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效唑使用方法在青枣树使用

多效唑在花卉栽培上的应用试验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多效唑在花卉栽培上的应用试验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你可能喜欢多效唑在果树上的应用的存在问题分析
我国在果树上应用多效唑快20年了,其正面效应和负面效应都比较突出,应当说是功过参半。问题在于应用上的正确把握。
1、多效唑在增加果实产量上功不可没多效唑,刚从国外引入这项技术时叫PP333,原名paclobutrazol。本是一种杀菌剂,以100-250mg/L喷洒,对白粉病、黑星病都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并对提高花芽和花的抗寒能力也有一定的作用;提高其浓度,则对果树有矮化作用。其矮化作用的机制是通过抑制树体内赤霉素的产生而使新梢节间变短,即在相同长度的新梢上叶片数增多。
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国外就进行新型生长抑制剂的研究与开发,并积极在果树上应用。最先在苹果树上,以后在西洋梨、樱桃、桃、油桃、杏、李、扁桃上试验,认为多效唑具有良好的矮化作用,对花芽的形成和坐果率的提高有促进作用;并认为对果形和果品质量的不良影响小,未发现象B9那样有影响果实膨大的副作用。甚至认为,对果实着色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对果形虽有影响(如使元帅系苹果果型指数稍变小--变扁),但无损于其商品价值。在使用剂量大的情况下,既强烈抑制新梢生长,又抑制果柄生长,使果柄变短,如多效唑处理的是短果枝,在进行着色管理时很容易造成落果。
从其作用速度看,在盛花后3周左右喷布,对桃、樱桃当年即产生抑制作用,但在苹果上表现不明显。如在苹果展叶前后分几次喷布250mg/L多效唑,当年对苹果即有一定的抑制效果。土壤处理,一般在翌年才奏效,即使叶面喷布,一般也在翌年表现出明显的抑制效果,并可延续数年之久。
国外在梨树上的试验结果表明,因品种不同,多效唑的抑制效果不同。在威廉斯(williiams)品种上,以2000mg/L喷1次的效果最好,其平均单果重和产量最高;1000mg/L喷2次和500mg/L喷3次的坐果率和产量都明显降低(说明其应用浓度之高);对克拉普(Clapps&Faorite)品种的所有处理均减产。
国内的研究表明,多效唑抑制苹果树新梢的加长生长和加粗生长,适宜用量或浓度可增加短枝量、花芽量和产量。在尖把梨上的试验表明,其趋势与苹果基本一致,只是其抑制作用较苹果小,其持效期也较短。
在国内多效唑应用试验的示范带动下,自上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多效唑在果树特别是苹果树上大面积应用,对提高苹果产量,特别是幼树早期丰产起了很大作用。不久果树保护地栽培开始发展起来,多效唑在桃、李、杏等树种的保护地栽培上发挥了巨大作用,保证在栽植的翌年形成产量和高效益,好象已成为某些树种保护地栽培不可或缺的技术环节,其依赖程度可想而知。
2、不可忽视多效唑带来的负效应
2.1&&苹果质量变劣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从辽宁省开始,全国大面积发展富士苹果。富士的亲本国光和红星都是生长较旺、结果较晚的品种,因此富士的生长和始果期与其亲本是一脉相承的。在这样一个优质品种上,为了早期丰产而应用多效唑是很自然的。在高产或早期丰产之后,人们逐渐发现富士的果形发生了变化。富士的果实形状虽略有偏斜,但高桩是其基本特征。但因多效唑的大量应用,使富士的果形变扁;二是富士的果肩本来是滚圆的,但应用多效唑之后出现了不明显的四个棱;三是果肉变得更加致密,使原本脆酥的口感变得紧而艮,甚至齿龈和腭有触痛的感觉;四是着色困难,风味变淡,失去富土苹果原有的风味。在现实的市场经济下,质量是产品的生命,多效唑的应用,使果品质量变劣不能不说是个严重的问题。
2.2&&严重削弱树势
正如前述,不适当的应用多效唑,即高量或高浓度应用使新梢变短,叶片呈莲座状叶丛。浓度为1000mg/L和2000mg/L的处理,苹果无秋梢,且短枝率达78%-81%,致使长梢占很小的比例(长梢是保证全树营养的,长梢的数量应达到总枝量的20%,树体才能正常生长发育);土壤处理每株4g、8g和叶面处理浓度为1000mg/L、2000mg/L的,翌年萌发后长时间呈莲座状叶丛,叶片皱缩,弯曲下垂,至到6月初才开始伸长。事实说明,多效唑不适当的应用严重削弱了树势,不但生长量小(失去结果基础),而且使树体病害发生严重(如轮纹病、干腐病、腐烂病等),大大缩短了结果年龄。
2.3&与绿色果品生产相悖
我国已加入WTO,发达国家以"绿色壁垒"抵制发展中国家的商品。说明国际贸易中对食品安全是有严格要求的。即使国内贸易,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国民对食品安全亦越来越重视。为国人和世人的食品安全着想,多效唑的应用迟早要受到非议的,何况其使果品变得不好看不好吃。
2.&4&&污染土壤
凡土施多效唑,或连续多年喷施多效唑的地块,种什么抑制什么,使土地失去生产能力,哪怕是暂时的。多效唑对果树和其他作物有如此大的抑制作用,难道对土壤中我们看不见的生物(微生物)就没有抑制作用吗?微生物是土壤的重要组成部分,微生物系统受到破坏,土壤还能具有生产能力吗?很值得我们深思。
3、应吸取的教训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但人们在利用它时,往往只看到好的一面,而忽视了不好的一面。说白了,是看到了需要的一面,剔去了不需要的一面。早在得到国外关于多效唑的信息之初,就知道多效唑能使元帅系苹果果形变扁,过量应用时强烈抑制新梢生长,使果炳变短,进行着色管理时易落果……但我们在试验和宣传时,却对这方面观察得不多,宣传得不够,尤其在适宜用量或浓度上强调的不够……
科学的态度是实事求是。就目前我们的果树生产还需要多效唑时,不要忘了多效唑的应用前提是旺树或徒长枝。在看到我们的果树适龄而不结果时,没有首先想到是我们的管理不到位,是营养不足或营养失衡,是光照不足或通风不良……因此,当得知多效唑的"妙用"后便广而用之,连弱树也用,这是"杀鸡取蛋",万万使不得的。让我们的果树管理还是回归到基础性工作上来,一锛子一斧子从改善土肥水管理、科学整形修剪和病虫害无公害防治上着手,生产优质的无公害果品。
从长远的观点出发,从总结经验入手,对带有负效应的任何一项技术的研究,应当广泛的调查,有较长时期的资料积累,才好做出较为可靠的结论,不对生产造成危害。
&&&&&&&&&&&&&&&&&&&&&&&&&&&&&&&&&&&&&&&&&&&&&&&&&&&&&&&&&&&&
来源:《北方果树》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当前台湾青枣的管理要点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 点击数: 更新时间: 20:37:07
当前是台湾青枣进入花芽分化,现蕾、开花及座果时期,根据青枣的生长特性,切实做好促花、保花及保果工作是台湾青枣栽培管理的工作重点,具体做好以下措施:  一、科学施肥,满足树体开花结果的营养需要。  首先在6月上旬,青枣生长迅速的时期,每株可选用鸡屎肥15―20 kg +尿素0.4 kg+钾肥0.5 kg+磷肥0.25kg施下,以增强树体的营养,促进果树提早进入花芽分化。7月下旬,青枣将进入花芽分化阶段再施一次花前肥,可根据树体的大小,每株施鸡屎肥5kg或猪屎10kg+尿素0.4kg+钾肥0.25kg+磷肥0.25kg,微量元素硼砂0.2%,硫酸镁0.3%,以满足开花结果所消耗的营养及幼果的生长发育所需营养。在果实膨大期每月每株追施复合肥0.5kg+尿素0.25kg,同时每7―10天结合叶面追肥一次,叶面肥可选用0.2%磷酸二氢钾、0.1%的高镁施、0.05%硫酸锌,以及爱多收、九二O等轮换喷雾。果实成熟期喷0.2%硼砂、0.3%硫酸镁或0.2%超甜精可提高果实的品质。因青枣花量大,花期长,挂果量多,因而施好肥、施足肥以保证其开花结果及果实发育所需的养分是当前管理工作的重点。    二、采取措施促进果树提早开花丰产优质  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通过摘心,叶面喷施营养液肥及激素调控的方法,使青枣提早进入花芽分化、开花及二次结果。营养液主要选用高利达、核苷酸、满花精、磷酸二氢钾,每7天喷一次,轮换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可用15%多效唑500mg/L喷一至二次。有条件的地方可用夜间灯光照明以延长光照时间,增加营养积累,提早开花,提高座果率。每亩可用6条日光灯管,在7月下旬至8月下旬照射一个月以见小果为止。    三、整枝修剪  将下垂枝、徒长枝和内膛弱小枝条疏去,培养侧枝斜生的通风透光分布均匀的理想树冠,既可以减少无效枝条的营养消耗又可增加光合作用,以减少管理上的诸多不便,同时减少病虫害的发生,特别是防止白粉病的危害。  四、水分管理  台湾青枣除花芽分化前一个月土壤需干燥外,其它生长时期都需保持土壤的湿润,以利于果树的生长,果实膨大期需大量水分以供幼果的生长。具体做法:果园喷水,以提高果园的湿度,有条件的话可采用微喷头喷水,营造果园湿润通风的生态环境。  五、病虫害防治  青枣的病虫害主有轮斑病,可用80%多菌灵或73%甲基托布津500倍液喷雾。谢花后见小果是白粉病发生的主要时期,果园应保持湿润通风透光,一般在开花前可用80% 多菌灵500倍液,或锈粉灵1000倍液喷雾,谢花后见小果时可用保尔丰1500倍液喷雾,防治效果良好,可以作为防治白粉病的主要用药。防治白粉病关系到青枣质量和丰产丰收的关键,是工作中的重点之重点。潮州市果树研究所?陈洁明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中共鹤山市委 鹤山市人民政府 主办 鹤山市信息中心技术支持 建议使用
分辨率,IE6.0以上浏览器多效唑在桃树上的应用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多效唑在桃树上的应用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桃树密植多效唑使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