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版生理学第八版新知识点

西医综合生理学-图表记忆(图表式知识点总结)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西医综合生理学-图表记忆(图表式知识点总结)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你可能喜欢201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总结,谢谢!_百度知道
201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总结,谢谢!
是2013最新版的啊!!!
提问者采纳
第一章 各种环境中的动物一、水中生活的动物1、鲫鱼适于水中生活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1)体色:背面深灰黑色,腹面白色,不容易被敌害发现;2)体形:梭形,游泳时减少水的阻力;3)体表:有鳞片保护身体,有黏液减少阻力,身体两侧各有一条侧线,有感知水流、测定方向的作用;4)有鳍游泳:(胸鳍、腹鳍:保持鱼体平衡;尾鳍:保持鱼体前进的方向);5)用鳃呼吸;水从口近,鳃盖的后缘出6)体内有鳔,能调节身体比重,在鳍协助下可以停留在不同水层;7)体外受精,水中发育。2、鱼类的主要特征:终生生活在水中,身体表面大多覆盖着鳞片,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心脏一心房一心室。
形 态:鳃丝呈细丝状3.观察鳃
颜 色:红色(因为有丰富的毛细血管)结 构:有鳃弓、鳃丝、鳃耙组成
腔肠动物:海葵、珊瑚等
软体动物:乌贼、河蚌等4.其他水生动物
甲壳动物:虾、蟹等
其他水生动物:海豚、龟等
水域环境是水生动物的乐园
5.水域环境的保护
污染物、农药化肥的使用等破坏水域环境
水域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二、 陆生生活的动物1.陆地生活的动物
一般都有防止水分散发对环境的适应
一般具有支持躯体和运动的器官
一般具有能在空气中呼吸的、位于身体内部的各种呼吸器官
普遍具有发达的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能够对多变的环境及时做出反应2.蚯蚓(环节动物)的形态特点:(1)体形:长圆柱形,两端尖细,可减少土中钻动时的阻力,适于穴居钻行生活;(2)身体由许多体节组成;(3)环带:靠近身体前端有一节特别大,颜色较浅,且光滑,指环状,是区别蚯蚓前后端的标志。(4)刚毛:协助运动;(5)湿润的体壁:进行气体交换,完成呼吸。3、家兔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1)体表:被毛,有保温作用,对家兔维持体温恒定有很重要的作用;2)消化:牙齿分化为门齿(切断食物)、臼齿(磨碎食物);消化管很长,并且有特别发达的盲肠,与植食性生活相适应。3)血液循环:心脏为完整的四个腔,两条完整的循环路线,体温恒定。4)神经系统:由脑、脊髓、神经组成,大脑发达5)生殖:胎生(有胎盘)、哺乳,大大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6)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被毛,牙齿有门齿、犬齿、臼齿的分化,体腔内有膈,用肺呼吸,心脏四腔、体温恒定,大脑发达,胎生,哺乳。
例如:蝙蝠、鸭嘴兽、袋鼠鲸、虎、黑猩猩等三 空中飞行的动物1.鸟类1)家鸽适于飞行生活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1)两翼和尾部生有正羽,可以扩大两翼面积,使两翼扇动有力,尾部的正羽有控制方向的作用;(2)身体呈流线型,有利于减少飞行时空气对它的阻力;(3)有的骨很薄,有的愈合在一起,长骨中空,充满空气,减轻体重,胸骨发达,有龙骨突,胸肌发达,附着在龙骨突上;(4)食量大,消化能力强,有喙无齿,直肠短,不储存粪便,有利于减轻体重;(5)心肌发达,血液循环快,血液输送氧、营养物质的能力强;(6)用肺和气囊进行双重呼吸,保证家鸽飞行时得到充足的氧气。2)鸟类的主要特征:有喙无齿,被覆羽毛,前肢变为翼,骨中空,内充空气,心脏分四腔,用肺呼吸,气囊辅助呼吸,体温恒定,生殖为卵生。2.昆虫
1)观察昆虫的翅辨认昆虫
2)蝗虫的发育:不完全变态发育
5次蜕皮受精卵
跳蝻(幼虫,没有翅,不能飞,能跳跃,形态与
成虫(能飞)生活习性与成虫相似,只是身体较小,生殖器官不成熟,也叫若虫)不完全变态:卵
3)昆虫的特征: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胸部着生有运动器官-足和翅
外骨骼防止体内水分蒸发4)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有很多体节构成;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四.水陆两栖的动物两栖动物1)青蛙生殖和发育的特点:都在水中进行,水中产卵,体外受精,变态发育。受精卵
成蛙2)变温动物:体温随外界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如:鱼类、两栖类、爬行动物。 2)主要特征: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变态发育成成体成体水陆两栖生活,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第二章
动物的行为一
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1.动物行为的概念:动物所进行的一系列有利于它们存活和繁殖后代的活动骨
关节面(有关节头和关节窝组成)
提问者评价
采纳率100%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5条回答
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鱼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是这个么 我也是初二学生
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第一章 各种环境中的动物
一、水中生活的动物
1、鲫鱼适于水中生活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
1)体色:背面深灰黑色,腹面白色,不容易被敌害发现;
2)体形:梭形,游泳时减少水的阻力;
3)体表:有鳞片保护身体,有黏液减少阻力,身体两侧各有一条侧线,有感知水流、测定方向的作用;
4)有鳍游泳:(胸鳍、腹鳍:保持鱼体平衡;尾鳍:保持鱼体前进的方向);
5)用鳃呼吸;水从口近,鳃盖的后缘出
6)体内有鳔,能调节身体比重,在鳍协助下可以停留在不同水层;
7)体外受精,水中发育。
2、鱼类的主要特征:终生生活在水中,身体表面大多覆盖着鳞片,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心脏一心房一心室。
形 态:鳃丝呈细丝状
颜 色:红色(因为有丰...
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第一章 各种环境中的动物
一、水中生活的动物
1、鲫鱼适于水中生活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
1)体色:背面深灰黑色,腹面白色,不容易被敌害发现;
2)体形:梭形,游泳时减少水的阻力;
3)体表:有鳞片保护身体,有黏液减少阻力,身体两侧各有一条侧线,有感知水流、测定方向的作用;
4)有鳍游泳:(胸鳍、腹鳍:保持鱼体平衡;尾鳍:保持鱼体前进的方向);
5)用鳃呼吸;水从口近,鳃盖的后缘出
6)体内有鳔,能调节身体比重,在鳍协助下可以停留在不同水层;
7)体外受精,水中发育。
2、鱼类的主要特征:终生生活在水中,身体表面大多覆盖着鳞片,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心脏一心房一心室。
形 态:鳃丝呈细丝状
颜 色:红色(因为有丰...
是2013最新版的,这个是旧版的
这个行么?应该是初二的
你去买教材全解
那上面很详细
八年级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基础综合 第二章 生理学&&
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
  一切动物细胞都被一层薄膜所包被,称为细胞膜或质膜,它把细胞内容物细胞周围环境(主要是细胞外液)分隔开来,使细胞能相对地独立于环境而存在。很明显,细胞要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不仅细胞的内容物不能流失,而且其化学组成必须保持相对稳定,这就需要在细胞和它所和的环境之间有起屏障作用的结构;但细胞在不断进行新陈代谢的过程中,又需要经常由外界得到氧气和营养物质。排出细胞的代谢产物,而这些物质的进入和排出,都必须经过细胞膜,这就涉及到物质的跨膜转运过程。因此,细胞膜必然是一个具有特殊结构和功能的半透性膜,它允许某些物质或离子有选择的通过,但又能严格地限制其他一些物质的进出,保持了细胞内物质成分的稳定。细胞内部也存在着类似细胞膜的膜性结构。组成各种细胞器如线粒体、内质网等的膜性部分,使它们与一般胞浆之间既存在某种屏障,也进行着某些物质转运。
  膜除了有物质转运功能外,还有跨膜信息传递和能量转换功能,这些功能的机制是由膜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决定的。膜成分中的脂质分子层主要起了屏障作用,而膜中的特殊蛋白质则与物质、能量和信息的跨膜转运和转换有关。
  细胞膜转运的方式解析:单纯扩散、易化扩散、主动转运、出胞与入胞式物质转运&,转运方式图详解如下
血液的组成与特性:
  一、内环境与稳态
  (一)内环境
  机体中绝大多数细胞不与外界环境直接接触,而是浸浴在细胞外液中。在细胞新陈代谢过程中,通过细胞膜与细胞外液之间不断进行物质交换,从细胞外液获取o2和其他营养物质,同时将co2和其他代谢产物排入细胞外液,因此,细胞外液是细胞生存和活动的液体环境,称为机体的内环境。
  细胞外液约占体重的20%,其中约3/4为组织液,分布在全身的各种组织间隙中,是血液与细胞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细胞外液的l/4为血浆,分布于心血管系统,血浆与血细胞共同构成血液,在全身循环流动。
  (二)稳态
  在正常生理情况下,内环境的各种物理、化学性质是保持相对稳定的,称为内环境的稳态。这种内环境的稳态不是固定不变的静止状态,而是处于动态平衡状态。表现为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只在很小的范围发生变动,例如体温维持在37℃左右,血浆ph维持在7、4左右等。内环境的稳态是细胞维持正常生理功能的必要条件,也是机体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内环境稳态失衡可导致疾病。内环境稳态的维持有赖于各器官,尤其是内脏器官功能状态的稳定、机体各种调节机制的正常以及血液的纽带作用。
  二、血量、血液的组成、血细胞比容
  (一)血量
  血量是指人体全身血液的总量,包括大部分在心血管系统中快速循环流动的循环血量和小部分滞留在肝、肺、腹腔静脉及皮下静脉丛内,流动很慢的储存血量。血量的相对恒定是维持正常血压和各组织、器官正常血液供应的必要条件。
  (二)血液的组成
  (三)血细胞比容
  血细胞在血液中所占容积的百分比称为血细胞比容。正常成年男性的血细胞比容为40%-50%,成年女性为37%-48%。由于血液中红细胞约占血细胞总数的99%,所以血细胞比容可反映血液中红细胞的相对浓度。血细胞比容增加多见于红细胞增多症,减少见于贫血。
  三、血液的理化特性
  (一)血液的比重
  正常人全血的比重为1、050~1、060,血浆的比重为1、o25~1、030,红细胞的比重为1、090~1、092。血液中红细胞数愈多则全血比重愈大,血浆中蛋白质含量愈多则血浆比重愈大。利用红细胞和血浆比重的差异,可以进行红细胞与血浆的分离以及血细胞比容和红细胞沉降率的测定。
  (二)血液的粘度
  在体外与水相比,全血的相对粘度为4~5,血浆的相对粘度为1、6~2、4(温度37℃)。血液的粘度是形成血流阻力的重要因素之一,从而影响血压。全血的粘度主要决定于所含的红细胞数,血浆的粘度主要决定于血浆蛋白的含量。全血的粘度还受血流切率的影响,在血流速度很快时粘度不随流速而变化,但当血流速度小于一定限度时,粘度则与流速呈反变关系,即在低切率条件下,血液的粘度增大。在人体内因某种疾病使微环境血流速度显著减慢时,红细胞在其中叠连和聚集,对血流造成很大的阻力,影响循环的正常进行。
  (三)血浆渗透压
  血浆渗透压由血浆晶体渗透压和血浆胶体渗透压组成,两者在形成、大小及作用上均有不同。
  (四)血浆ph值
  正常人血浆ph值为7、35~7、45。血浆ph值的相对恒定取决于血液缓冲系统的缓冲,肺的排酸功能以及肾的排酸保碱功能。
心脏的泵血功能:
  一、心动周期的概念及心脏泵血的过程和机制
&&  二、心脏泵血功能的评定
  心脏在循环系统中所起的主要作用就是泵出血液以适应机体新陈代谢的需要。因此,评定心脏泵血功能是否正常,是医疗实践中的重要问题。常用的心脏泵血功能评价指标有以下几种:
  1、心脏的排出量
  (1)每搏输出量和每分输出量:一次心搏由一侧心室射出的血液量,称每搏排出量,简称每搏量。每分钟由一侧心室输出的血量,称每分排出量,简称心排出量,它等于心率与每搏量的乘积。左右两心室的排出量基本相等。心排出量与机体新陈代谢水平相适应,可因性别、年龄及其他生理情况而不同。如成年人在安静状态下,每搏量约为70ml(60-80ml),心排出量为5l/min(5~6l/min)。女性比同体重男性的心排出量约低10%,心排出量在剧烈运动时可高达25~35min,麻醉情况下则可降低到2、5l/min;
  (2)心指数:每平方米体表面积的心排出量称为心指数,安静和空腹状态下的心指数,称为静息心指数。我国中等身材成年人(体表面积约为1、6~1、7m2)的静息心指数为3、0-3、5/(min&O)。心指数是分析比较不同个体之间心功能时常用的评定指标。
  2、射血分数
  每搏量占心室舒张末期容积的百分比,称为射血分数。安静状态下,健康成年人的射血分数为55%~65%、在评定心脏泵血功能时,单纯用每搏量作指标,不考虑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是不全面的。正常情况下,每搏量始终与心室舒张末期容积相适应,即当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增大时,每搏量也相应增加,射血分数基本不变,但是,在心室异常扩大、心功能减退的情况下,每搏量可能与正常人没有明显差别,其射血分数却明显下降。若单纯依据每搏量来评定心脏的泵血功能,则可能作出错误判断。
  3、心脏作功量
  心室一次收缩所作的功,称为每搏功,可以用搏出的血液所增加的动能和压强能来表示。搏功单位为g&m、搏功乘以心率即为每分功,单位为kg&m/min、计算左室搏功和每分功的简式如下:搏功(g&m)=搏出量(cm3)&(1/1000)&(平均动脉压-平均左房压mmhg)&(13、6g/cm3)
  每分功(kg&m/min)=博功(g&m)&心率&(1/1000)
  左心室博功为83、1g&m;每分功为6、23kg&m/min。
  右心室搏出量与左心室相等,但肺动脉平均压仅为主动脉平均压的1/6左右,故右心室作功量也只有左心室的1/6、搏功指标的优点在于它考虑到动脉血压对心脏泵血功能的影响,因此,用作功量来评定心脏泵血功能较每搏量和心排出量更有意义。
  三、影响心脏泵血功能的因素
  心输出量为搏出量和心率的乘积。而搏出量的多少又受心肌收缩前的初长度(前负荷)、后负荷以及心肌本身的收缩能力等因素的影响。
  1.对搏出量的影响
  (1)心泵功能的自身调节:即使在没有神经和体液因素的参与下,心脏也能自动地调节并平衡搏出量和回心血量之间的关系,这种调节称为心泵功能的自身调节。
  (2)心肌收缩能力的改变对搏出量的影响:人们在运动或强体力劳动时,搏出量和搏功可成倍增加,而此时心脏舒张末期容量或充盈压并不明显增大,甚至有所减少。
  (3)后负荷对搏出量的影响:对心室而言,动脉血压起着后负荷的作用,因此,动脉血压的变化将影响心室肌的收缩过程。
  (一)肺通气原理
  肺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称为肺通气。气体进出肺取决于两方面因素的相互作用:一是推动气体流动的动力;一是阻止其流动的阻力。前者必须克服后者,方能实现肺通气。
  1.肺通气的动力 呼吸运动(呼吸肌的舒缩运动)是肺通气的原动力。
(二)基本肺容积和肺容量
  1.基本肺容积
  (1)潮气量:每次呼吸时吸人或呼出的气量为潮气量。平静呼吸时,潮气量为400~600ml,一般以500ml计算。
  (2)补吸气量:平静吸气末,再尽力吸气所能吸入的气量为补吸气量,正常成年人为ml。
  (3)补呼气量:平静呼气末,再尽力呼气所能呼出的气量为补呼气量,正常成人为900~1200ml。
  (4)余气量:最大呼气末尚存留于肺中不能再呼出的气量为余气量,正常成人为ml。支气管哮喘和肺气肿患者,余气量增加。
  以上四种肺的基本容积,互不重叠,全部相加等于肺的最大容量,即肺总量。
  (三)肺通气量与肺泡通气量
  1.肺通气量每分钟吸人或呼出的气体总量称为肺通气量。肺通气量等于潮气量与呼 吸频率的乘积。正常成年人平静呼吸时,呼吸频率每分12~18次,潮气量500ml,则每分通气量为6~9l。每分通气量随性别、年龄、身材和活动量的不同而有差异。为了便于比较,最好在基础条件下测定,并以每平方米体表面积为单位来计算。
  2.肺泡通气量每次吸入的气体,一部分将留在从上呼吸道至呼吸性细支气管以前的呼吸道内,这部分气体不参与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故称为解剖无效腔,其容积约为150ml。进入肺泡内的气体,也可因血液在肺内分布不均而未能都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未能发生气体交换的这一部分肺泡容量称为肺泡无效腔。肺泡无效腔与解剖无效腔一起合称生理无效腔。健康人平卧时生理无效腔等于或接近于解剖无效腔。
  肺泡通气量=(潮气量-无效腔气量)&呼吸频率
胃肠神经体液调节的一般规律:
  (一)胃肠的神经支配及其作用
  1.内在神经丛有两种:①黏膜下神经丛:位于胃肠壁黏膜下层;②肌间神经丛:位于环行肌与纵行肌层之间。内在神经丛包含无数神经元和神经纤维,这些神经纤维也包括了支配胃肠的自主神经纤维。内在神经丛构成一个完整的、相对独立的整合系统,在胃肠活动的调节中具有重要意义。
  2.外来神经即支配胃肠的自主性神经。有:④交感神经:节后纤维主要通过三种途径影响胃肠活动:终止于内在神经元的肾上腺素能纤维;分布于某些肌束的肾上腺素能纤维,分布至血管平滑肌的肾上腺素能缩血管纤维。交感神经一般对消化活动起抑制性调节作用;②副交感神经:主要有迷走神经和盆神经。节前纤维终止于内在神经元,内在神经丛的多数副交感纤维是兴奋性胆碱能纤维,少数是抑制性肽能纤维。
  (二)胃肠激素及其作用
  从胃到大肠的黏膜层内,分散分布着数十种内分泌细胞,这些细胞分泌的激素统称为胃肠激素。胃肠激素对消化器官的作用主要有:①调节消化腺的分泌和消化道的运动;②调节其他激素的释放;③刺激消化道组织的代谢和促进生长,即营养作用。
能量代谢:
  (一)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
  1.肌肉活动对能量代谢的影响最为显著。
  2.精神活动平静思考问题时对能量代谢的影响不大,产热量增加一般不超过4%。
  3.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摄食过程能使机体产生额外的能量消耗,这种现象或作用称为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因此,为了补充体内额外的热量消耗,进食时须注意加上这部分多消耗的能量。
  4.环境温度在20~30℃的环境温度中,能量代谢最为稳定。
  (二)基础代谢率
  基础代谢率是指在基础状态下单位时间内的能量代谢。基础状态是指人体处在清醒而又非常安静,不受肌肉活动、精神紧张、食物及环境温度等因素影响时的状态。因此,测定须在以下条件下进行:清醒、静卧、未做肌肉活动,无精神紧张,食后12~14小时,室温保持在20~25℃。基础代谢率比一般安静时低,是清醒时的最低水平,但在熟睡时更低,做梦时可增高。基础代谢率的高低与体重不成比例关系,而与体表面积成正比。基础代谢率以每小时、每平方米体表面积的产热量为单位,通常以kj/(h?m2)来表示。通常采用简略法来测定和计算基础代谢率。
肾小球的滤过功能:
  (一)肾小球滤过率和滤过分数
  1.肾小球滤过率是指单位时间内(每分钟)两肾生成的超滤液量。据测定,正常成年人的肾小球滤过率平均值为125ml/min。
  2.滤过分数是指肾小球滤过率和肾血浆流量的比值,正常为19%。
  (二)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
  1.有效滤过压有效滤过压=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血浆胶体渗透压+肾小囊内压),是肾小球滤过的动力。
  (1)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肾血流量的自身调节可维持肾小球滤过不变,但当动脉血压降到80mmhg以下时,肾小球滤过率将减少。高血压病晚期,人球小动脉口径由于硬化而缩小,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可明显降低,致使肾小球滤过率减少而导致少尿。
  (2)囊内压:正常情况下,囊内压较稳定。肾盂或输尿管结石、肿瘤压迫或其他原因引起的输尿管阻塞,都可使肾盂内压力升高而导致肾小囊内压升高,结果使得有效滤过压降低,滤过减少。
  (3)血浆胶体渗透压:人体正常情况下变动不大,但当肝脏病变引起血浆蛋白合成减少或肾病引起大量蛋白尿时,可使血浆蛋白含量明显降低,导致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有效滤过压增加,肾小球滤过率也随之增加。
  2.肾血浆流量正常情况下,肾小球毛细血管全段并不都有滤液形成。在血液流经肾小球毛细血管时,由于滤液的不断生成,血浆胶体渗透压迅速升高,有效滤过压也很快下降到零,即达到滤过平衡,滤过在尚未到达出球小动脉端便已停止。肾血浆流量主要影响滤过平衡的位置,肾血浆流量加大时,滤过平衡位置移向出球小动脉端,使更长或全段肾小球毛细血管都有滤液形成,从而增加肾小球滤过量。肾血浆流量减少时,则发生相反变化。
  3.滤过膜(滤过系数)滤过系数(kf)是滤过膜的有效通透系数(k)和滤过膜的面积(s)之乘积。
  (1)通透性(有效通透系数):滤过膜病变引起通透性增大,可导致尿量增多、不同程度的蛋白尿、血尿;通透性减小,则可导致少尿。
  (2)滤过面积:人体两侧肾全部肾小球毛细血管总面积在1.5m2以上,肾小球病变晚期,肾小球纤维化或玻璃样变,可使滤过面积明显减小而导致少尿。
突触传递:
  一、突触传递
  (一)经典突触的传递
  (二)中枢兴奋传播的特征
  1.单向传播经化学性突触传递时,兴奋只能由突触前神经末梢传向突触后神经元。化学性突触单向传播的意义在于限定神经兴奋传导所携带的信息只能沿指定的路线运行。
  2.中枢延搁是指兴奋在中枢传播时较慢的现象,因为兴奋经过一个化学性突触需要0.3~0.5毫秒,比在同样距离的神经纤维上传导要慢得多。反射通路上跨越的突触数目越多,兴奋传递所需的时间越长。
  3.兴奋的总和突触后神经元发生兴奋需多个epsp总和达阈电位后才能引发,总和包括时间性总和和空间性总和。
  4.兴奋节律的改变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节律往往不同于突触前神经元。
  5.后发放是指当神经冲动经过环式联系时,由于冲动在环路上反复循环,原先刺激虽已停止,但在一定时间内传出通路上仍有冲动持续发放的现象。这一现象也见于各种神经反馈活动中。
  6.对内环境变化的敏感性和易疲劳性& 突触间隙与细胞外液相通,因而突触传递易受内环境理化因素影响;连续刺激突触前神经元,突触传递效率很快下降,相对神经纤维传导容易发生疲劳。
  (三)外周神经递质和受体
  1.乙酰胆碱及其受体
下丘脑的内分泌功能 :
  (一)下丘脑与垂体之间的功能联系
  1.与腺垂体的功能联系依靠垂体门脉系统而实现。
  2.与神经垂体的功能联系激素沿下丘脑一垂体束的轴突运送,并储存于神经垂体。
  (二)下丘脑调节肽
  下丘脑促垂体区分泌的肽类激素,主要调节腺垂体的活动,称为下丘脑调节肽。下丘脑调节肽有9种: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②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③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④生长激素释放激素(ghrh);⑤生长激素抑制激素(ghih,或称生长抑素,ss);⑥催乳素释放因子(prf);⑦催乳素抑制因子(pif);⑧促黑(素细胞)激素释放因子(mrf);⑨促黑(素细胞)激素抑制因子(mif)。它们对腺垂体的调节作用可由其名称而知。
男性生殖:
  睾酮的生理作用及其分泌调节:
  1.睾酮的生理作用
  由睾丸问质细胞分泌的雄激素主要是睾酮。睾酮有以下生理作用:
  (1)影响胚胎分化:雄激素可诱导含y染色体的胚胎向男性分化,促进内生殖器的发育。
  (2)维持生精作用:睾酮自分泌后进入支持细胞并转变为双氢睾酮,随后进入生精小管,促进生精细胞的分化和精子的生成过程。
  (3)对附性器官、副性征和性欲的影响:睾酮能刺激附性器官的生长发育,也能促进男性副性征的出现并维持在正常状态,以及维持正常性欲。
  (4)对代谢的影响:睾酮能促进蛋白质的合成,特别是促进肌肉和生殖器官的蛋白质合成,同时还具有促进骨骼生长与钙、磷沉积以及红细胞生成等作用。
  2.睾酮分泌的调节
  (1)下丘脑一垂体对睾丸活动的调节:下丘脑分泌的gnrh可促进腺垂体合成与分泌 fsh与lh。腺垂体分泌的lh可促进间质细胞合成与分泌睾酮,腺垂体分泌的fsh具有增强lh刺激睾酮分泌的作用,两者有协同作用。其机制可能与fsh使lh受体的数量增加以及受体对lh的亲和力增强有关。
  (2)睾丸激素对下丘脑一腺垂体的反馈调节:睾丸分泌的雄激素(主要为睾酮)可负反馈抑制gnrh和lh的合成和分泌,而对fsh分泌无影响。睾丸分泌的抑制素可负反馈抑制 fsh的合成和分泌,而对lh的分泌无影响。
  (3)睾丸内的局部调节:如睾丸曲细精管支持细胞内存在芳香化酶,可把睾酮转化为雌二醇,使睾酮的合成减少。7版生理学知识点总结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7版生理学知识点总结
7​版​生​理​学​知​识​点​总​结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生理学第八版教学视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