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个病历上写着头痛代查,心律失常,窦性心动过缓,高甘油三脂血症,高尿酸血症是什么病症

痛风症几种常见的合并症
核心提示:痛风患者常伴高血压病,我科资料显示为58.8%。有学者认为高尿酸血症与高血压病可能有相关性,并认为高尿酸血症是高血压的一个危险因子,有高尿酸血症者易患高血压病。其原因尚不清楚,可能是痛风素质的反应,也可能与高胰岛素血症有关。
  一、病
  患者常病,我科资料显示为58.8%。有学者认为与病可能有相关性,并认为是高血压的一个危险因子,有高尿酸血症者易患高血压病。其原因尚不清楚,可能是痛风素质的反应,也可能与高血症有关。
  高尿酸血症对高血压的影响:高血压患者如发生高尿酸血症,其水平常和肾血流动力学有关,能反映高血压病引起的肾血管损害的程度,并可作为肾的一个血流动力学指标。病程愈长,尿酸愈高,病情愈重,肾血流损害愈重。其机制尚不清楚,可能是通过尿酸钠结晶直接沉积于小动脉壁而损害动脉内膜引起加重高血压。
  高血压对高尿酸血症的影响:痛风患者如合并高血压,可影响尿酸排泄,使高尿酸血症更加明显。其机制可能是高血压本身有引起肾功能减退的趋向,进而影响肾排泄尿酸的功能。包括:1、高血压病可引起肾小动脉硬化。2、高血压时血管素浓度升高,使肾血流量减少,肾小管缺乳酸生成增多,后者对尿酸排泄有竞争性抑制作用,使尿酸分泌减少,影响肾排泄尿酸,造成尿酸潴留。3、高血压患者长期使用某些剂如噻嗪类、氨苯喋啶等,亦影响肾小管对尿酸的排泄,使尿酸排出减少。
  总之,高血压病与痛风可能互为因故,互相促进,高尿酸血症与同时存在的高血压引起的不同程度的和肾硬化共同导致肾血流的降低和恶化,从而加重了病情的发展。但其确切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二、高脂血症
  高脂血症或高三脂血症明显与酸增高有关。我科的资料显示,痛风患者75%~80%伴有高脂血症。而高脂血症患者60%~80%伴有高尿酸血症。酸与三脂数值有显著的正相关。有学者认为高甘油三脂可降低肾尿酸排泄是痛风的原因之一。
  痛风患者常合并病。我科资料显示,痛风伴糖尿病达18.6%。痛风与糖尿病两者有许多共同的影响因素,如年龄、肥胖等。人类尿酸值象血糖一样,随着年龄的增加而有升高倾向。有学者认为过高的血尿酸浓度可直接损害胰腺β细胞,而诱发糖尿病。甚至部分痛风患者存在加重糖尿病。
  反之,糖尿病患者易产生高尿酸血症。嘌呤的分解代谢增强和尿酸的生成增加是糖尿病的特点。糖尿病患者发生高尿酸血症可分为3型:代谢型、肾型、混合型。代谢型的特点是尿酸在体内产生增加,肾型的特点是肾的尿酸排泄降低,混合型的特点是尿酸的生成增加和排泄降低两者兼有。在高尿酸血症的形成中,肾脏的因素常具有重要意义。几乎所有高尿酸血症的糖尿病患者都具有的特点和肾的尿酸排泄功能受损。在Ⅰ型糖尿病高尿酸血症的发生中,肾脏受损起主要作用。Ⅱ型糖尿病高尿酸血症的发生是复合因素决定的,即肾脏功能的损害和尿酸的生成增多。
  四、肥胖
  痛风多见于肥胖者。肥胖的定义是人为的,目前多数以标准体重为依据。标准体重(kg)=身高(cm)-105,或身高(cm)-100后再乘于0.9(男性)或0.85(女性)。体重超过标准体重的20%为,在10%~20%之间为超重。
  肥胖引起高尿酸血症可能与体内内分泌系统紊乱或酮生成过多抑制尿酸排泄有关。肥胖对能量摄入增多,嘌呤代谢加速也可导致血尿酸浓度增高。有研究显示,超重或肥胖者血尿酸均值及高尿酸血症检出率均显著高于体重正常或偏低者。超重或肥胖者较正常体重或低于标准体重者易存在糖、脂肪及蛋白质等物质代谢异常,易患痛风、高血压、高脂血症及糖尿病等疾病。因而防治超重与肥胖对改善体内这些物质代谢异常有益,从而能降低痛风、高血压、高脂血症及糖尿病的患病率。减重也是治疗痛风的有效措施之一。
  我科的资料显示,痛风患者伴冠心病为15.6%。
  有学者将高尿酸血症视为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之一。甚至有人称之为“痛风性”心脏病。但高尿酸血症是否可以作为冠心病的危险因素还是存在争论的,另有学者认为尿酸与冠心病的发生、心血管病死亡率并无因果关系。
  反之,冠心病患者可存在尿酸代谢异常,常合并有血尿酸增高。其原因尚不清楚,有学者发现冠心病患者血胰岛素抵抗指数虽明显增高,但胰岛素抵抗指数与血尿酸相关性不明显,表明胰岛素抵抗可能不是尿酸代谢异常的主要原因。
  痛风合并脑梗塞较少见,仅占2.1%。高尿酸血症可能通过对小动脉的影响而使脑梗塞易于发生。
  总之,由于痛风多见于中老年,而且常合并肥胖、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糖尿病、动脉硬化、冠心病、脑血管疾患等。上述几种疾病与高尿酸血症相关性极强,但将所有这些因素完美的统一起来是困难的,高尿酸血症可能不是这些疾病的的独立危险因素,而与多因素有关。如高血压影响肾脏对尿酸的排泄,肥胖者尿酸摄入较多,酸性代谢产物竞争抑制肾小管对尿酸的排泄,糖尿病的嘌呤分解代谢增强和尿酸的生成增加等。就发病机理而言,高尿酸血症常与这些危险因素或多或少地结合在一起,对痛风的发生和进展起着协同作用。可以认为以上因素可能共同作用,互为因果,构成发病的倾向。但高尿酸血症与肥胖、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糖尿病、动脉硬化、冠心病、脑血管疾病等聚集在一起的病理基础是什么?这种聚集现象会存在哪些内在的联系?家族遗传因素对这种联系起多少作用?这些彼此间的确切关系尚不明确,值得进一步探讨。
  我们发现在治疗原发性痛风时,随着血尿酸水平的下降及痛风症状的缓解,伴发病的某些症状如、、、等明显改善。一些未用降血脂药物的患者,随着血尿酸水平的有效控制,血脂明显下降。有些难治性糖尿病,血糖也有明显下降。因此,作为嘌呤代谢紊乱的原发性痛风是冠心病、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的恶化因素,痛风的及时控制,对其伴发病的控制也十分有益。所以笔者认为对确诊为原发性痛风患者,应常规进行血脂、血糖、、X线摄片等检查,及早发现伴发病。而对于有上述伴发病的患者需多次查血尿酸及,及时治疗高尿酸血症。
(实习编辑:郭婷婷)
常见症状: 并发症状: 相关检查: 推荐用药:
单纯原发性高尿酸血症以及痛风性...[]
推荐医院:推荐医生:
这些疾病都不是你要找的? 用工具试试!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扫一扫”分享
39健康网风湿频道《痛风病人不能吃什么》专题,为你讲解痛风不能吃什么东西。痛风的病人平时能吃什么不能吃什么,痛风病人不能吃的东西比较多,因此要特别注意痛风病人的饮食。 []
在线咨询(向医生免费提问)
请在此提交您的问题,即有万名医生10分钟内为您解答
答你所问,名医在线近距离。
求医就诊小贴士
肿瘤的真相与误区
妇产大解密
糖叔的甜蜜私厨
皮肤大件事
都说经常动脑才能让人变聪明,但是如果人只动脑,而不动身…… []
在我国的中医院校经常能看到一批批外国医生围着中国医生学…… []
最近,学生军训期间猝死事件频发,媒体报道接连不断,引起…… []
G点位于阴,道的前壁中段,能让女人瞬间高潮。…… []
患上痛风怎么办?要如何保健?高脂血症与高血脂是不是一样的
高脂血症与高血脂是不是一样的
09-08-05 &匿名提问
血脂是人体内富含能量的物质,它源于食物,又可以在体内合成,并提供给人体新陈代谢时所需耗的能量。是人体不可缺少的生理物质,如甘油三脂主要参与能量的生产和贮藏,如果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或能量过低,就好比汽车没有燃料无法行驶一样,人的生命健康也将受到影响。  血脂异常是指总胆固醇、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超过正常或同时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下。高血脂症是指总胆固醇增高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增高或二者均高,是四项指标中最重要的两项,这两项数值愈高冠心病的发病率也就愈高。         高脂血症的主要危害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进而导致众多的相关疾病,其中最常见的一种致命性疾病就是冠心病。严重乳糜微粒血症可导致急性胰腺炎,是另一致命性疾病。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一、什么是高血脂症? “心血管”是人体的生命之河,但是,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饮食结构也逐渐提升,人们血脂的&河床&也&颇为无奈&地抬高。血脂主要是指血清中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无论是胆固醇含量增高,还是甘油三脂的含量增高,或是两者皆增高,统称为高脂血症。根据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测定结果,高脂血症分为以下四种类型:(1)高胆固醇血症:血清总胆固醇含量增高,超过572毫摩尔/升,而甘油三酯含量正常,即甘油三酯<1.70毫摩尔/升。(2)高甘油三酯血症:血清甘油三酯含量增高,超过1.70毫摩尔/升,而总胆固醇含量正常,即总胆固醇&5.72毫摩尔/升。(3)混合型高脂血症:血清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均增高,即总胆固醇超过572毫摩尔/升,甘油三酯超过1.70毫摩尔/升。(4)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胆固醇)含量降低,&9.0毫摩尔/升。二、高脂血症是怎样形成的   血浆中的胆固醇和三酰甘油都有两个来源:外源性者来自食物,经消化后由小肠吸收;内源性者由体内合成。三酰甘油在肝内合成,而胆固醇主要在肝和小肠粘膜合成。机体有复杂的反馈机制调节胆固醇的吸收、合成、分解及排泄,保持其血中浓度的动态平衡。
  血清胆固醇主要来自体内合成,肠道的吸收量受到机体的严格调控,并不与进食的胆固醇量成正比。如每人每天胆固醇摄人量增加100毫克,血清胆固醇只上升3毫克-5毫克/分升。体内每天合成的胆固醇量约有1.5克,这个量比外源性胆固醇高得多。肝脏既是胆固醇的合成场所,也是分解处理胆固醇的地方。当进食过多的动物脂肪(可成为肝、小肠合成胆固醇的原料)或有肾病综合征、先天性脂代谢障碍,肝脏代谢出现障碍时,可造成高脂血症。其它一些因素,如精神刺激、吸烟、紧张、季节气温变化、月经、妊娠等等,都可引起血清胆固醇水平的明显波动。   血脂和脂蛋白通常随年龄增长而增高,这是因为老年人血脂和脂蛋白的代谢全面降低的结果。一般来说,男性到50岁,女性到65岁左右,胆固醇和三酰甘油达到峰值。上海市438名老年人的血脂及脂蛋白调查结果:市区老年组的血清脂质显著高于青年组。老年人的血脂浓度随体重增加、活动减少、伴有高血压及冠心病而有所增高。三、高血压和高血脂症有何关系,两者并存时怎么办 高血压病的发生和发展与高脂血症密切相关。大量研究资料表明,许多高血压病人伴有脂质代谢紊乱,血中胆固醇和甘油三脂的含量较正常人显著增高,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则较低。另一方面,许多高脂血症也常合并高血压,两者呈因果关系,但何为因何为果,目前尚不十分清楚。高血压和高脂血症同属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两者并存时,冠心病的发病率远较一项者高,因此,两项并存时更应积极治疗。  那么,高血压和高脂血症并存时怎么办呢?(1)要加强生活和饮食管理,控制热量摄入,适当增加活动量。进食热量过多,多余的热量就以脂肪的形式储存在体内,使血脂和血压升高,所以,应以限制脂肪为主,主食每天200 ~250克,不吃甜食,可适当吃鱼,豆制品、禽类、蔬菜等,但每餐不可过多,不可暴食,晚餐要少吃。多吃富含钙、钾的食物,如香蕉、紫菜、海带、土豆、豆制品及菇类等,以促进体内钠盐的排泄,调整细胞内钠与钙的比值,降低血管的紧张性,维护动脉血管正常的舒缩反应,保护心脏。适度运动,能有效地增加内源性热原质,增加身体热度,加速体内脂肪、糖和蛋白质的分解,有利于冲刷血管壁上的沉积物,又可使血脂分解加速,从而防止高血压、高脂血症,延缓各脏器的衰老,所以,应坚持锻炼,但老年人应以散步、慢跑、打太极拳为主,不宜剧烈运动。(2)患者吃盐应适量。据报道,有学者发现高血压与盐敏感有关,部分盐敏感者有钠泵基因突变,这种突变呈显性遗传,由此揭示了世界上研究了100多年的关于吃盐多的地区高血压发病多,而有些人吃盐多却不发病的谜底,因此,对食盐敏感性高血压患者来说,减盐非常重要,而非食盐敏感性高血压患者,过度减盐可影响糖和脂肪代谢,一般每日食盐量掌握在 5g以下,对二者都不致产生明显影响。(3)烟酒对高血压和高脂血症均属促进因素,患者应断然戒烟,酒以不喝为好。(4)在使用降压药时,要考虑对脂质代谢的影响。临床研究证明,有的降压药物对脂质代谢可产生不良影响,从而成为动脉硬化的促进剂,如利尿降压药、β-受体阻滞剂均有这种作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钙离子拮抗剂对脂质代谢也有影响。对高血压和高脂血症并存的患者来说,最好的药物是呱唑嗪、乌拉地尔等a1受体阻滞剂,它们既可降压,又有利于脂质代谢。(5)经降压治疗高脂血症未见好转,同时存在冠心病危险因素时,应配伍应用抗高血脂症药物。四、哪些人易患高脂血症?1)有高血脂家族史的病人;2)肥胖者;3)中老年人;4)35岁以上长期大鱼大肉高脂、高糖饮食者;5)绝经后妇女;6)长期吸烟、酗酒者;7)不爱运动者;8)患有糖尿病、高血压、脂肪肝病者;9)生活无规律、情绪易激动、精神长期处于紧张状态者五、高脂血症的致病原因
 近年来,我国高血压病、高脂血症、冠心病、糖尿病、肥胖症等富裕性疾病的发病率明显上升,已经引起全社会的关注。这类疾病是威胁中老年人健康的第一大杀手,高脂血症、糖尿病、肥胖症等相关性十分密切的病症,其相加总发病率为10%,考虑到复合患病因素,仍然是严重的问题。(一).中医的认识中医认为,膏脂虽为人体的营养物质,但过多则形成高脂血症为患。凡导致人体摄入膏脂过多,以及膏脂转输、利用、排泄失常的因素均可使血脂升高,其病因有以下几点。1.饮食失当 饮食不节,摄食过度,或恣食肥腻甘甜厚味,过多膏脂随饮食进入人体,输布、转化不及,滞留血中,因而血脂升高。长期饮食失当,或酗酒过度,损及脾胃,健运失司,致使饮食不归正化,不能化精微以营养全身,反而变生脂浊,混入血中,引起血脂升高。前者为实证,后者为虚中夹实证,这是二者不同之处。2.喜静少动 或生性喜静,贪睡少动;或因职业工作所限,终日伏案,多坐少走,人体气机失于疏畅,气郁则津液输布不利.膏脂转化利用不及,以致生多用少,沉积体内,浸淫血中,故血脂升高。3.情志刺激 思虑伤脾,脾失健运,或郁怒伤肝,肝失条达,气机不畅,膏脂运化输布失常,血脂升高。4.年老体衰 人老则五脏六腑皆衰,以肾为主:肾主五液.肾虚则津液失其主宰;脾主运化,脾虚则饮食不归正化;肝主疏泄,肝弱则津液输布不利,三者皆使膏脂代谢失常,引起血脂升高。若房劳过度,辛劳忧愁,亦可使人末老而先衰。5.体质禀赋 父母肥胖,自幼多脂,成年以后,形体更加丰腴,而阳气常多不足,津液膏脂输化迟缓,血中育质过多。或素体阴虚阳亢,脂化为育,溶入血中,血脂升高。6.消渴、水肿、胁痛、黄疸、症积等证不愈 消渴证基本病机属阴虚燥热,由于虚火内扰,胃热杀谷,患者常多饮多食,但饮食精微不能变脂而贮藏,人体之脂反尽溶为膏,混入血中,导致血脂升高。水肿日久,损及脾肾,肾虚不能主液,脾虚失于健运,以致膏脂代谢失常。胁痛、黄疸、症积三者皆属肝、胆之病,肝病气机失于疏泄,影响膏脂的敷布转化,胆病不能净浊化脂,引起血脂升高。(二)、西医的认识西医认为,高脂血症的病因,基本上可分为两大类,即原发性高脂血症和继发性高脂血症。原发性高脂血症是指脂质和脂蛋白代谢先天性缺陷(家族性)以及某些环境因素,通过各种机制所引起的。这些环境因素包括饮食和药物等,现概述如下:1.遗传因素 遗传可通过多种机制引起高脂血症,某些可能发生在细胞水平上,主要表现为细胞表面脂蛋白受体缺陷以及细胞内某些酶的缺陷(如脂蛋白脂酶的缺陷或缺乏),也可发生在脂蛋白或载脂蛋白的分子上,多由于基因缺陷引起。据报道,上述五种类型的高脂蛋白血症都可以发生遗传,但国内临床上最常遇到的是Ⅱ型,即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仅上海地区就已发现了十多个家族的几十位病人。中山医院曾对1例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死亡病例进行尸体解剖,发现患者主动脉内膜表面到处是粥样斑块,就如同涂上一层厚厚的奶油蛋糕,在患者的心脏中也发现有多处心肌梗塞的“遗迹”。有资料报道,国外有这样的病人3岁就死于心肌梗塞。这些病例有不少见于近亲结婚者,非近亲结婚可有效地遏制其发生率。2.饮食因素 饮食因素作用比较复杂,高脂蛋白血症患者中有相当大的比例是与饮食因素密切相关的。糖类摄入过多,可影响胰岛素分泌,加速肝脏极低密度脂蛋白的合成,易引起高甘油三酯血症。胆固醇和动物脂肪摄人过多与高胆固醇血症形成有关,其他膳食成分(如长期摄人过量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以及膳食纤维摄入过少等)也与本病发生有关。继发性高脂血症系指由于其他原发疾病所引起者,这些疾病包括:糖尿病、肝病、甲状腺疾病、肾脏疾病、胰腺、肥胖症、糖原累积病、痛风、阿狄森病、柯兴综合症、异常球蛋白血症等。继发性高脂蛋白血症在临床上相当多见,如不详细检查,则其原发疾病常可被忽略,治标而未治其本,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于治疗不利。现简述如下。1.糖尿病与高脂蛋白血症 在人体内糖代谢与脂肪代谢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临床研究发现,约40%的糖尿病患者可继发引起高脂血症。一般情况下,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血液中最常出现乳糜微粒(CM)和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的代谢紊乱,这与病情的严重度有关。严重胰岛素缺乏,尤其是伴酮症酸中毒患者,上述两种脂蛋白均显著增高,表现为I型或V型高脂蛋白血症。不伴酮症的轻型患者,血中可无乳糜微粒,极低密度脂蛋白正常或仅轻度增高(为IV型高脂蛋白血症)。上述代谢异常,经胰岛素治疗后可见好转。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发生脂蛋白代谢异常者更为多见,可能与本型患者最常合并肥胖有关。临床观察资料表明,这类糖尿病患者有不少症状并不明显,而仅仅由于出现冠心病、中风或其他周围血管病变以及高脂血症前来就诊,作进一步血糖检查时才被发现。因此,有学者认为,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肥胖症、高脂血症和冠心病是中老年人中最常见的一种综合征。在控制体重和限制糖类(如碳水化合物等)摄入后,这类患者的脂蛋白异常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2.肝病与高脂蛋白血症 现代医学研究资料证实,许多物质包括脂质和脂蛋白等是在肝脏进行加工、生产和分解、排泄的。一旦肝脏有病,则脂质和脂蛋白代谢也必将发生紊乱。以中老年人最常见的脂肪肝为例,在临床观察中可以看到,不论何种原因引起的脂肪肝,均有可能引起血脂和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含量增高,表现为IV型高脂蛋白血症。及至后期,肝细胞损害进一步发展,血浆甘油三酯和极低密度脂蛋白含量反可降低,甚至出现低脂蛋白血症。3.肥胖症与高脂蛋白血症 临床医学研究资料表明,肥胖症最常继发引起血甘油三酯含量增高,部分患者血胆固醇含量也可能增高,主要表现为IV型高脂蛋白血症,其次为IIb型高脂蛋白血症。现代医学研究结果明确地提示,生理和病理(包括滥用药物所致等)变化所引起的激素(如胰岛素;甲状腺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等)的改变以及代谢(尤其是糖代谢)的异常,均可引起高脂血症高脂血症的预防发生应先从饮食入手。控制热量的摄入,每人每天的热量摄入应控制在294卡/公斤体重内,折合主食每天不宜超过300克;控制动物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量也应十分严格,每人每天不宜超过300毫克,尽量不吃或少吃动物内脏,蛋类每天不超过一个,或2―3天吃一个鸡蛋,应提倡吃含有花生油的植物油。宜多选用奶类、鱼类、豆类、瘦肉、海产品、蔬菜、水果等。食盐的摄入,每人每天应少于8克。生活方式要注意规律性,适当参加体育运动和文娱活动,不吸烟、不酗酒,并要保持良好的心态。许多天然药物和食品具有较好的降血脂作用。这些药物有:山楂、丹参、泽泻、首乌、决明子、黄精、葛根、蒲黄、荷叶、绞股兰、银杏叶等。这些药物可以单味煎水,代茶饮用,有较好的降脂作用。如果经过以上的方法对血脂下降不理想时,应进行药物治疗,同时选用保健品会对高脂血症的防治和治疗起到作用。六、高血脂的治疗  九十年代以来,国际上先后进行了一系列大规模有关降脂的临床试验,有名的有4S,MAAS,WOS及CARE,其中4S北欧辛伐他汀生存研究被诺贝尔奖得主Gold Stein称为医学史上的里程碑性研究。这些研究结果分别显示,经过3-5年降脂药物治疗,单纯高血脂患者的冠心病发病率减少31%;已患冠心病者,包括病死在内的临床事件减少24-34%,其中用默沙东公司生产的舒降之治疗可降低冠心病死亡率42%、总死亡率30%。这提示降脂干预可使成千上万的患者生命得到救治。高血脂确诊后,应首先进行非药物治疗,包括:饮食调整、生活方式改善以及影响因素之控制。在此基础上,进行药物治疗。用药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防治结合,非药物应用相结合。(2)据高血脂种类不同而辨型用药。(3)冠心病患者的合适血脂水平应较低于正常人,尽早用药,同时控制其它危险因素。(4)长效调脂药,宜每晚服用一次。(5)用药后,至少每3-6个月复查;血脂、肝肾功能等,随时调整用药剂量,监测副作用。(6)持续服药,以使血脂水平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虽然降脂(调脂)药物4-5种,但近年疗效肯定、运用最多的有两类:(1)他汀类:常用药有:辛伐他汀(舒降之)、普伐他汀及洛伐他汀等。(2)贝特类:常用非诺贝特、吉非罗齐等。他汀类抑制胆固醇合成,主要用于以总胆固醇升高为主及混合型高脂血症,即胆固醇与甘油三酯同时升高;贝特类用于以甘油三酯升高为主型。他汀类明显降低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同时轻中度降低甘油三酯以及轻度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疗效肯定,上述有名试验绝大多数属于此类调脂药。  目前,调脂治疗在冠心病防治中意义重大,已被列入冠心病的三大现代疗法(ABC疗效)之一。它对人类的巨大贡献不亚于当年青霉素的发现。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血脂代谢发生紊乱;脂肪代谢或转运异常;血浆中一种或几种脂质浓度,包括血浆TC及TG水平过高或血浆HDL水平过低;人体血浆中TC、TG和各种脂蛋白含量高于同龄正常值者均称高脂血症。  由于脂肪代谢或运转异常使血浆一种或多种脂质高于正常称为高血脂症。  所以,两种称谓都表示的是一种疾病。(淄博市古方中医疑难病研究所)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血脂是人体内富含能量的物质,它源于食物,又可以在体内合成,并提供给人体新陈代谢时所需耗的能量。是人体不可缺少的生理物质,如甘油三脂主要参与能量的生产和贮藏,如果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或能量过低,就好比汽车没有燃料无法行驶一样,人的生命健康也将受到影响。  血脂异常是指总胆固醇、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超过正常或同时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下。高血脂症是指总胆固醇增高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增高或二者均高,是四项指标中最重要的两项,这两项数值愈高冠心病的发病率也就愈高。         高脂血症的主要危害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进而导致众多的相关疾病,其中最常见的一种致命性疾病就是冠心病。严重乳糜微粒血症可导致急性胰腺炎,是另一致命性疾病。   该病对身体的损害是隐匿、逐渐、进行性和全身性的。它的直接损害是加速全身动脉粥样硬化,因为全身的重要器官都要依靠动脉供血、供氧,一旦动脉被粥样斑块堵塞,就会导致严重后果。动脉硬化引起的肾功能衰竭等,都与高脂血症密切相关。大量研究资料表明,高脂血症是脑卒中、冠心病、心肌梗死、心脏猝死独立而重要的危险因素。  高脂血症也是促进高血压、糖耐量异常、糖尿病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高脂血症还可导致脂肪肝、肝硬化、胆石症、胰腺炎、眼底出血、失明、周围血管疾病、跛行、高尿酸血症。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尿酸血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