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个问题,我英语语法不好怎么办基础不好的。我语法的基础也没有,如果我靠阅读来学习英语语法不好怎么办能不能对我有很大的帮助?

英语语法的学习 - 已经具有一定的英语基础_百度知道
英语语法的学习 - 已经具有一定的英语基础
大家好! 我现在真的很困惑和需要帮助,请达人们耐心看完后回答~ 谢谢了!我语法是完全不会,什么词性都不懂,句子结构也不会,但是我英语还算不错,4,6级都过了,雅思也混了6分,在香港读书,全英文的课程上起来也没有问题但是我由于语法的限制,我的写作非常差,阅读也不算好,我觉得我有必要从头开始学习语法,否则我的英语已经无法再上一个台阶!阅读中,对于长句的把握非常不好,大部分时候,都是靠着我的逻辑来看懂长句的,写作中,我写句子常常只敢写最简单的复句,就这样还常常有错误~ 这让我在写report的时候非常痛苦,意思无法表达而且真的很丢脸啊!所以请教英语达人,像我这样的,要怎么学习语法好,需要什么资料? 要不要做题目? 非常感谢每一个回答的同学! 好人有好报!
提问者采纳
推荐楼主去买“杨鹏难句300”,把里面的每一个句子都吃透,长难句对你就绝对不是问题了。我看这本书的时候是为了准备GRE,现在我GRE阅读完全没问题。对楼主应该有帮助。
还是建议楼主不要直接学语法,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学那玩意儿基本是10分努力,1分回报。
提问者评价
谢谢 已经去买了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英语语法的相关知识
其他11条回答
学英语千万别学语法了!!语感才是第一!!大部分外国人都不懂语法 但是英语照样很溜!这是美国老师说的!Speaking Rules you need to know!
1. Don't study grammar 不要学习语法 This rule might sound strange to many ESL students, but it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rules. If you want to pass examinations, then study grammar. However, if you want to become fluent in English, then you should try to learn English without studying the grammar.Studying grammar will only slow you down and confuse you. (学习语法将影响第二外语的习得速度)
看你自己所说的,你的英语还可以啦,语法嘛,你发现你自己说汉语学汉语语法了吗!应该没有吧,你要多读多背英语文章,语感来了,熟能生巧,照样能写好论文,当然看些语法书会更快些,比如星火英语的语法,牛津的也可以
首先不得不佩服你的语感!不懂语法英语考试一路绿灯,确实很了不起!买本语法书,自己在家看吧,从最基础的语法看起
呵呵,其实你英语不错,我想语感应该很不错吧。你可以买一本简单易了的语法书来系统学习,先把一些语法关系理清楚,结构构成了解下,提高就很快了哦。毕竟你底子不错啊。建议你看看21世纪英语图解语法,哪个出版社给忘了,你在书店或者当当,卓越上都可以买的。大学的时候老师推荐的,因为有图,而且讲解的很清楚,个人认为看起来不是很枯燥,学起来也比较简单。你也可以买本习题集练一练。虽然我个人不怎么喜欢,但你有环境,其实你可以自己多写,多练,然后去找朋友或者同事帮你你修改,顺便给你指出你是怎么错的,再配套看书,那样效果应该会更好。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哦~
多看语法书,语法书上都有很详细的讲解,比如什么主谓宾,定状补的句型分析,还有各种时态问题,都有分类总结的。你的英语功底那么好,肯定能把语法难关攻破的,加油哦
语法这个东西嘛,还是要稍微了解一下的,毕竟是我们的第二语言。所以我建议你找一本最基础的语法书来了解一下。至于阅读中的长句,我的意见是将句子进行解剖。先找出主谓宾来,这是最基本最重要的,相当于地基。句子中的其他部分全是对主谓宾进行补充说明的。将主谓宾找出后,就利用你的语感也好,逻辑也好,找出其他的部分那些是针对主语的,那些是谓语的,哪些是宾语的。当这些全部分出来以后,这个长句也就没什么难的了。刚开始的时候还是做一些练习题打基础,往后的练习完全可以用英文报纸呀,杂志之类的来代替。想当初我就是这么干的。当你写作是也一样,先确定你句子中的主谓宾。实际上就是将阅读的方法反过来就是了。心理压力不用太大,很简单的,反正你也不需要那么专业
一定要学语法,这样你就什么都不怕了。学英语语法一定要学新概念,像你这样其实可以从四册以后学。但是如果语法一窍不通,遇到好老师就从前几册学吧
呵呵,你可是位超人了。你让我很纳闷:1.你的雅思是怎么混的6分的。2.你的口语听力怎样?应该非常好。该不该苦钻语法?买本基础的语法书之后慢慢看,好好思考,对比,总结,归纳,其实语法并不是那么难。
其实很简单啊,多多练习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了,另外,不要怕出丑啊,多在众人前用英语交流也有帮助,真的!
我是英语专业的研究生,我个人认为,其实语法这个东西,主要靠记忆,就像背单词,背过就万事OK。其实像你这样有一定英语基础,而且又在香港读书,每天基础英语,有很好的环境,语法只要有个大致概念就好。如果你不介意,给我你的邮箱,我给你发一个我老师给我的关于基本语法的ppt,你可以看一下,比较使用。至于你说自己写作不好,又不好分析长短句、影响阅读,可以找一些关于英语句型介绍的语法书看下,不要看上面讲的术语,只要看书上举得例子就可以了,把例子背过,碰到类似的就会用了。这是一个讲句型的网址,很好用。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你的问题是在写作方面,所以直接学写的吧,看那种中译英的双语书报等等对写作或者翻译大有好处!因为看语法书时好像你都会,但是写作时老是碰壁!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第三方登录:上了大学还是完全不懂语法只想靠美剧或者英语书籍来的语感强行记忆,这种做法靠谱吗?
希望能列明语法的作用和必要性
按投票排序
学英语学不学语法的区别,类似你从北京到上海,是坐高铁还是坐普通绿皮车的区别学语法类似坐高铁,票价高,但是快,而且旅程体验爽,说不定还有漂亮的列车服务员可以骚扰,不学语法类似坐绿皮车,看上去票价低,但时间长,而且旅行体验极差,苦不堪言而且事实是,目前我还没听说过在外语教学层次上,完全不接触语法翻译法,只靠母语办法自然而然学好外语的实例,起码在中国没有,哪怕LS给了很多不认真学语法就学好英文的例子,但他们其实都接触过语法,都靠这个入门的中国人学英文痛苦继而觉得语法无用论或者轻视论,主要是学习不得章法不入其门,这个跟语法本身对英语学习有无促进关系屁的关系都没有,因为客观事实和实例证明,不学语法,学外语就是慢,苦不堪言推荐一些比较不错的书:旋元佑的文法俱乐部,Alexander的朗文英语语法(最好看原版的),剑桥英语在用出的English Grammar in use初中高,Betty Azar的朗文英语语法三本,叶永昌的,陈用仪的还有需要注意一点的是,语法和语感,或者说学语法跟大量接触美剧电影,大量阅读,本来就不是对立和矛盾的关系,更不该被放在矛盾对立的位置上,系统接触下语法和习题跟大量语料输入更像是磨刀和砍柴的关系,何况上面那些书,每天精研个两小时,全都看完也就两三个月的时间,这点时间都不愿意拿出来,我觉得你这辈子也没多大可能学会任何其它技能了另外我认识一朋友,他是真正的零基础,没碰过英语,他用自己的切身经历和弯路告诉各位,在中国,不学语法想学好英语,基本就是个死字妥妥的,他的分享在下面,当然,他推荐的语法书我觉得更适合完全零基础的人,已经念大学的各位,还是参考我上面的顺序,自己搜搜,PDF都有,我就不喂到嘴边了
一堆扯淡答案。
学英语是需要你写essay能在正式场合交谈。楼上一群三脚猫以为白鬼忍着耐心跟你废话两句就是国际化。你去当个ap看看,改作业看看。笑尿,知乎现在就这么群人在回答问题吗?!@
停!!!!!!!!!!!!!!!!这么一点事!!!!每个答案都扯这么多字。读者不晕?接下来的话就一句总结:1.请想想你怎么学汉语的。2.看你需要学到什么程度。再上链接。这是早些时候在扇贝论坛上的回复。以下是原文的复制:语法的重要性在于,阅读遇到长、难句你是否会分析。就像平时你读中文版的哲学书、文学书、理科书,很多句子你也需要调用你强大的中文句子分析基础,才可以看懂。语法的重要性在于,写文章、说话需要语法的规范,肆意胡拼乱凑,认为把几个短语或者句子摆出来对方一定能理解。谁都愿意把话用一句话就讲得清楚明确。如果你不想学语法,也能做到以上,我觉得就没必要学了,你的句子表达已经够用了。但是一定注意,不要觉得外国人每天在语言环境里听说就帮他们掌握这门语言了。一个中国人学语文时都要学语法,外国人也得学自己的语法。当然没怎么学语法的外国人说话你应该也能听懂,但是这种人在中国叫文盲。说话水准差很多。总结:1.请想想你怎么学汉语的。2.看你需要学到什么程度。最后允许我继续吐槽!我真是服服服服…了!知乎的跑题能力!列举自己怎么学英语的、当年怎样怎样就学成功了,可是我想问?你懂不懂语言天赋有差异这个事?(肯定有不懂的,咱不强求。)但是你让题主怎么辨别自己有多少语言天赋?所以,题主别理他们。举个大家都懂的栗子。就拿知乎说好吗。有人能侃侃而谈,几句话说中要点;有人能绘声绘色,几句话把你带入他的情绪;而有人,说一件简单的破事,一百句都说不明白,还玩命跑题。比如说我。
朋友们新年好,感谢各位知友对我回答的关注,赞同/否定,评论以及私信(尤其感谢提醒我用错成语的那位朋友!!)。大家中肯的话语让我受益匪浅,从中学到了很多,看问题的角度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充(这点巨感谢)。一直都想说点什么,想着期待更多的火花来着,思来想去,今天就做一个总的回复,请谅解(鄙人正处于“每逢佳节胖三斤的节奏”)。
总的来说,这个头脑风暴还是比较成功的,大家的观点都鲜明有声且适时地进行了掷地有声的表达,各自理由也有一定的说服力,富有启发性,下面将表达我自己的一些浅见。
首先,个人认为对于语法重要与否的回答不能从母语的习得作为思考切入点,但是可以作为后期的多语类横向比较的蓝本之一。因为母语的习得过程太过具有矛盾的特殊性,而且包含的语法系统是很难道清说明的。现代语言学之父索绪尔的研究过程可以佐证:皇家给了他100万瑞士法郎,让他生孩子(汗)去研究他们的母语习得过程。可是结果却。。。。反正索绪尔自己一生是没有写出语言学专著的。
其次,语法是一个最节省时间的工具,当你学好它的时候,会极大的提高你掌握这门语言的速度。因为语法说到底是规则,相较于个例的入海般浩瀚的语言现象而言,直接掌握抽象直白简单的语法规则要显得简单的多到发指!!
接着,语法学不好,很多精品文章你无法看懂,无法被感动。比如Economist。
最后,我的观点还是要极端强调语法的重要性,无论是我个人的学习经历和教学实践经历来看,都是效果非常明显的!好好学习语法吧,加油!(抱歉得闪了,想着多说点的,企鹅号,愿与朋友们切磋交流,感谢!)
要说的话很多,一言以蔽之,语法非常重要,无论是否是英语专业的学生,都应当认真好好的学习语法,争取在大一啃下这块硬骨头。
语法在听说读写译这五门功课中,都是不可或缺无法避免的存在(除了听的部分需要调集的语法知识相对较弱之外),所以,鼓起勇气,关掉借口,学习语法。(推荐章振邦的书)
语法的理解归根到底是什么?我认为是对单词词性的动态理解。总的来说,当你可以确定任何一个句子中任何一个单词的词性,你就能够准确地判断出它在句中的地位(或发挥的作用),进而判断整个句子大的结构,加上对时态表意的理解,任何长难句都不会难住你。
很多人说语法可以忽视,是因为“我们学习汉语并没有学习语法呀”,其实不然。一个婴儿从出生最先学习的不是音也不是词,而是图。他看见父亲指着母亲发出“妈妈”的音,首先的理解是自己最亲密的那个人在脑海中是“怎样的一幅图”,继而才记得这幅图对应的音。以此类推,加上完美的母语听力环境以及语言输入输出环境,造就了母语习得者。但是期间的每一步都包含语法的学习,因为我们听到的看到的说的写的都是别人告诉我们的合乎语法规则的。
但是学习外语,没有这样优质的条件,外来的条条框框要约束着我们,母语的刻板效应又无时无刻牵扯着我们,所以我们觉得语法痛苦,所以我们的英语总是违反语法。这事就像谈恋爱,当你女友背叛你的时候让你痛苦,你还会记她的种种比如生日吗?
具体说来,个人观点,语法的学习从解决两大点问题入手:一·时态 二·从句;这一切都是为什么呢?因为汉语没有~这也可以是对比语言学的一个基本中的基本吧~嘿嘿
要解决这两个难题,得先要有一些理论准备,首当其冲,英语有哪些词,最重要的是谁?(为什么说词而不说字呢?这是因为陈宏薇教授的至理名言“英语没有字,只有词”。
对词的理解(包括对语法的理解),都要秉承“从宏观到微观”的方法)从实词和虚词来记忆,这里就不列举了。最重要的词是动词,是英语的灵魂所在。动词给了英语生命力,与莎翁一道,给了这个中世纪一直为贵族所鄙视嫌弃“低等语言”以力量。
还需要使用的一个专业术语是屈折变化(Inflection)这里限于篇幅,请找姑姑。
动词的屈折变化有六个,是所有词中最多的,包括原型do,三单does,过去式did,现在分词doing,过去分词done,不定式to do。前三种可以作谓语,后三种为单独使用为非谓语。(这一段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重要,要像你姓名那样记住)。
非谓语非常重要,现在分词doing 的功能有 1.形容词 2.beV+doing构成进行体 3.可以用来引导独立主格(及垂悬结构)与逻辑主语构成主动关系;过去分词done的功能有 1.形容词2.have/has+done构成完成体 3.beV+done构成被动语态 4.可以用来引导独立主格(及垂悬结构)与逻辑主语构成被动关系;不定式to do 用在实意动词后,当含义中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动作时使用,但是关键要看前面实意动词自己的用法,(比如like后可以加to do也可以加doing)。
好,准备工作已妥,开整。
时态的意义这样理解,它解决的是当人类在交流过程中,“确定一件事何时发生”以及“以哪种方式发生”这两大问题。所以时态并不是我们通常理解的一个整体,它应当被分为两个部分来理解,即时,和态。
人类的三维空间告诉我们时分为:过去,现在,将来 ,多的那个叫做过去将来。这哥们哪来的?过去将来时存在的理由就是它的不确定性,过去的将来(中心语是过去),到最后(相对于现在这个时间点而言)既可能指过去,可能指现在,也可能指将来。比如前天的明天,对于今天而言是过去;前天的后天,对于今天而言是现在;昨天的后天,对于今天而言是将来。
态即语言状态或者事件状态,分为:一般式,进行式,完成式,完成进行式(是的,没有打错字,就是式,因为它根本不牵扯时间!),分别把各自的公式背好就可以了~~
这解决的是时态”长什么样“的问题,现在解决时态”说什么话“的问题。
”说什么话“即时态所表达的含义是什么,这里仅牵扯”态“。
一般式:习惯或经常性的动作,或者是现阶段的状态;进行式:正在发生的事情(记住这里无关时间);完成式:前一个时间点开始的动作,在后一个时间点完成,表示过去对现在造成的影响(这里的过去现在并不是past和present,而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完成进行式:较DT,理解为动作在后一个时间点完成了,但是要继续下去或者重复持续下去。(比如武汉地铁2号线修好了撒,但是还要继续修撒,因为阮成发同志的目标是8号,赞,呵呵)
最后一个部分才是学习时态怎么写,这个最容易相信可以独立完成,最后说一句,时态总共有多少种呢?16种,因为每一个时都可以和一个态组装在一起构成一个时态。
抱歉,从句只好下次写,得去写材料啦~~希望能够帮助你们!谢阅。
切身经历告诉你,不靠谱。来美国以前我也以为我语感好,语法可以忽略,真到了天天用的时候真是捉襟见肘,写作就不说了,说话在别人听来应该是通过我说出来的单词自行排列组合猜我讲的意思,虚拟语气什么的几乎不会用,所以在一学期之后,我开始从头补语法。就用的《文法俱乐部》这本书,我觉得对我口语帮助很大。至于看美剧,是有帮助,不过对听力的帮助更明显一些。毕竟,从听懂到张口说再到说的好,还是有一定路要走。
这种做法是靠谱的,但其实要比学语法下更大的功夫。举个栗子:为什么我们学文言文学了语法也比不上古人?因为我们大部分人连《古文观止》都背不下来。英语同理。只看美剧学英语是可以的,但是得看到位,对着字幕看剧情还漏掉好多梗看不出来就别打着学英语的幌子了。推荐一部英剧《Yes, Minister》 ,包括姊妹篇《Yes, Prime Minister》,如果你能把全五季倒背如流(至少要说上句马上能接下句,而且顺着下去不喊停就一直背)我保证你不用学语法,而且说出的英语特有范儿。我在初中之前的英语就是这种状态,那个时候作为一个呆萌的小胖子,我对待一切英语课文的态度跟我对待报菜名和八扇屏的态度是一样的——不背顺溜浑身不舒服斯基。家里人适时地给我买了新概念英语的书和磁带,于是每天早晨不听马三立改听新概念之后,我坐在我爸车后座上天天叨咕“Excuse me. Whose bag is this?"。那时候背课文的熟练程度能答到你随便前后倒磁带,在任何地方停住,放一到两句话,我能顺着接下去,你不喊停我不停。新概念第一册让我的英语撑到初中,第二册撑到的初中毕业。期间我任何英语语法都不懂,但是语法填空题几乎不出错,老师让我讲的话,我只能说新概念英语某课课文有一句XXX跟这句的结构是一样的,所以应该这么答。背新概念的行为在我中二之后就结束了,因为我进入了青春叛逆期,认为父母每天早晨放新概念磁带导致了我的贯口童功没有练成。英语再有长进要等到学会看美剧之后了。不过我倒是真不建议这么看美剧和小说,本来就是休闲就图个休闲得了,不背着培养语感的包袱反而收获更大。我考托福的时候每天烦闷的很,不想做题,跟完成任务一样一天最多刷一套真题或者模考,同时特别大大咧咧的每天听着《friends》或者《HIMYM》录音睡觉,偷懒还看了三本美国年度最佳短篇小说集和一部长篇《Q&A》。我觉着做那一个月真题对我考试的效果还没这两部美剧和四本书作用大。最后虽然看完《Q&A》写出的作文满篇都是咖喱味儿,但托福听力作文还是轻轻松松拿了满分。能问得出这种问题来,说明题主还是适合老老实实看语法,你会发现这比培养语感简单太多了。
在知乎上学了很多知识,从来没有觉得哪个问题适合我回答,直到这个问题的出现,因为我学习英语的方法也没有学过语法,但是我现在英语水平对于不是专业要求的人来说绝对是够用了,交流自然不在话下,再加上我现在的生活圈子外国朋友很多,很多人都很惊诧我没有出国留学过,所以说我的方法可以有一定说服力和建设性,希望对你有帮助。首先,我不懂语法,即便是现在需要写大量的英文email我还是不懂语法。当然了这归功于我的语感,我有非常好的语感,而且这也是后天获得的,且听我慢慢到来。我英语水平从中学到高中几乎没及格过,后来没有上大学,开始立志学一个最难的科目,我选择了英语,而且是自学,我一直觉得语言本来是很简单的,为什么老师教了我十来年我竟然什么都不会,我一定要找到一个办法即简单又能学会英语,下面就是我一路走来的方法和办法,经供参考不敢说适用于所有人。在我决定要自学的时候我选择租房住在大学周边,我想即便我不能上大学,但是我至少要混在其中,后来发现大学很多公共教室都是自由进出的,后来我就每天背着书包流窜于各个教室里上自习。对于一个对英语没有什么基础可言的人要怎么开始自学还确实挺难,之前也听别人讲什么新概念啊,听voa啊之类的,但是我都没有尝试,我认为语言的基础是词汇量,有了词汇量就是一个单词一个单词的讲也可以表达意思,等我确定了这个观念以后,我就随便在书摊上买了一本英语阅读书,清楚记得里面是42篇文章,内容从航天,历史,文学到人文什么都涵盖,而且这些文章都是外国人写的,起初连一行都看不懂,后来我又找到了这本书的中文翻译,然后我就开始一行中文一行英语的对着看这本书,百分之九十五的单词都需要文曲星查询学习发音。当然了刚开始时候那个枯燥和无奈可以让大部分人放弃,但是我没有,4个多月以后我可以不依靠中文翻译了,因为看了太多遍把中文翻译都记住了。到了这个时候大部分人觉得自己已经攻克了这本书就会转头看另外一本书,在从头开始,但是我没有,我用了一年的时间把这本书看了无数遍,单词写了无数个本子以后,那个时候我的词汇量突飞猛进,最有成就感的就是每天看China daily的时候就会遇到很多新学的单词,那种刺激感激励我每天至少花10个小时翻来覆去的看这一本书,试图可以默写下来整本书的单词,一年以后我可把这本书看到破的不能再破了,果断撕毁,那个感觉太爽了!等到了这个时候我已经能看懂中国人写的英文文章了,而且词汇量也相当了得,因为到了后来我开始知道词根以后,把我之前记忆的单词做了认真学习和研究,词汇量有了质的飞越,看词猜义都八九不离十,就像咱们看中文的偏旁部首一样。等有了这层基础以后我觉得时候要突破口语了。一直以来都听说看电影可以帮助学习英语,那么我就大量的看各式各样的英语,发现帮助并不是很大啊,有的电影能偶尔听懂几句就觉得很兴奋了,很多电影几乎还是不会。做了大量的总结和对比以后我发现一个规律,看卡通片和感情篇能听懂的多,黑人电影,黑帮和科幻的能听懂的少。然后我就有意地看卡通片和爱情片,后来都谈不上看了,我都是在读电影,下载中英文双字幕的电影,演员说一句台词我暂停了模仿一遍,觉得这个办法很好,但是苦恼的是一部电影看一个星期都看不完,郁闷的很!后来我开始看美剧,也是在那个时候开始看老友记。老友记的特点完全符合我的要求,她们说的英语都是口头日常英文,非常简单,每一集才20多分钟,再就是足够幽默,从这里学习很多美国人的幽默和文化,而且是非常正宗的。还是老办法我不像有些人一年看一百部电影学习英语,我是把一部电影看一百遍。老友记非常高频率的伴随我大概2年,每天睁眼闭眼之前都要播放,刚开始还看、后来直接就听了。在刚开始的读电影阶段让我逐字逐句的模仿她们的发音和说话方式,发现美国人的口语真是简单,几乎都是用最简单的单词表达意思,和老师教的英语完全不同,所以越发激起我学习英语的兴趣。十季的老友记也被我看了无数遍,虽然期间也会看其他电影但是只要有空我都会把电脑打开播放它。这个时候我的英语水平已经不错了,听说读写都可以简单应付,可是我还是不懂语法。两年以后我换了另外的城市生活,偶然间想学习冲浪,开始接触外国人,才发现我之前都是自己在家练习口语还真没有和老外对话过,刚开始也经历了面红耳赤说不出口,大概3,4个月以后我之前学习的东西就慢慢回来了,6个月以后可以自由交谈,到后来认识的世界各地的外国人越来越多,学到了更多地道的英语,觉得英语用来交流真的不难。后来自己开了一个国际青年旅舍,客人以外国人为主,结识世界各地友人无数。冲浪作为国内还是一个小众的运动项目,但在这个圈子里多多少少大家都认识,所以的国际赛事都有参与工作,我现在自己的工作也有很多外国人有联系,总的来说我就自己用很笨的办法学了三年英语,完全改变了我的人生,学习冲浪更是给我人生增添了无数精彩。当然我并不是说不学语法就是正确的,其实口语还好,如果真是落实在文章上,我就觉得很吃力,每当那个时候我也觉得我应该再学习一点语法,如果语法好我可以说的更贴切。我的办法对于想学英语,又不懂语法的人来说比较有用,至少我就是一个例子,不要灰心,找到适合自己的办法就好,主要是“坚持”。第一次手机敲这么多字,一气呵成,逻辑上一点混乱,请不要见怪!
我不认为语法是学好一门语言的必要条件。语法重不重要?我认为在很多情况下很重要。但语法跟语感相比,哪个更重要,或者哪个让你嘴里出来的句子更像英语?毫无疑问是语感!!我是英语专业毕业的。但我在高一就考过了CET4(84,考之前还被教英语的老头BS过,认为我是撒谎逃课,后来看我考过了,从此英语课没管过我),高三考过CET6(76,06年四六级改革,CET最后一次接受社会考生以及最后一次使用百分制),高考英语142(提前20分钟交卷),大二过TEM4(80,裸考),甚至大学还时不时帮几个关系不错的老师代课,给班上同学讲讲语音语调和听力课。我正儿八经开始系统地学习语法,是在高二~大三这段时间(特别是大学专业课)。对于非语言类专业的学生来说,语法是一门语言的规律。对于语言类专业的学生而言,语法是一门科学,又可简单分为词法和句法(当然,实际上一门语言的语法没这么简单),但同样很重要的语音语调、语言习惯等,并不包含在语法范畴内。非语言类专业的学生,要想通过自学的方式学习语法学,不是很容易,因为有很多东西不是光靠看看语法书就能明白的。而从沟通而非学术研究的角度来学习一门语言,是否熟练掌握语法知识,不是评判一个人一门语言水平的必要条件。很简单的例子,童鞋A学的是哑巴英语,张道真语法这种大部头书也能倒背如流;童鞋B是美国鬼子,高中毕业没申请到本国大学,便来的天朝体验生活,也从没系统学习过自己母语的语法。请问这两位童鞋,从语言的应用,即沟通角度来看,谁的水平更高?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一门语言的语法就相当于理科学科的公式。它确实可以帮助你快速成为一名表面上的高手,但你能光凭背公式就学好数理化不?反过来看,虽然你没背公式,不知道一个化学反应的原理是什么,也记不住公式,但可能你一看就知道两个元素起反应之后能生成什么新物质。所以如果你是英语专业学生,不学语法确实没办法完成学业。但如果你只是为了以沟通为目的而学习英语,考个CET6什么的,不系统学习语法,甚至不学习语法也没任何关系,不会影响你跟一个native speaker的正常沟通。通过语感、习惯和条件反射锻炼英语水平(注意,不是英语考试水平),是最简单,最速成,最普遍,也是最机械化的途径。事实上,虽然我在大学里的专业课成绩绝对能算优秀(毫不夸张,至今学校也没人打破我99分的口语成绩记录。那个曾经在小鹰号上当水手的美国糟老头外教至今仍然跟我保持很好的关系),但由于后来的工作都跟英语学科无关,所以语法之类的语言科学知识已经忘了很多了。我现在根本记不得动词时态有多少种,从句究竟可以分为哪几种之类的专业知识,但你要让我站在一群老外面前做一个presentation或者speech,那也是毫无问题的,我甚至能当着英国佬说地道伦敦音,转过身跟另一个美国佬说美语,跟阿三也能来两句印度英语。为什么?大学里读了不少英文原著,现在也经常跑英文网站查资料、看新闻,去Google Scholar找些参考资料,或者义务帮同事翻译些东西,看英文电影时也习惯性地注意别人的发音、语气和习惯用语的用法。再说简单些:我普通话过了甲一,但要不是我因为工作关系经常跑北京见客户,别人见了我也只能问:你以前学过播音?普通话挺标准啊。可在北京这么长时间,我不知不觉学了很多北京人说话的特点,现在跟客户混熟了,一见面就开始聊:“x你丫的,你以为在你地盘你就能随便BB啊?”导致旁边跟着一起抽烟的人都忍不住问:“你不是四川人吧,小时候在北京长大的?”忠告:很多中国学生学不好英语,很大程度上正是因为中国的教育体制和考试方法,使学生和老师把语法看得太重。我认为有这精力去记语法知识,还不如多读些英文诗歌散文,多了解些proverb和idiom,最重要的是理解使用该门语言的国家的文化(大学专门有英美文化、英美文学、英美历史等专业课),否则你语法再NB,也不懂为什么有句话叫a bull in a china shop,更不知道该什么时候用,更更不知道为什么都学了十几年英语,跟老外交流还是听不懂,看美剧仍然不明白为什么其他人会爆笑,读英文报刊杂志为什么依然那么费劲。PS:突然又想到现在以新东方为首的各类英语教育机构。我也有不少朋友和同学在这些教育机构当老师。但我当着他们面也说,其实现在新东方不是在教学生学好英语(至少不完全是,新东方也有美国口语这类的课程),而是在搞老师的个人崇拜,在讲相声,在教学生如何应付考试(考试确实有技巧,特别是中国学生考得最多的几种,比如高考、TOEFL、GRE、IELTS等等)。我记得我读高中的时候,甚至还帮班上同学总结过高考英语高分速成的窍门:背课文+猜,其中猜答案的方法是最过瘾的(当然不是机选这样的瞎猜)。我也不止一次给很多同学演示过怎样在听力材料还没播完时就已经做完听力题,怎样在不到10分钟内做完一个完形填空(猜)+4篇阅读(先读题后读小部分文),同时正确率在95%~100%(仅针对中学英语和CET4,更高级别的考试请别随意这么玩.....),甚至不看选择项,也能答对至少一半以上的完型填空。题海什么的策略简直弱爆了。至于不相信我的话的TX,我建议你们可以自己试试,或者找现在还在读书的学生看看:是只精通语法的人英语能力更强,还是能熟读(不要求死记硬背)课本和少量课外英语读物的人英语更NB。
阻碍语法学习的幻觉——“那我没学中文语法不一样样能用好中文么?”拒绝学习等于拒绝进化。用个不太恰当的类比来说,拒绝学习的人就好像是甘心永做猴子而不想进化成人一样 。然而,很多人拒绝进化往往是因为他们认为自己有足够理的理由。比如,很多人拒绝学习英语语法的时候,常常用这样的一个貌似无法反驳理由:
那你看我根本就没有学过中文语法,那不也一样用得好好的么!所以说啊,语法这东西没
用,学它干脆就是浪费时间!果真如此么?其实,还有比这更为夸张的例子他们没有想到:哪怕不识字的文盲(他们当然没有学过语法)在使用母语的时候也几乎没有病句。然而这并不能证明语法没用。即便是不识字的文盲,也身处一个母语环境,身边的人都在说正确的句子。语言学习的最基本手段就是模仿,你说什么,我就跟着说什么,准没错——而事实上,我们说的话之中,几乎99.9%是在重复我们曾经听到的、看到的句子。所以,即便是文盲,也不可能每一句话都是病句。不过,显而易见的另外一个事实是文盲通常说的话都是表达简单思想的,用得都是简单词汇、简单句型,这也从另外一个方面降低了他们犯错的可能性。顺带说,这也是我为什么极力反对学生跑到所谓的“英语角”去“学英语”的根本原因。因为在英语角里,大多数人所说的并不是真正正确的英文,而更可能是“原创英文”。一方面身边的人都在说不正确的句子,另外一方面自己又坚决不学语法,不是找死是什么?有人孤独求败,英语角里可好,是集体自杀——竟然还都以为在联欢……很多人认为自己“没学过语法不也一样可以熟练使用母语么?”,实际上主要是因为他们不由自主地高估了自己。大多数人的母语语法实际上并不及格,只不过他们已经从学校毕业,就因此认为自己已经“过关”了。教育体系注定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每一个科目都要人为地设置一个100分的标准之后再设定个60分的及格线,而完全不顾那标准事实上有多么荒唐。数学
100分的学生真的就100%掌握了数学知识么?英语60分的学生真的就掌握了所有英语知识的60%么?满分100分的语文考试一贯只能得个八九十分的大多数人,难道就真的一毕业就“自动合格”了么?而另外一方面,他们在高估了自己的同时,又降低了标准。他们一不小心就把“熟练使用母语”自动降低到“能够用母语熟练地进行日常交流”的水平上——菜市场上的流利与熟练和正式场合中的流利与熟练根本不是一回事。一旦想写文章给别人读、或者当众讲话给很多人听的时候,大多数人就会瞬间体会到自己的语法有多么糟糕,进而迅速放弃,而后开始对讲演、写文章产生抗拒情绪。调查表明,在任何文化中,人们最为恐惧的第一件事儿是死亡,而紧随其后的就是当众讲话。不过,能够意识到自己的语法差还算是清醒的,绝大多数人把自己的糟糕表现归咎于诸如心理素质不好、发挥太差、准备不充分之类听起来相对“冠冕堂皇”得多的理由,而回避自己在两个最重要的方面彻底不及格的事实:语法和思维能力。为了能够有效表达,就算是林肯不也老老实实地去钻研了好几年的语法才放心大胆参加竞选的么?另外,很多人所谓的“我从来没学过语法”干脆就是彻头彻尾的幻觉——从小到大上了那么多语文课,考过那么多次的语文考试,怎么可能是一点都没学?这还不算平时潜移默化通过各种输入手段获得的语法知识,以及对正确语法的所谓“母语直觉”。如果说“从来没认真学过”,这倒是真的——而又恰恰因为如此,才导致大多数人语文表达能力并不良好(甚至不及格)。 我 无 意 劝 每 一 个 人 都 去 认 真 学 习 语 法 ( 无 论 是 中 文 还 是 英 文 ), 我 只 是 把 道 理 讲 清楚。之后就是读者自己的选择了,你觉得自己是个有知识有文化的人呢?还是一个一生只需要短句断句就可以生存了的人呢?各取所需好了。
转自李笑来老师的《人人都能用英语》。
靠谱。我就是你说的这种情况。但是题主我问你,你做好了大量阅读英文原著的准备么?你做好了厚脸皮和人用英文聊天的准备了么?没有的话,还是看看语法吧?
先说结论:靠加强语感学英语是靠谱的,但是语法也是重要的。下面详细说。如果你和我一样在中式英语的教育下长大那么你应该懂这种感觉:从小到大学的语法均是大量不知所云的名词堆砌,靠死记硬背记住所谓的语法规则,在高考完后这些规则全部都还给了老师。高中时候看过“薄冰语法”,现在回忆起来这本书对我的帮助仅局限于高中英语考试。今年寒假看到知乎上面强烈推荐的“赖世雄语法”就买了一本,但是看了不到四分之一就看不下去了,满篇的专有名词实在是要命啊,但是只听光盘里的播讲我又记不住啊。上了大学明白了英语的重要性,不再为了学英语而学英语,而是为了兴趣而学,才发现其实从小到大我们接触到的对语法的学习方法并非最佳,有更有效率的方法。这学期在准备GMAT,刚刚学完了SC 部分,SC全称是Sentence Correction,翻译成句子改错并不那么恰当,因为它和高考考的句子改错有很大的差别,GMAT 里的更注重对整个语法体系的考察,所做的一切考察都是为了让英语的表达更加correctly &efficiently ,正确的答案总是表达得最准确的那一个,只是碰巧有了一些语法规则。其实这不正是我们学语法的目的吗?为了让英语的表达更正确、更有效率,即用最合适最简练的语言表达出自己的本意。当我正经学了一遍Manhattan SC 以后我的第一感觉就是,以前学的十年语法全白学了,高中时候学的都是零零碎碎的语法规则,而GMAT 帮我建立的却是整个语法体系。与此同时,我也体会到了语法的重要性。在学SC 之前,我看英文小说也好,杂志也好,包括看美剧,整个感觉只是输入,作者写的什么就相信什么,他用这个词那就应该这么用,要是换成别的我也不知道对不对,大概如此。但是现在再去阅读英文书籍就很不一样了,一句话我能很快地挑出作者想强调的部分,我知道了他这个时态用在这里是贴切的,换成别的是不可以的。换句话说,我学会了输出,用自己的体系检验与判断我输入的东西。也许你会说,我看懂就可以了,为什么非要检验与判断呢,我觉得这要看个人的追求了,如果你仅仅是想通过英语“接受”知识,以供自己参考,而不是双向地、知己知彼地“判断”知识,那么你可以不用系统地学习语法,通过美剧或者阅读强化语感,最终也可以很牛逼,就像真正的武林高手往往是无招胜有招。但是普通人想变成武林高手也是需要很长时间的。其实我觉得,有时单项的输入也是需要语法的,在有些情景下语法的不正确会扭曲作者的本意,学习这东西总是宁多勿少,多学一点没坏处的呀。下面说说Manhattan SC 这本书,也就是它:没错是全英的,我能看得下去的原因很大一部分是因为它是全英的,就像看原版小说一样,读完会有成就感,另外,这本书不像中国的语法书里面有大量的专有名词,基本上没什么你不认识的单词,但是却可以很好的解释某种用法,让人恍然大悟。私以为学一门语言就应该在这门语言的环境下,学会直接用英语思考,而不是翻译成中文思考。这个而且书里作者的语言也是比较生动的,整本书分十二章,每章就是一小块知识点,但是和高中所学的什么主语、谓语、动词、同位语从句这样的分法完全不一样。举个例子:第四章 modifier 告诉你英语里各种修饰是什么,所谓modifier 就是一个完整句中除了主语(subject) 、谓语动词(verb)这两个句子核心部分(core) 以外的修饰部分,只起到补充信息的作用。了解了这一点之后拿到一个句子你就可以快速挑出它的core ,在心里划掉不重要的modifier ,长难句看起来也不再乱七八糟、句子套句子了,大大加快了阅读速度以及理解能力。这本书刷起来是很快的,我每天只有晚上的时间学英语一周也就刷完了,而且我是以考试的水准要求自己,如果只是为了学语法的话应该可以更快的吧~缺点的话那就是这本书针对GMAT很好,针对传统语法学习未免过于苛刻。GMAT 是考试,所以一定限定了许多规则,实际的语法规则并没有GMAT 如此苛刻与挑剔,大量的习语、生活用语充斥其中,但是大体的思想是一样的,拿来入门绰绰有余。最后,总结我的观点:语法重要,因为它是让你的英语表达更正确、更有效率的工具,指引你用最合适最简练的语言表达出自己的本意。拥有一套完整的语法体系可以加快阅读速度、抓住作者本意、双向思考。但是,如果你仅追求单向输入,不要求检验与判断作者的文法与意图,那么你完全可以不必系统地学习语法,只用美剧或阅读加强语感。多学一点总是好的。全英教材更适合学英语。抛开针对考试严格化了部分用法外,ManhattanSC 是一本很适合构建语法体系的书,没有晦涩的专有名词,没有纷繁复杂的分类,可以一读。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看了生活大爆炸,绝命毒师,权力的游戏,圣经故事以及很多电影,得出的结论是:你只能从中学到一些常用的表达方式和一些语(fang)调(yan)。而这些根本只是英语的皮毛,价值可忽略。其实英语还是挺好学的。如果你去考研你会发现,日后真正重要并且是难点的是对英语本身的应用,而语法不过是渣渣。我想你肯定是被高中初中的英语课吓着了。纯粹考英语语法我认为是很低级的考察,大概就四六级水平。其实任何时候开始学英语都不算晚。在大学里,你需要做的是放下担子,下定决心从零学起。找一本合适的语法书或者找个培训班从例如时态,句式,从句等系统的学习一遍语法。平时多做阅读(这是关键),多加练习,英语还是能攻克的。千万不要忽视英语。虽说以后考试会减少英语比重,但不代表英语的重要性可以忽视。我始终认为英语是进入上流社会的入场券。即使你达不到那种地步,它都能给你带来机遇。
语法也不是完全不需要。或者说,你需要做到的是借助语法去理解你看不懂的句子,而不是去记忆语法本身。理解的过程就是培养语感的过程。从这个角度来说,一些基础的语法知识,比如时态、从句啥的,是培养语感的前提条件。但是,我的看法是语法过了初学者的坎之后就不再是需要刻意去研究的东西,非英语专业尤其如此。我自己就是语感党,以前考试从来都靠语感,从来不会去记忆具体的语法规则。至于效果... 我高二托福考了673(当时满分677),上海高考 146/150,还拿了个英语比赛的一等奖,高考可以加20分的那种。高中毕业后直接来美国读本科(参加高考是为了防止签证签不出),读硕士,工作,除了本科时候 Liberal Arts 的恐怖阅读量有点累,其他时候英语上从来没有什么障碍。 但是联系到题主的问题,语感的培养绝对不能只靠被动的接收,必须要靠主动的使用。只看书看剧带来的提高是非常有限的,语感只有在使用中才能提高。所以,除了看和听,还要写和说。写嘛,现在网络这么发达,多逛逛外国网站跟人交流或者辩论都可以,但务必保证发言要言之有物。之所以辩论会很有效是因为你需要很努力地思考组织语言去论证自己的正确性。说的方面,在缺少口语交流环境的情况下,背是一个机械但有效的方法。以我自己来说,实质性提高英语的主要手段是靠背新概念 + 背词汇... (参见我这个答案
)所以说到底还是没有什么捷径可走的,想提高英语总得有所付出。
不行。以下意见供参考,欢迎讨论。中国英语教学虽然强调语法,但是绝大多数学生语法根本没学好。听力、口语和写作就更不用提了。其实初高中教的那些英语非常小儿科,打个比方,如果是外国人学中文,他们到了高中阶段学会了正确运用“三心二意”来造句。这个一个小学二年级的学生都应该会用的成语他们终于掌握了。中国初等英语教学大抵如此了。到了大学阶段普通四六级对于英语能力的提高也是非常有限的,甚至可以说没有。如果一个人没有选择英语专业,或者在课余时间参加英语口译的培训,那大学阶段的英语基本上和荒废没什么两样。学好一门语言,听说是先决条件,阅读是进阶能力,最高级是讲演和写作。贯穿这几个方面的是语法这个充要条件。是没有语法的积累,是没办法进入语感的。特别是我学了法律以后,更感觉语法的重要性无法强调更多。如何提高对语法的掌握?一般人倒是未必需要对语法有一个系统性的掌握和理解,主要是知道怎么用就行。到了大学以后,用做选择题来提高语法能力完全不可行。最好的方法是跑国外待几年,被环境所迫。在这个方法实现不了的前提下,首先推荐阅读原著。我在初中第二年读完了人生第一本英文原版书,虽然只是一本很中二的青少年小说。当时我的英语老师时候得知,就鼓励我说,这样子对提高词汇量、语法和阅读能力都很有帮助,要保持下去。阅读的同时,记忆单词。语法在阅读里的重要性不需要再强调了吧?阅读做好了就能理解英语这个语言传达的信息了。大概读完几百上千页英文原著以后,想看剧的可以开始看剧。最好是对于一部剧集,反复看上十几遍。这种变态的方法起码能让你背出很多英语国家常用对话,同时了解他们的文化(也就是说他们为什么要这么说话,这么说话有没有隐含的意思),同时也能让你托福听力做到满分。英美剧里的台词,绝大多数情况下也都是符合语法规则的。听和说是分不开的。然后“说”,怎么练?非语言专业还真不好练。。。“说”英语,最好找英语母语的人做陪练。说的时候也要有语法。知道语法规则,受话人就能正确理解说话人所传达的信息。换句话来说,任何一方语法犯混球,那就可能造成误会或者笑话。这个现象可以类比外国人中文的,发挥下自己的想象力吧。说和写的区别在于一个是可能是即兴的随意的,另一个大多数情况下是深思熟虑的严谨的,语法对于他们都很重要。有简单来讲,一篇思路清晰,观点明确,语法严谨的文件,和一份语法混乱,逻辑不清,条理飞到九霄云外的文章,读起来是高下立见的。“写”建议从翻译开始。所以这时候,口译是个很不错的课余课程,听说读写样样一起来。学有余力人绝对应该尝试,锻炼思维、两种语言之间的切换和反应。
第一,我认为语法非常重要。语法一定是学好语言的必要非充分条件,并不一定是说/使用一门语言的必要条件。借着一本字典、基础词汇量和良好的沟通能力(指手势、表情、礼貌),在国外沟通并不会成问题,但这不能称为学好语言。所以,你先看看你自己学英语的目标是什么。第二,”完全不懂语法“和”只想靠美剧或英语书来的语感强行记忆“,我觉得是自相矛盾的。懂语法并不代表要懂那些术语,就像英语考试也不是考你这叫什么时态,而是考你怎么使用这样的时态。不管使用什么方法,你会学习英语的主谓宾语序,第三人称单数,复数加s等等,这些都是语法。如果你完全不懂语法,你强行记下来的是什么呢?单独的单词吗?你必然会在记忆的过程中知道语序和一些动词变位,以及越来越多的语法。我同意每个人适合的学习方法会有差异。有的人可能觉得单独把语法拎出来学习是很抽象的;相反,记忆口语台词却很有帮助,有的人甚至能在记忆中归纳出规律,理解语法。但是,很多人需要学习先人已经总结出来的语法规律,这些规律能帮助记忆(或用来参考自己总结的规律是否正确,有没有更普遍的规律)。例如,你知道主谓宾顺序会帮助你记Mary eats an apple,而不是Eats Mary an apple,诸如此类。靠语感强行记忆,就是反过来,先硬记住Mary eats an apple和很多相同顺序的话,在重复中自己习惯说主谓宾的顺序,也就学习到了语法。如果能坚持重复,坚持总结,那也是靠谱的。但个人觉得,这比有人帮你归纳出语法再去记,要困难得多。第三,应试教育和语法教育并不是一对。中国的填鸭式语法教育只是一种方式,但这是帮助没有语言环境的人学语言很好的一种方式。但教语法并不是只能用这种方式,见第二点。所以,语法并不等于应试。第四,靠美剧学语言的难处。Native Speaker的口语不但语速快,而且有习惯性的重音和省略。比如第三人称s,也许是个非常轻的音。如果语法基础不好,听的时候不会注意这样的音,也就永远重复的是错的。也许口语上错误不会这么明显,但如果涉及写作,一眼就能看出错误。要知道,英语是门很保守的语言,虽然第三人称s其实没什么用(因为你知道是谁做的),但在语法上他就是这么严谨的,错了就是错了。当然,你的目标只是听/说的话,也许这不是你的第一重点。如果你只是根据字幕死记硬背,我觉得这和培养语感没什么关系,就是拿本书背而已。当然了,看美剧可能让你学习的动力更大。英语基础没有好到能理解美剧的大部分内容,就用美剧死记硬背,和填鸭式语法教育没什么不同。第五,靠英语书籍学语言的难处。没有语法的支持,我无法想象怎么正确理解一本书并且坚持读完英文原著。如果是中英双语的,你可以尝试对照理解并且记忆英文原版。继续回归到第二点,也许你适合这种方式,也许你不适合。如果一点都不理解语法并且不会归纳其规律,我觉得强行记忆是件痛苦的事,并且你不会加以运用,因此只会是记忆练习。最后,不要以为只有外国人学英语要学语法,Native Speaker也是要学的。到了大学语法还出错的屡见不鲜,并且是老师会鄙视/纠正/扣分的一件事。
任何语言,包括英语,都只是一种沟通工具。用语言表达自己,是自内而外的沟通;理解他人的言语,则是自外而内的沟通。只要你的英语水平,包括语法水平,能满足你的沟通需要,那就够了。也就是说,如果题主你“上了大学还是完全不懂语法只想靠美剧或者英语书籍来的语感强行记忆”能够满足你的沟通需要,那这种方法完全靠谱。
但依我推断,能上来问这个问题的人,应该或多或少都有未满足的英语沟通需求。
这种需求可能是应试的,一个人觉得自己不能完全理解四六级考题,同时写出来的四六级作文一片狼藉,因此需要更好的英语水平来满足过四六级的需求。
这种需求也可能是生活的,一个人独身刚到美国,举目无亲,格格不入,去哪都要带个文曲星,因此需要更好的英语水平来满足自立生活的需求。
这种需求也可能是学术的,一个人为了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开始阅读英语论文,却发现满纸天书,查了字典都看不懂,因此需要更好的英语水平来满足通畅理解学术论文的需求。
对语法能力的需求上,我对上面三者的排序是:学术 & 应试 & 生活如果题主你的未满足需求是学术上的,那你很有必要提升语法水平。专业语法著作我没看过,不过我同意wiki上的说法:In linguistics, grammar is the set of structural rules governing the composition of clauses, phrases, and words in any given natural language.这句话的关键在于‘structural’ 结构上的。学术英语默认了读者的阅读能力与一般native读者无异,其句子多为结构精密、逻辑严谨的长句,因此一旦读者语法不过硬,也就不能读懂严密结构铺陈出的含义,整篇文章对你的学术价值也就无从谈起了。
不要说自称“完全不懂语法”的题主了,放眼整个中国,能充分读懂自己专业的英语学术论文的学生又有多少呢?因此,如果题主是着眼于用英语来钻研知识的话,在语法上要走的路还很长。
题主所说的涉猎英语电视剧和书籍的方法,提升学术阅读能力的效果是比较小的,因为银幕作品中的英语大多是生活化的,而文学书籍中的英语则大多是文学化的,这两种英语和学术化的英语在遣词造句上相去甚远。好比都是唱歌,美声唱得好的人不一定能唱流行歌,流行歌唱的好的人不一定能唱民族歌。因此想要用题主的方法提升学术阅读能力是不靠谱的。而如果题主的需求是应试上的,那“完全不懂”显然还是不够的。我算是英语专业的学生,所以中国的考试接触的是专业四八级,另外还考过一次雅思。专四中的语法选择题,完形填空和翻译都是直接考察语法能力的。而无论是专业四八级还是雅思,都有作文,而不懂语法,想写出流畅的作文几乎痴人说梦。
但题主的方法对于应试来说是有一定帮助的,因为除去作文以外,选择题和完型都需要很高的敏感度,那种像猎犬般嗅出正确答案的气味的直觉。你甚至不需要知道为什么,答案的要求也是碎片式的一个词或一个字母,只要找到这个碎片就可以了。而大量接触native语言正好能够培养这种敏感度,摸了很多张真钞之后就自然能辨别假钞了,因为摸起来和真钞不一样的就是假钞了。放在考试里,接触了大量的地道英语之后,自然就会做选择题了,因为那些错的答案看起来很奇怪,可能说不上来为什么,但就是有哪里不对。
但是,归根到底,这些考试都是对一个人的英语能力的全面考察,任何的短板在专业的考试下都会显露无疑,虽然题主的这种方法对准备这些考试可能有帮助,但我还是建议要踏踏实实巩固好必要的应试语法知识,只是应试要用到的知识远不比学术深而已。 如果题主的需求是生活上的,那可能你已经走在正道上了。生活上的英语相对前两者来说,对语法的要求最低。比如想表达‘I haven't eaten today, so I'm very hungry. Could you please give me some food?’ 处于“完全不懂”状态的人,可能根本不会现在完成时,也不懂表因果关系的连词,更不会用could来表达礼貌。但其实根本不需要这些语法知识,只需要说'no eat, hungry, food' 四个单词就能让人理解上面的意思了。
当然题主好歹是个大学生,走出国门也是代表中国高等教育质量的,怎么也要有点追求。这时题主看的美剧、英语文章就能很好地帮上忙了。美剧有一种大家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授着日常口头用语以及交流方式,文章则带来了常用的书面表达方式。一个人的基本生活需求,上超市问哪里卖牛奶,和朋友正常聊上几句,能看懂通告栏,能读懂学校的邮件,这些需求就这样慢慢被满足了。多了的长词偏词也用不上,我们中国人日常交流也不会说“这个人在处理一般社交对象时大多呈现出虚与委蛇的交流范式”吧。总结
英语是一种沟通工具,不应盲目崇拜,也不能愚昧轻视。题主的学习方式靠不靠谱,要看他对英语的需求是怎样的。如果想钻研学术,那需要做大量积累,以求具备很强的语法能力;如果想顺利通过考试,也需要适当有针对性地进行准备,以求达到考试要求的语法水平;如果只是想在英语环境中自立,那么持续接触电视剧和书籍,假以时日也足够让生活没有障碍了。
最后多嘴一句,窃以为国人老觉得自己英语不够好,实则是汉语不够好。像题主这问了一长串问题都不带几个标点的,看着都有点闹心。
我是专门来反对排名第一的答案的..(怎么又是这句话啊摔!)先回答问题,纯粹靠美剧什么的相对不是特别靠谱,但是也绝对没必要去啃语法!!(这里有个前提是你不是研究,即study英语的人.)我从小学开始学英语,到现在为止唯一知道的语法是: 现在进行时的动词要加ing.(没错,要是你也发现这是小学六年级的英语学的第一个事态的话,那么恭喜你你也暴露年龄了- -).从那以后所有的语法我统统的不懂,什么过去式过去现在式现在完成式小狗式老汉推车式统统的不懂.(怎么好像混进去了奇怪的东西啊...)但是这不妨碍我从小学到大学毕业所有的英语考试都有85%的得分率(要是我背单词的拼写稍微勤快那么一点点估计还能往上涨= =),现在供职于一家国内著名的IT公司并且每天都要与各种英文文档和英文邮件打交道...虽然说不上英语非常好,但是应付日常生活+工作需求绝对没问题.其实我觉得这个问题只需要向楼主问一句话就够了:请问你小时候学讲中文学用中文有需要背这莫名其妙的语法吗?学习语言最好的做法是模仿(就像你小时候学母语一样的),背公式靠推理那个是数理化!!跟语言本来就不应该有任何的关系!!=================问题答完了下面是答主自爆的分割线==========================大概说下我是怎么学的英文.其实就3个秘诀:1, 多阅读和多说.2, 不要用汉英字典!!(当然最开始的时候不太可能啦不是出国的话,但是积累了大概500个左右的词汇你就可以脱离汉英字典用英英了.)3, 学好音标,这个是很有必要的!具体点的做法:其实学校的资源给你提供了很多良好的阅读材料,那就是你的英语教材和各种4,6集或者考研英语的阅读理解部分.你就拿来阅读,读完之后大概写个大意什么的,然后把不认识的单词查出来大概记下,查完之后再多写一次大意,看跟不懂单词意思的大意对比差多远就行了.关键是数量以及坚持.(一天三篇,等你到了这么三篇玩意能在一个小时内完成读,写大意和查单词的时候,你就可以去找些报纸或者任何你感兴趣的英语读物来读了.)这里给个小技巧,如果你觉得查英英字典暂时还是比较痛苦的话,你可以找后附译文的那种,然后看完之后结合后面的译文把那不懂的单词猜出来是表达个什么意思.但是千万千万记着不要弄一个类似汉英对照的表出来,这是妨碍你语感培养非常大的障碍!多说的话,我相信大部分人都没资源能随时找个老外练口语.不过这没关系,咱可以自己跟自己说.我经常在路上在脑海里甚至是张嘴用英文低声自己跟自己说话(怎么有点深井冰的赶脚啊我摔!原来路上的妹子注意我是这个原因啊!),说话的内容很多,可以是模仿在文章,电影或随便什么地方看来的漂亮句子,可以是把内心的想法用英文说出来,或者纯粹的自言自语都行.反正目的就是多张口- -音标纯粹是为了让你记单词的拼写舒服些,毕竟大部分单词你只要音念对了就应该是可以会拼的,就像中文你会念自然会用拼音拼出来一样,不过比中文复杂些就是了,毕竟是多音节的语言呢.而且单词看多了你就会发现英文一样有偏旁部首和规律供你望文生义的.至于说看美剧什么的,我是没法在看剧的同时去想着我要学英文- -哦,对了.最重要的秘诀,别觉得你是在学英文.而是你在玩儿英文....========================我是补充说明的分割线==============================上文所说的学习语法是指:按照我们教科书上的方式去强行记忆语法规则,以此来判断一个句子应该如何写或一句话应该如何说..========================增加的分割线=============================是不是我上一个补充说明没说清楚呢?我反对的是:按照我们教科书上的方式去学语法,而不是认为语法没用.我所谓的不懂语法,是指我无法对一句话为什么应该这样说而不是那样说说出个所以然来.另 @ 童鞋,感谢您的指正,一般而言,幼儿时期学习母语和成年之后学习一门语言在机理上确实是不一样的.但是鉴于我本人以及身边为数也不少的人(比如
)是通过类似的的方式学会一门语言(定义是能听说读写,词能达意.而不是严谨,优雅,简洁,科学地使用- -),我依然认为学会一门语言不需要去背诵这么多条条框框的语法,而是通过模仿,练习自然而然的习得语法.但可能此方法对不同language innatism的人有不同的效果,请各位批判着看哈~~以上,一家之言,望不吝指正.
其实美剧或者英语书籍的语感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培养的,何况你要强行记忆。不如把这时间拿去研究英语语法,一天半小时不过分吧?循序渐进,你会看到成效的,如果结合你爱看的美剧或者英语书籍作为例句分析就更好啦。什么事情都不要走捷径,尤其在你不知道自己在语言方面是否有过人之处的条件下,保守派表示稳扎稳打是为了走更远的路。建议学习时不要借助电脑、平板和手机,拿一本字典,笔和书即可,专心半小时,一个月你会有不小的收获。当然,你如果觉得你跟楼上那位高中考四六级的兄贵骨骼一样轻奇,请点“没有帮助”,wish you luck!
本人英语专业,自己稍微努力了一下下,也过了专业8及。但我没有努力看什么语法,背什么单词,哥们我努力看电影,听歌,看英文原版小说。我不懂语法,但语法课考试也过了,虽然只考了60多,够了。所谓语法,就是不懂这语言的人给这语言强加了一些不明所以的rules. 用句 海上钢琴师 的电影台词: SHIT THE RULES
我靠表示和楼主一模一样!!!从来没认真学过语法凭靠语法十七年!!可是啊楼主不懂语法的人永远都没法让英语高至母语水平啊!!!我心多痛你造吗!!!不过学校里教的那点语法确实凭语感就ok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英语语法基础知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