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尔奔腾处理器器是不是2008年以前最好的处理器

奔腾P6100和i3的处理器是不是差不多?哪个好些?_百度知道
奔腾P6100和i3的处理器是不是差不多?哪个好些?
P6100 是因特尔推出I3初期的简化版
它和I3相比
算是I3的精简版
P6100是双核双线程
而I3是双核四线程
他们制造工艺都一样 都是32纳米
而且都支持因特尔HD高清显卡
这俩CPU的北桥芯片中都有同样的一个显卡芯片
但是在性能上P6100 包括所有P6系列的CPU都和I3没法比
单说一个速度
I3至少要比P6系列的 快40%
不过P6系列的机器兼容性比I3好
它可以兼容所有系统
而I3只对win7 兼容性比较好
希望可以帮到你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奔腾p6100的相关知识
其他1条回答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主题:都是LGA1150的双核CPU,为啥I3比奔腾贵那么多?好在哪里了?
泡网分: 21.57
帖子: 6410
注册: 2006年02月
主频I3是3.4G的,奔腾是3.0G的,其他三级缓存能耗都是一样的,也都是22纳米技术。
现在老电脑是05年装的,还是速龙3200的,2G内存,显卡后来烧过,大概10年或者11左右换成9500了。最近越来越不好用了,浏览网页动不动就变得超卡,CPU占用100%,有时还会死机,受不了,需要更新一下。
要是换一台电脑按我的想法苹果一体机要1万多了,领导不同意,所以我想更换几个主要部件,CPY,主板,内存,显卡,大概2000出头吧,过渡机器能省则省不想花太多,现在英特尔的CPU这块有点举棋不定,奔腾和I3价格差很多,但是看参数似乎也没那么大的差距,想请教下这两款CPU区别在哪?在使用上能感到明显差别吗?
平时就是浏览网页看看片,还有PS和尼康NX2这些,游戏玩的少,能满足WOW也就差不多了,其实我现在的老机器也可以运行WOW,就是团本进去后那两分钟卡到爆~
作者相关热贴:
&浏览:3399&&回帖:22 &&
泡网分: 28.848
帖子: 1712
注册: 2004年02月
nahcooo 发表于
说个指令集的事。
i3比奔腾多个AES指令集,做AES运算快很多很多。不要以为自己用不上。网络上各种传输都大规模采用AES运算。你访问支付宝啦,网银啦,Gmail啦,前面带https的都要不停地算这个。这方面i3会快很多。同意,指令集很重要
泡网分: 1.132
帖子: 1078
注册: 2011年04月
用了新电脑才会感觉旧电脑不够用
我还是推荐I3或I5,玩WOW的话,还需要一块独显...
泡网分: 19.152
帖子: 6700
注册: 2008年06月
马小虎 发表于
现在AMD处理器比英特尔差距大吗?当年装电脑的时候是AMD市场份额跟英特尔差距最小的时代~
...AMD高端在i5水平,中低端在i3水平。
所以我一般不建议买奔腾赛扬,因为这个档次应该买AMD才有性价比。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21.57
帖子: 6410
注册: 2006年02月
现在AMD处理器比英特尔差距大吗?当年装电脑的时候是AMD市场份额跟英特尔差距最小的时代~
本帖由 iPad Mini (WiFi) 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19.152
帖子: 6700
注册: 2008年06月
瞬间的震撼 发表于
轻载应用环境下 如办公 浏览网页等情况下
i3因为主频高 三级缓存大 内存带宽大 和主流性能级的I5 I7CPU 区别很小
但奔...什么叫区别很小,i3和i5这个阶梯是1150全系列中区别最大的吧,一个双核一个四核。差得远。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19.152
帖子: 6700
注册: 2008年06月
说个指令集的事。
i3比奔腾多个AES指令集,做AES运算快很多很多。不要以为自己用不上。网络上各种传输都大规模采用AES运算。你访问支付宝啦,网银啦,Gmail啦,前面带https的都要不停地算这个。这方面i3会快很多。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35.016
帖子: 5427
注册: 2005年02月
轻载应用环境下 如办公 浏览网页等情况下
i3因为主频高 三级缓存大 内存带宽大 和主流性能级的I5 I7CPU 区别很小
但奔腾和赛扬 虽然看参数貌似不错,实际用起来明显比i3延迟厉害的多
家里有多台电脑,比对过,使用感受有明显的区别
从这个角度看 i3对于家庭用户和普通公司办公环境非常超值
泡网分: 18.065
帖子: 1479
注册: 2006年04月
I3比奔腾,差别还是很大的,不能光看数据,超线4核虽然不是真的4核,但在处理并行任务时和奔腾高出的不止一个级别
如果处理简单+单一任务,比如上网、看电影之类,I3和奔腾差不多(实际还是有差别的,I3流畅很多)
如果同时执行多个任务,I3的超线性4核的优越性就出来了,做图片处理时假4核也是很有用的,明显快50%以上
这是从G860升级到I3-2130的体验,起因:SILKYPIX&&Pro 6处理RAW很卡,I3流畅了不少
至于I5、I7,贵是一回事,这个级数的CPU,主板的供电很重要,主板电源要同时换才能充分发挥效力
泡网分: 33.466
帖子: 2501
注册: 2002年10月
马小虎 发表于
还行吧,一般用用倒没觉得很烂,就是今年开始越来越卡了,以前用那个在线重装系统一次可以顶很长时间,现在没多长时间就开始卡了,不知是不是XPxitong微软不在支持的缘故~如果还行,那就非常简单了,老电脑做如下处理:
1 内存加到4G,也就是再买2G内存;如果二手内存不贵,就加到6G。
2 重装系统WIN 7 64位
3 购买128G SSD,将系统装在这里。以后更新电脑也可以用。
4 原来的主板不知是否可以插其他双核CPU,如果可以,更新CPU(不了解主板,这项放在第四)。
这几项就提升很多了
泡网分: 19.152
帖子: 6700
注册: 2008年06月
奔腾也有牛的
Pentium G3258,比i3强。
泡网分: 8.241
帖子: 7142
注册: 2012年02月
yifanker 发表于
1150接口的i3-4350之前的都是3MB的L3缓存,跟奔腾的区别很有限:主频高,支持内存频率高,有超线程,加了数条指令集,核芯显卡(HD4X00)性能更好。
i3-4350起,三级缓存升级成4MB,核显由HD4400升级到跟i5一样的HD4600,此时跟奔腾的区别才更明显。(奔腾G3420起也支持了1600的内存,跟i3看齐)
综上所述,i3-4350之后才值得选购,否则,要么奔腾,要么i5
正解啊,区别就是
主频,内存,指令集,核显
其中核显差异还是挺大的,HDp下,玩大作,除了个别渣优化的外,可以说是“可玩”的级别了。
泡网分: 24.582
帖子: 6836
注册: 2008年04月
马小虎 发表于
嗯,那就奔腾,现在主板显卡这些是不是还是华硕的大众产品做的比较好?~华硕....大众用的可不怎么好,千元以上的才符合它的广告语:华硕品质,坚若磐石。
配奔腾,就买三四百左右的H81,品牌推荐华擎,也可以选微星、技嘉……等等
泡网分: 21.57
帖子: 6410
注册: 2006年02月
yifanker 发表于
1150接口的i3-4350之前的都是3MB的L3缓存,跟奔腾的区别很有限:主频高,支持内存频率高,有超线程,加了数条指令集,核芯显卡(HD4X00)性能更好。
i3-4350起,三级缓存升级成4MB,核显由HD4400升级到跟i5一样的HD4600,此时跟奔腾的区别才更明显。(奔腾G3420起也支持了1600的内存,跟i3看齐)
综上所述,i3-4350之后才值得选购,否则,要么奔腾,要么i5
嗯,那就奔腾,现在主板显卡这些是不是还是华硕的大众产品做的比较好?~
雨过夜塘 发表于
过渡机花两千多与其折腾不如上技嘉brix最低配,将来当盒子用这是什么东西我从没听说过,上京东看了下还真有这玩意,看不懂怎么用~
泡网分: 21.57
帖子: 6410
注册: 2006年02月
shwx 发表于
楼主真能忍,单核的3200+和2G内存,浪费多少青春时光,775平台随便弄个500-700元的主机(CPU 主板 4G内存)轻快很多了。
当然,现在直接上1150平台更好,不折腾。
一分钱一分货,I3肯定比奔腾好,无容置疑,按照你的需求也未必能感受出来,但是这东西你要超前购置,否则就775平台满足你日常基本使用足矣。还行吧,一般用用倒没觉得很烂,就是今年开始越来越卡了,以前用那个在线重装系统一次可以顶很长时间,现在没多长时间就开始卡了,不知是不是XPxitong微软不在支持的缘故~
泡网分: 24.327
帖子: 1381
注册: 2004年06月
2K出头升级,独显就免了吧
建议:i5+B85+8G
泡网分: 33.466
帖子: 2501
注册: 2002年10月
楼主真能忍,单核的3200+和2G内存,浪费多少青春时光,775平台随便弄个500-700元的主机(CPU 主板 4G内存)轻快很多了。
当然,现在直接上1150平台更好,不折腾。
一分钱一分货,I3肯定比奔腾好,无容置疑,按照你的需求也未必能感受出来,但是这东西你要超前购置,否则就775平台满足你日常基本使用足矣。
泡网分: 24.582
帖子: 6836
注册: 2008年04月
1150接口的i3-4350之前的都是3MB的L3缓存,跟奔腾的区别很有限:主频高,支持内存频率高,有超线程,加了数条指令集,核芯显卡(HD4X00)性能更好。
i3-4350起,三级缓存升级成4MB,核显由HD4400升级到跟i5一样的HD4600,此时跟奔腾的区别才更明显。(奔腾G3420起也支持了1600的内存,跟i3看齐)
综上所述,i3-4350之后才值得选购,否则,要么奔腾,要么i5
泡网分: 3.116
帖子: 1639
注册: 2011年03月
异同在这儿
本帖最后由 强劲脚力 于
09:22 编辑
泡网分: 31.943
帖子: 6874
注册: 2003年01月
PS和尼康NX2& &
影响还是很大的
泡网分: 19.152
帖子: 6700
注册: 2008年06月
那就买奔腾呗,
对了,赛扬也没差,买赛扬吧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2.542
帖子: 6798
注册: 2007年12月
过渡机花两千多与其折腾不如上技嘉brix最低配,将来当盒子用
泡网分: 8.161
帖子: 7520
注册: 2012年06月
多了个HT,看电影啥的可以“4核”
不过这东西貌似对游戏没啥正面影响
另外就是多了些指令集?
最后 主频很重要
&版权所有:&&桂ICP备号&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都是卖场头牌 08年10大最经典CPU盘点
都是卖场头牌 08年10大最经典CPU盘点CNET中国·ZOL 作者: 责任编辑:向中 【原创】
&&& 时间在不知不觉中已经走到了2008年末,回首整个2008年,市场可以说是风起云涌,因为有和的存在,我们永远都不缺少好戏上演。&&&& 在2008年开始了全面普及45nm的征程,并顺应Tick-Tock战略顺利在年末准时发布了基于全新设计的四核处理器Core 。AMD也不差,虽然45nm处理器相比Intel发布时间上晚了一些,但是平易近人的它依然获得了大部分用户执着的等待。
AMD和Intel永无休止的较量
&&& 2008年就要过去,Intel和AMD在今年都发布了多款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无论时间如何无情的流走,无论这些产品的价格到了什么地步,人们都将永远记住这些产品,记住他们为这个时代所带来的改变。
&&& 究竟2008年编辑所罗列的十大经典产品中是否有你心中认为最经典的产品,其实优秀的产品那么多又怎么能用十款就总结整个2008年,我们只能尽力做到全面,但是难免出现遗漏,欢迎大家指点告诉我们,让我们能够越做越好,下面让我们一起揭开这块神秘的面纱吧。(排名不分先后)
酷睿2双核的巅峰之作
● 首款45nm双核E8200
E8200处理器
&&& 作为首款45nm双核处理器,E8200的上市可以说是牵动着所有用户的心,全新的制程展示出来的是更高的默认主频,更大的二级缓存以及更高的前端总线,性能大幅提升,超频能力大幅提升,在所有指标都向上疯涨的情况下,功耗并没有明显的提升,越来越注重能效比了。
&&& E6x50系列虽然将65nm酷睿2双核的性能带至了巅峰,但是随着45nm处理器的发布,这一切都成为了历史。45nm Penryn微架构有着无法比拟的优势,在不增减芯片体积的前提下,Penryn拥有了4.1亿个晶体管(四核心则达到8.2亿个晶体管),比65nm双核心Conroe多出近1.2亿个晶体管,而芯片尺寸却会缩减到110平方毫米。
CORE 2 DUO
内核电压(V)
制作工艺(纳米)
主频(MHz)
总线频率(MHz)
倍频(倍)
L1缓存(KB)
2*32+2*32KB
L2缓存(KB)
HyperTransport
&&& 首款45nmE8200定位较高端,上市达到了1600元之多,不过目前已经跌到了千元以下。后续陆续诞生,保持了E8000系列高主频的特征,将酷睿2双核的性能完全展示给了广大玩家。&&
● 超频王子E8400诞生
酷睿2双核 E8400处理器
&&& 酷睿2家族作为Intel主打主流市场的产品,给广大用户留下了太多美好的回忆,还能记得最初酷睿那个有意思的小名“扣肉”。从E6000系列过渡到E8000系列,酷睿平台的架构并没有根本性的改变,但正是45nm核心制程的推进,让新一代的双核酷睿处理器有了更值得炫耀的亮点,那就是超频的特质。
&&& 45nm制程让发热量更低,功耗也比65nm E6850处理器平均低上10%左右。默认主频为3GHz的E8400在风冷情况下可以超频至4GHz,性能提升非常明显,超频王子称号绝对名副其实。
CORE 2 DUO
制作工艺(纳米)
主频(MHz)
总线频率(MHz)
倍频(倍)
L2缓存(KB)
HyperTransport
不支持&&& 作为E8000系列中的一员,E8400凭借着让人欣慰的改良以及出色的性价比表现,成为新一代酷睿2双核处理器的顶级象征。 65nm功成身退的两大功臣
● 昔日王者Q6600
&&& 65nm时代相信没有人不知道Q6600处理器,也没有人不想拥有这款性能超群的四核处理器,但是高昂的注定它只能是少数人手中的玩物。在45nm制程逐渐走上舞台之后,65nm处理器一步步被淘汰,直到年底彻底的停产。面对这样的局面,Q6600掀起了一场降幅普及风暴,为四核的普及奠定的良好的基础。
&&& 即将停产的Q6600拥有比45nm四核还高的规格,尤其是8MB的二级缓存,对于提高执行效率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45nm四核迟迟不肯降价的时候,用户发现原来还有其他更好的选择。目前Q6600存活已经基本很少了,随之一起保持降价姿态的Q6700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个空缺,可以说在65nm四核即将退市之前,凭借颇高的性价比在年末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Core 2 Quad
Kentsfield
工作功率(W)
内核电压(V)
0.85V-1.35V
制作工艺(纳米)
晶体管(万)
核心面积(mm2)
主频(MHz)
总线频率(MHz)
倍频(倍)
L1缓存(KB)
L2缓存(KB)
MMX/SSE/SSE2/SSE3/SSSE3/EM64T
超线程技术
HyperTransport
&&&& Q6600在临别市场的时候还不忘为四核的普及贡献全部力量,从一代王者到成为最超值的退市产品,Q6600的一生充满到处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 廉价超频王E2200
E2200处理器
&&& 在为Intel奋力打拼主流市场的时候,主打低端市场的奔腾双核异军突起,以极高的姿态站在了关注度的顶端。同样是65nm的老产品,奔腾双核在由E2140打开局面之后由E2200将奔腾双核的带到了一个新的巅峰。
&&& 摆脱了低端处理器主频低,性能差,超频不行等等缺点,人们发现E2200不但性能不俗,而且超频能力更是低端处理器中一等一的高手。凭借更好的超频能力以及更低廉的价格,低端入门市场瞬间让Intel凭借这款处理器抢走了大部分市场,奔腾双核的名声就此传开。
工作功率(W)
制作工艺(纳米)
主频(MHz)
总线频率(MHz)
倍频(倍)
L1缓存(KB)
L2缓存(KB)
HyperTransport
不支持&&& E2200可以说开创了奔腾双核新的时代,不仅主频提升明显,而且超频能力出众,只是在面对65nm制程有种有劲使不出的感觉,在45nm奔腾双核上市后,E2200安静的退居幕后。
AMD制胜的两大法宝
● 里程碑黑盒5000+
Athlon64 X2 5000+黑盒版
&&& AMD向来不会干等着在自己头上撒野而无动于衷,在竞争日趋平淡乏味的情况下,开创了自己的黑盒品牌,以不锁倍频方便超频为最大卖点。在对进行一定的挑选之后,品质优异的产品被装进这个酷酷的黑盒子里,一句“Do You dare?”这极具挑衅的标语更是刮起了一股黑色风暴。
&&& 这款处理器的“必杀”技能就在于其并未锁定倍频,用户通过简单设置就能使之运行到更高频率,这也就意味着用户可以随意对处理器进行“性能调节”。如此简单就能获得更好的性能,相信不管是谁遇到这样的产品,都无法阻挡性能上的诱惑。但是初期黑盒版的较高,到了5400+黑盒时代,黑盒成为了普通用户都能体验的廉价产品。
工作功率(W)
内核电压(V)
制作工艺(纳米)
主频(MHz)
总线频率(MHz)
倍频(倍)
Socket AM2
L2缓存(KB)
支持MMX、3DNOW!+、SSE、SSE2、SSE3、NX-bit以及X86-64
HyperTransport
支持AMD64双核技术、高速HT总线设计以及冷而静技术
&&&& 5000+黑盒是AMD一次探索性的尝试,在获得良好的收益之后,AMD将这个品牌延续了下去,可以说黑盒5000+开创了AMD一个新的时代,更让普通用户也享受到简单超频带来的性能飞跃。
● 3&2 AMD出奇制胜
Phenom X3 8450处理器
&&& 喜欢AMD的用户除了喜欢AMD平易近人的价格外,更多的是对于AMD在于的较量中那种无所畏惧的胆量。剑走偏锋的AMD在双核性能无法超越的情况下,打破常规,创新思维引入了三核这个概念。首款三核处理器8450就此诞生。
&&& 三核推出的口号就是“双核的价格,接近四核的性能”,AMD采用了类似田忌赛马的方式,一时间压的Intel透不过气来。凭借较高的性价比,AMD三核在主流市场上大放异彩,人气颇高,AMD又一次证明了自己的实力。
工作功率(W)
制作工艺(纳米)
主频(MHz)
倍频(倍)
Socket AM2+
L2缓存(KB)
L3缓存(KB)
支持SSE、SSE2、SSE3、SSE4A多媒体指令集和X86-64运算指令集
HyperTransport
支持HyperTransport 3.0总线
&&&& 三核开创了AMD多核普及之路,在四核还无法成为主流的情况下,三核不仅很好的填补了价格上的空白,同样填补了性能上的空白,2008年最佳创意大奖非它莫属。 45nm酷睿2双核中坚力量
● 2008年最佳人气奖得主E5200
&&& 在E2200打响了奔腾双核的名气之后, 45nm处理器的又一力作E5200悄然诞生。上市就非常大众化的E5200获得了广大用户极高的认可度,出色性能表现,低廉的价格,极佳的超频能力,在E5200身上你很难找到它的缺点,当然并不能说完美。
&&& 迫于E5200的压力大幅降低双核的价格是抢夺了一定的低端市场份额,但是这并不能阻挡E5200横扫中低端市场的实力。5000元一下的配置一多半以上的用户首选的处理器都是E5200,这么高的人气,可以说08年无人能敌。
工作功率(W)
制作工艺(纳米)
主频(MHz)
总线频率(MHz)
L2缓存(KB)
HyperTransport
&&&& 奔腾双核在E5200的推动下,造就了一个经典的时代。超高的人气表现也说明性价比才是用户最关注的,Intel能否在未来继续推出如此有代表性的产品十分值得期待。
● 主流市场的开路先锋E7200
E7200处理器
&&& 最先推出的45nm双核处理器由于定位较高,虽然受关注,但是购买的热情还是不高,毕竟800元以下的价位才是主流用户的最佳选择。作为主流市场的开路先锋,定位稍低的E7000系列才是Intel与AMD展开较量的最直接的武器。首款E7200是该系列主频最低的一款,也是价格最低的一款处理器,我们欣喜的看到E7200展现出非常出色的性能表现。
&&& 虽然相比E8000系列E7200的各项主要规格均有不同程度的缩水,但是依然不影响其强劲的性能表现,相比E8000系列高昂的价格,这些缩水也在普通大众的接受范围之内。45nm制程将Core架构的实力全面展现出来,E7200也凭借明显的性能优势,稳稳的坐在了主流市场“老大”的位置。
CORE 2 DUO
制作工艺(纳米)
主频(MHz)
总线频率(MHz)
倍频(倍)
L2缓存(KB)
HyperTransport
&&&& E8000系列挖掘了Core架构最大的潜能,E7000系列则是将效能与价格做了一个很好的平衡。
明年我们将进入四核心时代
● 65W四核9350e
Phenom X4 9350e
&&& 除了在处理器型号后面加上一个“+”外,今年还加上了一个小写的“e”,这就是AMD顺应趋势又推出的一个新的低功耗系列。产品包括主流双核以及高端四核,尤其是低功耗四核产品TDP只有65W,相比一般的高端四核接近140W的功耗,少了一半还多,节能效果不是一般的出色。
&&& 在推出了低功耗双核产品4000e系列之后针对高端四核又推出的9000e系列产品,将功耗控制在了65W。在用户疲于追求顶级性能的时候,这样的一款产品不仅顺应了节能环保的号召,更是让用户的眼前一亮,AMD的创新思维再一次让自己站在了主动的位置上。
工作功率(W)
内核电压(V)
1.05~1.125v
制作工艺(纳米)
主频(MHz)
总线频率(MHz)
Socket AM2+
L2缓存(KB)
超线程技术
HyperTransport
&&&& AMD一向对于功耗的控制比较出色,低功耗四核的推出更是以身作则将节能环保落实到行动上,今后的市场低功耗方向的潜力不可忽视。
● 巅峰性能制作-920
Core -920处理器
&&& 严格执行Tick-Tock发展方针,遵守诺言在年底推出了全新设计的Core 。Core i7之所以具有跨时代的意义除了首次将控制器集成在CPU内部,并且还是三通道,另外一个就是沿用了多年的前端总线概念被彻底抛弃,QPI总线频率接班上任。
&&& Core i7性能上的强势已经不用再详细描述,高调的Intel已经通过各种方式将这些信息传达到了用户的脑子里。全新的LGA 1366接口将替代LGA 775接口成为未来的主流方向,i7的发布彻底颠覆了原有的平台,为了它你不得不扔掉大部分原有的硬件,能引起这样一次大换血的处理器我们能将它落下吗?
工作功率(W)
制作工艺(纳米)
晶体管(万)
主频(MHz)
L1缓存(KB)
L2缓存(KB)
L3缓存(KB)
&&&& 基于Nehalem架构的Core i7被网友戏称为“你喝了吗”,同样也看出新平台高昂的在短时间还无法彻底替代原有产品。不过全新设计的Core i7展示了未来Intel处理器的发展方向,也展现了该架构的性能,未来PC的整机性能将随着i7的普及而腾飞。
&&& 2008年的处理器市场有太多产品值得我们去怀念,有太多经典的产品出现,限于篇幅制约实在有点意犹未尽的感觉。像AMD Phenom X4 9650这样跌破千元的四核产品均值得我们再一次回味,所以遗漏之处在所难免,大家也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谈谈在2008年最让你印象深刻的CPU,相信结合大家的智慧我们能更全面的了解2008年风起云涌的CPU市场。
【每日推荐】
  【游戏推荐】
  《星际争霸2》作为《星际争霸》的续作,不仅仅是画面变得漂亮了,系统上也发生了一些改变。这就使《星际争霸2》战术理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目前我们还没有看出《星际争霸2》有明显凌驾于《星际争霸》和《魔兽争霸3》的改动,不过现在的资源系统和操作模式已经让游戏的思路发生了改变。[]
  【游戏推荐】
  眼看圣诞节将至,各大媒体和游戏网站都推出了年底游戏导购专题,然而美国密歇根州底特律市公共检举人Kym Worthy日前却发布了一份"10大最不能买给孩子的游戏名单",提醒广大家长在圣诞节期间千万不要给孩子们购买这些游戏当作礼物,而这也是Worthy连续三年发布该名单。[]
&相关阅读:
·A8旗舰款 AMD A8-7650K京东报529元
&&·廉价A10能超频 AMD A10-7700K仅要669
&&·TGS 2015 《黑暗之魂3》PC版发售日公布
&&·新版Windows 10终于来了 下周出预览版
&&·如龙6参演角色曝光 竟是黑帮大哥北野武
相关搜索:&&&&&&&
给文章打分 5分为满分(共0人参与)
频道热词:&&&&&&
CPU新闻热点
排行 文章标题
TOP10周热门CPU排行榜
商家报价:
560用户点评
商家报价:
59用户点评
商家报价:
23用户点评
商家报价:
170用户点评
商家报价:
商家报价:
15用户点评
商家报价:
22用户点评
商家报价:
390用户点评
商家报价:
229用户点评
商家报价:
162用户点评酷睿_百度百科
采用800MHz-1333Mhz的前端总线速率,45nm/65nm,2M/4M/8M/12M/16M L2缓存,双核酷睿处理器通过SmartCache技术两个核心共享12M L2资源。公司继使用长达12年之久的“奔腾”的之后推出“Core 2 Duo”和“Core 2 Quad” 品牌,以及最新出的Core i7 , core i5, core i3三个品牌的CPU。“奔腾”并没有被放弃,作为消费者所熟悉的一个品牌将逐渐转向经济型产品。
品牌桌面版移动版核心
制程发行日期核心
制程发行日期CoreSolo无Yonah165nm2006年1月CoreDuo无Yonah265nm2006年1月Core2Solo无Merom-L165nm2007年9月Penryn-L145nm2008年5月Core2DuoConroe265nm2006年8月Merom265nm2006年7月Allendale265nm2007年1月Penryn245nm2008年1月Wolfdale245nm2008年1月        Core2QuadKentsfield465nm2007年1月Penryn445nm2008年8月Yorkfield445nm2008年3月Core2ExtremeConroeXE265nm2006年7月MeromXE265nm2007年7月KentsfieldXE465nm2006年11月PenrynXE245nm2008年1月YorkfieldXE445nm2007年11月PenrynXE445nm2008年8月Corei3Clarkdale232nm2010年1月Arrandale232nm2010年1月SandyBridge232nm2011年2月SandyBridge232nm2011年2月IvyBridge222nm2012年9月IvyBridge222nm2012年6月Haswell222nm2013年9月Haswell222nm2013年6月Corei5Lynnfield445nm2009年9月Arrandale232nm2010年1月Clarkdale232nm2010年1月SandyBridge232nm2011年2月SandyBridge432nm2011年1月IvyBridge222nm2012年5月SandyBridge232nm2011年2月Haswell222nm2013年6月IvyBridge422nm2012年4月        IvyBridge222nm2012年4月        Haswell422nm2013年6月        Haswell222nm2013年6月        Corei7Bloomfield445nm2008年11月Clarksfield445nm2009年9月Lynnfield445nm2009年9月Arrandale232nm2010年1月Gulftown632nm2010年7月SandyBridge432nm2011年1月SandyBridge432nm2011年1月SandyBridge232nm2011年2月SandyBridge-E632nm2011年11月IvyBridge422nm2012年5月SandyBridge-E432nm2012年2月IvyBridge222nm2012年5月IvyBridge422nm2012年4月Haswell422nm2013年6月Haswell422nm2013年6月Haswell222nm2013年6月IvyBridge-E422nm2013年9月        IvyBridge-E622nm2013年9月        Corei7
Bloomfield445nm2008年11月Clarksfield445nm2009年9月Gulftown632nm2010年3月SandyBridge432nm2011年1月SandyBridge-E632nm2011年11月IvyBridge422nm2012年5月IvyBridge-E622nm2013年9月Haswell422nm2013年6月
先推出的CORE用于移动计算机上市不久即被CORE2取代。
日–公司在京宣布,英特尔-将成为该公司未来强大的、具有更高能效的处理器的新品牌,两个月后将要发布的台式机和笔记本电脑处理器都将采用这个新品牌。
包括DUO双核和QUAD,即将推出八核,但没有单核(有的笔记本配置里看到过)
应用的核心“Merom用于”“Conroe用于桌面计算机”“Woodcrest用于服务器”
英特尔2006年7月份将推出的是65纳米“用于移动计算机T”“Conroe用于桌面计算机E”“Woodcrest用于服务器XEON ITANIUM” 双内核处理。
架构体系已经完全摒弃了Pentium M和Pentium 4 NetBurst。
“酷睿”是一款领先节能的新型,早期的酷睿是基于笔记本的。
:英文Core 2 Duo,是推出的新一代基于的产品体系统称。于日发布。酷睿2,是一个跨平台的构架体系,包括服务器版、桌面版、移动版三大领域。其中
,服务器版的开发代号为Woodcrest,桌面版的开发代号为Conroe,移动版的开发代号为Merom。
日,Intel全球同步正式发布了代号Conroe和Merom的新一代台式机和笔记本,包括Core 2 Duo和Core 2 Extreme两个品牌,处理器中文名“双核”和“酷睿2”。原计划在发布Conroe四周之后再发布Merom,但鉴于二者基于同样的核心架构,而且已经归于同一品牌Core 2 Duo之下(最顶级的X6800为Core 2 Extreme),所以分两次发布意义不大,故而将Merom提前与Conroe一同推出。其中桌面
和移动平台都叫做Core 2 Duo,可以看出Intel为统一桌面和移动双平台架构的特别用心。Intel正在逐渐淡化桌面和的差别,将Conroe和Merom同命名为Core 2 Duo即,因此一同发布也不足为奇。Core 2 Duo在单个芯片上封装了2.91亿个晶体管,并且在功耗降低40%的同时提供满足当前和未来应用所需的极高性能,功耗的降低得益于它是基于上一代移动平台Core Duo的核心技术开发而来。但具体强大到什么程度其结果很有可能出乎您的意料之外。暂且可以透露一下,这次测试用的T7200在测试中达到2.64GHz频率时Supei pi 一百万位测试用时20秒,而要达到这个成绩需要采用 NetBurst 架构的 Pentium 4超频到6GHz左右,或者 AMD 的 K8处理器超频到4GHz左右。足见其性能的强大和核心架构的先进。于Core的高效架构,Conroe不再提供对HT的支持。
有一点要特别说明:由于Core和 Conroe两个单词在结构上颇为类似,因此有不少消费者往往将Core和Conroe混淆。实际上,我们把Core音译为酷睿,它是Intel下一代处理器产品将统一采用的,而Conroe只是对基于Core微架构的Intel下一代桌面平台级产品的代号。除Conroe处理器之外,Core微架构还包括代号为Merom的移动平台和代号为Woodcrest的服务器平台处理器。采用Core的处理器将被统一命名。由于上一代采用Yonah微架构的处理器产品被命名为Core Duo,因此为了便于与前代Intel区分,Intel下一代桌面处理器Conroe以及下一代笔记本处理器Merom都将被统一叫做Core 2 Duo。另外,Intel的顶级桌面处理器被命名为Core 2 Extreme,以区别于主流处理器产品。
此次发布的Conroe/Merom共计10款,其中代号以E和X开头的5款面向台式机,以T开头的4款面向笔记本。
初期发布Core微架构包含E6000桌面系列和T7000、T5000移动系列,E6000系列为266MHz,为1066MHz,拥有2MB(E6300、E6400)或4MB(E6600、E6700),面向高性能市场;稍后推出的E4000系列外频相对低一些,为200MHz,前端总线800MHz,定位低于E6000系列,发布时间将延后至2007年第一季度。除普通版Conroe之外,Intel还将发布Conroe XE处理器取代现有的旗舰产品Pentium XE——即X6800。虽然桌面平台的Conroe的前端总线为1066MHz,但这次的主角移动版处理器Merom前端总线均为667MHz(Merom处理器原本是属于下一代移动平台Santa Rosa上的处理器产品,不得不在Santa Rosa平台推出之前先把Merom处理器推向市场,并可以顺利地植入的Napa平台上面。为了在Intel 945上面运行,其前端总线为了适合于Intel 945芯片组,而仍然保留667MHz的前端总线设计。而今后出现的Santa Rosa平台上的Merom其前端总线就改为800MHz。这种情景与当年推出400MHz的Dothan为适应Intel 855芯片组的做法十分相似)。则加大为4MB(低端的T5000系列仍为2MB),意味着缓存中可以寄存更多等待处理数据,减少处理器与内存以及外围设备间数据传输的瓶颈,提高指令的命中率,大大提高执行效能。
随着Napa平台上Yonah处理器被替换成Merom处理器,这也意味着开始进入64位元双核技术时代,Yonah作为双核移动处理器的首战英雄将开始退居其后。
Core架构的Merom确实性能强劲。在多项测试中,频率2GHz的T7200能战胜频率2.33GHz的T2700就是最好的证明。但是您同时也注意到了,在移动平台Merom虽然性能强劲,但并没有给您带来太大的惊喜。虽然胜过Yonah,但幅度都不大,而且在一些中,频率稍低的T7200也是输给了T2700的。因此可能在移动平台Core微架构的优势不像桌面平台那样出彩——一颗频率最低的E6300也可以全歼高频率的Pentium D。究其原因就是Yonah本身就比较优秀,而不像NetBurst那样失败,况且Core微架构本身就是在Yonah微架构改进而来,成绩不会形成太大的反差也在情理之中。有必要对Core做一个简单的概括:Core微架构是Intel的以色列设计团队在Yonah微架构基础之上改进而来的新一代微架构。最显著的变化在于在各个关键部分进行强化。为了提高两个核心的内部数据交换效率采取共享式设计,2个核心共享高达4MB的二级缓存。其内核采用较短的14级有效流水线设计,每个核心都内建32KB一级与32KB一级,2个核心的一级数据缓存之间可以直接传输数据。每个核心内建4组单元,支持融合与融合技术,每个最多可以解码5条X86指令,并拥有改进的功能。每个核心内建5个执行单元子系统,执行效率颇高。加入对EM64T与SSE4指令集的支持。由于对EM64T的支持使得其可以拥有更大的空间,弥补了Yonah的不足,在新一代内存消耗大户——vista操作系统普及之后,这个优点可以使得Core微架构拥有更长的生命周期。而且使用了Intel最新的五大提升效能和降低功耗的新技术,包括:具有更好的电源管理功能;支持硬件和功能;内建数字温度传感器;提供功率报告和温度报告等。尤其是这些节能技术的采用对于移动平台意义尤为重大。
(中文:酷睿i7,内核代号:Bloomfield)是于2008年推出的64位四内核C
PU,沿用I7 920x86-64,并以Intel Nehalem为基础,I7 920取代Intel Core 2系列处理器。Nehalem曾经是Pentium 4 10 GHz版本的代号。Core i7的名称并没有特别的含义,Intel表示取i7此名的原因只是听起来悦耳,'i'和'7'都没有特别的意思,更不是指第7代产品。而Core就是延续上一代Core的成功,有些人会以“爱妻”昵称之。
面对着价格昂贵的Core i7,新架构很难走进广大消费者的生活之中,不过曝光了又一款基于Nehalem架构的,其依旧采用,模式,L3达到8MB,支持Turbo Boost等技术的新处理器—Core i5,即为酷睿I5。Core i5 采用的是成熟的DMI(Direct Media Interface),相当于内部集成所有北桥的功能,采用DMI用于准南桥通信,并且只支持双通道的DDR3内存。
Core i3可看作是Core i5的进一步精简版,将会采用最新的32nm工艺版本(研发代号为Clarkdale,基于Westmere架构)这种版本。Core i3最大的特点是整合(),也就是说Core i3将由+GPU两个核心封装而成。由于整合的GPU性能有限,用户想获得更好的3D性能,可以外加显卡。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是Clarkdale,部分的制作工艺仍会是45nm。 整合CPU与GPU,这样的计划无论是Intel还是均很早便提出了,他们都认为整合平台是未来的一种趋势。而Intel无疑是走在前面的,集成GPU的CPU已推出,命名为Core i3。
在规格上,Core i3的CPU部分采用双核心设计,通过可支持四个线程,由8MB削减到4MB,而、双通道、超线程技术等技术还会保留。同样采用LGA 1156接口,相对应的主板将会是H55/H57。
第六代智能英特尔酷睿处理器家族适用于一系列功耗各异的设计,能够满足所有这些设备的需求。英特尔 酷睿 M处理器能够让高端平板电脑的性能提高一倍,其所包括的酷睿m3、m5和m7三个不同品牌级别,旨在帮助用户在选择搭载英特尔酷睿m处理器设备的时候,能够更加清楚地选择满足其特定需求的设备。英特尔计算棒(Compute Stick)产品线也将推出搭载第六代智能英特尔酷睿M处理器的版本。[2]
全新的Core架构,彻底抛弃了Netburst架构
制造工艺为65nm或45nm
全线产品均为双核心,L2缓存容量提升到4MB
晶体管数量达到2.91 亿个,核心尺寸为143平方毫米
性能提升40%
能耗降低40%,主流产品的平均能耗为65瓦特,顶级的X6800也仅为75瓦特
前端总线提升至1066Mhz(Conroe),1333Mhz(Woodcrest),800Mhz(Merom)
服务器类Woodcrest为开发代号,实际的产品名称为Xeon 5100系列。
采用LGA775接口。
Xeon 5100系列包含两种FSB的产品规格(5110采用1066 MHz,5130采用1333 MHz)。拥有两个处理核心和4MB共享式,平均功耗为65W,最大仅为80W,较AMD的Opteron的95W功耗很具优势。
台式机类Conroe分为普通版和两种,产品线包括E6000系列和E4000系列,两者的主要差别为FSB频率不同。
普通版E6000系列处理器主频从1.8GHz到2.67GHz,频率虽低,但由于优秀的核心架构,Conroe处理器的性能表现优秀。此外,Conroe处理器还支持Intel的VT、EIST、EM64T和XD技术,并加入了SSE4指令集。由于Core的高效架构,Conroe不再提供对 HT的支持。
(TM)微体系结构,是一款领先节能的新型微架构,英特尔酷睿(TM)微体系结构面向服务器、台式机和笔记本电脑等多种进行了优化,其创新特性可带来更出色的性能、更强大的性能和更高的能效水平,各种平台均可从中获得巨大优势:
服务器可以更快速,更低的功耗为企业节省大笔开支,创新技术保证安全稳定的运行;
台式机可以在占用更小空间的同时,为家庭用户带来更多全新的娱乐体验,为企业员工带来更高的工作效率;
笔记本电脑用户可以获得更高的移动性能和更耐久的电池使用时间;
接下来让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TM)微体系结构的几大主要创新,能够为您带来哪些好处。
宽位动态执行(Intel Wide Dynamic Execution)
当今衡量一款的性能水平,已经不能再单纯的以频率的高低考量,而是更强调“每瓦特性能”,也就是所谓的能效比。“性能=频率×每个时钟周期的指令数”是英特尔提出的对性能的创新理解,英特尔宽位动态执行通过提升每个时钟周期完成的指令数,从而显著改进执行能力。
英特尔酷睿(TM)微架构拥有4组解码器,相比上代Pentium Pro (P6) / Pentium II / Pentium III / Pentium M架构拥有3组可多处理一组指令,简单讲,每个将变得更加“宽阔”,这样每个内核就可以同时处理更多的指令。
(TM)微体系结构在提升每个时钟周期的指令数方面做了很多努力,例如新加入宏融合(Macro-Fusion)技术,它可以让在解码的同时,将同类的指令融合为单一的指令,这样可以减少处理的指令总数,让处理器在更短的时间内处理更多的指令。为此英特尔酷睿(TM)微体系结构也改良了ALU()以支持宏融合技术。
智能功率能力(Intel Intelligent Power Capability)
英特尔智能功率能力,可以进一步降低功耗,优化电源使用,从而为、台式机和笔记本电脑提供个更高的每瓦特性能。新一代处理器在制程技术方面做出优化,采用了先进的65nm应变硅技术、加入低K栅介质及增加金属层,相比上代90nm制程减少漏电达1000倍。
值得注意的是,加入了超精细的逻辑控制机能独立开关各运算单元,具体来讲,酷睿(TM)微体系结构采用先进的功率门控技术。以往功率门控技术实现起来十分困难,因为元件开关过程需要消耗一定的能源,而且由休眠到恢复工作也会出现延迟,但英特尔酷睿(TM)微体系结构已经解决这些问题。
通过该特性,可以智能地打开当前需要运行的子系统,而其他部分则处于,这样将大幅降低的功耗及发热。
英特尔高级智能高速缓存(Intel Advanced Smart Cache)
以往的,其每个核心的是各自独立的,这就造成了二级缓存不能够被充分利用,并且两个核心之间的数据交换路线也更为冗长,必须要通过共享的前端串行总线和北桥来进行数据交换,影响了处理器工作效率。
酷睿(TM)微结构体系结构采用了共享二级缓存的做法,有效加强了多核心架构的效率。这样的好处是,两个核心可以共享二级缓存,大幅提高了二级高速缓存的命中率,从而可以较少通过前端串行总线和北桥进行外围交换。
英特尔高级智能高速缓存还有其他方面的优势,每个核心都可以动态支配全部二级高速缓存。当某一个当前对的利用较低时,另一个内核就可以动态增加占用的比例。甚至当其中的一个内核关闭时,仍可以保持全部缓存在工作状态,另外也可以根据需求关闭部分缓存来降低功耗。
这样可以降低二级缓存的命中失误,减少数据延迟,改进效率,增加绝对性能和每瓦特性能。
智能内存访问(Intel Smart Memory Access)
英特尔智能内存访问是另一个能够提高系统性能的特性,通过缩短来优化内存数据访问。英特尔智能内存访问能够预测系统的需要,从而提前载入或预取数据,反映到用户的直接使用体验上,就是大幅提高了执行程序的效率。
以前我们要从内存中读取数据,就需要等待完成前面的所以指令后才可以进行,这样的效率显然是低下的。而英特尔酷睿(TM)微体系结构中加入一项名为内存消歧的能力,它可以对内存读取顺序做出分析,智能地预测和装载下一条指令所需要的数据,这样能够减少处理器的等待时间,减少闲置,同时降低内存读取的延迟,而且它可以侦测出冲突并重新读取正确的资料及重新执行指令,保证运算结果不会出错误,大大提高了执行效率。
高级数字媒体增强(Intel Advanced Digital Media Boost)
上面提到了“性能=频率×每个时钟周期的指令数”这个新概念,而英特尔高级数字媒体增强也同样是为了提高每个时钟周期的指令数而诞生,它可以提高SIMD流指令扩展指令(SSE/SSE2/SSE3)的执行效率。之前的需要两个来处理一条完整指令,而Intel酷睿微体系结构则拥有128位的SIMD执行能力,一个时钟周期就可以完成一条指令,效率提升明显。
当前已经十分普遍地用于主流的软件中,包括绘图、影像、音频、加密、数学运算等用途,单周期128位SIMD处理器能力令处理器拥有高能效表现。
基于以上这些先进的创新特性,(TM)微提供了比前代架构更卓越的性能和更高的能效,为服务器、台式机和移动平台带来了振奋人心的全新高能效表现。
双核 E系列
(英文为Core 2 Duo Extreme)
E E4500 22W实际功耗 65nw
E E E、 FSB 最大6MB CACHE 65nm 22-65W实际功耗
E8500 45 纳米 6 MB 二级 3.16 GHz 1333 MHz
E8400 45 纳米 6 MB 二级 3 GHz 1333 MHz
E8200 45 纳米 6 MB 二级 2.66 GHz 1333 MHz
E8190 45 纳米 6 MB 二级 2.66 GHz 1333 MHz
双核 P系列
——(笔记本CPU低功耗电压)
P7500(MacbookAir)
双核 L系列
——(笔记本CPU低电压)
双核 U系列
(笔记本CPU超低电压)
双核其他家族
E8600 45 纳米 6 MB 二级 3.33 GHz 1333 MHz
E8500 45 纳米 6 MB 二级 3.16 GHz 1333 MHz
E8400 45 纳米 6 MB 二级 3 GHz 1333 MHz
E8200 45 纳米 6 MB 二级 2.66 GHz 1333 MHz
E8190 45 纳米 6 MB 二级 2.66 GHz 1333 MHz
T9900 45 纳米 6 MB 二级 3 GHz 1333 MHz
45 纳米 6 MB 二级 2.93 GHz 1066 MHz
T9600 45 纳米 6 MB 二级 2.80 GHz 1066 MHz
T9550 45 纳米 6 MB 二级 2.66 GHz 1066 MHz
T9500 45 纳米 6 MB 二级 2.60 GHz 800 MHz
T9300 45 纳米 6 MB 二级 2.50 GHz 800 MHz
T8300 45 纳米 3 MB 二级 2.40 GHz 800 MHz
T8100 45 纳米 3 MB 二级 2.10 GHz 800 MHz
E6850 65 纳米 4 MB 二级 3 GHz 1333 MHz
E6750 65 纳米 4 MB 二级 2.66 GHz 1333 MHz
E6700 65 纳米 4 MB 二级 2.66 GHz 1066 MHz
E6600 65 纳米 4 MB 二级 2.40 GHz 1066 MHz
E6550 65 纳米 4 MB 二级 2.33 GHz 1333 MHz
E6540 65 纳米 4 MB 二级 2.33 GHz 1333 MHz
E6420 65 纳米 4 MB 二级 2.13 GHz 1066 MHz
E6400 65 纳米 2 MB 二级 2.13 GHz 1066 MHz
E6320 65 纳米 4 MB 二级 1.86 GHz 1066 MHz
E6300 65 纳米 2 MB 二级 1.86 GHz 1066 MHz
E4600 65 纳米 2 MB 二级 2.40 GHz 800 MHz
E4500 65 纳米 2 MB 二级 2.20 GHz 800 MHz
E4400 65 纳米 2 MB 二级 2.00 GHz 800 MHz
E4300 65 纳米 2 MB 二级 1.80 GHz 800 MHz
T7800 65 纳米 4 MB 二级 2.60 GHz 800 MHz
T7700 65 纳米 4 MB 二级 2.40 GHz 800 MHz
T7600 65 纳米 4 MB 二级 2.33 GHz 667 MHz
T7500 65 纳米 4 MB 二级 2.20 GHz 800 MHz
T7400 65 纳米 4 MB 二级 2.16 GHz 667 MHz
T7300 65 纳米 4 MB 二级 2.00 GHz 800 MHz
T7250 65 纳米 2 MB 二级 2.00 GHz 800 MHz
T7200 65 纳米 4 MB 二级 2.00 GHz 667 MHz
T7100 65 纳米 2 MB 二级 1.80 GHz 800 MHz
T5800 65 纳米 2 MB 二级 2.00 GHz 800 MHz
T5750 65 纳米 2 MB 二级 2.00 GHz 667 MHz
T5600 65 纳米 2 MB 二级 1.83 GHz 667 MHz
T5550 65 纳米 2 MB 二级 1.83 GHz 667 MHz
T5500 65 纳米 2 MB 二级 1.66 GHz 667 MHz
T5470 65 纳米 2 MB 二级 1.60 GHz 800 MHz
T5450 65 纳米 2 MB 二级 1.66 GHz 667 MHz
T5300 65 纳米 2 MB 二级 1.73 GHz 533 MHz
T5270 65 纳米 2 MB 二级 1.40 GHz 800 MHz
T5250 65 纳米 2 MB 二级 1.50 GHz 667 MHz
T5200 65 纳米 2 MB 二级 1.60 GHz 533 MHz
L7500 65 纳米 4 MB 二级 1.60 GHz 800 MHz
L7400 65 纳米 4 MB 二级 1.50 GHz 667 MHz
L7300 65 纳米 4 MB 二级 1.40 GHz 800 MHz
L7200 65 纳米 4 MB 二级 1.33 GHz 667 MHz
U7700 65 纳米 2 MB 二级 1.33 GHz 533 MHz
U7600 65 纳米 2 MB 二级 1.20 GHz 533 MHz
U7500 65 纳米 2 MB 二级 1.06 GHz 533 MHz
面向台式机的2采用强大的,能有效处理密集计算和虚拟化工作负载。最新型英特尔酷睿2四核处理器基于45 纳米,具有速度快、温度低、噪音小的优点,可满足下一代高线程应用的带宽需求,是台式机和工作站的理想选择。
此外,利用可选英特尔技术,您可以通过无线方式在以外远程隔离、诊断和修复受感染的台式机和,即使远程电脑处于关机状态,或操作系统无法响应。
12 MB 二级高速缓存
12 MB 二级高速缓存
12 MB 二级高速缓存
6 MB 二级高速缓存
6 MB 二级高速缓存
12 MB 二级高速缓存
6 MB 二级高速缓存
6 MB 二级高速缓存
6 MB 二级高速缓存
4 MB 二级高速缓存
4 MB 二级高速缓存
4 MB 二级高速缓存
4 MB 二级高速缓存
4 MB 二级高速缓存
      Q6700
8 MB 二级高速缓存
8 MB 二级高速缓存
面向笔记本电脑的2采用强大的多核技术,能有效处理密集计算和虚拟化工作负载。面向笔记本电脑的英特尔酷睿2四核处理器为最耐久的电池使用时间而优化,可提供您在移动中进行多任务和多媒体处理所需要的性能。
最新的英特尔酷睿2四核处理器构建在45 纳米上,可支持更快、更冷却、更安静的移动体验,从而提供您支持下一代密集应用所需要的全部带宽。
此外,利用可选的技术,您可以通过无线方式在防火墙以外远程隔离、诊断和修复被感染的台式机和移动工作站,即使远程电脑处于关机状态,或操作系统无法响应也不受影响。
12 MB 二级
最大 3.06 GHz
最大 2.80 GHz
高达 3.20 GHz
Broadwell平台的两款芯片(i7-5775C和i5-5675C)确定将在日正式上市,这也正好是台北电脑展开幕的日子。
最大的问题就是价格了,i7-4790K和i5-4690K的售价大约分别是350美元和250美元,5代酷睿到底值不值得入手还是个未知数。[3]
2015年9月,英特尔公司发布了第六代智能英特尔酷睿处理器家族,作为公司迄今为止最出色的处理器,它标志着人与电脑之间的关系提升至一个新的阶段。第六代智能英特尔酷睿处理器在有史以来最低的功耗水平上,带来了更高的性能和全新的沉浸式体验。同时,它还能支持最广泛的计算设备,遍及从超移动计算棒,到2合1设备、大屏高清一体机、移动工作站的各种设计。[4]
.人民网[引用日期]
.凤凰网[引用日期]
.人民网[引用日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奔腾3处理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