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经济全球化的原因群落的水平结构及其复杂性的原因

滇中飒马场流域不同植物群落的水环境效应及其主导因素研究--《云南大学》2013年硕士论文
滇中飒马场流域不同植物群落的水环境效应及其主导因素研究
【摘要】:近年来,山地面源污染物的输出已成为高原湖泊水体污染的最主要来源。对于面源污染物的输出,除了与自身的源强特征相关外,降雨更是其输出的动力来源;而植物群落可以通过对降雨进行再分配减缓面源污染物输出的动力。因此,通过对影响山地面源污染物输出的主要因素的研究,对于有效地防控山地面源污染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以滇中地区五种植物群落系列—荒坡灌草丛、云南松林、针阔混交林、次生常绿阔叶林及桉树人工林为研究对象,结合野外调查及相关生态过程观测,以群落结构、土壤源强、枯落物特征为基础,以水文生态过程为纽带,探讨不同植物群落结构下的水环境效应,分析影响面源污染物输出的主要因素。主要结果如下:
(1)飒马场流域植物群落乔木层结构越复杂其灌木层就越简单。从结构简单的荒坡灌草丛到复杂的次生常绿阔叶林,群落乔木层的林木密度、冠幅、株高、植株胸径、物种丰富度、郁闭度、多样性指数等指标基本呈显著增加的趋势,增加倍数在1.97~10.80之间,平均为5.12倍;而灌木丛的则逐渐降低,各指标分别降低到荒坡灌草丛的0.09~0.67之间,平均为0.45;植物群落乔木层各指标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2)不同时期、不同植物群落土壤源强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影响源强的主要因素分别为氮元素和磷元素。从旱季(3月)到雨旱交替时期(11月),该流域五种典型植物群落的土壤全氮呈显著下降的趋势,平均降幅达19.61%;而碱解氮则呈现出增加的趋势(桉树人工林除外),平均增幅达27.89%;土壤氮元素有向可利用态的转化趋势。土壤全磷从旱季到与旱交替时期表现出升高的趋势,平均增幅达8.85%;而土壤有效磷表现出降低的趋势,平均降幅达32.16%;然而该区域属于缺磷地区,氮元素成为面源污染物输出的主要来源。系统摄动分析的结果表明,常绿阔叶林全年各层土壤源强(摄动值在0.260~0.461之间)显著高于其他四种群落(摄动值在0.552~1.408之间),桉树人工林表层(摄动值为0.913)和云南松林中、底层(摄动值为1.408和1.397)土壤源强显著低于其他群落。
(3)在相同降雨条件下,飒马场植物群落结构越复杂(从荒坡灌草丛到常绿阔叶林),其林冠截留量及林冠截留率就越高,林冠截留量在3.33-17.71mm范围之间,林冠截留率在13.32~51.65%范围之间。枯落物的储存量也随着植物群落复杂性的增加呈显出增加的趋势,其范围在1.94-17.66t/hm之间;另外,该区域枯落物的最大持水量在1.86-3.03g/g之间;综合来看,常绿阔叶林和云南松林枯落物的持水能力显著高于荒坡灌草丛和桉树人工林。
(4)飒马场流域径流及面源污染物的输出在不同时期、不同植物群落间存在显著差异。该区域径流及面源污染物的输出主要集中在6-9月,占全年总输出量的65%以上,平均在75%左右;五种植物群落的径流、TN、TP、COD全年输出总量分别为:16.88m3/400m2、13.98g/400m2、4.08g/400m2、0m2。从结构简单的荒坡灌草丛到结构复杂的常绿阔叶林,径流及面源污染物的输出量基本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荒坡灌草丛径流及面源污染物的输出量平均是常绿阔叶林的3.88倍。
(5)飒马场小流域的面源污染物输出涉及多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而降雨是面源污染物输出的动力来源。径流及面源污染物的输出量随着降雨量的增加而增加;当降雨量大于某一数值即完全超出了群落的吸纳和调节能力时,降雨量就成为了影响面源污染物输出的主导因素,我们就把这一降雨量称之为“临界降雨量”。影响径流、TN、TP、COD输出的“临界降雨量”分别为:30mm、35mm、45mm、30mm。在飒马场流域,影响面源污染物输出的因素涉及到群落结构、源强、枯落物特性等各方面,而群落结构在阻止面源污染物的输出方面发挥着较为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叶面积指数、乔木层丰富度、乔木层冠幅、乔木层株高、shannon-wiener指数等指标与面源污染物的输出表现出显著地相关性。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大学【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13【分类号】:Q948【目录】:
摘要3-5Abstract5-101 前言10-20 1.1 问题的提出10-11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11-17
1.2.1 水环境污染的源强研究11-12
1.2.2 植物群落对面源污染的调控作用12-15
1.2.3 面源污染模型的研究15-16
1.2.4 土地利用方式对面源污染物输出的影响16-17 1.3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17-20
1.3.1 研究目标及思路17-18
1.3.2 研究内容18-19
1.3.3 技术路线19-202 实验样地基本概况和研究方法20-30 2.1 实验样地基本概况20-24 2.2 研究方法24-30
2.2.1 土壤样品的采集和制备24-25
2.2.2 水样的采集和制备25
2.2.3 枯落物的采集和制备25
2.2.4 土壤化学性质分析方法25-27
2.2.5 水样的分析方法27-28
2.2.6 枯落物特性的分析方法28
2.2.7 野外实验观察28-30
2.2.8 数据分析303 结果与分析30-71 3.1 不同植物群落的结构特征30-32 3.2 不同植物群落的源强特征32-55
3.2.1 土壤全氮的赋存情况32-35
3.2.2 土壤碱解氮赋存情况35-38
3.2.3 土壤全磷赋存情况38-41
3.2.4 土壤有效磷赋存情况41-44
3.2.5 土壤全钾赋存情况44-47
3.2.6 土壤速效钾赋存情况47-50
3.2.7 有机质赋存情况50-53
3.2.8 不同植物群落土壤综合源强特征53-55 3.3 不同植物群落降雨分配格局及水分涵养情况55-61
3.3.1 飒马场年度降雨情况55
3.3.2 不同植物群落的林冠截留情况55-56
3.3.3 不同植物群落枯落物持水量变化情况56-58
3.3.4 不同植物群落土壤水分含量情况58-61 3.4 不同植物群落的径流量及面源污染物的输出情况61-65
3.4.1 不同植物群落的径流量情况61-62
3.4.2 不同植物群落的总氮输出情况62-63
3.4.3 不同植物群落的总磷输出情况63-64
3.4.4 不同植物群落的COD输出情况64-65 3.5 不同植物群落面源污染物输出与其影响因素的关系65-71
3.5.1 降雨量与径流量、面源污染物输出的关系65-67
3.5.2 影响面源污染物输出的主要因素67-714 讨论71-80 4.1 飒马场流域植物群落结构变化规律及原因71-72 4.2 飒马场流域植物群落土壤源强变化规律及原因72-75 4.3 飒马场流域降雨的再分配及其原因探讨75-77 4.4 飒马场流域影响面源污染物输出主要因素的探讨77-805 结论及建议80-82参考文献82-88致谢88-89附录89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谢锦升,杨玉盛,郭剑芬,陈光水;[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吴钦孝,赵鸿雁,韩冰;[J];草地学报;2003年01期
闫德仁,刘永军,张幼军;[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范世香;高雁;程银才;白清俊;;[J];地理科学;2007年02期
韩永刚;杨玉盛;;[J];亚热带水土保持;2007年02期
丁圣彦;[J];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3期
郝芳华;杨胜天;程红光;步青松;郑玲芳;;[J];环境科学学报;2006年03期
王建兵;程磊;;[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侯秀丽;段昌群;付登高;;[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理工版);2009年06期
张雷燕;刘常富;王彦辉;时忠杰;何常清;熊伟;于澎涛;;[J];林业科学研究;2007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小英;[D];北京林业大学;2006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刘勇;;[J];山东农业科学;2010年06期
李扬;;[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0年09期
黄作舟;;[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1年03期
杨东;田娜;焦金鱼;;[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22期
余顺慧;邓洪平;覃勉;刘光华;陈锋;;[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27期
陈丽;;[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36期
李伟涛;王秋龙;张磊;;[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4期
王锐;常庆瑞;孙权;刘梦云;;[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5期
杨梅;林思祖;曹光球;叶绍明;;[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33期
黄永祥;成克武;杨文云;周彬;;[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3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郭文福;蔡道雄;贾宏炎;卢立华;陈金新;;[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三)[C];2007年
高志勤;;[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三)[C];2007年
苏开君;;[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三)[C];2007年
陈利顶;傅伯杰;赵文武;;[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8年
刘孝富;舒俭民;张林波;;[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8年
高智慧;高洪娣;陈贤田;柳方考;张晓勉;;[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6分会场-沿海生态建设与城乡人居环境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蒋芳市;黄炎和;;[A];福建省第十二届水利水电青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张卫强;周毅;曾令海;钟锡均;李召青;甘先华;郭乐东;;[A];第四届粤港澳可持续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田耀华;李国华;倪书邦;;[A];第五届中国青年生态学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张颖;李春林;;[A];发展循环经济
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文金;[D];兰州大学;2010年
张顺恒;[D];福建农林大学;2010年
王宏;[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高艳鹏;[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胡文英;[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邓湘雯;[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郝文芳;[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佘雕;[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贾晓晴;[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欧洋;[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承力;[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张赟齐;[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吴炜;[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仝磊;[D];郑州大学;2010年
马永力;[D];郑州大学;2010年
万云;[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徐世红;[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熊金燕;[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董蔚;[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
张蕊;[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罗志军;贾泽露;;[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31期
曾辉,江子瀛,孔宁宁,高凌云;[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6期
陈永瑞;[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9年06期
牛志明,解明曙,孙阁,Steven G.;[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谢春华,关文彬,吴建安,程根伟,罗辑;[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朱金兆,刘建军,朱清科,吴钦孝;[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2年Z1期
饶良懿,朱金兆,毕华兴;[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王彦辉,于澎涛,徐德应,赵茂盛;[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8年06期
高甲荣;[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8年06期
雷孝章,陈秀明,赵文谦;[J];成都理工学院学报;2000年S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朱建国;郭红岩;王晓蓉;;[A];中国土壤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面向农业与环境的土壤科学综述篇)[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傅涛;[D];西南农业大学;2002年
吕唤春;[D];浙江大学;2002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刘军;罗连;吴桂萍;张冰;詹惠玲;廖文波;;[J];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2010年05期
成夏岚;董安强;邢福武;陈红锋;;[J];广西林业科学;2010年01期
李久林;;[J];贵州科学;1984年02期
张明丽,王玉勤;[J];中国园林;2005年10期
许建新;刘永金;王定跃;刘少坤;冯志坚;;[J];林业调查规划;2009年02期
柴新义;;[J];应用生态学报;2010年01期
刘士华;高信芬;涂卫国;方志强;胡大明;李兴贵;;[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08年03期
王冲;祖艳群;李元;;[J];中国水土保持;2011年05期
潘家华;[J];植物生态学报;1988年01期
夏阳;[J];干旱区研究;1993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Herman W.P王军;;[A];中国古生物学会第九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中国古生物学会第二十三次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史琰;唐宇力;金荷仙;;[A];中国观赏园艺研究进展2008——中国园艺学会观赏园艺专业委员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王海祥;;[A];河南风景园林——学术论文集(第三期)[C];2005年
李思锋;;[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下册)[C];2001年
方和俊;达良俊;;[A];循环·整合·和谐——第二届全国复合生态与循环经济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耿开云;张晓光;孔凡旺;;[A];济宁市技术创新与可持续发展论文选编[C];2005年
韩友吉;陈桂琛;周国英;祝存冠;王顺忠;;[A];三江源区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高级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叶其刚;陈树森;;[A];第五届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张玉昌;徐国钢;刘慧;钟华友;;[A];中国草学会草坪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及第九次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张崇宝;;[A];风景园林 人居环境 小康社会——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选集(上册)[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柏斌;[N];中国绿色时报;2008年
陈斌;[N];中国绿色时报;2008年
季卫民;[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0年
廖君福 李云霞;[N];中国绿色时报;2009年
田晓燕 林凤斌;[N];河北日报;2007年
李才文?周统英;[N];恩施日报;2007年
徐蕴海;[N];苏州日报;2007年
铁铮;[N];中国教育报;2005年
郭妍?通讯员
支勇平;[N];陕西日报;2008年
中卿;[N];无锡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赵红洋;[D];甘肃农业大学;2011年
梁健;[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傅尧;[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刘永光;[D];北京林业大学;2012年
曾晓阳;[D];四川农业大学;2009年
张崇宝;[D];东北林业大学;2005年
宋青;[D];南京林业大学;2008年
童丽丽;[D];南京林业大学;2007年
刘晓春;[D];甘肃农业大学;2008年
吴中华;[D];武汉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保双;[D];云南大学;2013年
牟村;[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8年
薛丹;[D];浙江农林大学;2012年
张海霞;[D];南京林业大学;2006年
庞洁;[D];广西大学;2008年
衣官平;[D];东北林业大学;2009年
刘清;[D];南京林业大学;2009年
宋晓谕;[D];兰州大学;2010年
王纪来;[D];西南大学;2012年
邹庆琳;[D];华中农业大学;2012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生态学实验2010_图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文档贡献者
评价文档:
生态学实验2010
大小:255.50K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在线求指导:如果一个种群的密度愈
如果一个种群的密度愈来愈小,最可能的原因是
A.种群处于衰退期 B.种群内雄性多于雌性 C.种群死亡率超过10% D.群落结构太复杂
_百度作业帮
在线求指导:如果一个种群的密度愈
如果一个种群的密度愈来愈小,最可能的原因是
A.种群处于衰退期 B.种群内雄性多于雌性 C.种群死亡率超过10% D.群落结构太复杂
在线求指导:如果一个种群的密度愈
如果一个种群的密度愈来愈小,最可能的原因是
A.种群处于衰退期 B.种群内雄性多于雌性 C.种群死亡率超过10% D.群落结构太复杂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城市绿地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及其主要害虫种群动态与研究.pdf51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免费全文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需要金币:200 &&
优秀硕士毕业论文,完美PDF格式,可在线免费浏览全文和下载,支持复制编辑,可为大学生本专业本院系本科专科大专和研究生学士硕士相关类学生提供毕业论文范文范例指导,也可为要代写发表职称论文提供参考!!!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Page 1------------------------------
城市绿地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为市民提供了休闲、娱乐、
健身的场所,而且还具有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功能.但是由于园林植物设计不合
理、园林养护管理措施差等因素,使城市绿地害虫严重发生,并造成了极大的经
济损失,同时也破坏了优美的园林景观。为研究城市不同绿地对节肢动物群落及
主要害虫的影响,本文以保定市为代表选取管理水平、立地条件、人为影响均不
同的4种绿地类型,于2006年4月份至10月份,对样地内的节肢动物进行了系
统调查,并对城市不同绿地节肢动物群落及主要害虫种群动态进行了研究.主要
结果如下:
HyalopterusamygdaH、绣线菊蚜加^妇citricolaGoot、栾多态毛蚜Pe―phyllus
sudra、山楂叶螨Te研anychus
敌亚群落中的物种分布较均匀,而害虫亚群落物种分布不均匀,使某些害虫易发
2城市不同绿地节肢动物群落:竟秀公园>滨河公园>植物园>军校广场;
物种数量:植物园>军校广场>滨河公园>竞秀公园。缨翅目昆虫只在军校广场
发现了,长翅目昆虫仅滨河公园有。四个公园均是同翅目危害最重,同翅目个体
数量约占整个节肢动物群落的2/3;蜱螨目虽然只有一个种,但是个体数量仅次于
同翅目。4个公园节肢动物总群落及各个亚群落: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稳定
性依次为:植物园>军校广场>滨河公园>竞秀公园,优势集中性指数次序与多
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正相反。植物园人为活动最少节肢动物群落稳定性相对较
强,竞秀公园人为活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群落的水平结构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