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平这个离子方程式怎么配平,要求写出方程,有过程的(如题目要求),我列了方程,但是解不出来,求帮忙,谢谢~

这是个机器人猖狂的时代,请输一下验证码,证明咱是正常人~万能公式中,万能配平法   英文字母表示数,   质电守恒方程组。   某项为一解方程,   若有万能公式中,万能配平法  英文字母表示数,  质电守恒方程组。  某项为一_百度作业帮
万能公式中,万能配平法   英文字母表示数,   质电守恒方程组。   某项为一解方程,   若有万能公式中,万能配平法  英文字母表示数,  质电守恒方程组。  某项为一
万能公式中,万能配平法   英文字母表示数,   质电守恒方程组。   某项为一解方程,   若有万能公式中,万能配平法  英文字母表示数,  质电守恒方程组。  某项为一解方程,  若有分数去分母。其中质电守恒方程组如果是离子方程式怎么列方程组呢?
我彻底凌乱了化学式方程的书写,如何配平?每个步骤是什么来的?急用,多给点方法,最好配上习题和答案.下列问题补充还有初三上学期的所有化学式的配平整理一下答得好给加分_百度作业帮
化学式方程的书写,如何配平?每个步骤是什么来的?急用,多给点方法,最好配上习题和答案.下列问题补充还有初三上学期的所有化学式的配平整理一下答得好给加分
化学式方程的书写,如何配平?每个步骤是什么来的?急用,多给点方法,最好配上习题和答案.下列问题补充还有初三上学期的所有化学式的配平整理一下答得好给加分
(一)最小公倍数法这种方法适合常见的难度不大的化学方程式.例如,KClO3→KCl+O2↑在这个反应式中右边氧原子个数为2,左边是3,则最小公倍数为6,因此KClO3前系数应配2,O2前配3,式子变为:2KClO3→KCl+3O2↑,由于左边钾原子和氯原子数变为2个,则KCl前应配系数2,短线改为等号,标明条件即:2KClO3==2KCl+3O2↑[编辑本段](二)奇偶配平法这种方法适用于化学方程式两边某一元素多次出现,并且两边的该元素原子总数有一奇一偶,例如:C2H2+O2→CO2+H2O,此方程式配平从先出现次数最多的氧原子配起.O2内有2个氧原子,无论化学式前系数为几,氧原子总数应为偶数.故右边H2O的系数应配2(若推出其它的分子系数出现分数则可配4),由此推知C2H2前2,式子变为:2C2H2+O2→CO2+2H2O,由此可知CO2前系数应为4,最后配单质O2为5,把短线改为等号,写明条件即可:2C2H2+5O2==4CO2+2H2O[编辑本段](三)观察法配平有时方程式中会出现一种化学式比较复杂的物质,我们可通过这个复杂的分子去推其他化学式的系数,例如:Fe+H2O——Fe3O4+H2,Fe3O4化学式较复杂,显然,Fe3O4中Fe来源于单质Fe,O来自于H2O,则Fe前配3,H2O前配4,则式子为:3Fe+4H2O=Fe3O4+H2由此推出H2系数为4,写明条件,短线改为等号即可:3Fe+4H2O==Fe3O4+4H2【注】本词条的化学方程式中,未加粗体的为下脚标. 本实验中H2O必须是气态,所以H2不上标.(四)归一法:找到化学方程式中关键的化学式,定其化学式前计量数为1,然后根据关键化学式去配平其他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若出现计量数为分数,再将各计量数同乘以同一整数,化分数为整数,这种先定关键化学式计量数为1的配平方法,称为归一法. 做法:选择化学方程式中组成最复杂的化学式,设它的系数为1,再依次推断. 第一步:设NH3的系数为1 1NH3+O2——NO+H2O 第二步:反应中的N原子和H原子分别转移到NO和H2O中,由 第三步:由右端氧原子总数推O2系数[编辑本段](五)利用配平诗集配平这部分诗包括六首小诗,前五首向你介绍了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五种配平方法,第六首诗告诉你在实际配平过程中,如何灵活巧妙地运用这五种方法.如果你能记住并理解这六首小诗,那么你就可以自豪地说:“世界上没有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我不会配平……”歧化反应的简捷配平法三种价态先标记,两者相减第三系.若有约数需约简,悠然观察便配齐.说明:1、歧化反应又称自身氧化还原反应,在歧化反应中,同一种元素的一部分原子(或离子)被氧化,另一部分原子(或离子)被还原.如:KCIO3 → KCIO4+KCIS+KOH → K2S+K2SO3+H2O2、这首诗介绍的是歧化反应的一种简捷配平方法.用该方法配平,简捷准确,速度可谓神速!解释:1、三种价态先标记:意思是说歧化反应简捷配平法的第一部是首先标记清楚反应式中不同物质分子中发生歧化反应的元素的化合价.如:S0+KOH → K2S-2+K2S+4O3+H2O2、两者相减第三系:意思是说任意两个化合价的变化值(绝对值),即为第三者的系数.3、若有约数需约简:意思是说由第二步得到的三个系数若有公约数,则需要约分后再加到反应式中去.根据诗意的要求分析如下:在S和K2S中,S0 →S-2,化合价变化值为∣0-(-2)∣= 2,所以K2SO3前的系数为2.在S和K2SO3中,S0→S+4,化合价变化值为∣0-4∣= 4,所以K2S前的系数为4.在K2S和K2SO3中,S-2→S+4,化合价变化值为∣(-2)-4∣= 6,所以S前的系数为6.又因为2、4、6有公约数2,所以约简为1、2、3,将约简后的系数代入反应式得:3S+KOH → 2K2S+K2SO3+H2O4、悠然观察便配齐:意思是说将约简后的系数代入反应式后,悠然自在地观察一下就可以配平.观察可知:右边为6个K,所以KOH前应加6,加6后左边为6个H,所以H2O前应加3,于是得到配平后的化学反应方程式:3S+6KOH = 2K2S+K2SO3+3H2O说明:说时迟,那时快,只要将这种方法掌握后,在“实战”时,仅需几秒钟便可完成配平过程.所以说“神速”是不过分的.双水解反应简捷配平法谁弱选谁切记清,添加系数电荷等.反应式中常加水,质量守恒即配平.说明:双水解反应,是指由一种强酸弱碱盐与另一种强碱弱酸盐作用,由于相互促进,从而使水解反应进行到底的反应.如:AI2(SO4)3和Na2CO3反应.该法的特点是可以直接写系数,可在瞬间完成配平过程.解释:1、谁弱选谁切记清:“谁弱选谁”的意思是说,在两种盐中要选择弱碱对应的金属离子(如AI3+是弱碱AI(OH)3对应的金属阳离子;NH4+离子是特例)和弱酸对应的酸根阴离子(如CO32-是弱酸H2CO3对应的酸根阴离子)作为添加系数(配平)的对象.2、添加系数电何等:意思是说在选择出的对象前添加一定的系数,使弱碱对应的金属阳离子(或NH4+)的电荷数与弱酸对应的酸根阴离子的电荷数相等.3、反应式中常加水,质量守恒即配平:意思是说在两种盐的前面加上适当的系数后,为了使质量守恒,常在反应式中加上n•H2O.举例:写出AI2(SO4)3和Na2CO3两种溶液混合,发生水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根据诗意的要求分析如下:⑴、根据水解原理首先写出水解产物:AI2(SO4)3+Na2CO3 —— AI(OH)3↓+CO2↑+Na2SO4 ⑵、因为要“谁弱选谁”,所以应选AI3+和CO32-.⑶、添加系数电荷等,因为AI3+带3个正电荷,而在AI2(SO4)3中有2个AI3+,所以有6个正电荷;CO32-带2个负电荷,要使“电荷等”,则必须在CO32-前加系数3,于是得到:AI2(SO4)3+3Na2CO3 —— 2AI(OH)3↓+3CO2↑+3Na2SO4 ⑷、“反应式中常加水”.因为生成物中有6个H,所以应在反应物中加上“3H2O”.这样就得到了配平好了的双水解反应方程式:AI2(SO4)3+3Na2CO3+3H2O = 2AI(OH)3↓+3CO2↑+3Na2SO4 奇数配偶法出现最多寻奇数,再将奇数变为偶.观察配平道理简,二四不行再求六.说明:这首诗介绍了用奇数配偶法配平化学反应方程式的步骤.该法的优点是能适应于各种类型的化学反应方程式的配平,而且简捷、迅速,可直接加系数.对一些有机物(特别是碳氢化合物)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的配平显得特别有效.但该法不适合于反应物和生成物比较复杂的化学反应方程式的配平,在这种情况下,若用此法常常很麻烦.解释:1、出现最多寻奇数,再将奇数变为偶:这两句说的是奇数配偶法的第一步.“出现最多寻奇数”的意思是说在反应式中寻找在反应前后出现次数最多的元素,然后在此基础上寻找其中原子个数是奇数的一项;“再将奇数变为偶”的意思是说在找到的奇数前乘上一个偶数(一般是在分子前面加最小的偶数2).2、观察配平道理简,二四不行再求六:意思是说将奇数变为偶数以后即可观察配平,如果配不平,再依次试较大的偶数4,4若不行再用6,……例一:请配平反应式:Cu+HNO3(浓) —— Cu(NO3)2+NO2↑+H2O根据诗意的要求分析如下:在该反应式中,Cu在反应前后出现了2次,H出现了2次,N出现了3次,O出现了4次.显而易见,氧是反应前后出现次数最多的元素,而且生成物H2O中的个数为1,是奇数,故应在H2O的前面加系数2,使奇数变为偶数:Cu+HNO3(浓) —— Cu(NO3)2+NO2↑+2H2O在H2O的前面加上2后,右边有4个H,所以应在HNO3前面加上4,左边加4后有4个N,而右边有3个N,所以应在NO2前面加上2,于是得配平了的化学反应方程式:Cu+4HNO3(浓)= Cu(NO3)2+2NO2↑+2H2O例二:请配平反应式:C2H6 +O2 —— CO2 +H2O分析:观察得知氧是前后出现次数最多的元素,故在H2O前加系数2,观察后不平,然后换4,但还是不行,再换6.观察配平如下:2C2H6+7O2 = 4CO2+6H2O氧化还原反应交叉配平法升价降价各相加,价变总数约后叉.氧化还原未参与,配平不要忘记它.氧化还原分子内,从右着手莫惧怕.叉后前后出奇偶,奇变偶后再交叉.说明:这首诗介绍了用交叉配平法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步骤和应用该法时应注意的问题.对于较复杂的氧化还原反应,用该法配平则比较方便.解释:1、升价降价各相加:这句的意思是介绍了交叉配平法的第一步,即:首先表明升价元素和降价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将升降价数各自分别相加,这样就得出了升价元素化合价的价变总数和降价元素化合价的价变总数.举例:请用交叉配平法配平如下反应式:FeS2+O2 —— SO2+Fe2O3根据诗意的要求先表明升价元素和降价元素的化合价,于是得到:Fe+2S2-1+O20 —— S+4O2-2+Fe2+3O3-2根据诗意的要求再算出升价元素和降价元素的价变总数.Fe2+→Fe3+化合价升高数为1,S-1→S+4化合价升高数为5,又因为FeS2中有2个S,所以S的升价总数为5×2=10,故升价元素(Fe和S)的价变总数为1+10=11;O0→O-2化合价降低数为2,因O2含2个O,所以降价元素O的价变总数为2×2=4.于是得到下式:11 4FeS2 + O2 —— SO2 + Fe2O32、价变总数约后叉:意思是说得出的升价元素化合价的价变总数和降价元素化合价的价变总数后,若二者有公约数,则需约简后再交叉(如二者是6和9,则约简为2和3).言外之意,若二者为互质数,则直接交叉即可.在这个例子中,11和4是互质数,故可以直接交叉,于是得到下式:11 44FeS2 + 11O2 —— SO2 + Fe2O3左右观察配平可得到答案:4FeS2+11O2 = 8SO2+2Fe2O33、氧化还原未参与,配平不要忘记它:意思是说若有的反应物仅部分参加了氧化还原反应,一部分未参加氧化还原反应,那么应将交叉系数再加上没有参加氧化还原反应的物质的分子个数,这样才是该物质分子前的系数.举例:请用交叉配平法配平下列反应式:Mg+HNO3 —— Mg(NO3)2+NH4NO3+H2O根据诗意的要求分析如下:Mg的价变总数为2,N的价变总数为8,约简后为1和4,故Mg前系数是4已是无疑的,而HNO3前的系数似乎应该是1,但观察生成物中有9分子的HNO3没有参加反应,故HNO3前的系数不是1,而是1+9=10.于是可得到如下配平好了的反应方程式:4Mg+10HNO3 = 4Mg(NO3)2+NH4NO3+3H2O4、氧化还原分子内,从右着手莫惧怕:意思是说若是分子内氧化还原反应,则应该从生成物着手交叉配平.举例:请用交叉配平法配平下列反应式:NH4NO3 —— N2+O2+H2O根据诗意分析如下:一看便知这是一个典型的分子内氧化还原反应,所以应从生成物着手交叉.N0→N-3化合价降低数-3,是N0→N+5化合价升高数是5,故N的价变总数应是∣5 + (-3) ∣ = 2,O0→O-2化合价的价变总数为4,化简交叉后.观察配平得:2NH4NO3 = 2N2+O2+4H2O5、叉后前后出奇偶,奇变偶后再交叉:意思是说若交叉系数后某原子反应前后的个数出现了一奇一偶现象,则需将奇数(乘以2)变为偶数.举例:请用交叉配平法配平下列反应式:FeS+KMnO4+H2SO4 —— K2SO4+MnSO4+Fe2(SO4)3+H2O+S↓根据诗意的要求分析如下:Fe和S的化合价升高总数为3(奇数),Mn的化合价降低总数为5,所以交叉系数是3和5,但Fe2(SO4)3中有2个Fe(偶数),K2SO4中有2个K(偶数),故应将3和5分别乘以2,变为偶数6和10,即6和10就是实际应该交叉的系数.由此得出:10FeS+6KMnO4+24H2SO4 = 3K2SO4+6MnSO4+5Fe2(SO4)3+24H2O+10S↓说明:交叉配平法在解释的时候似乎“较复杂”,但实际配平过程中,仅仅靠大脑瞬间的思维就完成了,所以只要把这首诗真正理解了,那么在实际配平中就会达到瞬间完成的效果.万能配平法英文字母表示数,质电守恒方程组.某项为一解方程,若有分数去分母.说明:这首诗介绍的是万能配平法的步骤.该方法的优点是:该法名副其实——万能!用它可以配平任何化学反应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如果你把这种方法熟练掌握了,那么你就可以自豪地说:“世界上没有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我不会配平.”;该法的弱点是:对于反应物和生成物比较多的化学方程式,用该法则配平速度受到影响.但也不是绝对的,因为其速度的快慢决定于你解多元一次方程组的能力,如果解方程组的技巧掌握的较好,那么用万能配平法配平化学方程式的速度也就很理想了.解释:1、英文字母表示数:“数”指需要配平的分子系数.这句的意思是说万能配平法的第一步是用英文字母表示各分子式前的系数.举例:请用万能配平法配平下列反应式:Cu+HNO3(浓) —— Cu(NO3)2+NO2↑+H2O根据诗意的要求用英文字母表示各分子前的系数,于是得到如下反应方程式:A•Cu+B•HNO3(浓) —— C•Cu(NO3)2+D•NO2↑+E•H2O……①2、质电守恒方程组:该法的第二步是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和电荷守恒定律列多元一次方程组(若不是离子方程式,则仅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即可).根据诗意的要求列出下列方程组:A = CB = 2EB = 2C + D3B = 6C + 2D + E3、某项为一解方程:意思是说该法的第三步是令方程组中某个未知数为“1”,然后解方程组.根据诗意的要求,我们令B = 1,代入方程组得下列方程组:A = C1 = 2E1 = 2C + D3 = 6C + 2D + E解之得:A=1/4,C=1/4,D=1/2,E=1/2将A、B、C、D、E的数值代入反应方程式①得:1/4Cu+HNO3(浓) —— 1/4Cu(NO3)2+1/2NO2↑+1/2H2O……②说明:在实际配平过程中,到底该令那一项为“1”,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解方程组简便为准.一般是令分子式比较复杂的一项的系数为“1”.4、若有分数去分母:意思是说该法的第四步是将第三部解方程组得到的方程组的解代入化学反应方程式中,若有的系数是分数,则要在化学反应方程式两边同乘以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从而各分母被去掉,使分数变为整数.根据诗意的要求将方程②两边同乘以4得:Cu+4HNO3(浓) = Cu(NO3)2+2NO2↑+2H2O配平决策歌迅速观察定类型,歧化水解首先用.能否奇偶再交叉,四法技穷有万能.说明:这首诗阐述了在实际配平时如何正确运用笔者介绍的这五种配平方法.解释:1、迅速观察定类型:意思是说在看到试题后,第一步是首先观察一下是属于哪一类型的反应式.2、歧化水解首先用:意思是说若是岐化反应则首先用《歧化反应简捷配平法》,若是双水解反应则首先用《双水解反应简捷配平法》.3、能否奇偶再交叉:意思是说既不是歧化反应,也不是双水解反应,那么再看一下反应物和生成物多少,若少则用《奇数配偶法》,若较多则用《交叉配平法》.4、四法技穷有万能:意思是说若遇到万一的情况,即用前四种方法都解决不了,则拿出最后的绝招——《万能配平法》.为了便于同学们掌握上述五种配平法,现提供如下几个练习题:⑴、将FeCI3和Na2S两种溶液混合会产生什么现象?写出反应方程式,并配平.提示:用《双水解简捷配平法》.⑵、配平下列反应式:KCIO3 —— KCIO4+KCIC2H2+O2 —— CO2+H2OZn+HNO3 —— Zn(NO3)2+NH4NO3+H2OH2S+HNO3 —— S+NO+H2O提示:各种方法都用一下,并比较对于某个具体的反应式用哪种方法较简便.(六)设‘N’配平设反应式中包含元素最多的物质的个数为N,再一个个推导,即可配平.例如:配平方程式KCIO3 —— KCIO4+KCI设KCIO4系数为N ,则KCIO3之系数为4N/3,KCl系数为N/3.最后左右乘3,配出(4N)KClO3--------(3N)KClO4+(N)KCl→4KClO3----------3KClO4+KCl化合反应 1、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 点燃 2MgO 2、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 点燃 Fe3O4 3、铝在空气中燃烧:4Al + 3O2 点燃 2Al2O3 4、氢气在空气中燃烧:2H2 + O2 点燃 2H2O 5、红磷在空气中燃烧:4P + 5O2 点燃 2P2O5 6、硫粉在空气中燃烧: S + O2 点燃 SO2 7、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2 点燃 CO2 8、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 + O2 点燃 2CO9、二氧化碳通过灼热碳层: C + CO2 高温 2CO 10、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 + O2 点燃 2CO2 11、二氧化碳和水反应(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CO2 + H2O === H2CO3 12、生石灰溶于水:CaO + H2O === Ca(OH)2 13、无水硫酸铜作干燥剂:CuSO4 + 5H2O ==== CuSO4&#O 14、钠在氯气中燃烧:2Na + Cl2点燃 2NaCl 分解反应 15、实验室用双氧水制氧气:2H2O2 MnO2 2H2O+ O2↑ 16、加热高锰酸钾:2KMnO4 加热 K2MnO4 + MnO2 + O2↑ 17、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2H2O 通电 2H2↑+ O2 ↑ 18、碳酸不稳定而分H2CO3 === H2O + CO2↑ 19、高温煅烧石灰石(二氧化碳工业制法):CaCO3 高温 CaO + CO2↑ 置换反应 20、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 + CuSO4 == FeSO4 + Cu 21、锌和稀硫酸反应(实验室制氢气):Zn + H2SO4 == ZnSO4 + H2↑ 22、镁和稀盐酸反应:Mg+ 2HCl === MgCl2 + H2↑ 23、氢气还原氧化铜:H2 + CuO 加热 Cu + H2O 24、木炭还原氧化铜:C+ 2CuO 高温 2Cu + CO2↑ 25、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 + 2O2 点燃 CO2 + 2H2O 26、水蒸气通过灼热碳层:H2O + C 高温 H2 + CO 27、焦炭还原氧化铁:3C+ 2Fe2O3 高温 4Fe + 3CO2↑ 其他 28、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2NaOH + CuSO4 == Cu(OH)2↓ + Na2SO4 29、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 + 2O2 点燃 CO2 + 2H2O 30、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2H5OH + 3O2 点燃 2CO2 + 3H2O 31、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CO+ CuO 加热 Cu + CO2 32、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3CO+ Fe2O3 高温 2Fe + 3CO2 33、二氧化碳通过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Ca(OH)2 + CO2 ==== CaCO3 ↓+ H2O 34、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除去二氧化碳):2NaOH + CO2 ==== Na2CO3 + H2O 35、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36、碳酸钠与浓盐酸反应(泡沫灭火器的原理):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一. 物质与氧气的反应: (1)单质与氧气的反应: 1. 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 点燃 2MgO 2. 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 点燃 Fe3O4 3. 铜在空气中受热:2Cu + O2 加热 2CuO 4. 铝在空气中燃烧:4Al + 3O2 点燃 2Al2O3 5. 氢气中空气中燃烧:2H2 + O2 点燃 2H2O 6.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4P + 5O2 点燃 2P2O5 7. 硫粉在空气中燃烧: S + O2 点燃 SO2 8. 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2 点燃 CO2 9. 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 + O2 点燃 2CO (2)化合物与氧气的反应: 10. 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 + O2 点燃 2CO2 11. 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 + 2O2 点燃 CO2 + 2H2O 12. 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2H5OH + 3O2 点燃 2CO2 + 3H2O 二.几个分解反应: 13. 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2H2O 通电 2H2↑+ O2 ↑ 14. 加热碱式碳酸铜:Cu2(OH)2CO3 加热 2CuO + H2O + CO2↑ 15. 加热氯酸钾(有少量的二氧化锰):2KClO3 ==== 2KCl + 3O2 ↑ 16. 加热高锰酸钾:2KMnO4 加热 K2MnO4 + MnO2 + O2↑ 17. 碳酸不稳定而分H2CO3 === H2O + CO2↑ 18. 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3 高温 CaO + CO2↑ 三.几个氧化还原反应: 19. 氢气还原氧化铜:H2 + CuO 加热 Cu + H2O 20. 木炭还原氧化铜:C+ 2CuO 高温 2Cu + CO2↑ 21. 焦炭还原氧化铁:3C+ 2Fe2O3 高温 4Fe + 3CO2↑ 22. 焦炭还原四氧化三铁:2C+ Fe3O4 高温 3Fe + 2CO2↑ 23.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CO+ CuO 加热 Cu + CO2 24.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3CO+ Fe2O3 高温 2Fe + 3CO2 25. 一氧化碳还原四氧化三铁:4CO+ Fe3O4 高温 3Fe + 4CO2 四.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相互关系 (1)金属单质 + 酸 -------- 盐 + 氢气 (置换反应) 26. 锌和稀硫酸Zn + H2SO4 = ZnSO4 + H2↑ 27. 铁和稀硫酸Fe + H2SO4 = FeSO4 + H2↑ 28. 镁和稀硫酸Mg + H2SO4 = MgSO4 + H2↑ 29. 铝和稀硫酸2Al +3H2SO4 = Al2(SO4)3 +3H2↑ 30. 锌和稀盐酸Zn + 2HCl === ZnCl2 + H2↑ 31. 铁和稀盐酸Fe + 2HCl === FeCl2 + H2↑ 32. 镁和稀盐酸Mg+ 2HCl === MgCl2 + H2↑ 33. 铝和稀盐酸2Al + 6HCl == 2AlCl3 + 3H2↑ (2)金属单质 + 盐(溶液) ------- 另一种金属 + 另一种盐 34. 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 + CuSO4 === FeSO4 + Cu 35. 锌和硫酸铜溶液反应:Zn + CuSO4 === ZnSO4 + Cu 36. 铜和硝酸汞溶液反应:Cu + Hg(NO3)2 === Cu(NO3)2 + Hg (3)碱性氧化物 +酸 -------- 盐 + 水 37. 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 38. 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Fe2O3 + 3H2SO4 === Fe2(SO4)3 + 3H2O 39. 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CuO + 2HCl ==== CuCl2 + H2O 40. 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CuO + H2SO4 ==== CuSO4 + H2O 41考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热化学方程式,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
专题:离子反应专题,电化学专题
分析:(1)碳酸根离子水解显碱性,以第一步为主;(2)锌保护海底钢铁设施,Zn失去电子为负极;(3)含20.0g&NaOH,n=20.0g40g/mol=0.5mol,放出28.7kJ的热量,则生成1molH2O放出28.7kJ×2=57.4kJ的热量;(4)铵根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一水合氨,促进氢氧化镁的电离和溶解;(5)负极上甲醇失去电子;(6)精炼铜,粗铜为阳极,纯铜为阴极,电解质溶液含铜离子.
解:(1)碳酸钠为强碱弱酸盐,碳酸根离子水解而使其溶液呈碱性,水解方程式为CO32-+H2O?HCO3-+OH-,故答案为:CO32-+H2O?HCO3-+OH-;(2)锌、铁和海水构成原电池,锌易失电子而作负极,铁作正极,负极上锌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Zn-2e-=Zn2+,故答案为:Zn-2e-=Zn2+;(3)20g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是0.5mol,0.5mol完全中和生成0.5mol水放出28.7kJ的热量,则生成1mol水放出57.4kJ的能量,所以该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aOH(aq)+HCl(aq)=NaCl(aq)+H2O(l)△H=-57.4kJ/mol,故答案为:NaOH(aq)+HCl(aq)=NaCl(aq)+H2O(l)△H=-57.4kJ/mol;(4)铵根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一水合氨,促进氢氧化镁的电离,发生的离子反应为Mg(OH)2+2NH4+═Mg2++2NH3?H2O,故答案为:Mg(OH)2+2NH4+═Mg2++2NH3?H2O;(5)燃料电池中,负极上甲醇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CH3OH-6e-+8OH-=CO32-+6H2O,故答案为:CH3OH-6e-+8OH-=CO32-+6H2O;(6)精炼铜,粗铜为阳极,纯铜为阴极,电解质溶液含铜离子,阳极发生Cu-2e-=Cu2+,阴极发生Cu2++2e-=Cu,理论上电解质浓度不变,故答案为:粗铜;不变.
点评:本题考查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为高频考点,把握发生的反应及离子反应的书写方法为解答的关键,侧重水解、原电池、电解、中和等反应的考查,综合性较强,题目难度不大.
请选择年级高一高二高三请输入相应的习题集名称(选填):
科目:高中化学
运用化学反应原理研究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反应有重要意义.(1)硫酸生产中,SO2催化氧化生成SO3:2SO2(g)+O2(g)?2SO3(g),混合体系中SO3的百分含量和温度的关系如图1所示(曲线上任何一点都表示平衡状态).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①2SO2(g)+O2(g)?2SO3(g)的△H0(填“>”、“<”).若在恒温、恒压条件下向上述平衡体系中通入氦气,平衡移动(填“向左”“向右”或“不移动”).②若温度为T1时,反应进行到状态D时,V正V逆(填“>”“<”或“=”)(2)氮是地球上含量丰富的一种元素,氮及其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中有重要作用.①图2是一定的温度和压强下N2和H2反应生成1mol NH3过程中能量变化示意图,请写出工业合成氨的热化学方程式:(△H用含字母Q1、Q2的代数式表示).②在AlCl3溶液中滴加氨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海水中含有大量的元素,常量元素如氯、微量元素如碘在海水中均以化合态存在.在25℃下,向0.1mol?L-1的NaCl溶液中逐滴加入适量的0.1mol?L-1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向反应后的浊液中,继续加入0.1mol?L-1的NaI溶液,看到的现象是,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已知25℃时Ksp[AgCl]=1.0×10-10mol2?L-2,Ksp[AgI]=1.5×10-16mol2?L-2)
科目:高中化学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代表杂质),请写出相应的实验方法或试剂名称及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NaCl溶液(Na2CO3)试剂,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HCO3溶液(Na2CO3)试剂,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Na2CO3固体(NaHCO3)实验方法,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铁粉(铝粉)试剂,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科目:高中化学
某教科书对“铝热反应”实验的现象有这样的描述:“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并发出耀眼的光芒”,“纸漏斗的下部被烧穿,有熔融物落入沙中”.已知:Al、Fe的熔点、沸点数据如下:物质AlFe熔点(℃)6601535沸点(℃)24672750(1)某同学猜测,铝热反应所得到的熔融物是铁铝合金.理由是:该反应放热能使铁熔化,而铝的熔点比铁低,所以铁和铝能形成合金.你认为他的解释是否合理?(填“合理”或“不合理”).(2)根据已有知识找出一种验证产物中有Fe的最简单方法:(3)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证明上述所得的熔融物中含有金属铝.请填写下列表格:所用试剂实验操作及现象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科目:高中化学
某反应物和生成物是AsH3、H2SO4、KBrO3、K2SO4、H3AsO4、H2O和一种未知物X.(1)已知KBrO3在反应中得到电子,该反应中的还原剂是;(2)已知0.2mol的KBrO3在反应中得到1mol的电子生成X,则X的化学式是;(3)写出该反应配平的化学方程式并用单线桥法表示其电子转移方向和总数:.
科目:高中化学
称取苯酚试样1.000g加NaOH溶液溶解后,用水稀释至250.0mL.移取25.00mL该溶液于锥形瓶中,加溴液25.00mL(其中只含0.2505g&KBrO3及过量KBr)及盐酸,使苯酚溴化为三溴苯酚,再加入过量KI溶液,使未反应的Br2还原并析出I2,然后用0.2000mol?L-1的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I2(I2+2Na2S2O3═Na2S4O6+2NaI),用去15.00mL.(KBrO3的相对质量为167,苯酚C6H5OH的相对质量为94)(1)写出溴液与盐酸反应产生溴的化学反应方程式.(2)写出Br2与KI反应的离子方程式.(3)计算试样中苯酚的含量(质量百分数).
科目:高中化学
选取萃取剂将碘水中的碘萃取出来,下列物质不能作为萃取剂是(  )
A、CCl4B、酒精C、直馏汽油D、苯
科目:高中化学
为了使氯乙烷的水解反应进行比较完全,水解时需加入(  )
A、NaClB、NaHSO4C、NaOHD、乙醇
科目:高中化学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常温下,将pH=3的醋酸溶液稀释到原体积的10倍后,溶液的pH=4B、相同温度下,将足量氯化银固体分别放入相同体积的①蒸馏水.②0.1mol/L盐酸.③0.1mol/L氯化镁溶液.④0.1mol/L硝酸银溶液中,Ag+浓度:①>④=②>③C、已知一定温度下,醋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电离度为α,Ka=2[c(1-α)],若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则电离平衡CH3COOH?CH3COO-+H+向左移动,α减小,Ka减小D、I2在乙醇中溶解度很大,但从碘水中提取单质碘时,不能用无水乙醇代替CCl4}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离子方程式怎么配平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