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数学长春哪家皮肤医院好呀?

您还未登陆,请登录后操作!
&怎样才能学好数学呢?谁能指教一下?
<img onerror="imgDelByClass('comimg_box');" class="piczoom mpic" alt="请教
。万万不可相信什么兴趣主义。&
您的举报已经提交成功,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
多下功夫,紧跟老师,听老师的话,多看书,精做题,善于总结,有精力时可涉猎课外延伸知识。常看错过的题,认真分析每套卷纸的设题思路,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大家还关注除了自己的无知,我什么都不懂。
-苏格拉底
以来本文点击数22,244
本站点击数13,458,068
昨日点击数 5,683
今日点击数 886
什么是好数学? (上)
- 作者:Terence Tao && 译者:卢昌海 -
译者序: 本文译自澳大利亚数学家 Terence Tao 的近作 “What is Good Mathematics?” (arXiv:math/ [math.HO])。
Tao 是调和分析、 微分方程、 组合数学、 解析数论等领域的大师级的年轻高手。 2006 年, 31 岁的 Tao
获得了数学界的最高奖 Fields 奖, 成为该奖项七十年来最年轻的获奖者之一。 美国数学学会 (AMS) 对 Tao
的评价是: “他将精纯的技巧、 超凡入圣的独创及令人惊讶的自然观点融为一体”。 著名数学家 Charles
Fefferman (1978 年的 Fields 奖得主) 的评价则是: “如果你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那么找到出路的办法之一就是引起
Terence Tao 的兴趣”。 Tao 虽然已经具有了世界性的声誉, 但由于他的年轻, 多数人 (尤其是数学界以外的人)
对他的了解仍很有限。
Tao 的这篇短文在一定程度上阐述了他的数学观, 在这点上类似于英国数学家 Hardy
的名著《A Mathematician's Apology》, 相信会让许多读者感兴趣 (如果哪位读者想接受 Fefferman 的忠告,
让自己的问题有朝一日引起 Tao 的兴趣, 那么读一读这篇文章可能会有所助益:-)。 不过 Tao 的这篇文章远比《A Mathematician's
Apology》难读得多。 从表面上看, 它不带任何数学公式, 这点甚至比《A Mathematician's Apology》做得更为彻底
(后者还带有一些诸如 12+12=2 之类的公式), 但实际上, 文章的主要部分 - 即第二节
(对应于译文
的大部分) - 所涉及的数学概念相当密集,
足以给非数学专业的读者造成很大的困难, 因此译文对译者知识所及且能用简短方式加以说明的若干概念进行了注释。
本译文略去了原文的摘要、 文献及正文中单纯与文献有关的个别文句 (即诸如 “感兴趣的读者请参阅某某文献” 之类的文句)。
本译文末尾附有 Alain Connes (1982 年的 Fields 奖得主) 在一篇 blog 文字中对 Tao 这篇文章的
1. 数学品质的诸多方面
我们都认为数学家应该努力创造好数学。 但 “好数学” 该如何定义? 甚至是否该斗胆试图加以定义呢?
让我们先考虑前一个问题。 我们几乎立刻能够意识到有许多不同种类的数学都可以被称为是 “好” 的。 比方说,
“好数学” 可以指 (不分先后顺序):
好的数学题解 (比如在一个重要数学问题上的重大突破);
好的数学技巧 (比如对现有方法的精湛运用, 或发展新的工具);
好的数学理论 (比如系统性地统一或推广一系列现有结果的概念框架或符号选择);
好的数学洞察 (比如一个重要的概念简化, 或对一个统一的原理、 启示、 类比或主题的实现);
好的数学发现 (比如对一个出人意料、 引人入胜的新的数学现象、 关联或反例的揭示);
好的数学应用 (比如应用于物理、 工程、 计算机科学、 统计等领域的重要问题, 或将一个数学领域的结果应用于另一个数学领域);
好的数学展示 (比如对新近数学课题的详尽而广博的概览, 或一个清晰而动机合理的论证);
好的数学教学 (比如能让他人更有效地学习及研究数学的讲义或写作风格, 或对数学教育的贡献);
好的数学远见 (比如富有成效的长远计划或猜想);
好的数学品味 (比如自身有趣且对重要课题、 主题或问题有影响的研究目标);
好的数学公关 (比如向非数学家或另一个领域的数学家有效地展示数学成就);
好的元数学 (比如数学基础、 哲学、 历史、 学识或实践方面的进展); ”, 不过这里所举的有些内容, 如历史、 实践等,
通常并不属于元数学的范畴。]
严密的数学 (所有细节都正确、 细致而完整地给出);
美丽的数学 (比如 Ramanujan 的令人惊奇的恒等式; 陈述简单漂亮, 证明却很困难的结果);
优美的数学 (比如 Paul Erd?s 的 “来自天书的证明” 观念; 通过最少的努力得到困难的结果); ”。 Paul Erd?s
喜欢将最优美的数学证明说成是来自 “The Book” (我将之译为
“天书”), 他有这样一句名言: 你不一定要相信上帝, 但应该相信 “The Book”。
Erd?s 去世后的第三年, 即 1998 年,
Martin Aigner 和 Günter M. Ziegler
以《来自天书的证明》为书名出版了一本书, 收录了几十个优美的数学证明,
以纪念 Erd?s。]
创造性的数学 (比如本质上新颖的原创技巧、 观点或各类结果);
有用的数学 (比如会在某个领域的未来工作中被反复用到的引理或方法);
强有力的数学 (比如与一个已知反例相匹配的敏锐的结果, 或从一个看起来很弱的假设推出一个强得出乎意料的结论);
深刻的数学 (比如一个明显非平凡的结果, 比如理解一个无法用更初等的方法接近的微妙现象);
直观的数学 (比如一个自然的、 容易形象化的论证);
明确的数学 (比如对某一类型的所有客体的分类; 对一个数学课题的结论);
其它[注一]。
如上所述, 数学品质这一概念是一个高维的 (high-dimensional) 概念, 并且不存在显而易见的标准排序[注二]。
我相信这是由于数学本身就是复杂和高维的, 并且会以一种自我调整及难以预料的方式而演化;
上述每种品质都代表了我们作为一个群体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及运用的不同方式。 至于上述品质的相对重要性或权重,
看来并无普遍的共识。 这部分地是由于技术上的考虑: 一个特定时期的某个数学领域的发展也许更易于接纳一种特殊的方法;
部分地也是由于文化上的考虑: 任何一个特定的数学领域或学派都倾向于吸引具有相似思维、 喜爱相似方法的数学家。
它同时也反映了数学能力的多样性: 不同的数学家往往擅长不同的风格, 因而适应不同类型的数学挑战。
我相信 “好数学” 的这种多样性和差异性对于整个数学来说是非常健康的,
因为它允许我们在追求更多的数学进展及更好的理解数学这一共同目标上采取许多不同的方法, 并开发许多不同的数学天赋。
虽然上述每种品质都被普遍接受为是数学所需要的品质,
但牺牲其它所有品质为代价来单独追求其中一两种却有可能变成对一个领域的危害。 考虑下列假想的 (有点夸张的) 情形:
一个领域变得越来越华丽怪异, 在其中各种单独的结果为推广而推广, 为精致而精致,
而整个领域却在毫无明确目标和前进感地随意漂流。
一个领域变得被令人惊骇的猜想所充斥, 却毫无希望在其中任何一个猜想上取得严格进展。
一个领域变得主要通过特殊方法来解决一群互不关联的问题, 却没有统一的主题、 联系或目的。
一个领域变得过于枯燥和理论化, 不断用技术上越来越形式化的框架来重铸和统一以前的结果,
后果却是不产生任何令人激动的新突破。
一个领域崇尚经典结果, 不断给出这些结果的更短、 更简单及更优美的证明,
但却不产生任何经典著作以外的真正原创的新结果。
在上述每种情形下, 有关领域会在短期内出现大量的工作和进展, 但从长远看却有边缘化和无法吸引更年轻的数学家的危险。
幸运的是, 当一个领域不断接受挑战, 并因其与其它数学领域 (或相关学科) 的关联而获得新生, 或受到并尊重多种 “好数学”
的文化熏陶时, 它不太可能会以这种方式而衰落。 这些自我纠错机制有助于使数学保持平衡、 统一、 多产和活跃。
现在让我们转而考虑前面提出的另一个问题, 即我们到底该不该试图对 “好数学” 下定义。 下定义有让我们变得傲慢自大的危险,
特别是, 我们有可能因为一个真正数学进展的奇异个例不满足主流定义[注三]而忽视它。 另一方面, 相反的观点 -
即在任何数学研究领域中所有方法都同样适用并该得到同样资源[注四], 或所有数学贡献都同样重要 - 也是有风险的。
那样的观点就其理想主义而言也许是令人钦佩的, 但它侵蚀了数学的方向感和目的感,
并且还可能导致数学资源的不合理分配[注五]。 真实的情形处于两者之间, 对于每个数学领域,
现存的结果、 传统、 直觉和经验 (或它们的缺失) 预示着哪种方法可能会富有成效, 从而应当得到大多数的资源;
那种方法更具试探性, 从而或许只要少数有独立头脑的数学家去进行探究以避免遗漏。 比方说,
在已经发展成熟的领域, 比较合理的做法也许是追求系统方案, 以严格的方式发展普遍理论,
稳妥地延用卓有成效的方法及业已确立的直觉; 而在较新的、 不太稳定的领域, 更应该强调的也许是提出和解决猜想,
尝试不同的方法, 以及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不严格的启示和类比。 因此, 从策略上讲比较合理的做法是,
在每个领域内就数学进展中什么品质最应该受到鼓励做一个起码是部分的 (但与时俱进的) 调查,
以便在该领域的每个发展阶段都能最有效地发展和推进该领域。 比方说, 某个领域也许急需解决一些紧迫的问题;
另一个领域也许在翘首以待一个可以理顺大量已有成果的理论框架, 或一个宏大的方案或一系列猜想来激发新的结果;
其它领域则也许会从对关键定理的新的、 更简单及更概念化的证明中获益匪浅; 而更多的领域也许需要更大的公开性,
以及关于其课题的透彻介绍, 以吸引更多的兴趣和参与。 因此, 对什么是好数学的确定会并且也应当高度依赖一个领域自身的状况。
这种确定还应当不断地更新与争论, 无论是在领域内还是从通过旁观者。 如前所述,
有关一个领域应当如何发展的调查, 若不及时检验和更正, 很有可能会导致该领域内的不平衡。
上面的讨论似乎表明评价数学品质虽然重要, 却是一件复杂得毫无希望的事情,
特别是由于许多好的数学成就在上述某些品质上或许得分很高, 在其它品质上却不然; 同时,
这些品质中有许多是主观而难以精确度量的 (除非是事后诸葛)。 然而, 一个令人瞩目的现象是[注六]:
上述一种意义上的好数学往往倾向于引致许多其它意义上的好数学, 由此产生了一个试探性的猜测,
即有关高品质数学的普遍观念也许毕竟还是存在的, 上述所有特定衡量标准都代表了发现新数学的不同途径,
或一个数学故事发展过程中的不同阶段或方面。
您可在每月前七天参与对本站所有文章的讨论目前距本文的讨论期满尚有 6 天, 欢迎您学好英语和数学,哪一个更有利于将来的发展? 相关的站内帖子
学好英语和数学,哪一个更有利于将来的发展?
学好英语和数学,哪一个更有利于将来的发展?
轻松讨论一下,为孩子们的未来做点思想准备。.
想当初——我数学和英文都超好的,数学比英文还要突出。
现在看似外文更有用,天天时时离不开的。数学也有用,逻辑思维能力、推理能力、考虑问题的严谨性和对数字的敏感性是渗透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的,不过看上去作用不那么明显罢了。.
两个都要学好。英语以后要派用场的,估计一门还不够。数学,虽然现在我们的很多职业是不需要函数啊,高数的,但学不好影响升学啊,拿不到好大学的文凭啊,所以我觉得好像都蛮重要的。.
这个没有可比性
这和将来的职业很有关系。做财务的,英语重要还是数学更重要呢?做翻译的,数学重要还是英语更重要。而未来具体什么职业吃香,估计谁也说不准吧.
数学重要。因为数学学的其实是一种思维方式,学到解决问题的能力。因为数学来自于现实,还要运用到现实中去的。
如果和语文比较,则语文更重要一些。
外语想学的话,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但数学并非简单就是些题目,所以想学好并不容易。.
金币161254 枚&违规0 次&活跃度10 0%&
首先得看这个将来是指多久以后,五年、十年还是十五年?
仅作为普通人而言:
如果所规划的将来是以求学为目标,那现在学习的数学可能比英语更有用。
如果所规划的将来是以能成为一个能够独立生存、有稳定收入的独立人为目标,那英语作为交流工具,可能所学的应用于工作和生活中会比数学多得多。相对而言,我们学习的数学知识能应用到生活和工作中的占比相对会少一点。
另外,一直有一些疑问,借楼主宝地说说:自己小时候,经常会被大人问:“长大了想做什么?”,老师也经常会让小朋友们思考和规划“你长大了想做什么?如何实现自己的理想?”
现在好像很少有人问这个问题,不知道爸爸妈妈们有没有人根据自己的孩子的个性,规划过他将来的职业方向,长大了适合从事哪个行业?基本职业可以是什么?副业可以从事哪些?.
都重要,我觉得数学对我求学方向和今后职业的选择很重要,英语是工作交流的工具。但最重要的是理解用语言,即母语,能够用一种语言把自己的思想创意表达出来,并让人接受,是一个人成功的至关重要点。但现在中国的母语教育完了,完全把人脑给洗坏,无法正常思考,也就无法思维,更谈不上创新了。所以中国的产品都借他人思维。.
这里没谈到母语学习,一个母语也学不好的人,任何第二第三。。。语言都是肤浅的,数学也达不到很高的水平,因为思维用语言的限制,当年中国数学家华罗庚苏步青,都有相当的文学造诣,能够写出专著。当然现在语文成绩好并不代表母语好。.
回复 6楼sarahxuyi 的帖子
有些职业小孩子还无法理解,特别是一些特种职业,没有强大的心理准备是无法胜任的.
基础教育要求的,都重要的。否则咋叫基础教育啦。
语言用来沟通,和伟人,古人,外国人沟通。还和周围的人沟通,谈个情说个爱,训个娃娃啥的。
数学是训练人思维逻辑的缜密。
[ 本帖最后由 青青小白杨 于
11:41 编辑 ].
金币67250 枚&违规0 次&活跃度8 0%&
回复 5楼junhuayang2005 的帖子
我怎么跟你的想法正好反一反。
对于将来的发展,语文最不重要,数学其次,英语最重要。
语文最重要只适用于初中民工,并不适用于一个要读完大学的人。
高中以后的语文,基本都不是学语言技能,而是文学素养,其中又以古文比重较大。
有些人说大学生论文报告写不来等等,其实跟文采没有多大关系,只是不太熟悉某种格式。
谁写报告用古文?你就是将来当个领导秘书,写的也不是古文,是现代八股文。如果当领导,更不用自己写文章了。
数学的重要性,因为它涉及到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工作中也比较有用。
至于英语,是工具性的东西,尤其在全球化时代,是必需具备的基本技能,但它又不像开车这种技能那么简单容易学会,所以重要性不言而喻。有人很轻松地说,英语嘛,什么时候想学就能学好,你可以去看看华尔街、英孚等成人英语学习的实际情况,花了几万元钱,几年时间,里面真正能把英语学到能比较自由使用的程度,最多10%,这10%里面还有部分是以前英语基础比较好的。一半左右是基本白学了,根本感觉不出有什么提高。
到了初中,英语还是不好的学生,必然会对英语学习畏惧,失去兴趣。人越大就越好面子,不像小学生那样高声朗读,乐意表现,傻乎乎地放的开。而英语学习是最需要放的开的,所以会觉得基础差的中学生,如果想让他提高英语能力,很难!提高的往往是蒙头做题的应试能力。.
(今天大扫除)
回复 11楼弈格爸 的帖子
这个想法,比较符合现在的学习模式,即一种个人的竞争型的学习模式。在这种模式下,交流不那么重要,学习就是一个人的事儿。实际上,合作型的学习往往能学到更多的东西,也更加愉快。
另外,工作不是一个人的事儿了。一个人有一个天才的想法,如果不善于与人交流,就得不到上下左右的支持,最终的结局就很可能是郁郁不得志。俺曾经干过几次招聘程序员的工作。有些同学,成绩不错,设计程序的能力也强,但不能与人交流,最后,俺只能遗憾地放弃。在工作中,一个成功者,应该是一个团队的领导者。.
普通的人,正常的谋生,想想我们自己现在,就知道答案了。至少在未来的几十年里不会有太大的改变。.
金币14989 枚&违规0 次&活跃度6 0%&
说的很精彩,我支持所有人的观点!小学板块看来一点也不比其他板块逊色,人生起步在童年,多给予点支持。
数学学习其实是一种思维训练,而我们的应试制度已经剑走偏锋,往往难题怪题出招,国外的中小学教育在看似简单的数学题中帮学生建立起缜密的逻辑思维理念,题目都经过筛选,这是有科学道理的。逻辑思维比做题重要,可以解决一切学科问题,运用英语也更加自如,英语好的话,无论升学还是职业,未来的方向选择肯定要优化的多。.
引用:原帖由 弈格爸 于
11:48 发表
我怎么跟你的想法正好反一反。
对于将来的发展,语文最不重要,数学其次,英语最重要。
语文最重要只适用于初中民工,并不适用于一个要读完大学的人。
高中以后的语文,基本都不是学语言技能,而是文学素养, ... 同意这种观点。
对于职场应用而言,初中文字能力就足够了。至于工作中常用的公函、合同、规章制度、工作邮件、发言稿等,必须要靠在初中文字能力基础上追加管理学、经济学、法学、心理学、公关学等其他方面的学习。初中语文水准足够应付现在的职场,其他技能非语言文字能力提升所能达到的。
不信,大家放眼天下,古往今来,那么多著名诗人、作家,有多少人是符合我们企业选人的标准呢?
语文学得好,并不代表管理学、心理学、关系学掌握和应用的好。反之,不会古汉语,不会诗词歌赋,在职场上混得如鱼得水的大有人在。.
回复 12楼ccpaging 的帖子
单门学科哪个重要,这个说法本身就是比较急功近利的。孩子从小要培养Teamwork,非常重要,这是我工作后得出的结论。一个任何学科都不非常出色的人,如成绩多为B的,在我公司,基本上都当team leader,与人合作沟通,他们善表达,赚的是股份,走的是事业道路。可能因为当年他们有时间和孩子玩,学会了交际。而为A的,基本都是分析师和翻译,与机器和文字打交道,拿S薪水,为B的下属,走职业化道路。回想我们当年,成绩非常出色的,性格往往比较孤僻。
家长要培养将来有职业的孩子,还是将来有事业的孩子,目标就决定了各自的行为。
[ 本帖最后由 SHINE-ON 于
13:56 编辑 ].
回复 12楼ccpaging 的帖子
非常赞同你的观点。所谓基础教育就是给孩子打以后的成长基础的,怎么可以说这个重要,那个不重要呢?只有老老实实地把基础夯实、做宽,孩子以后的发展空间才更大。
我们小时候宣扬的“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其实真是一个骗局。如何在这个社会立足,跟周围的人和睦相处,在工作中能够贯彻自己的思想都是需要学习和培养的。.
(今天大扫除)
回复 17楼kathyzhang0703 的帖子
语言,中文和英文,都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工具。母语还要承担历史传承和思想传承。再往上走,文科偏重情感,理科偏重理性。.
应试都重要,实用英语重要。.
回复 18楼ccpaging 的帖子
是的。以前我们的观念好像是如果你是个理科人才,对文科的知识可以忽略一些。但是最近在看一些国外获奖的儿童读物,好几本书的前面都有梅子涵写的序,里面有句话非常好。他说多读一些优秀读物,可以提高个人的情操,我们并不是每个人都会成为作家,多数人会成为工程师等职业的人,如果你有一个高雅的品味,那么你设计出来的东西会很有艺术性,过几年再看也不会觉得很难看。这个真是我们现在非常欠缺的一部分。
而这个品味就是通过阅读各种优秀作品积累起来的,阅读可以用中文,也可以用英文,也就如你所说,语言就是个工具。这个是最基本的东西,不能舍本逐末的。.
我觉得我们现在好多家长希望孩子学英文,都是在盲目的跟风,到底英文有什么用都不清楚,反正大家都说这个重要,就一窝风跟上,我们现在学习的英文中心,3岁的小朋友抱着奶瓶喝水就在里面上英文了,可见大家对英文的重视。
我曾经是认为先学好中文,这样才会有好的表达能力,英文只是一门语言,只是一门工具,所以只要过的去,工作能流利沟通就可以了。
后来我的想法改变了,我们学英文,是为了有一把找开世界的钥匙。不管中国的怎么崛起,我们不得不承认,离先进的国家我们还差了一大截。而当我们要去学习更先进的科学/管理/技术。。。这些都需要英文的基础,否则我们等待这些知识都要先被翻译成中文吗? 所以我认为英文是基础教育中重要的一部份。.
如果不在外企,需要英文吗?应该也不要的.
(今天大扫除)
回复 22楼s1100 的帖子
如果是程序员,无论是否在外企,英语都是需要的。.
回复 21楼Chloechang 的帖子
这个误区较大,我在国外十多年,语言放入某个环境中,真不是难事,尤其是孩子和年轻人。但让人接纳你,和语言关系不是最大,而和人格魅力很有关系。人格魅力从何而来,良好教育。任何急功近利的教育,是培养不出人格魅力的。
中国最强盛的翻译作品,不论文学科学,是上世纪初,或者更早,第一代英语运用良好的,是接受教会圣经教育的,把圣经译成中文,他们没什么语言培训,就是靠母语去心灵的领会。现在没人译出那么好的。
[ 本帖最后由 SHINE-ON 于
16:19 编辑 ].
回复 23楼ccpaging 的帖子
那是现在,将来呢,20年后写代码一定要用英文吗?.
口才、人际、团队能力这些跟语文不搭界。
没读过书的小木匠混得风生水起的不是少数,在崇尚谦虚的中国,人际关系就如水,放低自己,懂得交换,水到渠成。到了高中,语文应该作为文学艺术课来学,不要赋予那么重要的地位,课时减少,除非考文学系,才要求考,这样还能有希望出些文学大师。.
(今天大扫除)
引用:原帖由 s1100 于
14:40 发表
那是现在,将来呢,20年后写代码一定要用英文吗? 程序代码是一种符号,跟英语的关系不大。计算机以及相关的技术,主要是看老外的。如果要等中文资料,那就太落后了,几乎无法在程序这个行当里边生存。
而要原创最前沿的计算机技术,以国内的教育模式、科研模式,几乎不可能。.
(今天大扫除)
回复 26楼弈格爸 的帖子
你说的语文是扭曲的、以应试为目的的语文。如果从应试角度出发,最重要的是什么?很有趣。恰恰是大家都觉得没有用的ZZ。.
回复 27楼ccpaging 的帖子
写代码的程序员,大多数不需要了解最新计算机技术,我看我们这里的程序员,没几个看的懂外文资料的。大多数企业里连程序员也没有的,就是个网管而已
[ 本帖最后由 s1100 于
15:52 编辑 ].
回复 28楼ccpaging 的帖子
这里不谈应试语文的问题,只谈语文学习作为工具到这个阶段的必要性,后面的就属于艺术范围了,就好比音乐。
所以,有文学兴趣的可以继续学习文学课,当艺术生对待。.
zz是不是指政治?这个还是有点用的,如果出来吃政治饭体制饭,为领导写写文章,或当当网评员都是有帮助的。
政治跟文学还是二码事,属于另一技巧,讲政治不用什么文学素养的,这点很多现实例子了。.
回复 4楼loveqiaoqiao 的帖子
我们现在公司不是老外的,所以英语就彻底废弃了。
唯一的用处就是可以辅导一下女儿,不用去外面英语。.
回复 23楼ccpaging 的帖子
也不一定吧,程序与英语并不没有直接的关联。
我们公司的程序员经常把单词拼错。.
回复 22楼s1100 的帖子
是呀,我也觉得不需要。
不过从个人修养来说,能看懂一些英文文章什么就可以了,可能工作中N年都用不到。
因为并不从事英语职业,不需要与老外打交道.学校学的那些英语可以了,我认为。.
回复 23楼ccpaging 的帖子
写程序,英语用得有限,英语最重要的是用来交流,而交流靠的是思想。没思想的人,英语再流利,交流超不过一小时。就像蔡澜说,有些与他一起主持节目的有貌无脑的美女,人生就缩在一小时里,再无话可说了。
战后发展最快的两个国家,是战败国,日本和德国,非常重视母语教育,即使科学教材,也是用母语的。而在大多数较不发达国家,因为本身语言的限制,直接将英语拿来做科学教育语言,但并未改变他们的命运,如菲律宾和印度。.
(今天大扫除)
回复 35楼SHINE-ON 的帖子
是的。交流是语言最主要的功能。.
數學,真的.
回复 35楼SHINE-ON 的帖子
战后发展最快的两个国家,是战败国,日本和德国,非常重视母语教育,即使科学教材,也是用母语的。而在大多数较不发达国家,因为本身语言的限制,直接将英语拿来做科学教育语言,但并未改变他们的命运,如菲律宾和印度。
-------------------------
这样二个那么远的蛋也能扯得上?服了师父。.
回复 38楼弈格爸 的帖子
你这个也不能理解,服了你这个怕输的爸爸!.
回复 36楼ccpaging 的帖子
英语是工具,对职业发展有帮助,但没真才实学,改不了命运,就如菲律宾人学了英语,能走出国门做保姆,印度人英语流利,做国际软件设计师。.
回复 40楼SHINE-ON 的帖子
我觉得这个还是以国家实力为后盾的。
菲律宾人如果英语都没学会,可能连出国做保姆都不行了。
当然,我不是说母语不重要,汉语有这么悠久的历史和文化沉淀,更是应该学好,但是目前学校的语文教学实在无法达到这个目标,到外面学又不太可能,所以事情很难办!.
回复 35楼SHINE-ON 的帖子
战后日本开始混的最好的那些人基本都是江田岛海军学校出来的,因为那个学校是战争时期全日本唯一把英语作为课程的学校.
回复 39楼SHINE-ON 的帖子
你就跟旺爸学吧,二个不靠谱的,唯恐这片天空不乱。.
回复 41楼shxuco 的帖子
我也不是说英语不重要,相反英语非常重要,但非英语母语的国家,学不好母语,是不可能学好英语的,除非你在一个大多数人都讲英语的环境中。
思考用语言强的人,学第二语言也相对比较容易。但中国现在的母语教育是在误人子弟,所以会造就更多英语可能流利却表达不出深沉思想的人。.
回复 42楼s1100 的帖子
说道江田岛海军学校,那可是培养武士道军国主义的学校,他的理念说是富国,西化为的是扩张。并没有把日语抛了。三本五十六就是那儿出来的。
或许中国人该学习他们,我们为了让自己更强而学好英语,而不是把自己母语给抛弃。一个看不起母语的国家,是没希望的。.
(今天大扫除)
回复 45楼SHINE-ON 的帖子
日本的军队教育是从小开始的。这其实为二战的发动和失败种下了祸根。因为日本的军官是在一种单一的、非社会化环境下长成的。简单说,就不是正常人。
美国就更是如此。如解决种族问题,最先从哪里开始?当然是孩子,低年级的孩子。孩子天生是没有种族歧视的。
杜威所说,学校即社会,其中有一个含义,参与普及教育的孩子将组成未来的社会,学校是未来社会的“小时候”。
在杜威之前,美国教育也经历过跟我们现在一样的那个时期,把知识作为主要的工作内容。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19:46 编辑 ].
我觉得学会过日子,学会健康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最利于将来的发展。
不管数学还是英语,中学以后再学都来得及,工作中再学都来得及。但是生活习惯不培养好,长大了就改不过来了。
学校怎么不多教一些健康方面的课程?很多事情成人都不了解。在卫生、营养、保健、运动、安全等方面,我们理应更到更多教育,从小学就要开始。
[ 本帖最后由 胡豆妈 于
19:52 编辑 ].
引用:原帖由 SHINE-ON 于
19:10 发表
我也不是说英语不重要,相反英语非常重要,但非英语母语的国家,学不好母语,是不可能学好英语的,除非你在一个大多数人都讲英语的环境中。
思考用语言强的人,学第二语言也相对比较容易。但中国现在的母语教育是 ... 您一直在强调母语教育?有些不太理解,能否请您详述您所指的母语教育到底是教什么?
与现在孩子们所接受的语言文学教育,不是指考试,而是教育,有什么不同?对这其中的差异非常好奇?
还有如何评价一个人母语掌握的好坏?.
回复 11楼弈格爸 的帖子
我一直认为,学好母语最重要,它关系着一个人的思维模式,还有无论一个人多有成就,多有才华,最终不是把思想说出来给别人听,而是要形成语言文字。对于中国人来说,母语就是中文,学好中文当然不是指中文考试成绩如何。当一个人对语言的完全掌握,到了可以自由驾驭的程度,学什么都不难的。
英语如果不是母语,学得再好也只是一门工具。数学固然有利于思维,但是如果语言好,对数学的学习是事半功倍。.
回复 48楼sarahxuyi 的帖子
49楼的阳光妞妞,已经帮我回答了。.
学好英语和数学,哪一个更有利于将来的发展? 相关的站内帖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郑州的隆鼻是哪里好呀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