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苗点眼丛滴鼻和剪嘴能同时做吗?

鸡点眼、滴鼻免疫关键点及注意事项_论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中国最大最早的专业内容网站
评价文档:
&购买后可评价
您可以上传图片描述问题
联系电话:
请填写真实有效的信息,以便工作人员联系您,我们为您严格保密。
鸡点眼、滴鼻免疫关键点及注意事项
试读已结束,如果需要继续阅读或下载,敬请购买
你可能喜欢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4、良凤花肉鸡饲养手册(选用)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员定编、岗位职责?????????1(一)种鸡场组织架构图 ???????????????????????1 (二)人员定编 ???????????????????????????1 (三)岗位职责 ???????????????????????????2二、会议和技术培训制度 ?????????????????4 三、报表管理 ?????????????????????4 四、生产技术标准与参数 ?????????????????5第二部分种鸡饲养管理操作规范一、种鸡场生产流程图 ?????????????????9 二、种鸡场育雏舍饲养管理作业指导书 ??????????10 三、种鸡场育成舍饲养管理作业指导书 ??????????14 四、种鸡场产蛋舍饲养管理作业指导书 ??????????18 五、种鸡人工授精作业指导书 ??????????????23 六、种鸡免疫接种作业指导书 ??????????????25 七、种鸡场防疫消毒作业指导书 ????????????27 八、种鸡场重要生产设备操作规范作业书 ??????? 292 第一部分 种鸡场管理规范与生产技术标准一、种鸡场组织架构、人员定编、岗位职责 (一)种鸡场组织架构图 场 长场长助理或技术员区长后勤组长饲养员后勤人员公 鸡 选 种 员出 纳(二)人员定编 种鸡场定员人数(公式)生产办 公室 生产线 (饲养员) 生产线 (区长) 食 堂 其他人员2(60 人以下) = 3~6 + 舍数 × 2 + 鸡舍÷10 + 3(60―90 人) 4(90 人以上) 具体包括: 公式中 “生产办公室”和“其他人员”配置为:年产苗量在 800 万~1500 万的种鸡场“生产办公室”配置场长 1 人,助理或技术员 1 人,出纳 1 人(兼统计员), 选种员 1 人,水电工 2 人(年产苗在 800 万以下规模的场 1 人)。年产苗量在 1500 万 以上的种鸡场可增加场长(副场长)1 人;年产苗量在 800 万以下的种鸡场选种员由技 术员兼任;育种公司祖代场、原种场根据需要选种员配置 1-2 人。 + 2~3 。3 1、产蛋舍按开产量设计为
只/栋, 只/人饲养量。每栋鸡舍 (育雏舍、育成舍、产蛋舍)配置两名饲养员(鸡舍数 × 2);公鸡舍饲养员配置 1-2 人。 2、按照合理管理跨度,每 10 栋鸡舍设置区长 1 名(鸡舍÷10),最多不超过 12 栋,最少不低于 8 栋。 鸡舍设计不标准的可按照人均
只M人饲养量配置饲养员;按照平均管 理 20 人跨度配置区长。 (三)岗位职责 1、场长 (1)负责种鸡场的全面工作。 (2)负责制定和完善本场的各项行政管理制度,负责区长级的人事任免提名。 (3)协调各部门之间关系,主抓场内财务、购销等工作。 (4)负责落实和完成公司下达的全场年度生产指标和经济指标,负责全场各项成本 费用的监督和管理。 (5)负责向上级领导汇报生产情况,传达和落实上级领导下达的各项任务。 (6)做好全场员工的思想工作,及时了解员工思想动态,出现问题及时解决,并向 上级领导反映员工的意见和建议。 (7)负责全场卫生防疫的统筹安排和落实。 2、场长助理或技术员 (1)负责全场的生产技术指导和落实情况的检查工作。 (2)负责落实和完成公司制定的生产技术指标。 (3)负责完善本场的饲养管理技术操作规程、卫生防疫制度、管理制度,并组织落 实。 (4)协助场长做好月度和年度工作总结以及其他工作。 (5)负责制定生产计划,并组织落实。对每月计划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根据实际 完成情况,做好下阶段生产计划的调整。 (6)负责全场生产报表的分析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协调解决。 (7)负责全场的技术培训工作,主持召开生产会议。 (8)负责全场工作质量的检查和监督,并向上级领导汇报。 (9)负责集体工作的人员安排与协调。 3、区长 (1)负责本区的全面工作,根据场里计划,做好本区的月度工作计划。4 (2)负责本区的日常管理工作,组织和落实各项生产任务,并对落实情况进行检 查。 (3)负责本区人员管理,掌握员工的工作情况和思想动态,收集员工意见和建议, 并向上级领导反映。 (4)负责鸡群情况检查,全面掌握鸡群动态,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上报。 (5)协助组织免疫、转群、卫生消毒等集体工作。 (6)负责本区鸡群报表的填写,做好本区月度工作总结。 (7)负责组织召开本区月度工作会议。 4、后勤组长 (1)负责本场后勤工作(水电、饭堂、鱼塘、保安、工作服清洗)的组织和落实 工作。 (2)负责后勤组人员的管理工作,收集员工意见和建议,并向上级领导反映。 (3)安排好后勤人员的相关工作,并对工作进度和质量进行监督和检查。 5、出纳 (1)负责本场的出纳工作。 (2)负责监督本场淘汰鸡群、生产物资买卖工作。 (3)负责本场生产数据的统计工作。 (4)负责本场的药房管理工作。 6、种公鸡选种员 (1)负责全场种公鸡选种计划的制订工作。 (2)负责全场种公鸡的选种工作。 (3)负责安排种公鸡舍的日常管理工作。 7、饲养员 (1)负责本舍种鸡日常饲养管理工作,公鸡舍饲养员协助选种员开展选种工作。 (2)参加转群、免疫、大称、维修等集体工作。 (3)负责本舍的防疫卫生工作,并协助做好本区的防疫卫生工作。 (4)负责本舍日常报表的填写工作。 8、后勤人员 (1)水电工负责本场的水电、设备维护等工作。 (2)饭堂人员负责全场一日三餐的饭菜供应,保证饭菜的卫生质量。5 (3)鱼塘人员负责全场的鱼塘管理。 (4)洗衣人员负责每天工作服的清洗、消毒和缝补工作,负责更衣室卫生和消毒 工作,负责生活区、生产区大门口消毒池的消毒液更换和清洁工作。 (5)保安负责本场的安全保卫工作。 二、会议和技术培训制度 会议和培训目的:总结生产上存在问题,研究解决方案,布置下阶段工作,传达上 级领导要求;提高饲养员和管理人员的生产技术水平,推广新技术的应用。 1、全体员工大会:每月一次,总结上月生产情况,传达上级领导的工作要求,布 置下阶段重点工作,会议由场长主持。 2、生产管理会议:每月召开 2 次以上,参会人员为区长以上管理人员,总结前段 时间工作,讨论存在问题,部署下阶段工作重点,会议由场长助理或技术员主持。 3、区级员工会议:每月召开 1-2 次,全区人员参加,总结本区的生产情况、工作 情况,传达上级领导要求,听取员工意见,部署下阶段工作,会议由区长主持。 4、培训: (1)新进员工岗前培训:由区长指导,采用老员工“传、帮、带”的方式。区长明 确新员工学习时间、学习内容,培训期间区长定期指导和检查培训进度,培训期满,由 区长和场长助理负责考核。 (2)全场员工培训:新建场应做好系统培训计划,培训期限半年左右,进行全面培 训,运行一年以上的种鸡场每季度安排 1-2 次专题培训。 (3)区长级管理人员的培训:本场自行组织,每季度一次,同时积极参加集团公司 组织的统一培训。 (4)新技术推广培训:场里推广新技术前,需进行详细培训。 5、每次会议和培训应有简要的纪要,上交相关领导。 三、报表管理 种鸡场的报表是记录、总结、评估和查询种鸡场生产成绩和情况的重要资料,因此 种鸡场各报表填写人员应高度重视,如实、认真地填写好各类相关报表,并在规定的保 存期限内做好存档工作。 对报表管理做如下要求: 1、填写报表应保证数据的真实和准确,并及时填写。 2、数据填写要求完整,实际发生的数据要求全部按照报表完整填写,不能缺失。 3、如数据有明显出入,应及时查明原因,并纠正。 4、每月按时传送上级单位要求的报表。 5、种鸡场的重要报表资料,应指定专人妥善管理,便于随时查阅。6 6、需要存入电脑的报表资料,要及时输入电脑,并妥善保存。 种鸡场主要使用的报表有:鸡群生产日报表,鸡群生产周报表,鸡群生产累总表, 全场鸡群生产日报表,淘汰鸡群结算表,种蛋交接表,疫苗免疫记录表,选种表,药物 使用记录表,疫苗、药物、鸡群、饲料月度盘点表等。 四、生产技术标准与参数 1、主要品种饲养参考标准:该参考标准中包含信息有饲养全期的体重,用料标准, 光照标准,育成限制标准,开产周龄,各周龄产蛋数据标准等。 附件:竹 3 号父母代种鸡的饲养参考标准(其他品种见《种鸡饲养手册》 ) 。 2、淘汰鸡群累计入孵蛋数指标: 表 : 父母代种鸡只开产母鸡累计入孵蛋数指标品种 黄鸡类 乌骨鸡类 麻鸡类 黄麻类 青脚麻 乌皮麻 江西鸡 杏花鸡 其他土鸡类 30 35 产蛋周龄 标准值 (W) (枚/只) 132 117 135 130 117 95 95 100 109 备注(配套母系) N206♀、N210♂×N303♀、N208♂×N303♀ N603♀ N505♀、N502♂×N505♀ N208♀、柳州麻、宁乡黄、三黄 2 号、黄麻 鸡 N804♀、N802♂×N701♀ N902、N902♂×N701♀ ―― ―― N401♀、N411♂×N401♀、春茂鸡、灵山土 鸡、文昌鸡、胡须鸡备注:①品种归类以母系为准;②提前淘汰鸡群按实际累计只入孵蛋数计算。 3、公母配比标准及人工授精标准: (1)公母配比标准:公母配比应控制在 1:40-55,207 公鸡为 1:55,301 公鸡为 1:40,其他品种间于二者之间。 (2)人工授精标准:每只母鸡的输精剂量为 0.025-0.030 毫升,间隔 5-6 天一次。 4、育雏、育成期体重均匀度标准:育雏末体重均匀度达到 65%以上,育成前中期体 重均匀度达到 80%以上,育成后期(预产期间)体重均匀度达到 75%以上。 5、种蛋入孵标准: 品种 快大黄类 矮脚黄类 麻鸡类 蛋重 ≥44 克 ≥42 克 ≥42 克 种蛋要求 合格种蛋:蛋壳光滑,无破损,蛋壳厚 度适宜,蛋壳颜色符合品种要求,蛋形好, 大小适宜,蛋面清洁。7 竹丝鸡类 优质土鸡类 江西鸡≥33 克 ≥32 克 ≥30 克不合格蛋:畸形蛋、沙壳蛋、薄壳蛋, 软壳蛋,白壳蛋、破蛋、阴阳蛋、双黄蛋, 小蛋,厚壳蛋等。6、抗体补免标准: 项目 禽流感 H5 天龄 38 天―100 天 ≥5 101 天―150 天 ≥6 151 天―40 周龄 ≥6 40 周龄以后 ≥5禽流感 H9 ≥5 ≥6 ≥7 ≥6新城疫 ND ≥6 ≥7 ≥8 ≥8减蛋综合症 EDS DD DD ≥5 DD8 附件:竹 3 号父母代种鸡饲养参考标准 (一)、育成期饲养参考指标: (顺季)周 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体 ♀ 60 120 200 280 370 470 560 640 690 730 770 810 850 890 930 980 50 60 1420 重 ♂ 70 150 250 350 460 580 710 840 970 30 10 30 20
80 80 90 100 90 80 50 40 40 40 40 40 40 50 50 60 60 70 70 70 60 80 100 100 110 120 130 130 130 110 80 70 60 60 60 70 70 80 90 100 100 100 90 周增重 ♀ ♂ 料 量 ♀ 8 15 22 26 32 37 41 42 42 43 43 44 45 46 47 48 49 52 55 58 61 64 67 ♂ 9 19 29 35 40 46 50 54 58 60 62 64 66 68 70 72 74 76 79 82 86 90 90 每 日 饲 喂过渡 竹种料 六一限饲方法 ♀ ♂料 ♀类 光 照 ♂断喙时备注自 由 采 食自 由 采 食小 鸡 料小 鸡 料24h ↓ 12h挑出小鸡过渡 中 鸡 料 自 四 三 限 饲 后 过渡 五 二 限 饲 备 后 照 料 备 料 然 光大称 分群、选种公鸡选种大称 分群、选种大称 分群、选种五二 限饲六一限饲过渡预产料驱虫13.0 预 产 料 h 13.5 h 14.0 h过渡 公鸡料按耻骨 开张分群选种14.5 h产蛋率达 5%前转料9 产蛋期饲养参考指标: (顺季)周龄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产蛋 周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体 ♀ 10 70 00 15 30 45 60 75 90 00 00
重 ♂ 40 50 80 10 40 60 75 90 05 20 35
料 ♀ 67 72 78 83 86 86 86 86 86 85 84 83 83 82 82 81 81 80 80 80 80 79 79 78 78 77 77 77 77 76 76 76 75 75 75 量 ♂ 90 90 90 90 90 90 90 90 90 90 90 90 90 90 90 90 90 90 90 90 90 90 90 90 90 90 90 90 90 90 90 90 90 90 90 产蛋率 (%) 10 30 50 60 70 73 75 74 73 72 71 69 67 66 65 63 62 61 60 59 58 57 56 55 54 53 52 51 50 49 48 47 46 45 44 入孵率 (%) 40 70 90 91 92 93 93 93 94 94 94 94 94 94 94 94 94 94 94 94 94 94 94 94 94 93 93 93 93 93 93 92 92 91 91 合格 种蛋数 0.2 1.3 3.1 3.7 4.5 4.6 4.8 4.7 4.7 4.6 4.5 4.4 4.3 4.2 4.1 4.0 3.9 3.8 3.8 3.7 3.6 3.5 3.5 3.4 3.3 3.3 3.2 3.1 3.0 2.9 2.8 2.7 2.6 2.5 2.4 累计 合格 种蛋数 0.2 1.5 4.6 8.3 12.8 17.4 22.2 26.9 31.6 36.2 40.7 45.1 49.4 53.6 57.7 61.7 65.6 69.4 73.2 76.9 80.5 84.0 87.5 90.9 94.2 97.5 100.7 103.8 106.8 109.7 112.5 115.2 117.8 120.3 122.710 第二部分种鸡饲养管理操作规范种 鸡 场 作 业 流 程 图进苗免疫育雏检验选种淘汰免疫育成选种 检验均匀度控制淘汰免疫产蛋人工授精合格蛋入孵次蛋淘汰淘汰11 育雏舍饲养管理作业指导书一、目的:规范育雏舍鸡只饲养管理,确保育雏舍工作目标的落实,为育成期提 供体重均匀、活泼健康的鸡只。 二、范围:适用于育雏舍饲养管理过程。 三、职责 : 1、场长助理以上级别干部负责育雏技术的监控与指导工作; 2、区长按照现场作业指导书和上级意见做好育雏舍管理、协调工作; 3、饲养员按照现场作业指导书和上级意见落实育雏舍各项具体工作。四、工作程序:1、育雏舍准备 (1)清洗:将舍内杂物、料槽、料斗、饮水器、粪盘等用具移至舍外清洗干净,用 清水冲洗鸡舍,清除所有粪便、粉尘、鸡毛等。 (2)检修:鸡舍彻底清洗后,检修饮水系统、光照系统、保温系统、通风、笼具等。 (3)消毒:先使用不同的消毒水消毒 3 次,每次间隔时间 2-3 天,之后将料槽、料 斗、饮水器、粪盘等用具移至舍内,安装设备,检修线路和用电设施,最后封闭本座育 雏舍,用福尔马林(2-3 个单位/立方)薰蒸一次,在进苗前 3 天打开通风。 (4)空栏时间:不低于 15 天。 2、进苗前准备 (1)饲料、药品准备:小鸡料、白痢预防用药、消毒水、维生素、葡萄糖等。 (2)准备好各种已严格消毒的生产用具:饮水器、饲料车、扫帚、水盆、水桶、料 铲、喷枪、称、保温灯、光管、温度计等;同时使用热水保温的鸡舍准备好充足的煤炭, 以保证保温供应。 (3)生产报表准备:日报表、周报表、称鸡薄、饲料库存表等。 (4)做好育雏舍的预温工作:开启保温炉,开启自动控温装置;鸡舍控温仪温度调 至 33-34℃, 要注意控温仪的探头放在从地面数上的第二层处。 每组育雏笼中间层放一 只温度计, 挂在每层发热管外 30-40cm 处, 使育雏笼上三层保温区的温度达到 32-33℃ 为宜,冬天温度不够,可以在保温区加盖毛毯等。 3、进苗 (1)点数、放鸡:鸡苗点数验收后放入育雏笼,根据育雏笼数量和进苗数量,分配 好每层笼饲养的鸡数,育雏前 10 天,最下层不放雏鸡。 (2)开饮:饮水器加入 5%葡萄糖给雏鸡饮用(有条件的,前 7 天使用凉开水) ,饮 水器按照每 40-50 只鸡配置一个。 (3)开食:开饮 2 小时后,用小料斗开始加料,可在饲料中添加适量多种维生素, 小料斗按照每 30-40 只鸡配置一个。12 4、育雏管理 (1)温度控制:1-3 天 33-35℃,4-7 天 32-33℃,以后每周温度下调 2-3℃直至自 然温度。每天上午、下午和晚上观察 3 次室温变化和鸡群状况,并做好温度记录。 (2)通风:3-5 天后鸡舍要适时采用抽风机进行通风,2 周后根据当时的天气情况, 可以增加开窗通风方式,降低空气中有害气体浓度,保持舍内空气良好。 (3)光照:第一周 24 小时光照,从第 2 周开始逐步过渡为自然光照,特别注意舍 内灯管最好安装在两组笼中间的吊顶上,使全部鸡笼有充足光照。 (4)密度:分群后饲养密度小于 40 只/平方米。 (5)清粪:根据雏鸡周龄和品种而定,每隔 2-3 天清粪一次。 (6)饮水管理:1-6 天用钟式饮水器,7-10 天过渡用乳头式饮水管。乳头式饮水管 分高中低三层,15 天前将水管放于最下层;16-25 天将水管放于中间层;26 天以后水管 放于最上层。 (7) 喂料:1-7 天用料斗喂料,8-12 天过渡到料槽喂料,1-2 周龄每天喂料 4 次, 以后每天喂料 3 次,直到转群。 (8)白痢预防药物的添加:1-4 天使用敏感药物添加于上午的饮水中,供鸡群饮用, 在 7 天龄评估白痢控制效果,根据效果再决定是否需要重复用药一次。 (9)注意观察鸡群状况:观察鸡群的生长发育、粪便情况、吃料情况、饮水情况、 呼吸情况、 精神状况, 发现病鸡及时隔离护理与治疗, 发病严重或原因不明时及时上报。 每天将死鸡作无害化处理;跑出笼的鸡只要及时捉回笼。 (10)饲料选择: 母鸡:前 4 周使用育雏料;5-6 周龄,根据品种和鸡群的体重情况,选择育雏料或过 渡后备料。每次转料过渡时间为 5-7 天。 公鸡:转料时间可以推迟到 7 周龄。 (11)抽称:每周末抽称体重,在不同仓和层数随机抽称,每次抽称比例为 3-5%。 (12)扩群、分群:在 10-15 天龄期间,做疫苗时将鸡群扩群到最下面一层,在扩 群同时可进行鸡群的重新分群,从体形上将大小鸡分开饲养,以后做疫苗时也可进行分 群工作。 (13)断喙 断喙时间:第一次在 7-15 天龄,第二次在 8 周龄前后进行修剪,剪嘴需要错开免 疫时间,减少鸡群应激。 将一个育雏小笼里的雏鸡全部抓出,放在专用装鸡用具里。断喙时,左手抓鸡,固 定其鸡身和鸡脚,右手大拇指顶住小鸡的后脑轻轻出力,右手食指托住小鸡下颌,轻出 力以使鸡舌缩回,喙尖与刀片呈垂直角度在刀片上烧灼,上喙以烧掉鼻孔距喙尖的 1/2 为度,下喙烧掉 1/3。 将断喙完成的雏鸡放回育雏笼,当全笼小鸡剪完后,应检查一次,发现出血个体需13 再烧灼一次止血。 断喙注意事项:刀片温度以中间桔红两边黑红为准,勿高温烧喙,剪嘴时,不能出 现明火;断喙前投喂多种维生素,同时补充维生素 K,以减小出血,连续 3 天在饮水中 添加消炎药,帮助鸡群恢复;断喙当日料槽中的饲料要加厚,勿断水。 (14)卫生消毒:每天清扫一次地面,整理好舍内和工作间的用具,保持舍内卫生 整洁;每天使用喷枪对地面消毒一次,10 日龄后,开展带鸡消毒。 (15)隔离饲养:育雏前两周禁止育雏舍饲养员到其他鸡舍做工,严禁其他舍饲养 员到育雏舍窜舍。因免疫等工作需要,其他鸡舍饲养员到育雏舍,应在早上更换工作服 后直接去育雏舍做工后,再回到其本鸡舍,减少雏鸡感染疾病机率。 (16)做好生产报表登记工作:按报表要求完整、准确、整洁地填写。将每天鸡群 的进料、耗料、存料、鸡群数目变动情况、温度、鸡群周末体重抽称、用药情况等填写 好《种鸡场生产日报表》 、 《种鸡场生产周报表》 、 《饲料库存记录表》等相关报表。 五、引用文件: 1、 《免疫接种程序》 2、 《防疫消毒作业指导书》 六、相关记录: 1、 《鸡苗验收报告》 2、 《种鸡场生产日报表》 3、 《种鸡场生产周报表》 4、 《饲料库存记录表》 5、 《育雏舍温度记录表》 6、 《鸡群免疫接种记录表》 7、 《鸡群药物使用记录表》 8、 《育成生长情况累总记录表》 9、 《消毒记录表》 附表 表 1:鸡苗验收表进苗单位: 进苗日期 数量 到场死亡数 鸡苗质量 描述 质检员签名: 日 期: 主管签名: 日 期: 公 公 发苗单位: 品 种 箱 只 到场时间 母 母 箱 只14 表 2:鸡群生产日报表种鸡场年 项目 月 数量 母 公 母 公 母 公 母 公 日 项目座生产日报表群号 数量 饲养员 本日使用 药物及疫苗死 亡 鸡 群 变 动 情 况 淘 汰存 栏 情 况上 日 存 栏 本 日 存 栏母 公 母 公℃ ℃本 日 外 调 本 日 调 入温 度生 产 情 况8时 16 时 耗料(斤) 好蛋 破蛋 畸形蛋 合计 产蛋率 入孵率表 3:物质领用单种鸡场内部 领用群号: 品名及 规格 单 位 数 量 单 价 金 额 万 千 百 领用单 年 说 十 元 月 日 明 角 分仓管员(制单):领用人:15 种鸡场育成舍饲养管理作业指导书一、目的:规范种鸡场种鸡育成期饲养管理工作,培育健康合格的后备种鸡。 二、范围:适用于种鸡育成舍饲养管理过程。 三、职责: 1、场长助理以上级别干部负责育成技术的监控与指导工作; 2、区长按照现场作业指导书和上级意见做好育成舍管理协调工作; 3、饲养员按照现场作业指导书和上级意见落实育成舍各项具体工作。 四、工作程序: 1、转群: (1)鸡舍清洗:将空栏育成鸡舍彻底清洗干净,要求做到无粪便、无鸡毛、无饲料、 无污物等,水线使用浸泡冲洗的方式冲洗干净。 (2)设备维修:鸡舍清洗干净后,进行必要的设备维修。 (3)消毒:鸡舍维修好后,将本舍使用的用具放入鸡舍,进行全面消毒 3 次以上, 每次间隔 2-3 天,消毒好的鸡舍封闭,并要求空栏 2 周以上。 (4)转入鸡群前准备:备好饲料、药品、饮水等。 (5)鸡群转入:根据季节和品种不同,一般夏季在 4-5 周龄时进行;冬季在 5-6 周 龄时进行。转群前后三天使用复合维生素或抗应激药物。转群安排在早上或晚上进行; 把转群人员分成捉鸡、运鸡、放鸡三组,各组密切配合;转群过程要求轻拿轻放,每笼 数量要适度,防止闷死鸡;转群后认真检查水线乳头,防止出现缺水;转群后第二天要 将各笼中的鸡数调均匀。 公鸡采用地面平养的场,先将后备公鸡一并转入育成舍,待进行了第一选种后,再 将选留的种公鸡转到公鸡舍饲养。 (6)鸡群转出:育成舍鸡群转出最佳时间安排在 15-16 周龄,方法参照鸡群转入。 2、饲养管理: (1)选种: 第一次选种:选种时间安排在 6 周龄,挑出残次鸡、错鉴别个体以及体型外貌明显 不符合品种要求的个体,并与第一次大称挑出的特小个体一起淘汰。公鸡同时进行第一 次初选。 第二次选种:选种时间安排在 11-12 周龄,根据选种要求,淘汰公母鸡中的体型外 貌不合格个体。 (2)大称分群:一般进行 2-3 次,第一次安排在第 6-7 周龄,将鸡群分为特大、大、 中、小、特小五大类鸡。大称要求安排足够的人力,务必保证大称质量。 (3)饲养密度:育成前期放 6-7 只/笼,育成中后期调整为 5-6 只/笼;公鸡育成前16 期放 2-3 只/笼,后期放 1-2 只/笼。 (4)各类鸡的限制力度控制:大鸡类 7-14 周龄严格限制,中鸡类 8-14 周龄严格限 制,小鸡类 9-14 周龄严格限制,15 周龄以后放宽限制力度。 公鸡的限饲:大体型品种,后备公鸡自由采食到第一次选种,以后根据推荐的料量 饲养,育成期间不做严格的限制;小体型品种,后备公鸡自由采食到 10-11 周龄。 (5)料量控制: 开产体重在 2000 克左右的品种,前 5 周采用自由采食,从 6 周龄开始控制料量; 开产体重在 1300 克左右的品种,前 6 周或前 7 周采用自由采食,从 7 周龄或 8 周龄开 始控制料量。 严格限制期间,料量需保持稳定并小幅上升,每周料量增加 1-2 克,如体重超标比 较多,则维持上周料量,不能降低料量。 严格限制期间,母鸡采用分级喂料方式,以中鸡料量为基准,大鸡减少料量,小鸡 增加料量,每级料量差异不超过 3-4 克;15 周龄后各类鸡使用合理料量,保证鸡群充分 生长。 (6)停料方法: 母鸡:7-8 周龄采用六一或五二限饲,9-15 周龄采用隔日、四三或五二限饲,16-18 周龄采用五二或六一限饲。 公鸡:采用每天饲喂或六一停料。 (7)喂料、匀料:要求尽量做到称料喂鸡,准确投放每条笼的料量,每天的喂料时 间应相对固定, 每次喂料时间控制在一个半小时内完成; 喂料后一小时需进行一次匀料, 其后根据吃料情况,再安排恰当的匀料次数,要求料槽中饲料分布均匀,同一条料槽各 处鸡吃完料时间达到同步。 (8)体重监控:每周末早上空腹抽称,抽称比例为 3-5%,要求定笼抽称,当天计算 好体重均匀度, 并参照指标做好下一周的料量计划; 如鸡群体重数据需要参与员工考评, 则定笼抽称改为随机抽称,抽称比例为 5%。 公鸡因数量少,抽称比例应达到 10%以上。 (9)舍内温度控制与通风: 温度:育成鸡最适宜温度范围为 15~28℃,每栋育成舍应挂一个温度计,经常观察 舍温变化,当舍温超过 30℃时应及时采取开风扇、风机等降温措施,当鸡舍温度低于 15℃时应采取保温措施。 通风:保持鸡舍内空气良好,减少空气中有害气体浓度,空气混浊时以通风为主。 (10)光照管理: 育成前中期不能增加光照时间。逆季开产鸡群可采用自然光照,顺季开产鸡群最好 采用恒定 8 小时/天光照制度为宜,采用人工加光的鸡舍,光照强度为 5-10 勒克司;无 遮黑饲养条件的种鸡场应采用牵拉简易遮光网等措施,降低舍内光照强度,减少光照对17 鸡群的影响。 (11)鸡群体重均匀度的要求:育成前中期的体重均匀度要求达到 80%以上。 (12)清粪:间隔 3-5 天清粪一次,具体间隔时间根据舍内的空气质量而定。 (13)修喙:在育成前期对部分剪嘴不合格的个体进行补修一次。 (14)卫生:每天喂料后,清扫水管、地面一次,整理好工作间的用具,使其摆放 整齐有序;每周冲洗水管、水箱一次;每半月清扫鸡笼、墙壁、吊顶、横隔、风机、进 风口一次,并擦一次灯具;每月擦洗水管一次。保持舍内卫生、整洁。 (15)日常鸡群的状态检查:粪便情况、吃料情况、呼吸情况,发现病鸡及时隔离 护理与治疗,发病严重或原因不明时立即上报。 (16)报表填写:每天准确填写用料量、存栏情况等数据,并交场办公室汇总。 五、引用文件: 1、 《鸡群选种标准》 2、 《防疫消毒作业指导书》 六、相关记录: 1、 《种鸡场生产日报表》 2、 《种鸡场生产周报表》 3、 《饲料库存记录表》 4、 《种鸡群选种记录表》 5、 《鸡群免疫接种记录表》 6、 《鸡群药物使用记录表》 7、 《种鸡群生长情况累总记录表》18 附表:表 1:免疫记录表免疫接种记录表 品种 群号有 日期 天龄 品种 厂家 批号 效 期 外观 剂量 鸡数 剂量进苗日期接 种 人 监 督 人 备注表 2:选种计划表群号:进苗 日期 进苗 品种进苗日期:进苗 数量 选种 时间品种:第二次选种 选种时 间 选留 数量 第三次选种 选种时 间 选留数 量 后备 鸡只 数 选留 数量第一次选种表 3:药物使用记录表群号: 日期 进苗日期: 药物名称 品种: 使用天数 用药目的 填表人每天药物使用量表 4:育成生长累总表群号:日 期 周 龄 公配套: 进苗日期: 育雏舍: 育成舍号:存 栏 母 死 公 亡 母 公 淘 汰 母 成 活 率 周耗料 (kg) 公 母 累计料 (kg) 公 母进苗数量:只料量 (g ) 公 母 实 际 体 重(g) 公 母公(%) 公母均匀度 备 注母19 种鸡场产蛋舍饲养管理作业指导书一、目的:规范种鸡场种鸡预产和产蛋期饲养管理工作,提高种鸡生产成绩。 二、范围:适用于产蛋舍饲养的鸡群。 三、职责: 1、场长助理以上级别干部负责预产和产蛋期技术的监控与指导工作; 2、区长按照现场作业指导书和上级意见做好产蛋舍管理协调工作; 3、饲养员按照现场作业指导书和上级意见落实产蛋舍各项具体工作。 四、工作程序: (一)、预产期饲养管理要求 1、调整限制力度:预产期采用宽松的限饲方式,逐步过渡为每天饲喂,以保证鸡 群的充分发育。 2、加快放料速度:每周加料达到 4-10 克,逐步达到适宜的开产料量。 3、转料:17-18 周龄,根据鸡群的发育和体重情况,将后备料转为预产料,转料过 渡时间为 5-7 天。 4、驱虫:开产前 4 周做一次驱虫工作。 5、体重监控:每周末早上空腹抽称一次,抽称比例为 3%,定笼抽称。 6、性成熟调整:在开产前 4-5 周进行性成熟度的调整。将早熟部分放在鸡舍中间 光线较暗的地方,晚熟部分调到鸡舍两边光线较明亮的地方,对晚熟部分鸡适当增加料 量和维生素等,刺激其发育。性成熟调整时,只能在同一类鸡中调整(如中间晚熟的大 鸡与两边早熟的大鸡交换) ,不能将原有体型分类调乱,便于产蛋期间的管理。 7、公鸡上笼与训练:公鸡上笼时间安排在开产前 4 周,挑选外貌特征符合选种要 求、精神状态良好、体重达标的个体上笼,上笼后要求单笼饲养。上笼后一周,进行鸡 公尾毛的修剪,开产前两周开始进行采精训练,开产前训练 3-5 次。 8、开产前选种:开产前对母鸡做第三次选种,淘汰部分外貌特征明显不符合品种 要求的个体,同时挑出并淘汰鸡群中的残、次鸡。 9、光照调整:遮黑饲养鸡群遮黑到 19-20 周,其后由 8 小时光照一下调整到 12 小 时,以后每周增加半个小时,直到 16 小时光照(土鸡类可为 15.5 小时) ;非遮黑饲养 鸡群,20 周龄达到 12 小时光照,开产前达到 14 小时光照,以后每周增加半小时,直到 产蛋期间需要的光照时间。 10、早产鸡群的处理:早产鸡群可以采用产前限制措施,控制鸡群早产。 产前限制措施:鸡群平均产蛋率达到 1-3%时,全群开始停止喂料,停料时间 5-7 天,停料期间不能停水。停料当天早上空腹称重,并对称重样本做好记录,在停料第 5 天早上再次称重上次标记的样本, 以鸡群体重平均下降 13-15%为停料结束时间。 首次喂20 料当天,每只母鸡平均给料 30 克,以后每天增加 10 克,直到达到停料前的料量,再按 照加料计划调整料量。 11、预产期间鸡群增重要求:小体型品种要求达到 60-70 克/周,中大体型品种要 求达到 90-110 克/周。 (二) 、产蛋期饲养管理规范 1、转料:鸡群产蛋率达到 5%时,开始转产蛋料,转料过渡时间为 5-7 天。 2、控制适宜的开产料量:鸡群开产料量为预计高峰料量的 85%左右,保持鸡群良好 的食欲,为以后的加料留足空间。 3、高峰前料量的调整:在产蛋率达到 65-70%时,达到计划的高峰料量,产蛋率维 持 7 天不再升蛋时,根据吃料情况,可以考虑再进行试探性加料,加料幅度为 5-7 克, 维持一周,如产蛋率不再增加,则降低到原来的高峰料量。 4、高峰后减料:高峰料维持 4-5 周后,开始降低料量,首次减料为 2-3 克,以后 每周降低 1-2 克料量,逐步达到维持料量,维持料量不能低于开产料量;夏季受高温影 响,高峰料量偏低,则高峰料维持时间延长,减料时间推迟,采用缓慢减料的方式减料。 5、喂料:每天按照订料单进行准确投料,料量不能随意更改,如因天气原因,鸡 群出现料量不足或过多时,应由区长统一安排料量的调整。为了进一步提高喂料的准确 性,要求先称料后喂鸡。为了减少饲料浪费,高峰料量期间,大体型品种应采用分次喂 料方式,避免一次性喂料而造成料槽过满。 6、匀料:为了保证料槽饲料均匀,每天的匀料次数不少于 4 次;在做集体工或下 午做人工授精时安排好人员匀料。 7、饮水:产蛋期间需保证充足的饮水供应,不能出现超过 3 小时以上的断水,特 别是夏季。每次饮水加药后,及时更换回自动供水,饮水给药后要及时冲洗一次水管, 防止饮水乳头堵塞,其余时间做到每月定期冲洗水管 2-3 次,每周清洗水箱 1-2 次。 8、种蛋的收集和运送: (1)捡蛋:每天捡蛋次数不少于 5 次。 (2)摆蛋:认真观察每只鸡蛋,把畸形蛋、沙壳蛋、白蛋、破蛋、阴阳蛋、双黄蛋 等次蛋放在一个蛋托中,正品蛋按大头向上摆放在另一蛋托中。正品蛋送到孵化厂,次 品蛋当作菜蛋外卖。 注意:带有鸡粪的鸡蛋、血蛋要用布块擦干净后才能摆到蛋托中,擦蛋的布块要经 过消毒水浸泡消毒,并拧干。 (3)送蛋:种蛋运送过程中要做好防晒、防雨等措施。 9、光照控制:产蛋前期逐步加光到 16 小时/天,并稳定下来,最高不超过 17 小时, 以后每天的光照时间和开关灯时间都要稳定,不能随意变动。每周检查一次定时器工作 是否正常,灯泡或光管是否烧坏,并及时处理出现的问题。产蛋期间的人工光照强度要21 求达到 30-50 勒克司,采用 20 瓦的日光管,间隔 4 米安装一只,相临工作巷的灯管错 开安装,使光照分布均匀。 10、环境控制(温度、通风) : 温度:产蛋鸡最适宜温度范围为 15-28℃,每栋产蛋舍应挂一个温度计,经常观察 气温变化,当舍温超过 30℃应及时采取降温措施;当鸡舍温度低于 15℃时应采取保温 措施。 通风:保持鸡舍空气良好,减少空气中有害气体浓度。空气混浊时以通风为主。 11、体重监控: 体重抽称时间:产蛋前 10 周,每两周抽称一次,以后每 4 周抽称一次,抽称比例 达到 2-3%,早上空腹抽称。抽称样本要具有代表性,取每仓鸡笼前、中、后数个点进行 抽称,固定抽称位置。公鸡选取 10-15 只抽称,笼位固定。抽称数据交区长统计,评估 鸡群的体重变化是否适宜。 12、体况监控: 高峰后,区长每两周监控一次鸡群体况。体况监控主要指胸肌丰满度和腹部脂肪沉 积情况,每次检查的鸡数比例应该达到全群的 2%以上,取样分布于全舍,检查方式以手 触摸母鸡的胸、腹部,进而评估鸡群的体况状态,作为指导鸡群用料的一个重要参考指 标。 13、抱窝鸡处理: 抱窝比例较大的品种,需要进行抱窝鸡处理,主要针对地方土鸡和竹丝鸡等品种。 在鸡舍内建专用醒抱笼,每天将抱窝鸡捉出,放于醒抱笼饲养一周左右,待其醒抱后捉 回产蛋笼,放入醒抱笼处理前,先配合醒抱池浸泡处理一天,效果会更好。 14、肥胖鸡及残次鸡的处理: (1)肥胖鸡:产蛋中后期,应挑选出鸡群中的肥胖母鸡,集中限料处理一段时间。 每次做人工授精时,遇见翻肛困难的肥胖鸡时,在相应笼位做好标记,第二天将其挑到 处理笼饲养,降低这部分鸡只的料量,只供给正常料量的一半或更少,每周检查一次, 待其体况适宜时,再捉回产蛋笼正常饲养。 (2)残次鸡:每天做人工授精时,挑选出残次鸡,单独饲养,集中淘汰。 15、公鸡的利用和护理: (1)利用模式和配比:公鸡的利用强度以隔日采精或采两天停一天的模式为宜;合 理的公母配比应控制在 1:40-55,207 公鸡的配比为 1:55,301 公鸡的配比为 1:40, 其他品种介于之间。 (2)护理: ①产蛋高峰后一般根据抽测受精率情况每 1-2 个月检测 1 次公鸡精液质量, 受精率 好时可以不用镜检,但要结合眼观挑出精神不好的公鸡。 ②一般每 15 天剪公鸡毛 1 次,只需拔掉公鸡肛门周围 3 厘米范围内的绒毛即可,22 要保留尾羽,不能有出血现象,保持肛门周围干净整洁。 ③一般每 4 天使用复合维生素和鱼肝油拌料 1 次; 尿酸盐过多时使用肾肿解毒药拌 料 1 次;有消化不良或绿便等使用中草药拌料。 ④精液量较少时,每周补充一次熟鸡蛋或胡萝卜。 ⑤公鸡一般分两餐喂料,上午要求吃料到 11 点钟空槽,下午一般做完授精后喂料, 注意固定喂料时间。 ⑥每天早上喂料前, 清扫一次公鸡料槽, 每月擦洗两次公鸡料槽, 保持料槽内卫生, 无霉变、积块饲料。 ⑦调整公鸡笼水线位置到合理高度,保证每只公鸡有充足的饮水。 ⑧区长每半月观察一次公鸡状态,发现精神状态较差的个体,挑出、停止采精,调 理一段时间好转后再使用,不好转就淘汰。 16、人工授精:参见人工授精作业指导书。 17、卫生:每天喂料后,清扫水管、地面一次,整理好工作间的用具,使其摆放整 齐有序;每周冲洗水管、水箱一次;每半月清扫鸡笼、墙壁、吊顶、横隔、风机、进风 口、蛋网一次,并擦一次灯具;每月擦洗水管一次;保持舍内卫生、整洁。 18、清粪:每 3-5 天清粪一次,具体根据季节和品种而定。 19、报表记录:要做好日报表、周报表等报表规范填写工作,并悬挂整齐。 五、引用文件: 1、 《免疫接种程序》 2、 《防疫消毒作业指导书》 3、 《人工授精作业指导书》 六、相关记录: 1、 《种鸡场生产日报表》 2、 《种鸡场生产周报表》 3、 《饲料库存记录表》 4、 《鸡群免疫接种记录表》 5、 《鸡群药物使用记录表》 6、 《种鸡群生长情况累总记录表》 7、 《种鸡群生产情况累总记录表》 8、 《种蛋交接验收表》 9、 《种鸡群淘汰申请表》 10、 《种鸡群淘汰情况结算表》23 附表 表 1:种蛋交接表种蛋交接记录表座号:项目 日期群号:第一次数量 ( 枚) 饲养员 签名品种:运蛋员 签名 第二次数量 (枚)年饲养员 签名月运蛋员 签名 本日合计1 2表 2:种鸡场生产日报表种鸡场生产日报表 日期: 栋号 群号 配套 周龄 产蛋 周龄 死 亡 公 母 淘 汰 公 母 存 公 栏 母 存栏率 母接上表日耗料/斤 公 母 只料量 公 母 K形 蛋 破蛋 合格 种蛋 产蛋 总数 入孵 率 产 蛋 率 公母 比 备 注表 3:产蛋期累总表 产蛋鸡群生产情况累计总表群号:日 期 周 龄配套:存 产蛋 周龄舍号:栏 (只) 公 母 公开产周龄:死 淘 存栏率 (%) (只) 母开产体重:公周耗料 (千克) 公 母 (kg) 公母只料量 (克) 母 公 母累计耗料接上表产 蛋 周 龄 公 实际体 重 (克) 母 蛋重 (克) 周孵 蛋数 (枚) 累计 孵蛋数 (枚) 只开 产母 孵蛋 周产 蛋数 (枚) 累计 产蛋数 (枚) 入孵率 (%) 产蛋率 (%) 备 注24 种鸡人工授精作业指导书一、目的:规范种鸡人工授精操作,提高种鸡的受精率 二、范围:适用于种鸡人工授精的工作人员 三、职责:2 个人的配合工作,分别是采精、翻肛、输精。 四、工作程序: 1、采精: (1)用手把公鸡捉出鸡笼外,捉放鸡时不能粗暴对待公鸡。 (2)采精人员坐在小凳上,把公鸡的双脚放在左腿上,再把右腿搭在左腿上,采精员的双 腿能够牢牢地夹住公鸡的双脚,把公鸡固定。 (3)右手从吸精人员的手中接过采精杯,并用中指和无名指夹住。伸直手指,使食指压住 公鸡耻骨凹入处,使集精杯靠在泄殖腔的斜下方。这时集精杯不能对着泄殖腔的正下方,以免 有粪便排出掉进集精杯中。 (4)用左手的拇指和食指轻轻按摩公鸡两侧肋骨凹陷处,并且一边按摩一边向泄殖腔方向 移动,移动过程中稍微向下用力压。 (5)当左手移动到接近泄殖腔处,公鸡的生殖凸就会显露出来,这时拇指和食指稍微用力 按着生殖凸出的皮肤,形成对生殖凸出的一定压力,当流出少部份精液后,把集精杯对着生殖 凸出,让精液流入集精杯中。每只公鸡每次采精以两次为宜。 (6)每采一只鸡,吸精人员应用吸管插进集精杯底吸起精液,再把吸管口斜靠试管内壁, 挤压吸管头部,使精液慢慢地流入集精试管中。挤完精液后用握着试管的左手的拇指按住试管 口,防止灰尘掉入污染精液。 (7)当集精试管装至一半和装完时各进行冲匀精液 1 次。 (8)采精频率:隔 1 天采精 1 次模式或采两天停一天模式。 (9)注意:采精时不要让粪便和其他异物掉进集精杯中;吸精过程中要细心观察精液,看 是否有异物,若有就要把它弃掉;颜色异常的,如黄褐色、粉红色、有白色絮状物等精液也应 弃用。 2、翻肛: (1)打开母鸡笼,从母鸡后面用右手握住母鸡双脚,把母鸡尾部拉出鸡笼外,让母鸡下腹 卡在笼门口,右手稍为用力把母鸡的双脚向外拉,左手拔开母鸡泄殖腔处羽毛,食指在泄殖腔 上方压住,拇指在泄殖腔下按压,使母鸡的泄殖腔显露出来。 (2)注意事项:翻肛动作要快,食指和拇指用力要均匀,翻出的肛要圆滑、饱满,翻出的肛 不能过高,也不能翻得过小,要易于输精。 3、输精: (1)输精人员左手拿着集精试管,并且手指间夹一块棉花;右手拿输精滴管。25 (2)右手拇指和食指稍用力压住滴管胶粒,把滴管口伸进装精试管的精液面里,然后松开 右手拇指和食指,让精液吸入滴管中。注意拇指和食指不能用力过度或用力不足,否则会吸精 过多或不足。每吸完 1 次精后必须用拇指堵住试管口。 (3)将滴管垂直于翻出的肛插进母鸡的阴道内,插入深度为 1.5-2 厘米,插入滴管时,翻 肛人员固定好翻出的肛,使其不能凹陷。 (4)当精液从滴管中排出后,要迅速抽出滴管,然后用棉花把滴管擦干净才能进行下一次 吸精工作。 (5)输精人员输精后,翻肛人员要迅速松开左手,接着放开鸡脚,让母鸡回到笼中。 4、注意事项: (1)如果输精过程中有精液流出泄殖腔外,应补输。 (2)输精后半小时之内如果有鸡蛋产出,这一笼母鸡应补输。 (3)输精深度以 1.5―2cm 为宜,既不能输得太深,也不能太浅,输精过程中要轻、温柔, 不能用力过大,否则会损伤母鸡输卵管。 ( 4 )适宜的输精量:为保证一次输入足够的精子数量,一次的输精剂量要达到 0.025 ― 0.03ml。对于初产母鸡,适当增加输精量;产蛋后期,由于公鸡体质下降,精液质量有所下降, 输精量也应适当增加。 (5)在输精过程中,翻肛人员和输精人员两者都要观察输精操作是否达到要求,对输精后 出精和输精后母鸡不能缩肛的母鸡要重输。 (6)每天的人工授精工作应在下午 3 点钟才开始工作。 (7)每做 1 个试管的精液不能超出 25 分钟,包括采精时间和输精时间。 (8)每做完 1 试管精液,翻肛人员和输精人员要洗手。母鸡输精工作每 5 天或 6 天为 1 个 周期。五、引用文件:无 六、相关记录:无26 种鸡免疫接种作业指导书一、目的:规范疫苗采购、运输、保管和免疫接种等过程,确保疫苗免疫接种质量, 保障种鸡健康。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所有种鸡。 三、职责: 1、场长助理以上级别干部负责疫苗采购运输保管和免疫接种过程的监控与指导工 作; 2、区长按照现场作业指导书和上级意见做好免疫接种管理协调工作; 3、免疫接种操作人员按照现场作业指导书和上级意见落实各项操作。 四、工作程序: 1、疫苗采购、运输和保管 (1)疫苗采购:做好疫苗采购计划,疫苗领用时注意检查疫苗质量,如生产厂家、 包装、有效期、批号、数量等。 (2)疫苗运输:疫苗运输采用泡沫箱,疫苗放在下面,冰块放在上面,冰块数量足 够,并要尽量减少疫苗在运输途中的时间。 (3)疫苗保管:疫苗必须按要求进行保管,一般冻干苗和灭活苗需在 2-8℃保管; 湿苗在-15℃以下保管;液氮苗在-196℃以下保管。各类疫苗要求标识清楚,放置有序, 防止拿错。定时记录冰箱温度。 (4)搞好疫苗进出仓管理:确保每月盘点时,疫苗种类、数量准确无误。 2、合理制定每月免疫接种计划 严格按照集团公司制定的免疫程序执行,实际接种日龄与标准控制在±2 天内。 3、注射用具清洗消毒管理 免疫前将注射器使用开水煮沸消毒 20 分钟,检查剂量是否准确后备用。免疫后及 时将注射器内剩余疫苗排空,尽快用清水清洗干净。 4 、疫苗领用 按照“先入先用”的原则,并计算好疫苗用量,做好总量控制。疫苗使用前要检查 疫苗的种类、包装、有效期、有无分层、有无变色、批号等,并作好登记。油苗提前一 天拿出冰箱,放于自然环境中回温。 5、疫苗稀释和分配 稀释疫苗必须用规定的稀释液,按要求稀释,稀释后的疫苗要求在 30 分钟内用完。 油苗出现结冰现象及异常分层等问题时不能使用, 油苗要分为两瓶时可以使用蒸馏水瓶 或稀释液瓶进行分装,确保疫苗不被污染。使用过的注射器内的疫苗不能注入疫苗瓶, 避免整瓶疫苗污染。 6、疫苗免疫接种操作技术及注意事项27 (1)滴鼻与点眼法:稀释液的用量应尽量准确;为了操作准确,一只手一次只能抓 一只鸡,疫苗垂直滴入,等疫苗吸入后才放回。 (2)注射法:针头要用脱脂棉检查是否有倒钩,若有则及时更换针头。 ① 颈部皮下注射法:用一只手拇指和食指将头顶后的皮肤捏起,截面呈三角形, 针头近于水平从底部刺入,针头插入后有落空的感觉,再注射疫苗。疫苗漏出时,其表 现为颈部羽毛有湿润的现象,要补做。 ② 胸部肌肉注射:选择肩关节附近的肌肉丰满处,拨开羽毛,针头与肌肉平面呈 45°角插入小鸡 0.5-1cm,大鸡 1-1.5cm。 ③ 腿部肌肉注射:在大腿后侧肌肉丰满处,拨开羽毛,呈 15°角避开血管和神经 刺入,注射位置不正确,易导致拐脚现象。 (3)刺种法: 在鸡翅膀内无血管和骨的翼膜上刺种,拨开羽毛防止疫苗被羽毛刷掉,并注意疫苗 要浸过针尖和针槽部分,刺种时,针头和针槽要穿过翼膜;稀释后的疫苗在半小时内用 完。 (4) 饮水免疫: 要求使用深井水,如果是自来水,要事先提前 24 小时在水箱中储水脱氯;建议加 入 0.2-0.5%的脱脂奶粉,保护疫苗;疫苗在稀释后 1 小时内饮完;免疫前视季节停水 2-3 小时;免疫前要反复清洗水箱和饮水系统,但不能使用消毒水。 (5)注意事项: ①注意轻拿轻放,切忌粗暴操作,以期尽量减少应激。 ②不能漏鸡,采用逐只鸡过笼方法可防止漏免现象,保证鸡群 100%接种。 ③鸡只逃出鸡笼,在做完疫苗后,及时捉住,并全部重新免疫一次。 ④在免疫前后使用维生素 2-3 天,缓解应激。 ⑤在免疫接种过程中, 活疫苗瓶和盖子用完后要放在消毒水中浸泡, 不要随地乱放; 在注射器排空气时,要把弱毒苗或油苗打入消毒水中;在疫苗接种完毕后,要把空疫苗 瓶、盖子和垃圾集中焚烧处理。 ⑥现场监督和记录: 区长需要在现场进行监督和指导, 并做好免疫的相关记录工作。 五、引用文件: 《免疫接种程序》 六、相关记录: 《鸡群免疫接种记录表》28 种鸡场防疫消毒作业指导书一、目的:贯彻“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卫生防疫原则,减少和杜绝疫病的发生,确保种鸡生产安全。二、范围:适用于所有的种鸡场 三、职责: 1、种鸡场场长全面负责卫生防疫消毒工作。 2、种鸡场全体员工参与卫生防疫工作,严格执行卫生防疫制度。 四、工作程序: 1、防疫区域划分: (1)鸡场分生产区和非生产区,生产区包括养鸡生产线、生产线道路、次鸡仓、死 鸡池、污水处理区等。非生产区包括售鸡场地、办公室、食堂、宿舍等。 (2)非生产区工作人员及车辆严禁进入生产区,确有需要者必须经场长批准并经严 格消毒后,在场内人员陪同下方可进入,只可在指定范围内活动。 2、生活区防疫制度: (1)生活区大门口应设消毒池,全场员工及外来人员出入场时,均应通过消毒池, 消毒池每周更换两次消毒液。 (2)任何人或食堂禁止外购活禽或禽类产品回场,场内职工及其家属不得在场内饲 养各种禽类。 3、车辆防疫制度: (1)运输饲料、种蛋、鸡笼设备等进入生产区的车辆要彻底消毒。 (2)场内运鸡车辆及鸡笼出入生产区要彻底消毒,非本场鸡笼严禁进入生产区。 4、购销鸡防疫制度: 出售鸡只时,须经场长或技术员临床检查,无传染性疾病方可出场。出售鸡只只能 单向流动,如质量不合格或其它原因要求退回时,作淘汰处理,不得返回生产线。 5、生产区防疫制度: 生产区消毒池的设立:生产区大门口设立消毒池, 消毒池每周更换两次消毒液(下 雨/转群/卖鸡等导致水池浑浊时要及时更换),生产区每栋鸡舍门口设消毒池、洗手盆, 每天更换消毒液,保持有效浓度。 (1)员工必须经更衣室更衣、换鞋,脚踏消毒池、手浸消毒盆后方可进入生产区。 更衣室管理:按要求设置紫外线灯并进行定时消毒,每天拖地消毒一次,并将衣、 鞋摆放整齐,工作服每天清洗、消毒 1 次。外来人员用鞋要经常清洗,保持清洁、无异 味。更衣室紫外线灯每天分早、中、晚定时开三次消毒,每次两小时。 (2)禁止员工私自互窜鸡舍,特别是育雏期前两周应尽量做到隔离饲养,严禁安排29 该育雏舍人员到其他舍做工,同时严禁其他人员随意进出育雏舍,到育雏工作,需安排 在早上,更换消毒后的工作服后,直接到育雏舍,做完工后才能回到本舍。 (3)外来人员和车辆严禁进入生产区,确有需要者必须经上级领导批准方可进入。 (4)种鸡场一般采用封场或半封场管理方式控制人员进出种鸡场次数,员工外出需 要获得场长批准。本场员工外出或休息回场后,要经沐浴更衣才能进入生产区。 (5)场内道路的消毒:对于场内道路(包括生活区道路)和鸡舍周围每月进行 3 次 大消毒, 路面可以使用 5%烧碱消毒, 冬春季节每月还应增加使用生石灰铺洒路面消毒一 次。 (6)鸡舍内每天进行 2 次带鸡喷雾消毒,鸡群有活苗免疫当天可以不用带鸡消毒。 (7)一个季度至少进行一次药物灭鼠,平时动员员工人工灭鼠,夏秋季节应定期开 展灭蝇灭蚊工作。 (8)鸡粪处理:要求鸡粪进行定点堆放,即从鸡舍清理出来的鸡粪,应运到指定地 点集中堆放,不能滞留在鸡舍外面,并集中修建鸡粪堆放点,考虑易于装卸、冲洗和消 毒等事项。 (9)种鸡场每天病、死鸡应用袋封好,派专人将其运到蒸煮场地煮熟后喂鱼,或进 行其它无害化处理,以避免病原传播。 (10)发病鸡群的处理:鸡群一旦发生传染性疾病,则需要进行隔离处理,待疾病治 愈后才能解除隔离。 (11)饮水消毒:鸡场饮水不符合卫生标准者,须进行净化处理。此外每月可以选用 消毒药进行饮水消毒 2 次。 6、抗体检测:夏秋季节,每两个月送检一次抗体;冬春季节,每月送检一次抗体, 不合格的产蛋鸡群应及时补免疫苗。 7、从养户选购肉鸡留种防疫要求: (1)全面了解拟选鸡群的健康状况及周围疾病流行情况,只能在健康的情况下才能 引种。 (2)做好重要疾病的检验检疫工作,保证鸡群的安全。 (3)加强对运输工具的清洁和消毒。 (4)注意隔离消毒,加强免疫接种。引进鸡群后,根据鸡群的免疫情况,结合种鸡 的免疫程序制订出相应的疫苗补免程序,并适时进行免疫接种。 五、引用文件: 《抗体补免标准》 六、相关记录: 1、 《防疫消毒记录表》 2、 《人员进出场登记表》30 种鸡场重要生产设备操作规范作业书一、目的:规范公司各主要生产设备日常操作使用和日常保养工作,确保安全生产和延长设备使用寿命。二、范围:种鸡场所有主要生产设备 三、职责: 1、种鸡场场长全面负责生产设备操作和保养工作的监控和指导工作。 2、相关责任人员负责生产设备的规范使用和规范保养执行工作。 四、工作程序 1、发电机 (1)先在配电装置上把外电网和本场输入电开关分离,再合上发电开关。 (2)再将开车把手置于开车位置,按顺序接通蓄电池开关,将电路钥匙插入,按下 启动按钮,使启动电器相继接通,柴油机就能启动。启动后应立即释放按钮,使启动电 路迅速断开,并关闭电子表钥匙,断开开关。若在按下按钮 5 秒钟内,柴油机还未能启 动时,应释放按钮,须等候约 2 分钟后再次启动,连续 3 次不能启动时,应停车检查。 (3)在柴油机启动后,先行低速暖车,同时注意各仪表读数,特别是油压表,读数 应大于 50kpa,并检查柴油机各部分运转是否正常,若一切正常,可逐渐将柴油机转速 升至特定转速及电压后,方可投入供电使用。 (4)柴油机的停车工作:将开车控制把手反时针方向旋转,减少供油;也可将喷油 器上的放气螺杆旋开,使其不能供油,而立即停车。 (5)日常保养和维护 ①发电机工作环境通风良好,环境温度一般控制在 40℃之内。 ②要求有清洁的过滤器和合乎规定外接排管。 ③应按季节选择合乎规定的柴油、机油类型,并使用合乎条件的冷却水。 ④经常注意机油压力和冷却水温度在规定范围内;经常注意油耗变化和排气颜色, 以鉴别喷油器的工作性能和使用负荷的变化情况。柴油机的负荷应符合规定,在环境状 况发生变化时,应按规定进行修正,以保证柴油机在安全负荷下运行。超负荷时常有以 下表现: 排气管显褐色或黑色烟甚至带火烟; 机油温度冷却水温度上升, 超出正常规定; 燃油消耗率增大;转速下降。 ⑤经常检查油坯的润滑油的情况,必按时进行补充;检查三漏情况及时排除三漏现 象;清洁柴油机及附属设备表面上的油渍水及尘埃。 ⑥发电机每运转 100 小时后,旋转机油滤洁器的中心转轴数转,更换喷油泵内腔机 油,加至标准,旋开柴油滤洁器下部的放污螺塞,以除积水或脏物,旋开空气滤网进行 清洁灰尘,检查仪表情况是否正常。 ⑦每月定期运转一次发电机,每次开机之前,应检测油料等是否足够。31 2、高压冲洗机 (1) 安全检查: 开机前先检查控制开关接线是否牢固; 是否装有漏电保护开关装置; 是否有地线安全接地;冲洗机电缆是否有破损。冲洗人员要穿电工专用水鞋 ,两人结伴 进行冲洗工作;注意在清洗过程中,保持冲洗机电机干燥,避免被水溅湿了。 (2)再检查机油是否足够;吸水箱是否有水。 (3)试开机,检查水表压力是否足够,传动带是否正常。水表压力一般为 3.5mpa, 使用人员不得随意调动调压旋钮,预防压力过高而使冲洗机负荷过高而损坏。 (4)在清洗完毕后,要断开清洗机的一切电源,以确保安全;清洗机在阶段性使用 完毕后,要安排专人进行维修保养后,放到仓库里保管好,备用。 (5)日常保养和维护 ①冲洗人员在使用电缆和高压冲洗管线时,理顺管线,防止人为损坏管线。 ②发现漏水和漏机油时,要进行停机修理工作。 3、锅炉 (1)使用前对于锅炉管道系统进行冲洗;检查锅炉的储存水量及补给水箱水位是否 正常。 (2)将煤引燃,并升至设定温度后才让热水进行循环。 (3)及时调整控温仪,保证鸡舍环境温度适宜。在使用期间注意观察温度的高低及 锅炉的燃烧情况,及时补充燃料。发现异常及时汇报,以免事故的发生。 (4)在使用完毕后,安排专人进行检修和保养工作。 4、喷雾设备 (1)饲养员每天检查喷雾设备的运转情况,定期或不定期清洗喷头和清洁喷雾水管 表面上的尘埃,保持清洁。 (2)水电工定期对喷雾系统的电机和开关线路进行检查和保养。 (3)水电工要及时对破裂的水管进行维修。 (4)每半月检查一次喷头是否堵塞,发现堵塞的,要维修或更换。 (5)产蛋结束后做一次全面检查和保养。 5、防暑降温设备 风扇 (1)冬春季节不使用风扇,应将风扇用塑料布罩起来。 (2)使用前,应拆下,清洗,维修、上油,保持其正常运作。 纵向通风设备 (1)饲养员夏季每天检查风机与湿帘设备的运转情况,定期或不定期清洁风机和湿32 帘表面上的尘埃,保持清洁。 (2)水电工定期对纵向通风系统的电机和开关线路进行检查和保养。 (3)水电工要及时对破裂的水管进行维修。 (4)湿帘水池要保持清洁,每年使用前,要清洗一次,上口部加盖。 (5)不使用纵向通风设备的季节,使用塑料布将湿帘内外封闭,保护好湿帘。 (6)每年夏季使用前做一次全面检查和保养。 五、引用文件:无 六、相关记录:无33
(44)种鸡生产管理―是一个在线免费学习平台、通过收集整理大量专业知识,职业资料、考试资料,考试复习指导,试题资料等给大家分享;同时提供学习互动交流;更好的帮助大家学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龙之谷沙龙点眼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