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每年旧手机有多少亿部,京东回收旧手机率不到2

中国每年产生废弃手机约2亿部 回收率不到1%(图)【】【字体:
】【】稿件来源: 中国新闻网发布时间: 11:07:41
北京一个废旧手机收购网点。宋吉河/中新社
“从高中时使用的第一部手机到现在,我淘汰闲置的手机已有近10部了。”最近,面对从家里整理出的一抽屉旧手机,北京的王先生连称没想到。
王先生的感叹不是个案,据某互联网公司去年发布的《旧手机回收价值调研报告》显示,到2014年,国内的手机用户中,约50%换机时间为18个月,20%的用户1年之内必须换手机,换机时间在两年以上的用户比例已降至30%。而根据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的统计,截至今年2月底,我国移动电话总数达到12.9亿户。考虑到部分用户“双机双待”甚至“多机多待”,因此目前使用中的手机数量将远大于上述数字。
手机用户多,换机速度快,大量废旧手机的出现成为了必然。来自工业与信息化部的数据显示,现在中国每年产生的废弃手机大约有2亿部。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废旧手机的回收率却不到1%。我国的手机回收有什么渠道?在回收中有哪些问题?最近,记者进行了走访。
中国式手机“逆流”
一部手机,从原材料状态到到达用户手中,会经历物流的全过程。与之相对,手机的回收则是一种逆向物流,即离开用户回到生产者手中甚至再次被分解成原材料。许多发达国家规定,手机生产者要对包括废弃处理在内的手机全生命周期负责,因此手机的“逆流”已形成了明确的制度,主要包括生产商回收、委托运营商回收和第三方回收三种形式。但目前在我国,由于没有类似的规定,手机回收更多是个人和创业公司的行为,这就形成了独特的“中国式手机逆向物流”。
多年以来,个体商贩都是手机回收的主力军。9月22日下午,记者走访了中关村的三个电子商城。在各个商城的店铺中并没有类似“手机回收”的标识,但只要跟揽客的商贩提到想出售二手手机,他们均会表示自己就可以回收。在这里,手机回收是一种“公开的地下生意”;记者一旦表明身份想进行采访,所有商贩都立即对此避而不谈。
相比于“个体户”,网络回收平台是近年来新兴的手机回收渠道。登陆回收网站,根据提示选定手机各方面的情况,系统会自动生成估价,随后用户可以根据情况选择上门回收、邮寄回收或是直接将废旧手机送到平台线下实体店进行回收。某回收平台在北京的门店负责人赵立业告诉记者,到今年9月为止,公司在北京已有12家门店,一间店一个月最多能回收到近700台手机。
今年二季度,我国智能手机的销量首次出现了下滑,随着国内新手机销售市场的逐渐饱和,各手机生产商也开始关注回收市场。今年,苹果、三星、魅族、华为以及360都相继推出了手机回收计划,但目前看来,手机回收还未能成为上述公司的业务重点。而在通信运营商方面,记者分别致电了北京的移动客服和天津的联通客服,工作人员均表示目前公司还没有开展废旧手机回收业务。
“逆流”环节处处受阻
与正向物流一样,逆向物流也需要每个环节畅通才能顺利完成。记者在采访时发现,目前我国手机的“逆流”在多个环节上都有不小的阻碍。
“手机淘汰了就放着,或者给我爸妈用,以前都没想过送去回收。”9月24日中午,记者在一家快餐店见到了通过网络平台预约上门回收的王先生。在询问过身边的同事、朋友后,记者发现王先生的做法很具代表性,“转给家里老人用”和“放在家里”是目前大多数人对旧手机的处理方法。赵立业告诉记者,很多客户是在逛街时看到了门店的宣传,才知道手机可以被回收。手机使用者没有回收的意识,这在源头上就制约了手机回收的发展。
当废旧手机突破层层阻碍终于“逆流”到回收方手中时,又将在拆解环节遇到问题。某网上回收平台市场部副总裁谢尹晟告诉记者,目前我国环保拆解行业在技术方面已经有很好的发展,但高成本导致手机拆解难以形成气候。谢尹晟举了一个例子:以5元的价格回收一部手机,拆解后提炼出的稀有金属大概只值2元,而且拆解本身还有不低的成本,“没有利益驱动,自然没人愿意做”。
多管齐下方能打通“逆流”链
每年2亿部的废旧手机和1%回收率,这显示出了我国手机回收产业巨大的潜力。但要击破手机逆向物流链上的各个难点,必须尽快培育大众回收意识,形成行业标准,并且加强对手机回收行业的政策扶持。
在很多国家,民众无偿甚至“倒贴钱”将废旧手机交给回收公司处理是很平常的事。但在我国,由于环保意识还不够普及,即使是有偿回收也常常不能顺利进行。赵立业用iPhone4举例说,经过多次更新换代,目前iPhone4的回收价不到500元,相较于初上市时5000多元的售价,客户就觉得不能接受。但同时,赵立业也越来越感受到越来越多普通人开始有了环保观念,他说曾经有客户一次性拿了数十部手机来回收,最低回收价才2元钱,这样的客户选择将手机回收,更多的就只是出于环保的考虑了。
对于回收行业缺乏标准的问题,谢尹晟认为这需要在市场中自发地形成:“多年以来手机回收市场都十分混乱,要扭转这一趋势,只能通过各种回收途径充分竞争,最后产生一个最优的行业回收标准。”他同时也呼吁加强对回收行业的政策支持,“这种支持不仅是财政上的补贴,还应该体现为对电子垃圾回收的宣传和重视,为行业的发展营造出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和空间”。
在国外,手机如何回收
德国的废旧手机回收由运营商主导。移动通信公司T-Mobile在手机专卖店内设立柜台,用户只需将旧手机、电池和充电器放进已填写好地址和支付了邮费的信封里,投入专用信箱即可。这种回收废旧手机的方式每回收一只废旧手机的同时,T-Mobile公司还会向德国环境保护组织捐献5欧元。此外,与T-Mobile签订新的手机合同或延长手机合同的用户,其旧手机可以根据型号折5~195欧元。
英国回收废旧手机有三个途径:(1) 设立收集点:手机回收公司与英国和欧洲的主要移动电话运营商签订协议,在这些公司的营业处为客户设立了1万多个废旧手机收集点,供客户投放淘汰的手机;(2)各移动电话销售公司的营业点免费向客户提供已付邮资的信封,客户可将淘汰的废旧手机免费投寄到手机回收利用中心;(3)开展社区废旧手机回收计划,目前已有600多个慈善机构和社区团体参与,帮助收集废旧手机。
在英国,70%的回收手机会被翻新,以相当于新手机一半左右的价格再次销售。剩余30%无法翻新的废旧手机会被拆解,最大化地利用其中的材料。
在日本,贵金属十分缺乏,但消费量又很大,因此含有10多种稀有金属的手机成为了日本最好的“都市稀有金属矿”之一。按1万部手机重约1吨算,500万部手机拆解后可以获得金140公斤,银1000公斤,铜5万公斤,因此日本非常重视包括手机在内的电子垃圾的回收。
日本的废旧手机回收主要是通过运营商的营业网点和手机专营商店进行,这些网点和手机专营商店里设有回收点,工作人员会当着顾客的面销毁废旧手机中的个人信息,然后将手机放入回收箱中。此外,为了确保更多的废旧手机得以回收,日本还要求出售手机的商家必须向顾客宣传手机中各种稀有金属的含量,以及回收手机时保证个人资料不流失的对策。本报记者 罗筱晓(责任编辑:李文)
查看更多评论&
·····
········有关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旧手机有多少亿部,回收率不到2_百度知道
有关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旧手机有多少亿部,回收率不到2
提问者采纳
如果按照这个数据有关数据显示。现在是2015年十月份了.5亿这样的数据了吧,现在也因该在3.25亿部手机同时也有将近4亿部手机被淘汰,我国2014年销售4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回收率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中国每年产生废弃手机约2亿部&回收率不到1%(图)
&&&&来源:&&&&
&&&&&&字号
  在国外,手机如何回收
  德国:
  德国的废旧手机回收由运营商主导。移动通信公司T-Mobile在手机专卖店内设立柜台,用户只需将旧手机、电池和充电器放进已填写好地址和支付了邮费的信封里,投入专用信箱即可。这种回收废旧手机的方式每回收一只废旧手机的同时,T-Mobile公司还会向德国环境保护组织捐献5欧元。此外,与T-Mobile签订新的手机合同或延长手机合同的用户,其旧手机可以根据型号折5~195欧元。
  英国:
  英国回收废旧手机有三个途径:(1) 设立收集点:手机回收公司与英国和欧洲的主要移动电话运营商签订协议,在这些公司的营业处为客户设立了1万多个废旧手机收集点,供客户投放淘汰的手机;(2)各移动电话销售公司的营业点免费向客户提供已付邮资的信封,客户可将淘汰的废旧手机免费投寄到手机回收利用中心;(3)开展社区废旧手机回收计划,目前已有600多个慈善机构和社区团体参与,帮助收集废旧手机。
  在英国,70%的回收手机会被翻新,以相当于新手机一半左右的价格再次销售。剩余30%无法翻新的废旧手机会被拆解,最大化地利用其中的材料。
  日本:
  在日本,贵金属十分缺乏,但消费量又很大,因此含有10多种稀有金属的手机成为了日本最好的“都市稀有金属矿”之一。按1万部手机重约1吨算,500万部手机拆解后可以获得金140公斤,银1000公斤,铜5万公斤,因此日本非常重视包括手机在内的电子垃圾的回收。
  日本的废旧手机回收主要是通过运营商的营业网点和手机专营商店进行,这些网点和手机专营商店里设有回收点,工作人员会当着顾客的面销毁废旧手机中的个人信息,然后将手机放入回收箱中。此外,为了确保更多的废旧手机得以回收,日本还要求出售手机的商家必须向顾客宣传手机中各种稀有金属的含量,以及回收手机时保证个人资料不流失的对策。
(责编:罗娜、帅筠)
善意回帖,理性发言!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恭喜你,发表成功!
请牢记你的用户名:,密码:,立即进入修改密码。
s后自动返回
5s后自动返回
恭喜你,发表成功!
5s后自动返回
最新评论热门评论
人民电视|本网关注
24小时排行&|&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旧手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