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非鱼的双眼眼睛肿胀怎么办起来怎么办

2009年罗非鱼市场回顾
&|&&|&&|&&|&&|&&|&&|&&|&&|&&|&
2009年罗非鱼市场回顾
&&& 15:43:55
  2009年已经过去,罗非鱼作为中国产量最大的水产品,有“第五大家鱼”之称。在过去的一年,这条鱼萦绕的一个词是:低迷。从2009年2月开始,受金融危机影响,国际订单显著减少,立刻拉动鱼价下跌,随即整个行业,不论是苗种、养殖、还是饲料、流通,所有环节都陷入前所未有的低潮。
  2009年,可以说是罗非鱼出口形势最差的一年。春节过后,糟糕的情况已现端倪。在一年一度的波士顿渔展上,中国罗非鱼加工企业接到的订单少的可怜,2009年前两个月的出口量同比下降近五成。这已经预示着中国罗非鱼产业将遇到巨大的困难。
  由于全球经济不景气,国外金融市场出现动荡,导致国外进口商资金短缺,中国企业接到的订单极少。在席卷了金融、证券、房地产等行业后,在2009年,经济的波动也影响到了罗非鱼行业。
  罗非鱼出口市场,近几年来一直势头良好,中国的罗非鱼产量约占世界产量的一半,具有压倒性的优势,即便是FDA的“七月禁令”对罗非鱼影响不大。业界人士对罗非鱼市场的整体形势都比较看好。只是在繁荣的表面下,许多存在已久的矛盾被掩盖了,到了2009年,整个产业链的终端出了问题,逆行而上,整个行业一片惨淡。
  加工厂苦恼,虽然混养盛行,但难以收到好的原料鱼。养殖户诉苦,鱼价太低,全投料只能亏本。养殖户还埋怨,加工厂给的价格太低。加工厂大呼,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太激烈,只能靠报低价。于是,一系列矛盾显露了出来,中国罗非鱼价格持续下跌,导致美国进口商形成普遍看跌的心态。就像期货一样,国外进口商会集体观望,不敢轻易下单;然而越是这样,国内加工厂越是要靠压价生存,而外方就会更加观望,如此反复,形成了全局性的恶性循环。
  从2008年的峰顶跌落谷底,2009年的低迷是从苗种行业开始大量显现的。
  鱼价早早开始下跌,直接导致各地养殖户投苗量大减。虽然很多苗场在2008年已经意识到2009年的竞争将会很激烈,但不少人对困难估计不足。
  按照广东罗非鱼年产量50万吨计算,苗种需求量为20多亿尾,大致形成广东和海南苗场对半分配市场的格局。市场形势不好,天气也来作怪,从2月开始出现降温,至3月,华南各地均出现急降温和风雨天气,对罗非鱼苗场生产造成影响,不少苗场原定生产高峰延迟。其中,以2月~3月为生产高峰的海南苗场受影响尤其严重,令从业者头痛不已。
  到了4月~5月,形势仍不景气,原本应到出苗高峰期的广东苗场纷纷受影响。在茂名地区,市场需求量至少下降了20%,而鱼苗供应量又上升了20%,产生了近50%的市场负担,明显供大于求。而在珠三角地区形势似乎更恶劣,由于销售不畅,当地有两家大型鱼苗场甚至打起了价格战,你来我往,苗价一度杀到每尾3分钱。
  每尾3分钱,这几乎是一个不可思议的价格,大概也只有在2009年这样差的年景,才会出现这样的事。鱼价太低,投苗量大减,苗场经营困难,为了争夺有限的市场资源在所不惜。但值得思考的是,只卖每尾3分钱,如果这个价格保不住本钱,那岂不是越卖越亏?如果把市场抢下来了,大概会把之前赚到手的钱也亏出去。如果这个价格已能够保本,那么在感叹鱼苗利润如此丰厚的同时,难免令人对质量水准产生疑问。
  混养似乎已经成为养殖户的“保留节目”,无论时间、地点,经久不衰。
  2009年鱼价低迷,本就盛行的混养模式大行其道。可以看到,除2008年因自然灾害而导致的特殊情况外,广东罗非鱼的混养模式一直普遍存在,答案只有一个,就是混养的成本低。不少养殖户的心态也很稳定,“不管行情怎么变,首先把本钱省下来才是硬道理”。
  不能否认,除了行情低迷外,饲料的一再涨价也是促使混养增多的重要因素。在和饲料厂的博弈中,养殖户处于绝对的下风。饲料厂可以降低质量、提高价格,还可以控制产量,总能有盈利的空间,而农民可选择的只有养殖模式。
  现实情况是,在产品质量、价格等方面,饲料行业往往达成了随势而动的默契,甚至是潜规则,而且很多方面疏于监管,饲料质量完全由厂家自己控制。再加上市场价格动荡不定,现在养罗非鱼,钱不好赚。
  现在说到罗非鱼贸易,必谈药物残留问题;说到药物残留,必谈混养。可是,在现时罗非鱼各个环节都缺乏监管的情况下,为什么都把目光都盯在养殖户身上,产业链是否存在更大的问题,例如劣质饲料?
  谁也没有想到,2009年的病害会如此凶猛。“从早捞到晚,死鱼怎么也捞不完”,大面积发病、传染性强、无药可救,种种令人头痛的现象一起出现,令市道低迷之下,行业再遭重创,以往粗生粗养的罗非鱼仿佛变成了另一种鱼。
  华南各地的病害都有共同特征,双眼凸出、肝胆肿大、消化道病变,目前对病害主流的说法是:链球菌病。华南各省均大面积发病,广东珠三角地区、海南文昌地区、尤为严重。而且不管是纯投料还是混养、淡水还是半咸水的,发病情况同样严重,导致存塘量剧减,广大养殖户卖也不是,留也不是,病害问题一时难解。
  以笔者经验,链球菌病首见于2006年,珠海平沙的罗非鱼养殖基地,当时在绝大多数人的印象中,罗非鱼是一种强抗性的鱼,病害只是偶见,该发现并未引起关注。但随着病害流行,情况已经引起了国外的注意,2009年以来,在多个会议场合,来自美国的人士均提起用药情况,这是很值得重视的问题。
  目前,关于病害还有不同说法,有人说病原是链球菌,有人说是气泡病,也有人说是饲料质量不良导致肝胆综合症、继发感染其它病症。各个环节都提出对自己有利的说法,一时难有定论。病害的问题很突出,但从整体来看,整个行业都处于混乱状态,平时常见的鱼苗质量纠纷尚难有定论,在全行业范围内出现的病害,大概一直无法得出定论。
( 来源:中国渔业报& 作者:孙岁寒 )
责任编辑:凌洁罗非鱼全雄控制技术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罗非鱼全雄控制技术
罗​非​鱼​全​雄​控​制​技​术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  推荐阅读:欢迎关注,
聚焦进口食品、休闲食品、红酒、白酒、乳品、食品机械、食品添加剂、饮料、保健食品等最新行业大事件!网址: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转载自网络,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对文章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 持有异议,请与本网资讯频道联系。联系电话:8
上一条:下一条:
相关资讯:
相关热点:
本栏目更新
本行业更新
热门产品招商
能动动手指解决问题绝对不卖出一步,这可能是当下年轻人的常态吧。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网上购物这一行列。不管
僵尸肉风波扑面而来最近看的最多的新闻估计就是僵尸肉了。什么是僵尸肉?“僵尸肉”指冰冻多年销往市场的冻肉,“僵尸肉”多为走
提到夏天,少不了的就是冷饮,水果,空调....在炎炎的夏日躲在空调房里来一杯冰爽的饮料,看一本怡情的电影,这生活或许是大
资讯频道联系电话:8
食品商务网 版权所有
ICP证:浙B2-今天在菜市场买回来一条罗非鱼发现鱼的一只眼睛是红的,还能吃吗_百度知道
今天在菜市场买回来一条罗非鱼发现鱼的一只眼睛是红的,还能吃吗
提问者采纳
眼部出血,估计是捕捞和运输时受伤了,能吃。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回答者:
罗非鱼的相关知识
其他1条回答
能,你不吃给我吃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腿肿胀怎么办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