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提出三民主义说新三民主义是革命的三民主义和新民主主义的三民主义?

> 【答案带解析】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说:“中国应该大量吸收外国的进步文化,作为自己文化食粮...
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说:“中国应该大量吸收外国的进步文化,作为自己文化食粮的原料……凡属我们今天用得着的东西,都应该吸收。”在20世纪,下列哪些思想文化成果引进和吸收了“外国的进步文化”①维新思想②三民主义③民主和科学思想④“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D.①③④ 
【解析】解题的突破口是“20世纪”,①维新思想出现在19世纪末,与此时间不符,排除含有①的选项,答案为C。
考点分析:
考点1:孙中山三民主义
三民主义和新三民主义的主要内容,及它们分别在推动辛亥革命和国民大革命中所起的作用。
1、旧三民主义:
①“民族主义”即反对民族压迫,反对满洲贵族对中国的专制统治;(民族革命)
②“民权主义”即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政治革命)
③“民生主义”即解决以土地为中心的财富重心分配问题,平均地权。(社会革命)
① 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集中代表了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利益,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民主权利和发展经济的共同愿望;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政府,制定颁发了第一步资产阶级民主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对旧民主主义革命其推动作用。
②局限性:三民主义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要求,也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这就决定了资产阶级革命派不可能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
2、新三民主义:
①“民族主义”是对外反对帝国主义,谋求中华民族与世界其它民族的独立和平等;对内反对民族压迫,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强调各民族的平等和自决。
②“民权主义”强调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授予一切反帝反封建的个人和团体一切自由和权利。
③“民生主义”是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实行“耕者有其田”,改善农民和工人的生活状况。
①新三民主义是三民主义在20世纪20年代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续与发展,具有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
②“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是新三民主义的核心
③新三民主义成为国共两党和各革命阶级统一战线的政治基础,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
(3)新旧三民主义的比较:
相同点:旧三民主义是新三民主义的基础,新三民主义是旧三民主义的继续与发展。
①新三民主义突出了反帝的内容,而旧三民主义主要强调反对满清统治,具有狭隘性;
②新三民主义主要强调普遍的平等民权,而旧三民主义只提出“国民一律平等”的空调口号
③新三民主义以平均地权,节制资本为两大原则,具体提出了农民的土地问题和工人的生活问题,与“扶助农工”紧密相联,而旧三民主义只是空洞的提出“平均地权”
(4)评价三民主义: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学说是他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核心,既具有鲜明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时代内容,又具有浓厚的爱国主义的民族特色,并迅速成为当时中国先进政治思想的主流和近代中国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及救亡图存斗争的纲领。
考点2: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思想在工农武装割据、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理论方面的主要内容,毛泽东思想对近现代中国的深远影响
1、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①发端(国民革命时期):针对陈独秀右倾错误,先后发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文章,阐明无产阶级领导权思想、农民问题的重要地位和无产阶级领导农民斗争的极端重要性。
②初步形成(大革命失败后):相继发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文章,探索出中国式的革命道路即工农武装割据道路,是马列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创举,也是毛泽东思想产生和形成的重要标志;
③成熟(遵义会议到抗日战争时期):1940年发表《新民主主义论》标志着马列主义同中国革命时间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的发展和成熟。解决了革命的领导阶级、革命目标、革命前途等一系列重大问题;1945年中共七大正式确认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④新发展(新中国成立后):提出了过渡时期总路线;三大改造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独特创造;中共八大上毛泽东正确分析了当时的国内矛盾;1957年提出了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发展经济和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的战略思想。
2、主要内容:中国式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的理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理论、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理论、党的建设理论、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等;其思想精髓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3、深远影响:
①指导了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②是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③是社会主义中国立国建国的思想政治基础,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渊源和理论先导。毛泽东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重要历史地位。
相关试题推荐
毛泽东思想是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把中国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了理论概括而形成的适合中国情况的科学的指导思想。这一思想体系的成长历程,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②“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
③“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整个中国革命运动,是包括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阶段在内的全部革命运动”
④“在我们的面前有两类社会矛盾,这就是敌我之间的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
A.①②③④
B.④①②③
C.②①③④
D.②④①③ 
回忆录是我们研究历史的史料之一,从中我们可以佐证某些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真实性。吕正操在其回忆录中写道:“我第一次出席这样庄严、隆重的大会。……听了毛主席的《论联合政府》的报告……听了朱德同志《论解放区战场》的报告……深受教益。”我们依此可以佐证的历史事件应是
A.中共洛川会议
B.中共七大
C.新中国的成立
D.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提出:“我们共产党人承认‘三民主义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治基础’……本党愿为其彻底实现而奋斗。”这表明
A.三民主义与中国共产党的斗争目标有共同之处
B.中国共产党以承认三民主义为代价换取国共合作
C.中国共产党承认的应该是旧三民主义
D.大敌当前中国共产党暂时放弃了自己的革命纲领 
“我所说的中国革命高潮……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毛泽东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的这段论述的时代背景是
A.国民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开始探索新的革命道路
B.粉碎国民党的三次大“围剿”,根据地得到巩固
C.“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得到普及,全国各地已建立十几块农村革命根据地
D.在北伐战争影响下,湖南农民运动蓬勃开展 
孙中山曾说:“凡本国人及外国人之企业,或有独占的性质,或规模过大为私人之力所不能办者,如银行、铁道、航路之属,由国家经营管理之,使私有资本制度不能操纵国艮之生计。”这是孙中山先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提出的重要思想之一,这一思想主要体现了
A.重视经济权益,强调民族独立
B.扩张国营经济,发展民族工业
C.强调国家垄断,反对自由竞争
D.主张节制资本,促进社会公平 
题型:选择题
难度:简单
Copyright @
满分5 学习网 . All Rights Reserved.欢迎来到高考学习网,
免费咨询热线:400-606-3393
今日:1320套总数:5237535套专访:2960部会员:158765位
当前位置:
& 学年高一历史练习题:第6单元第3课时《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新人教版必修3)
学年高一历史练习题:第6单元第3课时《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新人教版必修3)
资料类别: /
所属版本: 人教版
上传时间:
下载次数:4次
资料类型:其它
文档大小:167KB
所属点数: 2点
【下载此资源需要登录并付出 2 点,】
资料概述与简介
第3课时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答案                    1.(2015·北京市海淀区期中考)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对当时革命形势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以下对其影响的(  )指明了民族民主革命的目标造成了民主自由思想的产生促成了民主革命团体的形成感召了立宪派转投革命阵营孙中山于1905年《民报》发刊词阐述了三民主义对中国民族民主革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故A项正确。A
2.(2015·南充市一模)孙中山也提出过要实现社会主义他在1912年的演讲中宣称:“今吾国之革命乃为国利民福革命。拥护国利民福者实社会主义。”据此判断孙中山所谓的“社会主义”实际上指的是实现(  )推翻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民主平等建立资D.平均地权3.(2014·成都市摸底测试)孙中山说:“中国数千年来都是君主专制政体……要去这种政体不是专靠民族革命可以成功……照现在这样的政治论起来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这里他强调的是(  )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民生主义
D.新三民主义本题考查材料信息获取和再认再现能力。材料强调政治革命的目的在于推翻君主专制这与三民主义中的民权主义是指“创立民国”一致故选B项。B
4.“由于西方国家被证明是顽固不化的孙中山和国民(  )发动辛亥革命
B.提出三大政策领导北伐战争
D.极力破坏国共合作5.(2014·揭阳市二模)《帝制的终结——简明辛亥革命史》一书认为孙中山不是“资产阶级革命家”可以把孙中山定性为“平民知识分子革命家”(简称“平民革命家”)。可以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驱除鞑虏恢复B.“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与“节制资本”天下为公”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孙中山认为社会主义的主要目的是实现社会财富的平均实现人民普遍幸福这和民生主义相同。因此民生主义最能佐证孙中山的平民立场孙中山被定性为“平民知识分子革命家”故选C项。C
6.(2015·华南师大附中月考)有学者认为:“三民主义中民族主义已超越了满汉他我之辩而将重心放在抵抗帝国主义的诉求上。”下列最能反映该观点的历史事件是(  )同盟会的成立
B.武昌起义颁布《临时约法》
D.国民革命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从“民族主义已超越了满汉他我之辩而将重心放在抵抗帝国主义的诉求上”可知这与新三民主义有关新三民主义是国共第D项正确。D
7.(2015·韶关市摸底考)1899年孙中山在东京与梁启超讨论土地问题时说:“今之耕者率贡其所获之半于租主而未有已农之所以困也。土地国有后必能耕者然后授之田直纳若干租税于国而无复有一层地主从中睃削之则民可以大苏。”由此可见孙中山在土地问题上的主张(  )与罗斯福相似主张国家干预与资本主义一致主张土地私有与马克思主义相似主张土地国有与斯大林模式相似主张农业集体化8.(2014·北京市海淀区一模)新三民主义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它与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纲领的一致性主要是(  )驱逐帝国主义势力打倒军阀推翻资产阶级政权消灭私有制平均地权满足农民土地要求召集国民会议废除不平等条约本题考查比较分析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三民主义民族主义明确提出反帝反封主张这一点与中共民主革命纲领是一致的故A项正确。A
9.孙中山一生追求“天下为公”致力于救国救民。其思想主张中有利于富国富民的是(  )实业救国限制中小资产阶级创立民国限制中小资产阶级创立民国D.平均地权节制资本根据关键信息“富国富民”可知题目考查孙中山的民生主义思想而平均地权、节制资本正D
10.(2015·资阳市三模)民国十三年八月孙中山在广州演讲时说:“共产主义是民生的理想民生主义是共产的实行;所以两种主义没有什么分别要分别的还是在方法。”这表明孙中山先生(  )认为三民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目标一致过程迥异认为土地国有是实现共产主义的必经途径尝试寻找中国式的资本主义发展模式接受俄国式发展道路确立三大政策11.(2014·济南市模拟)1923年孙中山在《中国革命史》一文中曾自述其思想的传承:“余之谋中国革命其所持主义有因袭吾国固有之思想者有规抚欧洲之学说事迹者有吾所独见而创获者。”其中“因袭吾国固有之思想者”主要是指(  )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民生主义
D.民主主义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因袭吾国固有之思想者”意即是从中国原有的思想继承而来只有民族主义故A项正确。A
12.(2014·临沂市质检)孙中山曾说过“共产主1940年的《新民主主义论》中说“三民主义为中国今日之必需本党愿为其彻底实现而奋斗”。其目的都是为了(  )推翻北洋军阀统治实行全民族抗战完成民主革命任务宣传新三民主义本题考查历史问题分析理解能力。材料内容说明中共的革命纲领与孙中山新三民主义有共同之处即在反帝反封上有一致性。而反帝反封属于民主革命任务故C项正确。C
13.(2015·宁德市质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八九年前少数同志在日本发起同盟会定三大主义:一、民族主义;二、民权主义;三、民生主义——孙中山《在南京同盟会员饯别会的演说》(1912年)材料二 1914年7月孙中山在日本组织中华革命党其纲领是“本党以实行民权、民生两主义为宗旨”以扫除专制政治建设完全民国为目的。”《中华革命党宣言》材料三 1923年1月孙中山说:“中国形式上是独立国家实际比亡了国的高丽还不——《孙中山全集》问题:(1)根据材料一指出孙中山认为“民族、民权两主义俱达到”的理由。(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中华革命党为什么又将实行民权主义作为宗旨之一。(3)概括材料三中孙中山对民族主义的新认识并分析这一认识对20世纪20年代中国革命的影响。(1)理由:清帝退位中华民国成立。(若答“推翻清朝统治成立中华民国”亦可)(2)原因:孙中山认为民权尚未实现;辛亥革命后袁世凯实行“专制政治”中华民国有名无实。(若答“北洋军阀黑暗统治”亦可)(3)认识:争取民族自决实现国家独立。影响:有助于三民主义的丰富与发展;促进国民党“一大”的召开;促成国共第一次合作;推动国民革命运动的开展。14.(2015·宝鸡市质检)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礼记·礼运》材料二 那时(1894年)中国遭受列强侵凌国势疲弱上的“头等民主大共和国”……消灭贫富悬殊实现民生幸福共富、均富不仅国家富强而且家给人足……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的“安乐园”。杨天石《帝制的终结》材料三 中国共产党人是孙中山先生开创的革命事业的忠实继承者始终把自己为之奋斗的事业视为辛亥革命的继续和发展。——江泽民在纪念辛亥革命九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日)问题:(1)依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国梦”的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个时期“中国梦”产生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概括孙中山当时的“救国梦”。结合所学知识评价他的“救国梦”。并分析这个时期“中国梦”产生的原因。(3)用抗战胜利前后中国人民争(1)内容:建立一个天下为公、各得其所、和谐共生的大同社会。2)概括:振兴中华;民主共和;民生均富。评价:孙中山的“救国梦”集中体现在辛亥革命指导思想——三民主义中它反映了资产阶级在政治、经济上的要求也反映了广大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民主权利和经济发展的共同愿望推动了中国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发展和中国近代民主化的进程是爱国的、进步的;但其“救国梦”仍带有明显的时代局限和阶级局限是无法实现的。原因:民族危机和封建专制造成的中华文明的衰落;西方工业文明的传入;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3)论证。抗战胜利前:建立和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抗战胜利提供保障;在陕甘宁边区和抗日根据地以“三三制”为原则建立民主政权为新中国建立人民民主政权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1945年中共七大召开主张建立民主联合政府。抗战胜利后:参加重庆谈判签署“双十协定”;召开政治协商会议保证人民享有民主、自由的权利反映了全国人民实现民主政治与和平建国的愿望;进行解放战争推翻了国民党的独裁统治;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从此走上了独立、民主、统一之路。
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 | 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其他相关资源
友情链接:
客服总机:400-606-99777 业务传真:010- 客服邮箱:Copyright &2006 - 2015 高考学习网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100390号新三民主义和旧三民主义分别引领了哪一革命_百度知道
新三民主义和旧三民主义分别引领了哪一革命
我有更好的答案
蒋介石4·20清党后,导致共产党发动南昌、广州起义、秋收,国共第一次合作,进入新民主主义时期,这是土地革命旧三民主义时期,之后导致了国民党军队的历次围剿,发动了北伐战争,创建自己的军队
新三民主义引领了1924年的国民大革命。旧三民主义引领了1911年的辛亥革命。
旧三民主义:辛亥革命、新三民主义:国民大革命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旧三民主义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三民主义习题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三民主义习题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4页未读,继续阅读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三民主义学说的内容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