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稻什么时候要打破伤风打破口药

鹤城区潭口村土地复垦项目_大学生考试网
当前位置: >>
鹤城区潭口村土地复垦项目
1 综合说明1.1 项目基本特性1.1.1 项目背景怀化市鹤城区河西街道办事处潭口村灾毁耕地复垦项目位于鹤城区河西街道办 事处潭口村境内,属于自然灾毁项目,项目建设总面积 2.72hm2,由怀化市土地开发 整理中心承担。由于当地经营管理不完善加上长年无人耕种,导致该地经多年废置 和自然侵蚀,耕地丧失生产力。当地群众强烈要求进行灾后复垦,经怀化市土地开 发整理中心和河西街道办事处政府多次现场勘察和商议,项目区地势平缓,土地权 属明确,适宜耕地复垦。1.1.2 项目类型和性质该项目为鹤城区区本级投资土地复垦项目,项目性质为土地复垦。1.1.3 项目区位置和范围项目区位于怀化市鹤城区河西街道办事处境内,涉及潭口村一个行政村一个村 民小组。地理坐标如下:东径:109°55′31″―109°55′50″,北纬: 27°35′ 09″― 27°35′17″。项目区地处舞水中下游,属丘山地陵地区,区内地貌类型为 丘岗冲垅地貌。1.1.4 项目区地貌类型项目区地貌类型为丘陵,根据《鹤城区农业区划报告集》和《湖南省土地开发 整理项目建设标准》 (试行) ,项目区位于怀化市鹤城区西南部,项目区内地面海拔 高程 105~308m,地形地貌以丘陵盆地为主,土壤肥沃,水热条件好,适宜进行土 地整治项目。1.1.5 项目建设规模本次设计确定的项目建设规模用地面积为 2.72hm2。1.1.6 项目预计新增耕地面积、新增耕地率本次设计确定的项目预计新增耕地面积 0.37 公顷,新增耕地率为 13.60%。1 1.1.7 项目建设工期及工程量项目建设总工期为 5 个月,其中土地平整工程、农田水利工程和田间道路工程 施工工期预计为 3 个月。 土地平整工程:通过对项目区内的疏林地进行开发整理使其变为耕地,可新增 加耕地 0.37 公顷,占建设规模的 13.60%。项目区规划平整土地面积 0.49 公顷,需表 土清理及开挖 2040m3(其中表土清理开挖 1472 m3,清理面积 0.49 公顷,平均厚度 0.3cm) ,土方回填 568 m3,土地翻耕 0.49 公顷,人工细部平整 0.49 公顷,人工修筑 田埂 200m。 田间路桥工程:本着尽量利用和改造现有道路,节约占地的原则,按照规范标 准修建田间道路,满足农民的生产生活的需要。项目区共规划布置新修二级田间道 1 条 563m,配套机耕桥 1 座。1.1.8 项目总投资项目总投资为 23.56 万元(其中工程施工费 19.59 万元,占总投资的 83.17%;前 期工作费 1.41 万元,占总投资的 5.99%;工程监理费 0.49 万元,占总投资的 2.08%; 竣工验收费 0.76 万元, 占总投资的 3.23%; 业主管理费 0.62 万元, 占总投资的 2.63%; 不可预见费 0.69 万元,占总投资的 2.91%) 。2 2 项目概况2.1 项目区所在县(市)简况怀化市鹤城区位于湖南省西部,怀化市中部,东径 109°46′25″―110°3′ 48″,北纬 27°17′33″―57°48′16″东南与中方县交界,西与芷江侗族自治县 交界,北跟辰溪县毗邻,西北与麻阳县相连。全区总面积为 72880.2 公顷,辖 5 个街 道办事处,7 个乡、1 个建制镇,全区人口 29.7 万人,主要河流有舞水,全区属中亚 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年均气温 16.7℃,降雨量 1400 毫米,年均日照时数 1486 小时, 无霜期 287 天。区内交通方便,209、320 国道和
省道,焦柳、湘黔铁路 穿境而过。2.2 项目区基本情况项目区距县城 10 公里,有 G209 国道及县道通往市区,涉及潭口村一个行政村 的部分土地。项目区位于鹤城区西南部,涉及河西街道办事处潭口村。地理坐标如 下: 东径: 109°55′31″―109°55′50″, 北纬: 27°35′09″― 27°35′17″。 项目区建设规模面积 2.72 公顷,涉及河西街道办事处潭口村 1 个村民小组,15 户农户 60 人。2.2.1 气象项目区属中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气候温和, 热量丰富, 降雨充沛, 无霜期长, 严寒期短,光能潜力大,四季分明,生长季节长。历年平均气温为 16.7℃,最高气 温 39℃,最低气温零下 5℃,平均无霜期 241 天,日照数 1528 小时,相对湿度 75% 以上,适合农作物的生长。2.2.2 水文项目区内雨量充沛,四季分明,雨量充沛,项目区内多年平均降雨量 1300 毫米左 右,年内主要分布在汛期(4~6 月) ,其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 42.1%,5、6 月尤为集 中, 降水量月、 季变化的特点是: 春、 夏多, 秋、 冬少。 多年平均蒸发量为 1323.3mm。 由于自然降水量的月季分布极不均匀,水量供求矛盾十分突出,易造成前涝后旱,3 农业生产对农田水利工程的依赖性较强。2.2.3 地质本区地下水属碎屑岩孔隙裂隙水,地质上属白垩纪及第三系下岩组的紫红色粉 砂质泥岩、钙质泥质粉砂岩。由于水位埋藏较深,水量比较贫乏,主要由地表水渗 漏补给,所以本区地下水未作大规模开发利用,只有少数民采点,无地面沉降发生 可能。 根据区域地质资料,项目区内无活动性断裂通过,历史上亦未发生过强烈地震, 构造上属于相对稳定地块。据 GB1 版 1:400《中国地震动值加速度区划 图》和《中国地震动反映谱特征周期区划图》 ,本地区地震动值加速度小于 0.5g,地 震动反映谱特征周期小于 0.35s,相应的地震基本裂小于Ⅵ度。 下伏地层主要为白垩纪及第三系下岩组的紫红色粉砂质泥岩、钙质泥质粉砂岩。 工程地质条件较好。2.2.4 地形根据《湖南省怀化市农业区划报告集》 ,项目区位于怀化市中部,项目区内地形 地貌均为构造侵蚀,溶蚀残丘地形地貌,山体浑圆,山脊延伸短,山坡平缓相对高 差不大。2.2.5 土壤项目区内土壤主要为壤土,其次为红砂壤土,土层厚 100cm 左右,土壤质地疏 松,石砾含量少,宜耕地性好2.2.6 自然灾害项目区主要灾害性天气为:寒潮频繁,秋旱严重,灾害性天气多。特别是由于 季风气候的大陆性和多变性,有表现年较差达的特点,冷热分明,光热水的年内和 年际变化亦大。常出现春秋低温,春夏暴雨,夏秋干旱,冬季冰冻以及局部地方有 大风、冻雹等自然灾害。2.3 社会经济条件项目区建设规模面积 2.72 公顷,涉及 1 个村,人均纯收入 1950 元。 长期以来,项目区农民以土为本,主要靠种植水稻、油菜等粮食作物为生。项4 目区农民正在寻求通过增加土地投资,实行规模化经营的路子。农民这种适应市场 变化调整产业结构及通过规模化经营降低生产成本的经营理念,为项目区土地复垦 后的土地经营提供了良好的组织和经营保障,同时也表现出项目区农民希望对土地 进行整理的强烈愿望。 项目区位于怀化市鹤城区河西街道办事处, 距市区 10km, 209 国道从项目区旁经过,对外交通十分便利,为有利于项目区农业经济的发展奠定了 基础。2.4 农作物种植情况项目区季节性植被中粮食作物以单季水稻为主,经济作物以油菜、西瓜、红薯、 大豆、蔬菜为主;另有少部分林地、荒草地。2.5 项目区基本设施状况2.5.1 交通设施项目区区里村级县道路密布,另临近 209 国道,交通方便。2.5.2 水利设施项目区属河西街道办事处潭口村。项目区农田用水正常年份主要来源于水库引 水渠,利用渠引入项目区内灌溉,且为自流灌溉。项目区原有较完善的排水系统。 但在近几年特大洪涝灾害中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多处被完全冲毁,大部份丧失了 灌溉与排水功能。2.5.3 生态环境保护措施项目区内属低山丘陵,气候温和,水分充足,植物生长繁茂,项目区内无工业 生产,农民的生活污水是主要的环境污染源,生产中的农药化肥污染,基本上不会 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但项目区受暴雨等灾害的威胁,自然侵蚀的现象比较严重, 导致区高低不平容易积水,并且还带来了大量的砾石和草屑杂物,需要对区里进行 土地平整改造和完善沟渠等。2.6 土地利用现状2.6.1 土地利用现状怀化市鹤城区河西街道办事处潭口村由于劳动力外出务工现象多,田地经常性5 放置无人管理,加之这一带常遭受特大暴雨洪灾,年雨次数频繁,造成潭口村这几 块优质耕作地在受自然侵蚀且荒废的情况下已严重毁坏丧失耕力,怀化市土土地开 发整理中心提供的地籍台帐,并按照实际受灾情况,确定项目区建设总规模为 2.72 公顷,其中自然侵蚀荒毁地 0.49 公顷。2.6.2 土地利用结构根据土地利用现状图,结合实地勘查,对项目区现状地类进行统计。项目区土 地总面积为 2.72 公顷,项目区规模面积为 2.72 公顷。详见表 2-16 表 2-1土地利用结构统计表土地 整理 性质项目区总计 一级类 编号 名称 编号 二级类 名称 编号 111 11 耕地 114 小计 13 1 农 用 地 15 其他 农用地 林地 132 153 156 157 小计 合计 25 2 建设用地 28 31 3 未利 用地 31 特殊用地 未利用土 地 合计 建设规模面积合计 总 计 285 311 315 住宅用地 253 农村 宅基地 墓葬地 荒草地 裸土地 灌木林地 农村道路 农田水利 用地 田 坎 三级类 名称 水田 旱地 面积 (公顷) 1.93 0.24 2.16 0.00 0.00 0.00 0.07 0.07 2.23 0.00 0.00 0.49 0.00 0.49 2.72 2.72 占总面 积比例 (%) 70.77 8.74 79.51 0.00 0.00 0.00 2.45 2.45 81.96 0.00 0.00 18.04 0.00 18.04 100.00 100.00建设 规模 用地7 3 设计依据和任务3.1 设计依据3.1.1 相关的政策、法规(1) 、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2) 、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 (3) 、 《基本农田保护条例》 (4)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5) 、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6) 、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 (7) 、 《湖南省土地开发整理条例》 (8) 、 《湖南省耕地质量管理条例》 (9) 、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10) 、 《土地复垦条例实施办法》3.1.2 设计采用的主要规程规范(1) 、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规范》 (TD/T) ; (2) 、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 (GB/T53.6-1996) ; (3) 、 《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 (GB/50288-99) ; (4) 、 《节水灌溉技术规范》 (SL207-98) ; (5) 、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 (JT/J021-1989) ; (6) 、 《湖南省农村土地整治项目建设标准》 (试行) ;3.2 设计任务项目区建设总规模 2.72 公顷,规划恢复耕地 0.37 公顷。本项目包括以下 3 个方 面的任务:8 (1)、根据项目区地形条件、灾毁情况和田块划分方式确定整治及土地平整方案 与设计高程、设计坡降及整治工程量。 (2)、本次规划设计中为方便农村生活耕作。因此,本项目设计新修田间道及田 间道配套工程。9 4 工程规划4.1 基础分析4.1.1 水土资源分析4.1.1.1 灌溉水源概述 项目区水资源充足。一般年份,项目区水源来自相邻的潭口水库灌渠灌水,能 够保证项目区水量充足。此外,项目区年均 1300 毫米的天然降水也较富足。可见, 项目区灌溉用水来源有保障。 4.1.1.2 水资源平衡分析 (1)项目区作物的耕种制度 项目建设完成后,区内耕地采用“一年二茬” (稻―油)的农作物耕作制度。 (2)灌溉设计标准 由于项目区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水资源丰富,以种植水稻为主,根据《土 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规范》 (TD/)湿润地区或水资源丰富地区,水田 灌溉保证率应为 80%-95%, 结合项目区的实际情况, 本设计确定灌溉保证率为 80%。 (3)灌溉需水量分析 根据《农业区划数据集》灌溉用水量定额,按多年平均农作物的灌溉用水量, 单季稻灌溉定额为 8500 立方米/公顷,早稻灌溉定额为 4230 立方米/公顷;油菜按早 稻田灌溉定额的四分之一折算。 灌溉需水量分析按下式计算: W 需=mA/η 式中:W 需一-灌溉需水总量(m3) ; m 一-灌溉定额; A 一-规划后灌区面积; η一-灌溉水利用系数(取 0.65) 。10 本项目建设总规模 2.72 公顷,预计可恢复耕地面积 0.37 公顷。项目区全部 种植单季稻,冬季套种油菜,则项目区每年农业生产灌溉用水量 W 需: W 需=2.72×(÷4)/0.65=3.99 万立方米。 (4)供水量分析 项目区灌溉用水来源主要为项目区邻近的潭口水库灌水渠灌水,根据当地水利 部门提供的多年统计供水数据显示,在灌溉保证率下,潭口水库渠道可向项目区供 水 Q 供=20.21 万立方米; (5)结论 根据上述供水量及农业灌溉用水量分析得知,设计典型年项目区可供水量 W 供= 514 万立方米,需水量 W 需=3.99 万立方米,供水量远大于需水量。4.1.2 恢复耕地潜力分析4.1.2.1 恢复耕地数量 项目总建设规模 2.72 公顷,设计恢复耕地 0.37 公顷。 4.1.2.2 新增耕地面积计算 根据土地复垦前后土地利用结构调整表进行新增耕地面积的计算,新增耕地面 积为 0.37 公顷。 4.1.2.3 新增加耕地质量通过一系列工程措施的实施,将项目区的灾毁耕地予以综合复垦整治,改造成可 供利用的耕地;通过农田水利设施和田间路桥设施的配套完善,增强水土保持能力, 恢复和提高土地产出率。4.1.3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4.1.3.1 农田水利设施不完善 项目区地势开阔平缓,耕地集中连片。原有沟渠受多年灾毁侵蚀影响,多数被 冲毁冲垮,功能丧失,已不能使用。急需通过农田水利配套重建,完善灌排系统,11 使区内农民重获生产必备条件,满足区内农作物生长所需。 4.1.3.2 耕地自然侵蚀严重 项目区暴雨灾害频繁。大量土地的表面被侵蚀,造成土地低洼不平和水土流失 严重,严重危机到下侧的农田。并且上侧受山洪影响冲走了适合耕作的耕作层,带 来了大量砂砾、草屑覆盖而无法耕种,急需整治复垦。 4.1.3.3 土地利用不合理项目区并适合大量种植水稻等作物,但因人为和自然因数,导致其荒废,开发 利用潜力大。排灌系统不合理,加之损毁惨重,不能满足排灌要求,限制农业生产 发展。通过复垦提高区内基础设施配套程度,改善生产条件,增加有效耕地,促进 土地集约利用,扩大规模经营,为区内机械化耕作和农业产业化生产创造条件。4.1.4 相关规划对项目区土地利用的影响分析项目设计过程中,多次征求鹤城区国土、农业、林业、环保、水利、财政等相 关部门意见,并充分考虑当地群众意见。特别是关于项目区内急需整理原有排水系 统等问题,相关部门进行相关论证并进得了方案,并且当地相关部门和区内群众正 在积极组织行动。4.1.5 土地利用适宜性评价项目区位于地处舞水中下游,水系发达,可利用性好;但山洪暴发频繁,土地 冲刷严重,是全区的水土流失较严重地区;光热充足,降水较丰,优越的气候条件, 对粮、油、棉等作物的生长发育极为有利;耕地集中连片,地势平坦,坡度多在 5 ―10 度;土壤以河流冲洪积物发育而成,土层深厚、疏松。质地为壤土和沙壤土, 石砾含量少,耕作层土壤一般在 20―30cm。土壤养分含量较高,供肥、保肥能力较 好。适宜大多数农作物生长。这类土地用作农用地基本无限制。4.1.6 环境影响分析土地复垦旨在恢复农业用地生产潜力,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土地复垦 项目的规划设计应注重农田水利、田间道路等工程设施建设的生态合理性,土地利12 用结构的合理性、使用效率及与环境之间的生态协调性,本着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 利用并举的原则,通过对田、水、路、林、村的综合整治,在区域内的人、生物、 环境三者之间建立起良性的生态体系,取得良好的环境影响效果。本规划设计的实 施对项目区的环境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目标,合理安排土地利用结 构,促进了当地农业资源的综合、高效利用,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减少系统向环 境的不良输出; (2)通过重建水利设施,完善灌溉系统,配合新建农路,增加有机肥投入,提 高土地肥力,改善农作物生长环境,促进生态系统的稳定,运用系统的自我调节和 平衡能力,使项目区的农业生态环境得以改善; (3)遵照生态规律组织土地复垦,积极落实生态环境保护方案和建议,将对项目 区以及周边环境产生正面的生态影响,为高效农业建设作出贡献。4.2 工程规划4.2.1 规划目标(1) 、复垦灾毁耕地 0.49 公顷; (2) 、全面规划、综合整治,完善项目区基础设施配套程度; (3) 、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农田生态环境; (4) 、调整土地产权关系,保障土地权属主体的合法权益,维护项目区社会稳定; (5) 、提高土地质量,增加耕地面积,提高土地利用率。4.2.2 规划原则以“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基本国策为出发点,与相关规 划相协调。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要求,科学确定土地用途。本规划遵循以下原 则: (1)协调原则13 首先,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要求,确定开发土地用途;其次,必须与相关 部门的规划相协调统一。即土地复垦规划必须考虑农业、水利、环保、交通、村镇 等部门规划,与其有机结合起来。 (2)优化配置原则 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合理布局和布置各项工程,改善土地利用条件和土地质量, 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产出率。对项目区田、水、路、村进行综合整治,增加有效耕 地面积,提高土地质量和利用率产出率,改善土地利用结构,以农民增收、方便农 民生产和生活为原则。 (3)综合效益原则 通过土地复垦,实现最大的综合效益,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 一,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4)因地制宜原则 根据项目区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确定土地利用的方向、各项工程的规模及 其配置,使之在工程设计上可行,在经济上合理的前提下力求节约资金,操作程序 上先易后难,提高规划设计的可操作性。 (5)共同参与原则 政府部门与民众应参与土地复垦的规划设计编制过程,提出他们合理的建议和 意见,以保障土地所有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权益,使规划更加有效合理。4.2.3 规划标准4.2.3.1 土地平整工程 根据地面坡度、土层厚度、土壤、水资源等情况,将项目区建设成为田成方、 路成网、沟渠路贯通的现代农业园区。土地平整时以格田为基本单位,格田内部土 方挖填基本保持平衡。同时,为确保排灌渠道水流畅通对地面高程的要求,在格田 之间再适当进行土方调配。 经过土地平整后的水田田面平整度要到达相对高差不超过±3cm, 田面坡度不超14 过 1/1000 。 4.2.3.2 田间路桥标准根据项目区外围已有的交通道路和区内现有道路、渠沟布置特点,按照《土地 开发整理标准》和《湖南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建设标准》(试行)的有关规对区内道路 进行合理布置。项目区道路布置以现有道路为基础,以对外交通道路为依托,结合 渠沟规划进行合理布置,最终在全项目区形成一个网络化的田间道路系统。 田间道布置在与外界道路相连或控制范围较广的农渠、农沟旁。根据各小型灌 区的实际情况,本项目的田间道布置方案有田―沟―路―渠等多种布置型式。4.2.4 规划后土地利用结构项目区通过对灾毁地的整治复垦,田间沟渠、道路重新规划,土地利用结构得 到优化,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恢复和改善。土地利用结构整理前后面积对比具体见下 表 4-1。15 表 4-1土 地 整理 性质 一级类 编号 名称 二级类 编号土地利用结构调整表三级类 编号 111 11 耕地 114 小计 13 林地 132 153 15 其他 农用地 156 157 小计 合计 建设 用地 25 28 31 住宅用 地 特殊用 地 未利用 土地 合计 建设规模面积合计 总 计 253 285 311 315 农村宅 基地 墓葬地 荒草地 裸土地 灌木林 地 农村道 路 农田水 利用地 田 坎 名称 水田 旱地 调整前 项目区总计(公顷) 调整后 增、 减变 量 0.37 0.00 0.37 0.00 0.14 0.00 -0.02 0.12 0.49 0.00 0.00 -0.49 0.00 -0.49 0.00 0.00 调整后 占总面 积比例 (%) 84.41 8.82 93.23 0.00 5.17 0.00 1.68 6.85 100.08 0.00 0.00 0.00 0.00 0.00 100.00 100.00名称1.93 0.24 2.16 0.00 0.00 0.00 0.07 0.07 2.23 0.00 0.00 0.49 0.00 0.49 2.72 2.722.30 0.24 2.54 0.00 0.14 0.00 0.05 0.19 2.72 0.00 0.00 0.00 0.00 0.00 2.72 2.721农 用 地建设 规模 用地23未利 用地314.2.5 工程总体布局4.2.5.1 土地平整工程 项目区共有灾毁耕地 0.49 公顷,长年荒废地表杂草丛生,并且洪水带来大量泥 沙石造成耕地大面积泥沙淤积。经实地调查,项目区 0.49 公顷面积灾毁严重,耕地 表土杂草丛生,表面覆盖较厚泥沙;16 复垦方法是采取平整造田,进行复垦的主要措施是先对场地进行表土开挖清理 及平整,在进行土地翻耕,施有机肥进行治理。 4.2.5.2 田间路桥工程 为方便项目区农民群众的耕作,在项目区内合理布置田间道。在本次规划设计 中,道路布置原则:一是尽量和项目区内田块布置结合,并考虑周边交通道路,便于 生产物资及农产品运输、田间机械作业,满足农民生活和农业生产的需要。17 5 工程设计5.1 土地平整工程设计土地平整工程设计处于整个农地整理工程规划设计的前列,是田块规划设计、 渠道、道路设计的前提和基础。搞好土地平整,对合理灌排,节约用水,提高劳动 生产率,发挥机械作业效率,以及改良土壤、保水、保肥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5.1.1 土地平整方案项目区灾毁改造复垦为耕地 0.49 公顷。根据地面坡度、土层厚度、土壤、水资 源等情况,将项目区建设成为田成方、路成网、沟渠路贯通的现代农业园区。土地 平整时以格田为基本单位,格田内部土方挖填基本保持平衡。同时,为确保排灌渠 道水流畅通对地面高程的要求,在格田之间再适当进行土方调配。 复垦方法是采取平整造田,进行复垦的主要措施进行复垦的主要措施是先对场 地进行表土开挖清理及平整,在进行土地翻耕,施有机肥进行治理。5.1.2 田块布置项目区各片区规模小,不宜进行田块合并。故在平整过程中尽可能保持原有田 块形状,局部进行调整。5.1.3 项目区土方工程量计算根据 《土地开发整理标准》 , 确定田面设计高程采用数学平均法, 基本原理如下: 新规划的平整田块内有 n 丘小田待归并,小田块面积分别为 S1、S2、??、Sn, 高程(若田面平坦,则为有代表性一点的高程,若田面有均匀坡度,则为平均高程) 分别为 H1、 H2、 ??、 Hn。 设平整后田面高程为 Ha, 则各田块的挖填高度为: H1-Ha、 H2-Ha、??、Hn-Ha。 根据土方填挖方平衡原则,填挖方量总和应等于零,即: S1(H1-Ha)+S2(H2-Ha)+……+Sn(Hn-Ha)=0Ha ? S1 H 1 ? S 2 H 2 ? ......? S n H n S1 ? S 2 ? ......? S n18 对项目区内水毁耕地的复垦是本次规划设计的重要任务之一。通过对灾毁地受 灾种类和程度的分析,拟采取不同的整治措施,其中需要就地深翻耙土的面积为 0.49hm2,人工细部平整面积 0.49 hm2。 经计算,本项目区土地平整工程量挖方为 2040m3(其中包括表土开挖清理开挖 量 1742 m3,开挖面积 0.49 hm2,平均开挖厚度 0.3cm) ,填方为 568m3;田埂修筑 200 m。5.2 田间路桥工程为了方便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和提高机械化耕作水平,扩大项目区机耕面积, 并结合新时期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按照《土地开发整理标准》 (TD/T-2000)和《湖南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建设标准》(试行)的有关规 定,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道路分田间道和生产路二级。本次规划设计新修二级田间 道 1 条,长 563 米。其中为方便耕作需要联通田间道,需配套修建机耕桥 1 座,桥 净跨长 3 米,桥面宽 3 米,高 1.5 米,为现浇板桥。5.3.1 田间道设计新修田间道占地宽 3.2m ,路面宽 2.5m,高出田面 0.5m ,路基碎石回填厚度 0.30cm,素土路基回填压实厚 0.35cm,15cm 厚碎石路面。田间道两侧边坡坡比为 1:0.5,田间道路面自道路中心线向两侧应放坡,坡度一般为 2%。 (1)路基 对于路基施工,先用平地机把运走表土后剩余的生土摊平,再用 12t压路机压 实。路基回填土采用农田平整后剩下的生土或沟渠开挖后剩余的生土或监理工程师 批准的土料铺于压实后的生土上,回填土应分层进行,每层松填土的厚度不超过 300mm。对于原有道路先用压路机压平、压实路面,压实过程中树根、植被、粒径 超过 200mm 的石块应剔除,并按最佳含水率用压路机压实作为路基,靠近边坡的压 实作业应采用轻型设备,防止发生滑坡,边坡表面适当拍实。 (2)路面 根据设计要求,田间道用碎石作为路面,用大小不一的碎石、砂材料逐级填充19 空隙,并用 6t 压路机压实成一定密度的路面,做到密度大、透水性小、不易松散, 材料必须用中砂和粗砂。5.3 工程量汇总经计算,土地平整、田间路桥工程的工程量汇总结果详见下表。 表 5.3序号 一 1 2 3 4 5 二 三 1鹤城区河西街道办事处潭口村灾毁耕地土地复垦工程量统计表单位 数量 技术标准 其中表土清理 0.49 公顷,平均厚度 0.3cm 新增耕地翻耕 对回填地进行人工平整 梯形,顶宽 0.3m,底宽 0.6m,高 0.3m 备注分项工程名称 土地平整工程 表土清理及开挖 土方回填 土地翻耕 人工细部平整 田坎修筑 灌溉排水工程 田间路桥工程 新修二级田间道(1 条) 土方开挖 碎石路基 土方回填 路床碾压 碎石路面m m3.49 0.49 2003公顷 公顷 m新修二级田间道 563m,路面宽 2.5m m m m m m m3506.7 .56 7.5 桥净长 3m,高 1.5m,宽 3m 25.65 10.13 25.29 4.9 0.64 1.51 0.4723332机耕桥(1 座) 土方开挖 原土夯实 浆砌石挡墙 桥板 C30 砼 C30 砼挡车墩 C30 砼桥台 钢筋制安3 3m 2 m 3 m 3 m 3 m 3 m t注:分类工程量统计表中建设标准所包括的各项工程尺寸,大小均为项目建成后的实际标准。 因此各项工程的实际工程量应参照设计图中相应单体结构图有关说明为准。20 6 施工组织设计6.1 施工条件分析该工程位于怀化市鹤城区河西街道办事处村,距怀化市城区约 10km。 项目区旁边有国道 209 线以及通往怀化的县道,村组之间有硬化机耕道相通, 且项目区与硬化路面距离较近,对外交通十分便利,施工设备及各类建材可通过该 公路直达工地。 项目区的电力设施良好,施工电力有保障,施工用电可直接从村组接出。6.2 施工程序项目工程内容主要是土地复垦平整,灌排沟渠开挖衬砌,田间道路铺设。土地 平整先施工,主要沟渠和田间道路可稍滞后进行。土地平整完成后进行一般沟渠施 工,渠系建筑物与渠道同步施工,需要避开雨季施工。6.3 施工方案6.3.1 土地平整施工根据设计要求,土地平整的主要工作是将水毁地恢复成水田,田面按设计高程 施工。 ⑴土地平整施工流程 施工准备→按设计图纸分田块设计平整高程测量放样→田间施工便道布置→机 械进场→开挖、碾压、平整格田→新增耕地翻松→交工验收 ⑵施工方法 1)测量放样 根据设计单位提供的坐标控制点及水准测量点,定出平整开挖区域和填筑区域, 根据测量结果和设计图纸进行土方平衡计算,制定合理的土方调度方案。如存在较 大差错时,应邀请承担单位及设计单位进行协调,研究解决方案。如有较大变更设 计,应按国土资源厅规定的变更程序进行变更。 2)表土剥离与回填施工21 本项目对与回填,较平坦的区域采取直接平整,先用 1m3 挖掘机将坡度较陡的 区域进行表土剥离,剥离时应采取就近原则,梯田土方平整后再回填表土。 3) 土方平整施工 土地平整在挖掘机挖土前,对开挖区域内的树桩、树根、杂草、垃圾、废渣等 有碍物利用机械结合人工彻底清除,采用斗容 1m3 的挖掘机,尽量做到挖填同时进 行,高差小于 10cm 的平整工作采用人工平整,机械平整后还需要人工平整一次,田 块平整后的高程符合设计要求。平整时应采取就近原则,挖取及高于设计田面标高 的土方回填到附近低于设计田面标高田块,开挖及回填时应保证表土回填前田块有 足够的保水层,防止表土层底部为漏水层,开挖及回填时应注意田面高程的控制, 对新造田表土翻松则用挖掘机的松土器进行耙松处理,暴雨时需用塑料布遮盖,避 免暴雨淋刷使土壤大量流失,并人工细部平整、培肥。 4)人工细部平整施工 挖掘机粗平后,采用人工挖、填平整,每个平整单元梯田内高差不超过±30cm。 5)土地翻耕施工 土地人工细部平整后,采取人工配合机械松土,松土厚度不小于 20cm。 6)田埂施工 表土回填后,按设计要求进行田埂施工;田埂夯筑要顺直,防止漏水,在田埂 内侧用粘性土涂抹夯实,放水试蓄。田埂外侧应选择粘性较强的土壤,逐层压实后 修坡,拍打结实。 7)边坡修整压实施工 按设计要求进行边坡修正压实施工;在用挖掘机将坡地开挖成梯田时,同时用 挖掘机挖斗进行压实后修坡,拍打结实。6.3.3 田间道路施工⑴涵管铺设 在设计涵管埋放处先进行涵管放线,以减少以后工程开挖量22 ⑵表土利用 根据设计图纸进行施工放线,首先把拟修筑道路的耕地表层土 200mm 厚部分用 挖掘机推起成堆运走。之后这部分土作为平整后的耕地表层土,从而使熟化的耕作 表层较为肥沃的土壤得以利用,保证平整后的耕作田块的质量,并节省资金。 ⑶路基 先用挖掘机把运走表土后剩余的生土摊平。用农田平整后剩下的生土或客土源 区的生土或沟渠开挖后剩余的生土或监理工程师批准的土料铺于压实后的生土上, 回填区应分层进行,每层松填土的厚度不超过 300mm。 压实过程中树根、植被、粒径超过 200mm 的石块应剔除,并按最佳含水率用压 路机压实作为路基,靠近边坡的压实作业应采用轻型设备,防止发生滑坡,边坡表 面适当拍实。 ⑷路面 根据设计要求,新修田间道路面用碎石作为路面,用大小不一的碎石、砂材料 逐级填充空隙,并借助黏土的黏结作用,并用压路机压实成一定密度的路面,做到 密度大、透水性小、不易松散,材料必须用中砂和粗砂。 田间道采用 0.15m 厚碎石路面,在路基压实后,直接进行路面铺填。6.4 施工管理本工程采用“项目管理”方式组织施工,组建项目经理部。芷江县国土资源局 法人授权项目经理全权负责施工的组织、指挥、管理、协调和控制,代表项目法人 履行合同,对施工质量。现场还设施工技术管理人员,全面负责工程质量和施工技 术工作。下设工程技术组、物资供应组、机械设备组,办公室和实验室三组两室。 并对各部门、各单位、各类人员拟定其职责、职权和相互关系。各部门、各单位和 人员之间密切配合,相互协调,科学、严密而有序地组织施工。23 6.5 质量管理6.5.1 质量管理依据⑴国家有关的法律和法规; ⑵国家、地区颁布的有关规范和标准; ⑶经上级批准的设计文件; ⑷委托监理合同中有关质量控制的权利和义务条款; ⑸施工招投标文件、工程承发包合同中的质量控制条款; ⑹施工协调会有关质量问题的决定。6.5.2 质量管理技术供应施工技术供应工作是保证工程顺利进行的关键,必须根据技术要求及施工进度 计划,做好技术供应工作。 物资及机械供应:工程所需主要建筑材料应及早编制计划,由主管部门调拨或 市场调济供应,不能影响施工。为保证工程能按原计划顺利进行,施工机械设备应 及早落实,按时到位。 技术供应:施工过程中遇到重大技术难题应及时向设计单位反馈信息,为保证 施工顺利进行,设计单位派出或委托设计代表现场指导施工。6.5.3 项目质量控制措施在项目实施的整个过程中,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实行 招投标与监理制,接受政府监督管理部门的监督,采取组织、技术等各种措施确保 项目的质量达到国家有关规程规范及设计要求。6.5.4 施工质量管理首先应严格按照招投标法及相关规定择优选择有相应资质、信誉良好、有经验 的施工企业和监理公司。 该工程在项目管理上严格按照基本建设程序,在本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认真 细致地严把质量关,建立项目管理责任制和质量管理保证体系,确保工程质量,力24 争工程按期顺利完工。 为了监督检查施工质量,保证工程按计划进行,协调各施工部门之间的关系, 需工程监理部门协助建设单位对工程进行全面监理。6.6 施工进度6.6.1 施工进度安排原则⑴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遵照国家政策法令和有关规程规范; ⑵依据工程特性和工程布置特点,项目安排在非灌溉期施工; ⑶各项目施工前后兼顾,合理衔接,减少干扰,均衡施工,渠道(沟)上的建 筑物应优先于渠沟施工; ⑷整个项目施工采用小型机械施工及人工施工为主。6.6.2 施工总工期本项目施工期为 5 个月,建设期为 2014 年 11 月至 2015 年 3 月。具体施工进度 见下表 项 目 施 工 进 度 横 道 图年 项 招标 设计 场地 准备 土地 平整 田间路桥工程 月 目 11 月2014 年12 月 1月2015 年2月 3月竣工验收6.6.3 项目进度控制措施为按期完成本项目,根据本项目的特点及工期要求,采取如下进度控制措施: ⑴编制好项目实施进度计划,进度计划是进度控制的依据;25 ⑵认真做好项目设计、施工、竣工等各阶段的进度控制工作,保证各项工作的 进度符合进度计划的要求; ⑶如发现进度滞后,应组织相关人员分析原因并修订原进度计划,使新的进度 计划能尽量满足工期的要求; ⑷做好各方协调管理和现场管理工作。26 7 投资预算与效益分析7.1 投资预算 7.1.1 编制说明7.1.1.1 投资预算原则 (1)投资预算的编制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的要求; (2)投资预算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3)投资预算依据标准的选择及确定要合理; (4)工程内容和费用构成齐全,计算合理,不重不漏不少算,不提高或降低预 算标准; (5)投资预算精度应能控制设计预算的要求。 7.1.1.2 预算编制依据 项目预算编制的依据主要是国家及有关部门的政策性文件、项目批准文件,预 算定额标准和其他相关资料等。 项目投资预算编制的依据主要是国家及有关部门的政策性文件、项目批准文件, 预算定额标准和其他相关资料等。 ⑴ 国家及有关部门的政策性文件 ①《湖南省农村土地整理项目预算定额标准》 (财综[ 号) ②《湖南省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资金管理办法》 (湘财建[2009]95 号) ③《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收缴使用管理办法》 ④《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收缴财务使用管理办法》 ⑤《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⑥《省以上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暂行办法》 ⑦《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编制暂行规定》 ⑧《湖南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施工机械台班费定额》 (试行) ⑨《湖南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暂行规定》 ⑵ 行业技术标准27 ①《土地开发整理标准》 (TD/T00) ②《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标准》(2011) ③《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补充定额标准》(2014) ④《湖南省农村土地整治项目预算定额标准》 (审定稿) ⑶ 其他相关资料 7.1.1.3 主要建设工程内容本项目主要建设工程内容为土地平整、灌溉与排水工程和田间路桥工程。7.1.2 基础预算单价计算依据7.1.2.1 人工预算单价 按《湖南省农村土地整治项目预算定额标准》 (审定稿)和《土地开发整理项目 预算补充定额标准》(2014)计算。湖南省属六类工资区,无地区津贴,人工预算单价 按甲、乙两类分别计算。经计算,甲级工人工预算单价为 58.00 元/工日,乙级工人 工预算单价为 44.43 元/工日。 7.1.2.3 材料预算价格 ⑴钢材、木材、水泥等材料预算价格采用怀化工程造价 2014 年第五期怀市建价 【2014】 6 号关于发布怀化市 2014 年第 9-10 月建筑安装工程材料预算价格有关规定 的通知确定的信息价格和鹤城区当地市场调查价。 ⑵0#柴油价格为 8960 元/t,90#汽油价格为 10340 元/t。 7.1.2.4 施工用风、水、电预算单价 ⑴风、 水、 电等材料预算价格采用怀化工程造价 2014 年第三期怀市建价 【2014】 6 号关于发布怀化市 2014 年第 9-10 月建筑安装工程材料预算价格有关规定的通知确 定的信息价格和芷江县当地市场调查价,经计算。 ⑵施工用水预算价格为 3.89 元/m3,用电预算价格为 0.78kW/h。7.1.3 编制办法、定额与费用计算标准7.1.3.1 编制办法与采用定额 本项目投资预算编制办法执行《湖南省农村土地整治项目预算定额标准》 (审定 稿)和《湖南省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资金管理办法》 (湘财建[2009]95 号) 。定额 采用《湖南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标准》 (2011)和《湖南省土地开发整理项28 目预算补充定额标准》 (2014) 。 7.1.3.2 取费标准 项目投资预算费用由工程施工费、设备费、前期工作费、竣工验收费、业主管 理费、乡村工作经费补助和不可预见费组成。在计算中,以元为单位,取小数点后两位 计到分,汇总后取整数计到元。 ⑴工程施工费 工程施工费由直接工程费、间接费、利润和税金组成。 1)直接工程费 包括直接费和其他直接费。 ①直接费 直接费由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组成。 ②其他直接费 其他直接费包括冬雨季施工增加费、沃土工程费和施工辅助费。 其他直接费=直接工程费×其他直接费费率 其他直接费费率标准见下表 10-1。 表 7.1-1工程类 别 土方工程 石方工程 砌体工程 混凝土工程 其他工程 安装工程措施费取费费率表临时 措施费 2 2 2 3 2 3 冬雨季 施工增加费 1 1 1 1 1 1 安 全施工 措施费 0.2 0.2 0.2 0.2 0.2 0.3 施 工 辅 助费 0.7 0.7 0.7 0.7 0.7 1单位:%序号费率 合计 3.9 3.9 3.9 4.9 3.9 5.3备注1 2 3 4 5 6注:1.其他工程措施费的计费基础为直接工程费; 2. 人工细部平整工程沃土工程费取 0.5%。 2)间接费 根据工程性质不同间接费标准见表 10-2。29 表 7.1-2序号 1 2 3 4 5 6 工程类别 土方工程 石方工程 砌体工程 混凝土工程 其他工程 安装工程间接费费率表计算基础 直接费 直接费 直接费 直接费 直接费 人工费 间接费费率(%) 5 6 5 6 5 653)利润 依据《湖南省农村土地整治项目预算定额标准》 (审定稿) 、 《湖南省土地开发整 理项目预算定额标准》 (2011) 、 《湖南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暂行规定》和《湖南 省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资金管理办法》 (湘财建[2009]95 号)规定,利润按直接工 程费和间接费之和的 3%计算。 4)税金 依据《湖南省农村土地整治项目预算定额标准》 (审定稿) 、 《湖南省土地开发整 理项目预算定额标准》 (2011) 、 《湖南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暂行规定》和《湖南 省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资金管理办法》 (湘财建[2009]95 号) 规定, 税金按直接费、 间接费和利润之和的 3.22%计算。 ⑵设备费由原价、运杂费、采购及保管费。 依据《 《湖南省农村土地整治项目预算定额标准》 (审定稿) 、 《湖南省土地开发 整理项目预算定额标准》 (2011) 、 《湖南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暂行规定》和《湖 南省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资金管理办法》 (湘财建[2009]95 号)规定,结合本项目 的实际情况,各种前期工作费的费率如下: ①运杂费:取 6% 运杂费=原价×费率 ②采购及保管费:取 0.7%30 采购及保管费=(原价+运杂费)×费率 ⑶前期工作费 前期工作费由土地清查费、项目可行性研究费、项目勘测费、项目设计及预算 编制费、项目招标费。 依据《湖南省农村土地整治项目预算定额标准》 (审定稿) 、 《湖南省土地开发整 理项目预算定额标准》 (2011) 、 《湖南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暂行规定》和《湖南 省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资金管理办法》 (湘财建[2009]95 号)规定,结合本项目的 实际情况,各种前期工作费的费率如下: 土地清查费按不超过工程施工费 0.5 计算。计算公式为: 土地清查费=工程施工费×费率 ②依据《湖南省农村土地整治项目预算定额标准》 (审定稿)和《湖南省土地开 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标准》 (2011) ,可研编制费和项目设计及预算编制费以工程施 工费与设备购置费之和作为计费基数,可研编制费取费率 1%,项目设计及预算编制 费取费率 3.08%。 可研编制费=(工程施工费+设备购置费)×费率 项目设计及预算编制费=(工程施工费+设备购置费)×费率 ③项目勘测费按不超过工程施工费 1.5 计算。计算公式为: 勘测设计费=工程施工费×费率 ④项目招标代理费以工程施工费与设备购置费之和作为计费基数,采用差额定 率累进法计算。依据《湖南省农村土地整治项目预算定额标准》 (审定稿) 、 《湖南省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标准》 ( 2011 ) 、 《湖南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暂行规 定》和《湖南省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资金管理办法》 (湘财建[2009]95 号) ,本项 目计费基数在小于 1000 万元,计算公式=(工程施工费+设备购置费)×0.5%。 表 7.1-3序号 1 2 3 计费基数 (万元) ≤00 项目招标代理费计费标准费率 % 0.5 0.3 0.2 算例(单位:万元) 计费 基数 0031单位:万元项目招标代理费 %=5 5+()×0.3%=11 11+()×0.2%=15 4 5 6
100000 以上0.1 0.05 0.01 15000015+()×0.1%=20 20+(00)×0.05%=65 65+(000)×0.01%=70⑷工程监理费 依据《湖南省农村土地整治项目预算定额标准》 (审定稿) 、 《湖南省土地开发整 理项目预算定额标准》 (2011) 、 《湖南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暂行规定》和《湖南 省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资金管理办法》 (湘财建[2009]95 号) ,工程监理费以工程 施工费与设备购置费之和作为计费基数,取费率 2.4%。 工程监理费=(工程施工费+设备购置费)×2.4% ⑸竣工验收费 竣工验收费包括工程复核费、工程验收费、项目决算编制费与审计费、整理后 土地的重估与登记费、标识设定费等。 ①工程复核费以工程施工费与设备购置费之和作为计费基数,采用差额定率累 进法计算。本项目计费基数小于 500 万元,计算公式=(工程施工费+设备购置费) ×0.7%。 表 7.1-4序号 1 2 3 4 5 6 7 8 计费基数(万 元) ≤500 500~00 00~~~000 以上工程复核费计费标准算例(单位:万元) 费率% 0.81 0.75 0.69 0.63 0.57 0.51 0.45 0.39 计费 基数 500 00
000单位:万元工程复核费 500×0.81%=4.05 4.05+()×0.75%=7.80 7.80+()×0.69%=21.60 21.60+()×0.63%=34.20 34.20+()×0.57%=62.70 62.70+()×0.51%=266.70 266.70+ (00) ×0.45%=491.70 491.70+(000)× 0.39%=686.70②工程验收费以工程施工费与设备购置费之和作为计费基数, 采用差额定率累进法计算。 依 据《湖南省农村土地整治项目预算定额标准》 (审定稿) 、 《湖南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标 准》 (2011) 、 《湖南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暂行规定》和《湖南省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资金 管理办法》 (湘财建[2009]95 号) ,本项目计费基数小于 500 万元,计算公式=(工程施工费+设32 备购置费)×1.4%。 表 7.1-5序号 1 2 3 4 5 6 7 8 计费基数(万 元) ≤500 500~00 00~~~000 以上工程验收费计费标准费率% 1.4 1.3 1.2 1.1 1.0 0.9 0.8 0.7 计费 基数 500 00
000单位:万元算例(单位:万元) 工程验收费 500×1.4%=7 7+()×1.3%=13.5 13.5+()×1.2%=37.5 37.5+()×1.1%=59.5 59.5+()×1.0%=109.5 109.5+()×0.9%=469.5 469.5+(00)×0.8%=869.5 869.5+ (000) ×0.7%=1219.5③项目决算编制费与审计费以工程施工费与设备购置费之和作为计费基数, 采用差额定率累 进法计算。依据《湖南省农村土地整治项目预算定额标准》 (审定稿) 、 《湖南省土地开发整理项 目预算定额标准》 (2011) 、 《湖南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暂行规定》和《湖南省土地整理复垦 开发项目资金管理办法》 (湘财建[2009]95 号)规定,本项目计费基数小于 500 万元,计算公式 =(工程施工费+设备购置费)×1%。表 7.1-6序号 1 2 3 4 5 6 7 8 计费基数(万 元) ≤500 500~00 00~~~000 以上项目决算编制费与审计费计费标准算例(单位:万元) 费率% 1.0 0.9 0.8 0.7 0.6 0.5 0.4 0.3 计费 基数 500 00
000单位:万元项目决算编制费与审计费 500×1.0%=5 5+()×0.9%=9.5 9.5+()×0.8%=25.5 25.5+()×0.7%=39.5 39.5+()×0.60%=69.5 69.5+()×0.5%=269.5 269.5+(00)×0.40%=469.5 469.5+(000)×0.3%=619.5④整理后土地的重估与登记费以工程施工费与设备购置费之和作为计费基数, 采用差额定率 累进法计算。依据《湖南省农村土地整治项目预算定额标准》 (审定稿) 、 《湖南省土地开发整理 项目预算定额标准》 (2011) 、 《湖南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暂行规定》和《湖南省土地整理复 垦开发项目资金管理办法》 (湘财建[2009]95 号)规定,本项目计费基数小于 500 万元,计算公33 式=(工程施工费+设备购置费)×0.65%。表 7.1-7序号 1 2 3 4 5 6 7 8整理后土地的重估与登记费计费标准计费基数(万 元) ≤500 500~00 00~~~000 以上 算例(单位:万元) 费率% 0.65 0.60 0.55 0.50 0.45 0.40 0.35 0.30 计费 基数 500 00
000单位:万元整理后土地的重估与登记费 500×0.65%=3.25 3.25+()×0.60%=6.25 6.25+()×0.55%=17.25 17.25+()×0.50%=27.25 27.25+()×0.45%=49.75 49.75+()×0.40%=209.75 209.75+(00)× 0.35%=384.75 384.75+(000)× 0.30%=534.75⑷业主管理费 依据《湖南省农村土地整治项目预算定额标准》 (审定稿) 、 《湖南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 定额标准》 (2011) 、 《湖南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暂行规定》和《湖南省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 目资金管理办法》 (湘财建[2009]95 号)规定,业主管理费以工程施工费、设备购置费、前期工 作费、 工程监理费、 拆迁补偿费和竣工验收费之和作为计费基数, 采用采用差额定率累进法计算。 本项目计费基数小于 500 万元,计算公式=(工程施工费+设备购置费+前期工作费+工程监理费+ 拆迁补偿费+竣工验收费)×2.8%。表 7.1-8序 号 1 2 3 4 5 6 7 8 计费基数(万 元) ≤500 500~00 00~~~000 以上业主管理费计费标准费 率% 2.8 2.6 2.4 2.2 1.9 1.6 1.2 0.8 计费 基数 500 00
000单位:万元算例(单位:万元) 业主管理费 500×2.8%=14 14+()×2.6%=27 27+()×2.4%=75 75+()×2.2%=119 119+()×1.9%=214 214+()×1.6%=854 854+(00)×1.2%=+(000)×0.8%=185434 ⑸不可预见费: 依据《湖南省农村土地整治项目预算定额标准》 (审定稿) 、 《湖南省土地开发整 理项目预算定额标准》 (2011) 、 《湖南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暂行规定》和《湖南 省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资金管理办法》 (湘财建[2009]95 号)规定,不可预见费按 不超过工程施工费、设备购置费和其他费用之和的 3.0%计算。计算公式为:不可预 见费=(工程施工费+设备购置费+其他费用)×3.0%。7.1.4 投资比例该土地整理项目总投资 23.56 万元,其中工程施工费 19.59 万元,为鹤城区区本 级土地复垦项目投资重点项目。表 7.1-9序号 工程或费用 名称项目投资结构比例表预算金额(万元) 土地平整 灌溉与排 水工程 田间路桥 工程 1.42 0.0 18.17 19.59 各 项 费 用 占 总 各项费用占工程 费用的比例 (%) 施 工 费 的 比 例 (%) 7.25 83.17 0.00 92.25一工程施工费二设备费 前期工作费 工程监理费 1.41 0.49 0.76 0.62 0.69 23.56 2.91 100 13.92三其他费用竣工验收费 业主管理费四不可预见费 总 计7.1.5 资金筹措本项目资金来全部申请鹤城区土地复垦专项资金。7.2 效益分析7.2.1 社会效益(1) 、恢复灾毁耕地,改善农业生产条件35 通过反复碾压、翻耕施肥,改良土壤理化结构,使土壤逐步熟化,恢复了水毁 耕地;农田水利工程和田间道路工程基础设施的完善,同时进行田块规整,高低不 平的耕地将得到最大程度的平整,极大地改善项目区农业生产条件。 (2) 、缓解耕地压力,稳定农业生产 项目实施后可恢复耕地 0.37 公顷,有效缓解当地的人地矛盾,使失地农民重获 耕地。农民可充分利用完善的农业生产设施,发展多种经营,从而保证农业生产的 稳定发展,有利于保持农村地区的社会稳定。 (3) 、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农民收入 土地复垦后项目区内集中连片的耕地可得到重新利用。农田基础设施布局科学, 为农业机械化、集约化、智能化生产等奠定了基础,有利于实行规模化、产业化经 营,提高了农业科技含量和机械化程度,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生产率,降 低生产风险,稳定和提高了农民收入。 (4) 、有利于推动土地开发整理事业的发展 通过土地复垦,水毁耕地得到综合整治,耕地质量将逐步恢复,完善农田水利、 农村道路设施,提高农民的劳动生产率,使广大农民群众感受到土地复垦是一项利 国利民的事业,是一项为老百姓办实事的事业,有利于增进广大农民对土地管理工 作的支持和理解,从而进一步推动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的全面开展。7.2.2 生态环境效益(1) 、治理恢复灾毁耕地,田、水、路综合规划,平整土地,实现田园化,增 强了抗御自然灾害能力,水土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农业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2) 、项目区耕种条件基本实现旱涝保收,降低洪涝灾害发生频率。实现田成 方,路成网,形成动态种植结构,提高植被覆盖率,抑制水土流失,防止土地退化, 涵养水源,有效改善当地小气候。7.2.3 经济效益项目区属芷江侗族自治县基本农田保护区。 依据当地实际情况, 复垦后耕地 (灌36 溉水田)采取“稻-油”的种植制度。因此,以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为项目区典型作 物进行经济效益评价。 7.2.3.1 恢复耕地年产值分析 通过复垦整理,恢复耕地(灌溉水田)面积 0.37 公顷。依据芷江侗族自治县的 实际情况, 通过实施土壤培肥料改良措施恢复的灌溉水田, 耕地的粮食产量可达 8000 公斤/公顷,按市场现行稻谷价格每吨 2700 元计算,每公顷粮食年产值 2.16(8.0× 0.27=2.16)万元,粮食年产值为 0.80(1.89×0.37=0.80)万元。 根据项目区的实际,冬季水田可种植油菜等旱地作物。设计项目区 0.37 公顷水 田全部套种冬油菜,每公顷的油菜产量按 1900 公斤/公顷,市场价 3900 元/吨,每公 顷油菜年产值 0.74(1.90×0.39=0.74)万元,油菜年产值为 0.27(0.74×0.37=0.27) 万元。 综上所述,项目建设完成后,每年产生总收益 1.07 万元。 7.2.3.2 成本分析 ①种子成本。水田每亩单季稻种 5 公斤,成本 60 元;冬油菜每亩油菜种 0.4 公 斤,成本 15 元。需资金 0.004 万元。 ②肥料成本。水田每亩碳铵、磷肥、钾肥、尿素施用量为 20 公斤、15 公斤、10 公斤、5 公斤,分别按单价 650 元/吨、570 元/吨、1800 元/吨、1850 元/吨计算,每 亩 48.70 元,需资金 0.003 万元。油菜每亩混合肥分别为 15 公斤,单价为 1600 元/ 吨,每亩 24.0 元,需资金 0.001 万元。以上共计资金 0.004 万元。 ③施药成本。中稻施药 3 次,每亩施药费 50 元,需资金 0.095 万元。油菜施药 1 次,每亩施药费 10 元,需资金 0.001 万元。以上共计资金 0.001 万元。 ④投工投劳。单季稻平均每亩投工 10 个,每个工价按 50 元计算,计资金 0.275 万元。油菜平均每亩投工 2 个,计资金 0.05 万元。以上共计资金 0.325 万元。 综上,恢复耕地全年共需投入生产成本 0.334 万元。 7.2.3.3 效益分析37 项目实施后,项目区恢复耕地的年产值 1.07 万元,扣除成本 0.334 万元,每年 可产生 0.736 万元的净收益。 项目实施工后,保护了项目区内农业生产环境,原灾毁的水田得以恢复生产, 可保护农田约 5 亩,每亩恢复收入 3000 元,总共增加 1.5 万元。 7.2.3.4 投入产出分析 根据项目投资规模预算结果,项目建设总投资 23.56 万元,投资回收期 16 年。 从计算上看,项目投资回收期较长。但由于通过土地复垦,增加了耕地面积,改善 了项目区的生产条件,增加了农民收入,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38 8 工程实施与后期管理建议8.1 工程实施8.1.1 建立组织管理机构为确保项目实施管理工作的到位,怀化市土地开发整理中心与县人民政府联合 成立了“鹤城区河西街道办事处潭口村土地复垦项目工作领导小组”的专门工作班 子。由分管国土资源的副区长任组长,市土地开发整理中心主管副主任任副组长, 农业、林业、交通、环保、水利、财政、乡政府等部门领导为成员,对项目建设实 行全过程、全方位的领导。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市土地开发整理中心分管副主任 任办公室主任,分设财务小组、权属调整小组、施工小组、监督小组,其任务负责 项目论证、工程设计招标、施工、监理、验收、资金和物资使用、项目建设资金审 计、以及项目组织协调等工作。权属领导小组对土地复垦工作中可能产生的土地权 属纠纷问题负责协调解决,同时落实任期目标责任制。各小组明确目标,职责分明, 保证了土地复垦工作的顺利进行。8.1.2 宣传发动项目的建设和实施涉及社会各部门,同当地居民的生活息息相关。项目的顺利 实施离不开相关各部门和县内农民的理解与支持。为此必须对项目实施的意义、进 程等情况进行广泛的宣传,充分调动农民参与工程建设的积极性,为项目的实施营 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也为后续的权属调整打下良好的基础。项目宣传主要采取 印发宣传图册资料、召开动员会、举办展览、办宣传板报、实行项目进程公告等形 式。8.1.3 项目实施管理8.1.2.1 施工管理 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按市场经济规则,引入竞争机制,实行项 目施工招投标制。由芷江侗族自治县国土资源局对工程内容逐一分解,向社会公开 招标,择优选定中标单位。由于项目涉及的部门和人员较多,必须加强领导、组织 和协调,成立专门的项目协调领导小组负责协调各部门积极配合土地复垦工作。针39 对项目实施的复杂性和专业性,成立由有关专家和技术人员组成的专家咨询组和技 术小组,对项目区土地复垦进行专门研究、咨询,并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加快土地 复垦科学决策、管理咨询系统网络化建设。 8.1.2.3 进度管理 将整个项目区的范围、面积、工程数量以及项目实施的的各项管理制度、进展 状况进行公告,实行项目公告制。对于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提前完成工程进度要 求的工作任务的施工单位,应给予相应的奖励。对于未能按照工程进度要求的工作 任务的施工单位,应查明原因,同时应由施工企业和项目法人共同商定补救办法。 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延误工期,应追究当事人和相关负责人的责任。 8.1.2.4 质量管理 通过招投标方式选择监理单位,监理单位对所有工程的建设内容、施工进度、 工程质量进行监理。项目工程实行法人负责制与政府督察与群众监督相结合,以保 证整个工程的质量。8.2 后期管理建议8.2.1 土地权属调整8.2.1.1 进行土地权属调整的原因与目的 土地复垦将按照统一规划设计施工,从而打破土地利用现状格局。 经过复垦,项目区的土地将形成田块、沟渠、道路协调配套的现代化标准农田。 为实施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土地经营管理单元原则上是以标准地块为基本单 位,因此必须进行权属调整,以避免权属界线从标准地块中穿过。工程完成后,项 目区内的土地质量改善,经济效益提高,农民对项目区内土地收益的重新分配问题 比较关注,如果权属调整不当,可能造成土地纠纷,不利于农村稳定。 8.2.1.2 权属调整原则 (l)、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增加透明度,坚持效率和自愿相结合; (2)、有利于农村社会稳定,有利于农村土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长期稳定; (3)、维护所有者和使用者的合法利益,保护农户的合法权益; (4)、有利生产建设,促进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40 8.2.1.3 土地权属调整的具体操作程序 (1)、成立权属调整领导小组。 组建土地权属调整工作领导小组,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芷江侗族自治县分管土 地的副县长担任,县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主要领导任副组长,成员为县交通、水利、 土地、规划、农业、林业、民政等部门及项目区所在乡镇的主要领导。主要负责权 属调整经费落实,工作方案的审查,权属调整工作验收和权属问题的协调解决。 (2)、组织召开项目区土地权属调整动员大会。 与会对象为项目区所有涉及的土地产权主体、村组干部、乡镇领导以及项目区 土地权属调整工作领导小组。动员会上,主要宣传土地复垦的重要意义,阐述开展 土地权属调整的必要性,并向各方土地产权主体下发《土地复垦土地权属调整问卷 调查》 。通过公众参与方式,主要让他们对这项工作的目的、意义及其工作开展过程 中可能碰到的矛盾做到心中有底,同时让他们充分表达对这项工作的意愿。 (3)、收集、补充、调查资料。 收集项目区所涉及的土地登记、土地利用变更调查和土地利用现状资料以及各 方土地产权主体的权属资料,并对权属资料缺损、遗漏部分进行调查、调绘补充完 善。 (4)、现场踏勘,实地核查,编制土地权属图件和利用现状报告。 以收集、补充和调查的资料为依据,到项目区对土地权属和利用现状进行实地 核查,确保“实地、图件和数据”的一致性。同时以大比例尺的土地利用现状图为 草图,标绘每宗地的位置,形成项目区整理前的土地权属图件和利用现状报告。 (5)、拟定项目区土地权属调整初步方案。 (6)、项目区权属调整领导小组对初步方案进行审查。 (7)、将项目区土地复垦前登记情况和初步方案予以公告,同时以书面形式分别 通知土地权利人。土地权利人对调整方案有异议的,应在公告期内向土地权属调整 工作领导小组提出书面申请,予以协调解决。 (8)、方案审批并实施。 收集、整理初步方案公告意见,对初步方案进行修改完善后,由芷江侗族自治 县人民政府对方案进行审批,在所涉及的乡镇和行政村予以公告并付诸实施。项目41 实施期间,项目区各方土地产权主体对审批后的方案经协调仍有异议者,土地所有 者和国有土地使用者应在公告期内向土地权属调整工作领导小组提出书面申请,由 芷江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解决;拥有土地使用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土地他项权利 的农户对审批后的方案经协调仍有异议者,向土地权属调整工作领导小组提出书面 申请,由岩桥乡人民政府解决。土地权利人对有关人民政府处理不服的,可以自接 到处理决定通知之日起 30 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9)、土地复垦项目竣工后,及时开展土地变更调查,办理土地变更登记手续, 并建立新的地籍档案。涉及所有权调整的,由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依据整理前的权属 调整协议重新勘查定界,并登记造册,发放土地所有权证书;涉及农民承包地调整 的,由乡村集体经济组织依据整理前与承包人签订的协议重新调整并登记造册。 (10)、整理成果,组织验收。按照项目区土地复垦土地权属调整总体工作方案和 相关技术标准,由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对项目区土地权属调整主要成果进行验收。 8.2.1.4 土地权属调整方案土地复垦项目完成后,芷江侗族自治县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和农业部门应对整理 后的土地进行综合评估(主要对其年产出效益进行评估) ,作为整理后土地权属调整 的主要依据。 ①对于农户自留地,根据整理后土地综合评估结果,按等面积原则分配土地, 质量相当、并尽可能靠近农户宅基地。 ②对于承包地,坚持农户承包的基本农田总面积基本不变、集中连片、方便生 产生活的原则,参照土地综合评估结果,按照复垦前各农户承包基本农田面积的比 例,以标准田块为基本单元,对复垦后的基本农田进行重新调整。如原承包人主动 放弃承包权,则由村委会按照法定程序重新发包,但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优先享有 承包权。 8.2.1.5 土地复垦土地权属调整的保障措施(1)、组织村民集体学习国家关于土地开发整理有关政策,特别是今后一个时期 我国对土地开发整理方向所作的战略性调整,让老百姓明白基本农田开发整理是提 高耕地质量,改善农业生产件和土地生态环境,提高农业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一个 重要措施,是各级国土资源部门和地方党委政府树立科学发展观、良好政绩观和践42 行“三个代表”的具体表现,让他们真正感受到土地开发整理给他们带来的实惠, 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民心工程,为今后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土地权属大调整 赢得村民的理解和支持。 (2)、地方政府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一方面采取各种优惠政策,鼓励老百姓对 基本农田的规模经营;另一方面加速小城镇建设步伐,积极开拓第三产业,努力打 造劳动密集型市场,加大对农民进城务工技术技能培训力度,有效转移农村富余劳 动力。 (3)、配合地方进行的农村税费制度改革和农村债权债务清理工作,采取行之有 效的配套措施,在保持稳定大局的前提下,让土地的承包经营权逐渐转移到真正能 种田、按时足额上缴国家和地方税费的种田大户手中,真正实现基本农田经营规模 化,土地产权主体集约化。 (4)、落实基本农田整理土地权属调整组织机构、工作方案、工作经费。43 目项目工程特性表录1 综合说明 ........................................................ 1 1.1 项目基本特性 .............................................. 1 1.1.1 项目背景 ............................................ 1 1.1.2 项目类型和性质 ...................................... 1 1.1.3 项目区位置和范围 .................................... 1 1.1.4 项目区地貌类型 ...................................... 1 1.1.5 项目建设规模 ........................................ 1 1.1.6 项目预计新增耕地面积、新增耕地率 .................... 1 1.1.7 项目建设工期及工程量 ................................ 2 1.1.8 项目总投资 .......................................... 2 2 项目概况 ........................................................ 3 2.1 项目区所在县(市)简况 .................................... 3 2.2 项目区基本情况 ............................................ 3 2.2.1 气象 ................................................ 3 2.2.2 水文 ................................................ 3 2.2.3 地质 ................................................ 4 2.2.4 地形 ................................................ 4 2.2.5 土壤 ................................................ 4 2.2.6 自然灾害 ............................................ 4 2.3 社会经济条件 .............................................. 4 2.4 农作物种植情况 ............................................ 5 2.5 项目区基本设施状况 ........................................ 5 2.5.1 交通设施 ............................................ 5 2.5.2 水利设施 ............................................ 5 2.5.3 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 5 2.6 土地利用现状 .............................................. 5 2.6.1 土地利用现状 ........................................ 544 2.6.2 土地利用结构 ........................................ 6 3 设计依据和任务 .................................................. 8 3.1 设计依据 .................................................. 8 3.1.1 相关的政策、法规 .................................... 8 3.1.2 设计采用的主要规程规范 .............................. 8 3.2 设计任务 .................................................. 8 4 工程规划 ....................................................... 10 4.1 基础分析 ................................................. 10 4.1.1 水土资源分析 ....................................... 10 4.1.2 恢复耕地潜力分析 ................................... 11 4.1.3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 11 4.1.4 4.1.5 4.1.6 相关规划对项目区土地利用的影响分析 ................ 12 土地利用适宜性评价 ................................ 12 环境影响分析 ...................................... 124.2 工程规划 ................................................. 13 4.2.1 规划目标 ........................................... 13 4.2.2 规划原则 ........................................... 13 4.2.3 规划标准 ........................................... 14 4.2.4 规划后土地利用结构 ................................. 15 4.2.5 工程总体布局 ....................................... 16 5 工程设计 ....................................................... 18 5.1 土地平整工程设计 ......................................... 18 5.1.1 土地平整方案 ........................................ 18 5.1.2 田块布置 ........................................... 18 5.1.3 项目区土方工程量计算 ............................... 18 5.2 田间路桥工程 ............................................. 19 5.3.1 田间道设计 ......................................... 19 5.3 工程量汇总 ............................................... 20 6 施工组织设计 ................................................... 2145 6.1 施工条件分析 ............................................. 21 6.2 施工程序 ................................................. 21 6.3 施工方案 ................................................. 21 6.3.1 土地平整施工 ....................................... 21 6.3.3 田间道路施工 ........................................ 22 6.4 施工管理 ................................................. 23 6.5 质量管理 ................................................. 24 6.5.1 质量管理依据 ....................................... 24 6.5.2 质量管理技术供应 ................................... 24 6.5.3 项目质量控制措施 ................................... 24 6.5.4 施工质量管理 ....................................... 24 6.6 施工进度 ................................................. 25 6.6.1 施工进度安排原则 ................................... 25 6.6.2 施工总工期 ......................................... 25 6.6.3 项目进度控制措施 .................................... 25 7 投资预算与效益分析 ............................................. 27 7.1 投资预算 ................................................. 27 7.1.2 基础预算单价计算依据 ............................... 28 7.1.3 编制办法、定额与费用计算标准 ........................ 28 7.1.4 投资比例 ............................................ 35 7.1.5 资金筹措 ............................................ 35 7.2 效益分析 ................................................. 35 7.2.1 社会效益 ........................................... 35 7.2.2 生态环境效益 ....................................... 36 7.2.3 经济效益 ........................................... 36 8 工程实施与后期管理建议 ......................................... 39 8.1 工程实施 ................................................. 39 8.1.1 建立组织管理机构 .................................... 39 8.1.2 宣传发动 ............................................ 39 8.1.3 项目实施管理 ....................................... 3946 8.2 后期管理建议 .......................................408.2.1 土地权属调整 ....................................... 40 9 附表: 附表 1 土地利用结构现状表?????????????????44 附表 2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变化表???????????????45 附表 3 土方平整工程量统计表????????????????46 附表 4 道路断面设计成果与工程量统计表???????????47 附表 5 机耕桥断面设计成果与工程量统计表??????????48 附表 6 工程量汇总表????????????????????49 附表 7 项目建设任务统计表?????????????????50 附表 8 项目施工总进度表??????????????????5147
更多搜索:
| 广告服务 | 招纳纳贤 | 诚邀合作 | 联系我们 | 意见反馈 | 服务条款 |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文档资料库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客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避孕药什么时候吃有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