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了解幼儿积木搭建房子图片水平有何作用

多媒体技术在积木区中的利用提高大班幼儿搭建水平--《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年20期
多媒体技术在积木区中的利用提高大班幼儿搭建水平
【摘要】:正一、问题的提出多媒体技术以形象生动、动态逼真、声音优美,过程制作合理、科学、规范、直观等"动态呈现"的方式,符合学前期的幼儿直观、形象的思维方式和学习特点。也因此,幼儿园教学随着多媒体元素的广泛运用而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上。随着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深入,我们在探索有效利用区域游戏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研究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G612【正文快照】:
一、问题的提出多媒体技术以形象生动、动态逼真、声音优美,过程制作合理、科学、规范、直观等“动态呈现”的方式,符合学前期的幼儿直观、形象的思维方式和学习特点。也因此,幼儿园教学随着多媒体元素的广泛运用而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上。随着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崔少惠;;[J];幼儿教育;1998年01期
韩金霞;;[J];山东教育;2009年Z6期
王荔玲;;[J];新课程(综合版);2010年06期
钱正权;[J];幼儿教育;1989年05期
周燕;;[J];网络科技时代;2008年18期
虞建珍;;[J];早期教育(教师版);2009年12期
黄革成;[J];学前教育研究;2002年03期
徐有香;;[J];幼儿教育;2000年04期
隽国斌;;[J];科技创新导报;2008年32期
刘厚蓉;;[J];幼儿教育;1994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赵美芹;;[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陶格斯;;[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内蒙古卷)[C];2010年
王敏;;[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安徽卷)[C];2010年
白雪梅;;[A];中国新时期思想理论宝库——第三届中国杰出管理者年会成果汇编[C];2007年
尹文利;;[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董云先;;[A];河南省学校管理与学校心理研究会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贾宗艳;;[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四)[C];2009年
陶格斯;;[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内蒙古卷)[C];2010年
沈卉;;[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刘建枫;;[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一专辑)[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叶华勤 (作者单位
绍兴市鲁迅幼托中心);[N];绍兴日报;2007年
刘永和;[N];中国教育报;2004年
天水市二幼
师鸣 王漓江;[N];天水日报;2009年
临泽县第一幼儿园
张菊梅;[N];张掖日报;2011年
福州市蓓蕾幼儿园
林韵笙;[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眉山市东坡区实验幼儿园教师
郭莉;[N];眉山日报;2010年
通讯员 仲美文;[N];嘉兴日报;2005年
本报记者 赵婀娜 汪志球 刘红伟;[N];人民日报;2005年
编译/杨孝文;[N];北京科技报;2004年
郝健鸥;[N];青岛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原晋霞;[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于冬青;[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陈益;[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陈蓉晖;[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严仲连;[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彭海蕾;[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路晨;[D];西南大学;2009年
张新立;[D];西南大学;2006年
叶小红;[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李生兰;[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淑丽;[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黄敏娟;[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常畅;[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谢宁;[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李定荣;[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胡文芳;[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郭咏梅;[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毕钰婷;[D];曲阜师范大学;2010年
蒋晓娜;[D];河南大学;2011年
张婷;[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如果在建构区幼儿出现两个孩子在争抢同一块积木时老师该怎么�_百度宝宝知道搭建生命体的积木 - 李洋的博客 - 教师博客
李洋的博客
时 间 记 忆
最 新 评 论
专 题 分 类
最 新 日 志
最 新 留 言
用 户 登 录
友 情 连 接
搭建生命体的积木
10:37:37 | By: 李洋 ]
《搭建生命体的“积木”》教学设计
&&&&&&&&&&&&&&&&&&&&&&&&
一、教材分析
《搭建生命体的“积木”》是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显微镜下的世界”单元的最后一课,本课与《水滴里的生物》、《做酸奶》、《馒头发霉了》三课一起组成了一完整的微观生命科学单元,依据《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中生命世界中生物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等方面的内容来构建的,属于“生命世界”中“生命的共同特征”的范畴。
本课教材的编排按照人类认识自然事物的基本过程展开,从宏观到微观,综合运用前三课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引导学生使用显微镜观察,使科学探究深入到细胞水平,通过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装片,使学生认识到细胞是构成生命体的基本单位。细胞有不同的形状和作用。让学生在初步接触细胞生物学的知识时了解人类对生命的探索过程。并使学生意识到科学技术对人类认识自然的巨大帮助,进而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
二、生命科学领域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梳理
生命科学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是以生命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和技术的总称。它旨在培养全体学生的生命科学素养,它以观察、实验、探究作为主要的学习手段,使学生在获得生命科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及相关方法的同时,接受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
生命科学的教学,应倡导自主、探究和合作相结合的学习方式。教师创造宽松和和谐的课堂气氛,处理好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关系,使学生能独立思考、分析,又善于合作、分享。在本课的教学方法中,我注重了以下几点:
1.紧抓“探究”不放。探究是小学科学教学的核心,它既是学习的目标,又是重要的学习方式,生命科学作为小学科学三大领域的一部分,必定严格体现小学科学课的科学味,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
2.重视资料的收集。生命科学离孩子们既远又近。对人体、动植物的研究要强化观察,测量,数据的收集。对微观世界的生命科学,我们要从不同途径收集不同形式的资料,以期增进理解。在课前,我让学生收集了许多的跟细胞有关的文字、图片。
3.借助先进媒体手段。生命科学中许多的重要内容我们看不见,摸不着,学生理解起来是难点。此时,我们要借助媒体播放微观的图片和视频。突出重点,化解难点,
三、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的科学素养已基本形成,大部分学生懂得探究的过程和方法,有小组合作交流的基础,具备了一定的探索能力。但是对于微观世界的探究,还处于初级阶段,没有太多的感性认识,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大多是从书本中间接学习所得,认识肤浅不系统,非亲眼所见不直观,本课教学内容有趣,贴近生活。学生能直接动手操作感受微观世界的奇妙,学生兴趣盎然,探究热情高。
在本单元,学生已经学习了《水滴里的生物》、《做酸奶》、《馒头发霉了》等三课,通过这三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利用显微镜初步认识生命的另一大类——微生物世界,知道细菌、病毒也是微生物,了解了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这些知识将很好的为本课认识细胞打下了基础。
四、教学目标
1.理解细胞是构成生命体的基本单位,细胞有不同的形状、大小和功能。
2.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装片,发展动手操作能力。能够比较洋葱表皮细胞和人体表皮细胞的不同与相同。
3.在探究活动中体验与人合作与交流的乐趣,愿意与同学合作交流。意识到科学技术给人类与社会发展带来的好处。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洋葱表皮细胞和人体表皮细胞的比较。
难点:理解细胞是构成生命体的基本单位,白细胞消灭病菌的过程。
六、教学准备
课件、显微镜、抹布、洋葱切片、人体表皮切片等
学生课前准备:查阅关于细胞的资料
七、教学过程
(一)利用迁移 引发猜想
1.出示高楼大厦图片,提问:你们知道建房子需要哪些材料?(出示单个砖头图)
2.出示积木搭成的楼房模型图,提问:你们又知道这幢大楼是由哪些材料组成的?(出示单个积木图)
3.出示人体图,提问:如果把我们把自己的身体比做房子、那么搭建这生命体的材料又是什么?
4.学生猜想、推测。
5.师总结:细胞是生命体的微小结构,它们是构成生命体的积木。
(二) 指导观察 比较分析
1.回顾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2.借助显微镜来观察洋葱表皮切片和人体表皮,并将观察到的情况画下来。
3.汇报:你们发现了什么? 学生汇报、交流。师:这一个个的小格,就是细胞。(多媒体出示:洋葱表皮细胞显微图片)
4.教师提问:在显微镜下看到的洋葱表皮和人体表皮结构有什么不同? .学生汇报。
5.教师带领学生小结:洋葱表皮是由许多个近似于长方形的格子组成,每个格子实际上是一个近似的长方体,这就是一个细胞。人体表皮也是由许多不规则的细胞构成的,细胞之间的界限不是很清晰。其实,植物与动物细胞的最大区别在于有无细胞壁。
6.你还想看其他细胞吗?学生观察教材中的细胞图,教师补充一些其他细胞的图片。说说你的发现。
7.师生总结:大多数细胞都是非常小的,要借助显微镜才能看清,但个别细胞却很大,如鸡蛋中的蛋黄。各种生命体的细胞有着不同的形状和大小,他们的功能和作用也不同。(视频资料介绍)
(三)回顾历史& 感受进步
1.介绍胡克发现细胞 ,师:刚才我们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的过程跟几百年的一位科学家的经历有几分相似。他当时用自制的显微镜去观察一些物体,结果有了很重要的发现,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他。
2.指导学生自学教材12页的资料——胡克发现了细胞
3.自学汇报:细胞是谁发现的?细胞与生命体有什么关系?谈谈自己的体会。
(四)拓展运用& 服务生活
1、介绍白细胞的功能。师讲解:构成我们人体的细胞也有很多种,各细胞各司其职,共同维护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在我们的血液里有一类有着特殊功能的细胞——白细胞。
2、你们课前查阅到它的资料了吗?谁来讲一讲,生:当身体某处受伤,病菌侵入时,有些白细胞可以穿过毛细血管壁,聚集在受伤的部位吞噬病菌。同时,伤口周围出现红肿现象,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发炎”,当病菌被消灭以后,炎症也就消失。因此,白细胞对人体起着防御和保护作用。
3.Flash播放白细胞杀死细菌动画,讲述伤口化脓是怎么回事。
4.模拟白细胞杀死入侵的病菌。选定几个学生扮演“病菌”,三四个同学为一组手牵着手扮演“白细胞”,然后“捕捉”病菌,把它包围起来就算是消灭它了,从而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不同细胞有不同功能。
4.课后延伸:在微生物大家族中,还有一种没有细胞结构的成员,它就是病毒。病毒比细菌小得多,有的病毒,几千个拼接起来才有一个杆菌那么大,所以,一般只有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到它。危害人类健康的病毒有乙型肝炎病毒、流行性感冒病毒、麻疹病毒、腮腺炎病毒、狂犬病毒、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症)病毒、艾滋病病毒、禽流感病毒、SARS病毒,口蹄疫病毒等。
特别提醒: 感冒常由病毒引起,而抗生素类药是不能杀死病毒的,不要乱用抗生素。除非伴随有某些炎症,如扁桃体炎、咽喉炎、肺炎等可加服抗生素类药。课后请大家了解由病毒引起的传染病有哪些及其传播途径和预防传染病的办法?
八、教学评价设计
设计:在小组内说一说我们人体是由哪些物质构成?用显微镜观察它们的切片,并将观察到的画出来,说一说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上网分别查一查各自的作用,说一说各有什么功能?
通过观察、画图、查阅资料等亲身体验,再一次体会细胞的大小、形状、功能的不同。培养了显微镜的操作能力和上网收集资料的能力。感受生命世界的无穷奇妙和乐趣。
九、设计特色简述
设计科学游戏:游戏是小学生最喜欢的学习方式,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讲伤口化脓时,让学生分饰白细胞和细菌,模拟白细胞吞噬细菌的过程,学生“玩”得开心,学得轻松。
利用网络资源:本课中的细胞相关的知识,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遇的少,看不见,摸不着,儿童的年龄特征决定知识的传授主要以的感性认识为基础。本课我将优质网络资源与科学学科整合,利用因特网等渠道收集大量的图片视频,及时地为学生提供生动形象的感性材料,化抽象为形象,化复杂为简单,化解难点,增强了教学效果。通过科学网站的介绍,将学生的探究不断延伸。
凸显人文精神:在了解细胞的发展史时,花大量时间引导学生自学、汇报科学名人的事迹,感受科学家的勇于探索,不怕困难的精神。这是培养科学素养的重要渠道。
倡导实用科学:学科学就是为了用科学,科学的实用性不仅为我们解决了实际问题,更让我们有成就感,课中抗生素是否能治疗感冒的问题就是一个极为普通实用的科学知识。
培养问题意识: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课前让学生收集有关细胞的资料,带着一定的疑问走进课堂,课后让学生带着科学问题走出课堂,自然地用问题引领学生进入下一个思考环节。
十、板书设计
4.搭建生命体的“积木”
&& &&&细胞:形状不同&&&& 大小不同&&&& 功能不同
《搭建生命体的“积木”》实验记录单
我在显微镜下看到的洋葱表皮和人体表皮(文字或图画)
阅读全文(31) |
标签: 上一篇:下一篇:
后,你将出现在这里您还未登陆,请登录后操作!
教师如何引导搭积木
您的举报已经提交成功,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
猜谜语乐乐:
虎须鬣尾,鹿角势凌烟,鹰爪气腾云,鱼蛇有形呼风唤雨者!
大家还关注浅谈大班幼儿积木游戏的指导
浅谈大班幼儿积木游戏的指导大班幼儿对积木游戏越来越感兴趣,这种建构游戏也将作为大班的一个主要的区角游戏让幼儿轮流操作。如何让幼儿在操作中不断提高建构水平,这对幼儿提出了新的挑战,而怎样指导和评价幼儿的建构行为,是大班教师要提前考虑的问题。笔者就自己的经验谈几点看法。一、认识积木游戏中的创作心理,激发幼儿持续酶游戏兴趣(一)积木游戏中的创作心理积木游戏是一种结构性游戏,它是以象征性游戏的发展为基础并与之并行发展起来的。积木游戏的成功开展对幼儿的认知水平有一定的要求,即幼儿需要有一定的“以物代物”的认知能力,要理解积木与其建构物作为“符号”的象征意义。按照皮亚杰的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理论,两岁幼儿已经开始逐步发展起象征思维,而进入大班的幼儿已初步具备了玩积木游戏的认知能力。与其他艺术活动相比,积木游戏也是一种艺术创作活动,它有类似音乐表演和美术创作的心理。游戏中幼儿通过感知周围的环境,包括各种建筑物、道路、交通工具、生活用品、植被以及人物等,记住了周围事物的形象并形成了丰富的表象,然后运用积木去模仿周围事物或直接表现自己记忆中已有的各种不同表象。但与美术和音乐活动不同的是,积木是一种特殊的表现媒介。游戏中,幼儿需要在手部大小肌肉灵活发展的基础上,根据脑海或现实中的表象,通过选择各种不同形状、大小、质量、颜色的积木,再将它们通过不同方式连接起来,最终整合成自己的积木作品。这些作品不似流动的音乐表演,它是静态的;也不似幼儿平面绘画作品,它是立体的;更不似泥塑作品,它是由固有状态物组合而成的。(二)丰富幼儿表象经验,激发幼儿游戏兴趣从积木游戏的创作心理看,幼儿乐于建构的是自己记忆清晰的形象或者是已有的比较生动的表象经验。如果幼儿建构缺少新内容、缺乏创造性,幼儿积木游戏的兴趣就会逐渐消退,其主要原因还是缺少丰富的表象经验。教师如何帮助幼儿积累丰富的表象,这成了激发幼儿积木游戏兴趣的关键。1.利用一日活动内容帮助幼儿学会观察。在一日活动中,教师可以整合各个领域的活动目标,给幼儿一定的观察任务,引导幼儿从事物的造型、结构、数量、用途以及与其他事物的联系等方面进行观察思考。另外,对于同一个事物,教师可以让幼儿从不同的方位和角度去观察,这样既有助于幼儿全面了解事物,也能帮助幼儿更新已有的表象经验,形成新的经验。2.利用多种形式帮幼儿积累表象经验。形式一:在选择主题时,让幼儿建构最近画的一幅画或是欣赏过的画或照片。画面的信息是幼儿积木游戏的根据,如此的经验联系,在幼儿看来是新鲜的,但主题却是他们熟悉的。画面和积木是两种不同的操作媒介,一个是平面造型,一个是立体造型,要实现两者的转换,又向幼儿提出了一定的经验挑战,满足了幼儿尝试和挑战的心理需求。形式二:让幼儿学会向同伴学习。教师要有发现的眼光,及时组织幼儿一起观察和学习积木游戏中有创造性的建构,并将其作为榜样,鼓励更多的创新。形式三:通过模仿建构新造型。虽然我们反对幼儿一味地模仿,但只要我们改变模仿物的呈现方式,就可以激发幼儿创造的兴趣,发展他们的建构能力。比如,当幼儿在建构过程中遇到困难无法解决时,这时可以呈现模仿物,教师与幼儿一起分析模仿物的构造,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二、了解幼儿积木建构技能的水平,正确指导积木游戏(一)熟知幼儿积木建构技能发展规律,正确指导幼儿积木游戏受幼儿认知能力和小肌肉发展水平的影响,幼儿积木建构的技能有其特定的发展规律,而幼儿积木游戏发展的水平是受制于建构技能水平的。建构技能的发展经历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非建构活动,在这一阶段幼儿只是摆弄积木,只是将积木当做“饼干”等;第二阶段是堆高、平铺和重复,幼儿将积木摆成“火车”,堆成“高楼”并给它们命名,而且一遍遍地重复做这些事情,这是幼儿早期建构活动的突出特征;第三阶段是架空,即用一块积木盖在相互之间有一定距离的两块积木之间,搭成“小桥”“房顶”等,这需要幼儿有一定的目测能力;第四阶段是围合,幼儿用至少四块积木形成一个包围圈,使一个空间完全被包围在里面,里面可以放“娃娃”“动物”等;第五阶段是模式,即幼儿注意建构物的平衡、对称和形式的装饰,发现了事物之间的关系;第六阶段是表征,幼儿利用建构物开展表征游戏,在建构前就有计划,清楚知道建构什么,并能为之命名;第七阶段是游戏建构,幼儿的建构物成为对现实的建筑物的复制或模拟,变成他们所回忆和保存的经验的象征,成为表达自我创造想象的手段并服务于幼儿的象征性游戏。研究表明,每个幼儿无论从什么时候开始接触积木游戏,一般都会遵循以上建构技能的发展规律,但对于同一年龄的幼儿来说,他们的已有经验不同,有的还处于低水平的摆弄熟悉积木的阶段,个体差异比较大,有的已经能够独立构思和建构积木了。所以教师首先需要了解每个幼儿当前的积木建构技能的水平,以形成正确的评价,这是有效指导幼儿游戏的基础和前提。&(二)有效指导幼儿积木建构,促进幼儿游戏能力的发展1.合理组织。合理组织幼儿参与积木游戏,对于促进每个幼儿建构技能的发展有很大作用。教师在熟悉每个幼儿建构技能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可以采取以下组织策略:一是给处于低水平表现的幼儿更多的游戏机会,让他们在经常的操作中真正开始建构游戏;二是定期地将处于相邻两个发展阶段的幼儿安排在一起进行积木游戏,使处于低水平发展的幼儿在同伴的影响下进行有意或无意的模仿学习,以达到自身的发展;三是在游戏前了解幼儿各自的建构主题,将建构主题有联系的幼儿安排在一起游戏,使他们由原先独立建构的状态转变为共同合作的游戏,这既有利于幼儿同伴间的相互学习,也有利于他们社会性发展。2.讨论指导。讨论是指导幼儿积木游戏,提高幼儿积木建构水平的主要方式。讨论主要集中于游戏活动前、游戏过程中和游戏结束后三个阶段。游戏活动前,教师与幼儿的讨论主要以确定游戏主题和激活幼儿的表象经验为主要目的。主题一般来源于幼儿比较熟悉的或者是近期接触的事物或活动,教师要尊重幼儿的建构愿望,组织他们在商量中协调意见、确定主题,如可以选择大班幼儿喜欢的“我的家园”“神秘的城堡”“宇宙飞船”“航空母舰”等。在确定主题之后,教师要引导幼儿积极回忆所要建构物的外形特征(形状、大小、颜色等),尤其是一些标志性特征,如教堂的尖屋顶、城墙的凹凸线条、宫殿的圆柱,等等。如果有可供参考或直接模拟建构的平面或立体造型,教师应该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和讨论图形的整体形象以及细节特征。比如,一座建筑物整体是长的还是圆的,由哪些部分组成,这些部分是什么形状和颜色的,等等,由此激活了幼儿的表象经验。教师在游戏之前还要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建构出新的或者与以往不同的造型,以促进积木建构的创新。游戏中,教师就幼儿积木建构过程中的困难与幼儿及时讨论解决方法。比如,有的幼儿不会建构圆角墙面,教师就可以与其讨论见过的圆角墙面上的砖头的形状以及堆积方式,引导其选择大小、形状适宜的积木进行建构或由教师引发讨论如何有所创新,如何使建构物更加完善。如幼儿在建构“我们的家园”时,往往只有房子和栅栏,此时教师就可以与幼儿讨论自己家院子里还有什么,自己希望在院子里设置些什么,这样既可以丰富建构内容,又可以鼓励创新。游戏结束后的讨论,主要是教师与幼儿一起总结今天游戏中获得的新经验,或者讨论游戏中发现了但尚未得到解决的问题。这些讨论必不可少,既能帮助幼儿提升新经验,同时也为下次的积木建构提出了新挑战。3.操作指导。操作指导可以贯穿于整个游戏过程,主要是由教师亲自进行积木建构,幼儿观察模仿学习。操作指导要求教师熟悉积木建构的各种技能,同时也要求教师有一定的积木建构的创新能力,在此基础上,教师就可以根据不同情况实施完整的或者细节的操作指导。完整的操作指导适合于刚刚接触积木游戏还处于摆弄积木阶段的幼儿,通过教师操作演示一个完整的积木建构过程,让幼儿了解积木游戏的玩法和相关步骤。细节的操作指导一般适用于在幼儿出现困难无法解决时或是需要比较高的手眼协调能力才能成功完成的建构。如建筑物中的镂空,它要求在部分堆积好的积木中抽取一块或几块积木。这样的建构对幼儿来说有些困难,很多幼儿想要建构镂空但不知如何操作,还有部分幼儿无法抽取木块,这时教师的操作演示就可以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另外,部分细节操作可以帮助幼儿试误,最终获得好的建构方式。教师可以运用幼儿讨论的种种办法建构部分细节,在不断操作实验的基础上,引导幼儿了解正确的建构方法。当然,除了幼儿的表象水平和积木建构技能的发展水平制约了积木游戏能力发展之外,幼儿学习性品质等其他方面的原因也会影响到积木游戏的能力。比如幼儿的坚持性、学习的风格、专注程度等也会对游戏的成败或愉快与否产生影响。而这些都需要教师有准确的辨别能力,并能够从一日生活的其他环节采取相应的措施帮助幼儿解决问题,从而在整体上促进幼儿积木游戏能力的提高。
本文来源:来自用户上传,如涉及原文作者版权请留言本站,本站将及时处理
关键词阅读
48小时评论排行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浙江教育学前网立场。
暂且没有评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积木搭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