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有害生物普查方案普查的木质工具,如三级台,标本夹等,有靠 谱的生产厂家吗?

竹溪县全国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实施方案_竹溪县林业局
&&&&&&&栏目导航&&&&部门文件
竹溪县全国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实施方案
[来源:本站&&& 作者:森防站&&&& 日期:日&&& 浏览185 次]
林业有害生物普查是一项重大的林情调查,也是一项基础性和公益性的国情调查。自1980年、2003年两次全国林业有害生物普查之后,十多年来,随着气候环境的变化,加上人工经营措施对森林资源结构的改变,以及便捷的交通条件、快捷的物流业发展等因素的多重影响,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危害的种类和分布区域等情况发生了相应的甚至很大变化。通过对我县林业外来有害生物及本土林业有害生物进行全面普查,进一步摸清林业外来有害生物及本土林业有害生物种类、分布及危害情况,补充和完善林业有害生物疫情数据,详细掌握有害生物对森林资源及林业生产造成的损失,为今后加强区域间的联防联治、制定有害生物预警方案、确定和实施工程治理项目提供科学依据;为湖北省及十堰市确定森林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补充检疫性有害生物,提出合理的检疫要求提供依据;为今后增加测报主测对象、使测报工作更加完善提供科学依据;为维护竹溪生态安全,防止外来危险性林木病虫入侵制定更加有效的控制、封锁和扑灭措施。因此搞好这次普查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根据《国家林业局关于开展全国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工作的通知》(林造发〔2014〕36号)以及《湖北省林业厅关于开展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工作的通知》(鄂林造〔2014〕82)文件精神,按照国家林业局及省林业厅统一部署,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工作原则
(一)指导思想
紧紧围绕我县建设“十堰市绿色崛起示范县”总体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全面普查竹溪县林业外来有害生物及本土林业有害生物的种类、分布及危害情况为目标,通过全面普查,建立林业有害生物动态监测体系,为保护森林资源、建设生态文明提供强有力支撑。
(二)工作原则
1、坚持以林业外来有害生物为主,本土有害生物为辅,以危险性病虫为主,有害植物调查为辅,弄清发生种类(特别是新发生种类)为主,危害程度为辅的原则;
2、坚持以历史资料为基础,突出重点、分类施策的原则;
3、坚持以专业队伍调查为主,群众参与、社会举报相结合的原则;
4、坚持以质量优先、时间服从质量的原则。
二、普查范围与普查内容
(一)普查范围
1、重点调查范围
(1)林业重点保护区域。经济林、风景林、自然保护区、生态防护林、古大珍稀树木等;
(2)有害生物易发生区域。低山丘陵马尾松、高山华山松分布区、绿色通道及河流杨柳分布区、重点经济林分布区、人工林区;
(3)过去调查涉及不多的区域。高山林场、深山天然林区、杂灌林区;
(4)城市园林绿色、公园、行道绿化带。
2、调查单元
原则上以乡、镇(林场、茶场、农场)为调查单元(长峡保护区单列)。全县共设26个调查单元,平均每6个单元组建1个专业调查队,普查人员从8个国有林场抽调技术人员组成。
(二)普查对象和内容
1、普查对象
可对林木、种苗等林业植物及其产品造成危害的所有病原微生物、有害昆虫、有害植物及鼠、兔、螨类等。普查对象包括:
(1)在本地区已造成危害但尚未记录的林业有害生物。
(3)国家林业局2013年第4号公告公布的《全国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单》和《全国林业危险性有害生物名单》,以及国家林业局2014年第6号公告新增列的林业危险性有害生物(椰子织蛾和松树蜂);2003年以来全国有发生、危害记录的506种林业有害生物种类(见附件1);2003年以来从国(境)外或省级行政区外传入的林业有害生物新纪录种类。
(4)除上述外,湖北省确定的林业有害生物种类。
2、普查内容
每种普查对象包括以下内容:
(1)林业有害生物种类(包括亚种和株系)
规范的中文名称和拉丁学名参见附件1,其中,病原微生物和有害昆虫的中文名称和拉丁学名分别参照《林业资源分类与代码林木病害》(GB/T 15161―1994)和《森林植物害虫分类与代码》(GB/T 15775―2011)。
(2)寄主植物
指有害生物危害的植物种类(含转主寄主)。规范的中文名称和拉丁学名参照《中国植物分类与代码》(GB/T 14467―1993)。寄主植物种类多于20种的,按照不同科、属,至少列出主要的20种。
(3)危害部位
指寄主植物的干部、枝梢部、叶部、根部、种实等。
(4)分布范围和发生范围
分布范围指某种林业有害生物的分布区域。发生范围指某种林业有害生物的发生危害区域。对于14种全国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以及2003年以来发现的从国(境)外或省级行政区外传入的林业有害生物,分布范围和发生范围均以乡镇、农林场级行政区为单位。
(5)发生面积和成灾面积
发生面积指林业有害生物达到轻度及以上统计标准的面积。其中,发生程度分“轻、中、重”3个等级,具体参照《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及成灾标准》(LY/T 1681―2006)(附件2),没有列入该标准的参见附件3。成灾面积指林业有害生物达到成灾标准的面积。成灾标准参照《主要林业有害生物成灾标准》(林造发[2012]26号)(附件4)。
(6)传入地和发现时间
对于14种全国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以及2003年以来发现的从国(境)外或省级行政区外传入的林业有害生物,调查其传入地、发现时间、传入途径,以及对当地经济、生态、社会影响等。
三、普查时间安排
(一)前期准备:2014年4月-2015年3月
根据我县实际情况,编制实施方案、所需经费筹集、人员安排、技术培训、相关资料收集、器材设备准备、普查预实施等相关准备工作。
2014年10月底前,成立组织领导机构,落实普查经费,组建普查队伍,上报到省、市森防总站审定。
2014年12月底前,收集资料,购置普查所需仪器设备、工具等。
2015年3月底前,组织完成各乡、镇(场)普查技术人员培训,确定调查路线,编制外业、内业工作细则。
(二)外业调查:2015年4月-2015年12月
根据全县森林资源类型及分布特点、地形地势、交通状况、病虫害发生历史、现状、外来引种栽植等情况制定科学的踏查线路,确定样地进行调查,详细调查标准地的外来林业有害生物的种类、分布及危害状况,调查本地危害严重的生物种类。进行定点监测和数据搜集,并定期开展有害生物分布调查及主要有害生物的发生规律调查,对重点的有害生物进行危害风险分析评估和有害生物的种、小种、株系、生物型调查。
(三)汇总评估:2016年1月-2016年8月
1、2016年3月底前,完成标本制作、种类鉴定。
2、2016年6月底前,完成外业的补充调查(个别种类按发生发育情况可适当延迟,以保证调查采集数据的完整性)、普查信息的整理完善。
3、2016年8月中旬前,完成普查档案建立,向十堰市林业局报送全县普查技术报告、工作总结、风险评估结果、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分布图、表格及危害状的照片,提交相关标本。
四、组织管理
为保证我县本次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工作的顺利开展,确保普查工作任务按期保质保量完成,竹溪县林业局成立林业有害生物普查领导小组,负责辖区内普查工作。
(一)普查领导小组名单和职责
组& 长:唐秉勇& 林业局局长
副组长:许& 勇& 副局长(总工程师)
熊& 军& 副局长(森林公安局局长)
成& 员:谢& 青& 营林股股长
刘建国& 计划财务股股长
徐远启& 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队队长
龚传清& 森林病虫防治检疫站站长
普查领导小组负责普查工作的组织和领导,协调解决重大问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由龚传清同志兼办公室主任,负责普查的具体实施和日常工作。办公室主要职责有:
1、负责制定全县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工作实施方案,提交领导小组审定后组织实施;
2、督促、检查、指导全县普查工作;
3、编制全县普查工作技术报告,完成工作总结、风险评估与评估结果的上报。
(二)普查人员及普查辖区
肖继志、李仁平负责标湖林场、中峰镇、龙坝镇、鄂坪乡、龙王垭茶场、天池垭林场、汇湾镇、兵营镇、新洲乡;
夏进操、王& 成 负责双竹林场、水坪镇、县河镇、八卦山林场、丰溪镇;
吴良国、王著东 负责源茂林场、桃源乡、向坝乡、九里岗林场、蒋家堰镇、城关镇、杨家扒综合农场(经协商普查工具和普查种类与长峡保护区共享);
王& 辉 吴立平 负责岱王沟林场、泉溪镇、望府座林场、天宝乡。
(三)检查督导组
唐秉勇&& 许& 勇& 熊& 军& 谢& 青& 刘建国& 徐远启& 龚传清& 王& 辉
五、普查资金筹措
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国办发〔2014〕26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意见》第三条第六款“地方人民政府要将林业有害生物普查、监测预报、植物检疫、疫情根除和防治基础设施建设等资金纳入财政预算,加大资金投入”的精神,落实普查所需经费,确保普查工作按标准完成。
目前,普查经费还没有纳入县级财政预算。为确保本次普查工作顺利开展,经林业局研究决定,从其他渠道筹措8万元资金拨付到8个国有林场,主要解决普查人员交通、误餐、劳保及外业补助费用,不足部分由调查人员单位解决。
六、前期准备
(一)资料收集
收集调查地区的有关资料,包括主要林业资源及分布图、植被电子地图等、当地植物病虫害检疫对象普查资料及当地林业病虫害种类、发生及分布等情况。
收集调查地区有关社会经济状况的资料,包括人口、社会发展情况及交通运输条件和行政区域地图等,分析了解人类活动情况。
收集普查范围的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概况、林业生产情况,了解掌握辖区内苗圃、花圃、木材加工厂、贮木场等的位置。
(二)普查技术培训
对参加普查的工作人员开展业务培训,主要内容为野外调查方法(普查、标准地调查、排查、问卷调查、安全性评估数据采集),标本采集和制作,林业有害生物的识别与鉴定,摄像、摄影技术(自然生态、生物被害状、有害生物形态等)、GPS等调查工具的使用技术。突发性事件处理技术、资料汇总技术等。
(三)普查工具准备
根据调查目的、调查类型、调查对象(植物种类、动物种类)、调查区域等情况综合分析,准备相关工具、设备。包括:
(1)摄影工具:数码相机(带显微摄影装置)、光学照相机、数码录像机。
(2)扑捉害虫工具:信息素诱捕器、引诱剂、灯光诱捕器、野外工作袋、捕虫网、柴刀、锯、锄头、高枝剪、螺丝刀、剪刀、镊子、毒瓶、昆虫针、三级台、展翅板、三角纸袋、试管、指形管、标签等。
(3)采集植物标本工具:标本夹、干燥纸、高枝剪、手剪、等。
(4)检疫工具箱、各种地图、GPS、望远镜、通讯设备、野外劳保物品等。
普查采取地面人工调查为主要方法,人工调查又分:访问调查、线路踏查、标准地调查,并辅以诱虫灯和引诱剂调查。
(一)人工调查
1、访问调查
访问调查是针对某个地区(林区)、苗圃、贮木场、木材加工厂、花圃等,或某种植物、某种病虫害,有目的对当地群众、技术人员、业主、有关专家等进行访问咨询,了解当地林业有害生物种类、分布、发生等情况。访问调查一般是结合线路踏查、标准地调查时进行,也可以单独进行。
访问调查情况应作好记录,并根据访问情况针对性的开展实地调查。
踏查以林业有害生物危害为导向,通过发现危害来追溯林业有害生物,这是本次普查的特点和重点。踏查首先是发现林业有害生物危害状况,进而初步确定林业有害生物的种类、寄主植物、危害部位以及分布范围。
(1)踏查时间
根据林业有害生物的生物学特性,踏查应选择在林业有害生物的发生盛期或症状显露期进行。
(2)踏查强度
在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季节,重点区域每20天踏查一次,一般区域每30天踏查一次。踏查区域要涵盖普查范围的所有类型。
(3)踏查方法
踏查准备:踏查前,有目的的访问或咨询当地林业技术员、护林员,查阅当地森防部门的有害生物发生档案,了解有害生物的种类、分布和发生情况,为踏查路线设计做好充分准备。
踏查路线:根据当地主要森林类型、地形地貌以及铁路、公路、林间防火道、林班线等设计踏查路线。重点调查港口、口岸、铁路、公路、建设工地等人流物流频繁地区,特别是新近架设通信电缆和电力线附近的林地;受人为干扰严重,生物多样性差,生态环境状况不良的林地和受火灾、雨雪冰冻、干旱、洪水等突发性灾害干扰后的林地;历史上林业有害生物频发的林地。
注意事项:设计踏查路线时,对外来有害生物容易侵入区域的踏查线路间距相对密一些。可根据具体情况,300米至1000米不等。对天然林、荒漠植被区的踏查,由于其受人为干预相对较少,踏查线路间距可以相对大一些。对本土危害严重的有害生物,可根据历史资料进行踏查路线设计。踏查时,应选取制高点,通过目测或借助望远镜观察林业有害生物发生情况。
每条踏查路线发现的全部有害生物填入《踏查记录表》(附表1)。
3、标准地调查
对于本地区未记录或未监测的林业有害生物种类,应设立标准地详细调查其发生面积、危害程度等;对于已知或已监测的林业有害生物种类,可用当年的测报数据,在本次普查中可不设立标准地调查。
标准地设置标准:人工林标准地累计面积原则上不应少于有害生物寄主面积的3‰;天然林不少于0.2‰;种苗繁育基地不少于栽培面积(数量)的5%。同一类型的标准地应尽可能有3次以上的重复。检疫性有害生物设置标准参照《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调查总则》(GB/T 23617―2009)。
每个标准地的调查结果填入《标准地调查记录表》(附表2)。
(1)林木病害调查
①叶部、枝梢、果实病害调查
每块标准地面积3亩左右,标准地内寄主植物至少30株,每块标准地随机调查30株以上。以枝梢、叶片、果实为单位,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枝梢、叶片、果实,统计枝梢、叶片、果实的感病率。
②干部、根部病害调查
每块标准地面积3亩左右,标准地内寄主植物至少30株,每块标准地随机调查30株以上。对于树木死亡或生长不良而地上部分又没有明显症状的,应挖开根部进行调查。在标准地上,通常以植株为单位进行调查,统计健康、感病和死亡的植株数量,计算感病率。
林木病害的发生程度通常以百分率表示。对于植株感病轻重差异较大的,用感病指数表示。
①食叶、枝梢害虫调查
每块标准地面积3亩左右,标准地内寄主植物至少30株,在每块标准地内按对角线抽样法抽查30株以上,统计每株树上害虫数量,或目测叶部害虫危害树冠、枝梢的严重程度。
②蛀干害虫调查
每块标准地面积3亩左右,标准地内寄主植物至少30株,在每块标准地内按对角线抽样法抽查30株以上,统计每株树上害虫数量,或目测蛀干害虫危害树木的严重程度。
③种实害虫调查
种实害虫调查主要在种子园、母树林和其它采种林分进行。通常750亩以下设1块标准地,750亩以上每增加150亩增设1块。每块标准地面积为1亩,按对角线抽样法抽查5株以上,每样株在树冠上、中、下不同部位采种实10~100个,解剖调查被害率。
④地下害虫调查
地下害虫调查采用挖土坑法。同一类型林地设1块标准地,面积3亩左右,每块标准地土坑总数不少于3个。土坑大小一般为1米×1米(或0.5米×0.5米),深度到无害虫为止。
(3)林业有害植物调查
每块标准地面积3亩左右。对于侵占林地的有害植物,调查其盖度;对于藤本攀援类有害植物,调查其盖度或受害株率。
(4)林业鼠(兔)害调查
①林木受害情况调查
按不同的立地条件、林型,选择被害株率超过3%(沙鼠类达到10%)的小班地块,设置标准地(面积为15亩)并沿对角线随机选取100株进行被害株数和死亡株数调查,计算受害率。
②鼠(兔)密度调查
害鼠(鼠兔):地下害鼠密度调查一般采用土丘系数法或切洞堵洞法,地上类鼠密度调查一般采用百夹日调查法,具体参照《森林害鼠(鼠兔)监测预报办法(试行)》(造防函[2002]13号)。
害兔:种群密度调查采用目测法(样带法)或丝套法,具体参照《林业兔害防治技术方案(试行)》(林造发[2006]38号)。
根据害鼠(兔)捕获率和林木受害情况统计害鼠(兔)发生程度,当两种统计方法的结果出现差异时,按“就高不就低”原则处理。
(二)辅助调查
适用于趋光性强和对引诱剂敏感的林业害虫调查。该调查方法不能取代标准地调查,可作为踏查的补充以及采集害虫标本的手段之一。辅助调查的结果填入《诱虫灯(引诱剂)调查记录表》(附表3)。
1、诱虫灯调查
诱虫灯调查可以用来确定优势种类。诱虫灯相关标准应符合《植物保护机械 虫情测报灯》(GB/T 24689.1―2009)和《植物保护机械 频振式杀虫灯》(GB/T 24689.2―2009)。诱虫灯的布设、开灯时间以及诱捕时段和昆虫收集等具体方法参见《诱虫灯林间使用技术规范》(LY/T 1915―2010)以及产品使用说明书。
2、引诱剂调查
引诱剂调查可作为排查重大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是否传入的主要调查手段。根据引诱剂引诱害虫的有效距离在林间挂放诱捕器(诱捕剂),并在引诱剂的有效期内进行诱捕害虫数量调查。具体使用方法可参见相关标准以及产品使用说明书。
(三)生产和经营场所调查
适用于的有害生物调查。
1、木材有害生物调查
对于木材及其制品的生产和经营场所,采用随机抽样法或机械抽样法抽取样品。抽样比例参照《林业主要有害生物调查总则》(LY/T 2011―2012)。发现检疫性有害生物的应全部调查。调查结果填入《种实、果品、花卉、木材及其制品有害生物调查记录表》(附表4)。
2、种实、果品、花卉有害生物调查
对于种实、果品、花卉的生产和经营场所(如种实库、果品库、花卉交易市场),采用随机抽样法或机械抽样法抽取样品。抽样数量为货物总量的0.5%~5.0%。发现检疫性有害生物的应全部调查。调查结果填入《种实、果品、花卉、木材及其制品有害生物调查记录表》(附表4)。
3、苗圃(花圃)有害生物调查
在每个苗圃(花圃)的对角线上(或按照棋盘式)设置若干个样方(靠近圃地边缘的样方应距离边缘2~3米)。样方累计面积不少于栽培面积的5%。样方大小根据苗木种类和苗龄而定。针叶树播种苗一般0.1~0.5平方米,或以1~2米长播种行作为一个样方;阔叶树苗的样方应在1平方米以上,每个样方上的苗木应在100株以上。按对角线抽样法(或棋盘式)抽取样株(针叶树播种苗300株以上、阔叶树苗100株以上)进行调查。对于大苗或绿化苗,可适当扩大样方面积与抽样比例。调查结果填入《苗圃(花圃)有害生物调查记录表》(附表5)。
八、标本采集和影像拍摄
(一)标本采集
本次普查要采集各类林业有害生物标本,特别是成套的生活史标本。对新发现的害虫标本,放入装有纯酒精、福尔马林等昆虫标本专用保存液的容器中,密封后放在冰箱冷藏保存,为后续分子生物学鉴定做好储备。对采集的标本进行分类,同时做好采集记录。标本标签编号原则如下:
1、采集标本记录由采集人员填写,同时写上编号、采集时间、地点、寄主植物、采集人姓名,放入存放容器,将标签系上,同时在记载表上登记。
2、标本编号为13位数,前6位是所在县级行政区划代码,第7~9位为采集地点所在乡镇行政区代码,最后4位数是标本的流水编号。
3、调查地点填写到林业小班或具体地点。
4、植物名称要求填写该植物的通用中文名。
5、同一采集时间、地点、寄主植物、采集人姓名,采集同一种有害生物,不论数量多少,为同一编号。
6、所采集的有害生物标本应及时鉴定,当地无法鉴定的逐级上送,首次发生的林业外来有害生物送省林业厅鉴定中心进行鉴定。
7、标本应妥善保存,当地无法长期保存的,由市森林病虫防治检疫站统一保存。
(二)影像拍摄
影像资料采用数码相机和数码摄像机拍摄。数码相机具备微距功能,照片统一采用JPG格式,像素在1000万以上;数码摄像统一采用PAL制式。影像作品要特征突出、图像清晰、色彩正确、景别别致。
拍摄林业有害生物的有关生物学、形态学以及危害状影像,注明拍摄人、寄主植物、拍摄时间和拍摄地点(乡镇级行政区)。
每次调查结束后应及时保存影像,并对影像进行命名。命名格式为:“有害生物名称(虫害要求注明虫态)-寄主植物-采集省县乡-年月日-拍摄人”。示例:例如2014年9月1日在湖北省竹溪县XX镇采集的马尾松毛虫,编号为:马尾松毛虫(幼虫)-马尾松-湖北竹溪XX乡(镇、场)--张三
九、内业整理
(一)标本鉴定
标本鉴定采用传统形态学方法和现代分子生物学手段。对于野外采集的标本,根据形态特征或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鉴定;对于尚不具备明显特征的幼虫、蛹或病原微生物等,可通过饲养或实验室培养获得鉴定特征后进行种类鉴定。
对无法确定的有害生物种类或者寄主植物种类,应及时送至湖北省森林病虫防治检疫总站专家鉴定,或通过国家网络森林医院平台(www.slyy.org&)进行咨询鉴定。外来林业有害生物第一次发现送至省林业有害生物检验鉴定中心鉴定(设在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九峰森林大道省林科院森林病虫害防治研究所)。
(二)标本和影像整理
对野外采集制作好的标本要入库保存,入库时进行超低温冷冻或药物熏蒸处理,定期检查,控制温湿度,注意避光防尘、防虫、防霉和防鼠等。当地无法长期保存的,送市级森防部门统一保存。
对野外拍摄的影像资料按有害生物种类单独建立文件夹(若为虫害,文件夹内再区分雌成虫、雄成虫、幼虫、蛹、卵、危害状等文件夹进行归类),并整理保存。
(三)数据整理
县级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机构以乡镇级行政区为单位统计汇总普查数据。
附表6汇总的有害生物种类为省级行政区内(种实、果品、花卉、木材及其制品的生产和经营场所除外)普查发现的所有种类;附表7汇总的有害生物种类为省级行政区内种实、果品、花卉、木材及其制品的生产和经营场所中普查发现的所有种类;附表8汇总的是2003年以后发现的从国(境)外或者省级行政区外(种实、果品、花卉、木材及其制品的生产和经营场所除外)传入的有害生物种类;附表9汇总的是2003年以后发现的从国(境)外或者省级行政区外传入的,在种实、果品、花卉、木材及其制品的生产和经营场所中发现的有害生物种类。
对省级行政区发生面积在10万亩以上的林业有害生物种类以及2003年以来从国(境)外或省级行政区外传入的林业有害生物新纪录种类进行风险评估。具体风险分析指标体系参见附件5。
十、普查材料报送
(一)报送方式
实行逐级上报的方式,由县级上报至市级,市级汇总上报至省级。
1、标本、影像资料。每种一套上交至市森防站。
2、汇总表。包括:附表6、附表7、附表8、附表9。
3、工作总结和技术报告。工作总结主要内容包括:普查的组织形式、保障措施、主要做法、问题和建议等;技术报告主要内容包括:各地的森林资源概况(使用第八次森林资源清查数据)、普查范围与对象、普查技术方法(新技术应用情况)、普查结果以及重要发现,对重要的普查种类进行风险性分析和评估,并对存在问题进行分析讨论等。
十一、普查预期成果
(一)完成我县林业有害生物普查报告。
(二)建立和充实林业有害生物标本室(包括影像资料)。
(三)丰富林业有害生物数据库
(四)完善重要林业有害生物种类风险评估。
(五)完成我县重要林业有害生物分布图。
&&&&&&&&&&&&&&&&&&&&&&&&&&&&&&& &&&&&&&&&&&&&&&&&二一五年四月
一、各类调查表格:
1、踏查记录表
2、标准地调查记录表
3、诱虫灯(引诱剂)调查记录表
4、种实、果品、花卉、木材及其制品有害生物调查记录表
5、苗圃(花圃)有害生物调查记录表
6、&&&& 省(区、市)林业有害生物普查汇总表
7、&&&& 省(区、市)种实、果品、花卉、木材及其制品有害生物普查汇总表
8、&&&& 省(区、市)国(境)外或省级行政区外传入的林业有害生物普查汇总表
9、&&&& 省(区、市)国(境)外或省级行政区外传入的种实、果品、花卉、木材及其制品有害生物普查汇总表
二、全国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对象名单
三、技术统计标准:
1、林业有害生物及成灾标准LY/T
2、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危害)程度统计方法
4、主要林业有害生物成灾标准(林造发〔2012〕26号)
四、林业有害生物风险分析指标体系
竹溪县林业局  主办 电话:2724317
竹溪县信息局 建设 管理 电话:2721571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或镜像 
建议IE5.5,以上分辨率浏览本网站三级台(平均台) 现货
北京厂家直销-三级台-展翅板-标本夹
北京合力科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主营:标本盒,动物实验用品,水位计,流速仪,盖革计数管,辐射检测仪器,气象检测设备,环保设备,土壤肥料速测仪 干燥箱 培养箱 恒温水箱
恒温油浴等等
&&您现在的位置: >
> 三级台(平均台) 现货
北京厂家直销
三级台(平均台) 现货
北京厂家直销
&R1 台¥2.00
产品型号:HL/SJT-L
品&&&&&&&&牌:北京合力科创
所&&在&&地:北京
更新日期:
请输入接收名片的手机号码
手机号码:
&北京合力科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邝经理&
&手&&&&&&机:&&
&电&&&&&&话:&010-&
&传&&&&&&真:&&
&联系时,请一定说明是从谷瀑网看到的,谢谢
&品牌:北京合力科创 &型号:HL/SJT-L &加工定制:否 &&类型:生物 &材质:木制品 &测量范围:昆虫标本制作 &&适用范围:昆虫植物标本 &&&
三级台(平均台):型号:HL/SJT-L&& &规格:120*40*24mm&&&&
规格介绍:一块木板做成长12cm、宽4cm、高2.4cm的三级台,第一级高0.8cm,第二级高1.6cm,第三级高2.4cm,每一级中间有一个和5号昆虫针一样粗细的小孔,以便插针。
使用方法:按规定部位穿刺虫体后,将针连虫体倒过来,把有针帽的一端插入三级台第一级小孔到底,使虫体背面紧贴台面,即为标准的虫体在针上的位置。为维持昆虫在虫针上的高度及标签高度彼此一致,可将标本连虫针插入洞口,调整标本及虫
签高度,它可以使所有制作的标本及其标签的高度统一,放入标本盒内,也较为美观。
本公司还有其他产品可选购!!
标& 本& 制& 作& 常& 用& 产& 品
350*110*45mm
160*37*60mm
350*100*25mm
160*37*60mm
120*40*24mm
120 * 84mm
漆布植物标本盒
6个常规型号玻璃盖
00#--5#; 7个号
漆布生活史标本盒
3个常规型号玻璃盖
00#--5#; 7个号
漆布昆虫标本盒
6个常规型号; 可针插;玻璃盖
纯实木昆虫标本盒
8个常规型号; 可针插;玻璃盖
精品昆虫标本盒
8个常规型号; 可针插;有机玻璃盖;不易碎
植物标本夹
板式:2个规格 条式:3个规格
5个规格&&& &&&标本夹专配
北京合力科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邝经理:010-
供应商的其他相关信息
免责声明: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会员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会员负责。谷瀑环保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
友情提醒:为规避购买风险,建议您在购买相关产品前务必确认供应商资质及产品质量。
北京合力科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邝经理
联系电话:010-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旗桥东顺程大厦3032技术支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北京林业大学标本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