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大学学院院长行政级别姬五胜啥级别

兰州城市学院培黎工程技术学院 -
  兰州城市学院培黎工程技术学院前身是物理系和工学系,学院立足甘肃,面向全国,服务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学院设有工学、理学两个学科门类,学科间协调发展,强调理工结合,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交叉渗透,以培养具有现代工程技术能力和较高综合素质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为目标。学院面向甘肃、面向社会,通过多年的办学过程,已培养了近万名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良好思想品德和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以及较强实践应用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和中学师资。
  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400余人,各类成人教育学员100多人。有教职工73人,其中专职行政人员10人,专任教师52人,实验、实训11人;有教授8人,副教授24人,高级实验师5人,讲师20人,实验师2人;有博士后4人,博士9人(包括在读),硕士30人(包括在读)。副高以上职称的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51.9%,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82.7%。
  学院党总支下设两个教工党支部,两个学生党支部。学院行政下设院办公室、物理系、电子工程系、汽车工程系、机电工程系、机械工程系和一个实验中心。设有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研究所和机械检测与故障诊断研究所,学院还设有团总支、学生会等机构。
  学院现有物理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交通运输、能源工程及其自动化五个本科专业和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焊接技术、油气储运技术、工业设计等六个专科专业。
  学院重视办学基础设施建设。拥有力学、热学、电工、电子、电磁、数电、模电、原子物理、近代物理、家电原理、中教法、微机网络、电路分析、材料力学、液压与气动、机械原理、机械零件、公差与测量、精密测量、电机与拖动、PLC、汽车综合检测、汽车发动机、汽车电器、汽车底盘、热处理、金相分析等实验、实习场所32个,CAXA培训中心和经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批准设立的“甘肃省第21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可对车工、钳工、汽车修理工、维修电工等19个工种组织技能鉴定取证。教学、实验及实习场地7000多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1000多万元。1999年我院实验室被省教委评估为“合格实验室”。[1]
兰州城市学院培黎工程技术学院 -
  党总支书记:&高炳忠
  院&长:&雒向东
  副院长:&姬
  副院长:&同长虹
  党总支副书记:郑庭海
兰州城市学院培黎工程技术学院 -
  行政机构
  院办公室&主&任:曹 
  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
  教学科研机构
  物理系&主&任:吴学勇&副主任:魏秀芳
  电子工程系&主&任:熊旭军
  机械工程系&主&任:魏&伟
  机电工程系&主&任:范新强&副主任:杨&光
  汽车工程系&主&任:张&智
  实验中心&主&任:施树春&副主任:祁富燕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研究所&所长:郑小平&副所长:
  机械检测与故障诊断研究所&所长:同长虹&副所长:陈&翔&安虎平
  党群机构
  院团总支&团总支书记:杨国萍&团总支副书记:巨继龙
  教工党支部&一支部书记:曹秀鸽&二支部书记:郑庭海(兼)
  学生党支部&一支部书记:杨国萍&二支部书记:祁富燕
  院工会&主席:施树春&副主席:曹秀鸽
  院学生会&主席:&副主席:李海童
兰州城市学院培黎工程技术学院 -
  物理学本科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系统掌握物理学专业知识,受到严格的物理实验训练和科学研究初步训练,能够运用数学知识、物理知识和使用计算机解决物理方面实际问题,具备在高等和中等学校进行物理教学的教师、教学研究人员及其他教育工作者。本专业设有2个专业方向,学生进校后可自由选择。
  层次:本科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学制:四年
  专业类别:师范类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力学、热学、光学、电磁学、原子物理学、普通物理实验(包括力学、热学、光学和电磁学)、近代物理实验、电工学及实验、电子技术(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及实验、数学物理方法、理论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量子力学、电动力学、物理学科教学论等。
  专业服务方向:从事高等、中等学校物理教学、教学研究及其管理等工作。
为本词条添加和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您也可以使用以下网站账号登录: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2次
参与编辑人数:2位
最近更新时间: 21:55:00
贡献光荣榜
扫描二维码用手机浏览词条
保存二维码可印刷到宣传品
扫描二维码用手机浏览词条
保存二维码可印刷到宣传品兰州城市学院
大学的第三方平台
姓名:姬五胜
所在大学: 兰州城市学院
所在院系: 培黎工程技术学院
姬五胜,男,甘肃秦安人,教授,培黎工程技术学院副院长,分别于、2004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兰州大学、上海大学,获理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现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在站博士后,兼任兰州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
主要教授课程:高频电路、Matlab语言及应用、工程数学。
主要研究方向及成果:微波互连、微波滤波器研究。主持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省教育厅科研项目2项,曾主研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基金项目1项。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12篇,其中被SCI、EI、ISTP分别收录1篇、3篇、1篇,国内核心4篇。
主要获奖情况:曾获学校科技进步奖2次、校课堂优秀教学奖1次,指导学生获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二等奖1次、省电子设计竞赛一等奖2次。
对&姬五胜&的评论
网大旗下:
客服信箱:
Copyright (C) 1999-(China)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粤ICP备号
深圳市蓝瑞投资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新闻中心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兰州城市学院第一届学术交流月简报之一
作者: 点击数:1106 更新时间:
Science & Technology Briefing&& No.2 Total No.10 Nov. 2006
& &&&&&&&&&&&&&&&&&&&&&&&&&&&&&&&&&&&&&&&&&&&&&&&&&&&&&&&&&&&&&&&&&&&&&&&&&&&&&
在院党委、行政的领导和关怀下,在各教学院系、研究所和机关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兰州城市学院2006年学术交流月活动已于2006年10月28日隆重开幕。目前,各单位的学术交流工作正按照统一安排和计划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之中,现将上周学术交流活动简报如下:
1、甘肃省高校化学学科建设研讨会在我院召开
2、物理与工程技术学院学术交流活动简讯三则
3、沈阳体育学院郑锡铭教授来我院作学术报告
4、现代传媒系积极开展学术交流月活动
5、计算机科学教育系在学术交流月期间重点开展教研活动
6、我院教职工今年一至六月份共发表论文二百余篇
1、甘肃省高校化学学科建设研讨会在我院召开
本着加强交流沟通,共同规划未来的目的,在我院第一届学术交流月期间,由甘肃省化学会主办,我院化学系与科技处共同承办的“甘肃省高校化学学科建设研讨会”于2006年11月3日在我院胜利召开。来自甘肃省化学会、西北师范大学、兰州交通大学和兰州理工大学等省内高校的12位化学(化工)院系负责人和专家教授,围绕学科建设、专业设置、课程改革、教学改革、实验室建设和科研工作等内容进行了全方位、多层面的交流。
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孔庆浩教授,党委副书记王汝锋,党委常委、副院长刘举科、张兴福、杨皖东、马振林、梁延堂,党委常委、纪委书记王基同志及我校宣传部、教务处和科技处等部门的负责同志应邀出席了会议。化学系全体老师参加了会议。研讨会由甘肃省化学会秘书长赵荣盛主持,我院副院长刘举科教授代表学校致欢迎词并向各位专家介绍了我院学科建设的基本思路。
上午,我院化学系主任李生英博士、甘肃农业大学理学院副院长赵国虎教授分别代表各自的院系向大会作了学科建设情况介绍。下午,专家们首先参观了我院化学实验室、音乐厅和校史展览室,然后在甘肃农业大学理学院副院长赵国虎教授的主持下进行了讨论。专家们首先介绍了各自院系学科建设的经验,然后就我院升本转型后化学系如何进行学科定位、专业建设和实验室建设等提出了建议,并围绕教学改革、人才培养等问题与化学系的教师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交流。研讨会气氛热烈,讨论积极。最后,与会者达成了共识:即高校化学学科建设既要适应化学学科的发展规律和趋势,又要适应国家和社会的需求,并结合学校自身的实际情况,办出特色和水平。会议最后由甘肃省化学会秘书长赵荣盛同志进行了总结。他表示,研讨会非常成功,不仅总结了“十五”以来我省高校化学学科建设的经验,而且发现了新问题,同时提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新思路,这对进一步发挥高校化学学科对社会和经济建设的支撑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此次研讨会既是一次高水平的关于学科管理的学术盛会,也是一个对我院化学系学科建设的诊断会。研讨会开幕式上,绝大部分院领导的到会出席,体现了学院对升本后加强学科建设的重视和决心。研讨会选择在我院第一届学术交流月期间召开,不仅对我院加强学科建设,促进学术交流起到了带动作用,而且有力地增进了我院与省内各高校之间的学术交流与协作。
(化学系供稿,科技处编辑)
2、物理与工程技术学院学术交流活动简讯三则
(1)西北师大薛具奎教授来我物理与工程技术学院做专题学术报告
2006年11月2日(星期四)下午2:30,在东校区继续教育学院音乐厅,由西北师大物理系主任薛具奎教授(博士)为我院物理系和电子工程系师生作了题为“复杂性与不可预测性”的专题学术报告。报告由物理与工程技术学院院长雒向东主持。报告首先从天气预测、地震预测、天体运动和生物种群等当今社会和科学的重大问题出发,围绕复杂性科学的重要内容―可预测性问题展开讲解,从牛顿力学(尤其是天体物理方面)决定论观和统计物理的随机论观引出了确定性系统内在的随机性――混沌(chaos)。混沌是确定性中固有的内在随机性现象,是系统从低级向高级进化的结果,它必然受确定性方程的某种规律支配;进一步指出混沌是确定性和随机性的对立统一,是有序和无序的对立统一,是热力学和动力学的对立统一,是物理学与生命科学的对立统一,是复杂性和简单性的对立统一。最后从二十世纪物理学的三次变革(相对论,量子力学,混沌力学)得出几个基本的观点:有序与无序交织在一起,无序来自于有序,有序中蕴含着无序;简单数学模型描述的现象可能是很复杂的,复杂数学模型描述的现象可能是很简单的。整个报告脉络清晰,生动有趣,娓娓道来,使前沿的理论研究等复杂的问题通俗易懂,既活跃了学术气氛,又拓展了师生的知识面。
(2)姬五胜博士作“《线性代数》课程要义与MATLAB实践”学术讲座
10月27日,在东校区2600教室,电子工程系姬五胜博士举办了题为“《线性代数》课程要义与MATLAB实践”的学术讲座。讲座由电子工程系主任熊旭军主持,物理系、电子工程系部分教师和学生参加了讲座。讲座从人口迁徙和楼层分配决策两个管理问题入手,阐明这两个问题的求解方法:一个是线性方程组的求解问题,另一个是方阵的特征值问题。线性方程组的求解问题和方阵的特征值问题是《线性代数》课程的最根本问题,线性方程组的求解是贯穿于整个课程的主线,而方阵的特征值问题是《线性代数》的重要应用问题。然后以发展的观点对线性方程组的求解方法,如克莱姆法则、逆阵乘积法、初等变换法和向量空间法逐一进行阐述,并以这些不同的方法对楼层分配的具体问题进行了计算,从计算的效率和复杂性两个方面比较了这些方法的优缺点,得出一个可信的结论,初等变换法是求解线性方程组的最根本方法和最直观方法。其次,从人口迁徙问题的求解中引出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的求法,并进一步指出特征值问题是二次型化为标准形问题的核心,并以简洁的MATLAB程序展示了这两个问题的求解。整个讲座提纲挈领,深入浅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物理与工程技术学院举办《投影变换在工程中的应用》学术讲座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2 FONT-FAMILY: 仿宋_GB年11月3日下午,物理与工程技术学院在院多媒体教室举行了题为《投影变换在工程中的应用》的学术讲座,由机械工程系曹秀鸽副教授主讲。讲座由副院长李鲤副教授主持,机械工程系、汽车工程系等多位教师参加了讲座,相关专业的部分学生也参加了讲座。
讲座的主要内容由六个方面所组成:一、投影变换的目的;二、投影变换的概念;三、换面法(变换投影面法)的基本概念;四、投影变换中点的投影变换规律;五、换面法求解的四个基本问题;六、投影变换在工程中的应用举例。讲座结束后,到会的教师与同学进行了讨论。
(物理与工程技术学院供稿,科技处编辑)
3、沈阳体育学院郑锡铭教授来我院作学术报告。
为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推动师生积极开展教学科研活动,在学院第一届学术交流月期间,体育系邀请沈阳体育学院运动人体科学系郑锡铭教授到我院作了关于“运动医务监督”的学术报告。
11月3日下午2:30,体育系全体师生近500人在学院学术交流中心仔细聆听了郑教授题为“运动医务监督”的学术报告。郑教授长期在国家滑雪队、国家中长跑队做医务监督和营养的调理工作,他用自己的亲身体会从医务监督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等三个方面阐述了运动员在接受一定强度的刺激后机体产生的一系列反映等问题,指出用医学知识分析生理生化指标,进而合理调配营养膳食,并协助教练员修改训练计划,就能够达到良好的训练效果。报告对我系师生在教学、训练和学习等方面启发颇丰,受到了广大师生的热烈欢迎。
(体育系供稿,科技处编辑)
4、现代传媒系积极开展学术交流月活动
在我院第一届学术交流月期间,现代传媒系由系领导牵头组织,积极做好对全系教职员工的宣传动员工作,在本次学术交流月活动中全系教师共提交论文23篇。该系确定系学术交流活动分为教师论文交流和专家讲学两个阶段进行。
该系于2006年11月3、6、10日进行了全系教师论文交流活动。在交流过程中,教师们认真研读文章,积极发言、讨论气氛热烈。交流内容涉及学生管理、全校公共课程到我系正在发展的专业理论范畴等,如教育技术领域当中的信息和教育的发展战略推动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教育技术的发展现状和趋势、浅析信息化教育与媒介素养教育、新闻传播学领域中的新闻腐败及对策、浅论隐性采访、现代化设备对新闻摄影的影响、校级公共课程中的论普通话的美学价值取向等,这些问题对于教师开展教学活动以及促进科学研究都能起到积极的作用。学术交流活动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现代传媒系将于11月10日进行交流总结,并由领导小组统一投票打分,评选优秀论文,并准备于11月17日开始外请专家开展第二阶段的学术交流活动。
(现代传媒系供稿,科技处编辑)&&&&&&&&&&&&&&&&&&&&&&&
5、计算机科学教育系在学术交流月期间重点开展教研活动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2 FONT-FAMILY: 仿宋_GB年11月4日下午,计算机科学教育系召开了有系全体教职工参加的“计算机公共课教学工作研讨会”。研讨会由系主任崔剑波教授主持,教务处副处长钟约夫应邀出席。
在研讨会上,教师们积极发言,讨论热烈。崔剑波教授首先回顾了我校计算机公共课教学与改革所取得的成绩。他认为,从1999年以来,我校逐步加大了对计算机教学设备的投入,学生的上机环境和教师工作条件都得到了明显改善,校园网及信息化建设已初具规模。针对计算机课程的教学特点,计算机系提出的计算机公共课教学分计算机文化基础、计算机技术基础和计算机应用基础等三个层次的课程体系设想,教学模式、方法与手段的改革、多媒体教室和实验室建设标准等目标已都已基本实现。现在当我们面临的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不仅要建设一所合格的本科院校,更重要的是我们的计算机公共课教学的某些方面又逐渐不适应新的变化需求,下一步应如何开展?在哪些方面还需要改进?理应引起足够重视。因为计算机公共课教学的基本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利用计算机解决各自专业领域中问题的能力。大学本科阶段的计算机教学可大致分为两个阶段:一是作为大学公共基础课层面上的计算机基础教学;二是与各专业教学相结合的计算机教学。如果说计算机基础教学在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知识、能力、素质方面起到基础性和先导性的作用,那么各专业课中的计算机教学则在更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在各自专业领域中应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水平。我们要在抓好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同时,还要关注各专业课中的计算机教学,并协调好两者之间的分工与衔接。为此我们要做好如下工作:
1、制订和完善我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基本要求与教学规范》。在课程设置中采用“1+X”的方案,即:大学计算机基础+若干必修/选修课程。在规划“必修/选修”课程时,可根据各专业的不同需求进行取舍,也可将典型核心课程整合,构造新课程。
2、切实加强在计算机基础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改革、实验室建设等方面的研究作用,积极抓好计算机基础课程的体系建设和课程建设工作。
3、加强教材建设。高质量的教材是计算机基础课程质量的重要保证。根据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基本要求,组织老师,编写适合我校办学特点和各专业办学要求的高水平计算机基础课程系列教材。
4、加强精品课程建设。精品课程建设包括以下六个方面的内容:
I、教学队伍建设,要逐步形成一支以主讲教授负责的教师梯队,要按一定比例配备辅导教师和实验教师。
II、教学内容建设,教学内容要具有先进性、科学性,要及时反映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
III、使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相关的教学大纲、教案、习题、实验指导、参考文献目录等要上网并免费开放,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充分建设和利用网络教学平台。
IV、教材建设。教材要真正成为大学生最佳的“中国计算机读本”。
V、实践教学。要大力改革实验教学的形式和内容,鼓励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
在研讨会上,教务处副处长钟约夫副教授也做了发言。他认为:围绕计算机公共课的教学水平和应用水平的提高,我们应该继续做好如下工作:1、一年一度的数学建模竞赛;2、信息技术教育方面的精品课程建设;3、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力争获得更高层次的教学成果;4、认真研究和具体指导学生取得计算机等级证书;5、加强实践环节教学,着力培养学生应用技能;6、建立网络教学平台。
研讨会上,老师们踊跃发言,并一致认为,我校要进一步加强计算机教学的软硬件建设和教师教学设备建设,并应该围绕上述问题积极开展工作。
(计算机科学教育系供稿,科技处编辑)
6、我院教职工今年一至六月份共发表论文二百余篇
据不完全统计,我院教职工今年一至六月份在国内外各级各类学术刊物共发表论文二百余篇。
(科技处编辑)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微信号:kkkaoyan
跨考研招院校库:
——省市地区——
——选择学校——
跨考研招专业库:
——学科门类——
——专业名称——
跨考研招导师库:
跨考研招招简库:
研招院系信息:
热门关键字:
位置导航:
兰州理工大学计算机与通信学院硕士导师简介:姬五胜
名师答疑:
  姬五胜,男,汉族,1968年生,甘肃秦安人,中共党员,教授,博士,中国电子学会高级会员,兰州城市学院培黎工程技术学院副院长、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研究所副所长。2004年毕业于无线电物理专业,获博士学位;2008年赴俄罗斯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做访问学者,2009年回国。2006年起担任硕士研究生导师。
  主要从事微波电路三维集成、微波互连的信号完整性、计算电磁学的研究;主持并完成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微波多芯片组件(MMCM)中互连的信号完整性问题研究,项目批号:3ZS061-A25-058)、省教育厅科研项目3项(波概念迭代法在微波互连中的应用研究,项目批号:0811-05;微波多层电路中互连的仿真研究,项目批号:0511-02;一种宽频带、高增益全向辐射天线的研究与开发,项目批号:983-01),以主要完成人完成天线与微波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预研项目1项(***馈电网络微波多层电路模块)。参加国际学术会议4次、国内行业年会4次。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国际学术期刊(Microwave and Optical Technology Letters)、IEEE举办的国际学术会议(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icrowave and Millimeter Wave Technology proceedings, IEEE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VLSI Design and Video Technology等),以及&电子学报&、&微波学报&、&电子元件与材料&、&微型计算机及应用&等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被SCI、EI、ISTP共收录7篇,被CSCD收录6篇,出版专著1部。获兰州城市学院科技进步奖3次,多次荣获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称号。指导硕士研究生7名,1名已毕业(截止2011年3月)。
  现主持在研项目2项:
  国家人社部留学人员科技活动择优资助项目:微波三维电路集成的计算机辅助系统(经费4万元);
  兰州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低成本RFID生猪屠宰实时监控系统(项目批号:,经费5万元)。
  研究方向 微波三维电路的集成与仿真、微波互连的信号完整性、计算电磁学等
  联系电话
考研认证空间:
或微信:kkkaoyan
2013年考研精彩推荐
聚焦热点新闻
搜罗热门专题
2015考研分数线
2015考研成绩查询
2015考研复试调剂信息
2016考研热门院校TOP10
考研专业硕士TOP10
| | | | | | | |
跨考全国分校:
研友交流QQ群:经济学: 管理学: 金融硕士: 医学: MPAcc:
跨考咨询:400-668-2155(免长途费); 专业课资料咨询QQ:&
手机版地址:http://wap.
代理合作电话:010-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号-3}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科学院级别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