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类似于中文、日文、韩文和日文这些有独特文字的“语言文字”有多少?

  摘自:知乎/question/#answer-    二进制能很好地表示英文,而象形文字却很难。随着计算机的进步,未来的世界高度电子信息化后,所有的象形文字大概都会被淘汰吧(例如语音识别,英文就很容易做出来)?
楼主发言:20次 发图:
  请问楼主,什么文字不是从象形文字演变过来的?
  居然现在还有这么脑残的旧观点?这在“个人电脑”刚出现的时候,就有人提出了,现在怎么样了?  
  世界上只有两种文字,中文、外文
  这话都是不懂计算机的人说的
  这是多么的无知,汉字在语音识别和键盘输入上优势明显  
  @946859b 西方有个传说,世间万物都有个“真名”,你能知道任何一个存在的“真名”,就能完全彻底的控制它,因此恶魔从不会告诉别人它叫什么,都是代号,避免被别人控制,而恶魔表示全身心的效忠的方式就是献上自己的“真名”,  汉语就是真名!
  楼猪被淘汰了,文字还会在  
  尼玛……语音识别上,到底汉语好还是英语好……说清楚……太无知了  
  这问题问的,韩语和日语都是拼音文字  想装个B都装不好  中国民间多数人高估了自己的智商和学识
  @fengweiwei929
13:59:31  @946859b
西方有个传说,世间万物都有个“真名”,你能知道任何一个存在的“真名”,就能完全彻底的控制它,因此恶魔从不会告诉别人它叫什么,都是代号,避免被别人控制,而恶魔表示全身心的效忠的方式就是献上自己的“真名”,  汉语就是真名!  -----------------------------
  为什么看到楼主,我忽然想起一个词  智商准入制度
  @夜帝李碧湖
14:58:49  为什么看到楼主,我忽然想起一个词  智商准入制度  -----------------------------  同意 楼主太多错误 暴露了智商
  也难怪,当年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应该还没有楼主。
  学不好计算赖中文  奇葩
  联合国新闻处发布的新闻稿,规定必须使用英法俄中等五种文字同时发布。记者都知道,最薄的那册一定是中文稿。使用电脑键盘输入文稿,最先完成的一定是中文打字员。楼主你看,什么文字系统最先进。  再看看化学元素周期表,中文的一目了然,固体、气体、液体、金属、非金属------,只需看看中文名字,你可以得到该元素许多信息。回头再看西拼音文字,你根本不知道这是什么,是人还是物品,把这100多个元素记住,再弄明白元素属性,可以让人疯掉。而使用中文,初中生就可以轻易掌握。  什么文字优秀先进,还用辩?  再说几句,中文是记录意义,西文是记录读音。或者说中国字里包含意义,西文里仅包含发音。
  拉丁已死,有事烧纸。  
  不管神马文字,归根结底不都是符号吗.
  @fengweiwei929
13:59:00  @946859b 西方有个传说,世间万物都有个“真名”,你能知道任何一个存在的“真名”,就能完全彻底的控制它,因此恶魔从不会告诉别人它叫什么,都是代号,避免被别人控制,而恶魔表示全身心的效忠的方式就是献上自己的“真名”,   汉语就是真名!  —————————————————  汗蒸  
  韩文、日文是拼音文字,韩文首先灭亡,日文随后。人类灭亡时汉字才会没人用。  
  英语那种低级文字也配给人看??
  我是来看回复的  
  汉子太漂亮了怎么会被淘汰呢!  
  @洗脑免疫 5楼
13:46  这话都是不懂计算机的人说的  -----------------------------  顶!!  
  坐看回复。
  ,  
  @淡蓝色的天空2014
10:36:00  请问楼主,什么文字不是从象形文字演变过来的?  —————————————————  他所说的“象形文字”是指中文。  
  楼主发一个帖子就有好几个常识性错误,不知道楼主是gzjy,还是真的接触世面不多。  首先,必须着重强调一点的是,计算机只认识0和1(还有前苏联的一种三进制的计算机,可以理解成这种三进制的计算机只认识0,1和2,不过这种计算机现在已经湮灭在历史的长河中了),能够处理文字是因为任何一种文字在计算机中都是以二进制的0和1的形式存储,比如“A”这个字母在电脑中的存储为“”,“飞”这个汉字存储为“00 1001”,其它的语言都是以此类推。  其次,日语原本没有文字,后来隋唐时期汉字被引入日本,日本人再在汉字的基础上创造出假名,而现在日文中除去了固定的汉字词外,在对新的事物命名的时候都是通过假名来拼读,比如你可以发现日语中有一些读音跟英语很像,其实其所表达的意思跟英语的意思一样。  再次,韩国于1970年下令禁止在小学教导汉字,实行所谓全面实施韩文教育的政策,仅允许在初中、高中教授900个基础汉字。在1970年之前韩语中还有汉字和谚文,可是1970之后,就只有谚文了,汉字的身影基本在日常中消失。所以如果说韩文脱离汉字的话,那么就仅仅只是一种拼音文字,也就是谚文,就类似于我们的汉语拼音。可以想象,让一个中国人用拼音去阅读《施氏食狮史》,那是一种怎样的折磨。  最后,我觉得我实在是无聊透顶了,这都凌晨4点了,还在这里跟楼主普及常识。睡觉。
  英语能写在手表里吗,小小手表恐怕容不下吧,日期和时间能用英语写吗,  例如2015年英语写法:two zero one five year
英语能编九九乘法表吗,这么对比,像条形码的英语就是垃圾,像二维码的汉字就有很大优势。
  语音识别,中文更方便。中文的字是由一个元音一个辅音构成,语音处理比拼音文字简单的多。  
  楼主脑袋一发热,发了这个帖子。  
  回复楼主,@946859b  摘自:知乎/question/#answer-     二进制能很好地表示英文,而象形文字却很难。随着计算机的进步,未来的世界高度电子信息化后,所有的象形文字大概都会被淘汰吧(例如语音识别,英文就很容易做出来)?  -----------------------------  日文和韩文是象形文字?  
  @jsszwx 34楼
07:06  语音识别,中文更方便。中文的字是由一个元音一个辅音构成,语音处理比拼音文字简单的多。  [来自UC浏览器]  -----------------------------  至于二进制,与文字是没有关系的,只是计算机用的代码,真正二进制的文件不是给人看的。计算机中人看的英文用asc码,中文用国标码。中国人几千年前就用二进制码了,白人才用了几百年。  
  @zang623 36楼
08:03  回复楼主,@946859b  摘自:知乎/question/#answer-   二进制能很好地表示英文,而象形文字却很难。随着计算机的进步,未来的世界高度电子信息化后,所有的象形文字大概都会被淘汰吧(例如语音识别,英文就很容易做出来)?  -----------------------------  日文和韩文是象形文字?  -----------------------------  韩文是拼音,百分之百的会被淘汰。  
  语音识别,中文更方便。中文的字是由一个元音一个辅音构成,语音处理比拼音文字简单的多。  
  楼主你与其担心中文,还不如担心拼音文字,一旦有新事物就要制造单词来标记,几百年后新发明新物质新理论新产品新观念等造成的新词,比如,火箭,科学,物理、化学,乙醇,甘油三酯。这些词中文没有新造字,已有的文字就可以表示,而英文呢,全是新单词。  让拼音文字为母语的人从开始上学到学习专业知识,光记单词就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学习时间越来越长,长此以往,总有一天一个人一辈子的学习时间也追不上专业的前沿,那么这种语言就废了。  要淘汰也是拼音先淘汰。
  除非人都死光了,不然不会被淘汰的。
  @明川纳海
03:46:49  楼主发一个帖子就有好几个常识性错误,不知道楼主是gzjy,还是真的接触世面不多。  首先,必须着重强调一点的是,计算机只认识0和1(还有前苏联的一种三进制的计算机,可以理解成这种三进制的计算机只认识0,1和2,不过这种计算机现在已经湮灭在历史的长河中了),能够处理文字是因为任何一种文字在计算机中都是以二进制的0和1的形式存储,比如“A”这个字母在电脑中的存储为“”,“飞”这个汉字存储为“00 1001”,其它的语言都是以此类推。  其次,日语原本没有文字,后来隋唐时期汉字被引入日本,日本人再在汉字的基础上创造出假名,而现在日文中除去了固定的汉字词外,在对新的事物命名的时候都是通过假名来拼读,比如你可以发现日语中有一些读音跟英语很像,其实其所表达的意思跟英语的意思一样。  再次,韩国于1970年下令禁止在小学教导汉字,实行所谓全面实施韩文教育的政策,仅允许在初中、高中教授900个基础汉字。在1970年之前韩语中还有汉字和谚文,可是1970之后,就只有谚文了,汉字的身影基本在日常中消失。所以如果说韩文脱离汉字的话,那么就仅仅只是一种拼音文字,也就是谚文,就类似于我们的汉语拼音。可以想象,让一个中国人用拼音去阅读《施氏食狮史》,那是一种怎样的折磨。  最后,我觉得我实在是无聊透顶了,这都凌晨4点了,还在这里跟楼主普及常识。睡觉。  -----------------------------  要与时俱进啊,韩国关于汉字,好像有新规定了。
  @明川纳海
03:46:49  楼主发一个帖子就有好几个常识性错误,不知道楼主是gzjy,还是真的接触世面不多。  首先,必须着重强调一点的是,计算机只认识0和1(还有前苏联的一种三进制的计算机,可以理解成这种三进制的计算机只认识0,1和2,不过这种计算机现在已经湮灭在
的长河中了),能够处理文字是因为任何一种文字在计算机中都是以二进制的0和1的形式存储,比如“A”这个字母在电脑中的存储为“”,“飞”这个汉字存储为“00 1001”,其它的语言都是以此类推。  其次,日语原本没有文字,后来隋唐时期汉字被引入日本,日本人再在汉字的基础上创造出假名,而现在日文中除去了固定的汉字词外,在对新的事物命名的时候都是通过假名来拼读,比如你可以发现日语中有一些读音跟英语很像,其实其所表达的意思跟英语的意思一样。  再次,韩国于1970年下令禁止在小学教导汉字,实行所谓全面实施韩文教育的政策,仅允许在初中、高中教授900个基础汉字。在1970年之前韩语中还有汉字和谚文,可是1970之后,就只有谚文了,汉字的身影基本在日常中消失。所以如果说韩文脱离汉字的话,那么就仅仅只是一种拼音文字,也就是谚文,就类似于我们的汉语拼音。可以想象,让一个中国人用拼音去
《施氏食狮史》,那是一种怎样的折磨。  最后,我觉得我实在是无聊透顶了,这都凌晨4点了,还在这里跟楼主普及常识。睡觉。  -----------------------------  @百骑卷平冈
10:52:23  要与时俱进啊,韩国关于汉字,好像有新规定了。  -----------------------------  哎,没看到我说的么,如果韩文脱离汉字的话就只是一种拼音文字,如果算上汉字的话,那么就是拼音文字和象形文字的混合体了。
  @明川纳海
03:46:49  楼主发一个帖子就有好几个常识性错误,不知道楼主是gzjy,还是真的接触世面不多。  首先,必须着重强调一点的是,计算机只认识0和1(还有前苏联的一种三进制的计算机,可以理解成这种三进制的计算机只认识0,1和2,不过这种计算机现在已经湮灭在
的长河中了),能够处理文字是因为任何一种文字在计算机中都是以二进制的0和1的形式存储,比如“A”这个字母在电脑中的存储为“”,“飞”这个汉字存储为“00 1001”,其它的语言都是以此类推。  其次,日语原本没有文字,后来隋唐时期汉字被引入日本,日本人再在汉字的基础上创造出假名,而现在日文中除去了固定的汉字词外,在对新的事物命名的时候都是通过假名来拼读,比如你可以发现日语中有一些读音跟英语很像,其实其所表达的意思跟英语的意思一样。  再次,韩国于1970年下令禁止在小学教导汉字,实行所谓全面实施韩文教育的政策,仅允许在初中、高中教授900个基础汉字。在1970年之前韩语中还有汉字和谚文,可是1970之后,就只有谚文了,汉字的身影基本在日常中消失。所以如果说韩文脱离汉字的话,那么就仅仅只是一种拼音文字,也就是谚文,就类似于我们的汉语拼音。可以想象,让一个中国人用拼音去
《施氏食狮史》,那是一种怎样的折磨。  最后,我觉得我实在是无聊透顶了,这都凌晨4点了,还在这里跟楼主普及常识。睡觉。  -----------------------------  @百骑卷平冈
10:52:23  要与时俱进啊,韩国关于汉字,好像有新规定了。  -----------------------------  @明川纳海
14:41:41  哎,没看到我说的么,如果韩文脱离汉字的话就只是一种拼音文字,如果算上汉字的话,那么就是拼音文字和象形文字的混合体了。  -----------------------------  【韩国EBS电视台网站4月8日报道,最近,韩国教育部正在考虑恢复汉字教育,计划2018年开始对小学三年级及以上年级的道德或社会课教材实行韩汉对照。】  我是指,从你整个的贴子来看,你应该没注意到这个不知是不是小道消息的新闻。
  @zhuye07
13:53:43  这是多么的无知,汉字在语音识别和键盘输入上优势明显  -----------------------------  还有手写输入也比外文强太厉害了
  @donghairen-08 15:39:49  联合国新闻处发布的新闻稿,规定必须使用英法俄中等五种文字同时发布。记者都知道,最薄的那册一定是中文稿。使用电脑键盘输入文稿,最先完成的一定是中文打字员。楼主你看,什么文字系统最先进。  再看看化学元素周期表,中文的一目了然,固体、气体、液体、金属、非金属------,只需看看中文名字,你可以得到该元素许多信息。回头再看西拼音文字,你根本不知道这是什么,是人还是物品,把这100多个元素记住,再弄明白元......  -----------------------------  汉字中比重最大的形声字是音义互表,这才是最先进的文字。  随着科学的进步,老外也发现了为每个新东西创造一个名字是很繁琐的事情,于是也开始学习这种音义互表的作法,最典型的是化学,,比如一:mono;二:di;三:tri;四:tetra;五:penta等,烷烃:ane,烯烃:ene,组合起来,pentane就是戊烷,pentene就是戊烯。
  @rayos
14:33:00  这问题问的,韩语和日语都是拼音文字   想装个B都装不好   中国民间多数人高估了自己的智商和学识   —————————————————  +1  
  象形文字也很容易用二进制表示,很难么?  
  →_→  
  编码3000个汉字的容量也不大吧 相较于一副图片 甚是一段影片 哪个里面信息量更大呢?!
  韩国人名用来用去就那几个汉字,,人又整得差不多,,都不知他们怎么分的
  文字能否延续在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文明能在这个世界存在多久,对于英语的优越性只能表示呵呵,看法不同价值观不一样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中文英文楼主觉得哪个好就用哪个
  早淘汰了。早输了  
  @明川纳海
03:46:49  楼主发一个帖子就有好几个常识性错误,不知道楼主是gzjy,还是真的接触世面不多。  首先,必须着重强调一点的是,计算机只认识0和1(还有前苏联的一种三进制的计算机,可以理解成这种三进制的计算机只认识0,1和2,不过这种计算机现在已经湮灭在
的长河中了),能够处理文字是因为任何一种文字在计算机中都是以二进制的0和1的形式存储,比如“A”这个字母在电脑中的存储为“”,“飞”这个汉字存储为“00 1001”,其它的语言都是以此类推。  其次,日语原本没有文字,后来隋唐时期汉字被引入日本,日本人再在汉字的基础上创造出假名,而现在日文中除去了固定的汉字词外,在对新的事物命名的时候都是通过假名来拼读,比如你可以发现日语中有一些读音跟英语很像,其实其所表达的意思跟英语的意思一样。  再次,韩国于1970年下令禁止在小学教导汉字,实行所谓全面实施韩文教育的政策,仅允许在初中、高中教授900个基础汉字。在1970年之前韩语中还有汉字和谚文,可是1970之后,就只有谚文了,汉字的身影基本在日常中消失。所以如果说韩文脱离汉字的话,那么就仅仅只是一种拼音文字,也就是谚文,就类似于我们的汉语拼音。可以想象,让一个中国人用拼音去
《施氏食狮史》,那是一种怎样的折磨。  最后,我觉得我实在是无聊透顶了,这都凌晨4点了,还在这里跟楼主普及常识。睡觉。  -----------------------------  @百骑卷平冈
10:52:23  要与时俱进啊,韩国关于汉字,好像有新规定了。  -----------------------------  @明川纳海
14:41:41  哎,没看到我说的么,如果韩文脱离汉字的话就只是一种拼音文字,如果算上汉字的话,那么就是拼音文字和象形文字的混合体了。  -----------------------------  @百骑卷平冈 44楼
15:08  【韩国EBS电视台网站4月8日报道,最近,韩国教育部正在考虑恢复汉字教育,计划2018年开始对小学三年级及以上年级的道德或社会课教材实行韩汉对照。】  我是指,从你整个的贴子来看,你应该没注意到这个不知是不是小道消息的新闻。  ------------------------------  韩国人的身份证上全是汉字。
  @donghairen2011 16楼
15:39  联合国新闻处发布的新闻稿,规定必须使用英法俄中等五种文字同时发布。记者都知道,最薄的那册一定是中文稿。使用电脑键盘输入文稿,最先完成的一定是中文打字员。楼主你看,什么文字系统最先进。  再看看化学元素周期表,中文的一目了然,固体、气体、液体、金属、非金属------,只需看看中文名字,你可以得到该元素许多信息。回头再看西拼音文字,你根本不知道这是什么,是人还是物品,把这100多个元素记住,再弄明白元素属性,可以让人疯掉。而使用中文,初中生就可以轻易掌握。  什么文字优秀先进,还用辩?  ……  -----------------------------  中文记录的是本质。  
  @自在无语 56楼
07:14  @明川纳海
03:46:49  楼主发一个帖子就有好几个常识性错误,不知道楼主是gzjy,还是真的接触世面不多。  首先,必须着重强调一点的是,计算机只认识0和1(还有前苏联的一种三进制的计算机,可以理解成这种三进制的计算机只认识0,1和2,不过这种计算机现在已经湮灭在
的长河中了),能够处理文字是因为任何一种文字在计算机中都是以二进制的0和1的形式存储,比如“A”这个字母在电脑中的存储为“”,“飞”这个汉字存储为“1011 ……  -----------------------------  要是没汉字,棒子们都不知道自己是谁了  
  @kkkcfg-08 23:33:25  汉子太漂亮了怎么会被淘汰呢!  -----------------------------  是女汉子吗
  @zhuye07
13:53:43  这是多么的无知,汉字在语音识别和键盘输入上优势明显  -----------------------------  这只是一个五美分帖而已  这种辩论已经进行了很多年,得出的结论是汉语更有优势。      
22:38  切~  ------------------------------  被wt洗脑的狗日的白痴,贱种炮灰走狗脑残秀下限
  @明川纳海
03:46:00  楼主发一个帖子就有好几个常识性错误,不知道楼主是gzjy,还是真的接触世面不多。   首先,必须着重强调一点的是,计算机只认识0和1(还有前苏联的一种三进制的计算机,可以理解成这种三进制的计算机只认识0,1和2,不过这种计算机现在已经湮灭在历史的长河中了),能够处理文字是因为任何一种文字在计算机中都是以二进制的0和1的形式存储,比如“A”这个字母在电脑中的存储为“”,“飞”这个汉  —————————————————  看不懂啊,能细说下吗?你没说清计算机到底中英文那个更有优势,韩日语言到底怎么回事。  
  第一,象形文字更美,更有韵味。第二,科技的发展只会让中文和英文的使用更加无差别
  这个帖子里居然没Jy?  
  三权分立是目前最好的制度
  @946859b 儿童,该去做作业了,别在这瞎扯了,期末考试快到了
  希望中国在三权分立的制服下重回世界霸主地位,对外刚,对内柔,建立大中华帝国,请帮我分析下我是jy还是wm还是别的
  80年代在汉字输入法未研究出来时,科学家们担忧地说,如果解决不了汉字输入计算机的问题,汉字将可能被开除地球球籍,后来,有人想出了用拼音加数字选项的办法,就解决了拼音重码多的问题,输入汉字一大障碍被攻克了。王永民的五笔,解决了重码识别率的问题,一篇中文的文稿,本身就比译成英文的稿短三分之一左右,再用上词组技术,输入速度是世界第一快。一个长的专有词组,英文输入可能要打10几键,中文只打4键。从此,没有专家敢再说汉字跟不上信息时代。  
  只有下里巴人才用拼音文字
  韩文是象形文字?????
  中文是绝对不会被淘汰的。想象一下,世界上有那种文字能够历经几千年而延续下来。而且作为现代人,只要具有中学文化水平,就能读懂一两千年前的古代文章,诗词。英文等西方文字虽然也历史悠久,但除了文字专家,没人读懂几百年前的文章。在80年代,电脑发展初期,也有人说汉字在电脑键盘上输入困难,会被淘汰,但很快就有了各种汉字输入法,使得汉字的输入速度甚至比英文还快。
  →_→  
  看楼主的名字就知道,楼主中文的水平有多糟糕,哪来的杂种  
  倭棒文不是象形文字
  LZSB FUM
  @地球家国
09:06:00  看楼主的名字就知道,楼主中文的水平有多糟糕,哪来的杂种  —————————————————  中文水平跟网名又有啥关系?名字仅仅是一个记号,怎么好记怎么起,,嘻嘻~  
  @donghairen-08 15:39:49  联合国新闻处发布的新闻稿,规定必须使用英法俄中等五种文字同时发布。记者都知道,最薄的那册一定是中文稿。使用电脑键盘输入文稿,最先完成的一定是中文打字员。楼主你看,什么文字系统最先进。  再看看化学元素周期表,中文的一目了然,固体、气体、液体、金属、非金属------,只需看看中文名字,你可以得到该元素许多信息。回头再看西拼音文字,你根本不知道这是什么,是人还是物品,把这100多个元素记住,再弄明白元......  -----------------------------  话说,英语的元素名基本都是以 ium、gen、on 结尾,也是有一定规律的。  汉字在计算机时代一度有被淘汰的危险,  王选解决了汉字排版,王永民解决了汉字高速输入,  之后再也没有人怀疑汉字在计算机时代的生存力了。
  →_→  
  @百骑卷平冈
15:08:00  @明川纳海3:46:49  楼主发一个帖子就有好几个常识性错误,不知道楼主是gzjy,还是真的接触世面不多。  首先,必须着重强调一点的是,计算机只认识0和1(还有前苏联的一种三进制的计算机,可以理解成这种三进制的计算机只认识0,1和2,不过这种计算机现在已经湮灭在历史的长河中了),能够处理文字是因为任何一种文字在计算机中都是以二进制的0和1的形式存储,比如“A”这个字母在电  —————————————————  他们普及汉字后,会不会又去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  
  如果领导人是猪就会淘汰,是进步人士就不会,中文的优势越来越强大,英国人对专业术语根本看不懂吗,所以必须请律师,汉字的各种专业书籍文字都能看懂,这就是优势,韩文必须淘汰,同音字区分不出来
  汉语比英文先进一百倍,楼主想用独轮车来淘汰高铁吗?楼主真无知  
  @wwwbak
10:38:21  世界上只有两种文字,中文、外文  -----------------------------  赞!
  我觉得不会,随着中国崛起,代表东方文化的象形文字会迎来繁荣大发展  
  在计算机眼里
8位数代表的字母
和16位数代表的汉子
差距微乎其微……
  棒字和倭字是象形文字吗?楼猪别来丢人了  
  @洗脑免疫
13:46:40  这话都是不懂计算机的人说的  -----------------------------  +1 确实是不懂计算机的人说的
  @懂哥哥
15:00:00  棒字和倭字是象形文字吗?楼猪别来丢人了  —————————————————  这不是我说的,,我只是把某问答社区的一个问题搬过来,,看下大家的观点如何。。  
  @葛路路
14:29:00  @donghairen-  联合国新闻处发布的新闻稿,规定必须使用英法俄中等五种文字同时发布。记者都知道,最薄的那册一定是中文稿。使用电脑键盘输入文稿,最先完成的一定是中文打字员。楼主你看,什么文字系统最先进。  再看看化学元素周期表,中文的一目了然,固体、气体、液体、金属、非金属------,只需看看中文名字,你可以得到该元素许多信息。回头再看西拼音文字  —————————————————  这都是些后缀,,多数是从拉丁文音译过来得。。  
  @15-05-14 17:10:53.0  +1   —————————————  日文是一种拼音文字和象形文字的混合文字,不是纯粹的拼音字,现代朝鲜文才是纯粹的拼音文字  
  @夜帝李碧湖
14:58:49  为什么看到楼主,我忽然想起一个词  智商准入制度  -----------------------------  顶!
  暖楼 ^_^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同一汉字,在日语中会有不同的读音,而日文中这些汉字,很多又加注了假名,如果完全使用假名,不就可以避免这些情形了吗?为什么要多此一举?
正好我的毕业论文跟振假名(注音假名)有关,查阅文献的时候也涉及到了日语中各种文字并存等等的问题,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即:日本人的汉字情结。宁可给难读的汉字注上假名形成双重表记,而不是直接用假名来写,是因为日本人太喜欢汉字,有时候就想用汉字来写。今野真二在《振假名的历史》一书中写道:  汉字原本是用来书写汉语的文字。而日语,由于当初并没有专门用来书写日语的文字,就借用了那时接触到的高度的文化,即中国文化中使用的文字——汉字。  之后经过相对较短的时间,就创造出了专门用来书写日语的文字——假名(平假名、片假名)。在获得假名的同时,日本人的面前也曾有过将借来的汉字弃之不用这一道路。然而,即使在获得假名之后的文献,也并不是只用假名书写的,现在我们也依然使用着汉字来书写日语。也就是说日本人没有舍弃汉字。  “没有舍弃汉字”,是因为直到获得假名为止,使用汉字来书写日语的经验已经积蓄到了一定程度,可以认为是“已经不能舍弃了”。当然考虑到这一方面是很自然的,但更不如说是“不忍舍弃”,进一步来说难道不是“不想舍弃”吗?即从各种意义上来说,难道不是“想用汉字来写!”的欲望已经强烈扎根了吗?这种“想用汉字来写!”的欲望,是思考振假名的问题时的一把钥匙。日本人为什么不想舍弃汉字?由于同音词太多,会带来混淆当然是一个原因,一个现实的原因,但是,我们别忘了,日语中积蓄了众多同音词也是长期使用汉字的一个结果。而日本人之所以不舍弃汉字,其根本原因,是在长期的使用中,汉字已经扎根于日语,成为日本文化的一部分。对日本人来说汉字的传来不仅仅是文字的传来,而是各种概念意识形态的传来,即汉字文化的传来。这就造成了单纯依靠音声无法判别意义,而会去考虑、去问如何用文字书写,这种语音语言发展滞后的局面,而另一方面相继用汉字针对学问的各种新概念创造出新词。如果要从日语中去除汉字,就必须从根本上改革这种作为日本文化发展而来的汉字文化,就必须探讨如何去构成满足这种改革的各种条件,从理论上考虑彻底的去除是否可能。三浦つとむ在《汉字与振假名》一文中如是说。(日文原文链接:)很多人也都知道,日本近代在翻译西方传来的学术概念时用汉字创造了许多新词,如哲学、文化、文明、社会,数不胜数,而这些新词也“反输入”了汉字之国——中国。这种用汉字造词的现象,正是汉字已渗透入日本文化的土壤,在这个土壤中开花结果的明证。也许有人会觉得,日语中汉字、平假名、片假名……那么多文字种类,不麻烦吗。王勇在《振假名与文字论》中指出,将异质的字种置于一共同体中,并且用这些有限的字种进行巧妙地组合,从中孕育出无限的可能性,正是日本文化的特性。虽然有时同样的词汇既可以用汉字来写,也可以用平假名或片假名,甚至可以用罗马字来写,但在日语中,不同的文字,它的“字感”,即给人的印象是不一样的。简单来说:汉字格调高,但生硬;平假名柔和,但俗气;片假名引人注目,但感觉疏远……诸如此类。因此同样的词汇,用不同的文字来写,会有不同的效果,这是日语与其单调的语音方面相对比,作为书面语言的魅力。最后,谈一下汉字与注音假名并列的这种双重表记形式。这种表记方式是表意文字与表音文字的并列,视觉文字与听觉文字的并列,也是汉文脉与和文脉的并列,这种形式使具有不同字感的两种文字组合交错在一起,形成了双重文脉,赋予了修辞运用的空间,也是一种独特的文字之美。~~~~~~~~~~~~~~~~~最新补充的分割线~~~~~~~~~~~~~~~~~~~因为不懂韩文,所以原来就只从日文的角度回答了这个问题。前几天在推特上正好看到日本人@takab17谈到了这方面韩文和日文的比较,觉得比较有意思,就把他的观点拿过来分享一下。原话如下:韓国語は規則的な発音の変化のルールだけではなく、目には見えない表記と発音の乖離が色々あるのである。 もし、発音に忠実に表記するなら、元の形態素が全 くわからなくなる。今の形態主義的な表記があるおかげでそれを通じて漢字の恩恵を得れれるわけである。例えば、???を???と表記してしまえば、”門”以外の漢字の影は消えてしまう。
つーことで、韓国語は形態主義的な表記を採用して いるため、漢字表記をせずとも、漢字がパッと浮かびやすい仕組みになっているわけ。ここが、音節文字の日本のかなにはできない技。
漢字表記を廃止しても、漢字語の形態素だとわかり やすい理由として、もう一つ。ハングルは音素文字的な音節文字なのである。alphabetが8文字の別々の文字で構成されていると考えるのに対し、??は?? ? ? ? ?で6文字とは考えず、音節単位で文字とみなし2文字と数える。
大韓民国をかなで表記すると、だいかんみんこく と8 文字になってしまうが、ハングルだと????となり、漢字一文字はハングル一文字になる。これも韓国語が漢字表記なしで運用できる大きな理由のひとつ。译:韩文里不仅仅都是有规律的发音变化规则,也有种种无形的书写与发音的乖离。如果忠实于发音去书写的话,原来的语素就会无法辨别出来。正因为有现在形态主义的书写法,才能借此享受汉字的恩惠。比如,假如将???书写成???的话,除了「門」以外的汉字身影都消失了。也就是说,由于韩文采用了形态主义的书写法,就形成了一种即使不书写成汉字,也很容易就认出汉字词的构造。这是作为音节文字的日本的假名无法达到的技巧。即使废止了汉字,也很容易从中辨别出汉字词的语素的原因还有一个。谚文是一种音素文字性的音节文字。alphabet这个词公认是由8个不同文字构成,相对地,人们并不会认为??由?? ? ? ? ?6个文字构成,而是以音节为单位来计算,算成2个文字。将「大韓民国」写成假名,就成了だいかんみんこく 8个文字,但用谚文来写就是????,一个汉字对应一个谚文。这也是韩文即使不使用汉字也能便利运用的重要原因之一。
其实,「废除汉字论」起源日本。&br&其废除汉字运动起源于日本的明治时代,早于中国。&br&时代背景却无不同,西方列强侵入、民族主义兴起。&br&废除汉字,无非是时人探索救亡图存的一条道路。&br&&br&汉字自唐朝传入日本后,被曾奉为 「 正政之始 」 、 「 经艺之本 」 ,&br&但随幕府至明治起,中国由盛转衰、日本民族意识抬头、和学兴起、西学传入,&br&日本人开始思考汉字的优劣。&br&汉字衰落之时,日本社会纵然普遍认同文字改革的路向,&br&但改革路向意见纷陈,有主张转用平假名、罗马字,甚至转说英语、法语。&br&(假名派、罗马字派、新文字派、转用洋文派、减少汉字派)&br&最后,减少汉字论和文言合一的路线得到落实。&br&“减少汉字论”与后来的割断与中国文化关系的“脱亚”主张,在思想上是一脉相承的。&br&&br&&br&而,为何“减少汉字论”成为最终方案?&br&该方案源自福泽谕吉,&blockquote&1873年,他编写小学教科书《文字之教》,在序言中指明,虽然汉字难学,但日文已累积不少汉字,难以一下子废取。 他认为3000个汉字就可应付日常环境,提出先限制汉字运用,往后时机成熟,就可废除汉字。&/blockquote&各派意见争执不下,其方案实为折衷方案。&u&汉字屹立不倒,却是贵族利益在左右。&/u&&br&贵族掌握汉字知识,朝廷上下以至士农工商都要听命他们,若废除汉字,犹如打倒贵族。 (大久保利通语)&br&&br&一种观点认为,汉学带领日本走向维新。&br&支持大政奉还的藤田东湖、佐久间象山、吉思松荫,全都是汉学出身;&br&即使是伊藤博文,也是以汉学为根,办理洋务。&br&而日本天皇的诏敕仍是以汉字书写 ,&br&天皇权威、忠君体国与汉字连成一线,否定汉学,等同动摇天皇权威。 &br&这却是日本社会不敢触碰的一根神经。&br&&br&私以为,此为日本汉字幸存的主因。&br&汉字表意,可消减日文同音字的因素倒在其次。&br&后步入二战,废汉论有违大东亚共荣圈,又是后话。&br&&br&参见:&a href=&///?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wiki/%25E6%%25E6%259C%25AC%25E6%25BC%25A2%25E5%25AD%%%25E9%259D%25A9%25E5%258F%25B2&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zh.wikipedia.org/wiki/%&/span&&span class=&invisible&&E6%97%A5%E6%9C%AC%E6%BC%A2%E5%AD%97%E6%94%B9%E9%9D%A9%E5%8F%B2&/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br&韩国文字也有自己的 「 假名 」 ——谚文。&br&公元1443年,朝鲜世宗大王下令创造专为庶民使用的表音文字,此称为 「 训名正音」 ,即谚文。&br&而汉字依旧是上层阶层的专用文字,为知识分子与普通人的界线。&br&李氏朝鲜末期,部分民族主义团体开始了训民正音的振兴运动,与中日同,&br&但,这个振兴运动止于1910年日韩并合。&br&其后,日本殖民当局确定了“日汉文字并用”的政策,并把谚文学者视为反日分子加以迫害。同时,限制朝鲜语的教育。&br&&br&三十五年间的殖民统治,致使汉学、汉字在韩无人维护,只因,社会基础已消耗殆尽。(亦可类比越南)&blockquote&独立后,由于民族主义和脱汉运动的影响,朝鲜对于日治时代汉字的使用与中国古代的册封体制非常不满,汉字被排斥,将谚文提升为国家文字的声音则逐渐高涨。 1948年施行的谚文专属用途法(简称:谚文专用法),是汉字被依法废除的法律依据。法律全文如下:“大韩民国的公文必需使用谚文书写。然而,在过渡期间,可以在谚文后方以括号形式插入汉字”。到了1970年,事情发展到了极端,当时的朴正熙政府一度下令废除汉字,学校教育中只教授韩语。这直接导致了韩国有整整一代人完全不懂汉字。&br&&/blockquote&&blockquote&1980年代中期,韩国的报纸、杂志等,开始逐渐降低汉字的频率。这是因为几乎没接受汉字教育的世代(谚文世代)占了多数,使得使用汉字的出版物无法卖。&/blockquote&&br&&br&谚汉混用或是谚文专用 ,在韩国,是一笔糊涂账,朝令夕改,他们也迷茫了。&br&独立以来,在韩国持续不断的文字争论被称做
「 60年文字战争 」 。 &br&&br&参见:&a href=&///?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wiki/%25E6%259C%259D%25E9%25AE%25AE%25E6%25BC%25A2%25E5%25AD%2597&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zh.wikipedia.org/wiki/%&/span&&span class=&invisible&&E6%9C%9D%E9%AE%AE%E6%BC%A2%E5%AD%97&/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br&&br&论及中国,当年政府、学者的「化繁为简 」、「拼音文字 」也不似那么不可理喻、愚不可及。&br&「拼音文字 」 于其时,神似「时代潮流」,也是一般人的基本判断。&br&批判,若脱离了时代背景,就只剩下不解与愤怒。
其实,「废除汉字论」起源日本。其废除汉字运动起源于日本的明治时代,早于中国。时代背景却无不同,西方列强侵入、民族主义兴起。废除汉字,无非是时人探索救亡图存的一条道路。汉字自唐朝传入日本后,被曾奉为 「 正政之始 」 、 「 经艺之本 」 ,但随幕…
先发个牢骚。事实上韩国的国语政策一直处于比较混乱的状态,经常都是改来改去,让人晕头转向,不只是汉韩混用体的问题,就连韩语词汇和语法标准都是A改成B后又发现行不通,再次改回A的情况,不只是普通国民,很多出版业人士和文字工作者都会为此感到头疼。何况,当国立国语院新增一个标准语法时,会造成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语法在技术上是错误的,而语感上很绕口别扭的语法反倒是正确的??这种哭笑不得的情况。&br&&br& 汉韩混用体的废止,根本原因跟毛泽东推广简体字几乎一模一样,可以说是为了减少文盲率。脱离高端人士专用的复杂汉字,用学习起来相对简单的纯韩文取代之,这样就可以让不懂汉字的人也能享受文化生活,以此阻止阶层分化和矛盾。&br&&br& 在北朝鲜,因为金日成跟毛泽东比较熟,所以举国废止了汉字,而且因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实施起来颇有成效,在现代北朝鲜根本找不到任何汉字。&br&&br&在韩国,汉韩混用体的禁止规范,是从独裁者朴正熙政权时期开始的,后来因为学界提出完全消除汉字的弊端,所以政策时常摇摆不定,也默许了出版物对汉韩混用体的持续运用。直到90年代,大体上汉韩混用体是消亡了。&br&&br&先说说限制直接应用汉字的弊端。&br&首先阐明一点,韩语针对汉字是采用音读,也就每一个汉字对应的读音只可能有一种。这是跟日语不同的地方,日本是音读训读都有。(古朝鲜语中也是跟日语一样有音读训读,但训读后来逐渐消失了,只有读音标准。)&br&所以,如果用汉字标记一个字词,那么它对应的也只能有一种读音。&br&但是反过来呢?情况就麻烦多了。&br&因为,一个韩语词的汉字标记可以有很多种。&br&这就是为什么在新闻或媒体上报道韩国人名时,各方标记都会有所出入的原因。韩国人名普遍都是汉字名,然而用韩语标记的话,除非官方公布自己的汉字拼写,则很难用汉字正确标记人名。&br&比如&?&字,它的标记可以是“天”,也可以是“川”,也可以是“千”。&br&再比如“?”字,这也是超常用的字,转换汉字就是“将”、“装”、“庄”、“壮”、“长”、“场”、“厂”、“酱”、“章”、“障”、“肠”、“掌”、“丈”??歧义范围太大,就好比是根据没有标注声调的拼音来猜测原始汉字了。&br&&br&不只是人名,日常和书面词汇中,这种弊端就造成更多的困扰,而这才是关键的问题。汉字词在韩语中占据70%以上,每写一段句子都会有很多汉字词,而且因为上述的问题,单词和单字会产生很多歧义。毕竟,常用的汉字词对应标记是有限的。要是用汉字标注的话,词义就很明了,也就能解决这个问题。所以,在出版物上,有歧义顾虑的词汇上会添加括号标记汉字,以防止误读,法律和合同条文也有这种情况。&br&&br&尤其是青少年或教育程度不高的人,对标记成韩文的比较不常用的汉字词会有很大的理解错误,甚至无法理解。然而韩国政府的政策中,民族主义是一项很重要的理念,汉韩混用体因为跟日本有共性,所以从卢武铉政府开始,近年来历代政府的大致方向是主张用纯朝鲜语或古朝鲜语来尽量代替汉字词和日语借用词??但实际上成效甚微。&br&&br&教育层面上也是很大的弊端,对汉字的认知没有习惯化,而是专门当作一门外语来学,导致学生的汉字理解力很低(只会死记硬背),对韩文文脉的理解能力也比60后70后差,也导致国语理解能力的减退,对比较有深度的专业文件的解读也比较差一些。&br&&br&因为上述的弊端,也有不少声音反对现在的汉字限用政策,主要来自学界和知识分子阶层,是不容忽视的主张。&br&&br&所以,有可能到时候又会放宽汉字相关政策,反正韩语标准就是这么随风摇摆,在大体原则不变动的情况下,具有很强的可塑性。然而可以预见的是,汉字限制放宽后,汉韩混用体也是不会复活的。
先发个牢骚。事实上韩国的国语政策一直处于比较混乱的状态,经常都是改来改去,让人晕头转向,不只是汉韩混用体的问题,就连韩语词汇和语法标准都是A改成B后又发现行不通,再次改回A的情况,不只是普通国民,很多出版业人士和文字工作者都会为此感到头疼。…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类似于花千骨的电视剧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