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出口特区转变到经济特区有哪些的实质是什么

经济特区,中外词典上一个永恒的名字
汕头经济特区报社主办
本社报刊:
 国际日报?中国新闻 
 您的位置: -
经济特区,中外词典上一个永恒的名字
  □本报记者陈健李扬琳杜一方
历史是一面镜子,回顾历史可以使人们更清晰地认识过去,更自觉地沿着历史发展的方向前进。与罗木生对话,眼前仿佛再现经济特区建设的一幅幅绚丽画卷。他说:“特区二十多年建设的成功实践无不闪烁着邓小平改革开放理论的伟大光辉和深邃的思想内涵。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经济特区。是邓小平这位世纪伟人引领中国昂首走向世界,使中国大地发生划时代的巨变。”罗木生先后担任过三位省委、省政府领导同志的秘书,善于从全局观察问题,分析形势,也熟悉领导层的活动特点和决策过程,特别是1985年起他在广东省经济特区办公室工作和1995年1月他任省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如此难得的经历更有助于他从全局上把握省情,深入探寻什么东西束缚生产力的发展,什么东西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也养成他勤奋、严谨的工作作风。
&&&&罗木生的论著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关于加快经济发展的研究;一是关于经济特区的研究。他说:“创办经济特区,就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特区的诞生,就是解放思想的成果;特区发展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的过程。”
“经济特区”一词早已为世人所熟悉,但知道它最初并非如此称谓的人并不多,至于经济特区的由来,了解的人更少
&&&&记者: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现了全党工作重点的历史性转变,这样的背景是不是为创办特区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罗木生:是的。1979年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决定事项意义非常深远,对于经历了十年浩劫的中国影响非常大,使人产生了一种强烈的紧迫感。汕头曾经是南部沿海负有盛名的港口城市。然而,当时整个城市的面貌却显得非常破旧。此情此景,令人感慨:党中央改革开放的方针已经确定,能不能从中探索出一条路子,振兴困境积重的社会经济?像汕头这样一个对外开放历史悠久、只是因为闭关自守才逐渐式微的港口城市,能不能在一次对外开放中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省委的负责同志(即吴南生同志)在思考着这个问题。很快,答案也就有了。他们认为,可以划出一块地方,设置类似海外的出口加工区,吸引外商投资办企业。这个现在看似寻常的思路,在当时无异于是头一个“吃螃蟹”。庆幸的是,竟得到广东省领导层的赞同。一致认为只要中央授权,实行对外开放,广东完全可以发挥毗邻港澳、华侨众多的优势,加快经济发展步伐。并且提出,不光是在重要侨乡汕头进行试验,在深圳和珠海也可以进行试验。同年4月,在中央召开一次会议上,广东汇报了这个设想,并获得首肯。于是确定,在对外经济活动中授权广东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并在深圳、珠海、汕头试办特区。
&&&&“经济特区”成了中外辞典的一个新词汇,它的出现,向全世界表明,中国办的是在经济领域多方面进行改革试验的特区,不是一般的出口加工区;是吸取海外资金、技术、管理经验为社会主义所用的经济特区,不是全盘西化的政治特区
&&&&记者:经济特区的名字是怎样确定的?
&&&&罗木生:当时在确定特区的思路上,大概可以概括为三点:一是社会主义中国必须冲破闭关自守的桎梏才有出路,要充分利用特区这个窗口,加强与世界各地经济合作与技术交流;二是特区作为改革开放的产物,不宜照搬国外“出口加工区”的模式,应该从工、农、商等各个经济领域进行综合性试验;三是特区区域范围不妨划得大些,按高标准分期分批进行开发。负责筹划特区的几位同志提出:应该给特区定个更贴切的名称,提出了十多个可供选择的名称,经过一番筛选,最后提议可改称为“经济特区”,1980年4月,国务院在广州召开的工作会议上,采纳了这个提议。
&&&&选址和确定经济特区的范围,是筹办经济特区的另一项重要工作。那么,经济特区的范围是大一点好,还是小一点好呢?对此,曾有不同的看法。最后还是决定把经济特区的范围划得大一些。
&&&&记者:汕头经济特区的选址基于什么考虑?当时的背景是怎样的呢?
&&&&罗木生:汕头市是粤东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但由于汕头市人口密度大,交通不便,又与台湾隔海相望,经济发展非常缓慢,甚至还未达到抗日战争以前的经济发展水平。汕头经济特区选点时,曾考虑过三个方案:一是达濠岛南端的广澳湾,二是东郊的珠池肚,三是东北郊的龙湖村。经过考察和反复比较,最后选择了龙湖村方案,即划出龙湖村西北角1.6平方公里的沙丘地带作为经济特区范围。这个方案的好处是靠近市区,可依靠老市区的工业基础和生活服务设施,靠近水厂、电站和外砂飞机场,较易形成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日,中共广东省委、省政府正式批复汕头经济特区面积1.6平方公里,农业预留区19.3平方公里。
&&&&在几个经济特区中,汕头的面积是最小的,起步也是最晚的,初创阶段采取了开发一片、建设一片、投资收益一片的方针,实践证明,这种做法为各地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记者:在经济特区初创阶段,几个特区的起步方式有何不同?
&&&&罗木生:搞经济特区,就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发土地,搞好“五通一平”,为外商投资办企业提供良好的生产、生活服务设施,这是吸引外资的基本条件。从国外经验来看,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主要是由国家拨款,或委托某大企业承包经营。但当时的中国正处在经济调整时期,“中央没有钱”,因此这部分资金就只能靠经济特区“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由于实际条件不同,各个特区的起步建设也就各具特色:深圳是利用银行贷款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借鸡生蛋”,又通过收取土地使用费继续投资,边投资边收益,再投下去扩大收益的“滚雪球”方式;珠海是先凭借环境优势和濒临澳门的区域优势“主攻”旅游业,随着旅游业难以为继才“转舵”发展工业的;厦门是“双管齐下”,一手抓湖里工业区的开发,一手搞全市配套工程。
&&&&在4个经济特区中,汕头的面积最小,起步也是最晚的由于当时资金紧缺,在开发建设时,采取了开发一片、建设一片、投资收益一片的方针。首期开发0.2平方公里,按中央规定的出口加工区的模式建设龙湖工业区,从建通用厂房(六层)开始。
&&&&在那么困难的条件下啃下了这块“硬骨头”,没有艰苦奋斗的精神还真是做不成的,首期开发只有0.2平方公里,采取建成一座标准厂房就引进外商办起若干生产厂填满的做法,这样通用厂房不断增加,外资企业也随之增加
&&&&记者:当时的汕头经济特区的起步建设是锄头加畚箕,属“小打小闹”,是这样的吗?能具体讲讲吗?
&&&&罗木生:我记得1979年中央50号文件中明确指出,关于出口特区可先在深圳、珠海试行,待取得经验后再在汕头、厦门推广。最初划定的特区范围只有1.6平方公里,放眼望去,就是一片茫茫的沙滩地。资金紧缺决定了当时的开发建设采取了整体规划、分期开发的方针,首期开发只有0.2平方公里,按照中央规定的出口加工区的形式建设龙湖工业区,坦率地说,就是一种“小打小闹”的格局。1982年3月,龙湖工业区的开发建设才正式动工,那会儿也没有推土机和汽车,都是发动群众用锄头、畚箕土法上马,第二年就初步形成了投资环境,第一幢通用厂房竣工,开始引进外资,投资设厂。在那么困难的条件下啃下了这块“硬骨头”,没有艰苦奋斗的精神还真是做不成的。记得8月12日,奋成实业有限公司开业,成为汕头经济特区第一家外商独资企业,接着许多商家陆续进区设厂,当时是采取建成一座标准厂房就引进外商办起若干生产厂填满的做法,这样通用厂房不断增加,外资企业也随之增加。到1984年底,汕头特区就完成了首期0.2平方公里的“五通一平”,建起了3栋通用厂房及相配套的餐厅、商场、宾馆等设施。
&&&&试办经济特区,这在社会主义国家是一件新生事物。从长期的闭关自守,骤然一下子“大门”开放了,太多资本主义色彩的东西充斥眼前耳边,一些人认识跟不上形势,对试办经济特区也不甚理解,就爆发了一系列争论。整个特区建设过程中穿越了三次争论的“浪涛”
&&&&记者:根据有关的资料,在经济特区建设发展过程中曾经有过一系列的争论,这些争论的起因是什么呢?主要表现在哪里?
&&&&罗木生:试办经济特区,这在社会主义国家是一件新生事物。它和其他新生事物一样,在发展过程中不是一帆风顺的。从长期的闭关自守,骤然一下子“大门”开放了,太多资本主义色彩的东西充斥眼前耳边,一些人认识跟不上形势,对试办经济特区也不甚理解,就爆发了一系列争论。这些争论首先表现在一些同志囿于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对经济特区建设发表了不少发自肺腑而令人啼笑皆非的言论,在当时,这种出于真诚而又无的放矢的批评给特区建设者徒增了重似千斤的压力;其次就是对经济特区建设中采取的一些做法和措施站在不同的角度,在认识上产生一些分歧,较大的争论有两次,都发生在经济特区的初创阶段。
&&&&正是在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支持下,经济特区又一次冲出了争论的氛围,更进一步明确了我国实行对外开放和兴办经济特区的重大意义,坚定了对外开放和办好特区的信心
&&&&记者:您能谈谈这些争论有些什么实质性内容吗?
&&&&罗木生:在创办经济特区的过程中,较大的争论有三次。头两次都是发生在经济特区的初创阶段。第一次争论大约从特区创办之初延续到1984年初,争论的内容是“特区该不该办”,核心的问题是经济特区究竟姓“资”还是姓“社”。当时一些内地老干部到深圳参观后叹息:“深圳除了海关的五星红旗还在飘扬之外,遍地都是资本主义,千百万人抛头颅、洒热血打下来的江山已经被‘断送’了。”这类言论铺天盖地从四面八方传来,都是不赞成甚至反对我国试办经济特区思潮的“折射”。在这些激烈争论之中,中共中央、国务院对广东、福建两省改革开放“先走一步”和试办经济特区的工作给予坚决的支持。经济特区卓有成效的发展也使人们看到了改革开放的生命力,看到了经济特区在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1984年春节,邓小平和杨尚昆、王震等领导人特地视察了深圳、珠海、厦门三个经济特区,对经济特区取得的成就非常满意,在深圳时题词:“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他的谈话以及中央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一系列部署,使经济特区问题的第一次争论划上了句号。
&&&&但隔年就又爆发了第二次争论,“正反”双方的“辩题”是“特区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当时国家为了克服“经济过热”,加强了宏观调控,采取了一系列的紧缩措施,如加强外汇管理,紧缩银行信贷,压缩基本建设投资等。经济特区开创初期基本建设投资规模偏大、投资结构不尽合理、少数单位违法经营等问题也日益暴露。争论的导火线是1985年2月一位香港学者发表的一篇题为《深圳的问题在哪里》的文章,尖锐地评论经济特区是失败的教训,随后香港刊物还开辟了《深圳问题大论战》专栏,正式燃起了“战火”,也引起了中外读者的关注。其后,邓小平在会见外国客人时再次强调: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经济特区还是一个试验。他从辩证法的高度,阐述了经济特区建设与试验的关系。正是在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支持下,经济特区又一次冲出了争论的氛围,更进一步明确了我国实行对外开放和兴办经济特区的重大意义,坚定了对外开放和办好特区的信心。
&&&&记者:第三次争论又是怎样引发的呢?
&&&&罗木生: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经济特区的特殊政策经过调整已逐步淡化,党中央强调对经济特区“三个不变”,这个时候又出现了经济特区还要不要“特”区下去的第三次争论。1994年,北京一位年轻的经济研究员在一份国情报告中建议:为了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取消不利于缩小地区差距、优惠于某些地区的经济特权。1995年他又在香港报刊发表《我为什么主张“特区不特”》,认为“对少数地区的优惠,就是对多数地区的歧视”。随后,围绕着特区还要不要“特”的问题,国内多家报刊也发表了一系列观点各异的文章,展开了沸沸扬扬的讨论。这场争论持续了近两年的时间,到1995年底,在“不争论”的理论指导下,这场争论才算基本结束。
&&&&汕头是著名侨乡,这样的侨资优势是无可替代的,汕头人自古以来有着较浓的商业意识和聪明能干、吃苦耐劳的精神,这一优势也要充分发挥
&&&&记者:您认为汕头发展外向型经济有什么优势可以倚仗吗?
&&&&罗木生:汕头是我国著名的侨乡,华侨和外籍华人中,祖籍汕头者众多,远非其他特区可比。而且这些人在国外和港澳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涌现了一批为数不少的金融、工商界巨子。他们乐意为桑梓的繁荣和发展贡献力量,也希望通过投资桑梓拓宽他们的事业。这样的侨资优势是无可替代的,但这是外部因素,要发展还要靠自身,汕头人自古以来有着较浓的商业意识和聪明能干、吃苦耐劳的精神,这一优势也要充分发挥。
&&&&记者:在发展外向型经济中,各个特区都各出奇谋、各具特色,您认为汕头的特色是什么?
&&&&罗木生:大打“侨”牌招商引资,推动外向型工业的发展,我觉得这是汕头发展外向型经济的特色。汕头按照发展外向型经济的需要集中力量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又修订鼓励外商投资的具体优惠措施,集中重点吸收外资,另一方面又积极联络华侨、外籍华人和港澳同胞感情,加深他们对汕头的了解,使他们纷纷解囊相助或前来投资设厂,或为特区建设献计献策,为汕头特区的发展作出了贡献。改革开放以来,汕头市利用外资中,有80%以上是华侨、华人和港澳台同胞投资,或通过他们“穿针引线”吸引来的,有的还在不断扩大投资。但是,由于诸多方面条件的局限,到汕头来投资的为数和投资金额相对来说还不算多。这也是目前汕头特区发展规模还不大的一个重要原因。我认为,对汕头来说,还要想方设法继续打好“侨”牌,这方面还大有潜力可挖。
&&&&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是由多元因素合力推动的结果,一元论是不对的,应是多元论
&&&&记者:这几年,汕头特区与其他特区的差距拉大,据您的分析,这主要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汕头的发展还有没有优势?汕头应该走什么样的路才能迎头赶上?
&&&&罗木生: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是由多元因素合力推动的结果,多种优势形成的合力共同推动的结果,一元论是不对的,应是多元论。我曾针对这个问题写过文章,并被收进了邓小平文库。为什么会写这文章?当时我在中央党校学习,外省人很多说中央给你们优惠政策,所以你们才发展快;要是我们有这些优惠政策,我们也会发展快的。我不赞成这观点,我想如果给你特殊政策,你也发展不快的。我分析,一个地区的发展靠政策优势、区位的优势、人文的优势和资源的优势。政策的优势,深圳与汕头一样的,但区位优势,汕头不能与深圳比,深圳靠进香港。我记得,1984年,我在中南海开会时,当时确定全国14个沿海开放城市,广西北海的一位负责人说,我们也对外开放,要跟着你们学。省委的负责人说,你们是学不到的,我们电话打不通,可以到香港去打,没钱,我们可以到香港去贷款,你们可能吗?几句话,把区位的优势讲清楚了。为什么汕头、珠海就比深圳落后呢,区位优势是其中一个原因。香港对深圳的辐射很大,谁离香港近,发展就快。
&&&&汕头应该走什么样的路子才能迎头赶上?汕头这几年的掉队,这与信用搞砸有关。这是前几年的事了,偷税漏税,对经济的打击有多大呀,没人来做生意啊。汕头我去过几十次,我认为,汕头应该做侨字文章,这是汕头的优势,这是别人抢不去的,但这种优势也还只是一种外部的因素,要发展还是要靠内部,靠自己,靠内因。汕头没有什么资源,还是要抓住工业不放,大办工业,工业强市。贸易方面,我认为,汕头人的商业意识很浓,加上汕头人的文化素质高,这种优势还是要继续发挥。
&&&&记者:怎样评价整个特区对改革开放的贡献和作用?办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罗木生:广东的对外开放甚至于整个国家的对外开放是从特区开始的。我认为,从全国来讲,是改革在先。广东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对外开放的得益更大一些,对外开放带动了改革,改革又促进了对外开放。特区之所以能办成是由于引进了市场经济,它对全国的贡献也是在于引进市场经济。如蛇口工业区是搞得最早的,当时要解决的问题逼着它要改革,蛇口开始要建几个厂,征地就要突破原有的土地管理制度,工厂建起来后要招聘工人,劳动部门不可能为你安排,就要从社会招工,那就要打破原来劳动部门的规定,就要改革,工人要拿工资,当时我记得是外方给工人800港元,不得了啊。这就是改革。所以,广东就是先有开放,带动改革,然后改革又促进开放,很多观念的东西是逐步来的。如白天鹅宾馆,建成后第一天开放,谁都可以进来参观,第一天,草纸就被人偷了100多卷,有人说这不行啊,霍英东先生说,不就是丢了200块钱吗,让人认识有这样一个五星级宾馆,那才值钱啊。这是一个简单的例子。特区是整个中国对外开放的一个突破口,一个先行点,特区的开放又是以深圳的蛇口工业区为开始的。
&&&&罗木生,男,1946年10月生,江西省高安县人。1970年毕业于广州中山大学历史系,先后任中共广东省委党刊编辑兼记者、中共广东省委省政府领导人秘书。1986年任广东省经济特区办公室处长,1995年1月任广东省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广东经济特区办公室)副主任,2000年2月任广东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副主任。长期从事经济特区的调研、协调、服务工作,并致力于有关研究,先后发表有关经济特区对外开放研究文章50余篇,参加编写《当代中国的经济特区》、《当代中国的广东》等书,主编《广东省志?经济特区志》等。
(责任编辑:李群)
来源:汕头日报
 图片新闻
 便民服务
      
 本网链接logo
汕头经济特区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汕头经济特区报社大华网制作500 - 内部服务器错误。
500 - 内部服务器错误。
您查找的资源存在问题,因而无法显示。人订阅该博客0
19:46:42 | 广州报关az |
经济特区是在国内划定一定范围,在对外经济活动中采取较国内其它地区更加开放和灵活的特殊政策的特定地区。在我国,是中国政府允许外国企业或个人以及华侨、港澳同胞进行投资活动并实行特殊政策的地区。在经济特区内,对国外投资者在企业设备、原材料、元器件的进口和产品出口,公司所得税税率和减免,外汇结算和利润的汇出,土地使用,外商及其家属随员的居留和出入境手续等方面提供优惠条件。
从特征上讲,经济特区是我国采取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吸引外部资金、特别是外国资金进行开发建设的特殊经济区域;从功能上讲,经济特区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窗口、排头兵和试验场。这既是对经济特区特殊政策、特殊体制、特殊发展道路的概括和总结,也是对经济特区承担的历史使命和实际作用的概括和总结。
经济特区的目的和作用可以概括为:(1)扩大本国的对外贸易;(2)引进更多的国外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3)增加就业机会,扩大社会就业;(4)加快特定地区经济发展与经济开发的速度,形成新的产业结构和社会经济结构,对全国(地区)经济发展形成吸纳和辐射作用(5)获得更多的土地出售、出让和出租收益。
中外经济特区都具有下列特点:
①在国内划出一定地区,一般选择在港口附近、交通方便的地方,以
有利于货物流转,节省费用,降低成本;
②在对外经济活动中推行开放政策,并采用减免关税办法,吸引外资;
③为外商创造方便安全的投资环境(见国际投资法),订立优惠条例和保障制度;
④产品以外销为主;
⑤集中管理,特区行政管理机构有权制定因地因时制宜的特区管理条例;
⑥区内企业享有相当的自主权。
&经济特区&一词,1979年由中国首先提出,并在深圳加以实施。按其实质,经济特区也是世界自由港区的主要形式之一。以减免关税等优惠措施为手段,通过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鼓励外商投资,引进先进技术和科学管理方法,以达促进特区所在国经济技术发展的目的。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灵活的经济措施和特殊的经济管理体制,并坚持以外向型经济为发展目标。
建设资金以外资为主。
经济结构以&三资&(外资、侨资、港澳资)企业为主。
产品以外销为主。
其经济运行机制是在国家计划指导下的市场调节为主。
特区经济以发展工业为主、实行工贸结合,并相应发展旅游、房地产、金融、饮食服务等第三产业。
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社会主义集体经济
外商独资经济
中外合资与合作经济
此外,还有&三来一补&(即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企业。其中&三资&企业和&三来一补&是中国特区利用外资的主要方式。
一、制度兼容、演进与经济绩效
正式制度的目标取向与组织中个人的利益偏好是否一致决定了正式和非正式制度是否兼容,两者的兼容与否决定了组织和经济运行的交易成本,而交易成本的大小最终决定了经济绩效的影响,主要通过激励、监督费用和强化成本三方面进行。一是当一个组织的正式规则与子群体中的成员的偏好和利益一致时,将会大大提高组织的经济绩效。组织中的成员受到一种自我激励,这种激励通过正式制度的确立而更加明确。而当博弈的正式和非正式的规则一致时,它们将相互强化。非正式与正式约束的一致性将导致较低的交易成本,因为监督和强化机能
以一种非正式的方式取得预期的效果。二是当一个组织的正式规则与子群体中成员的偏好和利益有较大差异时,这种不一致性导致较低的绩效。因为首先,对立的规则与规范使经济行为者无所适从,缺乏激励。其次,由于组织目标与个人的利益偏好不一致,不能使个人自觉为组织的目标工作,监督成本高,从而导致正式制度的形式化、组织的冲突和摩擦。
用进化博弈论的方法研究制度演进中的兼容性问题的结论:一是进化过程不一定带来最佳的传统和制度。由于社会的历史初期条件的原因,最佳反应动力的结果难以从帕累托劣势的社会传统中摆脱出来,即社会体制进化的路径依赖性。二是与正式制度相比,非正式制度的变迁更具演进特点。且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的变迁受不同之手&&&刘易斯之手&和&斯更努之手&的指引。前者是指通过理性的共同知识、主观的认识和批判,来预设和推动制度的变化;后者指人们只通过他们过去的行为观察到其获得的效用,并强化好的行为或继承坏的行为。因此,在制度演进过程中仍可能出现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不一致。进化博弈论给出关于克服路径依赖,实现制度演进中的制度兼容的解决之道:一是通过引入较系统的突然变异,使社会脱离原有的低水平的均衡;二是通过政府政策性介入,将人们的行动转换到更高支付的战略上;三是积极促进低水平均衡的社会与具有不同习惯的高水平均衡的社会交流,提高原社会形成更佳习惯的可能性。据此达到新制度的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在较高水平上的兼容,并使两者以一种非正式制度的形成达到自我强化,通过互动强化,使两者结合得更加紧密,造成一种报酬递增的机制,从而降低交易费用,提高经济绩效。
总之,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条件下,如果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一致,则无论是从激励角度还是从约束角度所需的交易成本都较低,从而导致较高的经济绩效;反之则相反。
二、WTO规则与特区制度兼容、经济绩效
加入WTO,中国面临WTO规则与中国现存制度的兼容问题。提高制度的兼容性,增强整个制度的经济绩效已成为当务之急,即使中国的经济特区也不例外。
WTO规则的变迁、演进具有&诱致性变迁&与&强制性变迁&的双重性质,是两种正式制度的制度结晶体。但对加入WTO者来说,则明显具有&强制性变迁型&正式制度的特征,尤其对市场经济不发达国家即发展中国家这种表现更加明显,而加入WTO者本国原有的制度则具有非正式制度的特性。因此,两者既存在着相容的可能性,也存在着不相容的可能性。在WTO规则与本国原有的制度能够兼容的情况下,经济运行所需的交易成本较低,而经济绩效相应较高;当两者不一致时,或当WTO规则与本国原有制度由于各自变化的机制不尽相同,造成两者不能兼容时,则均对应着较高的交易成本和较低的经济绩效。现实表现为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制度与WTO规则具有强兼容性,而市场经济不 发达国家的制度与WTO制度具有弱兼容性,经济绩效的差异即市场经济的发达与不发达由此引出。
中国的经济特区制度与WTO规则同样既具有兼容性较强的一面,同时更有兼容性较弱的一面。说其兼容性较强,是相对于市场经济不发达的非经济特区而言具有较强的兼容性;而说其兼容性较弱则是指相对于WTO制度的要求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即市场经济不发达而言的。经济特区较强的制度兼容性与欠发达地区较弱的制度兼容性的差距,足以使加入WTO后的经济特区在相当长时间内继续保持其制度优势、经济绩效优势和地位的优势;并构成经济特区今后的&特&之主要所在,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相对WTO规则而言,各国的内在制度均属&非正式制度&,就制度的兼容性强弱程度来讲,发展中国家的国内制度的&非正式制度&程度更高,而其经济特区与非经济特区在&非正式制度&程度上只有参差不齐之分,而无本质上的区别,经济绩效上的差异是制度兼容性的晴雨表。
三、强化经济特区的制度兼容性,保持经济特区的高绩效
与WTO正式制度比较形成的各国的制度虽属&非正式制度&,但各国的制度又存在着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之分。加入WTO国家的制度兼容,将面临WTO规则与本国的正式制度兼容和与本国非正式制度的兼容两方面的难题。而由于WTO制度具有&强制性变迁型&正式制度的特性,决定了加入WTO国家的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均居于屈从地位,并应努力改变本国现存制度,以适应WTO制度,强化整个制度的兼容性,达到加入WTO提高经济绩效的目的。此点对于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及其经济特区概莫能外。比较而言,经济特区由于市场经济相对发达,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与WTO规则均有较强的兼容性,而非经济特区由于市场经济的欠发达在制度兼容性上则明显弱于前者。但两者的制度兼容性与WTO的制度要求均存在一定的差距,只不过是程度不同而已,需变革的制度多少不同罢了。
意大利于1547年在里窝那湾创设免税自由港,
之后,有许多国家纷纷仿效,但自由港与当代经济特区还不完全相同。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各种类型的经济特区在中南美、非洲、中东、南亚等地纷纷成立,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世界上已有26个国家设立了75个以自由贸易为主的经济特区。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新独立国家相继成立,它们也纷纷建立起以利用外资发展加工出口为主的经济特区。70年代以来,第三世界国家中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济特区80多个。南斯拉夫、罗马尼亚也有类似设置。当代最著名的是爱尔兰香农出口加工区、巴拿马科隆自由贸易区、墨西哥边境自由贸易区等。在1980年,世界上各种特区已发展到350多个,分布在75个国家,其类型日益增多,业务范围日益扩大,而且第一代出口加工区已开始从劳动密集型工业转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工业。
目前中国有6大经济特区,包括:1980年建立的深圳、珠海、汕头、厦门、1988年建立的海南岛、2010的建立喀什。
中国的深圳市的市长在邓小平同志的来到没说一句话而加倍的紧张(因为快过年了!),而一听到邓小
&平同志一去珠海就提词,就叫一个人过去以陪同的理由来到邓小平同志的身边,因为不好意思所以没有出口!而邓小平同志的女儿知道后让邓小平同志给题了词。&&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中国建立经济特区政策是正确的&&的题词使深圳市长心中的石头落下来了!
中外经济特区都具有下列特点:
①在国内划出一定地区,一般选择在港口附近、交通方便的地方,以有利于货物流转,节省费用,降低成本;
②在对外经济活动中推行开放政策,并采用减免关税办法,吸引外资;
③为外商创造方便安全的投资环境(见国际投资法),订立优惠条例和保障制度;
④产品以外销为主;
⑤集中管理,特区行政管理机构有权制定因地因时制宜的特区管理条例;
⑥区内企业享有相当的自主权。
特区的名字从开始的出口加工区改成经济特区就曾有一番周折。原广东省特区办副主任、中央深圳市委副书记秦文俊回忆说,&觉得是不是可以在特区的前面冠上&经济& 两个字。当时世界也没有哪个地方叫经济特区,没有这个名词,有的只是自由贸易区、出口加工区,那么这就存在着一个怎么翻译的问题。按照中国人来说,经济这两个字,可以解释为低档的、便宜的。我记得过去解放以前,我在街上看到有经济客饭这几个字,翻译出来会不会有这些误会?后来又请了香港的一些人专门来谈,又把这个意见向省委、向国家进出口委员会汇报了,得到了他们的同意。&其实,当时人们更多考虑的是政治上的因素。一些研究经济特区的著作都有专门的一章或一节探讨特区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又如,中国第一批合资企业的申报书上,不但有邓小平的签字,还有十二位副总理的画圈。所有这些都不是偶然的,而说明是一个十分重大的政治问题,反映了人们思想解放的程度和新旧思想的交锋。&如此谨慎,如此持重,是因为合资企业将深刻地冲击经济体制中的规章制度和思想观念。&
经济特区在改革开放之前,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有一种根深蒂固的思考定式:单一公有制、高度集中管理手段、平均主义分配形式和清贫的生活水平,是纯粹的社会主义的经济运行规则,即姓&社&的,而多元化的所有制(特别是私有制)、市场经济、分配上的差别(特别是比较大的差别)和富裕的生活水平,则是纯粹的资本主义的经济运行规则。它们之间不仅是不兼容的,而且是绝对的、全方面的对立。在中国的&史无前例&时代,有一句著名的&豪言壮语&,那就是&宁长社会主义的草,也不栽资本主义的苗&。类似的话语,在铁路有&宁要社会主义的晚点,也不要资本主义的正点&,在厂矿有&宁要社会主义的低速度,也不要资本主义的高速度&。既然是绝对对立,那就应当彻底铲除资本主义,一点儿都不能留。于是,在20世纪70年代初这种理论达到顶峰的时候,便出现了&割资本主义尾巴&、&批资本主义法权&和&赶社会主义大集&等奇观,其基本的理论依据就是毛泽东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一系列讲话。日,在会见丹麦首相保罗.哈特林时,毛泽东讲,&总而言之,中国属于社会主义国家。解放前跟资本主义差不多。现在还实行八级工资制,按劳分配,货币交换,这些跟旧社会没有多少差别。所不同的是所有制变了。&同年12月26日,在听取了关于四届人大筹备工作的汇报后,毛泽东又对周恩来、王洪文等人说,&我同丹麦首相谈过社会主义制度。现在实行的是商品制度,工资制度也不平等,有八级工资制,这只能在无产阶级专政下加以限制。所以林彪一类如上台,搞资本主义制度很容易。因此,要多看点马列的书。列宁说,&小生产是经常地、每日每时地、自发地和大批地产生着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的&。工人阶级一部分,党员一部分,也有这种情况。无产阶级中,机关工作人员中,都有发生资产阶级生活作风的。&
经济特区把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绝对地对立,对试图在两者之间找到交汇点的冠以&修正主义&帽子大加鞭挞,是改革开放之初中国的最大的思想负担,是最大的包袱,也是最大的障碍。今天回过头去看,当初创办特区的那些想法以及特区所具有的那些特征,用传统的姓&资&姓&社&的标准来衡量,毫无例外地都属于姓&资&的范围。正因如此,才出现了围绕特区到底姓&资&还是姓&社&问题出现的许多争论。最初争论的焦点实际上涉及到中国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问题,即特区会不会变成旧中国的租借地?这是特区开始创办时相当一部分人的担忧。&由于特区是在中国长期闭关自守的格局尚未根本打破的情况下并且是作为打破这一格局的特殊举措而突然创办的,因此,当时许多人还不理解引进外资究竟意味着什么,他们从特区想到了旧中国的&租界&,担心特区会不会变成租界,是不是殖民地?1979年上半年,正当蛇口机器轰鸣、劈山填海之际,有位抗战时期曾经在这里打过游击的老战士泪流满面,痛心疾首地说:&革命先烈流血牺牲得来的土地,给你们一下子卖掉了。&这种心态不只是老同志有,相当一部分干部群众不同程度地也怀有类似的疑虑。& 办特区、打开大门让外国资本家前来投资办厂,而且还要给他们许多优惠条件,对于绝大多数还不敢越传统的&社会主义&雷池一步的人来说,这不是重新&租界化&和&殖民地化&,又是什么呢?甚至在1982年的时候,有人还在报上撰文告诫人们说,&外国侵略通过历次《租界章程》大肆掠夺中国领土和主权的惨痛事实,暴露了中国封建制度及其官僚主义在同国际资本打交道过程中的极端腐朽和无比昏庸。对于已经站起来的中国人民来说,它则是不可忘记的一页。&对此,有的学者指出,这似乎提醒人们不要忘记历史,不要使特区沦为租界,实质上是不赞成甚至反对中国试办经济特区思潮的折射。
与此相适应,争论还涉及到了计划经济体制与市场体制的关系问题。外资进入特区之后,基本上实行市场经济运作方式,许多方面都在不同程度上打破了过去传统的计划经济运作的模式。所以,从这个角度同样也产生了特区到底姓&资&还是姓&社&的疑问。对外开放之初,就整体而言,中国实行的还是计划经济体制,在此基础之上进行了有限调整,还谈不上对经济体制的根本改革。这也加重了人们对特区会姓&资&的担忧。
为了消除这种疑问,先是改革开放的先驱者们将特区严格划定在经济方面。除了上面提到的秦文俊讲的那段话外,邓小平1987年4月对南联盟中央主席团委员科罗舍茨回忆说,&开始的时候广东提出搞特区,我同意了他们的意见,我说名字叫经济特区,搞政治特区就不好了。&中央对这个问题明确表态是在1981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的《广东、福建两省和经济特区工作会议记要》明确地提出,&这些疑问是没有根据的。中国特区是经济特区,不是政治特区。特区内全面行使中国国家主权,这和由不平等条约产生的租界、殖民地在性质上根本不同。世界上许多国家的经验证明,特区是扩大出口贸易、利用外资、引进技术、发展经济的比较成功的好形式。对中国来说,特区是学习与外国资本竞争、学习按经济规律办事、学习现代化经济管理的学校,是为两省甚至中国训练和造就人才的基地。&尽管如此,关于特区究竟姓&资&还是姓&社&的争论还是持续了很长时间。对此,有的学者是这样总结的,&最初的担心集中在特区会不会成为&租界&和&殖民地&这样的问题上。特区的实践很快证明,特区与&租界&毫无共同之处,特区仍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实行与内地一样的社会主义制度。但是这一切并没有扫除人们的担心,主要原因在于,特区接连不断地推出了一系列改革开放的重大举措,而这些举措恰恰是长期被资本主义社会所用而为所严厉批判过的东西。因此,关于特区姓社姓资的议论就从来没停止过,直到小平同志1992年视察南方时的讲话系统回答了这些议论之后,议论才逐渐平息。&
近10年来,中国建设和发展经济特区的基本经验主要有:
①完善投资环境,包括完善投资的物质环境和人际环境。前者为基础设施结构中以通电、通水、通路、通讯、通煤气、通排污、通排洪和平整土地为主体的&七通一平&等;后者包括政治条件(政治、社会、政策等的稳定和法制的健全)、管理水平(政府的效率等)、经营条件(货币和物价、外汇管制、金融、信息服务和自主权等状况)、人口素质和市场、政策优惠(税费等)等;②外引内联有机结合,发挥特区的&四个窗口&(技术、知识、管理和对外政策)和两个扇面辐射(对内和对外)的&枢纽&作用;③努力探求建立一种灵活而有效地适应国际市场规律的特区经济体制模式。为此,需在计划管理体制、企业管理体制、基本建设管理体制、流通体制、价格体制、劳动人事制度和工资制度以及财政金融体制等方面进行一系列改革。
中国的经济特区
深圳(2020平方公里)
珠海(1687.8平方公里)
厦门(1565平方公里)
汕头(2064平方公里)
海南岛(33920平方公里,当时的中国最大的经济特区。)
喀什 (111794平方公里,现在的中国最大的经济特区。)
实际上现在各个省、各个市都还有自己的开发区之类的实行特殊经济政策的区域,在某种意义上也是经济特区,只不过没有正式的国家级名义而已。
中国经济特区立法及其特征
经济特区根据《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广东省人大常委会陆续制定、施行了关于特区入境出境人员管理暂行规定、特区企业劳动工资管理暂行规定、特区企业登记管理暂行规定、深圳经济特区土地管理暂行规定、蛇口工业区海关边防管理试行办法等单行法规,法制日趋完备。根据规定,特区经营范围十分广泛,一切在国际经济合作和技术交流中具有积极意义的工业、农业、畜牧业、养殖业、旅游业、住宅和建筑业、高级技术研究制造业,以及客商与特区共同感兴趣的其他的行业,都可以投资兴办或与特区合资兴办。经营方式一般有:①合资经营。为股权式合营,由客商依照《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及其实施细则,向特区提出申请,经审核、批准后,与特区举办合营企业。企业为有限责任公司,设有董事会,人员组成、投资比例等依中国法律及合同规定。在中国,合营企业还可采用客商、特区、内地三结合的联合经营方式。②合作企业。指由客商投资,由中方合作者提供土地(场地)、资源和劳力共同兴办事业、企业,双方权利、义务由双方以合同形式予以确定,合作期满后设备全部归特区所有。③独资经营。指外资独资经营的企业。它通过与特区政府签订协议,取得企业用地,并商定使用期限、费用等事项,由客商独自经营。这种企业具有较大的独立性和自由权,但由其独自承担一切风险及经济责任。此外还有补偿贸易、来料对外加工装配等方式。 中国经济特区与外国自由贸易区、出口加工区有本质的不同,它是在中国政府管理下,作为社会主义经济的补充的一种形式。经济特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领土,特区的法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的一个组成部分,特区内的企业和个人须尊重中国主权,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
在维护中国主权和国家利益的前提下,中国法律保障客商的合法利益,并贯彻平等互利的原则,提供一定的优惠条件。如特区企业所得税税率为15%,比内地合营企业低一半;对投资额达5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或技术性较高、资金周转期较长的企业,给予特别优惠待遇。客商所得利润在特区内进行再投资为期5年以上者,可申请减免用于再投资部分的所得税。客商在纳税后所得合法利润,特区内的外籍职工、华侨职工、港澳职工在缴纳个人所得税后的工资及其他正当收入,均可按特区外汇管理办法汇出。特区企业生产所必须的机器设备、零配件、原材料、运输工具和其他生产资料,可免征进口税,等等。
建立经济特区的重大意义在于:
1.可以利用外资引进技术,提高产品质量,增强产品竞争力;
2.可以利用外商销售渠道,适应国际市场需要和惯例,从而扩大出口,增加外汇收入;
3.有利于引进先进技术,了解世界经济信息;
4.有利于学习现代经营管理经验,培训管理人才;
5.可以扩大我们走向世界的通道,开辟世界了解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窗口。[1]
邓小平经济特区思想的主要内容
经济特区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1986年,邓小平同志指出:&开始的时候广东提出搞特区,我同意了他们的意见,我说名字叫经济特区,搞政治特区就不好了。&1989年,他指出:&八十年代初建立经济特区时,我与广东同志谈,要两手抓,一手要抓改革开放,一手要抓严厉打击经济犯罪,包括抓思想政治工作。就是两点论。&1992年,他又指出:&要坚持两手抓,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各种犯罪活动。这两只手都要硬&;&广东二十年赶上亚洲&四小龙&,不仅经济要上去,社会秩序、社会风气也要搞好,两个文明建设都要超过他们,这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他还告诫说:&在整个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必须始终注意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在邓小平同志看来,经济特区主要是在经济方面不同于其他地区,在区内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经济管理体制和灵活的经济措施。在政治上,经济特区同其他地区一样,都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之下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不存在特有的社会性质。
经济特区姓&社&不姓&资&。1985年,邓小平同志说:有人说中国的开放政策会导致资本主义。&我们的回答是,我们的开放政策不会导致资本主义。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会有一部分资本主义的东西进入。但是,社会主义的力量更大,而且会取得更大的发展。&1992年,他指出:&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对办特区,从一开始就有不同意见,担心是不是搞资本主义。深圳的建设成就,明确回答了那些有这样那样担心的人。特区姓&社&不姓&资&。&他认为,改革开放是否成功,&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经济特区是体制改革的试验场。1985年,邓小平同志指出:深圳是个试验,经济特区还是一个试验,&我们的整个开放政策也是一个试验,从世界的角度来讲,也是一个大试验。&1992年,他要求经济特区&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在邓小平同志眼里,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办经济特区就是要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杀出一条血路来&。这不仅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是一大创举,而且在世界经济性特区发展史上也是一个新的贡献。
经济特区是对外开放的窗口和基地。1984年,邓小平同志说:&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从特区可以引进技术,获得知识,学到管理,管理也是知识。特区成为开放的基地,不仅在经济方面、培养人才方面使我们得到好处,而且会扩大我国的对外影响。&这是他对经济特区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精辟概括,深刻揭示了创办经济特区的目的和意义。
经济特区建设不是收而是放。1984年,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建立经济特区,实行开放政策,有个指导思想要明确,就是不是收,而是放。&1985年,他指出:&外国有的评论家说,中国的现行政策是不可逆转的。我认为这个看法是正确的。&1989年,他又说:&我过去说过要再造几个&香港&,就是说我们要开放,不能收,要比过去更开放,不开放就发展不起来&。&总之,改革开放要更大胆一些。&
特区经济要从内向转到外向。1987年,邓小平同志指出:深圳搞了七八年了,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他们自己总结经验,由内向型转为外向型&,&也不过两三年的时间,就改变了面貌&。&那里的工业产品百分之五十以上出口,外汇收支可以平衡。&深圳经济特区之所以能够连续10多年外贸进出口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与邓小平同志当年的具体指导是分不开的。
经济特区有多种形式。1984年,邓小平同志指出:&厦门特区不叫自由港,但可以实行自由港的某些政策,这在国际上是有先例的&。&除现在的特区之外,可以考虑再开放几个港口城市,如大连、青岛。这些地方不叫特区,但可以实行特区的某些政策。&他不仅首倡建立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等综合性经济特区,而且推动建立了沿海开放城市、保税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园区等其他形式的经济特区。
经济特区的发展要借鉴外国的文明成果。1978年,邓小平同志指出:&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需要学习别的民族、别的国家的长处,学习人家的先进科学技术。&&我们要把世界一切先进技术、先进成果作为我们发展的起点。&1983年,他指出:&我们要向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经营管理方法以及其他一切对我们有益的知识和文化,闭关自守、故步自封是愚蠢的。&1992年,他再次指出:&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
经济特区要发挥带动和示范作用,实现共同富裕。1985年,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的政策是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以带动和帮助落后的地区,先进地区帮助落后地区是一个义务。&1988年,他又指出:&沿海地区要加快对外开放,使这个拥有两亿人口的广大地带较快地先发展起来,从而带动内地更好地发展,这是一个事关大局的问题。&他还反复强调,经济特区还有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在发展自己的同时,也要带动落后地区的发展。1992年,他再次指出:&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的构想是这样提出的:一部分地区有条件先发展起来,一部分地区发展慢点,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带动后发展的地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 2009年9月,国务院原则通过《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2010年9月,河南制订大中原经济区规划,申请国家战略。日国务院印发《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原经济区正式纳入该规划,标志着中原经济区建设已正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开幕式上,印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中原经济区正式写入纲要(草案)。日,《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国发(2011)32号]正式发布,标志着中原经济区建设全面启动。
另外十个&新特区&:
1.上海浦东新区(2005.6)综合配套改革试点2.天津滨海新区(2006.5)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3.重庆市4.成都市(2007.6)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5.武汉城市圈6.长株潭城市群(2007.12)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7.深圳市(2009.5)综合配套改革试点8.沈阳经济区(2010.4)国家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9.山西省(2010.12)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10.义乌(2011.3)&全国第十个经济&新特区&&的殊荣终于花落义乌。3月4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义乌市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总体方案》相关文章:
大家都在关注
成功率10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深圳经济特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