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QD1-15/Nn卡控制器器输出电压是多少

绿缘电动车想提升下速度,如下图资料所示,可以换多少数值的控制器,电机也需要更换吗,多少数值_百度知道
绿缘电动车想提升下速度,如下图资料所示,可以换多少数值的控制器,电机也需要更换吗,多少数值
baidu,要换多少数值的控制器?电机也需要更换吗.hiphotos绿缘电动车 电机型式 - 额定输出功率 500W480rpm://g?多少数值的。表上速度40w公里最高.jpg" esrc="http。 现在我想把车子提速.hiphotos?.com/zhidao/wh%3D450%2C600/sign=c8ebbfc20a76ef2f3bc437e3/e4dde7b98ca5459f16fdfaaf516705。控制器 欠压保护 48V。.baidu.jpg" target="_blank" title="点击查看大图" class="ikqb_img_alink"><img class="ikqb_img" src="/zhidao/pic/item//zhidao/wh%3D600%2C800/sign=d69fa890c1fdfc03e52debbee40fabac/e4dde7b98ca5459f16fdfaaf516705://g.baidu://g,说具体些~具体车身资料如图<a href="http
提问者采纳
只增加一个同容量的电池,走入误区;h.63伏10000uF电容成都市7元通吃 .后来才得知楼主原来也只是72V,速度最高可到60码以下,再将过流调整到30A,!,轮胎太细,在充足电并且路况好的情况下(不能是上坡),我功放里面有2个22000。
我的改车原则是?就像提高车灯电压所获得的效果,我用的是真正的自行车码表。大家想一想,这样加到功率管上的电压只有24V,关键时候按一下提速;h)..本人打算明天去换电池,如果有电容并联在电池上,就成了电炉的效果了,还是提升电压立竿见影。
今天试了一下20Ah&#47,我就是不愿意看见那些小东西超我,可延长电瓶寿命,实际骑行时达到55码;h.73伏、24V,这时的电流变成热消耗掉了,今天一早上班一试车速. 最近本人又加了个6伏12安时(20Hr)的电池.,20码3!
本车电感是电脑电源的滤波用电感改制的(5伏电源用)&lt.,再做说不定电机跟控制器就OVER了:提高速度和加速性能。30码以下慢速行驶时实际功率不到350W.上坡30码10A电流,发热量大得多,速度还提升的很慢、一个电感和一些保护电路后的感觉是,因为我电机拆开检查过,充满电只能行驶23Km,。该车在48伏+12伏+6伏+3,已校核过(误差≤3%),提速比较慢,本人重65Kg使用48V电池时的最高速度. 该车最大工作电压可达92.7伏(10AH).电压越高空转速度越快。) 现阶段我们可以用一定容量的普通电容并联在电瓶上,刹车线也使用了更粗的摩托刹线、铁路和双星大道,电力转化为动能,昨晚充足了电,提高点电压引起的发热无所谓;因控制器的工作频率与电脑用电源的一致&gt.31伏+ 12。 电感在本电路中起什么作用!,这下骑车就知道电流的大小、红细,至少要加15万uf的电容才行;500W小鲨款电摩(无刷无齿低速轮毂电机)分别使用36V?红粗,我改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比较有力,不换控制器和充电器;h 使用36V电池时的最高速度;20Ah)的正极接至红粗线(控制器侧),滤波,以最少的投入来获得电车性能的提升.5AH换成48伏+24伏+3?是否作为限制逆向电流吗.所以.你搞错了,45码6A,呵呵:想快就快;h,350瓦电机在48伏全速行驶时电流在9~12安之间,以此缓冲电瓶提供的大部分起动及加速电流(铅酸电瓶在提供过大电流快速放电时其内阻将大幅度增大,这样加到功率管上的电压就是60V.,哈哈;H!另外,容量不足2.、匀速,要加速很长一段才能)达到最高速,40码5A,只要单纯提高电压,花费10元,主要是速度方面的试验,一个小微动开关,用继电器控制25A触点的:27~29Km&#47,转速并没有提高,电机的转速会提高.5V,满屋浓烟,要烧断碳刷的铜丝接头可不是那么容易的.55码14A,2,直接用57V以上&#47,50码12A。 急行20公里后电池电压为50,这样加到功率管上的电压只有12V;今天我又给车子加上30A的电流表.起步电瓶放电最大 27安,增加行驶距离;h 使用12V电池时的最高速度。然后我们再在并联电容与电瓶之间串联一个电感,既影响了电机的扭矩和车子的速度。车重70Kg,没有别人超你的,总程大约21公里.7)..,他47码,现在电池是超微的国标17AH:50,用此控制电瓶对电容的充电速度,因电池己经两年多了.. 你们骑车时突然把转把拧到底,我的电机发热增加是明显的,电流表测到的只是电源的平均电流.,电机转起来后,测了马上发上来;h试验方法.你用电容的思路到是不错,才又买了辆大车准备改,该了后还没有测.5F以上电容并联在原48V电池串电感上呢(仅做启步加速作用),4个20000. `,可以刹得住,而速度并没有成比例增加,不是电动车自带的,15码平均2A。 本人又加了3。
实际上控制器检测的通过电门锁的红细线(欠压保护)上还是48V电池组的电压.先简单说说。回家后量了一下电压!,个人感觉车子在夏天受不了如此高的电压的,看电量表是否变化很大。底功率电机加上超过额定的电压后确实发热明显.( 串联电瓶很简单.7伏+12.91伏).7伏10安时的锂电,烧了好几个控制器,今天下班在三环路辅道上55码10A&#39?第1,负极接到原48V电池组的正极(第四只电池的正极),我最快也是开到了56km&#47,这说明电池短时间内大电流供电不足,正常行驶38KM&#47,还要回家,我只能说没什么效果 而且也不划算、12V电池的情况,不过这并不公平,在原有的电池上再串联个3,30码4,当电容容量大到一定程度后、平路,本人周末又去电子市场淘得4个10伏22000uF的电容并在6伏电池上. 0 V& j# R,55码是绝对有的.7伏)后全速行驶时电流同样在9~12安之间,调节电流,输出电压为55--57V,但是灯丝因过热会烧断。 曰本东芝电容,所以根本就没有一个组件怕热;h 使用60V电池时的最高速度,也就是说不是能无限提高,功率虽到了极限,我55码。高速行驶时,.额定功率250w的电机! F3 z 我分析.5伏+3,电机怕的是热和线圈击穿而不是电压的高低.如果用来提速.7伏16安时的锂电池(8节锂电池并连),那里边的线圈就会大大发热罗:42~45Km&#47.大电容的做用是保护电池,速度可超过55KM&#47,自举升压后电流也较大,就用我的180w小电机也可以在最高速超过你的改车,还有几个10000的不过,10码1。 遇到电池电压突然下降2到3伏后又保持下降后的电压时怎办,车子加不起速度了,所以这样该.66V+6,基本上是全速行驶,能跑60km以上。控制器限流17A.要试也得到冬天才行,只是不知道你一次跑多少公里,就可以提高转速,准备拆出来加上:到控制器上的电源线不是有三根吗,让他输出400w功率,但这时候因为电压提高了,需要提速的时候按一下! 我只是设想用最少的改动,而实际的瞬态电流要大得多.大电容没有爆,空转时电压达到82伏! 车子在加了电容,最易坏的碳刷部分座子是胶木的而不是那种低劣品所用的塑料,后脚刹,不可以串在电机上.
本人经历过电容爆炸,而电瓶的实际最大电流没有超过原来的25A、黑粗,导至车子提速不快!( 利用国庆假期我又加了3万徽法的电容;H.感觉夏天真是不应该再做这样的试验了,加串一个电瓶.那是在充电时发生的(因忘记断开开关造成的,电机此时的效率也是最低的..无耐,又买了两个耐压100V的换上.充满电的时候到滨河路上跑了一圈,足以将耐压值为63伏的电容和控制器功卒管烧毁或击穿);63伏的电容(电容可是超压使用,将控制器的偏置电压调整到58V,可惜现在能上3·0轮胎的车都是无刷的了加入电感的作用.我的电机只有200w左右.主要思路是堤高控制器功率管的工作电压即可,辟免电瓶过流亏损,摸了一下电机跟控制器.这种情况和音响的电源很相似,架子和刹车都不错。.84V充满电差不多100V.15V(当然是全速行驶并带开着功放),爬坡力和加速力,然后我们可以将控制器过载电流再调大一点!希望你不要本末倒置,同时也是降低行驶时的电流;H;h;而在超压到(48伏+24伏+3?最好的办法是找出那节电池后先用常规方法充满后再用小电流浮充几小时即可,车子极速22KM后各组电压为( 6,
我带老婆孩子提速效果明显.;h 使用24V电池时的最高速度,速度上不去,虽然这时候的效率也很低,提醒不相信的人,进一步提高电动车的起动力。 加压加电容的目的.
懂电机的都应当知道,没有上过84V!。数据如下,但是速度快了冷却风也就大了! 特殊情况除外。初步统计是.因为我多用了电池,竟然达到了58码今天下班和一个新买125的同事对了一下车速,只有电流增加很大;H,4项 可以 3
起储能作用.;1,达到提速的目的,就可以改变电源负载特性。将第五只电池(12V&#47,再串电感并电容后,充满电可达78伏,昨天爆了电容.因此本人以加电容的方法莱达到的,前后挡泥全部改过与电容相连接的线一定要焊牢。电容总共加了约有23万uF&#47,充足电有73,一个12伏充电器和一个开关而已、将第一只电池的正极接至红粗线.电容可并在电池正负极上,耐压就是22000的是80V其他的都是50V不能用84v果然太猛,25码4A,要不然就有免费的焰火给你欣赏,一般就是48V在用.找资料找到这里来了;Hr行驶)。灯电压提高后会更亮是吧,其大电流快速放电的时间完全可以远远超过3秒,曾打电话给楼主,但还在可接受范围内,发热不会太厉害, 电源是处于开关应用状态的,也能及时散去电机的高温,
我是宁波的,也许这时候扭矩增加很大,800W电机;48V&#47.,速度不超过33KM&#47,急速59码时电流13安:尽量不改动原车的配件和设置,最后发现要用两个带限流并且电池电压不足断电控制的控制器(才行,这样加到功率管上的电压只有36V了.因为我发现没有改装的48V的车当速度达到30km&#47,转动手把再加速.4V+12,特别是直流电机,按我的方法,用了4个月;h:储能,损失三只电容.7伏时速度只比48伏800瓦电摩超压60伏慢2KM&#47,也就能提高车速;速度表是与踏板摩托车通用的机械式码表.所以提出自举升压的设想,最近有买了个20AH12V电池:35~38Km&#47,原车是48V!本车防水不错,我打算把表改一下,因为电动车的控制器是采用脉宽调制,支持你,但一般情况下也开到了45km&#47。我有80V20000UF的音响用电容在我的自己做的功放里面还没有拆出来.呵呵,估计充满电可行驶90Km(以30KM&#47,所以也不另外折损电瓶的寿命,又缩短了电瓶的寿命),价值21rmb)。整车电池电压为48V+12V+6V,我爆的是控制器里面的滤波电容,因为我的也成功了.我可以再加入一组电路,造成输出电压徒降.5A。测试条件。 连接电容要十二分小心
我是真正实测的,算下成本大约为100-200多块钱,而碳刷我也换成更粗铜线的.但是小功率电机转速高到一定程度其摩擦阻力会限制住最高转速; 楼主,又不会再缩短电瓶的寿命.简单到只断开一只线而已.,但转速提高的问题解决了&#47,这样该车就可以达到W的功率了,效果不错,使得电源可提供更强劲的功率,这样主要是怕控制器长期高压待机会损伤;h后。而且我的车后刹改用了质量好一点的涨刹:16~18Km&#47.朋友的四冲程125摩托追的也费劲.对不起,而且由于车身小所以改装余地已不大.以后至今再也没发生过:无风。 今天给车充足电后做个实验.5A,速度加到底足有70公里&#47.呵呵,跑10公里下来,速度空转达60Km/ J.;偶将红粗线断开后,速度超过60KM&#47.不过速度加起来真的是太猛了,因此充电时电容和控制器与电池的连线必须断开才行(因48伏+12伏充满电时总电压最高可达到75伏,想慢就慢;同理将第二只电池的正极接至红粗线;.: 7~ 9Km&#47.75伏+50.而且由于电机功率小,原车电路只改动控制器电路即可,相信行家都看懂我的方法,电机的情况不同,现在唯一的问题就是那是台小车,用绍兴天恒电子的电摩.、一个12伏10安时电池.目前我正在想怎样改无刷的,但这个大扭矩是没有用的,直接暴表: }+ ,只有你超别人,我跑25km单程,而电压又基本保持不变.5A,中途还跨过一座长约1公里的立交桥(光华大道跨三环路? 理论上是否可以在不另串电池的情况下,控制器升温不大,超过93伏就过压保护:突然加速到底可达28A,总电压达到70伏(48+12+6+3,无法满足高速刹车的要求,时速50码,保持正常的机温:
350W电机---设计保险系数是4倍
可到1400W正常电流7--8 A 过流设置25A。如果你电机卡住了再加压,而电动车的最高速其实是受限于电压,实际电流5--6A.5伏50公里加速仅为5秒,将第三只(接48V负极的电池编号为第一只)电池的正极接至红粗线(控制器侧).500W控制器!最大行程80公里(20km&#47
提问者评价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电动车的相关知识
其他2条回答
电机肯定要换的
想要提升速度不知道想要多少呢 60
如果换的话 很麻烦电池组也要换48V
40多公里几乎峰值了 但是不建议改装要考虑车身结构的
要是都改装的话 重量是大问题
上面没有说控制器是多大的最好加一个电瓶就可以了,充电器换一下,但是有的改了不能用,换600瓦控制器也可以效果不明显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太阳能控制器显示充电电流是5.4A那它是多少W的啊?可以看出吗?_百度知道
太阳能控制器显示充电电流是5.4A那它是多少W的啊?可以看出吗?
不能看出来,这要看输出电压是多少才会知道额定功率是多少。具体的计算公式如下:太阳能控制器功率=充电输出电压x充电电流但一般情况下,输出的电压都是12v左右的,充电电压比12v稍微大一点。因此可以推算出来功率应该在12x5.4到13x5.4v之间。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提问者采纳
希望对你有帮助,电池板应该是100W左右,电池板差不多200W,若是24V的系统,所以功率是15x5,那么功率为30x5.4,电池板一般是30V左右.4,电池板一般是15V左右,如果是12V系统的话主要看你的系统是多少伏的系统
提问者评价
要是知道电池板输出电压和电流,这是充电功率,两个相乘就可以了还要知道充电电压才行
来自团队: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太阳能控制器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行业||专题
当前所在位置: &
【】 【】 【】 【】 【】 【】 【】 【】
通信用变换稳压型太阳能电源控制器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YD/T )
来源:中国新能源网 &&
更新时间: 10:41:34
  本标准规定了通信用变换稳压型控制器(以下简称控制器)的定义、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采用DC心C变换稳压控制技术的控制器,不适用于并网控制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A:低温
  GB/T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B:高温
  GB/T 6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Cab:恒定湿热试验
  GB/T 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Fc:振动(正弦)
  GB/T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GB/T 周期检验计数抽样程序及表(适用于对过程稳定性的检验)
  YD/T 731-008通信用高频开关整流器
  YD/T 944通信电源设备的防雷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
  YD/T 983-1998通信电源设备电磁兼容限值及测试方法
  YD/T 通信用高频开关电源系统
  YD/T 通信局(站)电源、空调及环境集中监控管理系统第3部分:前端智能设备协议
  YD/T 通信局(站)电源、空调及环境集中监控管理系统第4部分:测试方法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最大功率跟踪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
  控制器在直流稳压工作模式下,运用设置在系统输入端的一套功率比较电路,在负载需要大功率输出时,自动跟踪太阳能电池的最大功率工作点,使系统达到最大输出功率。
  变换稳压型太阳能电源控制器Converting Mode Solar Power Controller
  通过DC心C变换稳压电路,使系统具有稳压输出功能的太阳能电源控制器。
  太阳能电源变换模块Solar Power Converter Module
  采用高频开关技术将太阳能方阵的输出变换为适合负载使用和蓄电池组充电所需稳定直流电的可并联直流一直流变换模块。
  太阳能电源变换模块额定输入电压Rated Input Voltage of Solar Power Converter Module
  太阳能电源变换模块的输入电压参考值,该电压值近似于配套的太阳电池方阵在标准工况下的最大功率点电压值。
  4产品分类
  4.1产品组成
  控制器由一个或多个太阳能电源变换模块(以下简称变换模块)、监控单元、配电单元等组成,主要部件如图1、图2所示。
  4.2产品系列
  4.2.1直流输出电压标称值
  直流输出电压的标称值为:48V,24V
  4.2.2直流输出电流额定值
  4.2.2.1变换模块的额定输出电流值
  变换模块的额定输出电流值为:10A,25A. 30A,50A,100A0
  4.2.2.2控制器的额定输出电流值:
  控制器的额定输出电流值为:10A,20A,30A,50A1 60A,100A,150A,200A,300A,500A。
  注:用户与制造商协商后,可以生产以上系列数值以外的产品。
  4.2.3变换模块额定输入电压变换模块额定输入电压为:34V,68V,136V,204V,272V。
  注:用户与制造商协商后,可以生产以下系列数值以外的产品。
  5.1环境条件
  5.1.1储存温度
  -0℃一+70℃
  5.1.2工作温度
  Ⅰ型:-15℃一+45℃。
  Ⅱ型:-0℃一+55℃。
  5.1.3相对湿度
  工作相对湿度:&90%,不凝露;
  贮存相对湿度:&95%,不凝露。
  5.1.4大气压力
  86kPa-106kPa。
  5.1.5振动
  控制器应能承受频率为10Hz-55Hz,振幅为0.35mm以正弦扫频振动。
  注:产品在下列条件以外情况下工作时,由制造商与用户商定技术条件.
  5.2控制器输入电压范围
  控制器输入电压在变换模块额定输入电压的75%-125%范围内变化时,应能正常工作。
  5.3控制器输出电压范围
  变换模块在输出额定电流的状态下,其直流输出电压应能由监控单元在其标称输出电压的90%-120%之间连续可调。
  5.4变换模块
  5.4.1负载效应(负载调整率)
  不同负载情况下的直流输出电压与输出电压整定值的差值应不超过输出电压整定值的&0.5%。
  5.4.2源效应
  不同输入电压情况下的直流输出电压与输出电压整定值的差值应不超过输出电压整定值的&0.1%。
  5.4.3稳压精度
  不同输入电压与负载进行组合,各种情况下的直流输出电压与输出电压整定值的差值应不超过输出电压整定值的&0.6%。
  5.4.4温度系数
  相对于20℃环境温度情况下,温度每变化1℃时的直流输出电压与输出电压整定值的差值应不超过输出电压整定值的&0.02%。
  5.4.5负载效应恢复时间(动态响应)
  由于负载的阶跃变化(突变)引起的直流输出电压变化后的恢复时间应不大于200ps,其超调量应不超过输出电压整定值的&5%。
  注:恢复时间是指直流输出电压变化量上升至大于稳压精度处开始,恢复至小于等于并不再超过稳压精度处止的这段时间。
  5.4.6开关机过冲幅度
  由于开关机引起的直流输出电压变化的最大峰值应不超过直流输出电压整定值的&5%。
  5.4.7启动冲击电流(浪涌电流)
  由于启动引起的输入冲击电流应不大于额定输入电压条件下最大稳态输入电流峰值的150%。
  5.4.8软启动时间
  软启动时间(从启动至直流输出电压爬升到标称值所用的时间)可根据用户要求确定,一般为3s-10s。
  5.4.9杂音电压
  5.4.9.1电话衡重杂音电压
  变换模块输出端的电话加权衡重杂音电压应不大于2mV。
  5.4.9.2峰峰值杂音电压
  变换模块输出端在(O-2O) MHz频带内的峰峰值杂音电压应不大于200mV。
  5.4.10并机工作(均分负载)性能
  多台变换模块应能并联输出,输入并联型变换模块应具有负载均分的能力,各模块平均负载电流在额定电流的50%一100%范围内,每台变换模块的负载不平衡度应不大于&5%。
  5.5控制器效率
  控制器的效率应满足表1的要求。
  5.6最大功率跟踪功能
  控制器应具有最大功率跟踪功能,在电池充电电压未达到预定的充电电压时,能够使太阳电池方阵始终工作在其最大功率点附近;接入控制器的太阳能供电系统输出功率应大于不带有任何控制器的太阳能供电系统的输出功率。
  5.7休眠功能
  输入并联型变换模块构成的控制器宜具有休眠功能:当变换模块的平均负载电流小于监控设定的关闭模块的电流值时,应能关闭部分变换模块;当负载电流增大到监控设定的开启模块的电流值时,控制器应能开启被关闭的变换模块;具有休眠功能的控制器应能使模块轮换工作,避免部分模块长期高负荷运行。
  5.8空载功耗
  控制器空载时输入功率不得超过其额定输出功率的1%。
  5.9蓄电池管理功能
  控制器应具有以下蓄电池管理功能:
  a)控制器应能对蓄电池充电电压进行温度补偿,补偿系数调节范围为(一7-0) mV/℃/单体;
  b)控制器应能对蓄电池限流充电,限流值应可调节;
  c)控制器应具有蓄电池剩余电量计算功能;
  d)控制器应具有对蓄电池进行均充及浮充的自动转换功能;
  e)控制器应具有电池过放电保护功能,当电池放电电压达到预先设定的电压值时,关闭负载,避免电池因过放电而损坏;当电池电压恢复到预先设定的恢复电压值时,应能自动重新接通负载。
  5.10直流配电单元电压降
  控制器的直流配电单元电压降应不超过500mV(环境温度20℃时)。
  5.11直流配电单元的接口要求
  5.11.1直流配电单元应设置数量合适的负载分路,每个负载分路应配置合适容量的熔断器或断路器。
  5.11.2蓄电池端子应配置合适容量的熔断器或断路器,所有蓄电池端子的熔断器或断路器的总容量应不小于控制器额定输出总电流的125%。
  5.11.3额定输出电流大于100A的控制器的直流配电单元宜留有备用直流电源的输入接口,其容量应不小于控制器的额定输出电流。
  5.12监控功能
  控制器的监控单元应具有以下功能:
  a)实时监测供电系统工作状态;
  b)采集和存储供电系统运行参数;告警记录可随时刷新;告警信息在系统断电状况下应继续保存,保存条目数量应不少于100条;
  C)应能对外提供监控接口,监控接口协议应符合YD/T 的规定:
  一一遥测:控制器输入电压、控制器输入电流、蓄电池电压、蓄电池充放电电流、蓄电池温度、负载电流、控制器输出电流;
  一一遥信:蓄电池过/欠压告警、直流输出过流告警、熔断器/断路器告警、控制器工作状态和故障;
  一一遥控:开关机状态转换。
  5.13显示功能
  控制器应能显示:蓄电池电压、蓄电池充放电电流、控制器输入电压/电流、负载电流、太阳能电池方阵累计发电量(可选)、负载累计用电量(可选)、蓄电池温度、蓄电池过/欠压告警、熔断器/断路器告警、负载切断告警、变换模块故障。
  5.14保护功能
  5.14.1输入过、欠电压保护
  控制器输入电压高于输入过压保护值时,控制器应能关机保护;输入过压保护值应不低于额定输入电压的125%。
  输入电压低于输入欠压保护值时,控制器应能降容或关机保护;输入欠压降容保护值应不高于额定输入电压的75%。
  当输入电压恢复正常时,控制器块应自能动恢复正常工作。
  5.14.2输出过、欠电压保护
  控制器输出电压过高时,应能自动告警并关机保护,故障排除后,应能人工或自动恢复工作。
  控制器输出电压过低时,应能自动告警,故障排除后,应能自动恢复工作。
  5.14.3输出电流限制或输出功率限制保护
  控制器应具有输出电流限制或功率限制功能,当输出电流达到输出限流值时控制器应进入限流状态,其输出电流不继续增大;当输出功率达到输出限功率值时控制器应进入限功率状态,其输出功率不继续增大。
  控制器的输出限流值应在其额定电流的105%一110%之内,输出限功率值应不小于额定输出功率。
  5.14.4输出过流与短路保护
  控制器应具有过流与短路自动保护功能,过流或短路故障排除后应能自动或人工恢复正常工作。
  5.14.5输入反接保护
  控制器应具有输入反接保护功能,输入极性反接时应不损坏。
  5.14.6蓄电池组反向放电保护
  控制器应具有防止蓄电池组通过太阳电池组件反向放电的保护功能。
  5.14.7熔断器保护
  直流配电单元的蓄电池、负载分路应安装合适容量的熔断器或断路器。
  5.14.8过温保护
  当控制器工作温度超过过温保护点时,应自动降额输出或退出;当温度下降到恢复点后,控制器应能自动恢复正常输出。
  5.15告警性能
  系统在各种保护功能动作的同时应能自动发出相应的声光告警,应能通过通信接口将告警信号传送到近端、远端监控设备上,部分告警可通过相应的通信接口将告警信号送至机外告警设备,所送的告警信号应能区分故障的类别。
  5.16电磁兼容性
  5.16.1传导骚扰限值
  控制器的传导搔扰限值应符合YD/T 983-1998中表2A级要求。
  5.16.2辐射骚扰限值
  控制器的辐射骚扰限值应符合YD/T 983-1998中表4A级要求。
  5.16.3抗扰性
  针对控制器外壳表面的抗扰性有:静电放电抗扰性、辐射电磁场抗扰性。
  针对控制器直流输出端口的抗扰性有: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性、射频场感应的传导搔扰抗扰性。
  针对控制器直流输入端口的抗扰性有: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性、射频场感应的传导搔扰抗扰性、浪涌(冲击)抗扰性。
  控制器在进行以上各种抗扰性试验中或试验后应符合YD/T 983-1998中表9要求。
  5.17安全性能
  5.17.1绝缘电阻
  在环境温度为15℃~35℃,相对湿度为90%,试验电压为直流500V时,应符合以下规定:
  a)各独立电路与地(即金属框架)之间的绝缘电阻不小于10M&O;
  b)无电气联系的各电路之间的绝缘电阻不小于10M&O。
  5.17.2抗电强度
  对于额定输入电压小于等于100V的控制器,输出电路、输入电路对地应能承受50Hz,有效值为500V的交流电压(漏电流&30mA)或等效其峰值的710V直流电压1min,且无击穿与无飞弧现象。
  对于额定输入电压大于100V的控制器,各独立电路与地之间、无电气联系的各电路之间应能承受频率为50Hz、电压幅值为表2绝缘试验的耐压交流电压相应的等级电压或采用试验电压为表2绝缘试验的耐压等级的1.4倍直流电压等级电压。历时1min,不应出现击穿与飞弧现象。
  5.17.3保护接地
  保护接地点应有明显的标志。
  外壳及所有可触及的不带电金属零部件与保护接地点的电阻应不大于0.1&O。
  5.18防雷要求
  控制器输入端应装有浪涌保护装置,应符合YD/T9科的要求。
  5.19音响噪声
  音响噪声应不大于60dB (A)。
  5.20可靠性指标
  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5&104h。
  6试验方法
  6.1试验环境条件
  除另有规定外,试验应在标准大气条件下进行,标准大气条件为:
  &&环境温度:15℃~35℃;
  &&相对湿度:25%-75%;
  &&大气压力:86kPa-106kPa。
  6.2控制器输入电压范围试验
  试验按以下步骤进行:
  &&按图3-1接好试验电路,并按图3-2接好相应仪表,调节负载电流为50%额定值,以此时直流输出电压值作为整定值;
  &&调节直流稳压可调电源,使输入电压为125%额定值,直流输出电压为出厂整定值,负载电流为额定值,检查控制器应工作正常;
  &&调节直流稳压可调电源,使输入电压为75%额定值,直流输出电压为出厂整定值,负载电流为额定值,检查控制器应工作正常。
  6.3控制器输出电压范围试验
  试验按以下步骤进行:
  &&按图3-1接好试验电路,并按图3-2接好相应仪表;
  &&启动被测控制器,调节输入电压为额定值、直流输出电压为出厂整定值,负载电流为50%额定值;
  &&调节直流输入电压为75%额定值,调节直流输出电压及负载,观察并记录输出电流达到额定值时的最高输出电压,测试结果应符合5.3节规定的直流输出电压范围的上限;
  &&调节直流输入电压为125%额定值,调节直流输出电压及负载,观察并记录输出电流达到5%额定值时的最低输出电压,测试结果应符合5.3节规定的直流输出电压范围的下限;
  &&检查直流输出电压调节功能是否具有手动或由监控单元控制连续可调的功能,并应符合5.3节要求。
  6.4变换模块
  6.4.1负载效应、源效应、稳压精度试验
  试验按以下步骤进行:
  &&按图3-1接好试验电路,并按图3-2接好相应仪表;
  &&启动被测变换模块,调节输入电压为额定值、直流输出电压为出厂整定值,负载电流为50%额定值;
  &&调节输入电压分别为75%,125%额定值,负载电流分别为5%,100%额定值,对组合后4种状态下的直流输出电压分别进行测量、记录;
  &&根据测试的记录数据按式(1)计算出被测变换模块在以上各种条件下的负载效应,其中最差值应符合5.4.1节要求。
  6.4.2温度系数试验
  试验按以下步骤进行:
  &&被测变换模块放置恒温箱中,按图3-1接好试验电路,并按图3-2接好相应仪表;
  &&启动被测变换模块,调节输入电压为额定值、直流输出电压为出厂整定值,负载电流为额定值;
  控制高、低温试验箱内温度恒温20℃&1℃至被测控制器平衡稳定工作后,测量并记录此时直流输出电压值为整定值;
  &&控制高低温试验箱内温度变化至工作温度下限&1℃(变化平均在5min内不大于1℃/mm),恒温2h至被测变换模块平衡稳定工作,恒温工作时间内间隔15min测量并记录被测变换模块直流输出电压值;
  &&控制高低温试验箱内温度从下限上升(上升至0℃时保持30min,变化平均在5min内不大于1℃/min),变化至工作温度上限&1℃,恒温2h至被测变换模块平衡稳定工作,恒温工作时间内间隔15min测量并记录被测变换模块直流输出电压;
  &&按式(4)计算出被测变换模块在温度下降与上升时的温度系数,计算结果应符合5.4.4节的要求。
  6.4.3负载效应恢复时间(动态响应)试验
  试验按以下步骤进行:
  &&按图4接好试验电路;
  &&启动被测变换模块,调节输入电压为额定值,直流输出电压为出厂整定值,负载电流为50%额定值;
  &&突变负载电流,使负载电流从额定值的25%&50%&25%和50%&75%&50%进行阶跃式变化,用数字存储示波器的适当量程观察被测变换模块直流输出电压的时间变化波形,计算电压幅度变化量、超调量及恢复时间,计算结果应符合5.4.5节要求。
  6.4.4开关机过冲幅度试验
  试验按以下步骤进行:
  &&按图3-1接好试验电路,并按图3-2接好相应仪表;
  &&启动被测变换模块,调节输入电压为额定值、直流输出电压为出厂整定值、负载电流为额定值,以此作为整定值;
  &&反复3次对被测变换模块进行开关机的操作,用数字存储示波器适当量程观察直流输出电压的时间变化波形,计算出直流输出电压的过冲幅度,最大值应符合5.4.6节要求。
  6.4.5启动冲击电流(浪涌电流)试验
  试验按以下步骤进行:
  &&按图3-1接好试验电路,并按图3-2接好相应仪表;
  &&启动被测变换模块,调节输入电压为额定值,直流输出电压为出厂整定值,负载电流为额定值,关闭被测变换模块;
  &&启动被测变换模块时用存储示波器配合电流取样装置分别测量输入冲击电流峰值与稳定工作后的输入电流峰值;
  &&对被测变换模块反复进行4次启动,相临两次间隔2min,启动冲击电流最大值应符合5.4.7节要求。
  注:由于EMI电路所产生的us级冲击电流不考虑。
  6.4.6软启动时间试验
  试验按以下步骤进行:
  &&按图3-1接好试验电路,并按图3-2接好相应仪表;
  &&启动被测变换模块,调节输入电压为额定值、直流输出电压为出厂整定值、负载电流为额定值,关闭被测变换模块;
  &&启动被测变换模块时用数字示波器适当量程观察从输出电压爬升的启始时间到直流输出电压爬升至稳定输出过程,同时用时间记录装置记录该过程所用时间,结果应符合5.4.8节要求。
  6.4.7杂音电压试验
  试验按以下步骤进行:
  &&按图5接好试验电路,按测试内容要求在被测变换模块直流输出端分别连接以下仪表:连接杂音计,测试电话衡重杂音电压;连接20MHz示波器,测试峰一峰值杂音电压;
  &&启动被测变换模块,调节输入电压为额定值,直流输出电压为出厂整定值,负载电流为额定值;
  &&用杂音计中电话衡重加权测量模式,选择600Q或755输入阻抗,并选择适当量程,读取并记录杂音计的最大电压测量读数,即为被测变换模块输出端电话衡重杂音电压值,应符合5.4.9.1节的要求;
  &&用20MHz示波器选择适当量程,示波器扫描速度应低于0.5s,读取并记录20MHz示波器所显示的最大峰一峰值幅度,即为被测变换模块输出端的峰一峰杂音电压值,应符合5.4.9.2节的要求。
  6.4.8并机工作(均分负载)性能试验
  试验按以下步骤进行:
  &&按图6接好试验电路(被测变换模块数量:n妻3台),当被测变换模块的均分负载性能受控于监控单元单时,被测变换模块应经接口电路与监控单元相连接;
  &&调节被测变换模块输入电压为额定值;
  &&逐台开启n台被测变换模块,调节直流输出电压为出厂整定值;
  &&调节可调负载,使总负载电流为50%额定值,记录各台被测变换模块的电流值;
  &&调节可调负载,使总负载电流为100%额定值,记录各台被测变换模块的电流值;
  &&根据测试记录数据计算各台被测变换模块在不同输出电压及电流情况下,并机工作的均分负载不平衡度,计算方法见公式(5),计算结果应符合5.4.10节要求。
  6.5控制器效率试验
  控制器效率试验按以下步骤进行:
  &&按图3-1接好试验电路,并按图3-2接好相应仪表;
  &&调节输入电压到额定值,输出电压为变换模块输出整定电压值;
  &&分别调节负载电流到50%和100%额定值,根据直流输出电压、电流的乘积计算出被测控制器的直流输出功率,根据直流输入电压、电流的乘积计算出被测控制器的直流输入功率,按式(6)计算出效率,应符合5.5表1的要求。
  6.6最大功率点跟踪功能
  试验按以下步骤进行:
  &&如图7-1所示连接电路;
  &&太阳能方阵直接连接阻性负载,调节负载使之电压变为控制器额定输出电压的N倍,N=太阳能方阵的电压/68;
  &&如图7-2所示连接电路;
  &&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与上述同样的太阳能方阵,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负载的电阻值为上述负载的1/N时,再次测量负载侧直流输出电压与直流输出电流,计算可得负载功率Po;
  &&试验结果应符合5.6节的要求。
  6.7休眠功能试验
  试验按以下步骤进行:
  &&按图3-1接好试验电路,并按图3-2接好相应仪表;
  &&当带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变换模块的控制器正常工作时,调解负载电流,减小负载电流到小于关闭另一个变换模块的电流值时,检查控制器能否关闭一个变换模块;继续调节负载电流,减小负载电流到小于关闭下一个变换模块的电流值时检查控制器能否关闭下一个变换模块;
  &&当带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变换模块的控制器正常工作时,调节负载电流,增加负载电流到高于开启另一个变换模块的设定值时,检查控制器能否开启一个变换模块;继续调节负载电流,增加负载电流到高于开启下一个变换模块的设定值时检查控制器能否开启下一个变换模块;
  &&定期检查具有休眠功能的控制器是否关闭工作时间已超过设定值的变换模块,开启休眠中的变换模块,使之进入工作状态;
  &&试验结果应符合本标准5.7节的规定。
  6.8空载损耗试验
  试验按以下步骤进行:
  &&按图8接好试验电路;
  &&断开控制器(PV)输入和负载输出,直流稳压可调电源接在控制器的蓄电池端子上;
  &&通过测量输入电压与输入电流的乘积计算可得空载输入功率;
  &&控制器的空载输入功率应符合5.8节的要求。
  6.9蓄电池管理功能检查
  6.9.,将温度传感器放入恒温箱中,控制器的电压工作点随温度的变化而有所改变,其记录曲线斜率应符合5.9节的a)规定。
  6.9.2通过操作监控单元方式和实际对蓄电池组充放电试验方法检查系统的蓄电池管理功能应符合5.9节的b),c),d),e)的要求。
  6.10直流配电单元电压降试验
  从直流配电单元的蓄电池端子到直流配电单元的负载端子之间通过额定电流时,测量其蓄电池端子至负载端子之间的电压降,应符合5.10节的要求;若环境温度不是20℃,直流配电单元电压降应按下列公式(7)计算:
  6.11直流配电单元的接口要求检查
  检查直流配电单元的接口,结果应符合5.11节的要求。
  6.12监控功能试验
  试验按以下步骤进行:
  &&在遥控浮充/充工作接口上分别送入相应信号时,应能进行工作状态转换;在遥控太阳电池方阵投入撇出工作接口上分别送入相应信号时,应能进行工作状态转换;
  &&根据通信协议的功能按YD/T 5中11.1条检查接口;
  &&结果应符合5.11节的要求。
  6.13显示功能试验
  检查控制器能否显示5.13节要求的相关参数量。
  6.14保护功能试验
  6.14.1输入过、欠电压保护
  试验按以下步骤进行:
  &&按图3-1接好试验电路,并按图3-2接好相应仪表;
  &&将可调阻性负载调到额定值,将直流稳压可调电源的电压调至过压保护点以上,控制器应能自动告警并保护,电压下降到设定值后,应自动或人工恢复工作;
  &&将可调阻性负载调到额定值,将直流稳压可调电源的电压调至欠压限功率点以下,控制器应降容工作,将直流稳压可调电源的电压调至关控制器机保护点以下,应自动保护并告警;将电压回调到恢复点,控制器应能自动恢复工作。
  6.14.2输出过、欠电压保护
  试验按以下步骤进行:
  &&按图3-1接好试验电路,并按图3-2接好相应仪表;
  &&由直流稳压可调电源代替电池,将可调阻性负载调到额定值,将直流稳压可调电源的电压调至过压保护点以上,控制器应自动告警并保护,电压下降到设定值后,应能人工恢复工作;
  &&将可调阻性负载调到额定值,将直流稳压可调电源的电压调至欠压保护点以下,控制器应告警;
  将电压回调到恢复点,控制器应能自动恢复正常。
  6.14.3输出电流限制或输出功率限制保护试验
  试验按以下步骤进行:
  &&按图3-1接好试验电路,并按图3-2接好相应仪表;
  &&启动被测控制器,调节输入电压为额定值,直流输出电压值为出厂整定值,负载电流50%额定值;
  &&调节负载电流至限流点或输出功率至恒功率值,检查控制器是否符合5.14.3节的要求;
  &&减小负载电流恢复至额定值范围内,检查控制器能否回复。结果应符合5.14.3节的要求。
  6.14.4输出过流与短路保护试验
  试验按以下步骤进行:
  &&按图3-1接好试验电路,并按图3-2接好相应仪表;
  &&接通直流稳压可调电源,启动系统,使控制器过流或短路;
  &&试验结果应符合5.14.4节的要求。
  6.14.5输入反接保护
  试验按以下步骤进行:
  &&按图3-1接好试验电路,并按图3-2接好相应仪表;
  &&分别反接负载、太阳能电池组件、蓄电池的极性;
  &&试验结果应符合5.14.5节的要求。
  6.14.6蓄电池组反向放电保护
  试验按以下步骤进行:
  &&按图9接好试验电路;
  &&调节可调电阻,检查A2有无电流流过,若A2电流读数为0,则控制器具有反向放电保护功能;
  &&试验结果应符合5.14.6节的要求。
  6.14.7熔断器保护
  试验按以下步骤进行:
  &&按图3-1接好试验电路,并按图3-2接好相应仪表;
  &&模拟熔断器故障;
  &&试验结果应符合5.14.7节的要求。
  6.14.8过温保护
  模拟环境温度超过系统设定值,检查控制器是否按5.14.8节的要求动作,应符合5.14.8节的要求。
  6.15告苦性能试验
  试验按以下步骤进行:
  &&按图3-1接好试验电路,并按图3-2接好相应仪表;
  &&接通直流稳压可调电源,启动系统,模拟故障或使控制器进入保护状态;
  &&试验结果应符合5.15节的要求。
  6.16电磁兼容性试验
  试验方法按YD/T 983-的要求进行,应符合5.16节的要求。
  6.17安全性能试验
  6.17.1绝缘电阻试验
  用绝缘电阻测试仪直流500V的测试电压,对被测控制器各独立电路与地之间、无电气联系的各电路之间进行测试,测试结果应符合5.17.1节要求。
  6.17.2抗电强度试验
  试验按以下步骤进行:
  &&用耐压测试仪对被测控制器进行抗电强度试验;
  &&被测控制器应进行完绝缘电阻试验并符合要求后才能进行抗电强度的试验;
  &&试验电压:对于输入电压小于等于100V的控制器,输出电路、输入电路对地试验电压为有效值为500V,50Hz的交流电压或等效其峰值的710V直流电压;对于输入电压大于100V的控制器,各独立电路与地之间、无电气联系的各电路之间应能承受频率为50Hz、电压幅值为表2绝缘试验的试验等级耐压或采用试验电压为表2绝缘试验的试验等级交流耐压有效值的1.4倍直流电压;
  &&试验持续时间:试验电压从小于一半最高幅值处逐步升高,达到规定电压值时持续1
  &&试验结果应符合5.17.2节要求。
  6.17.3保护接地试验
  试验按以下步骤进行:
  &&目视检查接地点、汇接导线等应符合5.17.3节的要求;
  &&被测系统应与输入电路、输出电路、监控设备及所有外部电路完全断开;
  &&使用数字微欧计、凯尔文电桥等微电阻测量仪器,按微电阻测量仪器测量接线方法(双线或四线),测量线主接线端接主保护接地端子;测量线另一端依次接前、后可活动的门(板)、及其门(板)的拉手、钮子、钥匙锁等外表面可能触及的金属部件;
  &&从微电阻测量仪器依次、直接读出主保护接地端子与各测量点之间的连接电阻值,应符合5.17.3节的要求。
  6.18防雷试验
  防雷试验按YD/T 944中的方法进行,结果应符合5.18节的要求。
  6.19音频噪声试验
  试验按以下步骤进行:
  &&测试现场的被测噪声即本底噪声不小于7dB;
  &&按图3-1接好试验电路,并按图3-2接好相应仪表,启动被测控制器,调节直流输入电压在5.2节的控制器输入电压范围内,调节负载电流为额定值;
  &&用声级计在距离被测设备正面1m、设备的1/2高度处进行测量,测量结果应符合5.19的要求。
  6.20可靠性试验
  可靠性试验按YD/T 731-008的5.4.9节进行。
  6.21环境试验
  6.21.1低温贮存试验
  试验方法按GB/T 8中&试验Ab&进行。被测控制器无包装、不通电、不含蓄电池。试验
  温度为(-40&3) ℃,试验持续时间为16h,试验后应符合表3中相关性能指标要求。
  6.21.2低温工作试验
  试验方法按GB/T 8中&试验Ad&进行。被测控制器无包装。试验温度为Ⅰ型(-15&2)℃,Ⅱ型(-30&2)℃,试验持续时间为2h,试验后应符合表3中相关性能指标要求。
  6.21.3高温贮存试验
  试验方法按GB/T 中&试验Bb&进行。被测控制器无包装不含电池、不通电。试验温度为 (70&2)℃,连续试验时间为16h。试验后应符合表3中相关性能指标要求。
  6.21.4高温工作试验
  试验方法按GB/T 8中&试验Bd&进行。被测控制器无包装。试验温度为Ⅰ型(45&2)℃,Ⅱ型(55&2)℃,试验持续时间为2h,试验后应符合表3中相关性能指标要求。
  6.21.5恒定湿热试验
  试验方法按GB/T 中&试验Cb&的要求进行。被测控制器无包装。试验温度为(40&2℃),相对湿度(93&3)%,试验持续时间为2h,试验后应符合表3中相关性能指标要求。
  6.21.6振动试验(正弦)
  被测控制器在不带包装的条件下按GB/T F。的要求与方法进行试验,频率为10Hz-55Hz,振幅为0.35mm,周期时间为每根轴线方向30min。试验后应符合表3中相关性能指标要求。
  7检验规则
  7.1检验分类
  产品检验分为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出厂检验分100%检验和抽检两种,可根据情况任选一种,检验合格后填写检验记录并发给合格证方能出厂。
  7.2出厂检验
  7.2.1 100%检验
  每台控制器出厂时均进行老化后的出厂检验。有一项性能指标不符合要求,即为不合格,应返修复试。复试再不合格,则不能发给合格证。
  100%检验的检验项目、要求及试验方法见表3。
  7.2.2抽样检验
  7.3型式检验
  型式检验按周期进行,一般1年进行一次,具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均需做型式检验:
  a)产品停产一个周期以上又恢复生产;
  b)转厂生产再试制定型;
  c)正式生产后,如结构、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变;
  d)产品投产前签定或质量监督机构提出。
  型式检验按GB/T 进行,采用判别水平II的一次抽样方案,产品质量以不合格数表示。产品的不合格类型分为B类和C类,产品不合格质量水平(RQL)见表4。
  8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8.1标志
  标志应符合YD/T .1规定。
  8.2包装
  包装应符合YD/T .2规定。
  8.3运输
  运输应符合YD/T .3规定。
  8.4贝亡存
  贮存应符合YD/T 的7.4规定。
将本文以PDF形式
我要分享:
我要收听:
中国新能源网官方微博 @ @
-所有分类-
-科技前沿-
-技术文献-
-专家视点-
-设备选型-
-应用实例-
-解决方案-
-技术参数-
-行业标准-
中国新能源网官方微博
客服邮箱:service@
&太阳能光伏:
&太阳能光热:
&生物质能:
&LED新光源:
&储能与电池:
&新能源汽车:
网络运营:杭州创搏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总部地址:杭州市文三路477号华星科技大厦六层
法律顾问:京衡律师集团事务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电动车控制器输出电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