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场地的乙酸含量测定检测能不能用丙酮解析

化学兴趣小组用如图一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实验.以验证产物中有乙烯生成且乙烯具有不饱和性.当温度迅速上后,可观察到试管中的溴水褪色,烧瓶中浓H2SO4与乙醇的混合液体变为棕黑色.(已知:二溴乙烷密度2.18gocm-3,不易溶于水,易溶于醇、醚、丙酮等有机溶剂).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中生成乙烯的化学方程式:____.(2)甲同学认为:该混合液体反应复杂,溴水褪色的现象不能证明反应中有乙烯生成及乙烯具有不饱和性.下列理由中正确的是____(填选项).A.乙烯与溴水易发生取代反应B.使溴水褪色的反应,未必是加成反应C.使溴水褪色的物质,未必是乙烯D.浓硫酸氧化乙醇生成乙酸,也会使溴水褪色(3)乙同学对上述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在Ⅰ和Ⅱ之间增加了如图二所示装置.则A中的试剂应为____,B中的试剂为____.(4)丙同学经过观察后认为:试管中另一现象可证明反应中有乙烯生成,这个现象是:____;为验证这一反应是加成反应而不是取代反应,可用pH试纸来测试反应前后溶液的酸性变化,原理是:____.(5)处理上述实验后烧瓶中废液,最合理的方法是____(填选项).A.废液经冷却后倒入下水道中B.废液倒入空废液缸中C.将水加入烧瓶中稀释后倒入废液缸D.废液倒入盛有水的塑料桶中,经处理后再倒入下水道.-乐乐题库
& 乙烯的实验室制法知识点 & “化学兴趣小组用如图一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实验...”习题详情
240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73.7%
化学兴趣小组用如图一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实验.以验证产物中有乙烯生成且乙烯具有不饱和性.当温度迅速上后,可观察到试管中的溴水褪色,烧瓶中浓H2SO4与乙醇的混合液体变为棕黑色.(已知:二溴乙烷密度2.18gocm-3,不易溶于水,易溶于醇、醚、丙酮等有机溶剂).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中生成乙烯的化学方程式:CH3CH2OH浓硫酸170℃CH2=CH2↑+H2O;&.(2)甲同学认为:该混合液体反应复杂,溴水褪色的现象不能证明反应中有乙烯生成及乙烯具有不饱和性.下列理由中正确的是BC&(填选项).A.乙烯与溴水易发生取代反应B.使溴水褪色的反应,未必是加成反应C.使溴水褪色的物质,未必是乙烯D.浓硫酸氧化乙醇生成乙酸,也会使溴水褪色(3)乙同学对上述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在Ⅰ和Ⅱ之间增加了如图二所示装置.则A中的试剂应为氢氧化钠溶液&,B中的试剂为品红溶液&.(4)丙同学经过观察后认为:试管中另一现象可证明反应中有乙烯生成,这个现象是:试管底层有油状物质生成&;为验证这一反应是加成反应而不是取代反应,可用pH试纸来测试反应前后溶液的酸性变化,原理是:如果发生取代反应必然生成HBr使溶液酸性增强,pH变小&.(5)处理上述实验后烧瓶中废液,最合理的方法是D&(填选项).A.废液经冷却后倒入下水道中B.废液倒入空废液缸中C.将水加入烧瓶中稀释后倒入废液缸D.废液倒入盛有水的塑料桶中,经处理后再倒入下水道.
本题难度:一般
题型:填空题&|&来源:网络
分析与解答
习题“化学兴趣小组用如图一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实验.以验证产物中有乙烯生成且乙烯具有不饱和性.当温度迅速上后,可观察到试管中的溴水褪色,烧瓶中浓H2SO4与乙醇的混合液体变为棕黑色.(已知:二溴乙烷密度2.18gocm-...”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1)乙醇在浓硫酸做催化剂和脱水剂的作用下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2)浓H2SO4具有强氧化性,能将乙醇氧化成碳,根据SO2具有还原性,也能与溴水反应使溴水褪色,据此即可解答;(3)在Ⅰ和Ⅱ之间增加图2装置,A装置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目的是为了除去反应生成的SO2和CO2,B装置盛有品红溶液目的是为了检验SO2是否除尽;(4)反应生成的乙烯与试管中的溴水加成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油状物质;如果发生取代反应生成物含有HBr,溶液酸性增强;(5)废液温度较高,应该冷却后再处理,烧瓶中含有浓硫酸,具有腐蚀性,所以要进行处理.
解:(1)乙醇消去生成乙烯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H3CH2OH浓硫酸170℃CH2=CH2↑+H2O;故答案为:CH3CH2OH浓硫酸170℃CH2=CH2↑+H2O;(2)浓H2SO4具有强氧化性,将乙醇氧化成碳,并且可以进一步反应,C+2H2SO4 &加热&&CO2↑+2SO2↑+2H2OSO2具有还原性,可以与Br2反应,SO2+Br2+2H2O=2HBr+H2SO4,所以BC正确,故答案为:BC;(3)A装置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目的是为了除去反应生成的SO2和CO2,B装置盛有品红溶液目的是为了检验SO2是否除尽;(4)溴水中的溴与反应生成的乙烯发生加成反应,方程式为:CH2=CH2+Br2→CH2BrCH2Br,1,2-二溴乙烷密度大于水在试管底层为油状物质;根据取代反应的原理,如果发生取代反应必然生成HBr使溶液酸性增强,pH变小;故答案为:试管底层有油状物质生成;如果发生取代反应必然生成HBr使溶液酸性增强,pH变小;(5)实验后的烧瓶温度较高,为防止炸裂烧瓶,不能向烧瓶中加入水,要自燃冷却烧瓶至室温,烧瓶中含有浓硫酸,具有强腐蚀性,不能随便倾倒,废液倒入盛有水的塑料桶中,经处理后再倒入下水道,故答案为:D.
本题考查了乙烯的实验室制法,注意结合浓硫酸、乙烯的性质来分析解答,注意题(2)考虑浓硫酸的强氧化性,使乙醇碳化反应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具有强的还原性,与溴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溴水褪色.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化学兴趣小组用如图一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实验.以验证产物中有乙烯生成且乙烯具有不饱和性.当温度迅速上后,可观察到试管中的溴水褪色,烧瓶中浓H2SO4与乙醇的混合液体变为棕黑色.(已知:二溴乙烷密度2.18...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还有不懂的地方?快去向名师提问吧!
经过分析,习题“化学兴趣小组用如图一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实验.以验证产物中有乙烯生成且乙烯具有不饱和性.当温度迅速上后,可观察到试管中的溴水褪色,烧瓶中浓H2SO4与乙醇的混合液体变为棕黑色.(已知:二溴乙烷密度2.18gocm-...”主要考察你对“乙烯的实验室制法”
等考点的理解。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乙烯的实验室制法
与“化学兴趣小组用如图一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实验.以验证产物中有乙烯生成且乙烯具有不饱和性.当温度迅速上后,可观察到试管中的溴水褪色,烧瓶中浓H2SO4与乙醇的混合液体变为棕黑色.(已知:二溴乙烷密度2.18gocm-...”相似的题目:
已知用P2O5作催化剂,加热乙醇可制备乙烯,反应温度为80℃~210℃.某研究性小组设计了如下的装置制备并检验产生的乙烯气体(夹持和加热仪器略去).(1)仪器a的名称为&&&&(2)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上述制备乙烯的原理&&&&.(3)已知P2O5是一种酸性干燥剂,吸水放大量热,在实验过程中P2O5与乙醇能发生作用,因反应用量的不同,会生成不同的磷酸酯,它们均为易溶于水的物质,沸点较低.写出乙醇和磷酸反应生成磷酸二乙酯的化学方程式(磷酸用结构式表示为)&&&&.(4)某同学认为用上述装置验证产生了乙烯不够严密,理由是&&&&.(5)某同学查文献得知:40%的乙烯利(分子式为C2H6ClO3P)溶液和NaOH固体混和可快速产生水果催熟用的乙烯,请在上述虚线框内画出用乙烯利溶液和NaOH固体制取乙烯的装置简图(夹持仪器略).
在实验室里制取乙烯时,常因温度过高而发生副反应,部分乙醇跟浓H2SO4反应生成SO2,CO2,水蒸气和炭黑.(1)用编号为①→④的实验装置设计一个实验,以验证上述反应混合气体中含CO2,SO2和水蒸气.用装置的连接顺序(按产物气流从左到右的流向):&&&&→&&&&→&&&&→&&&&.(2)实验的装置①中A瓶的现象是&&&&;结论为&&&&.B瓶中的现象是&&&&;B瓶溶液作用为&&&&.若C瓶中品红溶液不褪色,可得到结论为&&&&.(3)装置&③中加的固体药品是&&&&以验证混合气体中有&&&&.装置&&②中盛的溶液是&&&&以验证混合气体中有&&&&.
下列实验能成功的是(  )将浓硫酸和乙醇混合加热140℃制乙烯用CuSO4溶液和过量NaOH溶液混合,然后加入几滴乙醛,加热,产生砖红色沉淀CH3CH2Br中滴加AgNO3溶液观察是否有浅黄色沉淀,判断卤代烃的类型苯和浓溴水反应制溴苯
“化学兴趣小组用如图一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实验...”的最新评论
该知识点好题
1关于实验室制备乙烯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2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或对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  )
3下列实验装置图正确的是(  )
该知识点易错题
1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或对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  )
2下列实验装置图正确的是(  )
3按图示装置,实验能够成功的是(  )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化学兴趣小组用如图一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实验.以验证产物中有乙烯生成且乙烯具有不饱和性.当温度迅速上后,可观察到试管中的溴水褪色,烧瓶中浓H2SO4与乙醇的混合液体变为棕黑色.(已知:二溴乙烷密度2.18gocm-3,不易溶于水,易溶于醇、醚、丙酮等有机溶剂).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中生成乙烯的化学方程式:____.(2)甲同学认为:该混合液体反应复杂,溴水褪色的现象不能证明反应中有乙烯生成及乙烯具有不饱和性.下列理由中正确的是____(填选项).A.乙烯与溴水易发生取代反应B.使溴水褪色的反应,未必是加成反应C.使溴水褪色的物质,未必是乙烯D.浓硫酸氧化乙醇生成乙酸,也会使溴水褪色(3)乙同学对上述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在Ⅰ和Ⅱ之间增加了如图二所示装置.则A中的试剂应为____,B中的试剂为____.(4)丙同学经过观察后认为:试管中另一现象可证明反应中有乙烯生成,这个现象是:____;为验证这一反应是加成反应而不是取代反应,可用pH试纸来测试反应前后溶液的酸性变化,原理是:____.(5)处理上述实验后烧瓶中废液,最合理的方法是____(填选项).A.废液经冷却后倒入下水道中B.废液倒入空废液缸中C.将水加入烧瓶中稀释后倒入废液缸D.废液倒入盛有水的塑料桶中,经处理后再倒入下水道.”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化学兴趣小组用如图一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实验.以验证产物中有乙烯生成且乙烯具有不饱和性.当温度迅速上后,可观察到试管中的溴水褪色,烧瓶中浓H2SO4与乙醇的混合液体变为棕黑色.(已知:二溴乙烷密度2.18gocm-3,不易溶于水,易溶于醇、醚、丙酮等有机溶剂).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中生成乙烯的化学方程式:____.(2)甲同学认为:该混合液体反应复杂,溴水褪色的现象不能证明反应中有乙烯生成及乙烯具有不饱和性.下列理由中正确的是____(填选项).A.乙烯与溴水易发生取代反应B.使溴水褪色的反应,未必是加成反应C.使溴水褪色的物质,未必是乙烯D.浓硫酸氧化乙醇生成乙酸,也会使溴水褪色(3)乙同学对上述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在Ⅰ和Ⅱ之间增加了如图二所示装置.则A中的试剂应为____,B中的试剂为____.(4)丙同学经过观察后认为:试管中另一现象可证明反应中有乙烯生成,这个现象是:____;为验证这一反应是加成反应而不是取代反应,可用pH试纸来测试反应前后溶液的酸性变化,原理是:____.(5)处理上述实验后烧瓶中废液,最合理的方法是____(填选项).A.废液经冷却后倒入下水道中B.废液倒入空废液缸中C.将水加入烧瓶中稀释后倒入废液缸D.废液倒入盛有水的塑料桶中,经处理后再倒入下水道.”相似的习题。答案:解析:解析:考查有机物的制备.(1)要回收乙醇和乙酸,一般采用蒸馏方法,但因混有乙酸乙酯,沸点与乙醇相近,故需加入NaOH将其除去,同时乙酸生成沸点更高的乙酸钠.反应式为CH3COOC2H5+NaOH提示:
请选择年级高一高二高三请输入相应的习题集名称(选填):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同步题
题型:填空题
某工厂废液经测定得知主要含有乙醇,其中还含有丙酮、乙酸和乙酸乙酯。根据下表中各物质的性质,按下列步骤回收乙醇和乙酸。已知:乙酸乙酯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乙酸钠和乙醇。
①向废液中加入烧碱溶液,调整溶液的pH=10;②将混合液放入蒸馏器中缓缓加热;③收集温度在70~85℃时的馏出物;④排出蒸馏器中的残液,冷却后向其中加浓硫酸(过量),然后再放入耐酸蒸馏器中进行蒸馏,回收馏出物。请回答下列问题: (1)加入烧碱使溶液的pH=10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2)在70~85℃时馏出物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 (3)在步骤④中加入过量浓硫酸的目的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同步题
题型:实验题
某工厂废液经测定得知主要含有乙醇,其中还溶有丙酮、乙酸和乙酸乙酯。现欲从废液中回收乙醇和乙酸, 根据各物质的沸点,补充下列实验步骤,模拟实验这一过程,并回答有关问题。
可供选择的实验用品: 1mol/L烧碱溶液,18. 4mol/L硫酸,蒸馏水和冰,400mL烧杯,250mL烧杯,250mL蒸馏烧瓶,温度计,冷凝器,接收器,玻璃棒以及中学化学实验的常用仪器。(1)补充下列实验步骤: ①组装蒸馏装置,检查气密性;②取100mL废液注入250mL蒸馏烧瓶中,滴入1mol/L烧碱溶液,调至废液pH=10; ③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 ;⑤ ____________; ⑥____________ 。 (2)滴入1mol/L烧碱溶液,使溶液的pH=10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 (3)用18. 4mol/L硫酸的目的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 。(4)最后蒸馏烧瓶内残留液中的溶质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期末题
题型:实验题
某工厂废液经测定得知主要含有乙醇,其中还溶有丙酮、乙酸和乙酸乙酯。根据各物质的性质(如下表),确定通过下列步骤回收乙醇和乙酸。
①向废液中加入烧碱溶液,调整溶液的pH=10②将混合液放入蒸馏器中缓缓加热 ③收集温度在70~85℃时的馏出物 ④排出蒸馏器中的残液。冷却后向其中加浓硫酸(过量),然后再放入耐酸蒸馏器进行蒸馏,回收馏出物。请回答下列问题:(1)加入烧碱使溶液的pH=10的目的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2)在70~85℃时馏出物的主要成份是_______________;(3)在步骤④中当最后蒸馏的温度控制在85~125℃馏出物的主要成份____________&。
科目:高中化学
某工厂废液经测定得知主要含有乙醇,其中还溶有丙酮、乙酸和乙酸乙酯。根据各物质的性质(如下表),确定通过下列步骤回收乙醇和乙酸。物质丙酮乙酸乙酯乙醇乙酸沸点(℃)56.277.0678117.9①向废液中加入烧碱溶液,调整溶液的pH=10 ②将混合液放入蒸馏器中缓缓加热③收集温度在70~85℃时的馏出物④排出蒸馏器中的残液。冷却后向其中加浓硫酸(过量),然后再放入耐酸蒸馏器进行蒸馏,回收馏出物请回答下列问题:(1)加入烧碱使溶液的pH=10的目的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在70~85℃时馏出物的主要成份是&&&&&&&&&&& ;(3)在步骤④中,加入过量浓硫酸的目的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当最后蒸馏的温度控制在85~125℃一段时间后,残留液中溶质的主要成份是&&&&&&&&&&&& 。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丙酮、丁酮、乙酸乙酯、乙酸丁酯和DMF在水中的溶解度及其在皮革废气治理中的应用.pdf68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免费全文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需要金币:20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硕士学位论文
丙酮、丁酮、乙酸乙酯、乙酸丁酯和DMF在水中的溶解度及其在
皮革废气治理中的应用
姓名:徐灏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环境工程
指导教师:金一中
座机电话号码
浙江大学硕上学位论文
治理有机废气是大气污染治理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而吸收法是诸多治理技术中最为
经济实用且成熟的一种方法。而在吸收操作中,气体在溶剂中的溶解度决定了吸收操作的
下的气体溶解度做了系统的测定,研究了其受温度和液相浓度的影响规律。并用UNIFAc
模型对气液平衡情况进行模拟,与实验值相比较。同时还对应用于皮革于法中丁酮和DMF
废气的填料吸收塔进行了性能测定。
实验表明,在相同温度下,在水中的气体溶解度由大到小依次为DMF、丙酮、丁酮、
乙酸乙酯、乙酸丁酯。当温度小于30。C时且液相浓度较低时,气体溶解度的实验值与用
生的偏差也随之增大。对于同一物质,当溶液中液相摩尔分数较小时,气相平衡分压随温
度变化改变不大,温度对溶解度的影响可以忽略。
在吸收装置的工业测试中,随着液相浓度、气体进口浓度的增加,水吸收丁酮和DMF
的效率降低。液相浓度、进口浓度的增加对DMF吸收效率的影响不大,而对丁酮吸收效率
的影响较大。气体的出口温度随液气比增大而降低,二者近似为线性关系。全塔压降随着
操作空塔气速的增加而降低,而持液量主要受喷淋密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苯丙酮 苯乙酸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