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山育才学校打赢精准扶贫攻坚战政策困难学生每月有生活费吗

您好,分享的企鹅
通山精准扶贫模式
资源共享群体帮扶产业带动
咸宁新闻网盛勇 李江湖
  9月25日,通山县挂出最新精准扶贫作战图。  此前,在省政府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通山郑重承诺:计划4年脱贫7.3万人,保证2018年底47个贫困村全部出列,摘掉省级贫困县帽子。  如何实施精准扶贫?实践中,通山探索出三种模式:资源共享,群体帮扶,产业带动。  省委常委、纪委书记侯长安对通山模式寄予厚望,他在批示中说,咬定目标不放松,通山要在全省7个脱贫奔小康试点县工作中争当排头兵。  扶什么:资源共享  富水河畔的大畈镇板桥村,是通山10个重点贫困村之一。曾经,周边人都说“有女莫嫁板桥郎”。  9月25日,在板桥村,新栽的3000亩油茶,从山脚铺向山顶,染绿了座座荒山,蔚为壮观。  事实上,这3000亩荒山归81家农户所有。现在,通过二次流转、资金入股的开发方式,全村375户、1700多人,户户受益,人人获利。  “这叫资源共享。”村支书刘鹤鸣说。  板桥村拥有耕地411亩、山林1.3万亩、水面5160亩,人均拥有2亩以上山林,有的种油茶、有的种柑橘、有的种楠竹。  坐拥大好青山,板桥村却难以摆脱贫困。  去年初,县里决定,利用国家低丘岗改造和扶贫开发资金,集中开发板桥村3000亩荒山。  问题来了,要是将国家惠民政策资金全都投放到81家农户头上,就会出现“垒大户”现象,不利于整村脱贫。也就是说,好政策难以执行出好效果。  那么,荒山开发如何做到既不损害山林所有权农户的利益,又让大多数人得到实惠呢?  “扶贫不能‘垒大户’,必须照顾大多数人利益。”县委书记杜文清在板桥村,通过反复调研,提出建议:“采取二次流转、资金入股的开发方式,确保实现资源共享。”  很快,板桥村行动起来。  81户的3000亩荒山集中流转给村委会,然后,再由村委会集中流转给公司,兴建茶油基地。从而,完成了二次流转,形成了“公司+基地+村委会+农户”的经营模式。  而国家惠民政策资金投入荒山开发后,以20%的股份,参与公司分红。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的股份由全体村民共享,个个有份。另外,山林所有权的农户还有地租收入。  “二次流转极大地发挥了村委会的作用,既避免了公司与村民在流转、利益分配方面的纠葛,成功实现林地成片开发,村委会还代表村民参与公司管理,确保了村民利益。”大畈镇党委书记金大德说。  58岁的村民章拔干,子女已成家,与老伴单过。俩老名下的15亩荒山,过去一分钱收益也没有,这次全部流转了。在与记者交谈中,他乐呵呵地说:“除了获得地租外,将来年年有分红,养老不用愁了。”老章身体健朗,平时在基地干些栽苗、施肥、浇水、除草的活儿,一天110元,老板还包三餐伙食。  “仅这3000亩油茶,除了给每户村民每年带来1000多元的租金和打工收入外,油茶挂果后,还能给每户村民每年带来3400多元的分红。”镇党委书记金大德说。  一花引来百花开,板桥村的经验迅速在全县推广。目前,通山县新发展油茶9万亩,建成万亩油茶基地2处、千亩油茶基地12处,建成5000亩茶叶示范基地1处,千亩楠竹、千亩杉木速丰林、千亩香榧等连片示范基地多处。         谁来扶:群体帮扶  今年9月初,通山县教育局与民营寄宿制育才中学联手,让全县特困家庭的110名学生集中享受免费教育。一年下来,县里将为这些特困生减免学杂费上百万元。  南林桥镇石门村特困户钟家发家5人残疾,生活过得艰难。今年初,县委副书记陈洪豪与钟家发结成帮扶对子后,筹资1万元帮他买了2头肉牛,还帮忙新建了4亩油茶林。钟家发说,现在的日子越过越有奔头。  在通山,目前仍有990户特困户。由于种种原因,这些特困户遭遇重重困难。比如,建房难、治病难、子女教育难、生活保障难等等。  如何破解这些难题?通山的办法是,群体帮扶。具体说来,一是干部结对帮扶,二是政府兜底帮扶。  所谓结对帮扶,就是对每户特困户都明确了县直包保责任单位与县乡村3名包保责任人,不脱贫不脱钩。  所谓兜底帮扶,就是“三免一保”,包括建房免费、治疗免费、子女教育免费,保障生活。  在通羊镇沙堤村,特困户方有能家正在盖新房。今年65岁的方有能,与老伴一起照顾智障儿子。早年居住的土坯房垮塌后,临时搭了个10多平方米的简易房,一家3口蜗居10多年。  村支书方仲春介绍,方有能家4万元的建房资金,都是帮扶责任单位县委办公室筹措的。  “这些特困户因伤残、智障、无劳动力等原因,无法通过简单扶持实现脱贫。因此,要靠群体帮扶来保障。”县扶贫办主任柯振华说。  帮扶资金哪里来?  住房免费,通过整合住建、扶贫、残联、移民等部门政策项目资金解决;治病免费,通过新农合、大病保险、民政救助、医疗机构减免、社会捐助等途径解决;子女教育免费,通过整合教育、财政、工会、团委、妇联、工商等部门资助解决;无收入来源的特困户,民政低保与扶贫政策结合,每人每月最低发放300元,保障生活。  为了方便特困户,通山县推出了一系列服务举措,特困户全都用上“一卡通”,服务内容涉及“三免一保”和包保责任人联系电话。相关手续,一站办结,省时省事。  今年6月,凭“一卡通”,大畈镇板桥村特困户詹建民很快就住进县人民医院,顺利切除了身上6斤半重的脂肪瘤,一下子解除了多年的病痛。3万多元的住院费,全免了。如今,詹建民行动自如,逢人便说:“感谢党!感谢政府!”  怎么扶:产业带动  9月25日,从通山县城出发到九宫山镇富有村。沿途,不时看到农户家门口新添的羊舍。  “这些羊舍,是最近一两年建起来的,羊是村民脱贫致富的宝贝。”县扶贫办主任柯振华说。  43岁的陈学农,在浙江鞋厂打工多年,去年回村养羊。陈学农告诉记者,他的100只羊赶回来没花一分钱。  原来,当地有一家叫富园牧业的公司,发动农户代养肥羊。公司把小羊养到35斤左右给农户代养,等农户养到95斤再按每斤11元的价格回收。  到2014年底,通山全县建档立卡的贫困户达2.5万户、8.3万人。  为了帮助贫困户快速脱贫,通山县通过产业带动,扶持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发展,出台加快油茶、楠竹、小龙虾的相关意见。仅去年,通山县利用冷浸田、抛荒田发展小龙虾养殖,全县小龙虾养殖基地从1000亩发展到1.45万亩。  目前,通山县象陈学农这样挂靠企业、合作社、大户发展的贫困户达到2300户,解决了近万名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  “产业带动是贫困户脱贫之基,致富之源。”通山县委县政府一班人形成共识。  为了帮助贫困户摘掉穷帽,通山还利用扶贫贴息贷款政策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种养大户发展产业,带动贫困户脱贫,从而提升金融扶贫的造血功能。  为此,通山县开发了助保贷、助农贷、邮储扶贫贷的一批“助”字头的信贷产品。由政府出资2500万元作为贷款风险补偿金,通过放大比例,银行发放扶持贷款1.9亿元,目前已发放1.5亿元,解决了贫困群众发展产业贷款难的问题。  此外,对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种养大户的贴息贷款,作出明确规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贷款规模在500万元以上的,要求吸纳50户贫困户劳动力在企业务工,100万元以上的,要求吸纳10户贫困户劳动力在企业务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贷款规模在50万元的,要求吸纳10户贫困户入社,30万元的,要求吸纳5户贫困户入社,种养大户贷款10万元的,要求通过技术、销售上的优势示范带动5户贫困户增收脱贫。  “除了带我们发展产业外,公司还帮我们申请‘扶贫贷’贷款,给我们做担保。我们不花一分钱,一年下来就能赚十几万。这比在外面打工划算多了。”陈学农说。 扫码“大楚咸宁”,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搜索:
我知道很少有人扫这里,欢迎关注大楚咸宁微信!
1、打开微信――发现――扫一扫,扫描左侧的微信二维码。
2、打开微信――通讯录――右上角“添加”,搜索关注dachuxianning或大楚咸宁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责任编辑:wyxianning]
来自其他 |
Copyright & 1998 - 2015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内容阅读
精准扶贫的通山模式 资源共享群体帮扶产业带动
申明:本站新闻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
Copyright & 2008-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崇阳网当前位置: >
通山四胞胎今日上小学 众爱心人士助其成长
通山四胞胎今日上小学 众爱心人士助其成长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 11:31
浏览次数:
昨日上午,楚天都市报记者来到通山县通羊镇高坑村吴义仁家时,正下着大雨,4个小家伙在简陋的房子里玩闹。
  日,25岁的祝星兰在咸宁市中心医院提前一个月生下一男三女四胞胎,最重的4斤,最轻的只有2.4斤。为了保住性命,几个孩子出院前就花了10多万元。老大吴京怀由于肺部感染、贫血等问题,转入省妇幼,每天医疗费数千元。走投无路时,爸爸吴义仁向本报求助。
  相关报道见报后,社会爱心人士纷纷伸出援助之手,一家奶粉公司捐助价值5万元的奶粉,解了全家的燃眉之急。
  孩子的爷爷奶奶身体不好,孩子满周岁后,爸爸吴义仁就到县城打零工,每晚再赶来帮忙照看,日子一直过得紧巴巴的。
  为了省钱,孩子们几乎没穿过新衣服,上个月为了去医院感谢医生,妈妈才给每人买了件5元钱的T恤衫。幸运的是,孩子们除了有点缺钙,体重较同龄孩子轻外,基本上都挺健康。
  吴义仁介绍,他家被政府列为精准扶贫对象,通山县育才寄宿学校免费接收四个孩子。
  昨日下午,吴义仁两口子收拾好被褥,骑车到学校旁边租了一间房,以后吴义仁继续打工挣钱,祝星兰负责照顾孩子。
  出租房也很简陋,打开房门甚至有霉味袭来,但是搬家的新鲜感让几个孩子兴奋得直尖叫,蹦蹦跳跳地追逐嬉戏起来,欢笑声传出老远&&
沪ICP备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精准扶贫调研报告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