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十一2015国庆黄金周 香港中国出境入境旅游总人数和总收入

您当前的位置在:&>& >出入境接待窗口出入境“小”窗口提升出境“大”素质
出入境接待窗口出入境“小”窗口提升出境“大”素质
时间: 19:10:27
经报讯(刘&琼)9月,随着“十一”黄金周的临近,前来富源县公安局出入境办证大厅咨询、办证的人数骤增,为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富源县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大队采取多种方式积极倡导“公民文明出境游”,得到了广大办证群众的一致好评,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活动中,富源县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大队首先在办证大厅发放《中国公民出国(境)旅游文明行为指南》《文明旅游十项提醒事项》等相关内容的文明旅游宣传材料,在填表区、等候区张贴“文明与旅游同行、平安与和谐共赢”等文明出行温馨提示语,制作并摆放文明出行宣传海报、卡通亲民的文明旅游小贴士和“出入境特别提醒”的回执单,内容涉及文明旅游常识、文明旅游禁忌等细节,让公民提高文明出游的自觉意识,营造出了文明旅游的良好宣传氛围。同时,民警还提醒办证群众要充分了解前往国家和地区最新安全状况和预警信息,不盲目出国,谨慎或避免前往近期恐怖袭击频繁发生、局势不稳、安全形势恶化的国家和地区,谨防遭受海外不法分子的干扰和袭击,安全出行。
出入境接待窗口出入境“小”窗口提升出境“大”素质经报讯(刘 琼)9月,随着“十一”黄金周的临近,前来富源县公安局出入境办证大厅咨询、办证的人数骤增,为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富源县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大队采取多种方式积极倡导“公民文出入境接待窗口出入境“小”窗口提升出境“大”素质 【英文标题】The Formation of Proto-Industrial Regions in England
ZHANG Wei-liang
(Department of Hitory,Fudan University,Shanghai 200433,China)【内容提要】“地区”观是考察原工业化的一个重要视角,英国原工业化的形成与“地区”有着密切的关系。琼·瑟斯克在分析了英国的一些乡村工业地区以后,认为英国的乡村工业与畜牧业地区有着天然的联系。然而,英国原工业化地区的形成决非如此简单,它是一个地区的自然资源、农业特点、社会结构以及继承习惯等众多因素综合的结果。【摘 要 题】外国经济史研究【英文摘要】The regional viewpoint is an important perspective that looks into a reg ional proto-industrialization.The formation of proto-industrialization in England has close relation to the‘region’.After analyzing some industria l regions in English countryside,Joan Thirsk considered the rural industr ies naturally associated with pastoral regions.However,the formation of p roto-industrial regions in England was by no means simple,but a result of complex factors in the region,such as the natural resources,agricultura l characteristics,social structure,inherited customs,etc.【关 键 词】英国/原工业化/地区 England/proto-industry/region[中图分类号]K503;F119(5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8【 正 文】在工业革命以前,原工业可以说散布于世界各地,但在一国之内又相对地集中于一定的区域。原工业往往有着一些鲜明的地方特征,即使公认为典型的英国也是一样。每个原工业区域的形成都有自己固有的因素,也有着共通的因素。英国的原工业区域在中世纪晚期即已出现,在16~17世纪则已经达到了相当大的规模,即使在工业革命时代以及其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依然是一派兴旺的景象。本文旨在对英国原工业区域的形成及其特点作一些考察与分析,以裨于深入地了解英国工业化的发生与发展。一 以地区的视角来考察一个国家工业发展的过程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如果笼统地谈一个国家的工业化,谈一些宏观的数据,那么只能隔靴搔痒,含糊其词。德国著名学者桑巴特在分析中世纪的手工业时,就注意到了中古时代工业地区的复杂性,认为这是一个值得经济史家考虑的问题。[1](p160)在20世纪初,一些经济学家开始从地区的角度来考察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并对“工业地点”(location of industries,我国经济学界用的术语为“工业区位”)展开了研究,研究的侧重点在于解决为什么工业在一些地区发展,而不在另一些地区发展的原因。阿尔弗雷德·韦伯把影响“工业地点”的因素分为两类:一类是影响工业分布于各个区域的“区域性因素”,另一类是在工业的区域分布之中把工业集中于某地而不是其他地方的“集聚因素”。[2](p33~34)通过对这些因素的分析,韦伯旨在找出“工业地点”的规律性。而现代经济学家的兴趣则集中于区域政策,他们的区位理论倾向于静态的分析,并以均衡理论来解释工业的位置,但是历史研究则倾向于“地区”持续的不均衡的变化。[3](p247~248)英国原工业区域有着鲜明的地方特色,在形成过程中具有更多的原发性因素。 “地区”观是原工业化理论的一个基本要素。原工业化理论的倡导者门德尔斯把“地区”作为原工业化的一个主要特征。对于“地区”这一概念,门德尔斯给予的线索是“与地理学家定义的传统地区基本相连的地理空间”[4](p77)。在20世纪80年代初,波拉德提出要以地区结构的观念来理解英国的工业革命,并强调在审视一个国家经济变化的原因和动力时,一个地区的视角特别重要。[5](p3~41)赫伯特·基希也认为“原工业化争论的一个重要问题是为什么在有些地区发展了农村工业,而在另一些地方则没有”[6](p220)。这一观点在帕特·赫德森主编的《地区与工业:看英国工业革命的一个视角》一书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强调。[7](p5~38)在工业革命前的时代,“地区”之间的差异特别分明。“在18世纪之前,相似的前工业地区并存,但因为交通条件差以及缺乏能刺激重大运输改革的经济互补性,大部分地区互相隔绝。这种类型的地区从18世纪中叶起消失,代之而起的是有特色的、内部整合的和经济上更专业化的地区,跨地区的出口基地成为成功的一个重要基础。”[8](p102)“地区”是一个随着时间、环境、资源以及社会等因素变动而变化的一个地理单元,同是一个单元,但在区分上可能会出现不一致。英国的许多区域就与单一的地理单元不相一致。例如,肯特郡的威尔特地区可以说是一个同一的地理区域,但英格兰西部的情况就不同,其纺织业可以在不止一个地方存在,尽管一些地方没有相同的地理和农业特征。同样,东盎格利亚地区由斯多尔河流域地区和诺里奇周围的一个十分不同的地区组成。[9](p441)在英国史学界,学者们对以“地区”的视角来审视原工业的产生和发展并没有多少分歧,但对原工业化理论单纯的地区类型,如对克里特等人认为的“原工业只产生在严酷的、荒芜的、山地的地区”持有异议。[10](p14) 尽管“地区”不是一个固定的、静止的概念,但每个地区的相对特征还是十分突出的。英国的原工业区域聚集是由地理、自然条件、生产方式、传统习惯以及社会制度等因素决定的。中世纪的英国农村就已经形成比较鲜明的地方特征,尽管主要地以集中于城镇的手工业特征著称。在罗杰斯的《六个世纪的工作与工资》中列出了13世纪中叶标有制造布匹的城市:林肯以产绯色布见称,布莱以产羊毛被见称,贝弗利以产褐色布(地榆花色)见称,科尔切斯特以产粗布(赤褐色)见称——关于1301年的议会方案中,涉及这个城市的8个织工。沙夫茨伯里、刘易斯和艾尔舍姆以亚麻布的生产见称,沃里克和布里德波特以产绳索见称,后者又以大麻织物著名。威科姆、亨格福德和圣奥尔本供给精美的面包,马斯蒂特供给刀子,威尔顿供给缝针,莱斯特供给剃刀。班伯里以产饮料著名,希钦以产蜜酒著名,伊利以产麦酒著名。格洛斯特是产铁器的主要地点,布里斯托尔是产鞣皮的主要地点,考文垂是产肥皂的主要地点,唐克斯特是产鞍带的主要地点,切斯特和什列斯伯里是出产皮与毛皮的主要地点,科夫是产大理石的主要地点,康沃尔是产锡的主要地点。格里姆斯比供给干鳕,拉伊供给鳕鱼,雅茅斯供给鲱鱼,贝里克供给鲑鱼。里彭是一个马市场,在16世纪仍是如此,在哈弗希尔买手套、诺丁汉买牛、北安普顿买鞍具。[1](p160~161)城镇的手工业产品有相当一部分是在城镇周围的乡村完成的。在中世纪晚期,许多的城市手工业尤其是毛纺织业开始转移到乡村生产,以至形成了新的各具特色的原工业生产区域。[11]这些原工业区域的特征往往延续数个世纪之久,直至现代社会。就原工业的起源而言,迈克尔·泽尔认为可以追溯到14世纪,那时英国的乡村纺织业在各个主要的地区建立起来,在1500年之前已经繁荣:英格兰西部、东盎格利亚、约克郡西部和肯特郡的威尔特地区。[12](p228)英国的原工业地区在16和17世纪更是特色鲜明,至18世纪初,丹尼尔·笛福在游历英国各地时还对颇具特色的地方工业发出了强烈的感慨。[13]在工业革命前夕,英国原工业的地区单元已经非常明显,以原工业化的标准来衡量,不包括威尔士和苏格兰,单英格兰就大约有12个地区,其中4个是主要的毛纺织区:东盎格利亚、英格兰西部、西南地区和约克郡的西雷丁地区;较次要的毛纺织区是什罗普郡—威尔士边界地区、以肯德尔为中心的威斯特摩兰工业区、包括肯特郡的威尔特地区和萨里郡、伯克郡和汉普郡部分地方的南部地区,以及一个分散的中部地区,包括在考文垂、北安普顿和林肯这样的城镇及周围的制造业。其他两个不同的纺织区也能清楚地列举出来:兰开夏郡,原来是一个毛纺织业区,但后来集中生产亚麻布和粗斜纹布;以特伦特河谷为中心的针织区,包括诺丁汉郡、德比郡和莱斯特郡的部分地区。最后,有一个主要专长于小五金制造的地区,大部分位于西密德兰地区。[9](p441)如果对这些原工业地区再进行详细的分类,那么还可以分出很多的小地方单元。如果放大到整个英国的原工业化地区,包括威尔士、苏格兰,那么英国原工业地区的数量就远远不止这些。二 在考察英国原工业所在的位置时,人们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即英国的原工业大多数出现在畜牧区,而较少出现在农耕地区,这似乎说明了原工业与畜牧业地区之间的密切关系。英国著名的农业史专家琼·瑟斯克对这种现象进行了开拓性的研究,在1961年发表的《乡村工业》一文中认为英国的乡村工业形成于畜牧地区。这一结论是瑟斯克通过对几个典型的英格兰乡村纺织业地区考察分析后得出的。在英格兰西部,乡村纺织地区和乳牛业地区在位置上具有一致性。在威尔特郡存在两个主要的农业类型,一为乳牛业,二为绵羊/谷物种植业。乳牛业位于早已被圈地的乡村,而绵羊/谷物种植业保持在索尔兹伯里平原和科茨沃兹地区的白垩和石灰质土地上,很多的土地和公有地开放到18世纪末。在16世纪,两个农业类型间的对比才比较明显地见到,“圈地的、非庄园的乡村即奶酪和黄油的乡村是家庭农耕者和自雇工的地区,而庄园化的、优势的、绵羊/谷物的乡村即白垩、科茨沃兹羊毛和珊瑚状土地的乡村是农业资本主义发展和农业革命的主要发生地”[14](p74)。这一地区两个互相毗邻的农业类型所从事的不同产业在笛福时代依然如此。笛福在游历威尔特郡、萨默塞特郡和格洛斯特郡的部分地方时,也发现了一个繁荣的纺织业和一个“我们叫做畜牧业的大饲养业”,那里出产奶酪,并以奶酪残渣喂肥猪。[13](vol.1,p278~280,283~284) 在英格兰东部,瑟斯克认为也有相似的证据。萨福克郡在15世纪晚期和16世纪早期以纺织色布著称,纺织业集中在萨德伯里及周围的中萨福克南部。中萨福克的农业区涵盖了这个郡的约2/3,一直以森林/牧草区著名。在16世纪,这个区的奶牛场向伦敦出口大量的奶酪和黄油。纺织业主要位于这个郡的乳牛区。萨福克郡纺织业没有散布到整个萨福克的森林/牧草区,而是集中在南端。其中原因,瑟斯克认为,其一或许由于这个郡南半部的河流网络,湍急的河水流入斯多尔河、奥韦尔河和德本河的港湾,远远优于这个郡北部边界水流缓慢的韦弗尼河;其二或许是社会的因素,即人口的快速增长。萨福克中部的庄园规模小,力量弱,庄园经常由不多于拥有2或3户小农的农场所构成。薄弱的庄园组织能够并且允许那些地区经移民而引起的人口异常快速的增长,那里有土地吸引无地农。另一个可能则是地方的继承习惯导致了大量的人口。在林肯郡的沼泽地村庄,部分继承的习惯即以父亲土地的一部分提供给所有男性的孩子,对大的村庄社区的成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萨福克也实施部分继承的习惯。这种习惯与长子继承原则(让家庭拥有物保持在一个男性成员中,让其他男性离开)有同样的影响。[14](p76,77)显然,这一区域的纺织业也与畜牧业相联系,而且与薄弱的庄园体系及大量的人口有关系。 在17世纪,肯特郡的威尔特地区也曾经有繁荣的纺织业,虽然它在18世纪就开始衰落,但这是一个人口稠密的畜牧区。威尔特地区在古代是森林,那里的居民点由小村庄和分散的农场构成,其中的一些在12和13世纪就已不存在,所有的耕地或许很早就被圈占了。在16世纪时,威尔特地区的农业主要由一些乳牛业构成,这与肯特郡东部的主要耕作区(谷物种植和谷物出口)形成鲜明的对比。在16世纪的威尔特教区,人口众多,到18世纪末,它的农场明显地小于肯特郡东部的农场。第二个因素是威尔特地区森林资源的存在,为男人们提供了除农业以外的谋生职业,如伐木、木匠、木材车削、烧炭、冶铁。迈克尔·泽尔认为威尔特地区是一个典型的“森林/畜牧”地区,[12](p230~231)其分析在理论上似乎也适合于瑟斯克的观点。 北部的威斯特摩兰是个小郡,其区域的一半由山区和沼泽地构成。它的农业结构是养牛出售给低地的农民,养羊出售羊毛,这是一个畜牧业的郡,人们对沼泽地拥有附属的公有权。威斯特摩兰最显著的特征是大量的人口保持在狭小的河谷地区,这有利于发展乡村的纺织业,如粗呢绒和织袜发展起来,劳动力来自人口稠密的低地河谷地带。威斯特摩兰的中心是肯德尔,其纺织品在14世纪末就已经出名,但至15世纪纺织业才进入乡村。在都铎王朝初期,单单在格拉斯迈尔教区就有18个漂洗坊。在伊丽莎白时期,这个行业神秘地消失,正像17世纪肯特郡的纺织业。沼泽地的河谷地区人口稠密,农业经济处于危机的边缘。谷物地无论如何是有限的,当歉收的时候,饥饿和瘟疫的危机接踵而至。1622年对威斯特摩兰大量人口做出评论的和平法官解释了由缺乏面包引起危机的严重性,1597年歉收导致了另一场灾难,影响到整个北部4个郡。[14](p82)由于河谷地区的农业经济存在着危机,因此,一些人口就流入畜牧区从事纺织业。 对于一些另类的乡村工业地区,瑟斯克也作出了相应的解释。她指出,在许多半农、半工的社区,后来发展起了如花边制造、制帽、织手套和编织篮子这样的乡村工业。它们也有一些共同的特征:一个人口稠密的小自耕农社区,经常主要的是自由持有农(像在萨福克)或具有几乎与自由持有农(像在肯特郡的溪谷区)一样良好占有权的习惯佃户,从事着畜牧经济。这种社区或许依靠乳牛业,在那种情况下,农场通常早就被圈占,庄园组织和合作农业自然地是脆弱的或不存在的。或许这种社区依靠大量的草场公有地繁育和饲养,那里没有实际的动力推动圈地,耕地是少量的,也没有大量的敞地和合作畜牧业的组织。在饲养区,土地资源(特别是大量的公有地)足够支持并且能够支持强制分配的习惯。在乳牛业地区,相同的习惯肯定地不能负担大量的人口。所有这些,我们能看到这些共同特征有时是联系在一起的。[14](p86) 瑟斯克的分析为英国乡村工业区域的产生给出了一个具有很强说服力的理由,其观点一度成为英国原工业地区形成的流行解释,或可以看成是瑟斯克模型。其后,很多学者支持或发展了瑟斯克的观点。如帕特·赫德森认为,约克郡西雷丁地区大约1/3由放牧的山地构成,许多小自由持有农居住在那里,他们以农业和精纺呢绒的制造来维持生计。靠近市场城镇的农场一般比较肥沃,其职业是生产食物和织呢绒。在雷丁地区的东部,有一个耕作区,但那里工业是不重要的,农业的主要目的是为纺织地区种植谷物。[15]对于这种现象,克拉克森也有同样的观点,认为在靠近威斯特摩兰边界的溪谷地区以及北约克郡的农业社区,人们以放牧牛羊和手工编织供应伦敦市场的羊毛袜来竭力维持不稳定的生活。[16](p162~163)瑟斯克模型似乎贯彻了比较优势的原则,即拿畜牧与农耕进行对比。琼斯认为:“把乡村分成谷物剩余地区和有乡村家庭工业的畜牧地区是与比较优势的原则相一致的。”[17](p61)畜牧地区与耕作地区在发展工业上相比有三点明显的优势:一是畜牧区与农耕区的自然条件相比较,畜牧区山地居多,土地贫瘠,适宜于放牧;而农耕区一般在地势比较低平的地带,土壤条件好,有利于种植谷物。由于畜牧区自然条件不适合农耕,人们有相对较好的空闲时间,季节性影响较小;在农耕地区,谷物种植周期比较长,空闲的时间就相对较少。二是畜牧地区与农耕地区在庄园势力、社区结构、继承习惯等方面相比存在很大的差异。在畜牧地区,庄园势力比较薄弱,圈地速度较慢,社区结构比较松散,人们拥有比较多的习惯权力,如在公有地上放牧等,继承习惯也较少强制性。所以,瑟斯克认为,乡村工业在那些没有强大的合作农业组织地区,在自由农和习惯的租户有确定的财产权地区,以及在部分的占有导致持有分散的地区,最有可能发展。[14](p70~72,86~88)三是由于在畜牧地区存在着特殊的社会结构,人口增长的速度快于农耕地区,又耕地数量少,劳动力相对廉价,因而这些地区的家庭必须以副业来弥补农业收入的不足。因此,在畜牧地区有着发展乡村工业的优势。三 琼·瑟斯克对乡村工业地区兴起的解释开启了乡村工业位置与农业区域之间关系的研究。英国农业史专家虽然强调16世纪时英格兰农业区域的多样性,但学者们还是认同了畜牧地区与农业耕作地区有着很大差别的观点。克莱认为:“如果从蒂斯河到韦茅斯划一条线,那么在这条线的南部和东部,主要的农业形式是混合农业,既有谷物生产,又有牲畜饲养。住房建在核心的村落里,敞地是广泛的;那里财产较少分配,所以富人变得更富,穷人则更穷且数量众多。那里庄园控制一般较为有效,庄园主的存在在村民生活中是一个较重要的因素。在密德兰平原和河谷地区,由于是重粘土壤,大多数土地是可耕的,又由于人口密度高,相对地几乎不可能像畜牧地区那样剩下不耕的土地。”[18](p55)史密斯也持相似的观点,认为这条线的北部和西部的高地主要是畜牧业地区;而这条线的南部和东部主要是低地,实行混合的农业,那里的重点是进行农耕,但牲畜也是农业经济的一个重要因素,到1500年时大部分土地被圈占。[19](p169)因此,英格兰北部和西部经常被当做典型的乡村工业地区来考察。人们经常以“山区”来指代英格兰的北部和西部,其气候比其他地方更潮湿和寒冷,而土地相对贫瘠,仅有少量的平地适宜于耕作,且由广阔的山脉、高沼地和沼泽地所分隔,这样的情势自然就是畜牧区。但帕特·赫德森指出,由于密德兰地区和北部地区不能有效地与南部地区的谷物生产进行竞争,这样就转而发展畜牧业了。在密德兰粘土区域,需要一种从耕作到植草的重要转变,与圈地相伴随,造成了高度的失业,仅仅部分失业者被乡村工业所吸收,包括制作花边、织袜和生产金属器皿。[20](p55)作为中部的密德兰地区,情况相对而言比较复杂。 然而,仅以地理区域的因素来解释原工业地区的形成是不充分的,一定地区的继承习惯和社会结构对原工业的形成也起着重要的作用。瑟斯克也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在关于部分继承的问题上,她认为,首先,地方研究表明,部分继承是很广泛的庄园习惯。其次,在能让渡他们土地的自由持有农中,在声称几乎像自由持有农一样获得占有权的习惯佃农中,部分继承的习惯的具体情况是不清楚的。尽管律师们坚持认为,13世纪以后长子继承制几乎变得普遍了,但根据来自贝德福德郡(没有理由怀疑那儿在一种强大的庄园习惯下部分继承的幸存)都铎早期遗嘱的少部分样本,表明人们仍经常让他们的全部或部分儿子分享土地。再次,长子继承原则是一个最使父亲为难的不自然的法律,或许直到16世纪,长子继承权才成为了威尔士的法律。[14](p78)继承制度与工业发展之间的关系在于部分继承制度使许多家庭所占有的土地愈来愈少,依靠种植农业不足以维持生计,以副业的收入来弥补农业收入就成为非常自然的事情。在实行非长子继承制的地区,一般领主制度比较薄弱,从而劳动力的流动也就比较容易。钱伯斯在提交给第二届国际经济史大会的论文中就强调了雇主在庄园制度薄弱的地区容易找到劳动力,那里允许内部流动和土地在小耕种者中分配。[21](p431)戴维·海则认为,没有如此多的部分继承或庄园制度薄弱在吸引乡村工业方面是重要的,但易于得到公有权使流浪者居住下来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在西北密德兰地区,茅舍农在石南丛生的荒地上养牛和养羊,又通过在金属行业工作来弥补他们的收入。这样占优势的(但不是绝对的)畜牧地区,具有失业的和潜在的雇佣劳动力以及财产权的特别结构,从而成为主要的制造业地区,例如肯特郡的威尔特地区、威尔特郡的北部和西部、埃塞克斯和萨福克郡的斯多尔和科恩河河谷、约克郡西部和南部、英格兰西部和兰开夏郡的南部和东部。在一些地区,乡村工业的雇工对农业贫困没有影响,但对“赢利的其他机会有一种激烈的反应”[22](p21)。 社会结构在影响乡村工业地理位置方面也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在17世纪晚期和18世纪,莱斯特郡编织业(framework-knitting,即在织机上编织羊毛袜)的发展是一种很好的说明。编织业主要位于“开放的”教区,那里土地为大量小耕作者所占有,他们需要一种工业活动来弥补微薄的农业收入,一些耕作者甚至以他们的农场作抵押筹钱购买一台织机。在18世纪以前,织袜者一般是独立的生产者,但随着教区从事织袜业人口的增加,出现了一个穷人阶级,他们无钱购置织机,因而他们为已立业的编织者或为提供毛线并出租织机的商人工作。作为对比,在“封闭的”教区,土地由几个大地主所拥有,他们以大农场致力于商品性农业的形式出租他们的地产。地主支付可怜的生产费用,他们严格控制茅舍建筑,允许他们的佃农仅建造多到足于使必需的农业劳动者居住的房屋。在缺乏住房和可供选择的雇工时,封闭教区的无地劳动者面临选择:要么为大农场主工作,要么从这个教区离开。一些人去开放教区的编织业中寻求雇用。[16](p164)这样,封闭的社会结构对编织业就有着制约,而相对开放的教区就容易发展起乡村工业。 再一个方面,劳动力的供给也有助于解释原工业的地理位置。在瑟斯克的分析中提到了这一因素,而钱伯斯则加以强调。钱伯斯说:“这不是否定地理因素的重要性:原材料的供应、接近水力和运输的水源、固定资本的吸引力(如漂洗厂这种形式);但在整个家庭工业的历史中,有雇主把其活动从自治城市转移、或为了逃避由特权的工人团体强加的限制或给予劳动的自治规章而采取的躲避。无疑乡村纺织工业的地点就拥有流动资本的所有者而言,大部分由寻求廉价劳动力的供应所决定。”[21](p431)当然,乡村工业并不必然地永远遵循追求最廉价劳动力的规律,就像迪恩·塔克1752年所说的,“我们时常看到制造业主离开工资低的地方,转移到工资高的其他地方”[23](p94)但这并不是说廉价劳动力对乡村工业就不重要了,在很多农业地区的家庭制造业它是获得扩张的经典前提:廉价的、潜在的和失业的劳动力的机会成本为零。在英国,乡村的非农业人口扩张得比欧洲的伙伴快,即使荷兰和法国也不及英国。[24]劳动力或许始终是影响工业发展的一个因素,无论是在原工业的早期还是晚期,乃至工业化时期。上述所见,自然地理区域的观点并不能完全说明英国原工业之所以在某些地区发展、而不在另一些地区发展的根源。许多具有原工业化特点的乡村工业其实位于非常不同的环境,其中很多不在畜牧区和山区。在英格兰,东盎格利亚的毛纺织业,白金汉郡、贝德福德郡、赫特福德郡和亨廷顿郡的枕头花边业和草帽编织业,在诺福克和萨福克边界地区的亚麻纺织业,萨里一些地方的棉布印花业,埃塞克斯的丝绸工业,或在很多仍以耕作未圈占土地为基础的莱斯特村庄,存在着手工和织机编织业。即使萨福克的毛纺织业也不位于森林/畜牧地区,仅有一半萨福克村庄的工业活动位于畜牧区,其余的在绵羊/谷物地区。所有这样的工业是原工业,为非地方市场生产。[25](p478)克拉克森也指出:“由原工业化概念的倡导者提出的原工业化与畜牧业或贫瘠的土地之间的相互联系似乎已被很好地建立起来。然而,这不是惟一可能的联系,有乡村工业更多地集中于谷物种植地区而不是畜牧业地区或放牧地的例子。”[16](p163)事实上,原工业并不局限于畜牧地区,也能在农业地区生长。因此,考察原工业地区的形成还需要视具体的情况而定。
中国财经新闻网/
中国会计报订阅信息
《中国会计报》国内统一刊号:CN11-0271,邮发代号:1-358。每周出版一期(每周五出版),每期16个版。月订价15元,全年订价180元。可破月、破季订阅,欢迎广大读者到当地邮局订阅。
咨询电话:(010)818805
联系人:《中国会计报》社发行部 冯志强
中国财经报订阅信息
《中国财经报》国内统一刊号CN11-0185,邮发代号:1-153。每份月订价20.50元,年订价246元。欢迎广大读者到当地邮局订阅(可破月、破季)。
咨询电话:(010)813805
联系人:中国财经报社发行部 冯志强
中国政府采购报订阅信息
《中国政府采购报》国内统一刊号:CN11—0276,邮发代号:1—388 ,全年订价198元,每月定价16.5元,每季定价49.5元。零售每份3元。 可以破月、破季订阅,欢迎广大读者到当地邮局订阅。
发行热线 :010-802489
新闻热线:010-804590
广告热线:010-
传 真:010-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广安路甲54号
·邮编:100161 联系邮箱:(请将#换成@)
·京公网安备号 京ICP备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江苏黄金周旅游总收入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