几吨?” 通过做年历,三(一)班同学都知道 1980 年是闰年,2 月份是 29 天,所以, 这道题全班都做对了!4.“书上写错了!”  三(一)班的同学爱动脑筋,常在课下,一问一答,如:“石油是怎么 形成的?”“航天飞机是怎么上天的?”??他们学习知识,不是囫囵吞枣, 总要弄个水落石出。《音乐家聂耳》课文中原来有这样一段:“有一天,他在河边练琴??下起小雨来。聂耳全神贯注地拉着小提琴??悠扬的琴声透过蒙蒙细雨,飘 荡在林间小路上。”老师在台上讲,陈倩在低头想:“雨水打湿了琴弦,怎么还会响呢?”于是,他站起来说:“老师。书上写错了!” 书上写的意思难道还会错吗?的确叫人也半信半疑。回到北京后,我请教了音乐学院教小提琴的老师,他回答说:“雨打湿琴弦,当然拉不响了。”现在,他们都已是高中学生了。我遥祝他们把“知识的窗子”开得更大。捕捉“细节”的人  在河南省遂平县阳丰初级中学,老师又在班里朗读贾莹的作文了。她的 作文特别能抓住“细节”描写,大家称她是“善于捕捉细节的人”。  有一次,老师出了《故乡月儿明》的作文题。为了写好这篇作文,她几 个晚上徘徊在月光小路上。一次,她信步来到麦场,忽然听到一阵自行车铃 声,发现有两个黑影在移动。她走近一看,哟,原来是本村的李大伯和赵友 大叔。“大叔,这么晚还学骑车呀!”贾莹问。 “唉,不学会骑车,想去做生意也难啊。我们想趁这月夜??” 贾莹细细琢磨着两位老汉的话。回家后,她提笔就写了一篇《故乡月儿明》的文章,一幅赞颂三中全会后农村变化的“月夜学车图”,展现在同学们面前。 细心观察,用心思考是贾莹写好作文的“秘诀”。例如,她写《回乡偶记》一文时,写到夏夜她和一群小朋友在院里玩。忽然,一朵浮云遮住了月 亮,一个孩子好奇地问:“姐,月亮怎么不见了?”她当时略一思考,说: “月亮在和你捉迷藏呢。她躲起来了!”由于抓住了这样一个细节,使文章 很有童年的气息。  她说:“生活中美好的事情是很多的。有时一件事,一句话,就能体现 一个人的心灵,而‘细节’正是揭示了这一点。只有抓住细节,你写出的东 西才会活灵活现!”一堂活跃的数学课  数学课堂上,王老师在讲“先乘除后加减”法则。蓦地,汪滨举起了小 手。“老师,为什么要规定先乘除后加减,而不是先加减后乘除呢?” 王老师没有正面回答,她举了一个实例:  “小明去文具店买 7 支铅笔,每支 8 分;又买 6 支练习本,每本 9 分。 小明应付多少钱?”一个学生说:“先用乘法算出铅笔和练习本各要花多少钱,再用加法算出总共用的钱。” 话音未落,一双双小手几乎同时举了起来。陈青说:“不对,我也举个例子——我和妹妹一起到文具店去买铅笔,她买 8 支,我买 5 支,每支 8 分钱。该付多少钱?” 同学们活跃起来,又举了很多“先加减后乘除”的例子。 王老师“招架”不住了。课后,她去图书馆翻了好些书,并把规定这条法则的根据告诉大家:“在生活中确有先加减后乘除的事,但比较起来,还是先乘除后加减的实际问题多。因此,规定了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为:先乘 除后加减,而需要先加减后乘除的题目,用加小括号的办法解决。”王老师刚讲完,朱伟说:“有道理!不过,等我长大了,还要研究研究。”  这件事发生在上海市卢湾区第二中心小学。同学们不仅用心学习知识, 而且注意培养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被老师称为学习上的小能人。咱们班的“数学大王”  老师出了一道智力测验题:四根火柴,不能折,谁能拼出一个“四”字? 这下可把同学们难住了。不料,有一位同学,从立体图形的角度,答出来了。 不久,老师又出了一道数学思考题,大家都感到为难。又是这位同学第一个 说出了解题思路,老师很满意。课下,同学们围着这位同学说:“你可算得上咱班的数学大王了。” 这位同学,是浙江绍兴县马山镇中心学校初一的学生钱永明。有人问他:“你学数学有什么诀窍吗?”他笑笑说:“诀窍?我只是动脑又动手呗!” 他学了求体积的公式后,就联系标在各种包装箱上的数学式子,动笔算一算。 如包装箱上标着的式子是 46×37×21 厘米,就知道这箱子的长、宽、高, 算出它的体积是 0.03574 立方米。当他掌握各种物体的侧面积、体积计算方法后,就运用这些知识去做笔筒、火箭、塔等实体模型,来巩固已学到的知 识。他总结了自己学数学的方法是:书本知识→思考(动脑)→实验(动手)→通过消化、吸收→验证(应用于实际)。 有一次,爸爸端起一只饭碗,故意考他说:“你能算出这个碗的体积吗?”他思索一会儿说:“用一个有规则的容器里盛上水,做个记号把饭碗放进去, 在水面升高处再做个记号。求出这个容器两个记号的体积,就是这个碗的体 积了。”爸爸点头说:“你还学得挺活呢!不过,不要自满!要多分析,独 立思考!”  听了爸爸的话后,钱永明要求老师每天给他出一些数学思考题。他自己 也通过做应用题来锻炼自己的思考能力。  不久,班上举行数学选拔赛,优胜者参加全区数学竞赛,钱永明获得了 第一名。吴大可算得快在辽宁省抚顺市雷锋小学,举行了一次有趣的速算比赛。比赛的内容是,求 901 到 1000 的一百个数分别与 9 的积。参加比赛的三个人,一个人用电子 计算器,一个用算盘,10 岁的少先队员吴大可用笔计算。比赛结果真是出人 意料:用电子计算器算,花了 14 分钟;用算盘算,15 分 30 秒。而吴大可仅 用了 9 分钟,他赢了电子计算器!他怎么会算得这样快呢?原来,他用的是一种特殊的方法。他先算出第一题,然后,被乘数每增加 1,他就在积的个位减 1,在十位加 1,很快算出 了这一百题的得数。吴大可不但能快速推算乘数是 9 的题,还能快速推算乘数是 2 到 8 的题;不但能按顺序计算,还能打乱顺序计算。他把这种方法编了一套 2 到 9 的乘 法推算口诀,经过有关数学研究部门鉴定,定名为“序数推算法”。10 岁的吴大可能想出这么快的简便算法,这是他平时学习上爱动脑筋、善于思索的缘故。在二年级的时候,他学了“九九乘法表”,当他把 9 的口 诀写成算式时,发现被乘数每增加 1,积的个位就减少 1,十位增加 1。他反 复做了 10 到 1000 乘以 9 的试验,证明了这条规律。他的“序数推算 法”就是从这里开始发现的。吴大可学习成绩是全班的前几名,但他从来不满足。他说:“学习不是为了好分数,也不是为了让家长满意,而是要掌握规津,学到真本领。”问不倒的“小老头”  查佳星看书多,知识面广,上海向阳小学六(四)班的同学给了他一个 美称:“小老头”。可他在家里嘟嚷着:“??叫我‘小老头’,快把我叫 老了!”“老头儿有经验,知识广。叫‘小老头’有什么不好。”妈妈诙谐 地说。查佳星一听,笑了。1.对答如流 在历史课上,当内容超过数学大纲的时候,老师的提问,只有查佳星能回答。他发言像“小钢炮”,有条理,有独特的见解。教历史的洪老师决定 找他谈谈、摸摸底,看他究竟掌握多少知识。一个中午,他招呼查佳星说:“来,我考考你。” “把清朝皇帝按顺序讲一讲。”“好。”查佳星流利地回答:“??康熙、雍正、乾隆??光绪、宣统。”老师又问:“说出每个皇帝的特点。” 查佳星不假思索地说:“??最能治国的康熙??游山玩水的是乾隆,卖国 的是咸丰??。”  从此,“小老头”在学校小有名气了。外省老师来校观摩或记者采访时, 听了有关他的事迹,都半信半疑,要求面试。一位记者问他:“你能谈谈第 二次世界大战吗?”查佳星讲了 1 个多小时,从罗斯福讲到丘吉尔??他站 在讲台上,让外省来的 30 多位老师当场提问。45 分钟过去了,竟然没能问 倒他。2.爱动脑筋 “敢情他的脑子好使唤啊!”“嗯,他聪明,有天才。”一些羡慕他的同学,或多或少都有类似的想法。其实,他只不过看书多,肯动脑筋罢了。 至于学习的秘诀么,他曾对我们说:“我看书总是吸取营养,再靠自己去琢 磨,去分析比较,逐渐形成一种概念。”他用“概念”这个名词,反映他说 话很老气,真有点“小老头”的味儿。是的,经过思考而形成的概念,他不 轻易否定。比如,他看过两本有关记载彼得大帝的历史书,一本说彼得大帝 是一位历史伟人,一本却说他是暴君。究竟应该相信哪一本书呢?查佳星靠 自己的思考。他先弄清当时的历史背景,然后得出结论:彼得大帝在当时通 过改革,把历史推向一个新高度,是有贡献的,是不能否定的。3.从不迷信  在追求知识方面,查佳星对谁都不迷信。有一次,他在家和爸爸、妈妈、 哥哥比赛数学。题目是:“有 2 只母鸡,1 只生 1 个蛋休息 3 天,l只生 2 个蛋休息 1 天,问生 100 个蛋需要多少天?”妈妈爸爸都是大学生,哥哥是 高中生,他们的答案是:需要 100 天。查佳星的答案是 99 天。面对家的“权 威”,他决不苟同,坚持自己的判断。事实证明,他对了。上课,他认真听讲,但做数学作业,从不满足于按老师讲的格式去做,总是动脑子去闯新路子。数学老师称赞他解题思路好! 开学前,我们得到一个喜讯:查佳星已考上重点中学一师大二附中了。“攻书莫畏难”  何运刚是四川省梁平县梁平中学初中一年级学生,为了保护集体财产, 维护社会治安,他勇于追捕一个潜逃的罪犯,三次紧紧抓住敌人,顽强搏斗, 最后英勇牺牲。当时他只有 13 岁。何运刚从小爱英雄,学英雄;学雷锋,做 好事;在学习和锻炼身体方面,刻苦努力。他是我们少年儿童学习的榜样。 下面介绍他生前勤奋学习的故事。  1976 年的秋天,“四人帮”被粉碎的喜讯传到了梁平。学校里沸腾起来 了,大家都高兴地说,学校的春天来到了。  何运刚是个倔强的孩子,他争先在班上表示决心:“一定要把‘四人帮’ 耽误的时间夺回来!”  晚上,他抓紧时间在灯下复习功课。可是,翻开语文书,好多字不认识。 要做数学,一道题也做不出。他着急了,不由得想起“四害”横行时学校的 情景。那时候,交白卷、反老师成了“英雄”,爱学习、守纪律却成了“小  绵羊”。记得有一天上课时,老师正在黑板上写字,一群同学溜出了教室。 不一会,院子里传来了喧闹声。小运刚从没有玻璃的窗子向外望去,看见院 子里那棵桷树上爬满了同学,跳来跳去活像一群小猴子。“快下来??会摔 坏的!”高老师着急地望着他们,声音也发颤了??  那几年呀,学校里乱得没法上课,功课全拉下了,一想到这些,小运刚 就恨透了“四人帮”。可是,光恨还不行,要快快地赶上去!“还来得及吗?” 小运刚问自己,他翻开语文书。上面有他抄的叶剑英元帅的诗:“攻城不怕 坚,攻书莫畏难。科学有险阻,苦战能过关。”小运刚反复默念着这首诗, “对,学习不能怕难呀?”一次,周兴东同学兴致勃勃地来找他:“走,打球去!”运刚摇了摇头。 周光东瞪大了眼睛:“怎么啦,你不是最喜欢打球吗?” “英文我还背不出,现在不能去!” “嗐!今天是高年级比赛,英文明早背吧。” 按过去的习惯,只要一提到球赛,运刚准会马上出阵,可是这次小运刚却严肃地说:“时间要一分一秒地抓紧。今天的事,不能拖到明天做。”周 兴东见他说得挺认真,只好自己走了。  放学了,运刚背着书包去放牛。他把牛鼻绳套在自己的脚上,一边放牛, 一边看书。牛真不懂事,一会东,一会儿西,弄得他安不下心。后来他机灵 一动,想了个主意。他弄来一根长绳接在牛鼻绳上,再用一块大石头把绳头 压住,自己呢,坐在石头上看书。这样,牛活动的地方大了,安安静静地吃 着草,再也不来拖小运刚的后腿了。小运刚喜欢数学,而且爱动脑筋独立钻研,有时别人做完作业,让他去抄,他说:“我不抄,抄了别人的,自己还是不懂呀!”小运刚请哥哥帮他 补习功课。算术要从三四年级补起。弄不懂,他就问,算错了,就重算。运 刚常说:“要不是粉碎了‘四人帮’,我想学还学不成呢!”小运刚听了党中央关于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号召,暗暗下定决心,要为这个伟大的事业贡献力量。现代化是怎么回事,他还不十分清楚,但有一点他 明白,那就是:需要科学文化知识。经过刻苦努力,他终于赶上来了。在他 牺牲的前一次测验中,数学达到 89 分,英语得了 92 分,看到小运刚的进步, 同学、老师、家里的亲人都为他高兴,连他的牛也摇着尾巴表示祝贺呢?“巧算盘”  1983 年,在全国中、小学生珠算技术通讯比赛会上,安徽合肥红星小学 三年级的李有红同学,做了精彩的表演。  “1÷512”这个算题是一个难度较大的珠算题,可是李有红沉着自如地 拔着算盘珠,不到半分钟,就把得数 0. 算出来了。在座的人都夸 赞她。省珠算协会还派人对她进行了测试,证实她能在 10 分钟内准确地完成《全国中、小学生珠算技术通讯比赛试行办法》中的 40 道题。 有红取得这样可喜的成绩,是她跟着爷爷勤学苦练的结果。上学前,她就初步掌握了珠算的基本功。上学后,她在学好各门功课的同时,继续自学 珠算技术。每天一早,小闹钟叫她起来练珠算,三年来,从未间断过。她常去商店帮助营业员算帐。一天,肉铺前排了长长的队,售货员忙不过来。她就提着算盘来帮忙,算得又快又准,人们称她是“巧算盘”。10 分钟能做 130 道题在两次年级速算比赛中,我分别获得了第二名、第一名。 可是,我过去做数学题,总是常常做错。错了后,不注意改正,考试时又把同一道题做错了。后来,我专门用一个本子作为“错题集”,把错题抄 在上面,并在封面上端端正正写上了“争取无错题”几个字。一有空,我就 对照错题,反复做几次。同学们说我是“错题小医生”,都喜欢把自己的错 题给我分析。从此,我的分析能力提高了,做题也准确了。为了做题快,我注意了以下三点: 第一,尽量用简便方法。一次,我发现书上的一道例题用的不是最简便的方法,我就动脑筋,想出了另一种方法,受到老师的称赞。 第二,培养自己的口算能力。我列了一张口算表,只要一有时间,我就反复练习。 第三,多练,做到熟练生巧。我常常拿妈妈的手表来计时,训练自己的计算速度。开始时,10 分钟我只能做 60 多道题,现在能做 130 多道题了。 我还要努力算得又快又准。我当了小观测员  我写的《物候观测与天气预报》的小论文,1982 年在北京市小论文评奖 大会上获得二等奖。什么叫“物候”?三年前,我参加本校“物候观测小组”时,才知道这是观察动物、植物在不同气候中变化情况的知识。每天我把学校里所有树木 都观察一遍,发现有变化就记录下来。杨树的芽从 2 月份膨大到开放,每天 变化细微,要仔细观察才能发现。春天,别的树都开花或长叶了,可那棵梨树却刚长出几个小花骨朵。我好奇地问老师为什么?老师指着梨树旁的松柏说:“你看,阳光被松柏挡住 了,只有中午才能照到梨树上??”不等老师说完,我就联想起自然课上学 到的光合作用,绿叶需要充分的阳光,才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制成有机养料, 才能生长。梨树开花晚,是因为阳光不充足。我第一次知道植物生长与天气 还有关系,心里可真高兴啊!  在写小论文时,我找来树木变化的准确时间表和我每天测到的气温记录 本。那时,柿树还没有结果。我就根据各种树木开花与结果之间的天数,算 出平均数,然后推算柿树结果的日期,但柿树结果比推算的日期提前了两天。 我想,会不会是由于气温比较高呢?我反复地查看了气温表,证实了我的设想。  几年来,我坚持物候观测,记录了许多宝贵的数据。我被聘为北京市小 观测员,还领到了观测员证呢!我提高了复述能力上学期,我在福州市小学生演讲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这次比赛的题目是:“你喜欢哪位英雄?”只给 20 分钟的时间准备。我根据自己阅读的有关 张海迪大姐姐的事迹,复述了几个感人的故事。老师的评语是“感情真挚, 复述能力强”。  我的口头表达能力是怎样训练出来的呢?一次妈妈要我复述课文《上学 路上》,我一字不漏地背了一遍。妈妈笑着说:“这叫背诵,不叫复述。” 我才开始懂得,复述就是要用自己的话来概括、表达课文大意。  四年级时,老师要我复述《渔夫和金鱼的故事》。这首诗很长,我就抓 住主要内容,将这个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局复述下来:老太婆越来越贪得 无厌,她先要一个木盆,再要一座木房子,然后做了贵妇人,还要当女皇帝?? 结果,老太婆受到了惩罚,落得两手空空,一无所有。我在复述时,在语调 中充满了对老太婆的憎恨,对渔夫的同情。我的体会是:只有把课文的内容 和它表达的思想感情理解透,才能复述得好。少年书法家——肖可佳  1980 年 12 月 12 日,在日本东京一家书店大厅里,有一个中国姑娘左右 手各握着一支大毛笔,同时写下了几个苍劲有力的大字,在座的几百名日本 朋友拍手叫好,日本报纸、电视台很快报道了这个消息。她,就是我国 16 岁的少年书法家——肖可佳。1.七十支笔和一百万字  可佳的爷爷叫肖劳,是位有名的书法家。爷爷同客人谈论书法时,可佳 也挤进去听。一天,她听了古代大书法家王羲之的故事,对书法产生了兴趣, 她想练习书法,把祖国文化遗产继承下来。可佳先描红模子,然后一笔一划地临摹楷书,每天都写二、三个小时。没练多长时间,她见龙飞凤舞的草书挺好看,也想试试。爸爸知道后说:“你 不是喜欢跳舞吗?来,表演个‘倒踢紫金冠’给我看看。”可佳笑了:“爸 爸,我连弯腰、劈叉都没练好,哪能做那么难的动作?”爸爸说:“是啊, 干什么都要打好基础。正楷没练好,就要写草书,这样急于求成是练不好字 的。”打那以后,可佳更认真了,有的字甚至写上几百遍。7 年来,她共写了 100 多万个字,光毛笔就用坏了 70 多支。2.“我也摔倒了一个大个子!” 一次,有位木刻家请可佳写“入木三分”几个字。这可把她难住了,因为笔划少的字,摆不好间架结构,写出来就不好看。可佳找来各种字贴,琢磨怎么把它写好。那时正是夏天,别人都出去乘凉,她却一连几天在灯下苦 练。这天,隔壁单位放《董存端》的电影,爸爸说:“电影里的董存瑞摔倒 大个子的情节,你不去看看,学学人家那股顽强劲?”说完就走了。可佳没 去看电影,等爸爸回来时,她马上拿过一个条幅:“爸爸,我也摔倒了一个 大个子!”爸爸一看,“入木三分”几个字写得特别好。“功夫不负有心人”,可佳的苦练终于获得了成功!“一定要赶上去!”1978 年 4 月,湖北应城县城关小学五年级学生刘耀明,各科平均成绩不到 30 分,被分到了“慢班”。耀明不仅学习差,而且不守纪律。上课的时候,只要他打一个暗号,几个小伙伴就紧跟着作鬼脸、打口哨,弄得课堂大乱。 一次,他不做作业,班主任李老师批评他,他把眼一瞪说:“我才不为你学 呢!”1.从“混着算了”到“我要学习” 在一年级时,耀明还是很想学好的。后来,“读书无用论”的错误思潮,象毒雾一样蒙在了他幼小的心灵。他想,学习有啥用,没有文化照样可以当 工人。分到“慢班”后,有些同学就垂头丧气,认为没有学好的希望了。耀 明却说:“管他‘快班’、‘慢班’,混着算了。将来,人家开汽车,我拉 板车;人家搞设计,我当泥瓦工。”  班主任李老师仿佛看透了他的心思,专门给他讲了最新的科技成就,现 代化的建筑物,墙是合成材料粘的,地板是塑料贴成的??正当他听得入神 的时候,李老师突然问他:“将来不需要泥瓦匠手工操作了,你干什么呢?” 耀明一下子愣住了。副班主任祝老师也关心地对他说:“今后招工要‘择优 录取”,你什么都不懂,能干什么呢?”  老师们的话,在耀明心头掀起了波澜,他板着指头算着:“到了 2000 年,我正好 35 岁,没有文化科学知识,象个瞎子一样,干什么都不行啊!” 这时,几年来支配着他的那个“混”字,破碎了。2.像雕花那样刻苦当他决心要学习时,才发现自己基础太差了。一道算术题: 2 + 1 =?5 4他不知道怎样解答,只好将分子加分子,分母加分母,竟得出了 3 ;一篇作9文《我的老师》他只写了 70 几个字就写不下去了?? “白费劲,脑子真笨啊!”他呆呆地叹息着。 他的苦恼很快被班主任发现了。有一次课后,一群同学围在耀明身边,看他在钢笔杆上精心地雕梅花和小雀。  “雕得真好啊!你蛮聪明嘛!”李老师走过来,满口夸赞道,“耀明, 帮我也雕一枝梅花吧!”老师亲切的话语,对耀明这个老挨批评的孩子来说,真像一股暖流,激励着他向上的信心。他第一次感到老师是那亲切。 老师接着说:“你要像雕花那样刻苦学习,我要像雕花那样耐心帮助你呀!”耀明激动地站了起来,回答说:  “老师,今后学习上,人家用 1 小时,我用 2 个时;人家用 2 小时,我 用 4 小时,一定要赶上去!”  一个雨夜,已经 10 点多了,李老师正准备休息,“笃!笃!笃!”响起 了一阵敲门声。老师开门一看,原来是耀明。他不好意思地说:“老师,我 有一道题不会??”李老师被他的学习热情深深感动了。3.要管住自己 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  一次,上语文课时,耀明走神了。他递了个纸条给小伙伴,问:“我练 哪种字体好?”课后,祝老师对他说:“你想练字,很好!但不应该在上课 的时候传纸条。要学会管住自己啊!”耀明羞愧地点了点头。有一次自习课,操场上传来了锣鼓声,同学们纷纷跑出去看热闹了,唯有耀明一个人专心地坐在那儿练字。一位小伙伴来拉他:“走,去看一会儿。” 耀明摇摇头说:“不,我作业还没有做完。”终于,他养成了管住自己的好 习惯。站在窗外的祝老师,看到这种情景,高兴地说:“刘耀明真地变了!”4.小煤油灯 在老师的耐心教育下,耀明的学习成绩不断进步着。有一次,老师给他提示了几道难题后说:“今天就到这儿吧。”耀明站起来说:“今天到这儿, 我的学习可不能就到这儿。请您再出几道题,让我回家去做吧!”李老师又 给他出了 8 道题。7 道题全做出来了,可有一道用水灌池的题,却把他难住 了。他用碗代替水池,用塑料管代替水管,经过反复比划思索,终于解答出 来了。他真高兴啊!  就这样,耀明越来越有信心了。过去,他看到“快班”同学每天晚上带 着小煤油灯,自动到学校做功课,根本没有当回事。现在,他却羡慕起来了。 他和几个小伙伴向李者师提出:“我们也要上晚自习,多下功夫,迎头赶上。” 不久,“慢班”教室里,晚上也亮起了小煤油灯,开始是四、五盏,很快增 加到十几盏,后来扩展到全班。  在耀明的带动下,原来的小伙伴们,一个接着一个跟上来了。整个“慢 班”出现了蓬勃向上、遵守纪律、热爱学习、你追我赶的动人局面。3 个月过去了。期末考试,耀明算术得了 100 分,从倒数第一,一跃成为全班第一名。7 月,他又考取了重点中学。在作文本上,刘耀明写下了马 克思的这样一段话:“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 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第二章 三好学生的故事插上理想的翅膀  少年朋友们,你知道赤经仪和赤纬仪吗?用这种仪器可以迅速找到星星 的位置。北京育民小学五年级的少先队员樊晓晖和王朋制成的袖珍赤经仪和 赤纬仪,获得了全国青少年小发明一等奖后,晓晖激动地在日记本上写道: “今天我们搞小发明。明天我们要搞大发明!”1.晓晖有志气  晓晖只有 10 岁!8 岁时,他参加了学校的天文小组活动。一个夏天的晚 上,晓晖从天文望远镜里看到了月亮上大大小小碗状的环形山口,引起了他 许许多多的遐想:月亮上是不是有山、有人?人能登上月球吗???老师告 诉同学们,这是环形山,是宇宙的陨石撞击而成的,还说:“一些国家的宇 航员已经几次登上了月球。”晓晖问老师:“那我们中国呢?”老师摇摇头 说:“我们国家在这方面还比较落后。”晓晖听了暗暗地下决心:“将来一 定要追上他们!”2.从小打好基础 晓晖喜欢天文,常常参加天文活动,会不会耽误学习呢?以前,晓晖上课时,想着星星和月亮的故事,结果课堂知识学得不扎实。一次,天文小组计算一个数据:把钟表上的时间换算成天文上用的恒星时, 他怎么也算不对,原来是把六十进位制当作十进位制了。老师启发他说:“这 是二年级学过的知识,你再想想。”又语重心长地说:“知识就像一座大厦, 要一点一点打好基础啊!”晓晖默默地低下了头。从此,他吸取了教训,各 门功课都认真地学。几年来,晓晖各门功课都是“优”,年年被评为三好学生。3.“书,也是我的老师” 晓晖不满足课堂知识的学习,还阅读了许多课外书。以前,晓晖认为星星都是银白色的,后来,他从《四季星座》这本书上看到星星有红的、青白的,还有蓝的、黄的、绿的??晓晖用眼睛仔细观察,发现星星果然有各种 颜色的。他激动地说:“书也是我的老师,我要多看书!”从此,书象吸铁石一样吸引着他。几年来,他阅读了《基础数学》、《通往宇宙的路标》等 90 多本课外书。他还把书和杂志分成“天文”、“科普”、 “数学”等 6 大类,编上号,贴上标签,整整齐齐地摆在书架上,随时翻看。4.学了知识要应用  晓晖听说 1982 年 1 月 10 日凌晨要发生月全食,就半夜起来观测。妈妈 说:“快考试了,不要看啦!”晓晖回答说:“不,我学了天文知识就要应 用,这也是一次考试呀!”事后,他写了一篇观察日记,参加《中国少年报》 “科学小园地”征文,并获了奖。  一次,晓晖从书本上发现赤经、赤纬可以表示星星在天空的位置,心想: “我要能制作一套观测星星位置的仪器,该多好啊!”地理课学了经纬度, 他围着地球仪看呀,想呀,联想到:地球上的经纬度无限扩大不就成了天空 上的赤经、赤纬吗?他用硬纸板、小木条制成了观测筒,经反复试验,终于 制成了袖珍赤纬仪和赤经仪。3 月 24 日 20 点 15 分,晓晖用赤经仪观测到双 子星座的北河二星是赤纬 +32°,对不对呢?他打开《辞海》一对照,完全  正确。一位研究天文学的叔叔称赞说:“晓晖的空间想象力真丰富呀!”  1982 年 6 月 1 日,晓晖作为首都少年儿童的代表,乘坐“未来号”汽车 游览了中南海。他暗暗下决心,党和祖国啊,今天我乘坐“未来号”汽车, 明天,我要为您制造“未来号”宇宙飞船。两个三好生1.没有双臂的新生 几年前的一天,河北沧州育红小学刚开学不久,一年级教室门口出现了一个新生。他脸孔通红,又兴奋、又害羞,书包挂在脖子上,两个袖子空荡 荡的。  哟,他没有手!同学们好奇地望着他。于老师领他走进教室,对大家说: “这位新同学叫魏建军,在 5 岁的时候,不小心被高压线电着了,失去 了双臂。他和你们一样都是党的孩子,是革命事业的接班人。希望你们关心帮助他。” 于老师让魏建军坐在吕卫东旁边的座位上,又亲切地对他们说:“你们俩上课要成为好同学,下课要成为亲兄弟!” 就这样,魏建军开始了新的学习生活。但他没有手,困难太大了!学数学,他只能心算;写生字,也只能在心里比划。光听不写,怎么能学得牢固呢?“我能学好吗?”魏建军在心里问自己。 “你能学好!”于老师看出他的苦恼,特地给他讲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的故事,有个革命英雄叫保尔,他下肢瘫痪了,仍然顽强工作,后来双目失明,还写出激动人心的书来呢! 听了老师的话,魏建军的心亮堂了:我有眼睛,还有脚,比保尔好多了,我能学好!2.用脚写出的作业 在老师和爸爸妈妈的帮助下,魏建军试着把铅笔夹在脚趾中写字。用脚趾写字,很不灵活,劲一大,纸就划破了;用力轻点,脚哆哆嗦嗦地,只能划出几道印子。魏建军写呀,练呀,脚上的青筋绷起,脚趾起了血泡,豆大 的汗珠从脸上往下淌??“我真地写不成吗?难道将来就做个废物吗?”这时,保尔的英雄形象又在他脑海里出现了:保尔眼睛瞎了,还顽强地在有空格子的板上写字呢! 我不过脚痛一点,这算什么!他又倔强地写起来了。  在建军苦练的时候,吕卫东总是陪在他身边,一会儿帮他擦汗,一会儿 给他拾铅笔。  十次、百次、千次、万次??建军的脚趾逐渐地灵活起来。一天,他终 于完成了当天的作业。虽然字写得老大,还不整齐,但这毕竟是魏建军第一 次写的作业啊!老师笑了,同学笑了,家长笑了,建军和卫东都笑了!  冬天到了,魏建军写字得脱掉鞋袜。放学时,他的课堂作业还没有做完。 等作业做完了,他的脚被冻得又红又肿,身上却累得出汗,头上还直冒热气 呢!  功夫不负苦心人,过了一年多,建军写的字越来越好,算式列得整整齐 齐。他还能用脚写毛笔字,熟练地打格、画图??现在,他满怀信心地说:  “建设四化要有真本领。我要学好文化,做个对四化有用的人!”3.在班级运动会上 魏建军本来可以免做体育活动的,但他想:将来为人民服务,也需要有个好身体。为了争取三好,他每天早晨练习跑步。因为没有双臂,跑起来身 体不平衡,常常摔得鼻青脸肿,但他没有退却。  去年,班里举行运动会。400 米赛跑开始了,看!魏建军也在里头呢。 大家见到他的空袖管一晃一晃地,竟然第四个到达终点!他还会跳高,跳远,踢球。他的体育成绩达到了 85 分。 学校平整操场了,魏建军用下巴和肩膀夹住铁锨铲土。在家里,他扫地,洗衣服,还会用脚趾头穿针引线,自己钉个扣子或本子哩!4.光荣的“警卫员” 从魏建军入学那天起,吕卫东就学习雷锋叔叔,帮助他做了许多事情:每天早上陪魏建军上学,放学后又护送他回家;上课时,卫东替他翻书,放 写字板;下课时,给他削铅笔,陪他上厕所??。  一天,吕卫东陪着魏建军刚走进厕所,几个同学忽然嚷了起来:“哈哈, 魏建军的警卫员跟来啦!”“哎,还要给他擦屁股,多臭啊!”  这突如其来的嘲讽,就象一阵冷风把卫东纯洁、热忱的心吹凉了,他觉 得怪不好意思的。第二天,卫东没有陪建军上厕所。老师知道了,亲切地对他说:“卫东啊,向雷锋叔叔学习,可不能忽冷忽热啊!有人讥笑你是不对的,你应该坚持下去!” 卫东的父母也鼓励他继续帮助魏建军。爸爸还给他讲了新华浴池女修脚工马玉兰大姐姐的事迹。爸爸说:“把快乐带给别人,这就是为人民服务,很光荣嘛!” 卫东越想越惭愧,我本来做的是对的呀,为什么一受别人的讥笑就不干了呢?向雷锋叔叔和马玉兰姐姐学习,就是要学习他们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不能怕臭、怕脏、怕讥笑! 从此,吕卫东帮助魏建军更自觉,更热情了。他的上衣口袋里总装着一叠手纸,是特地给建军上厕所准备的。  一天,大家在院子里活动,“卫东!卫东!”从厕所里传来了建军的叫 唤声。“哗啦啦??”一阵响,卫东和 10 几个男同学拔腿向厕所跑去。原来, 建军一个人在厕所里,正需要卫东帮助呢!想不到大家都赶来了。啊!光荣的“警卫员”啊!雷锋的精神不但在卫东身上生了根,也在同学中开花了。 一年年过去了,多少个风雪雨天,多少个难关难题,都被魏建军和吕卫东战胜了!他们同怀一个心愿,并用一双小手,亲密团结,形影不离。他们 一起加入了少先队,一起被评为三好生。他们又一同考上了第二中学,同坐 在一张课桌上。让我们祝愿这一对新长征中的小战友取得更大的进步吧!她有一支“神笔”  中国有个神话:从前,一位叫马良的小孩,手里有一支神笔,画鸟鸟会 飞,画鱼鱼会游。最近,我们在北京东教场小学,发现一个 11 岁的女孩,也 有一支“神笔”。不同的是,马良的笔是白胡子老爷爷送的,而她的笔却是 靠坚强的毅力,刻苦练出来的。她不仅画得一手好画,还会写诗,语文、数  学成绩也名列前茅。她就是三好学生孔晓晖。1.八年练出画笔 在她的画册里,我们看到了不少著名画家的题词。一位美术教授写道:“孔晓晖,画小猫,把个小猫画活了,又是叫,又是跳??”她的画多次出 国展览。为抢救大熊猫,她画了四幅画,都被日本朋友高价买走。  孔晓晖从 3 岁学画,已坚持 8 年了。这是多么不容易啊!从小表弟迷人 的电动玩具,到邻居家精彩的电视节目,都曾扰乱过她学画的心绪。画国画, 一站就是两个小时,累得她手酸腿疼。但是,妈妈的启迪,同学们的鼓励, 一位 80 高龄的老画家为画一串葡萄可以站两个小时的榜样??这一切都激 励着她坚持不懈地画呀画。这样,逐渐在她心中播下了理想的种子——长大当一个美工设计师,把人们的生活打扮得更漂亮。 为了画好一幅反映中日友谊的画——“樱花和桃花”,她画了上百张,直到自己满意为止。 几年来,无论是在酷热的夏天,还是寒风凛冽的冬天,她每周课余,都坚持去市少年宫学画画。有时挤不上车,她要走五站地,摸黑才能回到家里。 困难磨练着她手中的笔,也铸成了她倔强的性格。2.作文成绩全优  孔晓晖不但把画画活了,诗和作文也写得好。1984 年,《全国少年儿童 诗竞赛》中,她的一首诗《我爱画画》获得了佳作奖。可是,写作文毕竟和 画画不同。有次,作文题目是《蜘蛛》。她翻阅了《十万个为什么》,了解 了蜘蛛的特性,可拿起笔来,还是不知从何写起。在家里的院墙角里,她发现一只蜘蛛,便细细观察,有时晚上还打着电筒看。这样,从蜘蛛吐丝,到摆“八卦阵”,捕食??她一一看在眼里。她 还试着向网上扔一片小树叶,只见网马上颤动起来,蜘蛛“忽”地一下爬过 来??孔晓晖高兴地拍手叫起来:“你上当了!这不是小虫!”凭着一双锐敏的眼睛和专注的恒心,孔晓晖把《蜘蛛》一文写得栩栩如生。几年来,她的作文成绩一直全优。3.征服数学难题 比较起来,要克服数学上的困难,晓晖就显得有些不易了。她常为解一道应用题,思索再思索。  有一次,她碰到一道行程问题的应用题,想了好久,怎么也做不出来。 她试着去求妈妈帮助,没料到得到回答却是:“狄更斯说过,‘顽强的毅力, 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接着,妈妈温和地对她说:“你用画图 的方法试一试。”  晓晖回到自己的座位上,一会儿用格尺比画,一会儿低头沉思。“噢, 我明白了。”她高兴地跳起来。从此以后,一道道像高山似的数学题,慢慢 地被她踩在脚下。期末考试,孔晓晖的语文和数学,得了双百分,成绩名列全班第一!时间的小主人管住自己,掌握住学习时间的一分一秒。这是林威学习好的秘诀。 在北京市府学胡同小学五(四)班里,林威是年纪最小的一个同学。他的特点是:学得最好,玩得最欢。  毕业班的功课负担那么重,哪里还有时间玩呢?可是林威每天起码玩上 一小时,晚上 8 点半就洗脚上床,同学们都感到惊讶和羡慕。是他比别人聪 明吗?不是。1.不要打岔 秘密在哪里呢?他的妈妈一语道破了:“威学习可专心啦,时间花得不多,效率却很高。” 的确,上课的时间,对林威来说,是宝贵的。他听讲从不走神儿。大多数的作业,林威在课上就做完了。有一次,上算术课,一个调皮的同学拿出 一枚古钱,在林威面前一晃,说:“喂,喜欢吗?拿玻璃球来换!”林威喜 爱搜集古钱,一眼就看出这是北宋时代的。如果在课后,他准会高兴得蹦起 来。可这是在上课!他皱了一下眉头,做了一个摆手的动作,好像说:“嗨, 不要打岔!”2.生龙活虎 到了玩的时候,林威又完全是另外一个样子了。他和同院的小伙伴们,用竹竿做了刀、枪、剑、戟,模仿古人练武打仗。冬天,他们在院里自己泼 水,做个溜冰场,练习溜冰。他还经常跑 400 米、600 米,玩各种球类,体 育锻炼项目样样“达标”,身体可棒啦。玩得痛快,晚上睡得就很香。第二天学习起来,头脑清醒,精力充沛。3.“标准答案” 每次考试完以后,同学们喜欢围着林威对答案。如果谁发现自己的答案和林威一样,就会高兴得跳起来。因为大家把他看成“标准答案”。  全校毕业班举行语文、算术比赛,他得了两个一等奖。最近,还被评为 区优秀少先队员。做了时间的主人,林威就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他自学了初中数学,说:“未来的世界,要向宇宙发展,数学用处可大啦!”热爱学习的韩晓征  韩晓征是北京市史家胡同小学三年级(三)班的学生、少先队大队长, 连续三年被评为三好学生。下面介绍晓征的几个小故事。1.认真思考  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里有这样一道填标点符号的题目: “光听别人说()自己不去试试()不动脑筋()仔细想想()那是不行的()。”5 个空白中,4 个都好填,只有“脑筋”二字后面的()空着,该怎 么填呢?她停下笔,想得出神。左思右想,她认定不应填什么标点。再想想, 是老师出错了题吗?不会。那么,会不会是老师有意考我们一下呢!这时许 多同学都交了卷,晓征却还在冷静、仔细地分析着。你瞧,“不动脑筋”的 “不”字,不仅管着“动脑筋”,还管着“仔细想想”呢。如果填上标点, 句子的意思就前后矛盾了。她判断以后,就决心不填任何符号。结果,全班同学只有她一个人答对了。老师表扬了她。2.多看多写 一次作文课,老师挂起一幅画:两个小同学冒着雨给老师送伞。老师让同学们讲述这幅画。 在老师的引导下,同学们将这幅画一部分一部分做了描述。最后,老师问大家:“谁能把整个画面从头至尾地叙述一遍?”晓征站了起来。她讲得 绘声绘色:“??雨还在下着,校园里漆黑一片,唯独教研室的灯还亮着。 小刚和小红拿着雨伞,踏着泥泞,深一脚浅一脚地走来了。他们借着灯光的 映照,看到李老师还在紧张地工作着,就把伞悄悄地放在门旁。他们的背影 渐渐消失在风雨中了。”  说到这里,老师满意地点点头,示意她坐下,可是聚精会神的晓征没有 看见。她望着画面左下角的鲜花,用拟人的手法接着说:“花坛里的朵朵鲜 花,在微笑着点头,目送着那两个热爱老师的孩子。”  晓征为什么能描述得这么出色?原来,她看了许多课外书,象《杨朔散 文选》、《希腊神话故事选》??甚至连一些唐诗、宋词,她都能背出来。 更重要的是,她看书不是追求故事情节,而是用心学习写作方法,并把 有用的词汇记在小本本上,还经常运用它们。熟能生巧,她就慢慢地运用自如了。现在,晓征的作文有几篇已经被学校列为范文了。3.达到标准  区里颁布了三年级的体育锻炼标准,规定投掷垒球要达到 13 米。晓征因 为个头小,臂力差,只扔了 6 米。她不泄气。在冬天,她迎着凛冽的寒风, 举着沉甸甸的垒球,练得手臂酸痛。她想:“将来,我们接班时,得有强壮 的身体呀!”就继续练下去。为了增加臂力,她每天还坚持练 60 个俯卧撑。 l个月后,她来到测验场,举起垒球,使劲朝前投去。哈!投过了 15 米,终 于达到了体育锻炼标准。  第三章 他们在国内外比赛中获奖我写《你别问这是为什么》的经过我从小喜欢看书,也喜欢听故事。 爸爸也喜欢看书,更喜欢读古诗。我经常拿爸爸的书看,但有些看不懂。二年级的时候,爸爸还让我背几首唐诗,我常常读得入了迷,忘记了吃饭, 忘记了睡觉。  1980 年 3 月,我从《中国少年报》上看到了儿童诗歌比赛的消息,诗歌 的主题是小朋友帮助小朋友。我也想参加比赛,想了好多好多的事,也写了 好几首,比如:《大家一块儿栽树苗》、《爬山》、《画画》、《胖娃娃和 瘦娃娃》??但我觉得都不太理想。有一天,我看了电视《文学宝库》里的《白雪公主》,忽然想起了《卖火柴的小女孩》。我便从书架上找到了这本 书,接连看了好几遍,心里很激动。我想,多美丽、多天真的小姐姐啊!可 惜,她被饥饿和寒冷夺去了生命,这是多么不幸、多么可惜啊!有一夜,我 做了个梦,梦见了这个小姐姐,她正朝我笑呢!我常常想:妈妈给我的蛋糕, 我要是给她一个吃,把我的棉衣给她穿,她一定不会死的,她一定会像我们 一样,上课、唱歌、做游戏,一定生活得像我们新中国的儿童那么幸福。我一口气写了《你别问这是为什么》。我又改掉了一些字和不准确的地方,做了个信封,按照《中国少年报》上的地址,让哥哥带着我到邮局里寄 出去了。我的诗写的还不好,叔叔、阿姨、老师、同学给了我很大的鼓励。我一定要加倍努力,用诗来歌颂我们美好的生活,歌颂可爱的祖国,歌颂世界儿 童的明天。妈妈给我两块蛋糕, 我悄悄地留下了一个。你别问这是为什么你别问,这是为了什么?爸爸给我穿上棉衣, 我一定不把它弄破。 你别问,这是为了什么? 哥哥给我一盒歌片, 我选出了最美丽的一页。 你别问,这是为了什么? 晚上,我把它们放在床头边, 让梦儿赶快飞出我的被窝。 你别问,这是为了什么? 我要把蛋糕送给她吃, 把棉衣给她去挡风雪, 再一块儿唱那最美丽的歌。 你想知道她是谁吗? 请去问一问安徒生爷爷—— 她就是卖火柴的那位小姐姐。这次比赛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办的,共有 57 个国家的近 100 万名小朋友参加。国际评委会从参加评选的作品中,选出了 20 首最佳诗,刘倩倩的《你 别问这是为什么》是这 20 首作品之一。这是我国小朋友的光荣!荣誉是我前进的动力  我在万国邮政联盟举办的 1981 年《国际少年书信写作比赛》中获得了第 一名,荣获金质奖章,为祖国争得了荣誉!我是多么高兴啊!  我上小学时,就非常爱读文学作品。从阅读中,我得到了许多知识,开 阔了眼界,脑子也灵活起来。我阅读文学作品,是在学好功课的前提下进行 的。上课时,我专心听讲。老师讲课,同样能引起我极大的兴趣。我深深体 会到,好书是引导我热爱文学的第一个老师。  鲁迅先生说:“静观默想,烂熟于心,然后凝神结想,一挥而就。”我 爱观察人物的一举一动。例如:有人吵架,我跑去不是看热闹,而是观察。 我观察吵架者的神态、围观者的表情,然后把它详细记下来。  坚持写日记,对提高写作水平有很大好处。在我的日记中,人物是众多 的,有老师、同学、弟妹、亲朋好友??说不定哪一天,日记中的人物,就 会跑到我的作文中来呢!我刚开始写日记时,总觉得无话可写,干巴巴的。记了一段时间以后,就觉得可写的东西太多了。现在,我已经记了三、四本日记了。 由于我比较注意阅读、观察与积累,写作文也就得心应手了。如我在这次征文中写到江布尔大叔家吃饭,开始构思时,没有想到这个情节。动笔后,我发现如果不加上这一内容,江布尔大叔在文章的结尾,好像无着落,首尾 也不能相呼应,而我这篇文章的主要人物之一就是江布尔大叔。于是我就写 了大婶过生日,我到她家去吃饭这一段。为了表现出哈萨克族人民豪放的性 格,我把江布尔大叔描写成一位幽默、诙谐的老人。这样,两个民族之间的 深厚感情得到进一步体现,生活气息也比较浓厚了。我的文章《一个邮政职工的一天》在《中国少年报》上发表以后,收到全国各地许多少年朋友的来信,这对我是个很大的鼓舞! 荣誉,将成为我前进的动力!表妹:  收到你的信时,我刚从阿吾勒村送信回来,你们那儿该是万家灯火的时 候了。向你说些什么呢?还是先描绘一下我一天的工作情况吧!阿吾勒村是个边远的小山村,离我们邮电所 10 公里,要翻好几座山才能到。早晨,我背着大邮包、水壶,开始翻山。山上到处苍松挺立,密密层层 的。阳光透过厚厚的枝叶,在林间的小路上织下图案。一个人走,心里确实 有点害怕。为了壮胆,我哼起了刚学会的哈萨克歌曲。走出树林,翻过一座 山,就看到阿吾勒的羊群了。  放牧老人江布尔大叔,老远就喊起来:“阿哈,我们的鸿雁又飞来啦!” 我走过去,坐在一块大石头上,把手放在羊背柔软的毛里搓着,疲劳消除了 一半。大叔望着我满脸的汗水,说:“姑娘,累了吧?雄鹰的翅膀是飞出来 的,城市的姑娘可要经得起考验呀!噢,你大婶今天过生日,送完信来家里 吃饭呀!”  我告别了大叔,细细地咀嚼着他的话。真长劲呀!我沿着村里的林荫道 到各家送信。一帮小巴朗看到我,叫道:“姐姐来了!”拉着我去他们家喝  牛奶。我跟他们说以后一定去,就到帕夏汗大妈家。大妈让我替她念了信, 我又给她写好回信。她给我倒了奶茶,高兴地说:“亚克西!”  从大妈家出来,又送了几家信。一摸邮包,不知是谁悄悄地塞进去了几 个熟玉米棒??  我看看表,该是阿吾勒村的孩子们上第四节课的时候了。孩子们学汉语 一时请不到老师,我这个高中生曾答应校长每次送信兼教一节汉语课。我赶 到学校,上完课后,跟同学谈了话。再拿邮袋,重了许多——除了新收的一 叠作业本,还有奶酪、杏子、苹果等吃的东西。真没法!这些小调皮一趁我 不注意就塞东西。  等我把信送完,阿吾勒到处炊烟袅袅,开始做午饭了。走到村口,江布 尔大叔赶着羊群回来了。我抱歉地说:“大叔,我明天再去看大婶吧?”大 叔说:“嗯,明天?明天你大婶就不过生日啦!”说着,不由分说把我拉到 他家。我吃着香喷喷的抓饭,不时地看表。大婶今天特别精神,说:“姑娘, 不要急!你大叔送你回去。”我正要说什么,大叔悄悄对我说:“别推辞! 不然,她又要拿我问罪了。”大婶看到大叔那模样,故意瞪着眼睛问:“说 我什么坏话呢?”大叔一本正经地把手一摊:“我怎么会在主人生日说坏话 呢?”大婶听了,“噗哧”一声笑了,我也笑了??大叔的马蹄声刚刚消失,我就写了这封信。我觉得自己离不开阿吾勒村民。你的看法呢?请来信告诉我,好吗? 祝愉快!你的表姐:赵爽1981 年 5 月 2 日
成为本站VIP会员,
若未注册,请点击 成为本站会员.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电子书均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情况,请立即和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作相关处理。
                                   
蓝田玉PDF文档网致力于建设中国最大的PDF格式电子书的收集和下载服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中英语阅读技巧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