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把二,大功率三极管并联电路以增加电路功率,而是一定要用专门的大功率二,三极管呢?

半导体三极管及其放大电路_图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文档贡献者
评价文档:
半导体三极管及其放大电路
大小:1.95M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您的位置: >
达林顿管的电路结构和特点有哪些?
达林顿管又叫复合三极管,它采用复合连接方式将两只或更多个三极管的集电极连在一起,而将第一只三极管的发射极直接耦合到第二只三极管的基极,依次连接而成,最终引出E、B 、C 三个电极。
达林顿管的最大特点就是电流放大倍数很高。现以两只三极管组合的达林顿管为例来说明这一特点。设每只三极管的电流放大系数为hFE1和hFE2则复合后达林顿管的总电流放大系数为
因此,达林顿管具有很高的电流放大系数, hFE 值可达几千至几十万倍。不过,这类高放大倍数的达林顿管只能在小功率下使用。
达林顿管多用在大功率输出电路中,这时由于功率增大,管子本身压降会造成温度上升,再加上前级三极管的漏电流( ICEO) 也会被逐级放大,从而导致达林顿管整体热稳定性差。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在大功率达林顿管内部均设有均衡电阻,这样不但可以大大提高管子的热稳定性,还能有效地提高末级功率三极管的耐压。大部分大功率达林顿管在末级三极管的集电极与发射极之间反向并联一只阻尼二极管,以防负载突然断电时三极管被击穿。加有均衡电阻及阻尼二极管的达林顿管典型电路如图15-32 所示。
达林顿管具有增益高、开关速度快、稳定性好等优点。使用时,可以把达林顿管看成是一个具有高电流放大系数的三极管,使用非常方便c 选用它作为功率放大管时,还可以取代多级放大电路,简化设计电路。正因为达林顿管有着许多特点,它在低频功率放大电路、开关式稳压电路以及功率驱动电路中得到了较广泛的应用。
非常好我支持^.^
不好我反对
相关阅读:
( 发表人:admin )
评价:好评中评差评
技术交流、我要发言
发表评论,获取积分! 请遵守相关规定!提 交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单片机连接三极管之前还要接一个电阻的作用是什么?通常单片机接三极管是为了提高驱动电流,那在连接之前还要连接一个电阻,这个电阻的作用是什么?为什么不能直接接三极管?_百度作业帮
单片机连接三极管之前还要接一个电阻的作用是什么?通常单片机接三极管是为了提高驱动电流,那在连接之前还要连接一个电阻,这个电阻的作用是什么?为什么不能直接接三极管?
单片机连接三极管之前还要接一个电阻的作用是什么?通常单片机接三极管是为了提高驱动电流,那在连接之前还要连接一个电阻,这个电阻的作用是什么?为什么不能直接接三极管?
提高驱动电流是靠三极管的作用,但是要使三极管工作也要按照它的规矩来,三极管的基极电流不能过大,过大会烧毁,所以要加电阻、三端稳压器扩流应用知识(二)_电路图_三极管_中国百科网
您现在的位置: >
> 文章内容:
三端稳压器扩流应用知识(二)_电路图
    本篇说明三端稳压器(固定或可调版本)外接大功率三极管扩流的电路接法。三端稳压器扩流应用在一些重负载电路中是需要的,下面介绍几种外接扩流管方法。&  一、外接PNP型大功率管扩流方法&  上图中的LM317可调三端稳压器扩流电路,输入端的6.1欧姆电阻用于电流检测,当负载电流上升至约50mA时,两端电压约0.3V,PNP型大功率管3AD53开始导通分流,最大可承受6A的负载电流。同时,由于LM317的限制,3AD53不会破坏电路的稳压特性。  如果需要更大的负载电流能力,可用二只或多只大功率三极管并联扩流,但需注意管子特性的一致,并且在每只大功率管集电极加接一小阻值线绕电阻平衡电流。  此扩流方法适用于正电压系列三端稳压集成电路,无论是固定电压三端稳压器还是可调三端稳压器,均可按照上述方法进行扩流。如78&&系列固定电压三端稳压器,可与上述一样加接PNP型大功率三极管扩流。  二、外接NPN型大功率管扩流方法  同样以LM317为例,上图是用NPN型大功率管来扩流的方法。一只3DD15可提供5A的电流负载能力,如需更大的输出电流,两样可以多只大功率管并联使用(注意三极管特性一致并加电流平衡电阻)。电路中的两只二极管起隔离作用。  对于一些小功率的三端稳压器,其自身输出电流不大,例如一三端稳压器自身电流负载能力仅0.1A,现在需要将其负载能力扩流至10A,显然,用0.1A的电流驱动多只扩流管有些力不从心。此时可以由三端稳压器先驱动一只功率较小的三极管,然后再由较小功率的三极管驱动多只大功率管。这实际也就是复合管的电路接法,用于提高放大倍数,如果有合适的达林顿管也可以直接应用。
Mail: Copyright by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三极管与二极管并联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