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苓白术散怎么吃可以治疗脾虚吗?

参苓白术散热敷对脾虚湿阻型IBS患者的疗效及机制的初步探讨--《湖北中医药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
参苓白术散热敷对脾虚湿阻型IBS患者的疗效及机制的初步探讨
【摘要】:目的:观察参苓白术散外敷联合特定电磁波(TDP)治疗仪照射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脾虚湿阻证的临床疗效,并对其机制进行初步探讨,从而为中医治疗脾虚湿阻型肠易激综合征提供临床及可能的理论依据。
方法:将60例肠易激综合征,中医辨证为脾虚湿阻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2)和对照组(28)。两组都在一般治疗基础上,加用特定电磁波治疗仪加温照射,实验组采用参苓白术散外敷于神阙穴,对照组给予西药匹维溴胺口服;两组均用药4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主要症状评分(腹痛、大便次数及性状)、次要症状评分(腹胀、排便急迫感、失眠、倦怠乏力等)及一氧化氮(NO)、5-羟色胺(5-HT)等指标变化情况。
结果: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81.7%,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1.4%,两者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对于主要症状和次要症状(腹痛、腹胀、大便次数及性状等)改善上有显著差异;实验组治疗前后一氧化氮、五-羟色胺等指标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实验室检查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参苓白术散热敷对于脾虚湿阻型IBS患者有较好疗效;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提高患者血清中一氧化氮含量,抑制血清中5-羟色胺水平的增高,从而降低内脏神经敏感性有关。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湖北中医药大学【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12【分类号】:R259【目录】:
摘要4-5ABSTRACT5-7缩略词表7-8前言8-10一、一般资料10-11 (一) 资料来源10 (二) 病例采集时间10 (三) 病例选择标准10-11二、研究方法11-14 (一) 病例分组11-12 (二) 治疗方法12-13 (三) 临床观察项目13 (四) 疗效评价标准13-14 (五) 统计学方法14三、资料分析14-15 (一) 病例分组14 (二) 一般资料分析14-15四、研究结果15-18讨论18-23 一、现代医学对肠易激综合征的认识18-19 二、祖国医学对肠易激综合征的认识19-20 三、本研究所选方药分析20-21 四、本研究所选治疗方法分析21-23结语23-24参考文献24-25附录:文献综述25-33 参考文献31-33致谢33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周福生,程宏辉,祝淑贞;[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王景秀;林平;;[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翟兴红;王和天;;[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6年01期
李熠萌;;[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9年S1期
张声生;汪红兵;李振华;唐旭东;王新月;张福文;吴兵;陈明;陶琳;唐博祥;朱培一;李保双;宋秀江;刘敏;查波;;[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0年08期
刘阳;朱叶珊;陈彤君;石志敏;;[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0年11期
袁小琴;[J];海南医学;2003年01期
申亚东,张峰;[J];河南中医药学刊;2000年06期
郭维军;;[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年09期
张艳玲;齐洪军;;[J];江苏中医药;2009年07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陈洁;[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2年03期
张树卿;查安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7年06期
林信钊;;[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8年02期
谢东宇;陈璇;;[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9年01期
辛毅;;[J];安徽医学;2007年06期
胡莹;王巧民;;[J];安徽医学;2010年05期
黄配宜;[J];安徽医药;2005年01期
林李淼;陈浩;陈碧红;张定亮;王建嶂;郑波;;[J];安徽医药;2008年05期
郭君;;[J];安徽医药;2012年01期
查安生;张树卿;周导;马燕;章小平;;[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姜小红;肖春海;;[A];江西省第三次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疾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周志刚;吴焕淦;施茵;;[A];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C];2011年
张声生;许文君;陈贞;汪红兵;;[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3)[C];2009年
张声生;周滔;汪红兵;;[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三卷)[C];2010年
李军;徐巧玲;;[A];2006年山东省医院药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6年
蓝菲;辛世勇;;[A];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换届会议暨便秘专题研讨会论文专刊[C];2007年
张声生;汪红兵;李乾构;;[A];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第十九次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7年
张声生;许文君;陈贞;汪红兵;;[A];中医药中青年科技创新与成果展示论坛论文集[C];2009年
杨磊;康财庸;张保春;;[A];弘扬中华养生文化 共享健康新生活——中华中医药学会养生康复分会第七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支晨阳;周建华;;[A];中医肛肠理论与实践——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成立三十周年纪念大会暨二零一零年中医肛肠学术交流大会论文汇编[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于海;[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徐峰;[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郜峦;[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董亮见;[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郑超伟;[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杨建锋;[D];浙江大学;2011年
卞立群;[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1年
王诗晗;[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1年
李磊;[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1年
王雪慧;[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振清;[D];南京医科大学;2009年
饶娟;[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肖亚;[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刘佳;[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苏淑娟;[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王政佐;[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尹莲花;[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王志磊;[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张淑香;[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8年
常敏;[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吴兵;张声生;;[J];北京中医;2007年05期
翟兴红;王和天;;[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6年01期
吴萍;张海燕;张葆;鹿博;吴明波;吕亚丽;;[J];中国医师杂志;2006年10期
李瑜元;[J];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1998年03期
陈淑洁;[J];国外医学(消化系疾病分册);2002年01期
邱琳;孙志广;;[J];中医药导报;2007年11期
伍参荣,杨波,胡建中,赵武能,卢芳国;[J];湖南中医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孔令东;谢建群;;[J];江苏中医药;2006年09期
严灿,邓中炎,潘毅,王剑;[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周福生,吴文江,黄志新;[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王少华;;[J];中医杂志;1959年09期
颜振宇;[J];湖南中医药导报;2001年06期
,唐苏;[J];陕西中医;2002年01期
朱镇华;[J];湖南中医杂志;2003年04期
曾秀池;;[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8年07期
池绳业;;[J];福建中医药;1965年05期
李双喜,叶健;[J];中成药;1996年08期
刘灿珍,李光杰,徐茂法;[J];实用中西医结合杂志;1997年11期
朵舒,吴士杰;[J];实用医技杂志;1997年11期
熊炳才;[J];湖北中医杂志;1999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庞荣;;[A];全国第九次中医、中西医结合眼科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陈林晓;陈国增;陈林柯;;[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十五次全国消化系统疾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李松梅;李秀芳;林青;淤泽溥;代蓉;;[A];第十届全国中药药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孙凤林;;[A];中国中医药学会基层中医药会议专刊[C];1997年
李天望;童昌珍;胡运莲;;[A];中国中西医结合第十九次全国消化病学术会议暨国家级中西医结合消化疾病新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7年
毛伟松;;[A];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第十次学术年会暨省级继续教育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7年
郑跃杰;;[A];第六届全国儿科微生态学学术会议暨儿科微生态学新进展学习班资料汇编[C];2008年
吉雯;;[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二十二届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暨2010年脾胃病诊疗新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10年
钦丹萍;康年松;;[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二十二届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暨2010年脾胃病诊疗新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10年
钦丹萍;康年松;;[A];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第二十三次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马运福;[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黄文权;[N];家庭医生报;2007年
黄文权;[N];健康报;2007年
黄文权;[N];农村医药报(汉);2007年
吴一福;[N];中国医药报;2005年
陈金伟;[N];中国医药报;2006年
陈金伟;[N];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
李应超;[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郝小萍 杨清芬;[N];中国医药报;2004年
健康时报特约记者
何世桢;[N];健康时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李东明;[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2年
罗琦;[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年
范恒;[D];湖北中医学院;2003年
罗裕兴;[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年
左秀丽;[D];山东大学;2007年
沈蕾;[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张永锋;[D];湖北中医学院;2005年
林师彬;[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年
章东强;[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涂焱华;[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2年
史忠波;[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1年
黄文灿;[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张玉丽;[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赖金枚;[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1年
陈东杰;[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0年
胡善萌;[D];安徽医科大学;2011年
韩海荣;[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6年
宋文采;[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8年
甄杰武;[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  摘要:   目的:就参苓白术散的组方浅析及其在脾虚湿盛弱证的应用进行探讨。方法:本人通过分析此方组方特点及对消" />
免费阅读期刊
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参苓白术散的组方浅析及其在脾虚湿盛弱证的应用
2014年8期目录
&&&&&&本期共收录文章20篇
  摘要: 中国论文网 /6/view-5999186.htm  目的:就参苓白术散的组方浅析及其在脾虚湿盛弱证的应用进行探讨。方法:本人通过分析此方组方特点及对消化科、儿科、肿瘤科医师在临床中运用此方治疗脾虚湿盛证的体会。结果:参苓白术散配伍严谨,其在临床上能得到广泛运用是有理可循的。我院各科室常应用参苓白术散治疗各种属于脾虚湿盛证的疾病。结论:参苓白术散是世间不可多得的良方,配伍严谨,组方特殊,无论是儿科疾病,还是内科杂病,只要这些疾病都符合脾虚湿盛的特点,那么用参苓白术散进行针对性治疗,都能够取得较佳的效果。   关键词:参苓白术散;体会;组方;脾虚湿盛   【中图分类号】   R45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3-02   参苓白术散治疗脾虚湿盛效果甚佳,尤其在我院临床各科均获得广泛运用,本人通过分析此方组方特点及对消化科、儿科、肿瘤科医师在临床中运用此方治疗脾虚湿盛证的体会进行阐述如下:   1 组方浅析   参苓白术散具有止泻渗湿、健脾益气之功用,由甘草、莲子肉、桔梗、砂仁、山药、人参、白术、薏苡仁、白扁豆、白茯苓等十味药组成[1],药方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主要治疗舌淡苔白腻、肢倦乏力、饮食不化、脾胃虚弱、面色萎黄、肠鸣泄泻、胸脘痞闷等在内的脾虚湿盛证。参苓白术散温而不燥、配伍严谨、药性平和,茯苓可健脾补虚,又可渗泄水湿;白术燥湿和中、健脾运土、甘苦温;人参可补益脏气;这三种药物都能够达到健脾益气的效果。配伍薏苡仁、白扁豆、莲子肉、山药等共为臣药,薏苡仁能够渗除脾湿,又可健脾止泻;白扁豆可补脾化湿;莲子肉可益肾养心、补脾止泻, 山药具有补肾涩精、益肺生津、补脾养胃的功效,四种药物都能够做到渗湿止泻、健脾益气[2]。   现代药理研究现在[3],参苓白术散具有促进组织修复、促进胃粘膜水肿吸收、消炎抗菌、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例如白扁豆可抗病毒、抗菌,可大幅度提高细胞的免疫功能及T淋巴细胞的活性;薏苡仁可抗炎、降血糖、增强免疫、抗肿瘤;茯苓可抗菌、调节免疫、抗炎、抑制肿瘤;白术可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对胃肠运动进行调节;党参可将机体免疫功能大幅度提高,诸药合用能够增强自身抵抗力,维持水液代谢正常,还可以补胃补脾,可以输精于全身。   2 临床体会   参苓白术散配伍严谨,其在临床上能得到广泛运用是有理可循的。我院各科室常应用参苓白术散治疗各种属于脾虚湿盛证的疾病。   2.1 腹泻:   腹泻基于病因可分为两种类型,分别是非感染性腹泻和感染性腹泻;基于病程可分为慢性腹泻、迁延性腹泻、急性腹泻。脾胃是腹泻的病位。祖国古代医书《景岳全书.泄泻》、《杂病源流犀烛?泄泻源流》等都强调了泄泻的发生与脾胃的强弱存在着较为密切的关系。其病机主要是腹胀满闷、湿邪内生、脾胃虚弱、升降失和、运化失调。中国古代开始,很多医师就采用参苓白术散来渗湿止泻、益气健脾。白扁豆可抗病毒、抗菌,可大幅度提高细胞的免疫功能及T淋巴细胞的活性;薏苡仁可抗炎、降血糖、增强免疫、抗肿瘤;茯苓可抗菌、调节免疫、抗炎、抑制肿瘤;白术可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对胃肠运动进行调节;党参可将机体免疫功能大幅度提高,诸药合用能够增强自身抵抗力,维持水液代谢正常,还可以补胃补脾,可以输精于全身。   2.2 小儿厌食症:   小儿厌食是指小儿长时间都处于拒食、食欲不振、见食不贪的病症,持续时间在2个月,甚至的一种。厌食对小孩的生长发育极度不利,甚至可能导致智力发育迟缓,值得家长及医疗工作者的高度重视,使得小儿在早期得到有效的治疗,保证了他们的健康成长[4]。中医认为,本病病因虽多,但基本上厌食的发生主要与脾胃等脏腑有关,小儿素有“稚阴稚阳”、“脾常不足”等特点。《黄帝内经》曰:“脾气通于口,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小儿脾胃虚弱时,运化失常,便症见厌食,儿科临床医师经常用参苓白术散治疗前来就诊的厌食儿,收效颇佳。许多文献也证明了用此方治疗小儿厌食症具有一定的优势,疗效好副作用亦少。方用人参(可党参代替),甘温,健脾益气补中,白术苦温健脾燥湿,山药补脾养胃生津,佐以茯苓、扁豆,甘淡渗湿健脾,必要时可加上山楂、神曲、麦芽开胃消食,甘草甘温调中,诸药合用,共谱益气健脾之效。   2.3 痿症:   痿证是脾胃虚弱者特别容易出现的一种病症,会出现面浮无华、食少纳呆、四肢无力、腹胀便溏、面色萎黄、肌肉萎缩、形体消瘦,脉细、舌淡苔薄白。在治疗上多采用“独取阳明”的方法,换而言之,就是对于痿症患者用补益脾胃的方法来进行治疗。因此,脾胃虚弱者可以多益气健脾,只有这样,才能够濡养筋脉、旺盛脏腑功能、有利于恢复痿症。无论是采用针灸取穴,还是采用选方用药的方法来治疗痿症,补益脾胃都是极为重要的,而补益脾胃中最为有效的选择就是参苓白术散。参苓白术散能够在全身传递营养物质,可达到气血充、脾胃健、益胃补中健脾的效果。   2.4 化疗后的辅助治疗:   我国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及病人总数呈上升趋势,而其主要的治疗措施就是化疗,但是化疗方法会破坏人的免疫系统 ,降低免疫力,说难听点是“ 治癌不治人 ”,经常出现骨髓抑制、恶心呕吐、腹泻等的副作用。化疗后出现的并发症应积极处理,否则将导致病人脱水、血清电解质紊乱、营养不良、酸碱平衡失调等,严重影响着下一次的化疗。本人发现我院肿瘤科常应用参苓白术散加减作为化疗后出现并发症的辅助治疗,有着明显的临床效果。有研究表明[5],参苓白术散能够提高癌证患者对化疗药物的耐受性,减少胃肠道不适等毒副反应,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由此可见参苓白术散具有抗肿瘤,增强免疫力,促进组织恢复的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总之,参苓白术散是世间不可多得的良方,配伍严谨,组方特殊,无论是儿科疾病,还是内科杂病,只要这些疾病都符合脾虚湿盛的特点,那么用参苓白术散进行针对性治疗,都能够取得较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周曼.参苓白术散合痛泻要方治疗肠易激综合征[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102-104.   [2] 梁振湖.参苓白术散合痛泻要方治疗肠易激综合征45例[J].中国民间疗法.):120-133,   [3] Park YH,Kim JG,Shin YW,et al.Effect of dietary inclusion of 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 ATCC 43121 on cholesterol metabolism in rats. World Journal of Microbiology and Biotechnology . ):120-124.   [4] Liong MT,Shah NP.Effects of a Lactobacillus casei synbiotic on serum lipoprotein,intestinal microflora,and organic acids in rats. Journal of Dairy Science . ):120-123.   [5] Hlivak P,Odraska J,Ferencik M,et al.One-year application of probiotic strain Enterococcus faecium M-74 decreases serum cholesterol levels. Bratislavske Lekarske Listy . ):109-114.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参苓白术散
【导读】参苓白术散为虚证类非处方药,此药较为广泛,可治疗各种胃肠道疾病,因此也是是平常百姓最为常用的药物之一。参苓白术散有渗湿行气作用,并有保肺之效,是治疗脾虚湿盛症的良药。这一散剂药品的主要成分均中草药,能有效益气健脾。
参苓白术散这种药品可能大家都很熟悉,它主治脾胃虚弱、湿邪内生导致的各种症状,包括各种肠胃疾病、附件炎、气管炎等。一般由相应症状的成人患者每次服6克,日服3次,儿童酌减,服药之后能有效缓解症状。参苓白术散药性平和,温而不燥,是在四君子汤基础上加山药、莲子、白扁豆、薏苡仁、砂仁、桔梗而成。因此,此药乃是治疗脾虚湿盛泄泻的良方。参苓白术散具有调节胃肠运动、改善代谢和提高免疫等作用。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在治疗肠胃疾病时都常用此药。
参苓白术散的功效显著,主要作用体现在其药方中多种中草药的功效上。这一散剂药品的配方中含有白扁豆、白术、茯苓、甘草、桔梗、莲子、人参、砂仁、山药、薏苡仁。方剂中以人参、白术、茯苓益气健脾渗湿为君,配伍山药,佐以砂仁醒脾和胃,行气化湿,桔梗宣肺利气既通调水道,又载药上行,以益肺气。本方是在四君子汤基础上加山药、莲子、白扁豆、薏苡仁、砂仁、桔梗而成。四君子汤以补气为主,为治脾胃气虚的基础方;参苓白术散兼有渗湿行气作用,并有保肺之效,更适合治疗脾虚湿盛症。脘腹胀满,不思饮食,大便溏泻,四肢乏力,形体消瘦,面色萎黄,舌苔白腻,脉象细缓者都适宜服用参苓白术散。此药亦可治小儿脾疳,面色萎黄,形容憔悴,毛发枯槁,精神萎靡,不思饮食。脾虚水肿,或脾虚带脉不固,白带过多者服用后也能有效缓解以上症状。作为一种常见的肠胃药,西医中主要将参苓白术散用于治疗消化不良、慢性肠胃炎、气管炎等症状,均有很好的效果。
参苓白术散的药方是在四君子汤基础上加山药、莲子等几味中药制成,除了补气之外,还能有效渗湿。那么,参苓白术散会引起上火吗?此药相对温和,目前还没有参苓白术散引起上火的报道。但参苓白术散的确有一定的副作用,如可能会引起食欲亢进、口干舌燥及因多食导致肥胖。这些都并不是上火的症状。上火一般都会出现喉咙干痛、两眼红赤、口干舌痛以及烂嘴角、流鼻血、牙痛等症状,显然参苓白术散是不会引起上火的。少数人也许是服用参苓白术散后赶到口干舌燥而误以为是上火,其实只是轻微的不良反应,很快就会自行消失。因此,广大患者可放心服用参苓白术散,它药性平和,温而不燥,是治疗脾虚湿盛泄泻的良方。
参苓白术散药效良好,是常用的肠胃药,下面一起来看看参苓白术散的服用方法。正确科学服药才能快速有效治疗疾病,否则可能耽误治疗时机。参苓白术散一般为水丸制剂,每袋6克。成人每次服6克,一日服3次。儿童酌减。如是治疗慢性结肠炎,则每日2次,每次9g,早晚饭后温开水送服,30日为1疗程。建议温开水送服此药,饭前服用或进食同时服,效果更佳。值得注意的是,服药期间忌食生冷油腻之品。此药组成中含甘草,也不可与海藻、大戟、芫花、甘遂同时服用。
参苓白术散是老百姓家中常备的肠胃药品之一,因此市面上的参苓白术散的品牌也不少。到底参苓白术散哪个牌子比较好?参苓白术散现用于慢性胃肠炎、糖尿病、贫血、小儿消化不良、营养不良性水肿,慢性肝炎,慢性肾炎、蛋白尿久不转阴及其它消耗性疾病。亦可用于慢性支气管炎、肺结核等脾虚痰多者。目前市面上的参苓白术散主要有立效、明复、同仁堂等品牌。不同牌子的参苓白术散其实成分都是一样的,差别并不大。但是不同品牌的参苓白术散价格也会有所差异,这个时候就应该对比不同品牌的口碑,选择口碑和价格都适中的牌子购买服用。只要是合格正规厂家生产的药品,广大患者朋友都是可以放心服用的。
因为市面上有些药物的名称相近,但是功效与作用却相差甚远,这让不少的患者很是头疼。比如,参苓白术散和参苓白术丸是一种药吗?两者有区别吗?事实上,两者在效果和作用上是相同的,参苓白术散和参苓白术丸的区别在于制剂不同。参苓白术丸和参苓白术散的方药组成是一样的,主要由人参白术、白扁豆、莲子、薏苡仁、砂仁、桔梗、山药、甘草组成,主要功效为补脾胃,益肺气。丸剂是药材细粉加粘合剂或药材提取物与赋形剂制成的圆球状剂型。但是劣势在于服用后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溶化散开,逐渐被人体吸收,因此丸剂产生疗效较慢,药效也较持久。散剂是一种或多种药材混合制成的粉末状制剂,分内服散剂和外用散剂,治疗范围广,服用后分散快,奏效迅速。因此,参苓白术散和参苓白术丸的主要差别就在于,参苓白术丸见效慢,药效也持久,参苓白术散见效快但服用不方便。患者朋友可以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合适的剂型,比如儿童就更适合散剂的药物。
选择食物分类
五谷杂粮补品干果豆/乳/奶制品零食/小吃饮品/饮料调味品水产品/海鲜水果肉禽蛋/野味蔬菜/食用菌食物加工篇草药
选择适用人群
客户端下载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参苓白术散治疗慢性泄泻脾胃虚弱证的体会
下载积分:5000
内容提示:参苓白术散治疗慢性泄泻脾胃虚弱证的体会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17|
上传日期: 17:42:59|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参苓白术散治疗慢性泄泻脾胃虚弱证的体会
官方公共微信参苓白术散可以治疗体内湿气重吗?
导读:参苓白术散方中证为脾虚夹湿所致。体内湿气重吃参苓白术散是有很好的疗效的,参苓白术散用于除湿是具有很好的效果的。
参苓白术散为虚证类非处方药药品。药方是在四君子汤基础上加山药、莲子、白扁豆、薏苡仁、砂仁、桔梗而成。那么,参苓白术散可以治疗体内湿气重吗?
参苓白术散是在四君子汤基础上加山药、莲子、白扁豆、薏苡仁、砂仁、桔梗而成。两方均有益气健脾之功,但四君子汤以补气为主,为治脾胃气虚的基础方;参苓白术散兼有渗湿行气作用,并有保肺之效,是治疗脾虚湿盛证及体现&培土生金&治法的常用方剂。
参苓白术散的现代应用主要为:现用于慢性胃肠炎、糖尿病、贫血、小儿消化不良、营养不良性水肿,慢性肝炎,慢性肾炎、蛋白尿久不转阴及其它消耗性疾病,辨证属脾胃气虚挟湿者。亦可用于慢性支气管炎、肺结核等脾虚痰多者。
参苓白术散方中证为脾虚夹湿所致。参苓白术散方中以人参、白术、扶荃益气健脾渗湿,为君。配伍山药、莲子肉助人参以健脾益气,兼能止泻;白扁豆、薏苡仁助白术、茯苓以健脾渗湿,均为臣药。佐以砂仁醒脾和胃,行气化滞;桔梗宣肺利气,以通调水道,又载药上行,以益肺气。炒甘草健脾和中,调和诸药,为使药。诸药适用,补其中气,渗其湿浊,行其气滞,恢复脾胃受纳与健运之职,则诸症自除。
由此可见,体内湿气重吃参苓白术散是有很好的疗效的,参苓白术散用于除湿是具有很好的效果的。
健客网致力帮助老百姓提高用药水平、降低用药费用,欢迎各病患朋友前来购买,我们将提供厂家价格优惠,质量有保障,绝对正品的优质药品。如有任何疑问,可联系我们的在线客服或者拨打热线电话:400-,将会给您一个满意的答复。
(实习编辑:徐培颖)
上一篇:&&&&&&&下一篇:
可能对你有用的产品
相关药品购买
相关健康经验
健客网-国家药监局认证的合法网上药店,致力于打造优质、低价、便捷的网上药店和最值得信赖的智慧健康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参苓白术散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